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st(双面劫匪)》(美国、英国/2017),今年第122部电影,杰弗里·迪恩·摩根和罗伯特·德尼罗联合主演的犯罪剧情片。电影讲述了一个赌场工作的父亲为了给病重女儿筹措巨额医疗费用铤而走险与同伙抢劫一笔巨款的故事。影片的绝大部分篇幅都放在了抢劫成功后团伙逃离警方追击的内容里,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赌场大亨奸诈吝啬,但同时对于自己的女儿又疼爱有加;而摩根扮演的父亲则真正诠释了父爱如山无所顾忌的定义,抢劫了自己的老板并在逃亡路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一部属于“女儿奴”的犯罪电影,它无处不在宣扬着家人至上的感性思维,而在赌场工作唾手可得的诱惑,与人情薄如纸片的冷漠面庞,对立的令人心酸无奈。金钱大亨的规矩是金科玉律,贫穷父亲的骨肉是心头挚爱,就这样,一段冲突于亲情救赎和社会行为准则之间的矛盾对抗,在一场并不复杂的劫案面前自然而然的展开了。作品充满了温情和暴力的针锋相对,也有着一般犯罪电影固有的动作、追车、搏杀桥段,罗伯特·德尼罗只是个情节推手,真正决定命运走向的是正反两派对于金钱和亲情不同的思维逻辑。片中不乏一些失去正确社会导向的走偏细节,也有着为了博取观众同情制造的悬念与尴尬缺陷,但它还是具备了应有的可看性,属于“女儿控”必看的一部抚慰之作,惊险刺激,又留存了一些犯罪心理之外的小心思。 【评分:6.5分/10分】
剧情结构:
(铺垫)豪华游轮赌场、黑帮“教皇”之称的派普残忍杀死偷赌场钱者;派普女儿因赌场与父亲针锋相对;得力干将卢克为妻女放弃接班,情愿做个荷包发牌领安稳工资;
(转折)女儿重病需要30万美金医治,医生警告周四不交钱就停药;赌场保镖找卢克合计偷盗赌场黑钱被拒;
(争论)卢克找派普求助被拒,恼怒中发生冲突被开除;为女儿联系保镖铤而走险;
(带入第二幕)保镖带卢克认识开车小马,有枪小莽;卢克制定出计划与分工;截断电力系统进入,利用备用电力系统10分钟的启动时间拿走黑钱;保镖射杀撞上的金库保管,引来赌场追杀,小马听到枪声开车独自逃离;杀出重围的3人,只好劫持一辆公交车逃窜;
(B故事)女警克里斯的故事;听到枪声的克里斯朝公交赶来,女警要求公交停车,保镖冲女警开枪,引来大批警察;
(游戏时间)卢克用口红与女警取得联系,以车上有孕妇和孩子为由,说服女警用车撞开拦截,为公交车冲开封锁;
(中点)天亮,女警为卢克送来加油车兑换人质孕妇和小孩;
(坏人逼近)派普通过警局内线查到小马,逼问下获得卢克他们情报;派普获知卢克为女儿而抢钱感慨,想到身患绝症的他祈求女儿接手赌场而被拒绝的事实;
(一无所有)小莽中枪,卢克以人质要挟,获探长送药,但还是未能挽救小莽;
(黑暗时刻)派普电话卢克杀掉保镖,交钱给探长,就放过卢克,被拒;
(进入第三幕)特警队强攻,被卢克他们全部打下公交车;公交车中枪爆胎失控装停,被警察包围,探长下命令准备强攻;
(大决战)暴躁保镖用手机联系电视台现场直播强杀公交司机,卢克抢钱是为了儿女治病,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上前阻止;枪声想起,探长愤怒又无可奈何,只好下令暂时撤退;车里死亡的是保镖,为阻止他杀人,卢克开枪结果了他;医院调查的女警给卢克电话,说他已经赶不上给女儿交医药费了,卢克悲伤,乘客同情;再次与探长做交易,释放大部分人质,只预留一个到达目的地再释放,探长同意;卢克混在人质中一同下车,乘客却没人揭穿他;被他救下的公交司机一个人开着车驶向机场;
卢克逃到机场,被派普和老黑抓个正着,当着探长的面要干掉卢克,探长拒绝被杀;随后发现钱被掉包,原来公交上的孕妇是卢克的妹妹假扮的,故意拖延时间接应卢克,却因为小马的逃跑,不得已带保镖他们一起上了公交车,才引发这一系列变故,而黑钱早已在公交车上被掉包了;老黑要烧死卢克,并扬言要回头干掉他的妻女,被渴望女儿原谅的派普开枪打死,并放走了卢克;
(结局)女儿也顺利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女警给卢克来电话,他奇怪的是乘客们口供全都是只看到两名劫匪,目前都已死亡,而卢克仿佛从未出现在公交车上;
影片一开始就透露出小成本制作的气息,简单的场景加流水账的剧情。 至于最后大Boss反杀小Boss并放走男主,看上去有些突然,但基于两人都有女儿的人,又都是女儿控,因此产生共鸣就不难接受了。 只是这样一来,黑人小哥就成了影片最悲催的角色,其内心独白一定是:我靠,我都按你教我的做,按你的规矩办事,最后还死的不明不白。
先说下整体剧情,主角女儿得重病急需30万的治疗费用,医院最后通知到周五晚7点筹齐费用否则停止治疗,男主在赌场工作,找老大借钱无果还被开除,走头无路与疯狂的麦克斯,但丁,和胆小的忘记名字了,计划抢劫赌场的黑钱,成功得手后被老大的手下大老黑带人追杀过程中,主角和同伙劫持657路公交车,之后故事就是主角在公交车上与警察和大老黑斗智斗勇。
其实故事主线很简单,美国好多犯罪电影剧情都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导演在剧中设计了很多伏笔,使得电影有很多的看点,至少我在连续看了两遍之后对导演还挺佩服的,剧情编排和场面调度都很赞。
先说最大的伏笔,车上孕妇其实是主角的妹妹,我也是在主角揭晓才知道的,之前完全没看出来,影片开头孕妇上车时候明显是在拖延时间,当时有想跟后面剧情可能有联系,但是后来看着看着就把这个事忘了……那么话说回来,主角为什么这么巧就上了657路?真是巧合吗?我们回到影片开头,男主刚出场准备找老大,被大老黑拦住说今天不行,之后男主下班去看女儿,一个鸟瞰镜头大家看到公交车顶的数字没有,没错,就是657路,虽然只有几秒的镜头,说明了男主经常在凌晨坐657路,对于公交的线路和时间相当熟悉。我们在回到男主一众在酒吧制定计划,这里男主把时间计算的非常清楚,也充分说明了男主上公交不是巧合,这就是B计划,要说差错就是男主可能没有意料到胆小的忘了名字的同伙开车跑了,男主本来是计划自己上657路,怕意外让自己的妹妹假扮孕妇提前上车,并故意拖延公交车发车时间,这些都是计划好的,男主在公交车上说了两次“事情本不该这样的”,是的,疯狂的麦克斯如果不上车,可能男主早把钱送到医院了,虽然男主本来就没打算活着,在疯狂麦克斯第一次找男主时候,男主说“偷老大的钱,等于自杀”身为从小就跟着老大的人来说,深深的知道老大的原则,也说明安排妹妹假扮孕妇就是想着自己出现意外,钱能及时到医院。还有一个细节,男主第一次进金库时候,有一个特写镜头,男主看着金库桌子上的钱若有所思,开始我以为男主动了偷钱的念头,毕竟走投无路了,后来男主跟疯狂的麦克斯第一次谈话时,我发现不是,这里是导演的一个铺垫,这时男主已经看出来这批钱是黑钱,因为身为能自由进出金库的男主,看过比这多的钱在正常不过了,而且男主惧怕老大,根本没想过要偷钱,在疯狂的麦克斯说完想法时,男主说了句“你都已经了解清楚了”,其实这里男主早就看透了,不是不想,是不敢。
老大最后打破原则这里导演的伏笔就更多了,第一次可能使老大心里动摇的是男主第一次在办公室找老大,男主说“我不想让我的女儿知道他爸爸是一个混蛋”,这句话在老大找他的女儿时充分证明,老大的女儿觉得自己的爸爸就是混蛋,即使是知道了老大患了重病要去世也没有原谅他,身为黑帮的老大,从来没有打破过原则,如果在结尾突然打破原则那么这个人设就崩了,导演高明之处就是通过一次次事件暗示老大心里的拨动,老大和女儿谈话这里第一次看可能会觉得多此一举,但恰恰是这里对老大最后释放男主起了重要的转折,有一个细节,在老大和男主公交车上通话最后,男主说“我也很想相信你,但是你我都知道,你是从来不会打破规则的人”,之后一个镜头老大桌子上放了两根烟,一根电子烟,一根真烟,老大是有癌症的,显然电子烟象征规则,真烟就是打破规则,老大的手在两根烟上做选择,导演这里演绎的神了,两根烟充分表明了老大纠结的内心活动。
结尾老大为什么杀了大老黑呢?因为大老黑打破了老大的规则,发现了吗,之前大老黑说要抓男主的女儿来威胁男主做交易时,老大说不可以,甚至是男主女儿的泰迪熊都不能碰,黑帮和混混是不同的,黑帮有原则,冤有头,债有主。而最后大老黑要烧死男主时说我要去医院找你女儿,这分明就是在挑战老大的规则,结合之前对老大的铺垫,老大痛下狠手杀了大老黑也就说得通了,最后老大点赞了一根真烟,同样是暗示心里活动,打破规则之后的释然,对女儿愧疚的忏悔。
最后人质帮助男主逃脱这里也不是漏洞,是典型的心里学效果,是可能实现的,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大体是说在罪犯劫持人质时候,非但没有杀害人质,还对人质给予帮助和体贴,那么人质会认为罪犯是救世主,加以帮助,真实犯罪事件在中国和外国都发生过,人质最后帮助罪犯逃脱。
要说漏洞在男主一伙抢完钱和大老黑一伙在赌场持枪火拼这里有点尴尬,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这么近的距离“正面”火拼,最后只是一死一伤,要说冲锋枪和自动步枪连发飘枪打不准还说得过去,疯狂的麦克斯可是一把喷子,这么近的距离喷子杀伤力非常广,所以这里算是一个漏洞,场面拍的很棒,但是过于失真。
不专业的劫匪搞出这么一场不专业的抢劫,然后被不敬业的赌场老板给。。。只能怪导演不专业不敬业咯。
黑社会比警察都有原则
温暖的结果,让观众满意了,但也是这个影片最大的硬伤。
所以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有了人性的劫匪就不是劫匪了?
看到最后我在想,美国人民心中也住着一个侠客精神吗?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并不是所有坏蛋都是混蛋,当然电影用了夸张艺术的手法渲染,可今天的中国主流电影还会有侠的东西存在吗?那些狭义情怀只能在古代了
我觉得烂片分两种:一种是烂片,一种是看完想骂娘的烂片,这部是第二种……
剧情扎实工整,没有特别突出的动作戏,但是张力和动作一直都主导着整部电影的节奏。1小时6分到9分的追击和撞车戏值得一看。
孕妇,一开始看表,刷卡拖延时间,女警说查不到他妹,都有交代。赌场老大,暗线一直铺垫,男主是他原心腹,选择为家庭,老大选择为钱,分道扬镳,最后老大悔改,并不唐突。司机爆头,也在预料之中。精彩的悬疑剧!
当年演过出租车司机的男人,如今接演的片子都跟过气的90年代动作影星一样
为了戏剧冲突牵强的地方比较多。吉娜卡拉诺演技真的有点差
男主玩得一手好牌,妹妹这个trick也是没想到。
虽然剧情有些老套,但不断反转的剧情,紧张、紧凑,消遣看看挺好。男主为了女儿所做的一切虽然情有可原,但抢钱杀人都可以被原谅吗?虽然他也救了很多人,算了,一部略感人的爆米花电影,上升到人性就变的有些扯不清了。
好看是好看的,但三观……细想是很有问题滴。
虽然剧情硬伤多,设定太牵强,不过几位的表演都很不错。
一般
导演天真地以为他在结尾来了一次让观众摔掉下巴的大反转
问题不少,却也拍得有情有义
这片有如《生死时速》类似的故事场景,和凯奇主演的渣渣《失窃之物》的狗屎编剧水平。这片不带思维条理的电影能有个中评,不尽说观众档次次了,还有大概都在梦想这种作案暴富全身而退的白日梦吧。
一开始就看到那个孕妇的肚子有点假,原来是故意漏的破绽作为伏笔,可是,他怎么让那个开车接应的人逃跑了呢,那人没跑的话,他们就没必要上公共汽车了,这个孕妇的埋伏就被设计了,一开始以为这是电影的bug,然后明白这事PlanB,如果接车的人不跑,大家顺利逃跑,分钱走人是planA,这个是planB
罗伯特德尼罗最后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良心发现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