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绝对治愈系美食佳作
《最棒的离婚》看得很开心,但是这季冬季档日剧最喜欢的,还是《Dinner》。
为什么喜欢它呢?一开始确实是因为吃货的小偏好(><),但它确实情节不奇特,造型简单,卡斯也不显眼。哈,一集集看下来,偏偏它情节最可爱。很多人弃剧了,也许是因为它叙事略缓慢,也许是因为后面仓科加奈的卖萌就少啦。但是整个“罗卡比亚恩卡”餐厅的人却都活起来了!一集一个人,大家都被江崎先生改变了,这种结构很传统,却相当有序且迷人——真的,这是近期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大部分时候我能猜到它会怎么演但仍然很开心地看下去、有时候却惊喜地发现它有各种各样的小惊喜的日剧了。
整部剧叙事重点一点都没跑偏,美食和人情味、技术和情感的完美结合,就像最后一集那两位打分的鉴定员说的那样——意大利和日本风味的完美结合。节奏也好,舒缓又温和,音乐可爱又有朝气,色调美且古典。幽默感简直是渗透在每句台词和每个画面中的,跟意式餐厅本该与生俱来的那种优雅、闲适浑然一体。对美食剧无法抗拒的人,肯定会爱这部剧,因为它的美食绝对不含糊,镜头特写给的足,料理过程也都严谨到位(虽然我没有亲身做做验证一下><),这种态度,就值得一赞!
演员就更好啦!江口洋介是在用全身表演,手势、肢体动作、表情夸张又恰当,导演、摄影和后期剪辑师、配乐师配合得也好,每个节奏点卡的相当好,动作到位,音乐到位,画面到位,节奏浑然天成。江崎这位料理怪咖,一说起做菜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那股子开心劲儿透过屏幕地感染人。要我说的话,这部剧美食、音乐、人情味,都赞!治愈系佳作哇。
仓科加奈卖萌只在前两三集,选中它来演这个餐厅大堂经理,很定跟前一季那部卖萌美食佳作《花之懒散饭》有莫大关系,前两集她也确实又露了一手那萌死了的“好吃!”的粉嘟嘟的陶醉脸。但在《dinner》中,导演和编剧都没让她固化在“卖萌”这一点上,举止得体,言语到位,小女生的可爱、餐厅经理的职业性,一点点在叙事过程中融合建立,虽然故事并没有专门安排一集给她(主要都是后厨的厨师们故事多啊),但从小慌乱、小逞强到淡定、从容的转变,包括对江崎先生若有若无的小暗恋,都恰到好处。虽然整部剧给她的空间并不大,但这种进步和转变,让我看到看了她身上将会发生的无数可能。
要看奇情和社会反思,别看《dinner》,不合适,也完全没有。这里面都是在平常不过的烦恼和情感,用美食解决,充满细节的魅力。看美食怡情,看温暖励志怡性,这种毫无压力的治愈系美食剧,实在是太难得了。
2 ) 套路类似的流水线产品
话说当时决定要看这不日剧,主要是在网上看到一篇评论,说如何如何之好,甚至超过13春季其他日剧云云。觉得评论有点悬,所以干脆下来看看。
还别说,第一集纯属铺垫不表,从第二集开始,还真是让人觉得很是不错,剧情冲突以及人物的塑造都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从第四第五集开始,就会发现基本的套路以及矛盾的设计好像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倒不是说不能似曾相识,但如果越往后看就越觉得无非是类似剧情更换一下人物和包装重新推出来的话,那就让人很难给它鼓掌叫好。
就人物来说,江口洋介扮演的江崎的性格过于面谱化,几乎没有任何的起伏,也许只有最后一集决定主动帮助金井上位才让人看出其内心的一丝轨迹。这种性格塑造初看觉得有趣,但如果11集都是这样就会让人觉得有些无味。
整体来看,这部剧煽情还算恰到好处,但是没有一个丰满的故事架构撑起日剧所擅长的煽情,情能到何处,心可望几分就必须要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最后还要加一句,这部剧让我一下子变成了仓科加奈的脑残粉……囧。原因无他,日剧里面太多那种训练出来的所谓“职业笑容”,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假,把自己放在笑容的面具背后。但是以前虽然看过仓科演的东西,只觉得很普通。但在这部剧里面,仓科的职业笑容却让我觉得十分的舒服和可爱。虽然并不算做是大美女,但是我还是要自愿变成一个脑残粉。谁让现在看得顺眼的年轻女演员已经越来越少了呢~
3 ) 就这么看完了,料理剧果然开心啊
不能说十分好看,可是那么多好吃的+帅气的主厨虽然很多问题关键时刻还是各种团结的员工就各种让人开心啊,哦哦,还有个笑容灿烂的美女经理呢。
情节没太多的创新,偶尔也觉得表演过于夸张了,又或者他们内心真就该如此的兴奋和澎湃,这点我就不清楚了。
可是对于吃货而言啊,看那些好吃的,无论是从出事一点点的精雕细琢考虑每一种配料亦或是顾客们吃过之后心满意足的笑容,都让人开心快乐也带出点点微笑。而每个厨师对于美食的热爱,江口大神演的主厨看到好食材,想到好点子,做出来好吃的之后那种满足,每个好厨师所要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努力,每天那么久的时间来做菜,也是对这个时期的我的一种激励。没有谁能轻轻松松的成功,而做得好的他们,是因为热爱因为付出。所以啊,我也需要好好的努力啊!
配着wine,cheese,一点点的prosciutto,许许多多的salami看完了这部美食剧,微醺的时候也觉得好快乐,当然减肥这个事情是彻底被破坏了。
也好想去吃家好吃的意大利菜啊,等这周结束的!
结尾么,不那么合理的赶脚呢
4 ) 晚餐伴侣
和很多人一样,我喜欢美食剧
日剧里从来不缺少美食剧
就拿近期来说,就有《深夜食堂1,2》,《孤独的美食家1,2》,《花的懒人料理》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美食剧的
反正我一定是吃饭的时候看
否则绝对是一种煎熬
而吃饭时看,仿佛画面里的菜品也吃到嘴里一样,吃饭变得更有滋味了
这一季没啥美食剧,所以看了dinner
江口洋介保鲜期真长,这么多年就没怎么变过。
dinner的意大利菜品也不错
第一话中有能让消沉的认真做起来的肉汁烩饭、咸度需要恰到好处的披萨酱小牛肉
第二话中有江崎随性而至开发的新菜甜煮野猪肉和江崎和今井双剑合璧开发的内脏杂烩千层面
说实话松重丰的《孤独的美食家》和仓科加奈的《花的懒人料理》好看超过这部,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松重丰的吃相,也喜欢看仓科加奈幸福地吃+做懒人料理,亦或许是因为日本菜比意大利菜更有抓住我的中国胃
此剧走的是传统路线
即每集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或者说收服一个人
以往校园题材和职场题材的日剧都是统一这个路线
比如《GTO》《极道鲜师》《派遣的品格》等等
第一集交代背景,引出男主角
第二集男主角以自己对食物的钻研收服了想过跳槽独自挑大梁的副主厨今井先生
第三集女主角以自己对餐厅定位的理解强势应对了贪婪又没礼貌的美食评论家朝仓女士
第四集通过食物(意大利饺子)连起了叶月小姐和她爸爸看似淡漠的亲情
第五集厨师夏野妻子一句“你选的酒好喝极了”安抚了夏野外遇对象、选酒师惠理子受伤的心,而充满怀念滋味的食物更勾起了男主角妻子(马上变前妻?)对过往爱情的回忆
第六集美味的前菜更帮助宾冈先生打开了过失杀人、实则救人的心结
第七集,江崎用简单的蒜味意大利面唤起了即将退役的足球选手黒木对足球的爱,令他放弃退役
第八集,江崎重新燃起一直负责意面的厨师数马对于美食创作的热情,更因此化解了数马的离婚危机
第九集,因为车子抛锚、副总厨等人腰伤等意外,江崎让负责意面的叶月烧主菜,增强了叶月作为厨师的信心和实力
第十集,江崎用满怀诚意的精美料理征服了银行派来的放贷调查员,并解决了濑川一直隐瞒着的饭店财务问题
5 ) 一生只专注一件事,只做一种人
职人精神、团队合作和平凡人物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个番里都体现出来了;而且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的很立体、很丰满,不会脸谱化。
整部剧就像一首协奏曲,每个人就代表一个音符,由江琦定下总基调,共同演义出优美的乐章。江琦在整部剧中是灵魂人物,是他让餐厅里的每个人知道自己对于一个成熟的团队的重要和不可分割性;他是一个对于料理极近疯狂的偏执狂,他热爱料理,因为这是他的人生,只有美味的料理才能点亮他的人生、使他快乐;因为他的对于美味料理的简单追求和执着的热情,就像一个催化剂投入到整个餐厅的团队中,一下子就置换出了每个人心中的纯粹的对于生活的理想和对于料理的追求。
这个番中的每一集就会讲述一个餐厅中的一个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人生阅历……每一个都是那么平凡、真实的人物,有生活的不如意、有事业上的艰辛、有不能跨越的心理屏障、有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一道美味的料理就能唤醒人心,吃是活着的最基本体现,最简单、直接,也最难得、可贵,也正印证着“平凡之中撞见伟大”。反之,我们的生活不都是真实的戏剧吗?每一个情节都感人泪下。
当下的社会生活,总是一个人孤孤零零——一个人的理想、一个人的奋斗、一个人的一餐。曾几何时,我们一个人的存在是有集体归属感的?工作是铁打的银牌、流水的兵,非特定条件下不是非你不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变成物化般价值的多少、轻重的比较,没有心与心之间交流的促膝长谈。所以,我很羡慕有值得自己用一辈子去做的一件事,没有一下子有纷纷扰扰的琐事都要处理,且每一样都应付了事、每一样都做不完整,自己的心也跟着七零八落。
现代人不知是所谓的进化了还是所谓的更理性了,可以把自己的内心包裹的很严实——为了不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挑选对象就像挑选一个逞心如意的商品,两人的交往就像商人之间的生意合作一样随时想着如何在对方身上攫利,都只愿意成为“买方”占据主动地位用更少的付出交换“卖方”的“感情产品”,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经营感情世界,最后就算分手了也不会因为自己花费了太多心力而受伤太重;有些人甚至玩感情游戏,就是我们在别处受了伤,在彼此之间寻求身体上的安慰,彼此之间不向对方索取感情,只限于身体上的交流,从身体上得到的快感来弥补心灵上的创伤,真是高度理性呀,居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流向,我就没有进化了可以得到这项生存技能呀,没有办法和长时间在一起的事物相处而不产生任何人类的情感。还有的人用自己的购买力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身边的人相处也只看ta的身家背景、职务高低;跟所谓有身份的人出去就有面子,去菜市场就觉得丢面子,开豪车就觉得有尊严,穿名牌就觉得配得起自己的身份……可以说,追名逐利的人基本都虚荣,虚荣的人都具有“绣花枕头一包草”的人格特点,觉得没有外在的这些“有价值”的包装物来称托ta“这棵草”,ta就真的只是一棵草了。(这里只强调追求虚荣的易碎式人格的部分人,不要把白富美天生家庭条件好且有完整人格的人引进来撕战)所以,这一点我还是喜欢这样的教育——从小教育每一个孩子,人最重要的是个人的精神价值,别人看你怎么样,不是看你的吃穿用度,而是和你相处下来觉得你这个人如何,不然就变成这样:你觉得这个人的这个包包如何?(注意被修饰的名词才是主语)虽然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客观事实,但请不要过分强调物质的作用来肯定自己追名逐利的虚荣内心,因为家庭爱的氛围更重要,ta会把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传递给孩子,同时能培养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也许这个对于作为人的重要性超过了金钱。良田千顷,难无莨莠。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千,只睡卧榻三尺。
做一件事、爱一个人、过一生。
PS:个人观点,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6 ) 温暖+美味
又是一部既温暖又美味的作品,
正好合乎我的口味,
当然要给五星.
即使有人觉得这是一部流水线的作品云云.
仓科加奈看着就很眼熟,
虽然确实看过两集<花的懒人料理>,
可是不记得主角是她呀.
还有江口洋介,不记得是东爱里那个放荡不拘的三上君了.
倒是跟另外一个大叔有些混了起来.
不过演到后面,
又感觉有点像伽利略先生.
大概确实是有些模式化吧.
晚上看剧,每晚馋的不行.
从没去过意大利餐厅吃那样豪华的大餐.
只是看份量就觉得不适合俺这样的.
那么少,怎么吃的饱嘛.
不过也有些想当厨师了呢.
能够像江崎君那样,
用全部的热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真是幸福啊.
反观我的工作,
似乎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没意思
对于美食剧从来都没有抵抗力,又是这样温馨的美食剧,有欢笑,有困难,有伤感,这才是人生的缩影。最终的结局还是悲凉,英雄最终是孤独的,虽然曾经有过那么多的快乐和悲伤,但是,最终还是孤独而终
喜欢上意大利菜啊!
女主角长得真像杨丞琳。。。第一话就讲明了很多道理,关于团队,关于本职工作。。。强词夺理是要不得的,无论何时。。。结局。。。江崎到底干嘛去了啊!?
松重丰大叔的颜艺实在是太赞了 强烈推荐 值得一看 男主角很装逼 但是配角都很可爱
真善美
很好吃的样子(题外话:我点看过关你鸟事(看过≠看完)省得演完之后再把在看改看过 我乐意你要怎样 真可笑
奇迹餐厅的感觉
虽然是无什么起伏波澜的单元美食轻喜剧但意外的很喜欢看。江口叔虽然演得夸张用力但很适合这剧的节奏!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中山裕介的角色明明可以黑化的【泥垢= =
美食向宅男大叔,轻快的小品,虽然剧本时好时坏
法餐剧《东京大饭店》对这部意餐剧其实是有很多的回响的,比如说都以“海胆”开场,星级作战让贤落幕,中间还有像资金周转问题引发的剧情点……好像听到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离开是为了成全吧。单纯的做着料理的男人
有幽默,有励志,有友情,基本上都融合进去了,富士日曜剧场的结束戏剧做的其实还是不错的。
五郎和他媳婦重聚了.......
老模式,剧情总体来说没什么新意。好在轻松欢乐,有小花有五郎有好~吃~的~
江口大叔什么时候这么卖萌了!还笑容那么多~松重大叔在KTV那集更搞笑!从不苟言笑化身恶搞大叔了~对于美食单纯的热爱真的太有温度了!江口大叔的结局让人敬佩~~
就是为了看卖萌的!
美食剧
这片子其实不算是美食剧,更多的讲人情冷暖,让人感动的治愈好片。
一上来就黑我大海胆/第四集/ 一看就有第二季 无心追
这档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