-->
人物形象比人民的名义丰满得多,罗成,老龙,贾市长,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马主任,都演的有血有肉,恰到好处,不像《人民》,陆毅林花花陆亦可,都是用力过度,满屏尴尬。
不过龙年也有我不理解的地方,一是叶眉想去哪采访都能去,副书记许怀琴在开着会呢,她都能推门就进去;另外一个是罗成作为市长,自己开着车下乡,太不可思议了,作为市长,工作那么忙,睡眠肯定不足,疲劳状态下驾驶安全吗?
2003年拍的电视剧,没有在各大卫视播放,却在今天网络见到,只能说来的太晚也来的正好。最精彩的还是剧情,虽然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夸张,但毫无违和感,主演的角色也正好比较体现正面阳刚的气质,剧中揭露的事件放在今天,这SC我很担忧是否可以通过,主演的人设正是我们需要的好的leader 形象!但愿这个角色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上,更要在现实中可以触摸!
1.分集笔记:
第3集
空降的市长,上不和书记搞好关系,下不和底下4个副市长搞好关系,全面树敌;只是一心为民,只靠一个理字行事;这在现实中不知道都死多少回了。愣头青,毫无政治水平啊。
首先要获得上司的支持,然后要带班子。摸清各人背景、态度,利用业务的事来拉拢、打压,控制好班子。
第4集
一把手,权可以放,但不能失掉威。
罗成一心做事,不问事后的人,有点太愣了吧?这种人在科员就止步了。
龙书记常委会对罗成发飙,直接闹掰,貌似政治也不成熟啊。
第5集
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
市长固然可以自下而上顺藤摸瓜,戳破泡沫,但产生泡沫的根源却不在下而在上,在常委会里,你斗得过他们吗?
现实中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不会帮愣头青市长,因为都知道他干不长,人一走,自己等着被清算?
第8集
庖丁解牛,从缝隙处下刀,庞大的结构也会分崩瓦解。
第9集
龙书记开始做上边的工作,找省、部的领导。
罗成的市长是上边谁任命的?什么意图?平衡局面还是大开杀戒?没有上边的支持,他的乌纱帽分分钟会被收了。
第10集
以辞职逼宫。
第11集
县委万书记解析为官之道,官场路线图。
第12集
抓了县委万书记,后边的工作更不好开展了?
第13集
给关键人物送大礼,比到处撒胡椒面划算;大金额比零敲碎打的收安全的多。
第14集
一个人向既得利益集团进攻,堂吉柯德进攻风车。惹的人太多,会遭报复。
2.原型-吕日周简介:
1945年出生于山西大同
1969年从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过工人,后被选调到雁北地委政策研究室工作。
1978年,吕日周调到山西省委农工部。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沉在基层,最多的一年下乡320天。
1983年,原平县委书记,全县625个村子他都跑遍。三年之后,原平县财政收入相当于周边十二个县的总和,原平经验被称之为“搭台唱戏”。
柯云路成名作《新星》原型,1986年出同名电视剧。
1989年3月-1990年2月,任朔州市长,8个月后因“闲言碎语”,调体改委闲置。
2000年2月-2003年2月,沉寂了整整十年之后,出任长治市委书记,3年后调省政协闲置。
柯云路《龙年档案》原型,2003年出同名电视剧。
都说完爆人民名义,但是我感觉这种评价有些不太客观,网络上貌似流行对旧作品给予更高的评价,个人认为是有点矫枉过正。剧里面人物个人认为有点黑白分明的太清晰了,人物挺饱满但是有点简单。 前半段还比较真实,但龙、马的设定有时候手腕吃相都有点难看低级(看不出来是个老谋深算的权力人物),另外后半段理想化的有点过分,搭配上叶眉的设定有点小英雄带光环普渡众生的感觉了,这些设定我觉得真不如人民名义,另外有一个就是结尾有点仓促,有的地方有点强行煽情推动(尤其是叶眉的戏份),显得有点不自然。 不过结尾常委会拍桌那段,以及后面抢险前后各方唱戏的剧情还是非常精彩,很有看头,总体还是很喜欢。🌹
学习罗市长努力坚强有原则的作风,也希望我们党内多一些这样能做事敢做事为民做事的领导干部。
在处理黑三角煤矿问题上,罗成召集领导小组另两位副组长,在经开区召开市社会稳定领导小组扩大现场办公会议,决定关停天州煤矿周围大大小小200多处私人煤窑并立即执行。会上,利益相关方提出异议被驳回,便决定写举报信举报罗成,同时打报告给龙福海希望撑腰取消决议。
彼时,罗成因为过度疲劳+感冒,正晕倒住院。龙福海便趁机立即召开常委会议,借口罗成因病缺席(并没有告知本人开会事宜),让其他常委表态。这次会议应该是以往龙福海班子的常态,除去狗腿子的附和,对和稀泥不清楚情况的,视为同意;持反对意见的,你的决定太草率了,再想想哈!无话可说了是吧,那就视为同意;不改变观点的,视为弃权;持保留态度的,视为弃权。最后一言堂拍板“常委会多数人赞同,形成的决议有效”,直接将停产决议取消(23集30分15秒处)。整个会议过程,简单且粗暴。
取消停产决议的消息被罗成知道后,坚决要求常委会重新审议。龙福海在精心布置一番后,信心满满的组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上,由狗腿们先“抛砖引玉”试图直接继续重演上次常委会剧情。可当烂泥扶不上墙的猪队友被罗成反问得哑口无言时,又立马搬出罗成“霸权”“不符合民主”的高帽来施压。常委们重新表态这段太值得细看了(详见25集6分30秒),名义上“畅所欲言”,然实际龙福海故技重施:和稀泥扬言不清楚情况的依旧全部视为同意。尽管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组织部长许怀琴突然坦言,之前自己装病是“不想在常委会上,按照龙书记的意思,违心的去举手表决”,龙福海仍面不改色的宣布再次否决罗成关于关闭黑三角开发区煤井煤窑的决定。
罗成无法接受这样的表决结果,和龙福海正式撕破脸,控诉“党不是你龙福海个人的党,你们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是政治上的腐败!”
如果不是赶在常委会尾声处,天州煤矿突发大面积渗水,200多名旷工被困矿底,罗成被迫再上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救下249名旷工,真·拼命扭转乾坤的话,他的下场大概如同上一任的孟市长,被调离天州了。
这部剧播出于2003年,谁能料到,十年后的2013年,纪录片《市长》(上映于2015年)居然呈现了彼时在任大同市长耿彦波和本剧中罗成颇为相似的处境。设想将煤矿城市转型为旅游文化城市的大同市长耿彦波,在2013年春节前三天,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被调离大同转去太原任市长。而在这前一天,《大同日报》才刚发布了他作为大同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的公示。
没有人知道耿彦波突然被调离的原因,但坊间传闻,他是受时任大同市委书记丰立祥的排挤而致。老百姓们不接受这个调任结果,自发在大街上游行请愿,请求耿彦波继续留在大同。
还有些过于愤慨直言不讳的市民⬇️
更有预言家⬇️
一年后,2014年10月,丰立祥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无巧不成书,剧中和耿彦波不约而同提到↓
而最终,是否真的为人民,时间会告诉人民一切。
很显然,这部剧当时就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我看过许多官场小说电视电影,而一直以来这部却没有听闻过。感谢有关创作人员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优秀的电视剧。剧中演员无论正面的抑或反面,刻画得都让人信服。比如马立凤的王静,饰叶眉的潘雨晨,张丰毅的罗成,马小矛的贾尚文,赵立强的关局长,包括罗成的女儿罗小倩都非常出色,像这样的好演员本剧中太多太多。尤其是饰龙福海的戈治钧老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张显功力。 诚然,国内的官场小说影视剧都有个硬伤,有些话只能到此为止,但这不能说是作者的问题,能够让百姓认识这些能主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大人物的背后逻辑关系就已是难能可贵了。对于一部写实的电视剧,真心难得。看到最后,我也明白这部戏不能像别的官场电视剧那样有那么大的知名度的原因就在于此罢。不得不提有是主角罗市长最后能不倒,并不是他的行动感动了某些常委,也不是上面慧眼识英雄,更不是底层人的拥护,而是煤矿灾难来得太是时候,代价可能是几百人的死伤代价,所以说简直是个奇迹,而奇迹只能在影视剧内才会发生。
罗成式干部才是中国共产党真正的脊梁。片中官场刻画比较精彩,但收尾比较仓促。面对不合理的管理机制,任何时代都有敢于挑战的英雄人物。这些名垂千古的伟人背后都有凡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和胆识。
昔日天州青年市长,今朝汉东省委书记。
论政治尺度这部剧简直甩《人民的民义》N条街。结尾处理太仓促,而且市长塑造太圣人了。即使电视剧的手法有所修饰,也是如此真实,唯一不真实的就是——这样的青天市长只能是虚构神话,在现实里这都活不过第一集。党政不分,一把手一言堂,政戏演义,欺上瞒下、政治腐败,跑官买官、明码标价,包二奶、暗收钱,各级数据夸大事实层层虚报,拉拢站队、精于人斗,阴谋阳谋、机关算尽,阳奉阴违、溜须拍马。大环境体制如此,往大了说,整个文化和结构层面延续如此,单凭一个富有热情富有责任心的市长,也仅能是苟延残喘而已。还真是没办法。这尺度现在绝对也拍不出来了。8.9
这个剧任务刻画的最差的就是这个记者,完全是编辑自己意淫写出来的,没有贴合现实,一个记者感觉比省长都大,想见谁见谁,根本不需要预约,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别人还必须回答,连正在进行的案件也必须回答。难道这是编剧写的隐藏信息,这个记者是市长的情妇?不然哪有这样大权力的记者。
去掉记者神出鬼没的戏份,这个剧简直完美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个配合最近八项规定的焦点访谈看,很大便通畅的感觉。不够柯云路的小说老是“人治思维”,初看《新星》觉得很过瘾,看多了,有些深深的忧虑
比人民的名义好看多了,这里是市长挑战一把手,而且是单枪匹马,更具挑战性。而且在那个时代就揭露了一个乱像,一把手虽然不贪,但是为了维护政绩允许下面的人和亲戚贪;很有魄力和前卫性,在当时竟然审批通过了也是很意外
最近在看〈人民的名义〉,也有张丰毅的戏份,虽然不多,而且同样都是政治剧情,不由得想起了这部片子,很多年前看的了,其实大体细节都忘了。但依然好评。那时候的张丰毅好年轻。再往前推,〈霸王别姬〉的时候,更年轻。
官场之间的争斗还是很精彩的但有一个神奇的女记者有一个神奇的宾馆服务员贾尚文、龙少伟、魏国几人都感觉还有戏份可展开,只有万汉山描述深刻
比人民的名义好看太多了,罗成市长现实可能不存在吧!其他官员都是现实中绝对的原型!
点到为止的官场剧,张丰毅发火的时候有点让人出戏。那些吐槽叶眉爱情线的是真的在看官场剧吗?如果没有舆论这杆枪,在天州甚至省委夏书记那里都没有一丁点人脉的空降市长能干嘛?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内部上传下达的信息通路没有一个利于市长,你凭什么办到一把手?这局最大的启示就是一把手一定要控制一切,尤其是舆论!
个人认为《龙年档案》才是内地反腐剧的巅峰之作,比《人民的名义》好看得多,逻辑也比《人民的名义》更加严谨。这部剧中市委书记龙福海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有深度,表面上看不贪腐、不违规、不做出格的事,事实上老奸巨猾,任人唯亲、拉帮结伙、以权谋私、背地里打黑枪,这才是当代很多场面上人物的日常。相比较而言,周梅森的作品深度比这部剧差多了,人物形象和这部剧相比也失之于扁平化。
哪天不再有这种清官拯救一切,靠个别美国队长似的青天大老爷才能解决问题,就真的好了……制度才是根本!
有评论说全剧其他人都是真的,只有市长是假的。
没什么说的,千禧年的片子,现在是不会拍的,拍了也播不了
努力成为罗成式干部!
第一部看了一个通宵看完的电视剧 只想说以后不可能再有类似的电视剧了
开会谈话句句都是阴谋阳谋,细致又精彩。唯一的败笔就是叶大记者,哪哪都出现,谁都要看她脸色,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一把手呢。。。
官场生态高度提炼,马主任这个办公室主任演的太到位了,反倒觉得正面人物刻板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