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终极一课,提前思考和接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最后一道墙,因此我们才会不舍他们的离去,仿佛他们是就是我们的盾牌和城堡。
在还能自理的时候就决定好何时有尊严地离去,可能是老年人对自己最大的自由,活的时候自由且快乐,就是父母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对一个人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自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包括怎么生和何时死。
晚饭后照常去操场散步,很多人围着跑道一圈圈快走,身后两位中年在谈论癌症父亲不愿开刀事情,两人讨论着死亡,疼痛,害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公众场合有人谈论生死,国人已经越来越在小范围内愿意发表自己对死亡的看法,而不是过去的闭口不谈。
《最后一课》是今年才看到,原来是2015年拍摄,谈论生死的片子这不是第一部了,欧洲片在拍摄关于死亡的片子都带有反思,探讨,戏剧冲突,同时却又带着强烈的浪漫,美好的设想。
最后一课的戏剧冲突并不很多,前半部也没有过多体现子女对死亡的恐惧,矛盾,愤怒,影片更大篇幅是体现在母女和解之后一起完成心愿的快乐时光,而,这,也恰恰是导演想表现的最终意图吧,即,所谓尊严的死去,不仅仅是身体平静的离去,也是精神得到最后的安慰,和解,无怨,无牵挂和宽恕。和孩子共同完成死亡之前的准备,这才是真正交给孩子们的最后一课,即,死亡并不恐惧,它也可以平静,安详,无遗憾地离去。
导演是女性,难怪片子的风格更偏重于细腻的情感,而不是男性的反思。对死亡的理解和反思,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如何真正让死亡变得平常,不恐惧,这部片子用浪漫式的编排给了观众一些希望,而希望才是抵消恐惧的防弹衣啊。。。
从过去国人的闭口不谈,到现在的偷偷谈论,时代一直在进步,能真正去思考谈论死亡的话题时,我们才能做到尊严的死去。或许人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伴随死亡带来的恐惧,忧虑,痛苦,分离,不舍,牵挂等等情绪而已,但试想,这些情绪是离去之人会有的吗?!不是,那是留下来的人才会有的,所以人更害怕的是这些情绪,面对它,不知所措,慌乱紧张,无处安放。我们害怕的是自己。
很多人说带着眼泪看完此片。有感动,却无泪,影片最后,母亲安详,平静的离去,带着子女的谅解,有完成的心愿,和爱的人说爱你,毫无牵绊离去,这不是真正最好的结局吗?而孩子也终于不再害怕了、好片!
因为年龄见长,人的身体机能减退,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的生活是否值得继续?做出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
1、有剧透。 2、老年人的生活。电影中的片段很直观展现了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窘态,在很多人面前丧失了自己的隐私,仿佛因为年龄大了,就应当也不得不把自己的隐私权、监护权交给他人。从老太太晚上睡觉到洗澡的画面;儿子向着老太太怒吼,前期一直说老太太只要吃药就能打消自杀的念头;老太太被送去医院的画面,这些都将一位迟暮之年的老人生活摊开在观影者的面前。 3、亲情。电影中女儿儿子,女婿媳妇外孙关于老太太想要自杀的念头的表现感觉符合情理之中。女儿接触到母亲的日常生活,她协助母亲护理,那个她帮助母亲洗澡的片段,让人感觉她的确理解了母亲的想法。当她把母亲从医院接走,老太太那个笑容可能也坚定了她支持老太太的选择。而儿子在电影中,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了他对母亲的留恋。他拒绝和母亲沟通,只是一昧拒绝接受理解事实。外孙的故事线感觉和老太太的故事线相辅相成。感觉他比较年轻,一开始并没有切实体会死亡的含义。直到老太太发生意外晕倒在浴室,他被吓到了,之后也撕掉机票,选择留在了家人身边。
4、关于电影中的故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想法。刚刚看
这个电影,里面一开头有一句话,害怕生,也害怕死,这就是老人。当家人的关怀、对这个世界的兴趣爱好已经抵消不了身体机能的逐渐丧失,超出自己私人界限被冒犯的领域,是否应该趁着意识还未消散,做出一些举措?这些想法又会不会伤害到自己与身边的人?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确定的答案。
一向乐观的玛德莲在92岁的生日宴会上宣布,已经决定好自己的“大限之日”,要在三个月后为尊严而死。因为自己逐渐衰老,哪怕只是一件冬衣外套的重量,年迈的她也无法承受。她希望自己能选择生命善终、有尊严地死去,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不想死在医院的病床上,并期望家人们可以做好没有她的心理准备。 然而,她的女儿和儿子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决定,家族聚会不欢而散
影片讲述了年迈的母亲在意识到自己身体逐渐不能自理后,强烈的自尊心使老人不愿在病床上痛苦的离去,而是由自己来决定何时体面、有尊严而又美丽地离开。可想而知,老人家人最初强烈反对,但在感受到老人活着内心的痛苦后,家人也逐渐理解,特别是女儿,并在老人最后的时光里一起快乐,一起幸福。
结局当然很痛苦,但这却是迟早都要来的一天。老人走了,平静,安详,带着那份尊严与美丽。
我学的并非是电影,因此拍摄手法什么的- -概不知。记性也不太好,才过一天,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但影片于细节处的刻画,简单到让你哽咽的情节,却是我怎么都无法忘怀的。虽然当天来现,场观影的人并不多,但断断续续的抽泣以及纸巾轻轻划过脸颊的声响,却萦绕于整个民大礼堂。以至于散场后,连退场都这么安静,就像只有我一一个人来似的。
谁都有母亲,一些情节难免勾起我们对于母亲的思 念。一杯热水,一句问候,一个永不会松手的拥抱,就算是平淡无奇的文字,也能勾起那点点滴滴的回忆,也能让泪水噙满心间。
这是一部关于安乐死话题的讨论,社会意义更为明显,电影意义则并不明显。
年迈的母亲,生活开始越来越不能自理,也就萌生了安乐死的意愿。可是安乐死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甚至还引起了儿子女儿的强烈反对。当女儿试图说服母亲放弃安乐死计划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母亲想要安乐死的原因,对于母亲的想法开始一点点支持。为了送母亲最后一程,女儿陪着母亲去完成之前未能完成的心愿,来让母亲的离开变得圆满一些。就这样,老母亲带着满足,体面的离开了人世,避免了疾病的困扰,避免了复杂医疗机械的负担,避免了无法自理的羞愧。
安乐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很多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安乐死,但是宠物的安乐死在中国早就普及了,因此人的安乐死到底应不应该推行,是很多人讨论的问题。以安乐死为题材的电影,讨论的都是应该推行安乐死的理由。可是当安乐死推行后,中国的老人很有可能会受到子女的逼迫和精神上的被迫,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实际上变相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自杀方式。因此,这部电影有意义的点,就在于宣扬了安乐死的理念,在此之外,也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
非常喜欢西方人看待衰老和死亡的思考和态度,非常不喜欢华人影片中哭哭啼啼的阴郁氛围。那些一定要靠凄凄惨惨的气氛打动人心的贾樟柯,娄烨之流都极其令人反感,只有那些心理消极,有病无病都呻吟的群体才对其推崇备至。是体面的选择在不能自理前离开,还是顽强的熬下去,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一人一世界。我想,换做是我,可能会找个老朋友做个约定,倘若有一天我的思想不由自己控制了,阿尔茨海默了,帮我结束这一切,但如果只是身体不好使了,还能躺着看屏幕,我希望能在看几部电影,尿不尿床我倒不大在乎,大抵还是舍不得死的。9分
同样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迈母亲,同样与子女关系充满代沟隔阂,同样最后选择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同样的给后人留下了最后一课,和《喜丧》一样是一部冷门佳片,但我觉得这一部更能称得上“喜丧”。
又一部老年人自己选择生死的影片。想有尊严地离去,以及考虑亲人的感受,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影片主打亲情牌,让人感动,拍得也有趣,但似乎留给人思考的地方不多。
一部让我在电影院哭成狗的电影。电影厅内灯光重起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擦眼泪。本来就是一个争议十足的话题,所以电影的戏剧冲突非常清晰。有的地方总觉得有点像France2那种公益广告。不过总体真的很好。竟然没有什么人看,真是可惜。海尔插入广告,哈哈。还有看豆瓣小图总以为背上是个男的。。。
21“我以后再也没有妈妈了”,“再见,妈妈!再见!”他说很喜欢,尊重爱的人的选择
最后一课是道别。这样的电影真是让人撕心裂肺地难过和流泪。
最后一课,最后一场,哭得不能自已,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最完满的就是可以好好的与你告别。
老年人题材,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选择权
有尊严的走完最后一程,一个老太太对生命和爱的理解与尊重…
如何面对死亡
关于安乐死。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死亡。“妈妈,我接受你的选择”,“我没有妈妈了”。母亲终将离我们而去,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课题。
看电影了没
SIFF 后2/3的时间里 整个电影院充满低低的抽泣声 散场后的垃圾箱里全都是团团皱皱的纸巾。
对法国电影有刻板印象的人可以看看这部片子。我把故事简述给妈妈,讲到结尾时情绪有一丝失控。。。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前定下死期,拒绝跟子女同住,反对留在医院等死,也不去养老院,坚持尊严死的老人了不起。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片中的女儿甚至协助妈妈开到了足够剂量的安眠药。老人说浑身疼,每块骨头都疼,女儿帮她洗澡,背着她上坡看沿途的风景,这些都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和外婆。除了女儿,老人的外孙、小时工保姆、邻居以及医院的男护士,皆是现实中少有的nice person。老人的女儿与男护士在夜晚的赛道尽情奔跑的画面有惊艳到我!
当然也是无法客观给分的
另一种《爱》,真人真事改编,讲92岁老太向家人不懈争取自主选择死亡的权利,非常感人,为电影节作结真好。女儿最交心,童年闪回催泪,孙子懂事儿子粗暴女婿漠然,情感刻画细致入微。处置好每个大小物件,面别心底最爱的人,最终被全家人谅解,从容不迫有尊严地离开。开头给了海尔数分钟免费植入啊噗
人生的最后一课是坦然面对生死,好好地告别。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她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她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从觉得自杀的人懦弱到接受,用了我好多年。生命来时不由我们选择,去时可能也是。这个92岁的人能选择有尊严的死去是她的福气。因长期不在家,对爷爷去世时遭受的对待耿耿于怀,觉得他可以更有尊严的离开,也许他早已没有选择的意识,也许谁都不敢轻易决定他人的生命如何结束,而选择了更大众的做法。
对于奶奶的选择我很理解。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有的人想要有尊严的死亡,我觉得不应该剥夺这样的权利。如果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要插上很多仪器,活得毫无质量可言,我希望到时候我能选择自己的死。
东方西方对待死亡的方式、文化截然不同,可不管是哪一种无非都是子女最后的告别,与逝去之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