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又叫小中华,2021年的互联网多了许多用越南代指某国的叙述,想必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好评的部分是电影的时代感和画面,陌生又熟悉的场景总会引起人们的一些瞎想。
差评的部分是剧本,人物形象干瘪,剧情脱离现实。可能有些观众觉得看的爽了贴近现实没必要,可种种剧情实在太离谱了。
华仔饰演的记者简直不像现实中存在的人,这种性格真的适合记者这种人物设定吗?最尴尬的是编剧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还要在香港本部加入一段打闹戏份...实际上没起到作用,反而是鸡肋。
这个记者遭遇了什么,撞翻国营商店在赔五万越南盾和监禁两周之间选择了监禁两周,编剧给出的解释是身上没钱????你可以记者啊这点解决问题能力都没有吗?这是一进宫。
二进宫是站在游行的台子上被当成异己被追捕......还有这么巧的事???
抓到本来稍微询问一下就可以走了,然后编剧为了他能顺利地三进宫,也为了顺便黑一下越南的言论自由,安排了一段因不小心洒落了新闻报道被抓起来的情节......
这也太巧了吧?最后被判三年,不得上诉,还组织了一段轻松的越狱?
为了让主角失去些什么,还特意安排了一段毒蛇咬手,断手的情节......为什么这么编排啊,我不理解,没头没脑,就这么突兀的摆在结局之前。
如果说要统计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这段剧情能发生的概率,基本不可能。假如说是一个市井小混混能有这一连串低情商反应,再加上天公作美,大力配合,可能有那么些微概率。可是......剧情设定的是记者啊记者啊记者啊....记者平时的工作都是插科打诨吗这点警惕性都没有吗?
再来说说阮红这个角色,不得不把刘德华(刘继祖)放在一起。男性在剧中摆出各种帅帅的pose,女性也是一片痴心。可这一片痴心到底从何而来真的让人费解,能让一个人甚至敢去参与越狱......弟弟五年,德华三年,这个风险有必要冒吗?又不像陈奎安等人是战俘刑满释放遥遥无期......
最后明明可以带阮红去hongkong,然后这个时候仍然是糊里糊涂,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可能是Vietnam才是未来的希望,hongkong民众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吧。为了强制分离,一道铁丝网就将两人隔开了,我???怎么阮红能过界碑刘德华就过不了,是有at力场拦着吗。这种刻意的分离,刻意的悲情,我欣赏不来。不过换种角度考虑,可能是为了照顾民众的排斥难民情绪,但也不妨碍这段剧情整段垮掉。
阮红这个形象,可能满足一些希望女性无条件的依附于自己的这部分观众,而这部分观众也喜欢华仔这种又帅又悲情的角色。可能我不是受众了,我的问题😅。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剧情,那就是:充满意淫
再来说说优点,提到了一个被遗忘的话题:反击战中的我方战俘的遭遇,不便多说。编的再怎么烂能让我们记起一些东西总是好的。但总体来说还是瑜不掩瑕。
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西贡的殖民地风情配合上良好取景,小中华的自行车人潮、小中华的阅兵、甚至小中华的种种机构设置、旗子、徽章,全都有熟悉的影子。《情人》中的西贡是殖民地,《爱人同志》中的西贡是刚刚改开的风景,30年后现在的西贡,已经和一些中国城市没有区别,除了他们的历史建筑。就类似大连,类似青岛。
最大的优点:钟楚红真的好美(─‿─),风情!
以前看只觉得越南好黑暗,逃狱好劲爆,现在看就难以理解刘继祖的莽撞性格,是华仔电影里我最讨厌的人物设定了。
祸明明都是他自己闯出来的,第一次出狱简直搞笑,经过牢狱的毒打还没接受教训,没走出大门就踩帽子泄愤,之后的一系列更是自己作——被人拖着跑两条街愣是无法挣脱?撕开个文件袋至于搞成天女散花?而且报社是疯了吗,这么个定时炸弹让他带着都不说清楚?阮红也是够勇,能直接策划组织逃狱,但最后不去香港回越南送死吗?那个年代去香港的越南难民还少?《家在香港》里逃到香港的大陆少女回家也比这个能让人接受。
电影想表达的内容很明显,但不真实不合理的人物和剧情严重削弱了整部电影的可信度,比《投奔怒海》差远了。
不过电影有个好处就是记录下当时越南的影像,从没看过越南电影,对越南的印象全部来自《投奔怒海》《爱人同志》以及美国拍的越战电影。这部片子里阮红在桥头看押送犯人船只的那个景色好美。
最近看了这部片子才发现原来十几年前已经看过这部片子了,年轻时看完电影只记得打打杀杀,俊男靓女。现在看时看到的是河水里站在水牛背上的,坐着牛车过桥的行人。有人在暴政下苟且生活,有人为国家人民拼死呐喊。古人说的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桥下华仔蜷曲躺在小船上惶恐不安,桥上红姑左右奔走伤心焦虑。华仔演技一如既往,红姑传神惊艳。
经常想起东邪西毒中梁朝伟饰演盲剑侠的那一段:眯着眼睛看着迷蒙的天空,用平淡的声线说,希望明天的太阳会好一点。但那有什么用呢,命运不可遏制的翻到了结局,在漫天灰蒙蒙黄沙中,你走到了最后一步,成为沙漠中的一具枯骨。
就如华仔和红姑在生命中的邂逅,无论多么刻骨铭心,万般回眸难忘,也逃不了轮回中必然的安排。
今晚看了黄泰来导演的《爱人同志》。主演:刘德华、钟楚红、成奎安。
这是一部通过跨国恋嘲讽八十年代末期越南的电影。单纯从技术层面讲,它算不上一部绝佳的港片。片名显然来自罗大佑的同名专辑。具体内容不可描述。在2020年春天,观看这样一部时代感强烈的电影,实在令人感慨。然而,这些感慨也不可描述。
下面只写可以描述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才意识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也就是中越之战结束之后,越南国内的正制形势与其他国家差不多。与此一致的,可能还得加上韩国。三个民族的语言里,连“抿煮、字游”这些口号的发音都一样。相同的枪,相同的坦克,相同的爱情,相同的可口可乐。如今,30年过去了,瓜熟蒂未落,几家欢乐几家愁。谁是亚细亚真正的孤儿?
在信息凝滞、缺失的空间里,电影、小说、美术等艺术作品会代替纸质文件,保持特定的历史。经年累月,它们会成为真正的历史。具体地说,无论《三国志》多么为官家称道,人们对那段故事的记忆也只会来自《三国演义》。
最后一句,钟楚红在这部电影里,真美。
非常好的严肃题材及故事模板(好白菜)被无能的编导(猪🐷)彻底毁了,剧情各种逻辑硬伤,人物情感脉络凌乱,编剧完全没有照顾到观众的智商,一味地抒发当时红色恐惧的政治隐喻!更无法想象的是如此丑化越共的电影居然得到越南各相关部门的支持,确定这不是用阴阳剧本蒙混过关的? 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记录了红姑经得起岁月洗礼的美,越看越有味道,这是学生时代无法领略的惊艳,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因此,看到结局更想手撕了编剧,看不透历史,不懂人间风情,就做些俗人力所能及的事,安静地搞些娱乐作业。
导演有病,编剧脑残,一个人会被公司派去国外出差怎么会这么傻,华仔演的简直就是一个傻逼啊,首先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情况了下去和”客车“司机抢驾驶权,这不是一个正常人干的出来的,其次追上女主之后还东西居然不停车还,难道为了后面的剧情就要强行改变正常人的行为逻辑吗,又或者导演编剧水平就只有这么高!看到华仔上民进人士游行示威的高台就看不下去了,果然没让我失望,自己没做亏心事警察来了站一边就好了为什么别人拉你你就和别人一起跑?要是大街上别人拉着我就跑我肯定会挣脱,如果还拉的话反手就是个大嘴巴子,搞笑的是跑到店里民进人士杀店主华仔不制止居然还不跑,实在侮辱演员智商,最后好不容易靠女主解决了问题出来的时候居然又幺蛾子整,找个证件居然把一包文件搞得满天飞,脑子有病的导演你收到刀片了吗?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简直就是侮辱演员和观众的智商,不要以为别人都和你们这些写剧本的一样弱智,活该导演和编剧火不了,操蛋电影!!!!华仔的耻辱!!!
剧情过于公式化了。看了片尾感谢名单,越南官方居然支持了这一部到处暴露越南黑点的片子,而作为敌对国战俘的PLA成奎安同志是越狱的正面形象,尤其看到“以前的南越政府肯定没这么差”的台词让我感到简直不可思议……
靓红姑
20年前的香港电影,喜欢越南政治擦边球的拍摄,这是个隐喻和扩张,香港的安逸使人有冲动去表现一个人性凶猛的红色政治国度。
红姑华仔粉丝力荐/情深义更深
演员里真的有人叫tong zhi
那时候没有电脑动画,刘德华满脸爬蚂蚁应该是真的吧?
红姑的扮相虽然土气但还是掩盖不了她本身的天生丽质,华仔演得很拼命,剧情整体还可以,这就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吧,可惜的是结局稍有些遗憾。
题材还好,但是表现力不足,比投奔怒海差。
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会成为专制主义独裁
一部严肃的电影却在情节上很敷衍,角色动机行为十分牵强,看片尾字幕可见得到了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其实是抹黑越南,尽管更透露着对边界这边的影射(拿阅兵画面和学生抗议对剪),但还是觉得有狡黠的地方。因为剧情的不严谨,显得像是贩卖政治热点和市民恐慌。而好的地方是制作,大概是我看过邱礼涛摄影最好的一部,红姑美翻,美术也很强代入。化妆可不少穿帮,水牢少年细皮嫩肉。拿港女作为冷漠资本主义都市的代表,淳朴的越南少女才是爱人同志。雨量没控制好,破坏了浪漫的气氛。成奎安演技胜过刘华。最后的大爆炸和火烧演员真惊到我,三十年前没有视效真是豁出命去
爱人同志,再见,我要回我的祖国了。
我就想知道两件事,一是这电影是怎么得到越南政府支持的,另一个是那个叫阿Sam的帅哥是谁
政治意味比较浓重,片尾鸣谢越南ZF,实则确实暗讽红色政治。战俘营的残酷表现的尚可,一些细节处理可以再用心一些,比如水牢少年的皮肤,比如雨量的控制。港女和越女的对比,意味深长。
当年能有这样的港片。很好。没有沦落为政治垃圾,也没有想煽却煽不起来的造作。超出预期的好。但你必须看到最后,必须看粤语原版,最好还了解些许时代背景……PS.原来罗大佑和钟楚红的声音原来也可以那么配的。。
美亚
看了下《爱人同志》,刘德华真衰啊,去越南出趟差手就被砍了。最震惊的是片尾字幕,一个极度丑化越共政府的电影居然得到了越南党政军队的全面支持!它们是被香港人忽悠了么……1989年拍的电影,片中钟楚红那个高喊“民主、自由”的弟弟真是太应景了。
剧情太弱,背景太模式化,人物不丰满,红姑真美。完
现在才有缘看到这部33年前的电影。早听过这个电影,一直以为是讲某个时代大陆的故事,结果是越南的故事,而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不是主题曲(粤语版bgm有《飞车》、片尾有《情深意更深》),应该片名源自《爱人同志》。香港记者无意中在越南惹祸、越狱的故事,其中解释了越南少女、解放军战俘等。电影刻画了越南各种黑暗,没想到却是得到越南方面大力支持的实拍,也是厉害。现在来看,也是保留了很多当年的画面。大傻哥难得没脸谱化角色,发挥得很不错。而红姑太美好了,长相、身材都好,那个令人心疼的越南姑娘,倩影也是难以忘记
越战中的中国战俘在国内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迷了。
很多年前看的。刘德华钟楚红演技是真的很不错。过目不忘。电影里的场景让我一度不敢去越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