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春日暖阳》真敢拍。揭露了很多娱乐圈中的真实现状。不正之风愈演愈烈。比如不看演技只看颜值,不背台词只拼背景,不要初心只顾市场等。流量明星当道带偏演员这个职业。比如只会无底线炒作,不顾作品质量。只会红毯争艳,不敢舞台比拼。只会雇水军搞打投,上了舞台连台词都说不清楚。以前的演员们无论是专业出身,还是非专业出身,都十分谦虚。现在耍大牌的比比皆是。
所谓的娱乐圈,主要指从事电影、电视、相声、小品、歌唱、舞蹈、谈话等艺术的人,简称艺人。以及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随着跨界艺人和多栖艺人数量的增多。很多艺人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还有很多好看的或者有才华的年轻人,通过选秀节目脱颖而出成为爱豆。通过唱跳舞台收获粉丝和人气,继而被专业的经纪公司签约。公司先期大多让他们去很多大型晚会亮相,赚取“脸熟”和关注。
爱豆和流量,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流量没了,转型失败,就恢复素人身份。流量大了,转型成功,就由流量爱豆晋升为流量明星,甚至成为能让娱乐APP崩掉的顶流。后期公司大多会根据他们的人气和粉丝偏好,分别把他们往时尚、电影、电视、综艺、歌手方面包装和推进。爱豆中,无论男女,最终的出路大多都是成为演员。先从微短剧和短剧开始,继而拍摄网剧和电视剧,运气好的能拍电影。
这虽然是爱豆和很多流量艺人,不得不走上的职业归宿,但其实对很多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不公平的。非专业的爱豆和流量,演戏靠导演一句一句的教,唱歌靠调音师一帧一帧的修。抢走了专业学生的饭碗。专业学生运气好的,在校期间能有外借演配角的机会。运气不好的,毕业后几年都拍不到戏。更可怕的是,如今的爱豆入圈年龄越来越早,养成系爱豆逐渐成为趋势,成名要尽早深入人心。
就因为长得好看,很多非专业的爱豆,很多童星出道的小演员,很多网红转行的艺人,他们成名多年后,还未成年。到了想考艺术院校的年龄,只要文化课不过分拉跨,基本都能考到心仪的艺术学府。此时的爱豆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有积攒的大量人脉,再加上学历,让那些十八九岁才起步的同龄学生望尘莫及。新加入娱乐圈的人,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来越低,专业越来越差,悲哀啊!
如果说歌手舞者类型的艺人,因为天赋高可以通过比赛类节目出道,也能让人服气一些。但是像演员这样的艺人,不是长得好看,或者看着有灵性,抑或是学习东西快,就可以的。即便是拍偶像剧,也不是光靠卖萌和耍帅就行。需要眼神戏和内心戏。没有专业基础,又没有生活阅历的爱豆和流量们,根本指望不上他们演好戏,能顺利拍下来就不错了。看过他们拍的偶像剧,很多都是全程冰块脸。
《春日》剧中的流量演员,为啥都想演话剧?确实有像松杨(黄子韬 饰)那样不忘初心,在成名后仍想提升演技的流量明星,但说实话并不多。更多的爱豆和流量艺人就是走的割韭菜模式。趁着有流量的时候,趁着有演戏的机会,连抽转的扎戏。现在大家公认,综艺对艺人的专业能力要求低,只要情商不太低,肯配合台本和炒作就可以,比拍戏省心。尤其是旅游和美食类综艺,来钱快,挣得多。
总而言之,人们都知道娱乐圈是高收入行业。很多家长从小就把孩子的简历投往各个剧组和模特公司,就为孩子能以童星的身份出道,从小就开始积累人气和流量。很多年轻人不想上学,觉得自己的脸能当饭吃,加上娱乐圈的门槛越来越低,妄想靠选秀一夜成名。还好现在的选秀被叫停了。通过努力把自己从流量变成实力演技派的人,有,但不多。大多数流量都是靠人设和炒作来维持热度。
大家好,欢迎来到“烂片观众室”
我是不爱看烂片的诸葛小乔
但是看烂片也要开心呀
今天小乔看的是《春日暖阳》,真的好雷啊
脑子嗡嗡的,每个演员嘴都叭叭的,背词一定很辛苦吧
一部好戏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吸引观众看下去
不代表是要靠冲突堆砌而成
演员累要一直绷着情绪,观众看着也累啊
刘家成导演
王海鸽王大鸥联合编剧
黄子韬吴刚 孙怡刘蓓 韩童生等领衔主演
豆瓣尚未开分,推荐指数两星
播放平台:优酷APP
咱就想说,没的播可以不播,要不然就把《光渊》播完吧
电视剧的第一幕就是过气影后与当红流量的掐架
女主演迟到,不背台词就说“123”
因为小配饰和打灯的问题,反复重拍
在化妆间候场的老戏骨看不下去了,就阴阳了起来
先是骂这个“女主角”不会演戏耍大牌,还是个整容脸
对方也不甘示弱,骂她过气没有自知之明,还多管闲事
之前刘涛就有爆料,拍戏时有演员不背台词
就“12345”的等着配音,就是到现在还不知道谁是那个数字小姐
刘蓓饰演的姜叶,就是那个和流量小花吵架的过气影后
她也不是好惹的主,乖张的很
像个炮仗一样一点就着
咱就是说,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
怎么连这点事都看不清呢
与此同时,黄子韬饰演的男主松杨,是当红男爱豆
刚刚拿了影帝,但是颁奖嘉宾却没有上台,甚至都没到
咱就是说,啥破奖啊,这么关键的流程还能出差错?
都是真正混娱乐圈的,不会连这点都不懂
作为微博丝有八千万的大流量,他们家粉丝肯定会撕起来吧
潘长江不认识蔡徐坤被骂上热搜,这才是现实啊
而这部剧里的顶流竟然还要靠炒CP维持热度
主创们是真的觉得观众不知道娱乐圈吗?
靠炒CP的都是那种刚出道,上升期的艺人吧
编剧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就参考一下当年鹿晗官宣女友的事件吧
但有一点这部剧拍出来了,这些手握大量资源的流量们
他们没有演技,哪怕拿了视后或是影帝
他们都没有演技
其实不光是团队知道,粉丝也知道
可是还是要营造“演技炸裂”的人设,内娱就是这个样子
反正粉丝会替他们捂嘴,会替他们洗
松杨还是不错的,至少他也能清晰的认识到
演技才是重要的,认识到自己没演技
可是某些爱豆却不自知,偶像剧都演不好还要演正剧
真是被粉丝吹得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黄子韬想回到话剧团演出,一方面锻炼演技
一方面让大家知道有演技
吴刚饰演的丁可芒,是话剧团的表演指导
他和女儿写了一个好本子《父与子》
同时还是黄子韬在话剧团时候的师父,是姜叶的老公
韩童生饰演的代团长,他真的是又自私又两难
接下来的故事主要就是围绕着这场话剧展开
先是黄子韬努力争取这个男二的角色,和公司抗衡和自身对抗
更多的是看姜叶和松杨经纪人对骂
骂老公废物,为老公争取
骂韩童生见利忘义,骂何水演技差就是花瓶
就逮谁骂谁,骂观众不懂的欣赏,骂资本啥也不是
看了几集发现,秦叶她人不坏,也不是斤斤计较之人
只不过是要面子,虚荣且刀子嘴而已
在婚姻的二十多年里,精心养育的女儿是继女
除了嘴巴叭叭的能说意外,其他都挺好
可是丁可芒早就想和她离婚了
谁能受得了没办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伴侣呢
连最爱的人都没办法一直包容你的脾气,别人怎么会纵容你呢
所以说有时候嘴巴甜一点,生活就能顺心一点
跟着花琉璃学撒娇很有必要
长大了才会知道,逞一时口快是没用的
这篇帖子都快写完了,有没有发现目前并没有出现女主啊
孙怡饰演的女主丁沫沫,是丁可芒的女儿
是《父与子》话剧的联合编剧
说是女主,戏份不是很多,也没啥存在感
就像一个近距离凑热闹的观众
总之这部剧挺烂的,编剧不会架构故事
全部都是矛盾堆砌而成的,观众看着真的很累
虽然黄子韬本色出演,但嘴巴真的好出戏啊
希望不是只是在剧里喊喊口号,希望真的能意识到
演技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
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拍的东西倒是挺多 但有些点真的很让人厌烦 ①女主母亲在第三集的时候长篇大论喋喋不休 好像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前因后果都必须、也只能靠女主母亲来表达一样 很烦 ②为什么传播年龄焦虑?是年轻至上论还是美貌至上论呢?还是女主母亲 在乎年龄和容貌在乎的出奇 这跟她得过两个最佳女主、过气但依旧追求戏好的人设也太违和了 一直在传输年轻貌美的好和年老色衰的哀 你可以说这是为了反映娱乐圈的风气不好 但传播焦虑就是没安好心 搞得跟你只要年轻貌美就什么都会好一样 这样只会害人 受不了了,真的受不了了 ③经纪人自己说话有问题被拍成有脑子的受委屈?非要插入那一段强行洗白是吧?只要一个普普通通的唯利是图形象就这么难? 还是那个问题 脸和年龄就非得这么焦虑是吧 ④20岁跟30岁是有差别 年龄的差别 阅历的差距 气质的差距 我国法律规定14岁以上的女性皆是妇女 他到底是怎么说出这种话的?!
文/紫依
在热热闹闹的3月里,有这样一部剧,清新脱俗,直面娱乐圈的各种乱象。
它就是由黄子韬、吴刚、孙怡、刘蓓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春日暖阳》。
这应该是孙怡宣布和董子健离婚后的首部电视剧,也是吴刚自《狂飙》、《庆余年》等热播剧之后的首部现代剧,也是黄子韬和自家艺人徐艺洋的首次同框剧。
可以说,无论是从剧情,还是几位主演的话题度来看,都踩准了娱乐圈的套路,再加上数字小姐,流量明星炒CP等圈内乱象,关注度非常高。
从目前猫眼的热度值来看,基本处于平均值以上的水平,而每一个高点,都是话题词上热搜的那一天。
那么,这部剧为什么会这么火爆,讨论度如此之高,同时对主创团体又有如此大的正面作用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春日暖阳》讲述了流量明星松杨(黄子韬饰)行至事业瓶颈处,剧院为了保证票房请他出演,他在老艺术家丁可芒(吴刚饰)的带领下,潜心磨炼演技,并遇到了真爱丁沫沫(孙怡饰),最终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故事。
看到这个简介,是不是有股莫名的熟悉感?
因为这样的逆袭之路,我们熟悉的两位男明星也都走过。
一个是胡歌,一个是肖战。
胡歌自《仙剑奇侠传》成名后,一直在仙侠剧里打转,走着第一代流量明星的路子。
正是他转型之际,他沉下心来,仔细磨炼演技,从《如梦之梦》入手,经历过全国巡回演出,在观众们犀利的视角下,他脱胎换骨,顺利完成转型。
从2013年到2021年,胡歌参演了104场《如梦之梦》的演出,一直演着“5号病人”。
他说“9年了,你们没变,我拍照的样子也没有变...”
而肖战,在经历了223事件,事业处于低谷之时,他接棒胡歌,加入《如梦之梦》剧组,磨炼演技的同时,也积攒了不少人气。
而《春日暖阳》,十分大胆地将此事拍出,一方面,对黄子韬的圈内形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将圈内的真人真事,讲给大家听。
早期的“归国四子”,除了一位因犯罪被清出娱乐圈之外,其余三人的路线都各有不同。
鹿晗这位顶流明星,已经从曝光恋爱后,人气断崖式下跌,转为几乎普通艺人了,演戏口碑不行,唱片许久不发,商演也很少,就快没啥名气了;
张艺兴在2022年约满之后,主要重心在经营街舞学校和娱乐公司上,算是四个人中发展最平稳的了,也是口碑最好的一位。
而黄子韬作为第一代“归国四子”之一,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路线,他就是属于,“我要是不好好努力,就得回家继承公司”的那类人了。
他的父亲黄忠东,作为龙韬娱乐的创始人,自2020年去世后,黄子韬就彻底走上了,一边开公司培养新人,一边年产一部偶像剧刷存在感的路子了。
这几年,黄子韬是出了名的宠粉,别人家的直播间大减价卖货,他的直播间是做公益和满足粉丝心愿清单。
河南水灾时,他二话不说,捐出直播间货架上所有的货,并且要求第一时间支援抗灾前线;
粉丝在直播间许愿要九价疫苗,他会记在心里,并且认真去实现。
黄子韬就是这样,有钱任性。
其实,如果没有父亲留给他的产业,他在娱乐圈的道路,已经和鹿晗一样,处于转型尴尬期了。
他早已不复当年的流量,无法唱跳,演技方面也没啥突破。
看看他一年一部偶像剧的进度,再看看评分,大家就心中有数了。
可以说,流量明星的困境,与黄子韬现状匹配,他和松扬的适配度,几乎是100%。
有段剧情,流量明星松扬获奖,可老戏骨却拒绝到场为其颁奖。
身为一个演员,演技却不被认可,这是一种莫大的羞辱。
剧中的松杨也意识到,一个演员如果没有演技,没有代表作,那他就不能称为一个演员,早晚会被市场所淘汰。
于是他选择参演《父与子》,与老戏骨丁可芒搭档,借此磨炼,以期成为一个演技合格的真演员。
可以说,这段又与当前娱乐圈内的现状相似,这几年流量明星扎堆演话剧的,不在少数。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剧情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觉得,这是黄子韬在通过《春日暖阳》向大家解释什么。
比如流量小花故意亲近流量小生松杨,并让自己助理用别样的角度拍下二人的亲密照,然后故意散布到网上,引起热议,吸引目光,为自己博得更多的流量。
又比如,为了流量,松杨和流量小花一起演假CP,吃CP粉的红利,玩转流量。
如果是别的明星也就罢了,偏偏前段时间,黄子韬与旗下艺人徐艺洋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不能说是与剧情一模一样,但也是相差无几了。
黄子韬与徐艺洋曾私下被人拍到同行,且举止亲密,而且他们在节目里也丝毫不避讳,徐艺洋甚至透露,黄子韬会讲故事哄睡,两人的绯闻指数,简直100%。
可是即便如此,黄子韬与徐艺洋从未有过任何回应,甚至这次徐艺洋也参演了《春日暖阳》,效果绝对加成了。
老板为了带自家艺人,玩转CP,掌握流量密码,徐艺洋应该也凭此再获一波热度,简直双赢。
第一次认识吴刚,是在姚晨和孙红雷主演的《潜伏》里,而他真正走到人们心里,还是《人民的名义》里的达康书记,并成为他最大的标签,成为演技派的一员。
在2022年爆火的《狂飙》中,他作为重要的剧情推动人物,有着蛮重的戏份,这部剧火了张颂文,火了高叶,张译的演技也再次得到了认可。
但吴刚作为一个拥有许多代表作的老戏骨,表现一如既往,只是略带肿胀的脸,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整容。
作为一个经常出现在荧屏上的老戏骨,观众们对于吴刚可谓是非常的熟悉,他有一点变化都会被观众们发现,尤其是面部变化,夸张的双眼皮与肿胀的苹果肌,让他的面部状态呈现着一种奇怪的感觉。
后来剧组澄清,说是吴刚因为肾病水肿,为了拍这部戏延长手术时间,导致整个人的状态不太好。
可以说,他是相当敬业了。
在《春日暖阳》中,吴刚本色出演老戏骨丁可芒,演技再次得到观众的认可,但他的面部状态仍然不是很在线。
再看一下《春日暖阳》和《狂飙》的开机时间,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可以说,吴刚为了演艺事业,也相当拼了。
按理说,像他这样有口碑的演技派,完全犯不上整容,只是为了延长事业线,对脸部做出必要的调整,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对来说,《狂飙》里是水肿,《春日暖阳》里显得更柔和一些,整体也比较年轻态,感觉好很多。
大多数观众选择《春日暖阳》是冲着吴刚来的,同档期播出的,还有张译的悬疑剧《他是谁》,《春日暖阳》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但观众们在看过一两集之后就再也舍不得退出了。
为什么呢?
因为该剧把焦点对准了娱乐圈的各种内幕,比如“数字小姐”事件。
流量小花可以没有演技,在片场念数字,唱儿歌,仅仅因为她年轻,长得好,其它任何专业方面的严重不足都可以被忽略。
而年纪略大,却有着扎实演技的老戏骨,却因为被流量小花排挤,而被编剧写死,丢失角色,离开剧组。
演技在颜值和流量至上的娱乐圈里,真的如此不值一提吗?
当然不是了,松扬的表现就是对这一点的回击。
《春日暖阳》最大一个看点,其实不是娱乐圈的各种乱象,而是在染缸中拼命爬出,绝不妥协的松杨。
他是娱乐圈中一些人的代表,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他们不愿再向流量低头,只想坚守初心,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
黄子韬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帅气,与演技派完全搭不上边,再加上“归国四子”的头衔,可以说与剧中松杨的设定十分符合:无演技的流量男星,黄子韬恰巧也曾被质疑为无演技。
或许黄子韬也想通过这部剧告诉观众们,他就像松杨一样,已经决心改变自己。
在流量至上,流量掌控市场的现阶段,有些事情发生了,却又被压下去了,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只是不那么明显,《春日暖阳》又把所有事情都放到了明面上。
这哪里是给观众看的,但分明是在给娱乐圈中所有的流量明星,敲响警钟,开个好头啊。
《春日暖阳》低开高走吸引了许多观众,比起虚假宣传,厚积薄发,显然是更正确的选择。
期待接下来的剧情,更期待黄子韬的表现,他能否接上吴刚的戏?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看《春日暖阳》,如果单纯说故事性感觉没什么出彩的。但是这部戏的出现,不是戏本身的好与坏这么简单。
其中影射的内娱乱像,有人说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的确,很多人无论是影迷还是粉丝也都知道,都明白。可是没有用,普通人再怎么质疑这些乱像,他们和其粉丝都可以简单用俩字来回应:抹黑。
而现在,在电视剧作品里直接说出来,这就不一样了。所谓“官方吐槽最为致命”,现在连娱乐圈自己人都明摆着说这种乱像的存在了,从明星到歌手再到演员,那些整天买热搜、假唱、台词只会123却极力否认的人等于被狠狠打了耳光。尤其是这些人的粉丝,天天吹嘘偶像,纵容偶像错误行为,强行为偶像洗白,到处双标,一捧一踩,却忘了纸包不住火。做了丢人的事,就得承担丢人的后果。
所以个人认为这部戏很不错,敢想,敢拍。
当流量明星成为了贬义词,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些所谓的人气,真是代表真实水平?字不会认、买水军冲热搜、拍片偷票房、没演技却被强捧成未来影帝、磨破手指头全剧组就得停拍好几天、只会翻唱还只能假唱却成了华语乐坛未来希望,更有甚者直接违法犯罪。这种水平的人,流量再高又能如何。
孔亮默默无闻时憋屈隐忍,出名后得意招摇,最后事发后不甘、崩溃、气急败坏,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伪善等等,情绪、表情、肢体、动作甚至服装、造型,都被郑凯驾驭很好,拿捏很准确,展现得淋漓尽致,非常棒👍🏻👍🏻超强的共情力让大家很当真,烦孔亮,跳孔亮戏,觉得他恶心,恨不得他最后被松杨打死,被关监狱一辈子出不来,这也变相证明郑凯演技不错,把孔亮演到位了👍🏻👍🏻剧本或许有bug,剧情或许不流畅,人物设置或许有极端,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剧,反映了圈内及社会的很多现状,有很多思考和表达,耐人寻味,值得静下心来看一看🤟🤟
剧情非常慢 十几集了一个话剧还没结束 转来转去 但我是真喜欢吴刚老师呀 演的真好
难看得很,黄子韬就是越没有什么越想要什么,但是那张脸那个身材管理哪点像明星,像楼下的抠脚大爷。
“咱要热爱它,但首先得让它先活着”光凭一腔热血如何能撑得起一个逐渐衰落的行业呢,老罗的这句话道出了无尽的心酸啊
d台词挺不错的,演话剧的时候姜叶手里拿毒酒那场戏很高光,姜老师是一边说台词一边想到了自己吧
“粉丝的多少和热情度 是衡量一个男明星火不火的重要标志”,真的太现实了
丁可芒故意激怒松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人在生气的时候该有反应是怎么样的,这样的老师真是很难得了
虽然说娱乐圈戏一直都那样,但这部还是挺敢拍的哈。。吴刚黄子韬本色出演自己
丁家氛围好好,大家做事都是商量着来,还挺民主的,我家也是这样,蛮有代入感
这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道理,怎么在市场和自己的理想中平衡才是重点
我觉得其实也能理解姜老师在面对自己事业时的反常,毕竟她曾经是红遍中国的大明星,到现在的境地,心理落差肯定很大,尤其是面对流量为王的时代,演技不再是衡量演员的标准,有种被时代的浪潮抛弃的感觉,搁谁谁都会难受的。
好看,笑点也多,男女主在我这是过关的,尤其是孙怡,真的好有气质好漂亮啊。
他眼里光灭了,这种咯噔文学粉丝用用就罢了,编剧写进剧本的时候不觉得恶心吗
有一种「渣中有所获」的感觉
北京卫视看了两集,下饭不错。吴刚老师发型有点新颖
可以看,编导演员阵容都不错
话剧团出来的演员演技能滥成这样?话剧团出来的流量明星,得有普通还行的演技,然后演员(角色)自己的真情流露,还得有之后回归话剧团之后沉淀下来,认真磨练之后更上一层楼的演技吧。你就真找一从没担过大梁的流量明星来演?心不是一般大呀
挺敢拍的 我觉得可以鼓励一下 吴刚刘蓓韩童生还真是互相都是一台戏
第一集就把冲突拉满,什么数字小姐,流量小生,影后被欺负,角色被写死什么的,嗯,编剧确实把娱乐圈的现象都盘了一遍,然后让女主老妈担任那个炮轰对象,向无辜的男主发射,可是没意思啊,这些不用编剧你说,我们观众不知道吗?另外,这两集女主就是个挂件,毫无存在感,黄子韬的演技也是十年如一日的没啥进步,演他自己就得了。
一口气看到第21集,可能因为“幺蛾子”太多太密,负面情绪堆积太多引起反感,加上个人对“话剧”的最终呈现还蛮期待的,但演出的反馈,更偏向于戏里的观众,而不是“话剧”本身,演出的“话剧”片段还没有排练时精彩。所以前面21集的整体感受是不舒服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已经不怎么关心剧情如何,主角如何,配角如何,只是期待电视剧里的“话剧”的呈现。有意思)看完了,整体来看中规中矩。反映现实,但主线模糊,戏中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一些戏份没有代入感,没有推动高潮。后期配音、结局仓促。
罗团长太逗了,给这部剧的搞笑成分加成不少,老罗和老丁这两位戏骨的对手戏也很精彩,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