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海报就看出来是《终极笔记》里的吴邪,
《终极笔记》里从头到尾我也没觉得他出彩,
全靠小哥的颜值撑着往下看,
看这剧海报,这次是小言情了,
一个我从来没觉得长得帅的小青年的小言情剧,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点开来看了....
在期望值为零的情况下,这剧给我的惊喜那是一重又一重啊!
第一:男主的造型
男主的高马尾老让我想起一个人,谁呢?杨康!
83版《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
这个感觉一直到他把头发全扎起来才没有,
杨康是什么人设?帅!贵气!聪明!坏人!
所以没错!因为这个造型!这个人设!我第一次觉得男主是帅的!
第二:尊重背景
因为闲,我基本什么剧都看,包括脑残剧,
这剧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脑残剧,
结果第一集一开场!我就觉得这剧很有意思!
导演在第一集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把男主的跋扈性格给展现了出来!
很少有剧会严格按照门第来设计人物性格及行为方式,
但这剧却是从头到尾都严格得在遵守!
平头百姓遇到王公贵族就是会躲,就是会怕惹事上身,
王公贵族遇到平头百姓,就是会不放在眼里,就是会趾高气昂!
剧中的阶级等级制度,让我觉得这剧的编剧或者作者真的非常用心的在写!
第三:尊重人物
剧中除了小女主的行为作派比较古怪之外,所有人的性格都是合情合理的,
小女主,更像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古代,去挑战那个时代的纲常伦理,
这个也好理解,没有矛盾,怎么推动故事发展呢!
所以我们就跟着现代人小满,一起去见证一个跋扈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个少年将军的。
我看到有评论说前20集不好看,我却觉得前20集非常好看,后面的剧情才平平淡淡,
前面小男主的阴晴不定老让我猜不中他到底想干嘛,是真的又好玩又好笑!
第四:男主人设
小男主我是先看得他的《终极笔记》,说实话,翻拍得太多了,
只因为尊重原著,我才对这部剧印象深一点,
而且看剧时,我更喜欢看小哥,因为他帅,
然后这部剧,第一惊喜的是小男主的这个造型不错!像杨康!
第二是人设不错!三观很正!而且非常聪明!
整部剧中,你说女主有什么成长吗?我看不太出来,
但男主的成长就太明显了!
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这男主是一直在解决问题啊!而且立杆见影!
然后这女主...前20集就捣蛋了....后12集...安分了...
最后一集里,皇帝给汉臣倒茶,皇帝问:是不是以后都不会叫他一声爹爹了,
汉臣回了一句:臣告退,转身走那里,悲从心中来...
说说两个让我流泪的桥段吧,
一个是汉臣埋尸那里,三年前被他说动参军的那个地痞流氓说:当年是听了郡王的话才参的军,
为了鸿鹄之志,为了报效国家,可为什么粮草迟迟不来?为什么粮草迟迟不来!
当时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为国为民的将士会有类似这样的控诉呢?
一个是钟子砚坐在台阶上跟汉臣说话那里,汉臣问:后不后悔做他的伴读,
钟子砚回:此生不悔,钟子砚,当为将军马前卒...
汉臣参军,一直是他的梦想,最后去了,也是为了破解他当时的困局,
但当汉臣三年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成长成一个为国为民,心胸豁达的圣人,
这个人至诚至真到,我在屏幕这头都不自觉得想给他跪下了...
最后,觉得这剧不错的还有一个原因,嗯。。。是因为男主很可爱。。。
可爱的人设。。。谁扛得住啊。。。
我没看过小说,一开始会觉得这两个人的行为说话方式会有点幼稚,
后来推算了一下,汉臣出宫时十一岁,到吴江府四年,也就十五六岁,
小满也是,及笄之年就是十六岁,也就两个孩子而已,
一般现实生活中,同年龄的男生都会比女生幼稚,参考《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但是剧中,汉臣确实比小满要成熟,这可以归因于曲折的童年经历,
所以我应该是老了,喜欢看小朋友过家家胜过成年人的利益权衡了。
本着喜欢曾舜晞来看剧的,听名字也还不错,但是编剧真的不把观众当人吗,都2021年了,还能写出这种小学生看了都想吐槽的剧,你们真的可以回去多读几年书了。求求几个演员以后好好选剧吗,不要什么无脑的剧都接,本来演技都还要磨炼,还去接这种无脑剧,这是在败观众好感,没演技可以好好学,但是没脑子,无脑接这些S B剧情的剧,就是没有发展眼光,懂? 请好好记住上面这个个编剧,真的多回去读几年书吧
把雁归看完了,怎么说,超点花了钱的确实剧本比之前好太多了。曾舜晞的小郡王我真的爱了,整部剧他完成度很高,演技稳定有高光,前期跋扈小郡王的大狗狗感,到腹黑深情大将军的渣苏感,到军营戏,到朝堂戏,父子,君臣,友情,哭死我了[泪],曾舜晞的转变和拿捏的都很到位,反正在我期待值之上,终笔入坑之后的我感觉到了惊喜,男主事业线看的我很爽,大将军很帅,超点钱值了。这部剧虽然有太多可吐槽的地方了,但是曾舜晞单拎出来我是满意的,还是超预期的
先说总体感觉:人设扁平单薄毫无亮点,情节程式化毫无吸引力,剧情东拼西凑又土又尬,男女主感情线来的莫名其妙,除去男女主其余全员工具人。
国产剧就只能这样了吗?原本很喜欢终极笔记里面的小晞,但是这剧太让人失望了。本剧完全就是流星花园的古代版,但是更油腻更难看了。
本剧的女主也是完全的糟心,说是独立自强又卑微如斯,好歹现代的楚雨荨身上还有一股傲劲儿,而这个女主气质上就不符合,总感觉在看哑巴新娘。
国产剧真的越来越程式化了,看到什么类型剧稍微有点热度就马上一窝蜂的去拍,演员也是没有一点的自我,拍之前剧本不看的吗?这么脑残的剧情,不会觉得不合理吗?
一句话,如果没有男女主的狗血爱情线这剧会更好看。 打着甜宠的旗号,通过无数不合逻辑的误会和巧合推动故事发展,为了虐而虐,真的累了。梁洁发微博说12集13个误会就解释了俩,显然自己都受不了女主的无脑操作了。这么搞的后果不仅是小满这个角色进步女性思想的光辉被掩盖,还连带着演员被大家嫌弃,容易ptsd……剧情硬伤已无力吐槽,现在敷衍观众的成本都这么低了吗?连换汤不换药都算不上的误会方式😅人设单薄也不必说了,发生了啥就“爱你如命”了也没看懂…… 抛开这部分,后期朝堂政事线更带感更好看!赵孝谦从百川口战事后整个人都帅了好几个度,坚定的眼神里都是戏。官家病重大殿兵变那场戏,颤抖激动嘶吼流泪,释放与克制,都让我相信这就是一个心怀天下、有情有仁的忠臣。行周说的“甘为将军马前卒”“提携玉龙为君死”太好哭了,士为知己者死,盖如此般。 最后官家问赵孝谦,是不是今后再也不会叫他一声爹爹了。一句臣告退,明示无夺嫡之心。留官家一人独自痛苦。妻离子散,他也是够可怜的。
查了一下,赵孝谦的原型好像是宋英宗赵宗实,仁宗养子,濮王子,巨鹿郡王,继位前做过将职。虽然历史上的赵宗实屡次婉拒继承大统,但形势所趋不得不为。英宗继位后很久还是只有高皇后一个妻室,他们共育四子四女,这个专情程度真是帝王家少有。曹太后曾让心腹人悄悄给儿媳兼外甥女高皇后带话:“官家即位已久,今圣躬又痊平,岂得左右无一侍御者耶?”高皇后听了婆婆兼姨妈的话,很不高兴,回答说:“奏知娘娘,新妇始得嫁‘十三团练’耳,即不曾嫁他官家。”(摘自百度)这话还蛮像谢小满说出来的🌝但高皇后的家世背景显然不是小满能比的,故事终究是故事,哪来那么多冲破阶级门第偏见的爱情。(如果真是谢小满,她那激进求新的思想取向,是不会反对王安石变法支持司马光保守党的🙉)
英宗继位后四年便病逝了,还挺可惜的,没有大作为一番。
另,剧中台词和文化细节处理得都挺好。官家、圣人、小娘子,称呼到位;白麓书院所授课业所考松策论;官家圣旨的内容格式,都很舒适,符合剧名《雁归西窗月》的味儿。
希望以后编剧大大们能放开了去写好故事,没有人工糖精我们也看的😅
首先声明:评分很主观,但是这部剧综合评分六分以上肯定是有的。
这是我第一篇剧评。我看剧向来只为开心,虽说总有与人意见不和的时候,但也往往不算无人想我所想,这部可能是我最想也最需要说点什么的剧吧。因为确实喜欢这部剧,更是因为心中有压不住的难受和不平,主要是为女主。 壹·关于女主人设——
男女主人设都有问题。确实有问题,但怪谁?其实我也不知道。怪编剧,可是谁说编剧一定要写完美人设?怪人物,可是现实中谁又不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编剧也确实写了一个成长向的故事,但少有人在意,因为大家耐心和时间都有限,这部不合我意让我气上心头大可以恶狠狠骂一句烂剧评个一星然后转战下一部。
当是我爱小晞和点点所以爱屋及乌也好,当是我先看的后六集所以先入为主也好,我非常理解男女主在前期的处事逻辑,非常理解编剧想要完成但却完成得不那么好的构想。
我们的男主前期表面嚣张跋扈、纨绔不经、目中无人,但用他伴读兼挚友钟子砚的一句话来说:“……恐有些阴郁”,赵孝谦这个人物最好的形容词是“乖戾”,乖张源于阴戾。情绪阴晴不定,行为难以捉摸是因为人格发展不完善,内心动荡不安、残缺不全,也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同理心。一个内在动机外在表现看起来都不是很健康的人物,但却比仅仅只是看起来冲动任性的女主显得讨喜一点。为什么?
一是因为塑造,编剧给男主创造了足够的背景来解释他的行为逻辑。他从小被寄养宫中,见惯宫墙内的冷暖,唯一的温暖来自他的兄长,可兄长早早离世,一个还没学会爱的孩子却与唯一的爱分离,而且知晓自己将只是作为一个棋子活着,更加难以学会怎么正确地爱一个人;他是在父权和贵族文化浸染下长大的,从小习惯养尊处优被人拥簇,想要什么便能轻易得到的感觉,也很难要求他一开始就应该学会尊重女主。
相对来说,我们的女主成长脉络就稍微简单一些——乡下女,小小官商旁支的落魄人家,虽不至于多么穷苦但就是“灰姑娘”设定,家中管教看似严厉但是爱意不缺,看得出在乡下时不是很限制女孩儿活动,童年也算是精彩,又读了些书,更容易生出女娘不见得不如男子的思想。加之年纪尚小(才过及笄),落在行为表现上,便是有些讲义气和爱家人但是大大咧咧不细腻,任性且有些不计后果的孩子气性子。
被赋予了孩子气的也有咱男主,但男主的孩子气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会在跟女主吵架后服软,一双大眼睛巴巴地盯着你还要小心翼翼拽你衣角,女主还没心软屏幕前的观众们先心软了。
不过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观众本身就对女性带着偏见和恶意,大部分人厌女而不自知。对女性要求尤为严厉得明显的往往是父权社会里的女性,男性反倒隐藏幕后笑观雌竞。有很多人看甜宠,说是在磕CP,其实是在给自己物色“新老公”。若是看上了男方,女方稍有不遂自己心意对男方的,观众开始不乐意了,因为内心失衡,觉得这女的真的很不知好歹,压根配不上男的对她这么好,怎么没有男的这么对我,要是也有一个人能爱我如命多好。是,设想有人爱自己没错,谁都有渴望爱、追求爱、收获爱的权利,但是或许不应该设立假想敌,再通过攻击“情敌”来平衡内心。爱从来不是抢来的,不是绑架来的,也不是“值不值得”“配不配得上”的问题。
剧里的两人明明是协约成婚,本来双方就不必付爱的责任。男主爱上了女主,女主还没爱上男主时,女主稍有没考虑到男主的感受,观众开始替男主鸣不平了,觉得男主单方面付出,女主不知感恩,可有一说一,爱没错,不爱也没错。我讨厌标榜“暗恋”和“深情”的“伟大”也是因为如此,当事人选择不被对方看见,或者是当事人一厢情愿甘之如饴,外人有何立场替他喊冤觉得对方没回应他的爱就是对方的错。我向来觉得,双向的、流动的、鲜活的爱才是健康的,能够滋养人的。如果一样东西你不需要,那于他人是珍宝,于你也不过是尘土。绑架的爱没有活力,没有意义。
关于女主人设的塑造,这部剧还涉及到了一般古偶很少涉及的“女权”,但并未以此作为卖点挂羊头卖狗肉,它并不爽剧,那个倔强的谢小满提出畅想时中二、热血、意气风发,但这个畅想也只能潦草收场。归根结底两点,一是或许编剧未能精磨深挖,只用些假大空的口号粉饰装点,美好的畅想便转眼成为证实一个有抱负的少女实则自以为是且浅薄愚昧的证据;二是或许现实便是如此无力,事不关己的看客都觉得愚不可及,何况时人,当事人挣扎过但也就只是闪烁过,无关痛痒,但作谈资。
我承认,女主人设是有问题,冒失、任性、粗心,但罪不至承受这么多的辱骂。真的怜爱我家毛丫了,她明明更加善良、率真、真诚。其实比起狗儿子遇事不决先低头认错,我更欣赏也更心疼傻女儿会自我反思的羞愧心,还有弥补错误的行动力。她会在小狗对着她哭哭之后认真思索自己是不是也该回馈他对她的好,她会在不小心弄坏剑穗后自己找簿子照着重做一个,她会在听说他和哥哥的故事后自己亲手做了有重要意义的风筝托子砚交给他,想让他缓解对兄长的思念。我不是不爱我嘴硬心软的纸老虎儿子,但说实在的,没有反省过的道歉到底有什么用,不知道尊重为何物的宠爱又值什么价钱?我知道他说把她卖掉是一时气话,但是在当时的时代,小满要承受的是怎样的侮辱?而且被骂的是她,她还在他向他道歉的一地烛光里走向他后,笑意吟吟地比谁都先心软原谅他了。
贰·关于前期感情线—— 有人说男主爱上女主太过突然,确实有点突然,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对于这些富贵公子哥儿,习惯了别人对自己低眉顺目,突然有一个冒失无礼的小娘子踩死了他心爱的蛐蛐,还二次三番踩他的脚叫他登徒子,男主第一反应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这种女子?产生交集是被吸引的开始,被吸引是投注关注的开始,关注是喜欢上的开始。后来他也自己承认,喜欢上女主是因为女主的生命力——“有个小娘子,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她和我完全不一样,从小长在乡下,生活得无拘无束的。但偏偏那个小娘子,她自己完全不知道,她好像有仙法似的。认识她之前,我心里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鲜活的感觉。”(误打误撞又磕到一对治愈系CP,不过似乎是男主通过女主能量进行半自动自我治愈。以前磕的治愈系往往是其中一方已经具有成熟的高阶人格,但是这对的两位都是全方面成长型,所以爱得真的比较艰难。) 大家都觉得误会太多,疯狂误会又马上和好,为了推动剧情而刻意误会。实话实说,在编剧塑造的人设基础上,完全可以解释。儿子告白之前,误会大部分时候是儿子单方面误会——吃醋了难过了生气了,但是他的别扭性格让他每回都不选择问清楚,还总是用一些过分的话刺激小满,以傻女儿的性格,又是吃软不吃硬的类型,还没来得及探究其真实意图,两人就直接杠上、吵上、生气上了。马上和好还是会继续误会,几乎每次都是儿子先服软认错,但是他只是像个小孩子怕被妈妈抛弃般的心理,他没考虑过为什么两个人会到这一步。孝谦告白之后,情敌恰巧赶来,用婚约激小满,已经动心的谢小满也开始了生气和难过流程,因为动心,开始真正在意门第之别妻妾之分。两个人都不成熟,总没能好好沟通一下就迷迷糊糊开启下一轮矛盾模式。但是作为成长向,两个青少年谈恋爱本来就不可能有多成熟。而且,确实有些事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很是无能为力。 其实前期我觉得就是孩子“早恋”小打小闹罢了,除了儿子要把女儿卖掉那一次把我气坏了,我都觉得这两人就算闹别扭也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故。总体来说,还是觉得这两个幼稚的小朋友谈恋爱挺甜的,是一只爱虚张声势又爱撒娇的小狗,和一只被惹到就炸毛,被抚摸就温顺的小猫的爱情故事。 当然,我能觉得前期可爱有一部分是因为觉得小晞点点可爱,也是因为知道后面他们有成长,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这两个角色本就具有的魅力。
(以下几段内容为实时追剧感想/会歪题)
虽然爱折腾,可也好哄,虽然脾气臭,但也可爱,两个人都是。儿子真的是小狗,明明平日趾高气昂但会拉拉女儿衣角撒娇卖萌,明明武艺傍身但会因为害怕蟾蜍抱着树大喊大叫。小猫咪女儿明明自己心情不好但听儿子说一句软话就眼睛亮了起来,立刻心软回应没事;会给他摘果子,带他去看鲲,在心里记着他的好,真心实意希望这个协约夫君健康喜乐。还有怎么可能会有完全蛮不讲理的女孩子愿意真正靠自己努力赢过对方而不是一味怪对方害了自己啊?!
他俩真的都好可爱啊,尤其是儿子别扭的时候的小眼神还有女儿容易开心的甜甜笑……哇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了就是真的很可爱嘛😭
渐渐的女儿对儿子有感觉了,就是别扭的两情相悦啊,女儿想要了解儿子的过去,傻傻地以身犯险,儿子因为误会还在气头上,但是听说她可能有危险不管不顾地赶去救她。我可能开了八百倍妈粉滤镜,觉得这俩愣头青懵懵懂懂气鼓鼓的恋爱好可爱。他们在屋顶上解开误会的时候,傻女儿看儿子笑了自己也甜甜笑着问“你又在笑什么?”儿子自己又好气又好笑:“笑你傻。”妈呀好甜。
宝贝女儿动心后变得软乎乎的还爱哭,但是也好勇敢,帮儿子赢回剑,喝了酒才会光明正大跟儿子撒娇好萌。//儿子终于直接一回啦,17集告白了呜呜呜,扇子吻太甜了吧,赵汉臣你很有一点子会!女儿乖乖闭眼真的好软好甜。//啊赵孝谦你终于能在女儿别扭的时候不跟着一起别扭了,打直球才是正确选择!害羞的女儿也很可爱。//告白之后的猫猫狗狗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可爱得我直弹腿。//可以,这剧很会PUA我,明明就是个古偶剧,他俩说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都觉得他俩理想主义(归根结底这部剧真的好现实啊,除了主角的经历和处境的身不由己,还有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多面很立体,人性每一种纠结都太过真切)。
成长的小孩当然得有人来指点迷津:
除此之外还有行周对汉臣的几次劝解。
但其实旁人说什么都不一定有用,自己能想通才最要紧。
儿子跟沈照温说小满的那段话,女儿对儿子表明心意,还有儿子求娶女儿的话真是听得我泪眼汪汪。我们小雁归台词质量好好。
21集之后我一定N刷。
叁·关于成长线——
(简略讲讲,附带感情方面的成长,事业方面具体的成长,后面六集不要错过好吧,赶快自己去品味品味,谁看都说好) 这个剧最打动我的除了两位主角的破镜重圆就是两位主角自身的成长。 他们的成长在前期就有铺垫,儿子就算平日里看起来不着边际,但是“兵书骑射从不落下”,虽对于亲密关系不甚懂得但对于朝堂风云很有自己的一番体会;女儿一直强调自己做为一个“人”也应该具有被尊重的权利,也把读书作为爱好和志向。前期剧情并非一无是处。为那个在战场叱咤风云和在朝堂搅弄风云的儿子和那个成为一位春风化雨的教书先生的女儿奠定基础。 后期两个人首先是气质变了,更明显的是儿子,束发汉臣真的好帅好帅,整个人沉淀下来后就不是小狗儿子了,是让人安心的大狗狗,这个时候心智已经和年龄一起成熟了,虽然也有制造感情虐点,但是儿子的动机已经从个人情绪层面上升到了真正为女儿考虑的层面。在这里夸夸小晞,人物前后的转变展现得很好,后期在感情里的成熟的深情真的好迷人,在战场上和朝堂上多了坚毅和沉着,但是也保留了不时表露的乖戾脆弱和孩子气,在面对女儿的时候,明显还是后者占上风(可参见抢亲前后那一段和掏雁蛋那一段)。女儿更温柔了,一方面是因为爱吧,一方面是源于自身心灵的成长。ps:忍不住想贴贴后期的乖乖女儿,好可爱好娇俏好会撒娇呜呜。两只小动物不再需要用强行制造的尖刺来保护自己,而是内心生出了真正的坚定温柔的力量,可以源源不断产生能量来从内到外滋养自己和身边的人,好欣慰好感动。
特别喜欢最后一集的一幕,那时他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从朝堂回来,发丝凌乱,面有污垢,疲惫倦怠,她坐在路边等他下朝回家,等得困了就撑着脸睡着了,他本在垂眸思虑,抬眼看到她的时候眼神轻闪,静静走到她身边停步看她,看她就要摔倒马上不动声色地伸手托住她的脸,她睁眼抬眸见是他,欣喜唤他,毫不犹豫地轻轻一跳勾住他的脖子攀到他身上,他也稳稳地接住了,还轻轻掂了一下托得更稳,温柔地对她说,回家吧,她甜甜笑着应嗯。天啊,那一刻我在这两个人身上看到了对于彼此的淡淡的安稳的归属感。最温柔的爱是港湾,流离的心得以靠岸。他是她的归人,她是他的归处。雁归人还,恬淡安然。
肆·关于“雁归西窗月”剧里的几个小细节——
一个分离与重聚的故事
㈠ 🌙
译文: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
时间:马球赛(EP12)
汉臣看到小满那么努力地练习马球,一方面后悔说出卖掉小满的话,一方面又觉得她是执意离开自己,舍不得但是话已出口,当晚写了很多张这一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然后狠狠揉成一团。
㈡ 🌙
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她初次相见,身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时间:宴娘答应嫁与王员外,同从文师兄告别后(EP13)(其实也很喜欢这对啊)
燕➺雁,双飞成分飞。
㈢ 🌙
译文: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时间:当晚小满写从文师兄课上念的这句诗,汉臣嫌她字丑握住她的手教她写苏公体(EP13)
附送一个赵小狗夹带私心的解释:🌕
㈣ 🌙
㈤ 🌙
伍·零散截图
感觉《雁归西窗月》其实是一纸荒唐言的轻悲剧,包括很难说后来被现实驯服的巨鹿郡王和郡王妃真的比从前容易快乐,但既然结局没那么悲伤就不多说啦,相信宝贝们可以彼此温暖携手走下去。希望汉臣小满,伯阳明姑一直幸福,爱你们。想念子砚。
期待小晞点点二搭的《我可能遇到了救星》,私心希望有《变成你的那一天》的质量。
女主人设未免也太ex了。。。。。。。。。。。。。。大姐,你很牛吗,放下你的身段👊🏻
令人窒息的剧情
梁洁的演技好像只有两种模式,要么是委委屈屈曲檀儿,要么是咋咋呼呼曲小檀,太太太模式化了,小曾也远没有小笔记的曾邪灵...这俩人就,既没有cp感也不入戏...弃了
女主人设真是差到我想跳进屏幕里去骂醒她,典型无脑,女子不输男的口号喊的一个假大空,人设根本立不住,训练马球背诵木兰词那段,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编剧出来挨揍,优点是情节发展快,给三星是鼓励男主,演的不错,整体男演员表现大大优于女演员
剧情就是前期古装版《花样男子》+《继承者们》中期先婚后爱男追女各种吃醋误会和好循环,虽然老套了点但是能让人看得下去,曾舜晞和梁洁还挺有cp感的!
只能说开头马马虎虎,后面强行误会强行虐,乱七八糟的,男二都不喜欢女主不知道为什么女主在花轿里还要给男二特写。还有一些语病。
虽然我看完了12集,已经有了两次吻戏,但是一点都感觉不出来甜!!!编剧剪辑都有很大的问题,看得莫名其妙,误会从来不解释,表姐说帮忙解释也没有解释,弹幕要都在吐槽女主做事有问题,我也觉得有问题,但是男主也有问题,你自己娶的说卖就卖?本来就是利用女主,毁了人家一辈子,还想卖就卖,看不出来一点爱和尊重,气死了
最后一次因为曾舜晞看这种烂片,是我产生了错觉,觉得他演技长进很多,是我不该对他戴着曾邪滤镜,我的错
没有脑子啊……男主太可怕了 女主快逃……全靠误会推动剧情……
很难想象这部剧的拍摄时间竟然是在终极笔记之后😅只能说感受到了演技的参差。多的一星为了殉我的曾邪滤镜。
故事框架是很好的,但是这剧缺剧本统筹。一大堆编剧,互相不通气,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不仅剧情逻辑和人物性格无法连接,而且写作水平参差,剧就跟大风浪里的小船似的,一会儿水平上去了,一会儿又掉下来了。
剧情幼稚,杀死逻辑,女主人设太蠢。
为了和皇帝还有太子对峙的两场,以及最后和钟子砚告别的那段,这剧值了!!!甚至品出些许新倚天的感觉!它错就错在搞了32集,如果25集的话绝对更好!让观众和他们那五个编剧一起精分了这么久,最后真和开了挂一样,故事节奏紧凑高潮迭起,败就败在10~20集这段疯了一样毁人设,哎,看完了我竟然完全和解了,但可能不会有人听我的安利吧,因为我说的是“为了最后6集真的太值得一看了”,别人可能以为我疯了,可是我真的看完就疯了,最后真的太太太好看了呜呜
这编剧写的什么烂剧本……
太差了,想评负分。女主长得很漂亮,但这个演技真的无力吐槽。剧情上,九成像小学生在写,一成是成年人在写。一点破事,反反复复,毫无逻辑。女主全程主角光环,就算是有才学,男主最多也只是欣赏的程度吧,怎么突然就一往情深了。看了御前小仵作之后再看这部剧,快无语了。快被剧情气死,弃剧。
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把这部剧给看完了!刚开始看的时候,心想这啥呀?结果越看越上头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这种男女主误会来误会去的剧情我是不大喜欢的,结果这部剧就是有种魔力吸引着我,我反而特喜欢他俩动不动就误会吵架……
全员智商略低于猪,全员演技略低于猴……
剧情无聊,男女主也不入戏。男主的前几部作品,我一直挺认可其演技的,但是,这部戏他演得很生硬很模式化,一点也不灵动。
两颗星全给梁洁和曾舜晞。女主人设不是十级脑残根本写不出来,蛮横无理,刁蛮任性,愚昧浅薄,到处惹祸,不知感恩。梁洁十八倍滤镜都看不下去。朱嬷嬷打她的时候我竟然觉得该打!曾舜晞真的不错,演技有进步。俩人cp感很可。妹妹弟弟好好搞事业吧,远离渣男!
抬走吧,鹅可以想想下部剧该定档哪部了。完全就是低配版《锦心似玉》,然而《锦心似玉》质量就已经不咋地了。剪辑和节奏都有点怪怪的,剧情无聊得像一潭死水,看完几集也没有任何吸引人看下去得地方。女主用原声挺好的,但是台词一直没什么进步啊,听着真的好出戏。配角脸也一个比一个不行。很努力的想了想这剧的优点,应该只有题材和偶尔比较女权的台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