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彻底的绝望
需要多么深的绝望,可以让一个那样英俊的男子点燃了自己的未来?
需要多么深的绝望,可以让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子出卖了自己的身体?
需要多么深的绝望,可以让一个瘦骨嶙峋的男孩握住了魔鬼的手枪?
1.男子,是一名忧郁的黑帮诗人,在乡下,他有个暴躁的父亲,因为他的身份而不肯原谅儿子,还有个温顺的母亲,虽然爱着儿子,却不敢给儿子更多的同情。他点燃着一支烟,目无表情地站在两个打手后面,冷冷地看着鲜血铺满了整个城市肮脏的角落。工作!也许他这么想,这只是他的工作,他一定是这么想,他只是在做他的本分。他还控制着一些女孩,他让她们利用天分去做一些生意,然后收取一部分费用。他有些压抑,怎么能不压抑呢?血液喷出的时候,变成了恶狠狠的黑色,而他,应该是爱白色的吧。于是他沉默,他写诗:
“没名字的河流,
我出生时,暗自呜咽。
蓝天,大地。
溪水黝黑,
常年累月,我逐渐长大。
没人对我细加看管。
没名字的人,
没名字的河流,
没名字的鲜花,
芳香扑鼻,万籁无声。
河流,过客。
在那三辆车的生涯里,
度过年年月月。
我亏欠祖先的恩德,难以忘怀。
我举目犹豫,能否穿州过省,
重返家乡。”
他终归还是长大了,坚硬者,他忘掉自己的名字,忘掉自己的家乡,忘掉鲜花的颜色,忘掉曾经的芬芳。只是偶尔的时候,他闭上忧郁的眼睛,思念着家乡,他绝望着,他知道他回不去了,他只能在绝望中,沉默着,忧郁着。他把深爱着他的女孩送到一些有着怪癖的客人手里做艺妓,然后躲在外面难受地疯狂绝望,鼻血长流。直到他也爱上那个女孩,然后有一天,那个女孩被嫖客玷污,积累到极限的绝望彻底爆发。是他一手造成的,不是吗?他可以阻止的,尝试过了吗?他在那黑暗的城市背面腐烂着,也残忍地把自己的梦想,把自己最后守护的纯洁也一并毁掉。
不知道他是否曾经有过想逃离,毕竟他把女孩带到过乡下,他写道:
“我的灵魂渐露微光,
每个家庭都分享到一点阳光,
每个人都会得到一点光明,
在冠层下,树叶晃动,
朝露怀缅彩云,
大地喷发出巨风,
众生都在颤抖。
我童年时的风筝,
怀着破灭的希望,
悬挂在半空之中。
心灵敞开,
人类安居乐业。”
他应该是想过和他的女孩回到乡下,过安居乐业的生活了,可是,他还是迟疑着,就像他那零碎不堪的童年风筝,悬挂在半空之中,他一时不知道如何去摆脱掉身上那些千丝万缕的线,可是不等他理清楚,就来不及去后悔了。他也许侥幸地想,女孩只是一个艺妓,还可以有将来。可是女孩的清白被夺走之后,那样彻头彻尾的绝望只能把他击倒,他没有任何理由去原谅自己,是他把女孩送入魔爪的,是他亲手毁了那一缕微光。
于是,他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处理掉嫖客远远不够,他自己才是罪恶之源的一部分,他找不到出口,摆脱不了内心的谴责,于是,纵身入火。他写道:
“尘埃的味,
龙眼的壳,
是偷来的。
有一只手,
抚摸我的脸,
爸爸...
绿色的光,来自活生生的河虾,
菜市场收市了。
妈妈回来了,
捱冷饭,
是一种惩罚,
在晚上,妈妈悄悄地喂我。
闷热的下午,
令人窒息的热浪,
凋零的杨桃发出恶臭。
我在雨中,瑟缩着。
煎鱼,
还有粥,
柠檬叶,柚子皮,
乳白色的水,
濯洗着我棕色的皮肤...”
他回到了原点,暗自呜咽,来不及救赎,只得以火来荡涤罪恶。可是人们,是不是也不自觉地放纵罪恶,抛弃最真最美,然后又黯然神伤呢?那我们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怎么样才能安宁呢?
2.女子,是越南最普通的穷苦人家的孩子,有着清秀的面庞,诱人的身姿。上面有个年迈的爷爷,下面还有瘦弱的弟弟妹妹,本该是担子最重的女子,却生活得快乐知足。然而不幸的是,弟弟被黑帮抢了贷款买过来的三轮车,爷爷的病又加重了,妹妹又那么小,只得被黑帮胁迫着去做皮肉生意。更不幸的是,她没能不爱上那个忧郁的黑帮小头目。
因为他,她放弃了自爱。她接受了那一次次的屈辱,她憧憬着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可以回到乡下,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学会了妖娆,她学会了从一个贫家女孩到一个风尘女孩所必需的转变。可是始终忘不了的是她第一次接客的时候,她和男子委屈地说:“是你叫我来的,我才来的”。始终忘不了她和男子在露天酒吧喝酒时,那样的浓情蜜意。那时,歌声唱道:
“河内姑娘,古老的街。
只剩你陪伴着我,夜来香。
只剩你陪伴这我...
...夜来香。
雨呢喃着落在无人的街道,
等候...
一名秀发披散,双肩颤抖的女子。
只剩你陪伴着我,冬日之树。
只剩你陪伴着我,在冰冷孤寂的街道。
一抹冬月,
回响着钢琴声的古旧宅院。
夜阑时分,仍闻钟鸣。
只剩你陪伴着我,时光的颜色。
在你的秀发飘扬中,日暮渐退。
我犹豫踌躇,
徒劳地浪迹街头,蓦然明白路已迷失。
只剩你陪伴着我,青苔被覆的老街。
每一座吱吱作响的屋顶,
都在我激动得记忆中。
在湖面的微波上漂浮着,
曙光已乍现,我尤不知。
只剩你陪伴着我,孤寂的冬树。
...”
她像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爱上男子之后,就想去见见他的家人,看到男子小时候的照片,也像珍宝一样保存着。
也许,就这样,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最后,她继续做着她的艺妓,但是不危及物理贞操。她也需要佣金来还债,她还能干什么呢?她可以把那些客人对她的举动当成是生活。他继续着他诗意的黑帮头目,只要他的良心反噬还不足以致命。
他们还可以温柔地偷偷憧憬那微乎其微可能性的将来。
可是,不守规矩的客人打破了摇摇欲坠的平衡。失去了清白,男子也放弃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她所愿望的,她所珍惜的,统统都消失了。
就像她藏在衣袋里的男子的照片,那么轻易地就被小偷偷走,无可奈何,不是吗?
唯一欣慰的是,她还活着,而且年轻。而且,从第一次接客开始,就已绝望。
3.至于那个黑瘦的小男孩,也是辛酸与挣扎的缩影。家境贫寒,一心想靠自己的勤劳来养家糊口。可是,贷款买来的车子被流氓抢走,不得已,男孩只得加入黑帮,靠做一些对他这样的年龄的男孩来说太过残忍的事情来赚取一些钱,以期早点能够还清贷款。
一个那么一点大的男孩,却要冒着巨大的危险帮助黑帮做事,想必对他自己来说,在做事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估计都是煎熬。而越南的天气是逼仄,炎热的。他的汗水湿透了全身,他想逃离,却又无处可逃。
任务却完成地很顺利,于是,又有新的任务,又在惊险中完成,又来新的任务...直到,男孩忍不住,他恳求加入黑帮组织,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那种担心受怕,惶恐不安的生活。可是,在亲眼看到大佬血腥一面的时候,他又忍不住地呕吐。最后,他躺在床板上,把玩着大佬给他的刀子。
他的内心在那个时刻一定是害怕但是激动的。
他痛恨苦难的生活,痛恨被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只是想要一个公平的生活,一个可以靠劳动获取报酬的生活。可是,现实给不了他这个生活,他只有依靠压迫他的黑暗力量,因为,他最熟悉的只有一直压迫着他,盘剥着他的黑社会。而正常的社会秩序,他不明白,也没有机会明白。
他害怕,因为内心深处,他是胆怯又善良的。他又止不住地兴奋,因为他成为了压迫组织的一员,他感觉他拥有了压迫权。
那个拥有AK-47的过客是个隐喻。拥有枪,就拥有了自由。这是男孩追求的,枪就像是黑帮组织,是力量的体现。他与自由,与不被压迫是联系的。而这个谜一样的过客却需要把枪卖掉来度日,证明了拥有了一个力量的证明,有时候也无济于事,仍然摆脱不了你在最底层的卑微命运。后来,男孩的处境也印证了这个隐喻。他还是被压在组织的最底层,需要去做一些他不愿意的,最危险的事情。
而这一次,他退缩了。他产生了巨大的茫然,他在质疑:不是已经加入了吗?怎么还是需要我做这些事情呢?
他恳求,却得不到怜悯。
他只得陷入最深的绝望。他把浓浓的蓝色油漆涂满全身,把头塞进塑料袋子寻求窒息。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逃避现实,逃避凶险的未来生活。
他的命运就像是鱼缸的那几条小鱼,完全不受自己的掌控。
他只有在迷幻的死亡感中寻找得救的可能。
...
2 ) 罪恶之城
陈英雄的越南三部曲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越南, 都是短暂停留的旅行者难以领略到的风貌。在《青木瓜之味》和《夏天的滋味》里,这里是散发着亚热带殖民风情,一片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而到了《三轮车夫》,又变成了充斥着暴力和血腥的罪恶之城。
我对越南年轻女性的印象,基本就是由陈女燕溪(Tran Nu Yên-Khê)在她老公的电影中的形象构成:
乌黑浓密的长发扎成粗粗的辫子, 面容清秀,眼神明亮,说话婉转温柔,像水一样安静的笑容微笑始终挂在脸上。身体苗条而结实,喜欢穿露出漂亮锁骨的棉布衬衫。
我看的这个版本画质奇差,惨不忍睹。一切都是模糊的,和高度近视脱了眼镜看到的世界应该差不了多少。人物动作速度稍微快一些,画面立刻解构为无数个细密的马赛克色块,犹如欣赏点彩派风格的动画片。而且有时甚至声音/画面/字幕三者不同步,观看时间过长有精神分裂之虞 ……堂堂金狮奖影片,难道没人修复?
但我还是努力靠着想象来弥补,记录下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和细节:
由摩托车和自行车汇聚而成巨大车流,汹涌而过,发出无休无止的声响。
清晨的蓝色薄雾中 ,一个英俊的男人在临街的二楼露台抽烟。
一架巨大的直升机在运输过程中倾倒在街头。
身着白色丝绸奥黛的长发女学生们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地走远。
污浊的河岸边,一排简陋的平顶棚屋,袅袅炊烟随风飘散。
炎热的午后,一个男孩在肮脏的天台沉沉睡去。
华灯初上的热闹市场,女孩肩膀上挎着草编篮,里面插着大簇盛开鲜花。
一个赤身裸体的孩子站在木盆玩耍,父亲笑着用瓢给他浇水。
有着绿色法式木格子窗的空旷房间里,吊扇在有气无力地慢悠悠转动。
蓄着山羊胡的老人蹲在门槛用手指卷烟。
蹬三轮车的青年没穿上衣,袒露着被风吹日晒的粗糙皮肤,瘦骨嶙峋的脊背渗出粘湿的汗水。
摄影采用了不少纪录片式的手持跟踪镜头以增强现场感。固定班底基本成型,好几位演员都延用到下一部《夏天的滋味》中。只是一连三部影片中都有些片段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画面里幽暗的惨绿色调中渗出一点深蓝,人物莫名其妙的行为举止,再加上不合时宜的诡异配乐 ,导演的意图我百思不得其解。
伟仔只会粤语不会越语怎么办?演哑巴?不,89年《悲情城市》演过了,(同样是金狮奖),所以这次设置为一个沉默寡言的黑帮分子,而且又是个诗人!(一周内我邂逅的第三位诗人,前两位分别是《路边野餐》里行医的诗人和《遥远的星辰》里杀人的诗人)他主要任务就是叼着烟来来回回扮忧郁(其实这类角色他也演过太多次) ,而且像麦克史高飞(Michael Scofield)一样动不动就流鼻血,我看是迫不及待加入27岁俱乐部(27Club)的节奏。
最后将自己全身涂满蓝色油漆的那一幕,就我对蔡明亮不多的观影经验,也会让我以为是在向喜欢搞行为艺术的李康生致敬。
我给越南三部曲的评分排序正好等同于我的观影顺序:
青木瓜之味>夏天的滋味>三轮车夫。
这也恰好和豆瓣评分一致。
3 ) 现实的,太现实的,超现实的
陈英雄有两副面孔:他有时隐身于市井之中,要做一个纯粹的观察者或者说偷窥者,这时他甚至毫不掩饰向布烈松靠拢的企图;而有时他又用逼视的目光如内科医生般地解剖他的人或物,足够用力,他也希望能够像老塔一样攫住事物的灵魂。
《三轮车夫》一直在这两种倾向之间摇摆。当陈英雄扮演前一个角色时,他有着极强的暴露欲望,但他显然不能像布烈松那般冷静——面对这样沉重的形象和生计谁也不能无动于衷,而慢拍快放的楼宇场景中,人们就像蜂房中的工蜂一样地忙碌着,这更是在直接痛斥整个生活流程的荒诞无序了;当他转向后一个角色,他干脆用诗歌来加重他的沉痛和残忍,但无论如何,他和老塔是不同的:老塔的现实中总有梦幻的影子,而陈英雄的诡异并非来自梦幻——他是硬生生地从现实之中压榨出了超现实性。
这样的趣味难免令他落入太过沉溺于象征主义的窠臼,可是此人偏偏毫不在意,他大大方方地一再沉溺下去。镜头不断地由人过渡到物,那种迷醉几欲令人混淆美好与残酷,洁净与肮脏。热带的生命力仿佛全都注入了那些青翠欲滴的绿色植物,而不肯分给人一星半点,所以人只能同粗陋的建筑物一道发霉腐烂。
在这场人与泥沼的缠斗中,人是绝对的弱者,这并非仅指遇难者而言。命运是很没有份量的,当故事中这几个人依着残存的一点本能去寻找操纵它的力量,竟只能借助物的点拨。坠落的水滴是返璞归真的感召,油漆是死亡的诱惑,金鱼则成了祭坛上的羔羊。
我们亦可以如此猜测:这部电影“罪与罚”的主题建构也来自布烈松的影响。只是陈的这个世界啊,本是负罪者徒然自命的洗罪池。他一早肯定了悲苦的命数,也就断绝了任何改善的可能,在观看的时候这一点我是明明白白的,但奇就奇在,连金钱、地位这些东西的世俗价值也被他取消了。于是,“罪”和“罚”失掉了源头,生命个体的脆弱、轻贱被放大,荣辱爱憎等体验退到了后台。唯一得到认可的东西,是肉体,是血缘,这是二合一的可以找到现实依据之物,也是最容易诞生超现实性之物。车夫总是梦见父亲的身躯,诗人抗拒不了血液根处的摇动,老板娘一心只在傻儿子身上——几个主人公的症结在这里得到解释,因果报应在这里汇聚。
那许多极血腥、极残暴的犯罪场面,仔细想来却也不足为奇,因为对比于底层民众忍辱偷生的蝼蚁之命,你能说这个比那个更触目惊心吗?但这恰恰就是那让我们难受的理由。人,就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受制于那个巨大的惯性体系,甚至没有资格对自己的机械行为作出判断。车夫、诗人的觉醒和悔悟,因而经历了某种近似于重生的抽丝剥茧之苦——只见这痴重的皮囊,在一片混沌之中不断地翻滚、沉浮。原以为生命的尊严会像雨过天晴升起的一轮日头,泛出那么些温暖而干净的光辉,结果它却像一缕缭绕的青烟,很有余韵地散开了。不要急于分辨,其中究竟是豁然的顿悟多些,还是无奈的认命多些。我分明听见一个更清晰的声音在说:不可以就此原谅这个世界,也不能够成佛,众生依然如故,好似屠宰场里的死肉一般悬挂在这红尘之中。
其实,意图太过明显的对比多了,必然让人觉得刻意、滥情。但看过这片后,我愿意相信那是在竭力地挽留美好,因为我忘不了那么清朗的一支民谣,出自两位残疾的卖唱者之口。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任何女子,能有那几个嬉戏中的烟花女子那么水灵清秀。如此想来,这个电影并没有毁灭什么,相反,在轮回转合中有些东西再生了。证据是:车夫的姐姐丢了那张照片,照片上的人却终于出现在她面前。
4 ) 触目惊心的血色越南
冲着梁朝伟去的,还冲着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对于越南,我没有任何想象,唯一的印象大概就是老山前线或者自卫反击战,那是我党教育的结果。对于三轮车夫,我只知道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苦难了,难以想象的苦难。而这个电影,让我看见了一个让我震惊的越南,让我震惊的三轮车夫。
电影的故事是这样的:几乎还是孩子的三轮车夫,由于赖以为生的工具三轮车被抢,而被黑帮老大老板娘逼迫成为流氓,被具有诗人气质的黑帮分子(梁朝伟饰)遥控,参与贩毒、杀人放火。我觉得这个孩子的三轮车被抢,是老板娘安排的。这个三轮车夫后来居然申请加如黑社会,是因为在黑社会可以赚很多钱吗?不知道。结局,三轮车夫最终还是做回了他的三轮车夫,载着他的姐姐、妹妹和爷爷在越南拥挤嘈杂的马路上走着。
影片里面还有一个人,大约是学生,女孩子,为生活所迫而卖春,后来爱上了梁朝伟。梁朝伟其实也一直很苦恼,最终在将奸污了三轮车夫姐姐的人杀死后,自己选择了在新年之夜自杀,放火烧死了自己。影片中有个细节,梁朝伟常常会流鼻血,比如看见第一次卖春的孩子被人脱了裤子等等,我想,这是梁朝伟内心矛盾的一个写照,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一点正义呢?为什么要选择新年之夜自杀?不知道。
还有一类人,是变态的。买春的男人做了两件事情:叫这个女孩子喝足够多的水,然后脱掉女子的裤子,叫女子站着尿尿,他则蹲在前面张着嘴巴傻笑。还有一个事情是这样的:叫卖春的女孩子穿三点出现在自己面前,然后给女子穿上黑色的丝袜,然后在女子的脚趾那里剪开丝袜,认真的观察抚摩女子的脚……为什么会有如此变态的性?还有老板娘的傻儿子,最喜欢把满桶的尤其倒在自己的身上。
我十分惊叹电影里面居然有如此多的长镜头,画面又如此真实和精致,从人到物,从物到人,破乱的路面,杂乱无章的三轮车,几近腐烂的建筑,却有青翠欲滴的绿色植物,还有充满暴力的颜色,要么是鲜红的血铺满荧幕,要么就是油漆,无休止的油漆,为什么要是油漆?导演想做什么?是极力挽留什么,还是想掩盖什么?油漆是死亡的诱惑吗?三轮车夫的身上全部是油漆,那条被他咬在嘴巴里面的金鱼,那条被他裹进头发的金鱼,为什么又是金鱼?
还有一个细节。三轮车夫被锁在一个空房子里,那里有个漏电的开关,老是电到人。三轮车夫被电了,梁朝伟的手下,还有老板娘,为什么要安排每个人都被电一下,导演是不是也被电了?
难道这就是命运?命运安排好了一切?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即使你拼命的改变命运,也是命运的安排?人和命运的斗争,人就一定是绝对的弱者和失败者?人的生命就如此渺小,何况一金鱼呼?
5 ) 三轮车夫
没名字的河流 nameless river
我出生时,暗自呜咽 I was born sobbing
蓝天大地 blue sky ,vast earth.
溪水黝黑 black stream water
长年累月下,我逐渐成长 I grow with the months,the years
没人对我细加垂顾 with no one to watch over me
没名字的人 nameless man
没名字的是河流 nameless is theriver
没颜色的是鲜花 colorless the flower
芳香扑鼻 perfume
万籁无声 without a voice
噢!河流!噢!过客!O river!O passby!
在那三轮车的生涯里In the closed cycle
度过年年月月 of the months,the years. 时隐时现的所谓诗人,每一次暴力幕后的黑手,每一次伤痛的承受,伤害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被父亲强烈的反对甚至被爆打,最后的天台最后的房间,血和火,毁灭了自己,却留下了她一个人。 三轮车夫,平静得看哭了我
6 ) 宁愿相信是职业问题
刚刚看完三轮车夫,喉咙感觉有异物,心中抑郁想吐。有股阴郁的感觉不吐不快。
很多主人公灵魂几乎泯灭,我宁愿相信这是职业问题。
我并不觉得这是超现实的作品,反而觉得很真实。正是这份真实让我感到难过,为那些生活中压抑的边缘人物感到同情。人塑造成什么样子都有原因。杀完人后很苍茫地在草丛中看着马路,满是油漆的脸,鲜血,死亡,分分秒秒存在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中。看不到的人无关痛痒,看得到的人早已经麻木。
片中温暖的人物是两个父亲。和那些妓女。无关职业,善良地诚恳。
一开始我以为只限管理和拉皮条的梁在熊熊大火中死去。藏着心爱女人卖淫所得的钱全在火中飘散开来,付之一炬。(我一开始一直肯定这个人是没有感情的,怎么会让心爱的女人去卖淫在后来才发现,这真的只是一个职业问题,没的选择)
那个黑帮女老大也失去了人生坚持下去的理由。
喃喃的歌声宣泄天真无辜的情绪。灵魂既然早已经死去,肉身又有何意义。“我们什么时候回乡下去?”还回的去么?
故事的结尾和开头一样,讲述的是一家四口平凡的生活,那些阴郁,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这就是生活。
越南底层世界的「风情画」或者「艺术想象」,本质上陈英雄在西方获得口碑还是出于对于第三世界的猎奇心理,越南电影中频繁使用的流动的水 / 雨的臆想,以及同样黏连不堪的情感纠葛大大影响了观影。
对伤疤揭露并非那种强者对于弱者居高临下的抚慰或环视 因而从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纷繁而交错的艺术气质 在现实主义的画面背后有浪漫主义的真实记忆 在西方化的创作思维中蕴含着浓烈的东方情结 在世俗城市杂沓凌乱的精确凝视中又渗透着哲思般的诗情诉说 渴望通过容纳互补的弹性思维去消解对抗性颠覆立场
苏童小说的阴暗潮湿、堕落压抑的感觉,没有名字的蝼蚁孱弱地蠕动
开头还行,从主角走上犯罪道路起就不对劲了,港配国语一衬托香港黑帮片的味尤其重。不过对90年代乱象,革新开放后的贫富分化,底层的无出路等的反映还是有意义的。另,一遇复杂情绪就靠吸烟来表现的方法还真是很有年代感。
从头至尾看得莫名其妙,看完后不能平息。回头想想,是因为欣赏惯了美的东西,突然毫无遮掩地把丑的东西摆在面前会膛目结舌吧,这个世界永远有我们看不见的一面。PS:1时27分处的惊喜,陈女燕溪在灯光迷离的舞厅伴着《Creep》在跳舞,一旁梁朝伟点着烟在看。
很是触目惊心,越南社会底层的生活暴露无疑,在沉默中堕落,沉默中走向毁灭。画面很美,即使是最肮脏,变态,令人作呕的东西,在镜头中也表现的极富诗意。
美好时代不曾来过,却已无力等待和追求,节日里以死庆祝,无法承载的痛苦,打开一个缺口,唯死才能解脱。镜头很美,血淋淋的绝望。
三轮车夫满是污迹的脸,嘴唇上蜘蛛、QU虫缓缓爬过;被屠宰的生猪,红色的血肉下,仍有颗跳动心脏;被揪断尾巴的壁虎,那截断尾,不忘左右摆动;白日光灯闪烁不停,涂满蓝色油漆的脸,金鱼挣扎着欲脱口而出,终究是死在了纠缠的头发里。。。在这个有着浓重色彩又憋闷潮湿的国度里,多少人动物一般活着
陈英雄也是我很爱的导演。
没名字的河流,我出生时,暗自呜咽。蓝天,大地。溪水黝黑,常年累月,我逐渐长大。没人对我细加看管。没名字的人,没名字的河流,没名字的鲜花,芳香扑鼻,万籁无声。河流,过客。在那三辆车的生涯里,度过年年月月。我亏欠祖先的恩德,难以忘怀。我举目犹豫,能否穿州过省,重返家乡
肮脏到极致何尝不是一种美感,压抑到极致反而也会格外平静,每日战战兢兢的生活,争狠斗勇朝不保夕,不知今夜宿何地,不知明天在哪里;狭隘的个体正义在洪流般的社会堕落面前就像自我安慰的小丑,把希冀与绝望沦入扭曲的空气形态里,眼睁睁看着再年轻的肉体也滋生着腐烂,再纯洁的信仰也被污秽淹没。
陈英雄和侯孝贤为了用梁朝伟,都把角色设置成了哑巴。
已经不再对电影的社会性感兴趣,反而是被电影细枝末节处流淌的诗意所打动。悬浮在脸庞上的蚂蚁,脚趾头上被吹拂的细毛,鱼缸里柔柔的水草。陈英雄对电影整体的把握还是太差,细节性的描述才是亮点。
世间的苦 如车轮一样循环往复 被残酷的现实碾压过 你才会想要重回当初 所谓生活 就是历经一切之后 再回到你最初启程的地方 (看得太难受了 感觉像是在看蔡明亮的片 到最后实在忍不住快进。。。> <)3.5
面对近乎腐败的罪恶,女依旧可以淡然的微笑~再找不出比这更恐怖的事情了~麻木固然可悲。。。那个年代是充满了血色黑暗的阴情岁月~可我一味的还是喜欢仅仅因为爱情~
恍惚不定的灯光下,鲜血与油漆焦灼下 分外真实的生命,制度扭曲之下荒诞,令人压抑的社会。在慢慢堕落,糜烂的生活是这么的分明和无奈。剧本改一下,把环境定在当下,估计是个绝佳的好剧本。
支离破碎的越南底层市井生活,潮湿,阴暗,堕落,压抑,吵杂错乱的诡谲堆叠。另外,梁朝伟那台词念得我听着都难受。
要表现的细节太多,节奏过于追求文艺而显得造作,越南的气质不适合拍超过2小时的电影,这就是为什么一直觉得陈英雄没传说中那么……因为越南除了他本来就没有拍电影的吧
三轮车夫一身蓝色的油漆。蓝色是大海,是天空,是忧郁,是空愁。
看<三轮车夫>,唏嘘不已。最广大的最底层劳动人民历经艰难挣扎(或者说奋斗吧),终于挣不破生活的网。绝大部分人沉沦了,绝望了,安分守己了,认命了。但也有一些年轻人,有着燃烧的青春,不甘于自己的贫贱。但是,他们能往哪里去呢?事实是,男孩去当了流氓,女孩去当了妓女。这就是他们能做的!而且,他们反因此获得了快乐、自由与短暂的满足!真实的生活多么平庸,平庸得可怕啊!真实得恐怖啊!而这正是陈英雄的冷酷电影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