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特殊的阶段、社会背景下,电影中的桥段更能引发共鸣。电影的背景,皮特的遭遇,与当下的我们所遭遇的有某种共通之处,权谋者的构想、企图,他们的游戏规则容不得拒绝,只有严格的遵守、顺从,你才能继续存活下去。
主角在返回洛杉矶时与女主在墓地的对话,以及在法庭上的所说,深深的刺痛了我:这是现实与理想的区别,我只是想回到以前的生活;若是他现在也站在这里,我想他可能会告诉各位,这房间里表现出来的美国,并非他誓死捍卫的美国。
现在表现的中国,是先烈们誓死捍卫的中国吗?
电影的最后,主角的抗争让自己的生活回到了正轨,但权谋者游戏的规则并没有改变,我们的人生并不是电影,也许抗争并不会带来想要的结果,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区别,权谋者的威慑力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但我们依然需要抗争。
《电影人生》主角的扮演者是金凯瑞,他主演过《楚门的世界》。编剧彼得因为涉嫌宣传共产主义,他写的剧本《尘归尘》被下架,他因气愤开车在海边奔驰,结果因避让一只动物而掉入海中,在海上又被岩石撞晕。导致失忆。在沙滩上被镇上的老人发现,大家都把他当作英雄卢克,他认识了镇上所有热情好客的居民以及卢克的恋人阿黛尔。阿黛尔曾经因看电影《左拉传》而立志当律师,并且梦想成真。在二战期间,小镇有六十多位青年人参军,并大多战死沙场,以致罗斯福总统都给他们镇送来革命纪念碑,镇上随处可见的是老人。这令我想起泉州有一个寡妇村。当时青壮年都被抓壮丁去了台湾。小镇的景色很美,小镇的人情纯朴得让人陶醉。卢克的父亲,准备让电影院重新开张。在卢克的带领下,在全镇居民齐心协力下,电影院华丽开张。卢克因撞伤导致失忆,本以为也会想其他影片那样,在再次撞伤后恢复记忆。卢克却是在观看他自己编剧的电影时恢复了记忆,知道了自己是谁。联邦警察也随即找到了他,向他递交了传票,经纪人跟电影公司希望他在审判会上宣读一个声明,表明自己不是共产党人。在阿黛尔的影响下,彼得在审判上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本以为要要坐牢,结果却阴差阳错成为英雄,并且他的编剧事业还得以进行。他回到了小镇,得到全镇人民的热烈欢迎,并抱得美人归。
“The good guys should always win.” 听着Harry临死前的这句意味深长的遗言让我不禁感慨万分。本片的结局也如Harry的这句遗言一样,主人公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胆怯,战胜了腐败的政客,战胜了愚蠢的电影决策者, 战胜了自己的人生。 本片我看了好几遍,记得第二次看时是和好友一起看的。当看到Harry以为Peter就是自己失踪多年的儿子Luke Trimble,并将其领回家。疲倦不堪的Peter倒在沙发上立刻睡着了,老Harry见状缓缓弯下腰为他脱去皮靴时,我身边的好友留下了眼泪。由于我看过一次,所以自己忍住了没哭。我知道此时的朋友肯定和我第一次看到此情景时一样,想起了自己慈爱的父亲。当看到老Harry临终的场景时,朋友再一次流泪,我的泪水此时也已经快要溢出,但我还是强忍住了。最后,当看到Peter在法庭战胜自己的胆怯,道出肺腑真言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和朋友一起哭了出来。 前两次,朋友的哭,应该是被亲情和离别所感动。但最后一次的泪水我不知他是否与我所流出的相同。我的泪水是辛酸之类,是委屈之泪,是无助之泪。因为Peter之言道出的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全战胜的急症——强权意志对个体意识的腐蚀与奸淫以及个体意识被玷污后的猥琐妥协。 记得小时候我的长辈总说国产的电影,电视剧很假,假就假在结局总是好人赢,而且好人要么死不了,要么中弹后总是必须先说一长串爱党爱国的废话才死去。如今国内的电影电视剧早已摆脱了这种僵化的模式,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形态好似也开放了许多。然而在我走向成年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感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压迫。有时我会觉得我生活的环境是如此的荒诞与可笑。我们从幼儿园开始起就被强制的灌输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许说谎。上中学时就被官方和媒体忽悠说年青人要善于表达自己的主张,敢说真话实话。然而一旦当我们稍微开始懂事,家长就开始直接告诉我们圆滑的道理,学校开始教育给我们如何做一个优秀学生的法则,社会开始告诉我们面对残酷,面对暴力,面对腐败,面对强权,在你被它日死以前最好赶紧去顺从去适应。纵观周边的众生,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无一不是在警告你:为了生存别说是脱衣卖肉体、说谎卖良心了,就算不要了自己的灵魂又咋样?何况现代的人尤其是中国人都不相信自己和别人有灵魂。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个看不见的声音在我们耳边不停的叫嚣着:“就说他们想听的话”、“我想活下去,为正义而战就会没命,睁大眼睛看,这就是现实世界。”我们一次次的被这种所谓的现实所打击、压制。偶尔想要做一点事就被老师、父母、领导这些代表权威和身份的名词所抵制、消磨,直到我们力不从心到放弃为止。稍有反抗便是逆臣贼子。我们压抑无比、终无成就的父辈们把我们教育得和他们一样处事圆滑没有出息之后,我们又会继续把这种生存法则顺理成章的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活下来了,我们过着一如既往的生活,我们害怕改变,害怕异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一个腐朽的政客,近乎神经质似的维护着自己的政权,不管这个政权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有多么荒诞与无理。 然而这样的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这样的成熟是真正的成熟、或是唯一的成熟吗?我们非得如此才能好好活下去吗?回忆一下儿时单纯的自己,那时的我们如此天真,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丽而真实,当失去我们心爱的玩具时我们大胆的哭嚎,当学会走路被父母举过头顶时我们开心的欢笑。喜欢就是喜欢,我们拼命的去追求,讨厌的东西我们决不妥协接受,只逼到父母狠心打屁屁不可。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英雄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爱人、国家而流血流泪,甚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时我们是多么的激动。那时的我们就像Luke Trimble 一样单纯,像Adele一样善良。我们毫不犹豫的相信我们所学的一切。 然而再看看如今的我们,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毕业,有几个还敢喊出不为那几斗米折腰的豪言。妥协、谄媚,但求自保已经成为了社会意识形态默认的法则。这场人生大游戏有了好多好多不成文的规则,谁都不想轻易Game Over。 有人说电影终归是电影,现实的生活不可能和电影的结局一样。影片中的结局是The good guys win. 最后皆大欢喜。但是现实的社会有这么宽容吗。或者扪心自问,自己的心胸能容得下这宽容吗?也许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The good guys cannot always win. 但是好人只要学会坚强,即使他们无法总是战胜强权意志的欺压,但是他们一定能战胜自己的胆怯,战胜自己的悲哀。看过The Majestic 这部温馨的电影,让我思考了许多,最重要的是他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力量让我从新回忆起了久被尘埃包裹的心灵,原来脱去虚伪的外衣的我们都是那么的单纯而实在。追求了几千年自由和平的人类至今仍被自己的虚妄所束缚,尽管我力量微薄,但我仍会不停祈祷,愿The good guys always win.
这是一个地域性限制内的电影,需要了解影片背景,美国的麦卡锡主义之下,发生的一段不可思议的冒名顶替的小故事,还引出了战争的伤痛。……所以,尽管本片的格局足够大,拍的很美,感情很浓厚,改变小镇,疗愈战争的创伤,抱得美人归,司法最后的胜利,等等。……但是矛盾冲突太弱,并且依然缺乏感动中国人的东西,虽然拍的足够好,足够唯美。……中国人,可能要的就是姜文在《芙蓉镇》的那句话,“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8分。可以理解为什么本片会是Jim Carrey自己最喜欢的片子。对朗森镇的居民们而言,猪角是否真的是失忆而归的卢克已经不再重要了,关键是他们悲伤的情感需要一个宣泄的地方,而男猪正好顺应了这个趋势。整部影片充满了浓浓的爱意,让人倍感温暖。可惜最终反对麦卡锡主义的内容略微生硬了些。
虽然结局圆满了点儿,听证会那段脱离现实了点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蛮感人的。DVD-Rip 国配 11/07/05
一位身处“麦卡锡”时期的憋屈编剧,借由一个已逝二战美国大兵的身份,穿越到一个视“黄金时代”的电影与品格为至高无上的小镇,最终收获了爱情、升华了自我、实现了身份的完美置换。电影的风格有些缓慢,但是这跟它致敬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朴实和庄重是相得益彰的,唯一的缺点是应该拍成黑白片。
喜欢德拉邦特,但这部基本就毁了本来长片就不多的导演,可能是剧本问题也许他有本身反共的隐晦观点表达的不清楚。假川普借用战争英雄的荣光重拾自我,好莱坞的黑名单事件也想到了现在的文革,失忆有硬伤但还原电影本质和朴实小镇真的扎心,还有类似肖申克的救赎雨戏和金凯瑞马丁兰道的表演,资料馆胶片
其实这部电影又叫 电影人生 2023 1.22二刷,政治正确的给予美国立国之本的基石电影,那些为了美国精神,自由,牺牲了的捍卫者,政治影响着电影,而电影反哺政治更加文明,自由,
最亲爱的阿黛尔:我有预感我们很快要搬走,所以可能会有一阵子没空写信。谢谢你给我的信,真的鼓励了我且让我能常念起家乡。不是要吓你,我加入之前早已接受,我也许再也不会回来。若真的发生了,答应我不要为我的逝去而哀痛,继续前进过最充实的生活,为了给我家人生命的意义,并且实践我们努力争取的理想。当恶霸强权兴起时,我们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打倒它。这是个单纯的想法,但是已经比任何事情有价值。除了我们任务失败以外,唯一让我难过的是,想到不能再见到你、不能拥抱你看着我们的孩子成长,不能跟你共度馀生。若我真的不再回来要知道,我并未真的离开。几年后你漫步再春日里,感受到和风轻拂你的脸颊,那温暖和风就是我在吻着你,最后请永记在心里,就是我爱你。-路克 —— 别人眼中的一万,就给你了,德拉邦特+金·凯瑞的《电影人生》。
Frank Darabont,《肖恩克的救赎》《绿色英里》《迷雾》的导演。
美国版文化大革命,是金凯瑞少有的没有一点搞笑噱头的电影,影片中金凯瑞一改往常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语言,用心塑造一个热爱电影的人,片尾有些烂俗,不然会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
很喜欢50年代的复古风格,小镇真美,小镇居民的质朴善良包容勇气,像一股暖流治愈了心灰意冷的Peter,真像一场梦啊让人流连在此。虽然英雄主旋律了,但仍旧被Peter虽不响亮却直达心底的陈词所感动。金凯瑞在很努力的去突破喜剧形象的束缚。不过全片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个叫Lawson的小镇
Jim Carrey抛掉他所有的夸张表演,化身Mr. Smith甚至一切Jimmy Stewart战前饰演的小镇青年,简单纯粹美好。这样的影片放过去必须找Capra拍——而Capra的题材放到今天演绎必然会面对一种尴尬也是这部电影面临的窘境:没有观众再相信这一套了。我是个太理想主义的人。
麦卡锡黑名单上的好莱坞编剧在被遗忘的英雄小镇找回失落的美国良心,明明很主旋律的寓言,从天堂电影院→天使在美国→萨勒姆的女巫,一路穿越哭成狗。虽然遗憾结局不是我想象的peter以笔名创作“骡马假日”而只是安于平凡的生活,但还是感谢导演的good guys win,让luke的父亲在善意的谎言下含笑九泉。
我總想有這樣一個小鎮生活,但我為我有這樣的想法感覺羞愧。因為我無法保證,我能一直安然下去,倘若我忽然離開,會傷了這樣小鎮的心,而我同樣相信有很多我這樣的人想傷她的心,總有一天他不再是安定的鎮子,他嫉妒憎恨唾棄那些外來者。言歸正傳,溫情的路線后是拳拳到肉的痛擊,你我都明白你還不了嘴
质朴的精神啊,有些愤怒的葡萄里面,美国民众那份质朴的情绪在其中的延续
怀表时间被忘却,故人暖风即亲吻;good old American story-telling;好莱坞左翼编剧童话,九一一后三个月上映也是挺有勇气的。多年前看没太大感觉,现在看头尾两场剧本会感觉有点扎心……
个人觉得是金凯瑞最好的电影
如果看过这部电影,有两个点大概率会被人津津乐道:一个是在国会现场慷慨激昂地辨析“宪法”、“人权”和“自由”的三角关系。这个算是“陈腔滥调”,可懂的人自然共鸣,不懂的呵呵一笑。另一个就是与《楚门的世界》对比,个人感受,戏剧性和冲击力肯定比不上,但同上,其后劲儿是需要眼界阅历来辅佐与补充的,类似于大部分人三岁小孩状态看《走向共和》的心态。最后想说的是:我爱睡觉,因为我爱做梦,因为我对各种可能性的憧憬。我爱电影,因为我爱做梦,因为我对不知何时戛然而止人生的预充。电影纵向上岂止延长了我三倍生命,横向上更是让我体味和共情了几千种人生。足矣。
这部电影非常棒,不过有点长将近150分钟,Jim Carrey表演的很出色,不是以他那夸张的面部表情,而是以非常认真的态度,100%的认真.他的角色让人记忆犹新,他甚至表演地比在Truman Show中更加认真,故事写的也非常好,Carrey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记忆,镇上的人们以为他是从军队回来的人,并热烈欢迎他,他也这么以为...不管你是不是Carrey的fans,或者你认为他的表演总是太over,或者根本不买他的帐,没关系你可以看一下这部电影,或许你会有所改观他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如果我是上帝,我就让不喜欢《电影人生》的人统统去下地狱”——吉姆·凯瑞,2003.
前一个半小时堪称童话般的完美,温暖,就像"Luke"第一次走进电影院时出现在背景里的《生活多美好》的画报,不过之后还是无可避免的开虐了,谢谢,有虐到。最后法庭的剧情也是够讽刺的了、男主的演讲内容虽然没有实质性作用,但也代表了他在这一切之后从卢克的身份中得到的成长和继承——话赢得了一点点话语,倒也没有什么波澜,而行为表现赢得了小镇人的认可。很传统,也很Nice。‖又看了一遍,本来是偶然刷到,打算再看一遍开头就好的,结果还是看完了。开弹幕让我知道了原来卢克的声音是马特•达蒙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