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回忆无敌
和母亲一同整理旧物,在床底的箱子里翻出好多小学时收集的还珠格格粘贴还有同系列的笔记本。还有满满一盒子的笔,有中性笔圆珠笔自动铅笔,各式各样的,大部分已经不能用了。母亲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一直留着这些东西,我明明已经长大了,再也不需要它们了。
我说是回忆。
念小学时,正是还珠格格最火热之时,当时不知有多迷这部剧。大人不让看电视,就偷偷看,为看电视,发明了很多方法。甚至用涂改液将电视上的小红灯涂上色。也做过把冰块放到电视后降温的蠢事。那会儿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听到大门传来响动,立马一个箭步窜到电视机前关掉开关。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心里其实怕死了。女孩子都喜欢买还珠格格的粘贴,然后贴在专门的小本子上。我几乎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贡献给校门外摆小摊的阿姨了。母亲是不许我买这些无用之物的,但我偷偷买,买来了就藏到写字台下的柜子里。可久而久之,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她和父亲决定给我一次深深的教训,母亲说她把所有的粘贴都丢掉了。我伤心极了,为此还和他们大吵一架。那可是我的全部心血啊。但他们认为我不务正业。
直至读初中,母亲有一次去床顶的壁橱收拾东西,才忽然对我说起那些粘贴的真正去向。母亲只是撕了几张,绝大部分都被藏在屋顶的壁橱里。可惜那会儿,我再不如从前热衷。
但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突然回忆起往昔,心里生出一种甜蜜的酸涩。
而今我也是一名老师。和电影中的主角有相似的心情。
一个人长大了,总会有些怅惘。那是属于大人的真正的怅惘。
怅然若失。
我的学生也都是小孩子,他们总是买很多的笔,总是去买各式各样的小食品。我看着他们,制止和说教都不顶用。好像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些,不经历就都不会完整。我小时候也会去街边摊吃东西,买五毛钱的辣条,一毛钱可以买两个小淘气糖。吃那种带汤的豆腐皮。
崔江熙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韩国女演员,她可能外表不够漂亮,但绝对是演技派,很有亲和力,也很有喜感。
晚间去散步时,突然觉得回忆无敌。
大学毕业已经三年了。越加觉得还是读书时最好。没有烦恼。只有一颗傻傻的单纯的心。
我们都会长大的。长大不那么好,也不坏。是我们都要接受的。但庆幸的,还有这些回忆。常常温习,真是美丽的事。
一个地方平淡无奇,或是无比耀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地方有一个人在,有回忆在,因而才变得不一样。
特别的不一样。
而只有我自己知道。
回忆无敌。
2 ) 泪点高的谨慎观看
我觉得韩国电影的典型特征就是以小见大,而这部电影恰恰将这个特征发挥到了极致。
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是中国导演他们会怎么拍这样一个文具店的故事。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著名的演员,没有使人为之一震的情节却足以让人心头一热。
美少女贴纸,跳皮筋,抓石子,蜡笔画,游戏机......我所感受到的韩国人不再是一江之隔的外国人,就像是我童年时的伙伴,我曾做过和他们一样的事,拥有同样的回忆。
电影采取的叙事手法有点类似另一部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虽然回忆穿插式的叙事手法并不特别,但难得的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出现温情电影容易犯的错误过度煽情。每当我看到一个泪点,下一幕总会是出其不意又自然衔接的笑点。没有没完没了的音乐和人物特写但依旧让人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第一次让我流泪的场面,是我看到的这部电影的第一个价值主题的呈现。影片中作为男一号的老师让同学之间互相称赞,只有一个女孩子经常受到排挤,而她在之前和老师的谈话里明白了,不是别人排挤她,而是她先逃离了别人,所以在全班沉默的氛围下还是一个一个说出了那些排挤过她的人的优点。这一幕就这样切换了过去。我以为关于这个小女孩的故事就会这样结束,没想到影片最后才是小女孩的真正结局。无法预测大概是韩国电影和韩国电视剧的最大区别。
这不电影总体来说还不错,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融合到一个小小的文具店故事里,上下衔接很好,过度自然。唯一不足的大概就是最后的叙述没有掌握好节奏,显得有些虎头蛇尾,特别是女主回心转意辞掉公务员工作回到文具店的情节少了些说服力和描写,毕竟扔掉的是金饭碗,但也可能女主本来就是性情中人。
3 ) 小学生孤立、欺负同学的现象太真实了
A、欺负别人 B、被别人欺负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就这三种情形,别否认,小学、中学等等学生时代,几乎都是这样过来的。
受气包之所以成为受气包,原因太多了!
名字、长相、家庭、学习好坏,小孩子最大的本是就是瞎起哄啊,一传十、十传百,其实根本不知道受气包哪里讨人厌,就跟着大伙儿一起欺侮人了。
本片主角的命运亦是如此,文具店老板的女儿外号“屁屁”,受尽同学的嘲笑,好在有个会哄其他小孩子的爸爸,但仍落得个只和受气包玩儿的下场。
场景回到如今,囚犯的女儿也受尽欺辱,打架更是常事儿,特别喜欢片中四个小屁孩围攻她的桥段,还戳人家脑门,小孩子们演得太好了,个个入戏啊!
就这么个破败的文具店,全景几乎都是PS的,可就是那么温暖,那么真诚。
不得不再次佩服韩国影者,如此简单的故事,却包裹着父爱、同学之情,信任和包容的主旨贯彻始终。
崔江姬演这样的角色驾轻就熟,完全可以和《守护BOSS》《七级公务员》女主合三为一。
就是不喜欢奉太奎,这样的男星都能当男主角,无法理解。
4 ) 嗯,看的时候眼睛很酸很酸过。
故事从平常冲突讲起,朝九晚五女公务员,和劈腿的不善良男友交往,每天处理向凶狠叔纳税一类事故,平白无故被汉子别车,是在他乡生活都市女孩的形象汇集。
确实,看到了自己的一半生活。
工作上永远是个女汉子,摆出潇洒的生活态度,佯笑忽略日常琐碎。在车上大声打电话和母亲争论无休,假装身边的人并没有仔仔细细的听,无关紧要。任对这城市再熟络,能连续见两面的陌生人也屈指可数。于是在车上抬头看城市的万千灯火,竟没有一盏耐心的等你。冷嘲一声:“想多了,晚上回去做西红柿炒蛋。”
故事走到剧名的实体店:米娜文具店。破旧残缺的店牌和灰尘四起的屋子。小吃是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文具是过时幼稚的塑料制品。货柜下堆积数箱积压品。谁会想要在这里耗费热血青春,在这小城市的破店铺。
现在依然说服不了自己回到家乡。不能允许自己的大好年华耗在一天一天ctrl+v的生活中,也看不惯每天在小小的生活圈子里酒杯交错。童年里对某地的记忆,对某人的记忆,留不住我向往大城市的心。
可偏偏有人忘不掉小学附近文具店里的游戏机。“凯旋门”之英雄无敌。当起小学的班主任,每天和一群分贝不明的儿童生活。在最受同学欺负的女孩子那,看到曾无比自卑的自己,没有人陪你玩,没有人说你好,甚至都没有男孩子欺负你。穿着新裙子被班级的女孩子骂,上体育课被罚站,被班主任喜欢的小男生骂到只有本事在家里大哭。
这样才造就了默默观察环境的能力,谁的小动作在表达不满,谁和谁在不动声色的谈情,谁的眼神略过了他喜欢的女孩子看向黑板,谁的手偷偷的抓了下头发然后放到鼻子闻一闻......我在人群里面,学会了用观察去琢磨她他的性格,用看去探索她他和自己的气场是否相合。
重新收拾店铺,扔掉褪色花球和呼啦圈,扔掉自己迷过的垃圾小零食。对着小孩子们的热情,虎着脸拒绝。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是小城的outsider,文具店的未来和我无关。折磨折磨小情侣们,500韩币的对戒有铅毒,以后手烂掉带不上卡地亚或宝格丽。可小女孩怎样都好哄,花型的戒指都是宝贝,晚上也许会开心入睡。
故事的男主人公姗姗亮相,相貌普通,眉眼善良。最重要的是,有一颗能够温暖自己也能温暖别人的心。对班级里的差生青睐,看得到闪光点。有专注的生活,“凯旋门”游戏的第二高手,这是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暗线,比在某部总有默默在门口无论几点都守候的男主人公靠谱,也好过男女主角在莫名的场合“巧合”般的相遇。
小女生演技确实出色,从开始自卑的眼神到在全班面前说出每个人的优点。五年级毕业的时候,很多很多人在我的同学录上都写到:你的人缘真好,让我羡慕。有不会写羡慕二字的小同学,还会用拼音描红代替。我会说,这是我观察得来的嘛。我暗自冷笑:你们的眼睛都是当放P使的。当然啦,那时候还不会这样冷嘲。
故事的主题也开始显现,小城市的亲情和渴求自由的愿望有着大矛盾。有和你的生活,就没有我期待的未来。有和我的梦想,你是身后常青的大树。父女的争吵,执拗一方的出发点让对方接受,相互受伤。如果你能想到你年轻时的梦想,也许知道那也是我想走的路。如果你能稍微听我一句话,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辛苦。
温暖的感情逐渐从电影传递出来,眼泪也渐渐加多。电影的老旧文具店在无心经营中,竟然越发讨人喜欢。焦糖饼不是垃圾食品成了下酒菜,和竞争对手家的儿子组成“屁屁”一族。听旁人说爸爸曾经为了让自己快乐做了多少事情。心里的结,解开了。
咚的一声,画面撞到心。小时候的运动会,前一天爸爸领着去商店里买一书包零食,第二天认认真真的全部吃掉。小时候拿别人的东西,被他臭骂了一顿把所有的玩具全扔了,至今都对芭比毛绒小玩意完全无感。小时候下雨天他没开车来接我,从学校哭到家哭到手脚失去知觉,他赔了一晚上的不是。小时候同学遇到车祸死掉了,他坐在房间门口看了哭着的我一夜……
并非我跑了题,是电影的调子从工作走到了生活。一一击中我的泪点。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回忆,我的童年。
你在一城努力拼搏的时候,他在清晨和母亲孤单的散步。你在热闹都市里对着陌生人展开笑颜时,他和母亲在家犹豫着要不要问问你的近况。你在夜里因为疲惫睡得昏天黑地时,他和母亲因为你的胃不好叹气失眠。你在国外潇洒的游赏异国美景时,他和母亲在下着大雨的家乡等待你起床后的第一通报平安的电话。
这辈子,无论对他们说多少句“我爱你”,都不能足够。都不能足够。我没有用力的孝敬,没有用力的回报。第一次成为父母的你们,和第一次做儿女的我。你们的教导,养成现在的我。我的疏离,与现在的你们。这份爱和责任,我无以为报。
5 ) 幸福的麻烦
下载电影时瞥了一眼简介:一个锋芒毕露的女公务员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到乡下接替摔伤的父亲经营小小的文具店,而这个小小的文具店也成为了她重新看待人生与情感的契机。
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些眼熟?压力重重的年轻人,在都市生活中迷失方向,受到挫折以后暂避乡村休养生息,总有那么一个让主人公心存芥蒂又不得不面对解决的麻烦存在,让主人公浮躁之余得以经历一番灵魂的洗涤,最终往往不是人解决了麻烦,而是麻烦实现逆袭,反而解决了主人公的心灵课题,让她/他得以开始新的人生征途。这个套路中有人找到了了爱情《情归阿拉巴马》《闰年》,有人献身于伟大的职业《入殓师》,但也有人不那么幸运经历到恐怖事件《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看到这样的套路到如今还有电影在用,说实话心中竟然还有些小小的期待:毕竟是老梗了,总得想点新意出来才好卖吧?于是盛兴而来,但看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编剧之所以敢用老锅炒老菜,不是因为想出了新菜式,而是因为他启用了电影所向披靡盖世无敌三大法宝之一:小孩!
形形色色的孩子们在这部影片里负责担当给主人公制造麻烦的角色,美娜初来文具店不知深浅,还想着在2周里全身而退,到后来为了让文具店得以顺利卖出不得不屈尊讨好小孩子们,于是一个个可爱养眼的,单纯天真的,搞笑逗趣的孩子发挥各自的魅力,就连问题小孩也有叫人不得不爱上的理由,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小孩子大力量,力挽狂澜得把迷失的主人公从都市之路拉回来,好吧,美娜的都市梦输的不算冤枉,意料之中,顺理成章。
除去可爱的小孩子,文具店这样一个封闭空间也是讨巧的场景,发生在同样的空间中现在与过去的种种相呼应的情节,再加上一些充满着童年情节的怀旧道具,这些元素推动并展现美娜和父亲的心结被一一打开的过程,应该说这部影片努力用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引起共鸣,但它终究还是落于俗套了些,没有给出意料之外的惊喜。
6 ) 那些逝去的,总是美好的
在进入阅读状态前,读者总不免将当时所处的生活中的情境所造成的心境带入阅读过程中,而这显然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和阅读一样,观赏电影其实也需要特定的心理状态。像《美娜文具店》这样的电影,处于高昂情绪中的人会感到没滋没味,处于怨愤中的人会感到虚假无聊,而一点落寞、一点感伤、又带有一点委屈的情绪则会产生其妙的化学反应,它会安抚你的委屈,抒发你的感伤,排解你的落寞。就这样,你平静的入戏,平静的出戏,怀揣着一点欢笑、一点感动、一点温馨。
舒缓的节奏,明亮的色调,纯真的孩子,这些要素足以让人感到舒服,再加上以处处碰壁、无可奈何的小职员作为女主人公,以其貌不扬,气场不强的新班主任作为男主人公,这样的故事因平易近人而越发显得亲切。如果将感情值设为6分,那么朦胧的爱情占1分,美好的友情占2分,深沉的亲情占3分,这三种情感的表现都会触动你,但真正打动你的除了情感,更多的却是记忆中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美娜起初想方设法逃离那个带给她伤痛记忆的狭小落后的文具店,终于逃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中,然而却并没有得到期待的幸福,反而更加无奈和辛酸,不得已因停职而暂时回到那个充满儿时记忆的爸爸开的文具店。在经营文具店的过程中,米娜渐渐发现了曾经没有觉察到的记忆的另一面,父亲的爱原来那么质朴,甚至质朴的无痕以至于多年来都被自己忽略,于是,眼前的小屁孩们变得不再令人厌烦,可恶的文具店变得那么弥足珍贵,那一直以来让自己埋怨、伤痛、厌倦的记忆突然成了最宝贵的回不去的旧时光。
长大以后,在现实社会中摸爬滚打,谁不怀念青春,谁不怀念童年呢?那间充满童趣的文具店以及米娜拼构的记忆自然会勾起观影者自己的回忆,美好的回忆之舟,载着一个个生命体横渡现实的苦海,达到超越现实的理想彼岸。这一点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的价值。虽然只是暂时的,却惊醒了我们珍藏在心底的回忆和那些被遗忘的爱。
似水流年,人生如戏,愿那些逝去的,总是美好的。
儿童牌真的是亲情片的一招必杀技,可谓无人能敌,此片算是轻松幽默的标准温情小品,充分体现了棒子们骨子里的乐天精神
在首尔看的唯一一部电影,一般温情,也不刻意煽情,演技不出彩,主线埋的还算不错。我现在依然很爱逛文具店。
为什么海报上的这件衣服在电影没见着
小学那会儿,上学路上总会路过个小卖铺,店主是个女的窝们都叫她老板娘,那会儿的小学生女的玩儿抓石头子儿跳绳,男的都拍画片打面包。
爆米花电影。。。怀旧色彩不错
很暖,我们都会有那么一段记忆,存放在小学校门口的小商店里。
爱学韩国女人的中国妇人
20130805 女主演的不错呀 一开始就能猜到的温情结局 还是要多些可爱的细节呀!比如为了自家文具店卖力的两兄弟
很容易被忽视的韩影,小朋友们好有爱,奉太奎的班主任造型毫无气场。
固有韩式风格,就那样呗。
一部遵守规则的中规中矩的电影,奉太奎虽然长得不咋地,不过,人缘不错。
每位小童鞋团体都有一个根据地!
剧情简单温馨,起码我看哭了。想变回小女孩向爸爸撒娇的愿望估计会一直一直在。
小清新啊
小孩好萌~
1.因为我有个女生朋友叫“美娜”,所以才花时间下载并看了这部电影;2.难怪觉得在崔爸爸身上看到我高中的舍友平平的一点点影子,因为他跟像我舍友的石山同学蛮像;3.电影整体感觉就还行,再可爱的孩子也无法弥补故事的不合理和搞笑的刻意,关于美娜对文具店从最初的厌恶到最终的喜爱的转变不够自然....
还不错
奉太奎不要这么颓废啊
女主就是个小号的金河娜
No.647 文具店不仅坚守了孩子们的乐土,更是坚守了一代人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