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般的故事,因轻击石块而水花飞溅,叮咚声清脆悦耳,直到一扇悬崖隔绝了它的清静。这就是《情迷意乱》,一段在心底波涛汹涌而表面上甚至不敢流泪的爱情。小叔子爱上了寡居多年的嫂子,身份的差距和年龄的鸿沟让他们隔岸相望,无鹊可依。尽管剧情上成濑巳喜男添加了许多战后经济繁荣、传统日本生活方式被迫改变的背景,然而这还是一部纯粹的女性电影,或者可以说是女性心理电影。
因为是女人,所以在欲言又止中格外惹人怜爱。高峰秀子眉眼尽显端庄姿态,四十岁时沉淀的成熟韵味随着一举一动的优雅自信而展现,这样的媚态,最易远观静赏,看她嗔怪浅笑,看她眉头行川,看她脸上岁月的痕迹,看她笑里少女似得天真。比起小津《东京物语》里同样是孀居贤淑的原节子,我更喜爱高峰秀子的美,笑与不笑都像是古画上的美人。
影片讲述了孀居了十八年的女人送走了公公,照顾好了婆婆,养大了小叔子,独立在街上地段最好的地方经营着小商店,然而婆婆的两个女儿却开始打起了这家店铺的主意,表示虽然这家商店是嫂子战后一手建起并辛苦经营,但合同上写的却是婆婆的名字,也就是婆婆的店,与她无关。两个女儿千方百计说服婆婆赶走了高峰秀子,而一直爱慕嫂子的小叔子决定和她一起走。
相差12岁的男女结合本就困难重重,他们更是背负上了小叔子恋上嫂子的重担。清晨看着熟睡男人脸庞的高峰秀子不禁哭泣,生命如花,而她的奉献仅仅干涸了自己的青春。提出下车的时候我真的希望她可以冲破道德桎梏与他私奔,可惜,两个人仅仅是在一座陌生的小城静坐谈心,有关别离,有关死心,有关禁忌,有关错误。
既然知道没有未来,又为何放纵自己沉迷现在?是因为不够喜欢,所以才不愿意面对和接受吧;又是因为很喜欢,所以才狠不下心就此陌路吧。恋人未满,甜蜜心烦。高峰秀子和小叔子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即亲密也疏离,直到他挑破了自己的爱慕之心,便连为他解开雨衣都带上了暧昧的色彩。她的眼神里写着焦虑,嘴上却依旧娇婉;他的眼里溢满了温柔,嘴上却像混混般胡言乱语。
直到他死去,她终于失态狂奔,追赶着那具依旧挂着纸戒指的尸体。他是幸运的,再不会为她似刀的柔言所伤害;他是不幸的,知道他死去也得不到一个准确真实的答案。爱情粉碎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最幸福的时刻,竟然是在火车上,遥遥向远方。
尽管火车上他们的座位不断靠近,我却感觉到当他们背对背做着时心跳最快。或许过去的十八年来,他们的心从未靠得如此之近。世上明明只有跨出一步,继而跨出第二步,却没有跨出半步又收回的道理。那个晚上惊坐而起的她,恐怕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期待门外的他进来。
迄今为止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重看经典 本片讲的是小叔子爱上自己嫂子的故事,挺俗套的。 就是这么一个俗套的故事,在成濑巳喜男的执导之下,竟也变成了情深意浓的经典爱情故事。
一、剧情简述
二战时期,礼子不远千里嫁给了丈夫,结婚不就丈夫就死于战争之中。
十八来,礼子一直为家操持,在礼子的操持下,家里的百货小商店生意还算不错。
礼子的婆婆是一个没有主见,不管家事的闲人。
礼子丈夫的弟弟幸司从公司辞职,整日到处游荡,既不帮嫂子看管店,也不去上班。
礼子丈夫的姐妹撺掇母亲,说是给礼子介绍个男人,实则是要赶礼子出门。
小镇上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东西卖得比礼子家的便宜很多,礼子家的生意江河日下。
幸司和姐夫商议,也开一家大型超市,幸司想让礼子做总经理,但是姐夫和姐姐只能让礼子做店员。
大型超市还没开起来,幸司却向嫂子表白,他从公司辞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和嫂子一起操持小商店,他早就爱上了自己的嫂子。
其实嫂子对幸司也是早就心生爱意了,女孩子来家里还幸司的表,礼子会刨根问底。
幸司深夜喝酒不归时,礼子会打电话让他早点回家,等到幸司回家之后才会去睡。
但自己是幸司的嫂子,迫于伦理道德的压力,再浓厚的爱意也只能埋藏在心底。
幸司没有表白时,礼子对他牵挂思念苦苦守候。
幸司表白之后,礼子忌惮于人伦纲常与世俗眼光,不敢向前迈出一步,反而后退了。
礼子向家人提出,她要回自己的家了,为了让家人放心她还假装自己有了喜欢之人。
婆婆送礼子去了火车站,礼子上了火车发现幸司也在火车上。
路途遥远,没有座位的幸司距离礼子的座位很远。
中途有人下了车,幸司有了座位,他距离礼子越来越近,知道坐到了礼子的对面。
由远及近的场面调度,如同一个暗示,暗示着他们之间的情感越来越靠近,直到叠加在一起。
看着睡在椅子上的幸司,礼子眼中噙满泪水,或许她的心中会想,要是火车一直这样开下去该有多好啊,这样就可以一直和他在一起了。
可时间如世人眼光一样,不会同情相爱之人,火车一直向前开去,礼子的泪水最终还是流了下来。
礼子内心也在苦苦挣扎,它也给自己,给幸司机会了。
她和幸司中途下了火车,搭班车去住了宾馆,幸司向礼子袒露心声,他没有打算回家,他要和礼子一起生活。
礼子发乎情,止乎礼。虽然中途下了火车,但是她心里还是不能绕过伦理的桎梏,她不得不又一次拒绝了幸司。
再次被拒绝的幸司,借酒消愁,故意说身边有很多女孩来气礼子。
第二天,礼子看到人们抬着幸司的尸体,悲伤的礼子向尸体跑去。
人们说幸司是掉下悬崖摔死的。
二、传统枷锁
成濑巳喜男导演在本片中着重表现的,是现代自由思潮与传统家庭伦理的对抗。
二战之后,各种新思潮的涌入,让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这种对抗,放在电影中不仅体现在叔嫂之恋上,还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勾心斗角各为其利之上。
礼子年轻的时候因为战争嫁给了幸司的哥哥,他们结婚后没过多久幸司的哥哥就死了。也就是说,礼子和丈夫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于战乱之中互相扶持而已。
现在即使丈夫已死去多年,礼子仍然不能和幸司在一起,哪怕他们很相爱。
横亘在他们两个人爱情之间的家庭伦理道德,如同一个无法跨越的巨大鸿沟,礼子不是没有为这份爱情作出过努力,只是在强大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这座大山之下,她自己的努力犹如螳臂当车,最终还是受困于其中。
礼子辛苦持家十八载,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净身出户,影片开始不久,小姑子看似好心好意实则心怀鬼胎地给礼子介绍对象,表面上看是为了礼子好,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
计划做大型超市时,小姑子们全都在为自己考虑,全然忘记了报答大嫂的恩情,而是狠心让大嫂做店员,顶多是嘴上一句我们知道她为家里做的事情。
母亲则是旧时代的代表,面对现在发生的种种事情,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 现代化之痛
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小商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型超市里卖的鸡蛋五块钱,而礼子小百货店的鸡蛋光成本就比五块多。小百货店根本没有一点实力可以与大型超市抗衡,在大型超市的攻击之下,有些人选择了自杀。
不管是日本也好,中国也罢,全世界都是如此,小规模经济主体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我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那个小镇上的小商店生意非常火爆,当时还没有大型超市的夹击。现在去看,大型超市一家挨着一家,只有少数小百货店的老板在苦撑,大多数人早已另谋出路了。
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无疑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红利,但是应当注意到的是那些小规模经济主体,他们的消失已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在必然的背后,有无数个像礼子以及他们邻居那样的家庭,他们一生的心血将毁于时代前进的车轮下,他们不得不放弃眼前的事业转而另寻出路。
本片导演将一个看似俗不可耐的题材拍出了无比高级的电影感,除了演员的表演,这种高级感主要是借助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来完成的。
本片虽然成片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但是其电影语言的水准却远高于现在大多数电影之上。
全景拍摄正好将整个人物置于景框之内,
不想看新片的时候,成濑巳喜男的老电影永远是良药。
《情迷意乱》(1964年)讲了一个单纯又不单纯的爱情故事:战后的日本,同一屋檐下生活多年的小叔和寡居多年的嫂子的爱情事件。哥哥在战争中死去,公公早早病死,嫂子坚强地一手经营着家庭小店,养大公婆一家老小。战后的工业化进程,连锁超市的发展,令家庭小店的经营举步维艰,嫂子18年为家庭的付出,也因为阻挡了其他家庭成员的私利,而被嫌弃。而小叔大学毕业,也谈不上懂事,半夜喝酒,打麻将,在年轻女子住处留宿,嫂子也都清楚。电影围绕家里要开超市,一家人想小叔子当经理,逼得嫂子离开之时,小叔才向嫂子表白暗恋之情。嫂子19岁嫁给哥哥,小叔才7岁,旁观如我,嫂子作为女人,很开心有男人对她表白爱慕,她对小叔也夹杂着亦母亦姐的情感。成濑巳喜男的电影特质之一是对男女情爱世界捕捉得细腻而准确。这部电影也完美地诠释了成濑的情爱观点:男女之间那永远隔着面纱一样的:对情感世界的不同认知、对情爱世界理解和感受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和误解将这对在当时社会习俗所不容的恋人,一步步推向悲剧。 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是导演用死亡让这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戛然而止。嫂子和小叔的不伦之恋荆棘密布,前面是绝路,转角是绝望,恋人表白后的意外之死反而是成全。高峰秀子的演技在最后十来分钟,将影片反转推向高潮。最后几分钟的绝望,没有一句台词,全是表情和身体语言。激荡的绝望痛苦之后,她颓然地停了下来,眼神复杂。正应了那诗句: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爱人命驰鬼国,须臾间万事俱空。令我想起《法国中尉的女人》里,年轻时的梅姨饰演的那个神秘的,离群索居,独自眺望大海的女人的绝望。 记得看过一个郝蕾的访谈,她说到国内的女演员,她欣赏袁泉的表演,因为袁泉从小京剧科班出身,眼神,身体语言表现得很好。看了几部成濑巳喜男和高峰秀子合作的老电影,高峰秀子对身体语言的运用,在《女人步上楼梯时》这部电影里已是炉火纯青。她5岁开始演戏,没怎么读过书,但看看她在其回忆录里曾写到,1950年,26岁的她终于意识到必须按自己意志选择人生的道路,在1950年她拍摄《细雪》结识了大文豪谷崎润一郎,出演《宗方姐妹》结识了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从此开始拼命学习起来。她说,人到了四十岁,就要对自己的面部表情负责了。让自己的脸成为有感情的一张脸,让人觉得值得观赏,是演员的责任。 她描写的谷崎润一郎:“当时人们都说谷崎润一郎和六代目菊五郎长得一模一样。谷崎本人也允许了这一说法。谷崎润一郎的脸确实威严又气派,然而和天女般的谷崎夫人松子及其女儿惠美子不同,有种强烈的‘人味儿’。而且那不是寻常的气息,油光光、沸腾腾,有着世间所有的烦恼和纷纷扰扰的人间臭气,他的眼睛就像大睁着的大鲷鱼的眼睛,那双眼睛深处燃烧的东西,让我一见就被折服了。" 我对她描写谷崎润一郎的这一段文字印象深刻,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也说明了她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不断地在学习,不断地成长。没有她从1950年开始学习的决心,想必也不会有后来她和导演成濑巳喜男合作的,被小津安二郎盛赞的,居日本《电影旬报》百年百佳第二名的《浮云》了。 演员这样的职业,在经历迥异的主角的人生里感受着人世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自己也随着这些过往经验的累积而生长成全新的自己,就像是一次次的人生旅行,延长了自己的生命线。 语言文字交流是有局限的,一个人能够懂得另一个人的心意,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珍惜,一个人能从一部老电影里感受到那些人类如斯美好的情感,都是转瞬即逝的谛念时刻。 刹那刹那,幽事恨事,是非过耳,智慧存心。
大晚上看到影视剧课程群里一些人奇葩又自以为是的点评我真是受不了了……这片子刀子真多,我几乎全程憋屈!黑白片子但细节和暗示满满。两种价值观的冲撞将两个相爱的人远远分离,甚至于生死两隔,礼子啊啊啊啊你怎么总是选择了你心中的“道德”!幸司你这个超级恋爱脑还真寻死去了!唉,人情还冷漠,幸司两个姐姐真不是好东西,一点都不知恩,我还感觉久子看出来礼子和幸司之间不正常所以拐着弯地暗示威胁让她再嫁和离开,虽然主要目的还是让自己老公能获利多点……这个妈不太坏但是真的是唯唯诺诺啊,素不鸟。全片看得舒心的人也就幸司了,毕竟没人会拒绝对象是恋爱脑吧hhh小伙计和对门小服务员姑娘的爱情倒是甜甜蜜蜜美美满满……禁忌之恋意难平啊 惨 最后幸司自杀真的是吓坏我了,礼子追到一半还不追了,我觉得她就是看到幸司寻死了都没有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你真的是个很能放得下的人,好女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啊,真的太有原则和教养了,虽然那是旧时代的教养。幸司情人故意往地上吐口香糖礼子都没骂她甚至都没翻个白眼,我真的是……不愧是你。至于男女性别在影片中的不同,我只能看出除了礼子是自己干事的,其他女人看上去都是靠着自家男人过日子的没啥事干的……开头比赛吃鸡蛋也都是女人在吃,看得我真是害怕死了怕他们噎死。南坪。
19 APR 2015 (5) 19 OCT 2016 (5) 十年前我的排名是亂雲>浮雲>女人踏上樓梯時>情迷意亂;現在的名次則是亂雲>情迷意亂>女人踏上樓梯時>浮雲。逐套battle,我會覺得小津穩定過成瀨,但神作之比武,between成瀨小津,我要成瀨,這一下是十年前十年後我都沒有改變過的。
看多了超乎伦理的情感,却没有一个有这般细腻。面对死亡,不是歇斯里地,而是驻足、凝视。给了这样的情感最佳的结束方式。一个女人,十八年独自的含辛茹苦。隐藏起的情感逐渐被揭开,紧张、恐惧、试探、接纳、推脱、逃避、放肆、隐忍···接受与拒绝之间反复摇摆。她也是个女人。
高峰秀子的“亚美爹~~~”好好好销魂
成濑已比小津真实,我是这么觉得的。
男的要发乎情,女的要止乎礼,一段被延长、放缓的旅程,也终究要抵达悲剧的终点……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注定的结局),但成濑把它拍的实在太美,礼子唯一一次表白,是这样说的,“我是一个女人,当你说爱我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高兴。……那天起,我成了另一个女人。”行云流水的电影。
高峰成濑。从此以后,再无电影!
高峰秀子真是理想妻子。哎
秀子结尾部分在火车上流泪那场戏堪称全片的雷霆一击,秀子那纯粹是被爱之后直见性命的原始感动,是最动人心魄充满韧性的女性之美。
爱在心口难开,开了更难。
2021-6-6重看。西式现代工业模式和东方传统作坊经济的博弈,人类本能情感和既定道德伦理秩序的冲突;依旧是隐忍的女性如何在爱意觉醒后的苦苦挣扎,赞美火车空间的运用——因暂时脱离「家」的束缚而首次绽放的从心笑容和不自觉滴下的泪,心意流转间的眉眼传情,就这样一点一点靠近对方,直至戴上那枚纸戒。结尾定格的特写堪称最好的结尾之一——既然你苦守他的脚步,又何必在坠落的秋叶里徘徊;既然最终你仍要怅然若失,又何必拒绝他的拥抱。
女人心太好,男人情太痴。
小叔和嫂子的不伦恋情,发乎情止乎礼的隐忍与纠结,二战遗留下的问题,大规模工业化对个体经济的冲击,现代自由思潮与传统家庭伦理的对抗。成濑对生活细节的描摹和人物情感的把握细腻雅致,让人叹服。火车上嫂子对小叔的含泪注视太绝了,后二十分钟在情感与动作上陡然升温,伤逝的结局啊。(8.8/10)
虽然埋怨结尾那么狗血,故意往人心口捅刀子,但还是感叹拍的真好,看到最后一个镜头,还有谁会不爱上高峰秀子呢?她是一个勤劳、隐忍,甚至有些顽固的女性,用双手重建家庭,就像战后所有站出来重建日本的人一样。可是新的时代到来,商业蓬勃发展,他们和短暂的美梦也就像山中的雾气一样,随风而逝了
我真爱火车上高峰秀子流下的那滴眼泪...
曾經我很開心.記得我愛過你.
如果说阿莫多瓦拥有西欧风情女郎的烈焰舞步,那么成濑巳喜男就是东方传统女性的灵魂放映机。【9↑】
老派女人悲情又心碎的结局,看得人为之唏嘘。十八年最好的青春里,找不到“自己”二字。为不属于自己的“家人”劳作、克己、牺牲,最后却落得净身出户,还要编织体恤的谎言,给心安理得享用她付出的一家薄情之人留下点体面。最后的火车戏与山田洋次《远山的呼唤》一样可以称为日本影史经典。
本片对一些感情细微变化的处理实在是太优秀了。
觉得目前个人看过的最好的三部爱情片之一,另外两部忘了
这个故事将一个女人的真善美讲到了极致。最后离开那段在爱情与理智之间的挣扎表现的太出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