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少年时期的爱情是最为纯粹的,它不像人进入社会且经历一番磨炼后的那样复杂,它不牵扯利益、不计较得失,更多蕴藏的只是爱与不爱,只是少男少女的多愁善感,以及我和你,以及在一起。
但校园恋情往往不得不面对的还有未来;校园有着天然的保护罩,它能让人忘却一些世俗的问题,但当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有时候现实和残酷会同时降临,一段感情能否得以继续并长久维持下去,男女双方少了任何一方的努力都难以实现。
而吕钦扬和凌一尧,这一对从高中就开始相爱的男女,却排除万难,经历了十年的爱情长跑,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我要我们在一起”。
吕钦扬从高中时期就是一个学校里令老师头疼的“坏学生”,经常被班主任称作是班里的一颗老鼠屎。他就像我们高中时期一定会遇到一两个的学生,他们的兴趣不在学习,更多的热爱是在体育或其他与学习无关的项目上,他们调皮外向,往往是班级内的氛围担当。
凌一尧则恰恰与吕钦扬相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她在遇见吕钦扬之前,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面,老师夸同学爱,更是每个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小孩”。再加上有着姣好的面容,活脱脱的一个人生赢家,拥有着光明且灿烂的未来。
而故事的戏剧点就在吕钦扬这样一个坏学生,却爱上了隔壁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凌一尧。我想促使凌一尧接受吕钦扬爱意的唯一原因,就是吕钦扬的那份洒脱和自由,这是凌一尧最想得到却最难得到的,凌一尧身上有太多外在的枷锁限制住了她,使她在生活中时常戴着镣铐跳舞;是吕钦扬那份莽勇和无畏的爱,闪闪发光且鲜活的生命,拯救了陷入枯燥泥潭的凌一尧,两人的相爱看似难以置信却又是那样的顺其自然、理所应当。
而在他们二人高中毕业步入社会后,吕钦扬的那份带有少年感的生命色彩依然存在。他属于那种如果赚了十块钱,可以只留一块给自己,其余九块都给凌一尧的男人。因为吕钦扬知道自己的未来必定会和凌一尧厮守一生,他已早早地将她放进了自己的未来当中,自己未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有凌一尧的存在才叫完整。他从不后悔喜欢凌一尧,无论是在刚心动的时候还是十年后,一百年后,他对她的爱从未改变。他知道凌一尧的妈妈并不接受自己,说他是个穷小子、买不起房,无法给凌一尧一个安定的家,那吕钦扬听到后就会拼尽一切努力去工作,就是为了挣到钱能够付上首付,给凌一尧一个家,也给足她安全感。他从来都是说的少做得多,报喜不报忧,甚至为了工地中的加班费,去在狂风暴雨中泄洪,甚至差点丢了性命,但他最终会依旧面带微笑地冲着凌一尧说自己没事,自己又为买房基金贡献了多少钱。
吕钦扬的这份莽勇在如今的社会中非常难得,他的棱角分明,但在残酷的现实打压中却一直没能磨平,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存在,而这份美好的贡献者就是他最爱的人凌一尧,他给足了凌一尧安全感,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因此这也就让凌一尧更加的依赖吕钦扬,对他的爱也步步加深,所以二人的爱哪怕经历这么长时间的磨炼,也一直没能将其分开。
我的未来有你,也只能是你。吕钦扬永远记得年少时对凌一尧的承诺,那句“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幸福生活”不是他头脑一热的随口一说,而是脚踏实地、拼尽全力后,为凌一尧建造起一座只属于他们彼此的幸福堡垒。
纵使现实生活中充斥着无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但只要“我要我们在一起”,那就没有什么能将你我分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生活全部的光亮都是来自于你,那么我们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在一起。
8年前,我在豆瓣上转载了一个长长的故事,那个时候还非常流行类似天涯论坛的小组直播,为了不被太多的水军淹没,还专门有一个直播脱水备份小组。有些特别用心的水友,会把很精彩帖子的文字内容脱水拢在一起,分享给同好友邻。
我转载的那个故事叫作《与我十年长跑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看完故事的我,被感动地稀里哗啦,所以就转载了脱水版故事到我自己的豆瓣上,没想到却成为了时间的注脚。转载时间是2013年1月28日17点,当年玩豆瓣的那群人基本上都看过这个故事。
8年过去了,当听到这个故事居然要在院线上映了,我内心激动地手舞足蹈!虽然当年被感动的细节早已忘地一干二净,却依稀还记得那种真实如切肤的情感共鸣,以至于8年过去了,依然念念不忘,于是,我又看了一遍故事。
当年的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感动?
我们为真实而感动。
青春期莫名地悸动,任何一个无厘头的理由就可以深深地爱上一个人。
学习成绩的差别造成之后工作的辛苦程度天差地别。
最初的生活窘迫反而会让情侣更加相爱,更加珍惜这份相濡以沫。
可真到谈婚论嫁时就会发现有些之前不在乎的,会成为两人之间的鸿沟。
男生的金钱压力,女生的家庭压力,让原本单纯的爱情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
相爱十年,未必可以走到最后。但是人生又有几个十年?更何况是青春十年!
我们为爱情里琐碎却永恒的点滴感动。
在数千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说出“我不后悔”!
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生气拌嘴的小别扭。
橱窗shopping婚纱的豪言壮志与囊中羞涩。
“我们并肩站在镜子前一起刷牙的时候我最爱你”。
一小锅米粥,一小碟肉松,还有两个煮鸡蛋的简单早餐。
攒很久的钱给对方买下的小小生日礼物。
为了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越走越远。
需要另一半时时刻刻陪在身边却只能独自坚强。
让人感慨的“勤俭持家会过日子”。
让人心疼的“野狗抢食般”的奋力拼搏。
相隔数百公里的视频约会。
为了一点点补偿,忍受一点轻微伤残又何妨。
女生试图用孩子去对抗家庭的反对。
还有那三个开放式的结局。
在一起。男主角击败情敌挽回爱人。
生离。男主角挥泪送别挚爱嫁作他人妇。
死别。男主角客死沙漠。
没有哪一个结局更好,只有每一个读者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故事改编成电影?
那再好不过,我们想重温当年的感动。
说说这部《我要我们在一起》。
抛开那些黑料不谈的屈楚萧,长发白衬衣的他,帅气与痞气集于一身,像极了心中的那个吕钦扬。
结尾迟来的短信也算相当不错的视听呈现。
电影散场之时没有人愿意离场,大家都在等待惊喜的彩蛋或者另一种结尾,然而首次执导电影长片的沙漠导演,出乎意料地保守。没有把故事中的三种结尾都拍出来也就算了,更没有进行有创意的改编,仅仅是把最赚人眼泪的那个结局当做了影片的结尾,让人颇感失望。
电影里的歌,毫无新意。(莫文蔚的歌《这世界那么多人》非常好听,不在此评价内)配音也只是勉强可以。
那些让人感动的细节,大半都没有看到。两个人在一起的难忘时光,除了那段工地无实物表演还算有点意思,大多沦为了MV式的桥段。
用3650天的数字来表示十年真的很失败,这意味着故事的设计与服化道并没有体现出时间的跨度。
男主没钱与现实残酷的冲突,改编成了男主被兄弟坑导致一贫如洗。很多原本很真实的细节,改编后都有一种悬浮感与塑料感,自废武功不过如此。
本来很好的男主自述并没有很好地用起来,自述的角度,本来是绝佳的段落串联与细节浓缩上演的好机会。
105分钟的时长,不知是囿于资金还是出于其他考虑,明显短了,影片并没有诠释出十年爱情应有的醇厚。
我想这个故事的底子,也许足以感动一部分新的观众。但是8年前的感动大都没有拍出来,这如何不让人意难平呢?
今年520,还是想过得有仪式感一点,于是巧克力买了,却错过了13:14的场次。听闻今天有情侣排队11小时领证。我却为了舒适而放弃那个浪漫时段的场次。说白了已经没有那份热情了,或许看这个电影就是为了让自己温习一下爱情吧。
和这个故事其实颇有渊源,当年“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的帖子很火的时候没有看过,但是同名书籍看得很认真还写了书评,这次改编成电影也难免好奇,因为是真人真事,所以总是在内心增加了感情的重量。
吕钦扬与凌一尧是高中同学,他们有一个浪漫的开始,飘动的窗帘后是一份未知与忐忑,让人想起《情书》中的藤井树,安静而美好,于是第一天吕钦扬写下了情书,情书导致他在全校的闭路电视上做检讨,于是他在几千双眼睛的见证下说自己不后悔写下这封情书。之后的3650天,他为了践行自己的这句诺言上天入海历经艰辛,直至在风雪中躺倒。
我一直觉得这样的故事早已经失去了市场,可是再看还是会有感动,因为这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浪漫啊,写情书,爱上与自己不相配的人。与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躺平不一样,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十分敢于折腾,否则就无法发泄掉自己的满腔热情,觉得爱情不就是图个热热闹闹嘛,我们就是要用青春的激扬去闯荡,去受伤,去把心跌碎再一片片捡起拼凑。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不爱官二代而是喜欢上矿工孙少平一样,凌一尧也喜欢上了“配不上”她的吕钦扬。九年前看书的时候,我会觉得两个人是一对璧人,现在看来却值得商榷,毫无疑问,那个时候的吕钦扬很难给爱人想要的生活,爱不仅是优渥的物质生活,是害怕时伸出的手,是难受时的拥抱,爱也是陪伴,是情感的支撑,是情绪价值,即使这些在年轻的吕钦扬眼里都不值一提,一心扑在事业上想给凌一尧最好的生活和他眼中最珍贵的爱,但是凌一尧依旧包容他,爱他。我想这才是真的爱情吧,无论吕钦扬什么样,她还是爱他。
这个片子的一大好处是,那个一直被吕钦扬描述着的凌一尧终于有了自己的声音,一个男人眼中的她,变得活生生,从文字走向了银幕,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心,她的隐忍,她的坚持,她的十年——一个女生最好的十年。看电影会莫名心疼凌一尧,她喜欢上一个人,就会无限支持,即使不知道吕钦扬所受的苦,依然心疼他,即使自己受伤,也选择自始至终不说伤人的话,逼婚时那句带着颤音的“怂啦?”让人难受。张婧仪与这个角色还是蛮贴合的,赋予了这个角色灵气。
相比起女生来说,吕钦扬要简单一些,要意气用事一些,他有的是认真热情,为成功孤注一掷,他不够成熟,会赌气,会伤害最爱的人而不自知,他只会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爱人。他的内心里永留一点少年的倔强。
以前看《密阳》的时候,初看觉得这个女的(全度妍饰演的申爱)就是在发疯吧,看完某一刻恍然大悟,这就是她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或许执着爱着凌一尧,就是吕钦扬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吧。
那些年,年轻人仿佛受尽了人生所有的苦,从高高的象牙塔上瞬间跌入现实,而且这种现实是格外严酷的,因为约定俗成的世界不会善待年轻人,这个世界有他的运行规则,世界各处的人总会想尽办法剥削你的时间,剥夺你的尊严,毫不在乎地欺骗你,并以此为乐,当一个男人面对自己这辈子最重要的约定时,明明触手可及,却总是拿不到的时候,那种残酷与绝望,我想不少人都感同身受。
于是爱成了支撑吕钦扬的信仰,帮助他保持骄傲、保持尊严的方法,可是连这最后一点点的信仰都被现实剥夺,片中的吕钦扬不可谓不正直,也很善良,可是他被师父欺骗,被朋友欺骗,他无法给爱的人被社会所认可的幸福,只好放弃信仰。这是一个人不断失去的故事。最后的结尾还是泪目了一下,我们想要与这个世界对抗,即使最后被碾碎,也不见得就是最坏的结局,就像老兵不死一样,化风飞沙,青春不灭,惦念犹存。
凌一尧凭什么那么爱吕钦扬?
吕钦扬爱凌一尧,非她不娶的理由很多很多:是高中时她弹钢琴的样子太美,是隔着窗帘都能闻到她身上的皂香,是她无论贫贱富贵疾病痛苦都愿意守着他,就像大乔所说,吕钦扬,你爱对了人。
“我要我们在一起”,是吕钦扬提出来、写下来的,凌一尧就随了他。
那凌一尧究竟为什么答应了和他在一起呢?凌一尧为什么喜欢吕钦扬,为什么爱他,为什么一定要嫁给他?
凌一尧为什么选择吕钦扬,电影没有说破,吕钦扬也从未问过。而看完电影的我,虽然没有一个相爱超过十年的人,但同样从十几岁走过来,很想要替凌一尧想一想,为什么要和吕钦扬在一起?为什么能爱他十年?
如果凌一尧有一张表格,一边是✔一边是✘,关于吕钦扬的好与坏,关于该不该和他谈恋爱,关于嫁给他的利与弊。她会怎么填?吕钦扬想过吗?
凌一尧的表格,或许是这样的:
✔
吕钦扬挺帅的
吕钦扬工作后没有发胖
吕钦扬没有异性朋友
吕钦扬不会对我乱发脾气
吕钦扬在我发脾气打他的时候,能一把把我搂在怀里
吕钦扬爱我,一直都在爱着
✘
先空着
又或许是这样的:
✔
吕钦扬讲义气
吕钦扬知道我妈妈不喜欢他但还是会照顾我妈妈
吕钦扬从不偷懒
吕钦扬答应要给我幸福,并且真的一直在努力
✘
先空着
这些表格上,十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吕钦扬自认为没给到凌一尧的。比如江景房,比如大钻戒,比如一场不让她委屈的婚礼,比如最实在的最直白的,能让尧尧妈妈认可的东西——钱。凌一尧在意的,只是吕钦扬本身。
吕钦扬说要给凌一尧幸福,但他们两个对于幸福的定义,是相同的吗?17岁的时候,幸福是他们一起抬头等下午三点的飞机飞过头顶。27岁,就是江景房吗?吕钦扬也许这样想,但凌一尧一定不是。
凌一尧从未要求过这些,甚至她可以蜷缩在工地的小沙发上过夜,只为了和吕钦扬在一起。电影快结束,凌一尧才真的说出那句话,告诉吕钦扬她所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我就想让你在我身边。
可是吕钦扬越走越远,被现实逼得越来越远,也离尧尧想要的幸福越来越远。其实吕钦扬没有变,变的只是他们需要面临的困境。吕钦扬和凌一尧如果结婚,真的就不会幸福吗?
悲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会说是的,他们不会幸福的。
但电影的结局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也给了我们一份现实虽然残酷但我们依然相爱的美好向往。悲观主义者又会说,试试再给他们十年,凌一尧还受不受得了?可电影院那块小小的银幕,就是停在了第十年,停在刚刚好的节点。这十年是为了帮我们唤醒初相识的纯真、回味死守承诺的坚定,不然我们的十几二十岁,不是白活了?谁没有为感情拼过命?没爱过,没哭过,没有一份拼命也要在一起的信念,爱情的滋味又如何品尝?
电影院里零星有拆开纸巾的声音,有女孩低声的抽泣,所以凌一尧的十年爱恋,其实就是我们的故事吧?我曾经是凌一尧吗?我不会说出自己的故事,我也没有什么故事好讲,没有他们的十年之久,也没有什么荡气回肠。凌一尧和吕钦扬是幸运的,人生中有那么大的一段时间,他们拥有彼此,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彼此心中依然存在着,一份能让吕钦扬坐在书桌前一字一句写下来的眷恋,一间便宜窄小但亲热甜蜜的已经被拆了的出租屋,几条异地之间可以奔向你的道路,还有足足撑满十年的每分每秒。
电影浓缩了吕钦扬和凌一尧的十年,好的、不好的回忆,甜蜜的争吵的瞬间,都可以按下快进和回放,只要你想,你可以从头再来,可以假设,也可以一直循环播放你们的歌。这对于一份不能继续的感情来说很重要,因为没有彼此的余生,有些画面要重播,有些回忆要忘掉。这不仅仅是对吕钦扬和凌一尧,还有坐在电影院里的每一个,从爱情走过来的人们。
一辈子很长又很短,因为与爱情有关,在爱里我们总是患得患失,飘忽不定。
17岁的时候,他如果告诉她:我要我们在一起比十年更长。她或许会觉得,太长了吧?十年?到时候都快三十岁了!三十岁好遥远啊。
现在的他们结束了,只相爱了十年。
她或许会想,真的太短暂了。
各位家人们,今天是520哈,又到了情侣扎堆国产爱情片上映的时候。
逢此佳节,我也是难掩兴奋,倒不是和各个爱摄屏的情侣们一起看电影很开心,主要是国产爱情片的确是挺好写的,每次和大家讨论都还是挺爽快的一事儿。
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改编自很久之前的热门贴《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帖子我没看过,后来出的小说我也没看过。
看这标题我唯一的感觉就是....
这不就是《你的婚礼》吗??
于是乎我就怀揣着《你的婚礼》的期待,去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电影,说句实话,这部电影比《你的婚礼》强。
起码它的名字没有乱取,不至于因为男主是游泳运动员所以女主就叫尤咏慈....
也可能因为原贴是“真实故事”,所以整部电影所面对的问题也更加真实,而不是非常有意的制造矛盾,来增加戏剧效果。
抛去屈楚萧的劣迹新闻,《我要我们在一起》两位演员的表演也的确是比《你的婚礼》两位强,至少是褪去了非常浓烈的偶像剧光环。
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这部电影的故事脉络的确和《你的婚礼》比较相似。
都是班上成绩差的男孩子喜欢了班上成绩好的女孩子,两人在一起之后进行了爱情长跑,最终不了了之的故事。
唯一的区别就是...
《我要我们在一起》这部电影,更让人看不到希望。
换句话说...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你俩怎么还在一起?”
如果让我给这部电影起标题,我愿称之为《我不爱读书的男朋友和他的废物朋友》
既然不是偶像剧,原来的帖子也说的是自己的“真实故事”。
那么我们自然应当以更加现实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
学生时代的爱情,是单纯的。
在一起不用想太多,有喜欢,有感动,只需要生活中的一点点甜就够了。
所以当女主看到,男主在全校同学面前向她表白,并说“不后悔”。她的内心就会有所悸动。
于是痞气差等生轻而易举的和学霸校花在一起。
这似乎是青春片的固定搭配,也是只有可能在学校才会发生的故事。
但伴随着男主肄业,女主保送之后,两个人在人生的第一道大槛上,就决定了以后在一起会非常非常的艰难。
所以对大部分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在最开始,就已经告诉了大家,两个人以后基本上不太可能在一起。
当然,我们是否认“一考定终生”的观点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嘛。只不过就是一步走错,你以后就会付出更多努力来偿还而已。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保送大学的女主,过上了大学生活,进而考上了东南大学的研究生。拥有着光明的未来。
而男主只能在工地打工,虽然能挣一些钱,但是却时刻有着生命危险,说是用命换钱也不为过。
此时,学生时代的单纯感情已经逐步淡去,生活不得不让两个人意识到,之前不在乎的东西,恰好构成了两个人生活的鸿沟。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感情当然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到了女主对男主的不离不弃,愿意和他一起住烂尾楼廉租房。男主也为了能给女主更好地生活,拼命地工作着。
这似乎是每一个普通年轻情侣最正常的状态。
可伴随着婚姻的来临,把两个人拉入了更加真实地世界。
我们现在不妨切入家长视角,我们的女儿从小成绩很好,也非常漂亮,单纯善良。高中保送,现在是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
她不顾我们劝阻,谈了一个男朋友,这个男生在高中成绩就差,也没上大学,不知道在哪里读了个大专就去工地打工了。
我们不是很传统的家长,我不会过分强调门当户对。
我不搞学历歧视,也不歧视任何工作,谈恋爱嘛,最重要的不是我觉得,而是我们的女儿她自己喜欢就好。只要这个男生真的对她好就行。
可是
你们现在要结婚,我问两个问题,一个问我女儿,一个问你。
1.我亲爱的女儿,你愿意接受在未来的生活中,因为你的婚姻而降低你的生活品质吗?
比如说,你会发现你大学同学过着轻松且小康的生活,但是你却得省吃俭用的为你的“爱情”买单。
2.小伙子,你觉得,你能给我女儿提供比她现有生活更好地生活吗?
在我们家,不说多富裕,但起码衣食无忧。她想读书就读书,想干啥就干啥,就像她和你谈恋爱,我也从来没多说一样。
如果你们俩都是理性的人,且认为这俩问题都不是问题,我支持。
倒不是希望你们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希望真的能拼出你们想要的生活。
上面的这段对话,来自于已经非常开明的家庭,我都得承认,即便是玥玥的家长问我,我都会有压力。
你更别说,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家庭是传统的甚至是过激的。
他们会打压你的学历,他们会质疑你的能力,他们会说门当户对才是爱情的最优解。
更过分的,会直接告诉你,是他们的女儿瞎了眼才会看上你这样的人,你怎么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样?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
你这个时候真的能无动于衷,说出那句“我要我们在一起”吗?
现实的状况如此,回到电影。
我们要呈现一个更贴合现实逻辑的故事,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去呈现双方截然不同的辛苦生活。
比如,女主因为她的学历,可以轻松的找到薪资比男主好很多的工作。甚至是在继续的努力工作之后,两个人已经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比如,男主拼命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很难达到自己给女主的承诺。整个人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因为自己的自卑而阴阳怪气的和深爱他的女生说话。他逐步的发现,两个人虽然都非常努力,但之间的鸿沟却越来越深。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与普遍的现象。当然,人生可能有奇迹,也有可能会有贵人出现,咸鱼翻生也不是不可能。可我们毕竟不是拍爽片,小概率事件就不用呈现了。
遗憾的是,朴素的真实电影并没有选择。
它选择了为男主找好失败的理由。
比如,偷了他的钱跑的朋友。
比如,让明明知道女主深爱男主但还是要出现当“反派”的优质男。
这当然是电影比较简单的处理方式,但是却因此偷换了概念,转移了矛盾。
要知道,男主最大的对手其实不是出来想抢他女朋友的优质男,也不是不靠谱的朋友。
他的对手是残酷的生活,是之前不努力的自己,是一直在努力变得比他优秀更多的女友。
在丢失了矛盾点之后,这部电影就瞬间落入俗套。
它的爱而不得就成了普通的爱而不得。那种普通且自信的爱而不得。
这是不引人落泪的。
真正引人落泪的爱而不得是,因为爱而卑微,因为爱而逐步认清自我不自信的爱而不得。
比如,我清醒的意识到,我现在阶段如何努力都比不过我情敌的那种自卑。
比如,我不仅不能提供比我情敌更好的物质条件给我女朋友,也不能证明我比我情敌更爱我女朋友的挫败。
这时候我女朋友告诉我,她依然很爱我。
我才意识到她爸爸说得对,她是瞎了眼才看上我。
我无地自容,我知道我没有脸面再留住她。
我爱而不得,不是因为她不喜欢我。
这才是真正的爱而不得。
如果电影是这样拍,我认为才是对了它的题目《我要我们在一起》。
这个时候“我要我们在一起”这句话才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
电影给个6分吧。我觉得在国产爱情片里,这片算是能看的过去的那种了。
至少它有想往现实靠的想法,只是执行力差了点。
最后,年纪大了总是想劝学。
520也想劝学。
因为这片儿的本质就是劝学。
让大家好好读书,人家上双一流研究生,你也上。
不就完事了吗。
后面根本就不费这个劲了。明明在图书馆就能解决的事,为啥要跑去工地解决呢?
好了,我也要继续学习了。
不然就得爱而不得了。
加油啊!家人们!
《我要我们在一起》可以说是拍给每个年代年轻人的某种哀歌,这个电影没有逃避问题,是讲了讲我们真实面对生活所要解决的琐碎与艰难,里面的爱情既有理想的层面,也有现实的基础,而里面人物所面对的困境,其实每个想认真谈恋爱结婚的普通情侣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放弃过,或者还在坚持着。看完倒不是说有多难过,就是觉得很熟悉,大概我自己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倒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哀痛,只是知道有人能感受到这种难受还是蛮好的,每个人还是值得继续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段。
故事开头还是校园恋爱的气息,校园熟悉的场景让人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美好。而影片一开场就是隔着窗帘,一男一女互相捕捉到异性的气息,节奏很快,随即就写信了。写完信就被逮住了,一个等天台,一个撞倒了老师。然后就有了第一个燃点,男主角吕钦扬直接借校广播台跟凌一尧告白。女孩一笑,事就成了。这里主创没太花力气在校园戏的桥段上,而是快速进入男女主人公走出校园的困境。总归校园里都是美好的,连老师都特像神助攻。
故事一跳很快就到了男女主人公毕业的阶段,女孩考上了研究生。男生肄业去做工程,通过一段电话我们知道这种青涩的校园恋他们一直坚持了下来。女孩是优等生这种喜欢坏男孩,而坏男孩除了会打架成绩不好以外,人生目标就是娶女孩为妻。俩人流露的都是知足与满足,这大概就是我们老看校园小说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特想遇到或者特符合想象的恋爱的模样,大概青春小说能写个几十万字,影片在十五分钟交代完毕,叙事放在了后面爱情面对生活压力的部分。
张婧仪不得不让人多夸赞一下,天生初恋脸,演技又到位。在之前《风犬少年的天空》跟彭昱畅搭的时候就有一种既是校花高贵但又不冷耐受痛苦和小女生真诚求助的气息,在她的表演里可自由切换。当然从直男属性要看一个爱情片保护公主大概也就是她这个样子了,尤其她又爱得专一。在很多镜头里,张婧仪那种人畜无害但又静下来都可以当桌面的颜的确容易说服大多数观众有这样的女孩,你的确该好好奋斗赚钱结婚。
爱情片选角如此重要也就可见一斑,又加上的确演技在线,现实爱情,在以现实为底色之下,表现出了残酷,也体现出了温情。在据说有原著扎实的细节之下,这个电影的确在剧情上也让人放心。
那么影片的主要矛盾则是非常现实赤裸的贫富阶层分化的问题,要维持爱情,没有基础的男生得有资本买下一套江景房才能娶女孩。不然女孩的家人反对,理由正常,一辈子还长,不能冒险。纵然女孩没房也会嫁你,男生也有绝对的压力一定要实现不让女孩觉得委屈。这种委屈我们嘴上说只要自己不介意就没事。可在我们这种跟人与人的关系如此紧密的环境里面几乎是做不到完全不被打扰和非议,需要非常高的心智和定力。大概去过新疆三年以后的吕钦扬可以做到,但目前的他还是一个刚步入社会由于学历一般正在应对自我在社会立足过程,他还想不通这些,所以他就陷入了具体的痛苦——他感觉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心爱的女孩,同时他又不愿意表达这些无助。
影片从吕钦扬一路坚持原则,所以不断被人坑包括被朋友坑开始,注定他如果不做一些调整,或者不阐明自己的绝境给凌一尧,其实他这条路注定是走入失败的。而在过去的教育传统下,让这种骄傲的男生袒露绝望就像动了他最本质的灵魂属性,相当于让摇滚歌手去唱口水歌一般艰难。纵然他心爱的女孩由于他的这种决绝,其实要承担的不会比他少,也更容易陷入绝境。但女孩的爱一直是默默在支撑着他,也让他更加沮丧无助。
影片里有很多这种他们爱情相处,互相承担,互相误解,包括女孩逼他娶自己,他无法接受没成功之前结婚进而引发俩人相拥哭泣,互相悲恸地问:你还爱我吗?相信很多情侣都经历过这种撕心裂肺的过程,也会在若干年后无比怀念这样珍贵的疼痛时间,因为有那么一刻,你至少可以证明你们的爱真挚而纯粹,而大多数痴男怨女还有另外一种让爱贬值的痛苦,那就是所托非人或者本就是虚假本身。
至少吕钦扬和凌一尧的爱情是绝对真挚的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也自然而然,他们要面对的也是艰难和辛苦的,当下这种环境让我们对于这样真诚的爱意可能更加不敢期待了。在电影里我们又看到爱情了。
所以影片里才会如此打动人,让人沉醉在这样的一种渴望里面。故事里吕钦扬并非手里全是烂牌,至少那个三叔一直是吕钦扬的贵人,无论吕钦扬多么让人失望,始终看重他的能力帮他解决问题,让他发挥才干。而一直跟着吕钦扬的那个小兄弟也总是不离不弃见证他的发迹。大体也就只是时间着急了下,他们俩人还是可以有美好的结果的。
也是基于此,影片塑造了一个生离死别的场景,当吕钦扬被冻僵之前,因为没有信号长篇累牍地发微信告诉凌一尧这些年的思念和绝望,电影通过这样一个集中迸发的场景,慢慢凿通了某种时光交错。少年吕钦扬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觉醒,他知道了自己的骄傲不值一提,而是需要袒露,需要更加珍惜。而通常这就是成长本身的永恒话题,当你明白的那刻,是否已没有机会,或者你是否无悔青春。
影片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从我的角度吕钦扬已经死了。因为影片塑造的始终还是一个单纯的环境,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并非只是没钱,而是人心在这个过程里多么不可信赖又多么可以预判。当然这个不是这个电影所需要讲述的重点,这是个爱情片,一个少年因为爱得到救赎般的成长,而爱他的女孩始终值得,始终守候,这就是我们看爱情片能获得的内心永恒的悸动。如果没有这个也别遗憾,说明你早已务实到无坚不摧了。
我对这个电影评价很高就在于可能我感觉自己少年未死,有人看见,觉得真好,要更珍惜生活,也要做到,别那么骄傲,要学会不卑不亢。
我能懂吕钦扬为什么那么爱凌一尧,但是不懂凌一尧为什么那么爱吕钦扬。导演,你说为什么?
看了点映。全场要求给五星好评和二十字影评。完全就是mv加ppt电影,剧情全靠旁白推动,演员台词功底都很差。连跨年那场戏,两个人无实物表演都尬的不行。根本不能以正常逻辑来推理。男主女主三年不联系,女主结婚前给前男友打电话,然后反悔不结婚了。我真为这个接盘侠小罗感到心碎。为他唱一首绿光
想问问导演知道吕追到凌有多不容易么,想问问导演知道吕跟罗在咖啡馆对话时吕势必要带走凌的坚定么,想问问导演知道吕得知凌要跟别人结婚时有多无助和自闭么。改编了太多,把很多核心都忽略了,变得没有灵魂,以及一些做作的东西也显得没有真情实感,恨铁不成钢啊我真是
已阅,说实话是好看的。这种爱情故事不好拍,一不小心就会拍成像你的婚礼那样矫情俗套莫名其妙,但导演不愧是拍过《你好旧时光》的导演,节奏把控很稳,男女主在他的镜头下都很好看。有原著贴子打底,剧情不会差。男女主角都不作,都在努力生活,都深爱着对方,可惜现实就是现实,有些爱情就是很难从一而终。结局拍得很有意思。【高中戏份太少了,没有征兆突然就在一起了;还有高中保送且在东南大学读研的高材生出来当银行柜员吗
快乐的桥段,最喜欢张婧仪和屈楚萧在后座。吕钦扬喝多了放声高歌,东拉西扯,破锣嗓子在快速路上拉出一道不甚体面的余韵,半边身子探出车窗,像一展年轻的旗帜。而凌一尧自始至终笑着看他,没有任何尴尬、不堪和隐瞒,只觉得他好可爱,喝醉了像个孩子,不看场合对她示爱。追求她的人就坐在前面,驾驶着这辆他们买不起的好车,但前后座好像隔着一片脏污的塑料罩子,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一颗真心砰砰跳,半点也不想出来。
吕钦扬当年意气风发的要让自己的女孩过上好日子,电影里他会成功走上巅峰,现实里却是一败涂地碌碌无为;凌一尧读完研究生,也许会找到一个光鲜充满机遇的工作,但现实里她却做了自己口中的橱窗模特。没有编剧开的金手指,全部都是真实生活中残存的遗憾和被风吹散的天真,后来大家才明白,生活好像就是充满遗憾的。
题材和视角都太陈旧,有点浪费了导演、演员甚至整个团队。
2.5.刻意制造的困境有些拧巴,以及无法感同身受的生离死别。
故事太男性视角了,不太符合放下主流的价值观潮流,剧本跟着豆瓣热贴走也没改,这类爱情电影在两性关系和价值观上其实是需要紧贴时代的。就算还是当年的直男爱情故事,至少它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趣的,两位演员也演的很入戏,制作上也同样加分,做出了它本该有的年代感和工业感,能把青春片拍出这样感觉,这个导演是块宝!
我确实不太明白为什么通篇差评的评论都在议论“女主看上男主什么了?”以及“男主哪儿值得她死心塌地了?”。现实已经把所有人的棱角都磨平到不赚钱就不配拥有爱情的地步了么?你可以选择不做相似的选择,不爱相似的人。但无法否认的是在现实的世界里,的确还存在着理想主义的爱情。抛开所有的现实因素,他们的确都在从一而终的为了彼此而努力,这便是整个故事合理的理由。
拍得很好,演得也不错,屈楚萧确实是演员脸,黑料再多,演这样一个为爱付出一切的角色,还是能让人信(至少能让人信足100分钟吧)。但是这种纯男性视角的爱情片还是会让我全程握紧铁拳,我一般把这种电影称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爱情片】——女主角没有任何能力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坐等男主来给她“更好的生活”,就感觉这样的男主需要的不是女主,只是一个能承接自己种种付出的容器吧……
他也想功成身就衣锦还乡,与年少时爱恋的女子执手归家。无奈新疆的风雪太大,终究还是走得太远了些。
泪如雨下,打工人加班故而错过了片头男女主的甜蜜告白,进场后看到的故事感觉一直在被刀,被现实无情鞭打的小情侣,替他们唏嘘惋惜同时也有羡慕,一生一次最炙热的相爱,不管结局如何!男演员虽然现实里比较渣,但演技是真可以!
直男视角的热门原帖,以及根据原帖改编的直男视角电影。普信直男的自我感动真可怕。
绝杀之处在于好几个瞬间我真的相信了吕钦扬和凌一尧之间就是爱到死去活来天崩地裂,而不是像许光汉和章若楠那样脸上直勾勾写着“妈的什么烂戏拍完早点儿收工吧”!导演挺有风格的,镜头数奇多,叙事效率极高,场与场之间如同夜店舞池稍有不慎脚尖就能踩到脚后跟,这也导致每一次情绪爆发的重头戏都更像是缓冲地带反而被削弱了力道。选角有趣,早生个十五年,男一、男二和女一可以集体去娄烨剧组报道,绝对是饰演罗海涛、江城和李静的完美人选。
土木工程大型劝退教育片。如果你有学土木的朋友,不要带他看这部电影,他可能在电影院直接哭出来。
以一段刻骨铭心的凄美爱情、一个年轻人的苦难命运,对我房地产事业进行了血淋淋、赤裸裸的控诉。
请问这位女生 这十年你喜欢他什么??
此刻在電影院的我,坐立難安,完全看不進去,太做作了,男女主一點CP感都沒有。
3.5星。比同期《你的婚礼》好。真情实感、自然流露,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爱情长跑催泪弹!要夸奖屈楚萧的表现,很卖力:从刘海到圆寸;面孔青涩到满脸脏污;在工地为生活奋苦拼搏 到 雪地里同生命顽强抗争。你可以看到他眼睛里逐渐成长的坚定与强韧。最后的开放式结尾,那滴流过眼角的泪,伴随莫文蔚动听歌声,影院里顿时一片同步抹泪擤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