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眼眶湿润的一部电影。被bealga这个男人感动。虽然他毫不起眼、虽然他笨笨的脏脏的、虽然大家都觉得他是失败者。他没有什么理想,也不懂得为自己追求些什么。可是他却总是在默默地付出,对每一个人都很好,温柔善良,让人觉得温暖。
其他人的故事也很美好。他们每个人的故事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但是这无碍美好。美好是生活的本质,不是结局。
有一类电影,我称之为“小温馨”类型,这类影片中,主人公的生活命运说惨也惨不到哪里去,更多是平淡与习惯;最后的结局,说大团圆,也团圆的不那么轰轰烈烈,更多是展开一些小小的希望。整个过程,没有特别的大悲大喜,只是高潮处有些碰撞与吵闹,但是最终,都归结到一种小人物在小挫折后的小小的温馨情感中,它显得离观众更近,因而也常常让人感觉更温馨。《吃蛋糕的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展现了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中,老人间的苦恼,小青年间的烦闷,最终,当然还是令人感到舒心的阳光下的感悟。
影片的线索看起来挺多,有三条,但是总体看属于常规叙事,并行中又各有交集的展开,所以并不复杂。三条线索围绕两个家庭展开,老头Easy的妻子去世不久,与最近才从大城市回家的大儿子Guy和内向而敏感的小儿子Beagle一同生活。而同时,片中一位老太带着一副磁性迷人的嗓音和彪悍的性格,有一个患有佛利特莱氏病的,行动不便的女孩Georgia。影片的主线还是在Beagle与Georgia之间展开,这对青年男女有一个相似的共同点,那就是内心都充满了孤独,而且是一种被动的孤独。Beagle的哥哥早早去大城市追逐摇滚梦,而他则在照顾病重的母亲和餐厅打工间辗转,性格内向柔弱,但是又带着一些怨气。而Georgia由于患病,失去了自理能力,更多时间在家中独处,或是当当一心要成为著名摄影师的母亲的模特。两人的世界都因为各自的原因而没有展开,被迫在自己狭窄的世界里有限的腾挪,总是无法施展青春的热情与梦想,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突破。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本身就需要彼此,一个内向的男孩更容易给这个视图突破的女孩以安全感,而这个柔弱的女孩也更能给心中一股怨气的男孩以安定感。两个人的世界里,Beagle不必再受到嘲笑和冷眼,Georgia也脱离了母亲过度的呵护与指挥,他们在一起更加独立,更加快乐,更加可以体会到生活这份蛋糕的甜味。
而在两位年轻人感情纽带建立之上的,则是他们的长辈早已存在的纽带,Easy长期以来的外遇对象也正是Georgia的奶奶,两位老人昔日的隐秘爱情结下的亲密,竟然也隐隐造就了孙子辈们幸福甜蜜的爱情,这样的宿命感也让生活境遇显得那么不可捉摸。Guy曾经漂泊追逐梦想,为了梦想可以抛去一切,包括爱情,但是回来后看故乡的云,发现空空的行囊里,也只剩下对往日恋情的眷恋,然而此刻,曾经深爱的女人已经结婚生子,他只有在窗外望着那幸福的家庭独自惆怅。“小温馨”电影对生活的展现,常常是这样,只是展开,不做过多评价,整个电影的节奏仿佛就由导演布景,摆上人物,然后由他们自己生长发挥。正是这份自然,让每个人物都那么真实,也是这份真实让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和令人理解。Georgia的孤独与对爱和性的渴望让人感觉到一个情感上普通的女孩,因为身体的缺陷,受到了多么不普通的折磨,而这份痛苦却是她的母亲无法体会到的,只有她的奶奶才能与她谈心,只有Beagle才能给她带去那份爱。而Beagle生活的经历,小小年纪承担的压力,也让人感觉到一个梦想上普通的男孩,因为境遇的困顿,受到了多么沉重的压抑,只有Georgia能让他感受到一个正常的男孩可以追求的美好爱情。在这样的氛围下,两位老人的婚外恋情也显得没有了那份道德的沉重,而是让你想祝福他们接下来的继续;Guy和旧爱的再叙旧情,也没有那份背叛感的暧昧,而是让你希望他们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好好前行。
Beagle和Georgia的“第一次”带着“小温馨”典型的味道,显得很生活化的平凡,又带着戏剧化的浪漫。这对男女有些期待,有些惶恐,有些不安,但是更重要的是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而到处寻找着孙子孙女的一对老人,终于找到了正在相处的下一代情侣的爱之屋,巧合的是,那真是两位老人曾经欢愉的处所。于是,他们不去打扰那对恋人,将车停在屋外静静的等待,一个多么浪漫的夜晚,多么温馨浪漫的“第一次”,两个时代的爱就这样相处在一个空间,爱,尽管形式总是在变幻,但是那份本质总是相似的。
《吃蛋糕的人》这样的“小温馨”电影很适合作为调剂心情的甜点,它总是给你展示生活甜蜜的一面。生活的境遇总是无常变幻,正如片中,你总会有些甘苦自知的苦恼,或者因为先天的重病,或者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者因为感情的不可自持,或者因为追逐梦想,但是面对生活的姿态和情绪常常是自我至少可以努力去把握的。Beagle与Georgia把握了青春期尾声的一次恋爱机会,两位老人把握了晚年一次终于可以尽情倾吐爱意的机会,Guy把握了向旧情人的一次表达歉意和爱意的机会,不论结果如何,不留悔恨,去尝试一下,去品尝一口生活的蛋糕,味道尽在其中,酸甜依然自知。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ece579cfa36e9b2cf9dc61f6.html
导演玛丽·斯图尔特·马斯特森用带着初夏凉凉的清风一般的画面讲述了这个温情的美国小镇故事。
在这个奇异的农家小镇里,住着这样一家人,Easy是一家之主,也是个肉商,正在为不久前因为癌症过世的老婆伤心着,不过他却仍心系多年来的地下情人。
Beagle(艾伦·斯坦佛扮演)是Easy的小儿子,一直照顾著生病的母亲,白天则在学校餐厅工作,这样的生活让他只能将满腹热情经由街头涂鸦发泄。Easy的大儿子Guy长年累月不在家,到纽约追寻摇滚梦,直到听到母亲的死讯才返家,却也来不及参加丧礼。
Beagle喜欢一个患有遗传共济失调症的女孩Georgia Kaminski(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扮演),而Georgia也一直希望趁着还有机会的时候能体会爱情的滋味;而此时Beagle发现Georgia的古怪奶奶竟然是Easy长久以来的外遇对象,Guy更发现他的高中情人Stephanie早就走过情伤,也结婚生子了。
故事情节并不是曲折离奇的,就是围绕两个家庭展开。一切显得平淡而真实。三个小故事之间似乎没有交叉,平行发展。
最吸引我的是Beagle喜欢Georgia的这一段。年轻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正因为Georgia是一个患有遗传共济失调症的女孩,而Beagle本人只是一个在学校食堂里打杂的年轻人。这样就让故事变得微妙而有味道了。Georgia由于遗传共济失调症很少外出,接触异性的机会就很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两人在乡村跳蚤市场相遇了。在Beagle扶着她走路的时候,他们的谈话真诚没有隐瞒。Georgia说如果你不愿意,你其实可以不必这样帮我的。但是Beagle却表现出对她的真诚的热情。这个朴素的年轻人对她的帮助使她情窦初开。在这里,我想说,Beagle不光是一个热情的真诚的小伙子,同时他还有这一颗善良的内心。他已经感受到了来自Georgia强烈的自尊感,同时他也被眼前这个美丽单纯的少女吸引了。这种吸引里,有被少女的美丽诱惑的成分,也有对少女遭遇的朴素的同情的成分,更有对少女的天真无邪的喜爱的成分。于是,故事可以继续下去。周末Beagle去Georgia家为她作作业辅导,那一瞬间,近距离的面对面让彼此埋藏的内心互相吸引。终于水到渠成,相约第二天去旅馆开房。
Georgia觉得自己时日不多,在旅馆里想把第一次童贞献给他。Georgia一生被疾病困扰,她的生活枯燥乏味,没有快乐和新奇,没有其他15岁女孩儿可以享受的快乐。当Beagle闯入她的生活中,她觉得这个善良的男孩子是一种慰藉,她主动对他亲热,甚至在认识的第三天就鼓励他和自己ML,在这个过程中,你却感觉不到轻浮,反而是沉重。因为那是一个女孩子在觉得生活甚至生命都无从把握的时候极力的去抓住自由和爱情,极力想去享受青春应该给她的美好。而在旅馆里,Beagle一开始拒绝她的时候,Georgia脸上几乎看不出什么表情,没有哭泣,没有歇斯底里,可是却能感受到一种从空气里弥漫开的凄凉。简直让我有哭出来的冲动。
如果不是之前看过《暮光之城》,甚至会怀疑斯图尔特是不是真的不健康。她的表演让我想起了《不一样的天空》里迪卡普里奥饰演的弱智儿童。他们对残疾人的演绎都展现了非凡的天赋。斯图尔特出演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有十六七岁,且不说肢体上的表演让人惊叹,从心理角度上说,她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把握得十分到位。
当Beagle发现自己的父亲和Georgia的奶奶的私情后和父亲大吵了一架,哥哥Guy过来劝解的时候Beagle无端地将怒火往哥哥身上发端出来。这里其实有很复杂的情感在里面。一个是对父亲对母亲的背叛表示愤怒,一个是对哥哥的抛弃家庭离家出走表示愤怒,最愤怒的是父亲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他和Georgia的关系了,因为这有违伦常,这是最隐晦的感情。艾伦·斯坦的表演十分到位。
最经典的就是海报上那个镜头:Beagle骑着摩托载她去旅馆的路上,她颤巍巍的尝试着伸开双臂望着天空。如果生命永远这般轻松自在该有多好。
另外两个小故事作为插曲,一样耐人寻味。
Guy带着深深的自责回到了家乡。没有在纽约实现自己的摇滚梦想,像很多有怀才不遇的追梦人一样,重新回到家乡。本想去挽回高中情人的芳心,不料一切都已经成为往事。在母亲的墓地前失魂落魄地忏悔了一个晚上,醒来的时候有一只流浪猫伏在他的身上,互相取暖,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
而就在Georgia的母亲四处寻找女儿的过程中,Georgia的奶奶和Beagle的父亲Easy已经找到了那家旅馆,但是他们并没有去棒打鸳鸯,还是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情形,因而表示出充分的理解。当第二天的太阳初升的时候,他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这样的画面,看了让人非常温馨。这个画面也是电影最动人的一部分。
整个电影看下来,让我对青春,对爱情有了近乎伤痛的理解。对于影片的名字《吃蛋糕的人》,我或许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也许它只是想告诉我们一种道理或者一种生活的选择,从而使生活变得像美味的蛋糕一样,多了甜美,少了苦涩,难过。正如海报上写的:life can be as sweet as you make it...
影片讲述的一切都是平淡的生活,几个交织在一起的家庭,一群平凡的人,甚至让我感到是一群没有希望的人。然而一切在一晚之后改变了,音乐的节奏变得明快,生活似乎也开朗了。
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对好莱坞式电影已经感到疲倦,<The Cake Eaters>是个很好的选择。导演将爱情诠释非常细腻,没有用震天动地的伟大,而是用朴实再现了一个小城镇上的初恋故事:这才是生活。
这部电影蛮温情的,影片看似零散,琐碎的生活细节,却渗透无所谓不在关于爱的探讨,青年,少年,老年的爱情,母亲,误解,生命的体验,人生相似和重复性。人类世界正是因为爱才得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可惜没看过弗洛姆的书~里面的音乐温雅而又舒心。
If we know when to hold it on and when to let it go, the world could be surrounded by beauty
邦尼和琼的导演,还是当年那样不浮躁的电影
我知道,当你坐在他的摩托后面环绕着他,你便拥有了整个世界的甜美。生活的蛋糕,要尝了才知道,滋味自在其中。Life can be as sweet as you make it。OST这么棒,怎么都不出。
刚刚看完吃蛋糕的人(The Cake Eaters)是一部和恋恋情深/不一样的天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一样感人的讲米国乡村的美丽小电影,原声无敌赞!
美产小清新。看完了就忘了它说过什么,我甚至不能完整复述剧情。但并不让人反感,也有耐看的令人寻味的细节。音乐不错。
好电影及好OST。Kristen Stewart短发真丑。
人们会用 Let them eat cake这个成语来说“以轻佻态度看人家的困苦”或“那些人的事我可不管”,应该就是电影中塑造的生活在宁静而相对落后地区的小人物吧。總覺得某些地方電影沒有很好地觸及,幾個人物勾畫了一個形,至於血肉骨骼以及人物間的交流都不夠。
小镇里平凡甚至很有缺陷的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但不平淡,莫名的感动,也许是被人物之间的爱与包容打动了吧。
Life can be as Sweet as you make it....that's great....
11003.片名而很别致。一个男人之家和一个女人之家之间的JQ...竟然获了这么多奖...-v-
还原生活,亲情,爱情,和性的真实模样。那样慢悠悠,纠缠和觉悟。不要再说小斯图尔特不会演戏了,真的不是花瓶
说着什么“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即便疾病缠身”的屁话,谁信阿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小憂傷 拍得很真實很生活 比預期的好點兒… 繼ellen page之後 kristen stewart 是我第二討厭的╮(╯▽╰)╭
life can be as sweet as u make it...P.S “into the wild” & "the cake eaters" 都印证了Kristine S. 不应该浪费掉她的indie气质去演vampire系列啊。。。
you only get one chance for...'cause you're gonna remember it the rest of your life.
一点点突兀。。那对儿小的的结局让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是节奏情调都还不错~OTC很赞!
but life can be as sweet as you make it...all you gonna do is take it and enjoy it
Boring boring boring
這種不鹹不淡溫馨惆悵類型的家庭片幾乎快建立起一種類型了,總有不同的人,他們各自的煩惱,心酸,唯獨在欣喜和自由的一刻,帶著易於捕捉的情緒和表情。說是治癒系也不太典型,連獲釋的時候都是淡淡的,像什麽都沒發生,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那百分之九十的流水生活還在繼續。
Beagle的父亲与Georgia的奶奶偷情多年,这使得两人的爱情带有不伦的道德元素,而且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也不为Georgia的母亲所能接受。全片有着北欧的清新感,配乐听起来也比较舒服,看下来比较轻松。但角色的心理世界缺乏比较扎实的刻画,所以有些镜头看起来有点做作,如Beagle骑着摩托绕圈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