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
末世画船,沉于流沙。孤臣孽子,世代隐喻。1949题材拍不好就不要去动,等不世出的电影人出现即可。吴宇森试图将国共内斗、中日世仇、兄弟反目裹在爱情万金油中,来涂抹这艘叫做“太平轮”的末世巨轮,他终于从一流的香港导演堕落为二流的好莱坞生意人。他不懂1949,不懂桃花扇底哀江南,也肤浅了爱情。
这是我写在短评里的话。
长久不动笔,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自己坐在桌前喝一杯酒,伴着窗外狂风呼啸,听蔡琴《渡口》,回想起64年前那个冬夜的海风中,太平轮如何一寸一寸静悄悄地沉没了下去,如同没有存在过一样,深感吴宇森这部耗时多年的电影,还没有蔡琴的这首歌来得恰如其分。
太平轮,太平轮,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太平轮这个故事,大陆导演可能拍好,台湾人有可能拍好,唯独当下的香港导演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答卷。1949年的台湾海峡,无才者管中窥豹无法竟全功,懦弱者避之唯恐不及。而吴宇森着实是愈发聪明了,他挑上了1949年1月27日的冬夜中,沉于台湾海峡的那艘渡轮,这个从谢晋开始,中国大陆最顶级的电影导演视若宝山的一个题材。《太平轮》拍好了,如投名状一般,影评人势将交口称赞,但如果拍得不好呢?
我是在未看到太平轮这电影之前,已经自夸,可以猜到这部电影的上下两部将如何分裂,看了之后果不其然:几位男女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都与中日战争和国共第三次内战扯上关系,而在国军全线溃败的情况下,几位主人公背负着爱情与恩仇登上这艘画船,驶向他们命运的终点。
香港导演是真地不懂中国历史的,拍出来的历史电影都如二流武侠小说(《鸿门宴》),而所有的大格局题材他都像处理《赤壁》一样,上下两集,如TVB一般。吴宇森对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认真劲头,还不如张艺谋在《活着》(哪怕《金陵十三钗》)中的付出,他以为砸些钱,做些功夫,就拍了那场你死我活、中华民族几乎是在自断经脉中做出选择的年代。
他拍不好战争,也当然就拍不好那艘游轮,是的,不是巨轮,是游轮。
肠肥必然脑满。精挑细选大明星加入贺岁档,兼顾一下大陆、日本、台湾乃至韩国的票房,吴宇森今日的选择,和当年那个在旺角街头刚刚辞去记者工作的年轻人的志气,相去甚远。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说他们不懂历史,若不服气,就在脑海中尝试想想1949年1月27日,在黄浦江码头因为过于拥挤而跌落海中的孕妇们,还有那些明明已经无法维持秩序还努力去救人的国民党宪兵;去想想那些缺了胳膊断了腿,枕着步枪在寒风中睡在北平崇文门下的林彪军队;去想想淮海战役(徐蚌会战)结束后徐州市在街头的女大学生,她们跟着国军溃败的军卡车后面跑,大声哭着喊,“谁带我走,我就嫁给谁”;去想想在安徽滁州城内国共两军在大雾中对峙,共军将鸡汤煮熟了迎风送去香味,而那些饿死却最终没有投降的国军,或者去想想陈布雷为何自杀,去想想易地而处,你会不会登上那艘船?
你又可知道,一直有传闻说太平轮载有千斤黄金,是共军为阻拦黄金进入台湾而秘密炸沉。这种谣言在烟锁海峡的白红对峙时代,甚嚣多年。但那些至今无法找寻骸骨的遇难者中,除了国民政府的退休高官、富商名流、民国的文化精英之外,竟真的还有几位是共产党送去台湾建立网络的红色特工(张汉,余则成的原型之一),而他的女儿为父正名从辽宁走到香港,奔波多年。山河虽好非完璧,当死难的双方都是孤臣孽子,而你在为太平轮哀叹之时,你到底需不需要选择站在哪一边?
模糊的价值观是不需要选择的,没有读过这些,就任你再聪明也无法想象出来。你精挑细选俊男美女,既配不上当年上海滩的绝世繁华,更配不上北朝勃兴南朝断送的末世哀歌。众生皆苦,这世上有谁不死?死在泰坦尼克上,一定惨过在大萧条中自杀吗?太平轮是惨,但那个名唤中华的民族呢?如果真的能浴火重生,那无数埋葬在中国各处的民族菁华,死得是否值得?
吴宇森终于没有懂这些,他将一切裹在爱情的万金油中,打包送给了观众。他蜕变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在预告片中即宣称“与其把生命交给战争,不如献给爱情”,但这句话,毕竟还没有《宋家王朝》中蒋介石的那句“革命就是爱情,爱情就是革命”来得厚重。导演的悖论或许在于,你如果真是一以贯之的和平主义者,又为何让小马在《英雄本色》中的太平山顶说出“我做这一切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可以拿回来!”,那一句振聋发聩的台词。
历史不就是这句狠话中来去的吗?
当我们称一个东西、一件事为悲剧时,我们到底是在指代什么?写完这些,听到蔡琴另一首《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或许因为是中国人的缘故,我始终认为太平轮的悲剧象征超过泰坦尼克号。最大的悲剧不是生死,不是情人远隔重洋,而是整个民族最优秀一代人的努力付诸东流水。1937,1949,1976,甚至今时今日的盛世,莫不如此。
太平轮不是五月花号,台湾岛也不是蓬莱仙山,而这土地上的人们,始终没有真正等来那艘能驶向彼岸的船,所以它出现在《老残游记》第一回的梦中,又在梦醒时遽然消失。又或者如奥斯卡王尔德所意指的悲剧意象,我们曾经建造过这艘巨轮,甚至登上过它许多年,但终于失去了它。
彼岸是西天取经路茫茫,何不看重脚下?
而对那些船上的同胞,但在沉没之时,我唯一奢望的,或许是历史真地记住了他们,真的,在离去时假装舍不得他们。
2014年12月1日
2 ) 撅着屁股的吴宇森
吴宇森一定是认为把电影分为上下集是让电影成为史诗片的捷径,在雷死一票人的上下集《赤壁》之后,鸽子吴又奉献了上下集的《太平轮》。当我看完太平轮上半集之后,我深深觉得,鸽子吴其实是明白自己拍不了史诗片的,他所想的不过是靠着强大的卡司多赚上一集的钱。整部电影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刻意”,不论是战争还是爱情。电影竭力表现的英雄主义深深透着80年代港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当然那是吴导的老本行,我们也许可以把它理解成不忘本。
电影为表现史诗感拍出的大段战争场面充满数码感,而且很多场景毫无必要。开场不久时金城武穿着白大褂莫名其妙的站在一堆尸体和悲怆女声中仰天痛心时,我真想跟吴导说,你索性再放一群鸽子好了。而电影充满了这种情绪化镜头和泛滥的伤感配乐。过度的渲染只会让人厌倦,而不会让人感动。就好像好的文学一定是平实而深刻,而少是用华丽辞藻,人们心中的真正美女多是白裙素颜,而不是浓妆艳抹。
电影的爱情戏是主线,黄晓明和宋慧乔的感情戏不论是桥段还是台词,都老套肉麻到受不了。倒是佟大为和章子怡的戏自然真诚很多。演员表现里也是佟大为和章子怡表现比较好,虽然很多人黑章子怡,但不得不承认她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演员,就是她落难时的妆太工整了,失去了真实感。宋慧乔就是个大花瓶,一副表情可以从头演到尾。不可否认宋慧乔很美,但一部电影不能光靠演员的脸蛋来表现的,如果美貌可以代表一切,那每一届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都应该是维秘天使。黄晓明的表现也很一般,舞会吊着雪茄出场把玩世不恭生生演成了痞子扫街,后半段的英雄感气场也欠缺,怎么都象提了一口气憋出来的戏。
当然电影也不是全无亮点,电影中间40分钟就不错,主要集中在台湾戏和章佟身上,这部分戏让我以为电影渐入佳境,可惜电影的后40分钟毁了这种感觉。电影的后40分钟甜菊感太明显了,不知道吴导是不是为了让电影顺利公映特地做出的姿态,但你若想表现大历史,真实反应战争的人性,反应内战的残酷,你就不能这么谄媚地撅着屁股。虽然吴导打着算盘打算赚完上半部赚下半部,我却是不会为了下半部再去贡献50元的票房了。
3 ) 不会讲故事的人
两年前莫大爷在瑞典拿诺奖的时候用他那略显寒碜的官话,给全世界人们做了个获奖感言,题目是《讲故事的人》。而随着自己读过的书越来越多,看过的电影也不那么少以后,发觉能把故事讲好的人真的不多,书和电影都是一样,电影的故事就是所谓的剧情。
刚刚看完太平轮,总的来说三条线很清晰:主线黄晓明征战思念留居台湾的爱妻、副线台湾医师金城武难忘学生时代女友长泽雅美以及国军通讯兵佟大为思念“假妻子”章子怡(剧中人名有些忘却不如用演员名众所周知)。
主线非常简单,黄晓明在抗战中立攻,回到上海功成名就同名门望族之女宋慧乔相恋结婚。然后就是内战打响,宋慧乔被迫前往台湾“避难”,双方彼此思念的故事。线索很清晰,导演还加入了乔妹爱弹琴谱曲,欲给爱夫谱曲的俗套桥段来增加二人的一个情感寄托。男方是结婚相片,女方则是那首尚未谱写出的曲子。
主线剧情简单介绍完了,那么这影片为什么我觉得差呢?电影题材是战争爱情片,那么就是一部分战争一部分爱情,而吴大导演似乎是在战争场面上花了太大的精力与金钱,把场面搞得宏伟壮观,机位的选取与移动都十分考究,大量的战争场面无疑是在告诉观众:战争伤亡十分惨重,让人渴望和平。但是吴宇森过度的在片首以及片尾加入大量的战争场面,不停的炮火与冲锋兵手榴弹,没有剧情和对白,电影时间已耗去大半。相比同时期的《狂怒》同样是战争题材电影,虽然没有爱情,但影片中还是存在短暂的爱情,而战争时的场景在不输太平轮的同时,它的画面吸引力与剧情紧凑性就要远远甩下太平轮十几条街了。
回到太平轮,黄宋恋主线以及战争场面占去了影片大部分的时间,还要另外叙述两个小人物佟大为何章子怡的生活,附加医生金城武对初恋的回忆。这就是两个小时电影的全部内容了,剧情进展缓慢。
吴大导演还特别喜欢搞一些唯美的画面场景,我承认这些是可以为电影加分的环节,但都不是必需品。
金城武睡觉时怀抱初恋的日记本聆听窗外的雨声;长泽雅美家门前的风铃悠扬;宋慧乔赤脚携子在草地上舞蹈等等等等,导演想用这些来深入刻画几位主角的爱情,可我发现观众很难因为这些就进入到影片中去,觉得那几段感情有多么的缠绵悱恻浪漫迷离。
爱情的不够动人,就无法衬托战争的险恶残酷,哪怕画面再炫,花更多的钱,做更好的特效还是不行。
现在的国内大导演似乎都在本末倒置,一个有历史背景,很好口碑的体裁,拥有强大演员阵容的合作支持,当然还有大把的钱,他们所追求的是最初期的视觉感受,要把画面做好做美,而再美美不过好莱坞,对于内心的感受,剧情的叙述却又输的一塌糊涂。
整个太平轮剧情的推动是依赖和近年来流水账电影标杆《1942》一样的时间字幕,人物的心里活动就是靠给主角特写主角的内心独白。手段之粗鄙,手法之低劣,只能算是糟蹋了演员吧。
不得不提,影片中章子怡、宋慧乔以及长泽雅美的颜值都在9分以上,中日韩三大女星的合作确实很有嘘头,而且她们的演技算得上一流,只是这不是一个好的剧本,好的电影。
最后,还是衷心地希望国产影片越来越好,从最基本的讲故事做起,讲一个好的故事,完整的故事,比什么都重要。
4 ) 没有主角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军将领雷义方(黄晓明 饰)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中的幸存者还有通讯兵佟大庆(佟大为 饰)以及台湾籍日军军医严泽坤(金城武 饰)。抗日战争结束,雷义方迅速与千金小姐周蕴芬(宋慧乔 饰)相恋结合;佟大庆喜欢上了跟自己假扮夫妻拍照各取所需的孤 女于真(章子怡 饰),两人相遇不久就各奔前程;严泽坤顺利回到台湾,乘坐“太平轮”穿梭于海峡两岸购买药材,却心系青梅竹马的日籍女子雅子(长泽雅美 饰)不能忘怀。内战的爆发迫使雷义方和佟大庆重回战场,周蕴芬和家人乘“太平轮”去了台湾,从此开始漫长的等待。历史的不幸使大家相遇,“太平轮”成了几对情侣此生的牵挂。
5 ) 打三星总还是可以的吧
本人现在山西南部一小县城出差,拜社会主义经济繁荣所致,这县城居然也有电影院(虽然每天只放2场……)。机缘巧合之下,昨日获得赠票,遂去看了《太平轮》。
现在这片子的豆瓣评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我也就先不说缺点了,说几个优点吧:
1.本片对各种方言表现得十分到位,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地方说什么方言。国语、日语、上海话、东北话、闽南话都有各自的表现,甚至于蒋的浙江口音、我军某将领的四川(湖南?)口音,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尤其是在台湾的一段,大部分对白是闽南语,照顾宋的老妈子国语会得不多,一着急就说出了闽南语,让人感觉十分真实,非常有生活感。还有金城武回家那场戏,一样的闽南语、相似的家庭陈设,顿时就有了《悲情城市》的感觉(在此再怀念一下女神辛树芬)。更别说后来直接出现了在《悲情城市》中曾出现的演员(貌似演的是金城的舅舅)。不能不说,吴宇森在方言表现这一点上非常有大导风范,配合上字幕,丝毫不影响理解,加强了代入感。(还有一点不吐不快,语言方面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例子就是《一代宗师》。国语配音里,大家都是一口正宗国语,梁朝伟那口型明显对不上,东北人啥时候一点口音都没了……;粤语配音里,好么,这下梁朝伟口型倒是没问题了,但是竟然能与操国语的章子怡对话毫无障碍,二位都是双语侠是吧,在那里炫技呢……)
2.实在想不出来了……
缺点嘛,捡两条实在不能忍的说:
1.战争场面实在不好,明显不如集结号。这不是拍动作片,冯导当年请了韩国团队,不知吴导怎么想的。有一点令我印象很深:表现炮弹爆炸的爆破点相距非常近,而且明显呈直线排列。这可是炮弹,哪有那么整齐的落点?
2.章子怡定位不明。抛开明显可以用方言得知出身的佟、金城、长泽,黄、宋明显出身较好,官面上的人物,国语说得好可以理解。但是章是怎么回事?她明显是穷人出身,怎么会说那么好的官话?难道是大老远从北平跑来的……还有,章是到上海找男人的,结果却做了妓女,你确定这样你男人还会要你?而且,俞飞鸿是出于什么心情租给她房子?楼上的动静楼下都能听见,俞可是有两个小孩子的。
其他的诸如线索混乱、演员演技之类的就不说了,我就算看出来,也不能提供什么可行性意见。
观影之前看了下豆瓣评分:6.3,顿时就有不好的感觉;看完电影再看评分,已经成5.9了,顺便打了个三星的评分;今早再看:5.6……
长泽雅美在片中真的显老啊……只有我这么觉得么……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
6 )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
文/梦见乌鸦
2014年贺岁档这个火热的季节中,第一部迎来的大制作就是12月2日全明星阵容史诗片《太平轮(上)》,导演吴宇森,这个国际级大导演的名字,完全可以与12月另外两位大咖导演姜文、徐克平起平坐,从而形成贺岁档三足鼎立的角逐之势。但这部电影却也是最令人纠结的一部。首先这个关于太平轮的故事被拆分为上下两集就让很多观众摸不着头脑,其次作为一部史诗电影,也恰恰是当今内地影市浮动较大的题材,从《金陵十三钗》到《一九四二》票房成绩虽然喜人,但与动辄数亿的投资相比,毕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内地观众对战争史诗、奇情大戏的还有多少接纳程度将直接反映在电影的票房上,届时这部吴宇森筹备多年的心血之作、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能否证明吴宇森的白鸽如今依旧飞舞在观众心中呢?
而当观众欣赏完电影之后,就能发现电影被拆分为两部的用意,尽管下部要等到2015年,但可以猜测到,上部是一部战争片,下部是一部灾难片,整体则是一部爱情史诗,到头来,三段战火纷飞下的爱情故事,终究汇成了“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
提起吴宇森的名字,离不开暴力美学、双枪白鸽、兄弟情义以及小马哥那浑身是枪眼的风衣。作为曾经全球最知名的华人导演,吴宇森将暴力美学带入好莱坞,推向全世界,《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变脸》、《碟中谍2》,多少经典回忆峥嵘岁月中,而功成名就的吴宇森随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或许喋血街头的日子已经容不下暴力导演的雄心壮志,或许不拍史诗片的导演不是好大师,总之吴宇森在史诗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中有得也有失。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拍史诗片缘于年轻时最喜欢的电影《日瓦戈医生》,因此从这部电影的内核上来看,与其称之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倒不如将这套电影,尤其是《太平轮(上)》,更像是中国版的《日瓦戈医生》。
吴宇森拍摄史诗片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其实就是难以走出的小格局和对叙事节奏的掌握,毕竟吴宇森最擅长穷街陋巷的情义和茶馆中的子弹华尔兹这种偏向小格局的属性,放到史诗片中就行不通了,与注重宏观格局格格不入,这一点在《赤壁》中就能看出来。然而令人惊喜的,《太平轮(上)》中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但吴宇森对宏观气氛的调教和叙事节奏的把握却大大提高。
电影重点描述了三段爱情,三对“恋人”侧重点各有不同,黄晓明与宋慧乔起点为一见钟情,讲述的是离别;佟大为与章子怡起点是相濡以沫,讲述的是聆听;金城武与长泽雅美起点是青梅竹马,侧重思念。这三段故事角度不同、地点不同、层次不同,从而概括出乱世之中的浮华与阴暗,上海滩、台湾、华北战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全的还原出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华大地的风云突变,但从这一点来看就非常了不起。吴宇森在电影中的叙述结构条理清晰、张弛有度,而且很有独创性的采用了书信体的叙述结构来展开故事,通过恋人之间的书信、照片甚至音乐等载体而引出一段段故事,平铺中夹杂着倒叙回忆,且让故事条理清晰。这样的处理方式类似于美国电影《燃情岁月》和《硫磺岛家书》,避免了因角色过多造成了混乱和流水账叙述,而多条线索掌控起来难度也更大。但在这部电影导演却将其整合的条理清晰,节奏方面张弛有度,在华语同类电影中,这样的群戏和鲜明的叙事结构足见吴宇森的功力。而对于人物和情感的刻画,向来是吴宇森的强项,效果自然不俗。
余下填补剧情便是大量的战争戏份,这一点吴宇森在《风语者》和《赤壁》中暴露的毛病还是没有改。依然是格局的问题,战争戏份固然火爆,场景考究,焰火效果等技术环节也做到了极致,但效果却因局部出彩而忽略了整体。最简单的便是交战双方的越轴表现,侧拍、跟拍和迎面拍摄没有控制好,倘若不是军服区分,在火炮效果和浓烟之下,或许观众敌我难辨。且吴宇森在驾驭宏观场面上依然没有走出当年的街头火并的影子,仍是局部出彩,在这一方面,其实属于华语片导演的通病。
电影摄影华丽,服装道具奢华,章子怡风尘中的清纯,宋慧乔端庄中的孩子气,以及长泽雅美惊鸿一瞥的清纯,加之三位型男各有特色,都融化在大气美丽的镜头之中。电影的道具也极为考究,细节出彩,充满了时代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说起来也有点悲凉,上部电影流程的叙述和出色的角色刻画让三对主人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乱世情缘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到了下部,尽管还未曾相见,但史实不会改变。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但这个承诺最终会随着那艘一去不复返的太平轮,载着无限的惆怅而长眠海底,已然自顾自的黯然神伤。
华语电影其实需要这样的史诗电影。
不知道吴宇森所说的终于拍出了想拍的电影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两个小时内我如坐针毡。主线模糊,剧情冲突缺乏,演员演技平庸,毫无想象力的战争场面……我明白上集导演和编剧的思路,但大量情绪化段落和泛滥的配乐只能让观众觉得疲惫不堪,体验重复。也许下集会精彩,但我也不再关心后面的故事了。
“老板。把这几张照片接在一起,要唯美的那种”。吴宇森:“没问题!”
战争场景很不错。国际章演技牛逼,如果没有黄晓明+乔妹那段,专心写国际和金城武2条线,绝对是部好片
毕生致力于用歌剧式的华丽影像来表现草民身上的高贵的吴导啊,万恶的好莱坞终于还是把你掰直了。
把教主换成张震就完美了
上确实是铺垫,但是整部电影来说也还是不错的,豆瓣给的分着实低了些
如果吴宇森还有那么哪怕一丁点的顾惜名声的想法,他就该把这所谓的第一部立即免费放到网上,作为大家去看第二部的背景资料。另外,黄晓明真的不打算去找个配音吗?
其实比较散,更像是序篇,战争并没有将这些集中起来,依这个势头下部会更好看。我好像能在吴宇森导演的镜头下看到了他的触觉,他抚摸过的这个面对生死的在挣扎的生命。章子怡和俞飞鸿演得尤其的好,我觉得她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是非常惊人的。我没办法去断定这部电影好不好,因为它是有生命的。
小明,你本不该来的。
两星半,较平庸。太平轮仅是噱头,更想写乱世众生。可惜几条线处理得都不太好,少有亮点。尤其最后超长的大战,无聊无新意(尤其对抗战剧熏陶的内地观众),也不敢有突破。而角色都缺少核心目标,没有向心力,这也是觉得故事松散的原因。黄晓明仍是老派吴宇森电影英雄(发哥)的形象,不过气质差太多。
1.开场战争戏的两块五特效和镜头运动就奠定了难看的基调;2.这片调色是个大问题;3.黄晓明满脸写着自恋两字,那下巴是要翘到天上去; 4.宋慧乔的韩剧演技也是蛮出戏的;5.章子怡全片除了帮伤患抬抬手什么也没干,哦还被干了两次;6.一星给金城武,一星给长泽雅美,好歹养眼;7.期望有点大,失望也蛮大
固执的吴宇森将其典型元素和个人偏好集结于此,这么多年他仿佛憋着气,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或评论,意欲拍成史诗片最终不可避免滑向悲剧,可叹;战争场景冗长且平庸,爱情段落稍好,画面太远离尘嚣;教主和宋慧乔过于美貌,重见金城武真好,长泽雅美的背影;演员调教颇有问题,看看章子怡吧。
是连接着格瓦拉吗。。我还没标就恶意标了推荐。。狗屎!电影一般,在开头一会就觉得像赤壁,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不是我的菜,我爹拉我去看的,我想看一步之遥,可惜没上映,唉。剧里有杀马镜头,伤心!伤心伤心!唉,那人也是无奈,蛮难过的,对于战争这个话题。
问题很多。全片给人一种往《建国大业》里塞三段爱情戏的感觉。生硬的转场破坏好不容易铺垫出的一丁点感情,导致最后三段爱情的刻画都不深刻。几位大牌显得束手束脚,黄晓明拗造型不亚于《狂怒》里的皮特。多余的慢镜头、做作的台词...即便又现白鸽,即便很有美感,但这样的美感极大破坏了电影的历史感
海上灾难前充分的情感铺垫,悲戚厚重却不失浪漫色彩。极力弱化暴力的战争戏份营造出一种庄重的美学氛围,与各级主角情感体验的部分相得益彰,节奏铺展与转接做得异常舒适,显然由吴宇森扎实的技法与王蕙玲细腻舒展的剧作共同成就。唯美的影片本身使3D效果显得多余,期待下集。
时而是日本小清新幻想片,时而是韩国公主病意淫片,时而是八一厂抗战历史片,时而是赵宝刚谍战爱情片,类型多元主题多变,看一部顶五部不费劲儿。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四川话、闽南语、东洋话,对谁都公平轮番练听力。这样宏大的跨语境文本,这样敏感的党际历史区域,恐怕还真得是吴宇森拍
看了首映很失望,电影主线凌乱,剧情滥俗,转场更是生硬。黄教主犹如许文强上身,端着脸耍帅扮酷,台词也造作,表现太差了......就这水平也好意思弄上下部,3D IMAX圈钱,对导演失去尊重。
开头的那间光明照相馆,其实是三对恋人生离死别的起笔。三组合照,一张真婚,一张假意,一张是合成未完的夙愿。吴宇森在上部抛撒一地杂乱线团,各奔东西零碎铺洒,影响整集叙事,但上部只是国共之争,下部应该才是巨轮沉浮中的大灾难大悲喜人性刻画,愿他下部能好好绣出一朵惊心动魄的乱世浮生花。
上部是战争片,下部应该就是灾难片了,画面超赞,又见吴宇森的白鸽,情感刻画和上海滩的浮华阴暗描写的比较细致,书信体叙事足见功力。三对恋人重点讲了两对,其中一对还跟太平轮没关系,还挺期待下部,想知道金城武为什么会回到船上,我大麻酱上部几乎没戏份
看了首映,没失望,极赞,吴宇森对于这部电影的镜头处理极其到位,上半部充满了铺垫。这是一部极其难拍的电影,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诉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诉一个线索。只是看完之后心里各种难过与感伤,国家情仇和诗与远方,这是我唯一认可的华语电影上二战中国战场的电影,也是最棒的,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