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电影比《恶人传》好,我不同意,虽然后者也不是特别好。我就单说本片的几个问题。
第一,这种双雄戏明显没有处理好,似乎成了一个人的故事。第二,开车回去找鹿开枪的那一段,时间过了多久了?为什么开枪后还能冒出来那么多血?被撞死那么久血液不会凝固吗?第三,那个连环杀手,已经74岁高龄,还患有严重糖尿病,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吧,活着都费劲了,还杀人分尸?
本来没抱多大期望,随便下的。看完以后,有所感想,于是上来写篇影评。没想到豆瓣评分只有6.7.。。。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我给了五星,感觉算是少有的佳作了。
一、影片的总体感觉
本片剧情线相当复杂:1、男主与叶夫人的关系;2、男主与二组长的恩怨;3、连环虐杀案;4、女毒贩的复仇。
这四条线被掰碎了,交织在一起,信息量非常巨大。其中光连环虐杀案和女毒贩的复仇,每个单拎出来,就足以拍一部电影了。有些脑力不足的观众就比较混乱,感觉看不太懂,这可能就是评分较低的原因。
而我给五星的原因在于:
能将这么大的信息量融进一部电影之中,着实不易。四条线交织在一起,互相响应,每一条线都对其他的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逻辑严密。导演和编剧的功力确实非凡。而且完整地塑造了男主形象和他的心路历程,缺一不可,极其深刻。五星当之无愧。下面详讲。
二、四条线的设计与安排
1、与叶夫人的关系
影片开头就是男主带小弟暴打了一个黑社会,替叶夫人解围。单这一个场影,就影响深远。
通过蒙面暴打黑社会,可以看出男主是一个不太守规矩,会在灰色地位打打擦边球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男主的办事能力,同时点出他比较照顾自己的线人。这就给后面女毒贩复仇事件中,男主替女毒贩隐瞒杀人一事留下了伏笔;同时也为不举报二组长留下伏笔(对线人都照顾,何况是跟自己搭档过的副手呢)。
而小弟也对其他线有很大影响:他在线三,连环虐杀案中丧生;影响到了线二,二组长的升迁;同时枪被偷出,杀了女毒贩。在线一中出场,同时影响了其他三条线。话说我本来以为他是男主,结果没活一小时就挂了,韩国果然是大叔控。
看似没什么大用的片头,实则一点都不浪费。甚至连撞车的鹿,都在伪造子弹时再次出现。同时鹿的出现,也暗示男主心中的野兽。
这还没完,接下来才是叶夫人发挥作用的时侯。她在片中起了这些作用:
提供场所,让二组长向男主求情,没想男主是个傲娇,结果二组长与男主结下仇怨。
与大毒枭张会长合作做生意,结果毒品被查,损失惨重,于是出卖了男主,让二组长知道了男主与女毒贩是同伙,开始追查男主。后来又被迫告诉男主,于是引发男主枪击二组长。二次涉及到线二。
并让张会长也知道了,于是逼着女毒贩去找男主,让男主从警察局偷毒品,引发男主枪杀女毒贩。涉及线四整个后半段。
最后告知男主,真凶老爹藏在宠物医院的线索,涉及线三。可以说,叶夫人作用巨大。
2、男主与二组长的恩怨
二人原是搭档,后分别升任一组长、二组长。二组长比较稳,能力不如男主,又是男主的副手,原课长更欣赏男主,所以男主压二组长一头。课长升任局长,空出课长位置,二人资历相当,互为竞争对手。这是背景。
男主的靠山是局长,二组长的靠山是外单位的一个朋友,朋友的作用没有局长大,但他告诉二组长,抓住连环杀人案凶手的人,就会升任课长。涉及线三。于是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抓捕真凶时,男主说撤退,而二组长非要进去抓人了吧?
二组长追查女毒贩复仇一案,涉及线四。
二组长强行抓捕,结果老头不在,引发后来老头复仇事件;再加上男主后来从叶夫人口中得知,二组长设计他一事,引发最后男主枪击二组长事件。
二人恩怨贯穿全剧,就不单讲了。
3、连环杀人案
抓住凶手就升职,涉及线二。
一组从二组忽略的线索中发现蛛丝马踪,男主抓住了假神父,几句话就让他认了罪。二组长不甘心让男主升官,转脸就放了假神父,结果导致假神父被刺。但二组长也是有点本事的,通过被害人女内裤,指出凶手另有其人(非吐糟,严肃脸)。
而真凶所在地点,是女毒贩告知的,又涉及线四。男主一方面照顾线人,一方面死者也是罪有应得,另一方面也想抓住真凶升官。于是与女毒贩成了同伙。合情合理。
抓捕真凶一事,认错了真凶,抓了儿子,露了老爹,留下伏笔。同时小弟死亡,使二组长背负了责任,涉及线二。死后留下的枪,又涉及线四。小弟死的不亏。而与缉毒组的冲突,也为后来叶夫人的背叛留下伏笔。在紧张的抓捕过程中,又要渲染气氛,又能留下这么多伏笔,编剧真心牛逼。
女法医身为男主的妻子,既通过验尸一事引发了凶杀案的后续,又涉及换子弹,又作为凶手复仇的目标,催化男主心理变化,也是意义重大。而且长得也漂亮,好评,在我心中是女一;而新来的小妹子只充当个旁白,是女二。随带说一句,最后凶手只放声音,而不放画面,说明导演还是很人性化的,好评。如果在抓捕真凶时,在地下室发现的是录音带而不是录像带,就是导演在为最后这段录音埋伏笔的话,那么细节真得就很到位了。
凶手老头潜入法医家中(前面说到了,二人分居了),杀害法医,给男主心理上最后一击后,任务结束。然后就回医院送人头了。
4、女毒贩复仇
虽然她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但在关键点上,这条线才是第一。
女毒贩偷男主的枪,打死仇人,可以说是男主转变的开始。
她提供真凶地址的线索,涉及线三。用男主的枪,涉及线二。
最后逼男主从警局偷毒品给她,并用刀刺伤男主,引发男主开枪杀人。她也是男主非法杀的第一个。
纵观本剧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同时影响着几条线,这是编剧能力的体现。建议大家二刷,好好看看导演是怎么安排这些剧情的。把情节搞得零零碎碎,安排得合情合理,而且逻辑严密,真得是少见。
应该说,男主是个好人。但他遇上的二个线人(女毒贩、叶夫人)和一个同事(二组长),却一步步将他推落深渊。
虽然最后杀了人,但男主杀的都不是好人:女毒贩是杀人凶手,老头更是杀妻凶手,唯一个二组长,想杀却没子弹了。这也是导演的安排,因为二组长罪不至死,其目的也是为了将男主洗白。
毕竟他心中的野兽不是虎狼,只是只鹿。
“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极为平和,只吃青草和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了。”
-------------金庸 《鹿鼎记》
电影本身的确是有一些小问题,但是相比那些爽片可严谨多了,而且比较有深度。全程看下来,真的没什么尿点。
老郑和老韩都异化成了野兽,但是很明显,老韩才是最早异化成野兽的那个。他这个人能力不足,老想着搞倒老郑,自己升值,为此甚至不惜构陷老郑。而老郑,其实他直到后半段了才异化成野兽的,之前所有事,其实都不是他自己选的,他还算是讲义气的,但是却一直被衰运推着走。
这两个人,其实也是有的选的,但是当他们面临选择时,都做出了错误选择,老郑是被推着走,逐渐深陷其中,老郑却更多的是自我的选择。结果,老郑死了,老韩侥幸升了职,但是却真正的成了野兽。
其中,女警察还是蛮好的,她看出来了一些事,但是最终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了,所以,退出了重案组。最可惜的是老郑的老婆,很好的一个人,很好的一个法医,结果被老郑给拖下水了,还没等事情完结,却被侥幸逃脱的真正罪犯给制住,被残忍的折磨致死,唉......
其实,老郑的老婆走出浴室发现不对时,错误的估计的情况,她最应该躲的地方,就是她刚走出来的浴室,因为只有那里可以确定是没有人的,拿到手机马上就应该跑回浴室,锁上门,立刻报警,唉......可惜了,一个漂亮有气质的女法医......
我没查到这个女演员的消息,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到处串场的演员吧。
看到很多人拿这个片子和《恶人传》比,感觉没啥可比性啊,深度上讲《野兽》完胜,但是《恶人传》流畅度和观赏性强很多。
还是来说说《野兽》,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是导演在说故事的时候过于全面,导致故事线多,细节呈现的多,人物关系多,而每一个都提一点,但是却没有办法深刻的去表达。整部电影如果拆分成两部,一部说抓捕变态杀手和警察宫斗,一部说警察线人杀人,和整个司法体系内斗,可能可以说的更精彩。
从片名看,导演应该是想表达谁是野兽,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他只是把一个个人抛了出来,而无法升华每一个恶的主题。
1.变态杀手,2.变态杀手儿子,3.郑队长,4.韩队长,5.老板娘线人,6.哥特女线人,7.毒贩,8.科长,8.韩队长后台,9.郑队老婆,10.郑队小弟,11.韩队队员,12.嫌疑犯牧师,13.受害人父亲……人物实在是太多,而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一笔带过,导演连开场撞死那只鹿都给它在后面安排了一个用途,如此细的去表现,总想面面俱到,又觉得时间不够,最后只能每一部分都浅尝辄止。以至于作为悬疑片,逻辑结构不强,破案简单,隐藏多年的变态杀手,警察抓不到,一个刚出狱的混混却有靠实的信息,而且作为警察被混混拿了枪杀人,帮助其掩盖犯罪手法太业余了吧,你可是堂堂重案组组长啊…作为伦理片,深度不够,变态杀手不够坏,警察不够阴暗,法医老婆不够挣扎,权谋玩的不够精彩,所以说总觉得有点遗憾。
不过这么多事,导演能拍清楚已经算不错了。
2019韩国犯罪片《野兽》,改编自2004法国电影《警界争雄》,豆瓣评分6.8。
一部不错的翻拍改编作品,将韩国擅长的暴力血腥犯罪片与原作故事进行了结合,在法国版原作的故事框架基础上拍出了韩国电影的特色。
本片不是那种照猫画虎的复刻式翻拍,上半段和法国版很像,下半段差异明显。
法国版重在描写警局二人的政治宫斗,突出争权夺利,犯罪戏和动作戏都是辅助剧情,影片总体是剧情片的模式。男主警察偏正面,大鼻子警察是反派。
而韩国版则突出了犯罪戏和动作戏,弱化了警局宫斗,两个警察都不是正面角色,都有暗黑的一面,在黑白混淆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法国版的影片风格沉闷、压抑、憋闷、虐心。而韩国版的氛围则是惊悚、紧张,影片味道与法国版有明显不同。韩国版的法医实验室的子弹桥段是法国版没有的,这一新增剧情设计得很精彩,很紧张,压迫得观众透不过气来。
法国版虽然以劫钞为开篇,但在缉拿罪犯的内容上并没有重点着墨,整体不是警匪片的模式,而韩国版则是警匪片,全片以连环凶杀案为主线,加入了多段捉拿凶犯的剧情,还融入了法国版没有的真凶反转的剧情,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冲突和观赏性娱乐性。
在结局上,两部影片有明显不同。法国版的大鼻子警察死于凶徒的报复,算是罪有应得,男主警察侥幸生还。韩国版的反面警察没有对男主警察施救,男主警察死于非命,反面警察高升。韩国版突出了片名“野兽”,突出心中的暗黑一面,突出了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法国版的结局不暗黑,韩国版的结局暗黑。
男主李星民这几年在表演上突破很大,角色跨度大,无论是犯罪片、喜剧片、政治片,正面角色、反面角色,都驾驭得很娴熟。在本片中李星民将一个越陷越深的馄饨警察演绎得很丰满,表演很有爆发力,尤其是后期接近崩溃的癫狂状态。
翻拍改编电影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复刻翻拍,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结合国情而做了风土人情上的改编,观众相当于重看了一遍,这种电影适合没看过原作的观众。另一种是以原作为基础的改编,不走原路,力图拍出新意,力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喜欢这样的改编电影,能够看到新电影人为了改编而做出的努力,在原版与新版的对比中,能够品味出优劣。
法国版改编自真实事件,韩国版改编自法国版,所以韩国版已没有原始真实事件的影子。
今天聊聊电影《野兽》。
片名비스트 / The Beast (2019),别名缉凶对决(台) / 韩国版《警界争雄》。
仔细看影片的片名,有一个片名叫做韩国版《警界争雄》。本片正是翻拍的法国电影《警界争雄》,又名《36警局》《警界双雄》。
当年法国版的《警界争雄》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2005年第30届凯撒奖获得多项提名,成为2005年法国全年十大卖座电影之一。同时该片也被称为法国版《无间道》。
《警界争雄》讲述的正是巴黎警界两大部门BRI和OCU竞争日趋白热化,两支队伍的首席警官均向着空缺的36总局局长位置发起进攻。
在竞争的过程中,原本应当守护公平正义法治的警察们渐渐迷失自我,在权力中丢掉了初心,成了游走于黑白之间的灰色人物。
《警界争雄》只能说有一点点《无间道》的影子,而这部《野兽》则是很忠于《警界争雄》的改编,并非简单的套娃。
《野兽》评分虽不及《警界争雄》,但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野兽》保留了两位刑警队队长争夺局长位置的核心要素,更加直白地表现隐藏于他们心中的那只残暴野兽。
郑韩洙是刑警队二组凶案组组长,韩民泰是一组失踪组组长。
两人原本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好搭档好兄弟,但后来因为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现在更是成了一直相互角力的竞争对手。
一名女学生失踪后转为命案,犯罪分子手段极其残忍,案件瞬间成了民众关心话题。为了尽快破案,上级命令一组二组通力合作,尽快破案,暗地里还使劲使眼色,谁破案有功就能升任局长。
在后续破案过程中,观众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郑韩洙、韩民泰两人行事风格迥异。
一个人为了破案可以无所不用,破案是第一要务,对法律上的条条框框并不感冒,即使实施暴力恫吓也毫无愧疚,可以看出是一名惯犯。
另一人则更加注重官僚体系运行的潜规则,他更希望得到上面的肯定,只对上面负责,并会太不在乎案件本身,在案件和仕途有冲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仕途。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急于破案抢功,哪怕走了弯路也不在乎,另一个人则暗地里使绊子,暗戳戳地踩对方几脚。
可以想象,就在这样的氛围里,侦破案件还能有个好么。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的刑警背后并不是支持他的队友,而是恨不得借刀杀人的晋升竞争者。
职场上的龌龊事情放到刑事案件中,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人命。不管死掉的是犯人还是警察,或者无辜人员,这可不是儿戏。
除了两名刑警组长之间的线索,《野兽》还有一条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
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一波三折,每每看到胜利曙光,都会有新的证据表明方向性错误。影片在勾心斗角的背后,还牢牢掌控着悬念,让观众们时刻不得喘息。
不到最后一刻,谁能想到凶手居然是那个人呢?
《野兽》所说的野兽存在于片中的每一位主要角色身上。
不论是警察还是黑帮,他们身处黑暗时间越长,身上的兽性就越强。他们为了在黑暗里生存,早已抛弃了人性。犯罪分子们那是咎由自取,自甘堕落的刑警们就显得太可惜了。
我对影片中最后一段重头戏有些看法,刻意为了剧情需要,弱化了麻醉药物效果。
值得肯定的是,演员们的表现出神入化,特别是郑韩洙两眼充血的样子,宛如复仇使者附体,既悲壮又惨烈。
就我个人开刀经历来说,想要以个人意志对抗麻醉药物,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药物的注射量足够多,受害人一定会处于麻痹状态,根本不是意志力能够对抗的问题。
黑暗中野兽茁壮成长,
无意义内耗自作自受。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19075#(不剧透)导演心很大内容塞很多,我以为的主线演着演着就散了,过于追求反转了吧。但主演李星民确实是演技优秀,投入的疯癫状态很到位,与对手的对决和立场的反转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虽然走向能猜到,但也是会被吸引看下去。
野兽 비스트 (2019)
凶手线和瘾君子线结合得不是很好,还是原版《警界争雄》更出色,韩国犯罪片除了搞个连环杀人案卖弄血腥就不会别的了
太长了,塞了那么多东西,对男主憋屈的心理状态描写实在过多
中规中矩的韩国犯罪片。变态杀手案、警察被要挟犯罪和两组长内斗的剧情交织在一起,结果哪个都没拍好,还不如侧重拍一个呢。
很有潜质的黑暗系犯罪电影,但导演功力不足,剧情逻辑也有bug,所以整个电影并没完全发挥出来。李星民的演技在三星水准之上。
打1星绝对恶性差评,差点因为个别人没由来的恶评错过了一部好片
夺走的必将被夺还,在黑暗里诞生的东西也只能在黑暗里消亡
整体框架翻拍+改编法国电影《警界争雄》
相比法国原版的肃杀、悲情和诗意,做出了更实、更硬的改编,故事更复杂、罪案的比重更大,并且加入了大量的“走在尽头”式的焦灼时刻,虽然观赏性尚可,但是内容显得异常臃肿,原作双雄的设计也被改编成了大叔的独角戏,创作者要是知道取舍就好了。
恶警相争,西西弗斯,惨叫录音,比法国原作《36警局》要更现实更纠结点,但扭曲变态加闹心,很不舒服哈
节奏感觉乱的很 故事线很多但是找不到重点 毒品 变态杀手 同事相残 侧重点多而不精 最后的结尾有种强行呼应片名的感觉
天朝单位比这里恶斗的多的多。
比《恶人传》深刻多了,却红不过前者,这是个爽文更流行的世道。结局女警察申请了调组,说“我原以为重案组是为铲除罪恶而存在的”,其实只要有大利益存在的地方,就会有黑社会性质的罪恶滋生,这是人类社会伴生的弊端,千百年来都没有找到根除之道,所以那些只表面接触了一件事就指天骂地的都特傻,一个社会大体上在变好已经值得鼓励了,做得不够的地方也不是靠漫骂能解决的。
每个人心底里都有一个野兽,就看它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个变态杀人犯,两个原本关系密切的同僚,为了破案、升职不择手段,不惜犯罪,最终还是刘在明阴险。李星旻演技超棒,刘在明绿叶配红花不输李星旻(电影中二人的关系让我想起了两个杨过,同为兄弟反目成仇,只不过一白一黑)。最喜欢看他们重案组、广域搜查队、缉毒组互掐,莫名的喜感。
非常不错,不太明白很多拍的很好的韩国电影,在豆瓣的分数都普遍偏低。
韩式无脑刑警片,双雄、连环杀人、内鬼外债、线人反噬,啥都要掺乎点,啥逻辑都顾不上。冲击黑帮+毒贩+杀人魔窝点时,还是拎着两把小枪做摆设,一堆人赤手空拳上。。。
哪有野兽,不都是利益动物嘛!
很精彩,中国也需要这样的电影
发现最近的韩国电影好喜欢刻画警察的黑白灰心理游走,这种刻画没问题,最好是找个案件承载。女学生分尸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是开头的悬疑度是OK的。后面也变成了毒品案,警察忠奸人的对决,毒品案太难看了,全靠演员的演技在支撑,这个是不对的。感觉上,应该是女学生案件是切入口,这个案件主要是要做两个警察主角和反派的人物建立,毒品案不好看,反而是可以做减法。不知道剧本是否有删减,是部比较让人失望的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