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点对点

HD中字

主演:陈豪,蒙亭宜,林子聪,邵仲衡,张雪芹,邵音音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4

 剧照

点对点 剧照 NO.1点对点 剧照 NO.2点对点 剧照 NO.3点对点 剧照 NO.4点对点 剧照 NO.5点对点 剧照 NO.6点对点 剧照 NO.13点对点 剧照 NO.14点对点 剧照 NO.15点对点 剧照 NO.16点对点 剧照 NO.17点对点 剧照 NO.18点对点 剧照 NO.19点对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点对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多伦多回流的雪聪(陈豪饰),多年来在香港不同的角落画下神秘图案,一直都未被任何人发现。直到最近,从长春南下当普通话老师的小雪(蒙亭宜饰)偶然之下发现并成功破解,连起所有这些没有数字的点点图,一幅又一幅与从前的香港息息相关的图案、回忆活现於这个繁忙的城市。但究竟是谁留下这些图案?又会是谁把它连起呢?二人决定要在这个开埠170多年兼住了700多万人的城市,展开一场猜情寻游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史蒂夫一千灵异夜之贴身噩梦嘿玛 嘿玛铁翼重生之绝境勇士戏子心灵点滴分水岭国鸟勋章真爱骗子小娇妻永恒使命第一季硬汉团流言终结者第二季镖行天下前传之编外人选球场裸奔培训班绝世魔仆 (国语版)总裁别太坏之契约娇妻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少女打擂台网红男孩莫斯科保卫战大显神威刀的哲学爱情盲选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更确定了我想要的

前几天从走回儿时玩乐的地方 就像电影镜头里现实与回忆交错之处 新旧之帽都在我眼帘之下。女主的探索 男主的寻忆用回合的形式到最后依旧慢节奏的相遇。也是罗曼蒂克到深处。中间点名的“h”小插曲内地和港澳差异导演也是心思细腻。爱情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感动,而且我对香港没有什么记忆也不存在情怀,但导演的镜头表达和反转画面及留号码拼接画面的创意满满都是对香港的爱。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近乎于四十五度的斜角,轻轨缓缓下坡 女主就在画面左侧。美 画面美构图美 配乐美。没有情怀但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香港这个奇妙的地方蕴含着的不止shopping funny。

 2 ) 真切的现实

一部看似造作煽情的港片,为何还是赢得不少赞誉。

我想,黄浩然首部编导的《点对点》(2015),还是触及到了港人内心深处的怀旧情节。随着内地人源源不断涌向香港,弹丸之地遍地都是大嗓门的普通话,匆忙的香港人多少有些不适应。

旺角真是旺了,以至于港人都不想再去。满眼都是挑货的内地客,对于港人,多少有些审美疲劳。于是,“土豪、暴发户与蝗虫”这些不雅不敬之语,随口而出,则引发了内地与港人在网络上的更激烈交锋。越来越多的港人,自觉与不自觉地怀念起老香港的味道。说白了,就是没有内地人吵嚷的味道。

此片应运而生,可谓恰逢其时。“慢”游不一样的路。问题是,片中由蒙亭宜出演的小雪,仍是来自于长春的大陆妹,且是个东北大妞。这多少显示出某种无奈。即或一部怀旧的片子,仍脱不了内地的干系。

而通过童年的某种鲜明记忆,让从多伦多回流的老男人雪聪,跟好奇的小雪相勾连,似乎又合情合理。二人名字都带一个“雪”字,自然意味明显,又隐含着某种纯粹的向往。小雪教授普通话,雪聪得适应新变化,就要学普通话。二人有了现实中的交集。

香港所发生的事,其实没有多少人在意,何况根本不起眼的东西。如那些边边拐拐的柱子上,雪聪于七年前画下的那些以志不忘的点点图案,被小雪不经意发现之后,兴趣盎然。她要让那些点点相连。这又让二人有了暗暗交集。

于是,过往与现实,寻找与追踪,即成了本片最大的悬念。当然,点对点,两条平行线,让他们还是直接碰了面。一切似乎结束了,一切又似乎才刚刚开始。

说白了,情节只是一个幌子,核心还是集聚了港人郁积的恋旧情怀。他们明知道已回不到过去,却仍想耽迷于当年一个纯粹的香港。

其实,这是丝丝悲鸣与隐痛,渐渐放大,则近乎绝望。

好在,本片并没有死扣这些过往,只是让一个老男人与一个大陆妹相交,成为一个活力香港的新符号。这或是一种无奈,却是真真切切的现实。

2015、6、16

 3 ) 写意的城市历史与情怀

看完《点对点》令人觉得十分舒服,难得香港电影还能看到这种清新且有城市感的小品,就像它在里面提到慢活主义一样,新导演黄浩然(不是TVB艺人演而优则导)以一种慢活姿态讲了一个我城故事,用男女主角的城市点对点游戏带出一代人的记忆。没有近年一些讲述情怀的港片里常有的滥情和呻吟,也没有对捍卫本土价值的用力表达,《点对点》放慢节奏,是以写意的方式描绘出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情怀。

“不正常”人才会发现香港

要通过男女主角交往的主线去描绘香港,这对主角首先得是有点“不正常”的人,是与香港本身的节奏有点格格不入的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男女主角就是这样不正常的人。黄雪聪(陈豪)是海归,他对香港的记忆只有11年的童年记忆,因为他后来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直到现在回流香港从事设计工作;曹小雪(蒙亭宜)是内地来香港教普通话的年轻老师,她对香港的认识几乎为零。奉行慢活的雪聪对儿时香港怀有感情,他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拍摄香港的旧风物,小雪对香港充满好奇,坐着地铁行走香港各处去了解这座城市,就在这个过程中,她无意发现了在地铁站的点点图,而且每一个站都有,于是她尝试探索,最后发现了这些点点图的秘密。

他们两人所做的事在他们周围的人看来都相当不正常,小雪初次发现点点图把肥文(林子聪)叫来,肥文不以为然,认为这些点可能是时间久远慢慢留下的,还告诫小雪不要乱涂乱画,在香港这是犯法的。另一边雪聪入职新公司的港女同事想追求雪聪,两人虽然做设计却没有一个话题共鸣,同样对这些点点图看法,雪聪觉得这些涂鸦是艺术,但港女却觉得犯法就是犯法。

用地铁游戏串起香港旧风物

影片对香港的旧风物和历史全部融入在雪聪与小雪这场城市游戏,就连他们玩的这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童年记忆。雪聪儿时十分喜欢在《儿童乐园》杂志上的点对点游戏,就是按着给出的数字点,一点一点连起来形成图案,所以他才想出在地铁站留下这些点点图,而小雪发现这些点点图继而勾起她的回忆,虽然老家在长春,但原来亲戚在香港曾带过《儿童乐园》回来,所以她也记得这个游戏(此处个人觉得稍显牵强)。

两人的游戏进行了三个回合,随着这些点对点图案的解开也打开一幅幅地区画面,几乎每一个地铁站的图案都代表了一个地区曾经的标签。黄浩然把雪聪的点对点图设地铁站真是太好了,这部电影也名副其实是一部“地铁电影”。地铁79年通车见证香港腾飞的标志,曾经一句“搭地下铁路,话咁快就到”的广告语告诉大家地铁让香港提速,几十年来它的线路把港岛、九龙、新界、大屿山连接在一起,所以小雪凭着雪聪这些点点图再加上自己的资料搜集也就了解了香港的地区历史。

小雪初来香港,对香港是以一种亲身去融入和发现香港的态度,在她和雪聪的点对点游戏过程中,有一条副线在说她走了香港很多地方,从中知道了很多香港文化和历史,还和她在内地的闺蜜分享。她走过有湾仔蓝屋、高街旧精神病院(俗称高街鬼屋)、港大、还去寻找20世纪初的维多利亚城六块界石。据黄浩然说香港八九成人都不知道这六块界石,当时维多利亚城也叫四环九约,六块界石写有城市边界和年份1903,这些界石不仅没什么香港人留意,而且有些还隐藏在垃圾桶旁边,像被人遗弃,但小雪却把他们都找出来了。小雪走到欣澳的时候刚好遇到两名香港导游为外国游客介绍该地区,她在旁边的补充让游客以为小雪是香港人,香港导游也赞小雪所知道的比很多香港人都要多。某种程度上,小雪这个角色其实挺像我自己。小雪透过点对点游戏去发现香港,我则在多年浪游拍摄港片场景也发现出不少地区历史和建筑,我走过的地方也有不少连香港人都不太知道。

人需要慢活,城市也要慢活

香港样样讲求快,讲求速度,赚得越多,欲望也跟着越多,但黄浩然却在电影中提出慢活主义。雪聪的家人和表哥屡次问为什么不买楼,雪聪说:“我们那么辛苦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呢?”此时画面上看到一栋即将落成的楼盘,名字令人发笑,因为名字叫“岸居”(谐音憨居)。这是对高楼价的讽刺,而一个人拼命赚钱却不能让生活更优质,反而辛苦地为贵价楼打工,在慢活的人看来确实有点憨居。慢活不仅是人,城市的建设也可以慢活,当市区重建局不断收楼重新规划,失去的是旧建筑,旧商铺,如果城市建设也可以慢活下来,自然也就少些旧建筑那么快就消失。

陈豪很久没有拍过电影,我也没看TVB很久,但《点对点》的陈豪却给我不错的感觉。雪聪这个角色无论从年龄还是身份,还有品味上都和陈豪十分相似。当然最有趣的还是一班导演和幕后在影片中各种客串,比如《大蓝湖》导演曾翠珊(她在雪聪家唯一对白:“电视在放我最喜欢的《大蓝湖》啊”),还有黄修平饰演导游,这部片预算有限,也全靠有一班有心的电影人去支持和帮手,新导演,还是拍文艺片真的不容易。


 4 ) This is HongKong

       马家辉先生曾在《开卷八分钟》中提到了一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香港指南》,一个香港富二代写给外来人的,里面有介绍当时香港的生活状况,饮食,交通,还有一些历史。当时是指南,工具书,可是今天看来这是历史。过去的环境,包括生活状况,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如今再提,都是历史。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蕴往往就是从它的历史过去中提炼而来的。

      而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游玩香港的指南书甚至APP,但搜不到这本书。《点对点》这部城市小品,通过点点图游戏。由一个回流的香港男人和一个初到香港的内地女孩的地铁站奇妙互动,将城市历史记忆一点一点连起。将那些没有顺序的点点连接起来的图案,铜锣湾站是煤气商标图,意指1972年香港大丸百货大爆炸事件,中环站是大象图案,意指旧游乐场荔园里的大象天奴,柴湾站则是一条鱼,意指柴湾过去是一个渔村…以及那些城市地界碑。我看见一座城市的丰富,生命。这些城市记忆在地铁站,角落,但随着往来人的匆忙,奔波被遗忘,被掩埋。幸运的,短期中,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香港作家黄碧云曾说,”香港体积小,发展年期短,根本未能做到生产多样化,精神生活贫困是必然的事。”这不无道理,香港是东方之珠,是亚洲四小龙,这些名号都是用商品经济拼来的。而这里的人,也都因这些名号而产生幸福感吗。没有,人们仍然感到贫乏。但人们又不得不被这些荣誉驱动,去做工,去吃饭,睡觉,努力点的是功利,干点事的是八卦,什么都不干的是浅薄。工程队很忙碌,建筑师这份工仍炙手可热。或许今天起床,早已忘记昨日城市的样子。人要根据环境改变而做出一些应对措施。对于香港人精神生活贫乏的解救,导演黄浩然明显已给出了答案------慢活主义。香港要慢活,大陆城市也要慢活。

       片中一幕,女主角走近一家书店,她捧起一本书名为《This is Hongkong》的书。把自己生活的城市当做珍宝,去了解它的文化,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活力,对我们生活的城市保持一些新鲜感,用一些新的方式。别忘了我们的城市的生命力。。

 5 ) 你可知我心

《点对点》,很有意思的香港电影~ 地铁站墙壁上的看似毫无规律的点点图 旁人不知但猜题者与做题者两人乐在其中的趣味游戏 孤单的人来到未曾熟悉的城 因为遇见有趣的灵魂驱散走寂寞 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坚持着也许只有自己会懂的小乐趣 但殊不知懂我们的人 或许会以无数次擦肩而过但最终巧妙遇见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 很温暖的一部电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触~

 6 ) 今天你慢生活了吗?

两个在同样“时区”的人,同时抵达一个新环境,同时不善于和身边人熟络,同时努力翻阅着旧香港的昏黄记忆,两个人如同平行线一般,同时陷入了“点对点”的游戏追逐中。

这个小品电影,或许能启发你调慢生活节奏,发现身边的不经意。总有些人在默默关注和改变这个城市,让她更有性格也更有人情味。作为个体,或许我们决定不了城市的未来,但我们可以追溯和保留她的过去。

P.S.:喜欢故事本身,但演员的生硬和各种植入广告让我尴尬癌犯了。

 短评

其实气质不错的片子,对香港本土的怀旧处理,以及慢爱情的调子不错。但剧本太差了,两个人物从塑造到台词到表演都恨游离。然后味道慢慢的偏向的装逼文艺清新婊。

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香港本土情懷加分,女主我覺得陳法拉演就更好了。下次去要尋找維多利亞城的界石。

8分钟前
  • 马田史高西斯
  • 推荐

难得Mo哥都会拍电影……呃,其实更像一出香港旅游宣传片揾日我都去影低那六块方界碑先,虽然不知是否像传闻一样集齐就有好事发生,但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好事,因为阿Y早就讲过:要拍照的事可不少,当然他也讲过:筑得起,人应该接受都有日倒下

13分钟前
  • 靳巧
  • 力荐

感情分除了打给熟悉的街道风景,还打给刻意表现的男女主与周遭人群和社会规范格格不入的性格。不过不同意陈豪所说,坚尼地城固然睇日落好美,但也不是獨一無二的風景與市井同在的地方,北角都喺喔。剧情或表演生硬其实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戳中了点也可以飙泪。BTW 怎么区分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

15分钟前
  • snowark
  • 推荐

原來這level的劇本就可拿到金馬創投的錢

16分钟前
  • 尋找答案的人
  • 还行

有意思,香港啊适应这样呀

17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坐港铁好贵的呀。

19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近年来东方最好的城市电影,是真的把城市做主角,城市中人是他脉络中的点,自我流动构成不同的图案,让城市更耐看耐琢磨,而不是把城市当作巴洛克式画中黯淡的背景,人物光鲜,却看不清楚城市的面目。张柏芝《不一样的我》响起时突然shock到了,回归20周年的香港,愿你的海阔天高超过想像,更加闪亮。

24分钟前
  • 轻风羽
  • 推荐

拼文艺片 香港差台湾好多

28分钟前
  • 真天真
  • 还行

沉下心来看也觉得烂,破坏公物真的要被拉出去打好不好。女主演的啥玩意儿……

31分钟前
  • Ongong
  • 较差

看来看去香港导演的水准在华语电影圈内依旧是拔尖的。整个片子借鉴了《西雅图夜未眠》男女主角因缘际会相见欢的叙事框架,在保证叙事完整性的前提下巧妙嵌入了有关城市历史的思考。男主角的社运背景为影片多添了一层沧桑凝重的气氛。年度华语佳片。3.5

34分钟前
  • LOOK
  • 推荐

对香港的爱已经溢出来了…

39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表面上是文艺腔很重的邂逅故事,实际上是创作者写给香港的一封情书,当镜头流连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时,势必会引起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共鸣,而一些逝去的景象也勾连起了一段段旧的回忆。影片好的地方是通过男女主角两个视角来完成对香港的情怀表达,遗憾的是不够生活化,女主表现过于生硬。

44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看mo说普通话,看mo在香港大学,看mo的黑白剧照,看mo说“钱赚来不易,该用在自己喜欢的事上” 。(豆瓣“看电影”提醒我看的第一部)

45分钟前
  • 蓝格子
  • 推荐

我个人非常非常中意呢部戏!!!

49分钟前
  • 青山戚戚蛙
  • 力荐

拍与演都生硬,台词有语病,镜头死板,女主推理的镜头像网剧神秘剧场。这些都放大了情节的漏洞。归来赤子与外来信女都有很强的想象性。对港女似乎很有偏见,大概是抱怨的投射,令大陆女成了另一种可能的代表,恰如我辈对港片的想象。迅速发展的城市,总有“拆迁”发展便利与空间被外来力量侵入威胁的矛盾,女主外来者的身份要靠她对历史遗迹的搜寻而正名。令我唏嘘的是七年前的龙标版未删掉反蝗的电话,还提到胡椒喷雾点解要怕警察。那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去香港

51分钟前
  • 山下猫
  • 较差

写给70s的香港这座城市的情书,慢爱情。

5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1.片头的冷遇和片尾的早班火车唱的真难听,浪费了两首好歌。2.文艺小清新这种模型香港导演还是差了点,男女主角不靠谱。3.都说这两年香港电影没有港味,这次有港味了,而且不搞阶级斗争,也不搞居高临下

58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相比大陆爱情片,除了基本的生活化台词、可信性格,还加入了且不论深刻或生硬与否的观点。Round1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剪辑还有待加强,但是镜头基本合格,可惜Round1之后愈来愈脱离生活台词也渐渐生硬,尤其是女主角,毁了她出现的每一分钟。

1小时前
  • ANT1FLAG
  • 还行

小小的切入点拍到了香港的慢生活和情怀,已是相当不错的想法。不过这些演员总差点什么。

1小时前
  • Morni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