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遨游云端的诱惑,一边是道德与亲情的拉扯。美国重组家庭的和谐亲情气氛是我们很难做到的,其实凡事都有个度,亲情也是,无溺爱才会有大爱。影片很不错,让我们以母亲的视角体会问题儿子的放纵与不易,全片无暴力冲突却能感受到男主曾经经历过哪些不堪。事件因为母亲的一句随口的期待而发生,然而可以看出这也确是母亲所期待的(还有两个黑孩儿)
在《本回家了》里,听得最多的说话是「我不相信你」。染有毒瘾的儿子Lucas Hedges毫无预警地回家,喜出望外的恐怕只有他那一双年纪尚小的继弟妹。继父指他的归来会对家人带来安全威胁,认为应该把他送回戒毒所;亲妹妹无法忘记他上一年圣诞节的所作所为,满口挖苦。至于Julia Roberts饰演的母亲,表面上十分欢迎他回家,但事后慌忙藏起家中的所有药物,又命令他不可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包括上厕所和在试身室试衫的时候。她采取的,其实是不信任的态度。
快乐千万种,健康方可有
吸毒一时爽,亲人两行泪
是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无数人的人生都是被毒品毁掉的。
每每谈及于此,我们都痛恨当事人意志不坚定而给家庭带来麻烦。
而此类故事也多是重点刻画当事人的惨状来告诫我们不要触碰毒品。
可是,这部《本回家了》却给我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看海报上这温情的拥抱,国内译名“回家了”这温情的片名,一看就不是比惨,而是走的温情路线。
温情、治愈、暖心。
不仅如此,影片没有糟心的回忆片段,也没有道德审判的口诛笔伐,更没有社会舆论的蜂拥而至,所有闹心的场景统统没有。
这种有温度的片子,玻璃心也可以放心观影。
除此之外,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一段不到24小时的圣诞节前夕家人团聚的生活记录。
但这个简单的故事在独具匠心的剧本设计下,却能令人有一种悬疑片的紧张感,形式十分巧妙。
影片一开始,一家人在教堂唱歌,并期待着平安夜。
可于此同时,却有一个兜帽男来到一个家前打探。
这一暖一冷的对比,不会上来就出事吧?
这家人回到家,看到兜帽男在门口徘徊,顿时惊住,女儿艾薇还劝阻母亲霍莉不要下车。
大危机?
然而母亲下车后,双方却抱在了一起,原来这个人就是她的儿子本。所有人都抱了上去,只有女儿艾薇焦急地打起电话。
即便回到家里,母子聊天的时候,艾薇依旧只顾手机。
这是指女儿很冷漠,讨厌这个家庭成员吗?
并不是这样,因为趁本和小孩子玩的间隙,霍莉却赶快藏起家里的药。
霍莉为什么如此紧张?
面对艾薇的质疑,霍莉夸本恢复得不错,但依旧藏起所有药品,并保证这次不会和上次一样。
嘴上这么说还不放心,霍莉又让艾薇盯着本,让她假装录圣诞节目来化解尴尬。
这个家庭因为本的突然闯入变得紧张起来,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时,这个被本叫做尼尔的人回来了,原来是艾薇通知他回来的。
经过尼尔地强势质问,我们进一步得知,本是被担保出来的,而他之前也毁了两个圣诞节。
虽然霍莉告知本自己信任他,却被女儿拆台,告知了本药物和首饰已经被母亲藏起来的事实。
面对家人的不信任,本生气的让众人把自己送回去,家人也大吵一架。
最终,三人和解。本可以留下来,但要做尿检,并不能离开霍莉的视线。
至此,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已经能判断出本有毒瘾。
这种类似悬疑片地讲述方式也是影片的特点,让人一直有一个疑问而时刻揪心。
人物的过去也是通过和其他人的对话揭露,并没有旁白总结,没有一句话概括。
如同纪录片,客观公正,只展现发生了什么。
给小时候的本治病时过度用药导致本药物上瘾的医生。
忍不住毒瘾而去戒毒互助中心自述对家人伤害,十分自责的本。
本的故事就是在这一点点相遇中展开的,我们跟随本的视角,一点点挖掘他的过去,并对他逐渐共情。
而这种挖掘过去,抽丝剥茧的感觉也为影片平淡的基调增加了一丝趣味。
这期间,只知道本有毒瘾的结果,原因是什么还不得而知。
只是本在家里十分压抑,毫无隐私地被监视着,做什么都要有人陪。
他躺下来会被当成毒瘾发作,生气也会被当成毒瘾发作,任何玩笑都会令家人如惊弓之鸟。
只有家里的小孩子不会用有色眼睛看他,也只有这些小孩能让本畅所欲言。
这也是戒毒互助中心其他人所说的,他们感谢的是这个团体彼此的人,或是小孩,因为只有这些人会用正常眼光看待自己。
而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中,佛莱迪在身患艾滋后,他并不打算告诉乐队的“家人”。
他不是害怕疾病,也不是害怕被人恐惧,他只是害怕被怜悯。
佛莱迪想要的仅仅是被当成普通人对待,不必特殊照顾。
而同样由朱莉娅·罗伯茨主演,18年国内上映的《奇迹男孩》中小男孩也是如此。
小男孩没有糟糕的过去,没有绝症,仅仅是面部畸形。
虽然在逃避,但戴上头盔的时候,大家会把他当普通人看。
他想要的,也是不被区别对待。
这也是为什么戒毒互助中心没有一个人感谢家人,因为他们所渴求的仅仅是被正常对待。但这一点,本该最亲的家人都做不到。
而身心俱疲的本,除此以外,还要面对比毒品更可怕的那剪不断理还乱的黑暗网络。
为了不让以前的毒友破坏自己的家庭,本在母亲霍莉的陪同下开始拜访曾经的毒友,也由此揭开了他连母亲都不知道的过去。
长期提供药物给本的历史老师;
帮邻居女儿解压吸毒而致死的破碎家庭父母;
病入膏肓,和本一起长大伙伴;
胁迫本当跑腿贩毒的毒枭。
每个人都让本越陷越深,让他越来越难以挣脱。
陪着本一路走来的霍莉见识到这些,终于明白了本的处境。
本不仅要和毒瘾斗争,还要面对这近在身边,无形而又巨大的黑暗关系网。
霍莉其实是幸运的,原以为冷漠的家人在之后的揭示中都新的认知。
她在无力治疗本的毒瘾后,改嫁的有钱黑人老公愿意抵押房产送本去戒毒中心;
有刀子嘴豆腐心,却背后一直照顾本,并鼓励母亲坚持下去的女儿艾薇;
就连一开始对本狂吠的小狗,其实也是救了他两次命的救星。
如此团结,如此上下一心的家庭,面对这个巨大的黑暗关系网依旧那么渺小。
一天,刷新了这个坚强母亲的认知。她无数次放弃,又无数次坚持,终究明白
自己是多么无力。
一天,这个坚强的母亲认清了痛苦挣扎的本,深刻体验到他都面对着什么。
为了营造这种压抑感,影片在镜头上也十分用心,几乎都是近景。
所有的人都被小小的画幅框住,密不透风,没有自由。
且不提近景对人物表情的突出,单是通篇近景的镜头语言就足以令人压抑。
明明没有刻意卖惨,但在这些技巧的设计下,本的压抑和无助却能冲破屏幕,让人感同身受。
回想起一开始霍莉藏药时告知女儿艾薇她吸毒也会如此对待,艾薇还反讥母亲不会有这个机会。
大概每个人都会以为吸毒者都是意志力薄弱的傻子吧,可在了解清本的故事后,谁又能说这是一个人的事呢?
面对这个巨大复杂而有近在咫尺的天罗地网,少有人是主动涉足的。
而这种藕断丝连的复杂关系网,也不是想脱身就能脱身的。
好在我们背靠一个强大的国家,对毒品态度坚决,重拳整治。
让我们可以安心,放心,做到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本回家了》,回得了么?Ben is Back
圣诞前夕,荷莉(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饰)从教堂带着几个孩子回家了。路上遇到了从外面回来的大儿子本(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饰)。他兴奋告诉他在外面的奇遇,朋友家的快乐。母子俩都沉浸在欢乐中。
本是个瘾君子。就和一切吸毒的孩子一样无可药可救,最后被送到了戒毒所。 ,除了荷莉外,大家对他的回来都有戒心。最后他们决定,本只能在家里待上一天,并且不得沾染任何毒品。当然执行监督就是老妈荷莉。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直到他们从教堂的愉快圣诞聚会回家后,发现有贼进了他们家而且偷走了大家宠爱的小狗。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冲着本而来的。他决定去把小狗找回来。陪伴他的当然是荷莉。
(剧透)
曾做过毒贩子的本知道这个小偷既可能是他的上线,也可能是同伙,或者顾客。他也知道有些是危险的人物,所以就甩下荷莉自己一个人开车去找小狗。而荷莉只能自己一个人满城的寻找他。最后看到本的时候,他再一次因吸毒而濒临死亡。荷莉把随身带着的解药把他从死亡线救了回来。
对中国人来说,正是毒品这个社会问题通过耻辱的鸦片战争把中国带入现代社会。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已经蔓延到全世界。类似本这样的小角色在这个魔网下何止一个。
不过电影中美国的药厂以及他的医生也得为本的堕落负有不少责任。为他开出的止痛药让他走上了毒瘾的道路。这是条不可逆的道路,进去了就永远的陷在里面而无法摆脱。本亲身体会到了这条,正如他告诉荷莉一样,“我再也不值得信任了”。荷莉的爱只能增加他自己的自责,他知道自己的存在对周围的亲人就是个负担。 现在看来这几乎是无解的希望。他能活下来,即便他梦寐以求,即便有荷莉无限的爱,无论如何这个家他是回不了了。
这两年美国制药厂和有些医生为了赚钱而推销会上瘾的止痛片而使不少人陷入绝境。国会还听证了几个药厂老板,最近还时有医生因贪利任意开处止痛片而挨上牢狱之灾的报道。总之政府也为之下力了。政府并非无所作为,当很多时间往往出于无奈。几年来美国一个个州取消了对大麻的管制,这也是为了更集中精力对付可卡因和海洛因等危害更大的硬毒品,同时也可以减少毒贩子的利润来源。只是效果如何还有待今后的考证。
这是部情感丰富的故事,只是我还不太习惯如此的感情爆发。表达出的是荷莉对自己儿子本的爱。整晚上开着车冒着危险满城找自己的儿子。可惜本已经深陷无法自拔。唯一欣慰的是最后她救出了本。尽管本已经这个样了,可还是惦记自己的家,而在圣诞回家。最后为了一条小狗,而冒风险找回以前的同伙。只是现在来说,对他俩一切都晚了。
编导彼得·赫奇斯 Peter Hedges以《关于一个男孩》“About a Boy (2002)”得奥斯卡编剧提名。这是他为自己儿子卢卡斯·赫奇斯编写和导演的影片。
朱莉娅·罗伯茨以《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 (2000)”得奥斯卡奖和金球奖,以《八月:奥色治郡》“August: Osage County (2013)”得奥斯卡提名和金球奖提名, 以《漂亮女人》“Pretty Woman (1990)”和《钢木兰》“Steel Magnolias (1989)”得奥斯卡提名和金球奖。以电视剧《归途》“Homecoming”以及电影《口是心非》“Duplicity (2009)”,《查理·威尔森的战争》“Charlie Wilson's War (2007)”,《诺丁山》“Notting Hill (1999)”和《我最好朋友的婚礼》“My Best Friend's Wedding (1997)”得金球奖提名。
卢卡斯·赫奇斯以《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得奥斯卡提名,以《被抹去的男孩》“Boy Erased (2018)”的金球奖提名(见我的博客“《海边的曼彻斯特》非久留之地”,“《三块广告牌》的风波”)。他就是导演的儿子。
同一天看了“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 Timothée Chalamet)的《漂亮男孩》(Beautiful Boy)和 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主演的《本,回来了》(Ben is back),结果不难发现:两部根本就是同样题材!两片均以毒瘾严重的年轻人为核心,展示毒品带给他们及家人的痛苦与挣扎,只是叙事方式不同,演员不同。这也预示着戒毒题材电影可能会在今年颁奖季成为热门。
两部电影中的男主角都是18到20岁左右,都来自离异家庭,并因毒瘾而不断欺骗父母、离家出走,把家里折腾得天翻地覆,最终连最爱他们的亲人也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开始拒绝他们入门。两片也展示了戒毒的曲折过程,反反复复耗尽了家人的精力与爱,也让这些年轻人丧失了理智,成为满嘴谎言的毒瘤。
两部电影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展示了两个毒瘾患者父母从无条件支持他们,试图帮他们戒毒,逐渐变成了心灰意冷而放弃的过程,看着令人心碎。但《本,回来了》的台词和风格更为轻松有趣些。
史蒂夫卡瑞尔和朱莉娅罗伯茨在这两片里分别饰演被折磨得心力憔悴的父母,演技非常值得关注,甚至超越了两位年轻主演。因为故事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他们的心急如焚,他们的心灰意冷都让观众感同身受。
既然叫漂亮男孩,自然演员要漂亮,甜茶是很合适的人选。而卢卡斯加盟《本,回来了》则是被他爸爸逼的因为导演就是他爸爸。但两位年纪轻轻的演员都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潜力新星,表现也都很亮眼,看来是要在奥斯卡正面对决。
有趣的是,蒂莫西·柴勒梅德与卢卡斯·赫奇斯在去年都出演了《伯德小姐》(Lady Bird),还都饰演女主角的高中前男友!
从这两部电影里,人们不难看出:光靠爱与亲情,战胜毒品还真的可能会失败。需要这些吸毒者自己的努力,但也永远无法离开家人的爱与支持。同时两部电影也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究竟父母有没有义务一直张开双臂接纳这些吸毒者?
所不同的是,《本,回来了》的叙事方式很特别,故事在两天内展开,却通过其他人的描述让大家逐渐知道了本在过去都做了那些错事,而不像《漂亮男孩》是用回忆与现实穿插去形成对比。两个方式都可以展示出吸毒对家庭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影响,但我个人觉得《本,回来了》不断揭露过去的叙述方式更有趣,充满悬念。集中一晚以找狗为由,引发出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节设置更加吸引人看下去。
两部均看好入围表演类奖项。希望这样的电影可以让更多年轻人: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多伦多观影)
大学期间刷过无数片子,在学校后面的录像厅,工作以后经常有外国人说你英语说那么好,在美国留学的吗?我说没有,然后没告诉他们都是看录像学的。(近年我把口音改成英式了,问题变成了是不是在英国生活过?掩面)。扯远了。所以,对大嘴Roberts,对Sandra Bullock她们那个年代的演员,有莫名的好感。这个片子吧不属于我爱看的题材,太压抑,不过冲着Roberts还是看了,纯粹被母子俩的演技感动得不行,掉眼泪是肯定的。我知道Roberts演技好,但是还是被感动了,演的太好了。
还以为是专属Julia Roberts的颁奖季热门,没想到被Lucas Hedges的表演吸引住了,光芒完全盖过前者,绝对值得一个奥斯卡最佳男配好吗!中间几次泪崩都是因为Ben,那是一个比任何人都想要做好事却做了最恶的事、想改过自新却不被任何人相信、无数次想要爆发但都只是暴几句粗口最终忍了下来的可怜孩子。对妈妈说I’m not worth it的时候真的眼泪狂流,Lucas把这种绝望演得太好了。妈妈与狗救儿子的戏码在剧本上前后呼应得太好,虽然Julia Roberts全程都哭得好假但我也忍了。We can’t save them, but you’ll hate yourself if you don’t try. 收尾大赞!
卢卡斯·赫奇斯是专为奥斯卡影后和影帝养演儿子的是吧!从“三块广告牌”到“被抹去的男孩儿”再到这部“本,回来了”,关键不是男一就是男二,影帝影后的孩子快被你承包了知道吗?
吸毒毁一家
处理得像悬疑片 母亲一颗悬着的心
果然编剧出身的导演讲故事的水平超赞。心疼Lucas弟弟…总演这样的角色不会抑郁吗?
禁毒宣传片一样的存在,伤害的不仅自己,更有朋友和家人。演员部分不错。
3.5 比 漂亮男孩 剧本好,用一个晚上让人心揪起。表演一直在线,虽然最后三分之一有些脱轨,但是情绪冲击还是很饱满。大嘴罗伯茨配卢卡斯父子这组合不错。
4分,并不完美。导演有个好儿子值得给个五星,新生代最爱Lucas Hedges。前半段家庭戏实在太讨喜,希望所有family drama都能有这样的准度。Julia Roberts献上绝佳演技,稳的不行。后半段犯罪戏上来节奏被打乱,展开上少许欠了些。丝毫不影响结局爆发,感点突如其来准时报道,哭的稀里哗啦完全止不住。
好令人心醉的故事。母爱的展现都不算是最动人的。戏还是在孩子身上,引诱复吸的细节呈现,由此产生的悬念牵动着观众对Ben的信任/同情之情,寻狗的后半段总觉得有些崩坏。
茱莉亚罗伯茨的表现太抢眼了。剧本写得非常细腻,没有任何的闪回,只在24小时的故事线里抽丝剥茧。越往后越明白当下那些欢笑是多么珍贵。
虽在颁奖季的男孩三部曲里品质最好,但也仅维持在及格线。同质化严重,淹没属于必然。拜舞台剧式的一日一夜冲突所赐予,全员太“演”。
大概每个男孩的成长中对待母亲都是欺瞒抛弃又乖巧呵护,母亲就在一次次骄傲与失望的反复中老去。
前后割裂的严重,半部佳片,开场两位主演的表演状态接近完美
真的沒想到是這麼平淡無聊的故事@@" 除了女主角的確演得很好...其他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本届奥斯卡遗珠,吃了题材撞车的亏。剧作精悍而饱满,没有陷入道德审判的伦理漩涡,反而演化成张力极强的悬疑类型片,在设置疑点、制造悬念、推翻真相的循环中始终保持紧紧咬合的戏剧张力。男主对母亲撒下的慌也同样是对观众布下的陷阱,观众对男主的情感在同情信任与失望怀疑中左右摇摆,由此制造出的揪心感贯穿始终,也让茱莉亚罗伯茨结尾令人心碎的表演成为了情绪疏解最好的出口。
每句玩笑都需要警惕,每场检查都犹如羞辱,每份信任都变得滑稽,每次出走都开始可疑。本第一次回来,是因母亲许下的圣诞心愿;本再一次回来,是靠母亲从生死边缘的拖拽。树上挂满了礼物,有一包最诱人,眼前有这么多墓地,想埋进哪一块。本还是毁掉了第三个圣诞节,幸好有人守到天明,为他系好安全带。
太压抑了...date过一个戒毒成功的美国人,毒品离生活并不远,所以我们国家的控毒力度是值得肯定的。
一旦吸毒,就走上了人生不归路了。自己想出来太难了,就算遇到好家长,也需要太多外在条件的配合,可事实上多是外在条件就根本不是那个配合的力量。
这才是问题少年和家人戏码的正确打开方式。虽然故事后半段有点跑偏,结尾也略显虎头蛇尾,但两位主演的表现太动人,总能让人忍不住忽略瑕疵。再次点名表扬Lucas Hedges,虽然最后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演毒贩有点违和,但大部分的戏,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恰到好处,直击人心。
Hello, fucked-up kids. 我发现我是真的好容易被这种问题青少年题材的电影击中。“Just tell me where you want me to bury you.”又是一句台词我瞬间起了一片鸡皮疙瘩。在我所经历的短短的过去,我无数次以为我会成为这个问题的接收者。从这个电影里,我不想简单地去歌颂母爱的伟大,因为爱与被爱,选择与牵挂,全都是特别复杂的事情。而在这个电影中,淋漓尽致地剖析了这些复杂,镜头越是冷静克制,情绪越是难以抑制。卢卡斯·赫奇呀,在新生代男演员里面已经领先了不是一点半点了。什么甜茶、阿尔文还在演绣花枕头的时候,他的角色真是一个顶一个的有深度,今年不拿奥提天理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