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老虎》是一部聪明有余、功力不足的影片。导演面对人性、面对生活试图总结一些略为深刻的思考,却囿于表达的苍白和能力的浅薄,达不到效果。由葛优、乔杉领衔主演的《两只老虎》算是拉开了二〇一九贺岁档的序幕,却因为影片的不尽如人意,反响平平。
影片伊始,给人最大的感觉,便是故事的失真,逻辑难以自洽。一个单枪匹马的劫匪,要犯下绑架大案,至少要满足走投无路和有勇有谋这两个条件吧。但劫匪余凯旋有车开,有泡面吃,有手有脚,有劳动能力,离走投无路的境遇仍有云泥之别;而当他索要赎金,竟然先问人质要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继而反过来被人质“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不必说对人质不敢痛下狠手,这种无勇无谋的表现实在好笑。
也许,导演就是想要“好笑”,就是想要黑色幽默和荒诞感。可即使是荒诞喜剧,也是建立在讽刺现实的基础上。《两只老虎》又并非如此,最后仍是回归到自我救赎的主题,温情满满直至显得矫情。当一个故事失真到罔顾现实,同时又想讽刺些什么、赞扬些什么,就实在显得力不从心了。
这种力不从心,让整个故事像是小品。那种几个小品生拉硬拽串联起来的电影。大银幕作品当然需要电影感,可《两只老虎》的质感被失败的故事不断削弱。当段子式的段落堆砌,也许会偶有佳句,但难成佳章。
偶有佳句,显示了编导兼导演李非的“聪明”,却让人难以肯定其才华。作为《闯入者》《邪不压正》的联合编剧,李非或许是有追求的。所以他并不甘心在大银幕上展示一个又一个“小品”,对于葛优饰演男主人公张成功,李非既让他高峰低谷都走过,也让他实现了人生救赎。其中不合逻辑之处,只举一例:富商张成功的房产项目面临烂尾,打算自杀,被绑架反而救了他的命,可涉及到赎金的部分,他又一副不缺钱的样子。我完全无法原谅这种前后不通的细节和逻辑。
人性的救赎发生在一桩未遂案件的人质和劫匪之间,也并非不可能。但这个从一开始就不成立的故事,披着喜剧的外衣,企图营造一个柔情脉脉的内核,是苍白的,更是不尊重故事的。
好在,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合格的。当一个虚弱的故事,被演员坚实的演出支撑,才让这九十分钟不那么难熬。葛优和乔杉对于此类角色都是信手拈来,即使无甚惊喜,却也可圈可点。对于我来说,光看赵薇在其中的三段念白,就已值回票价。
《两只老虎》是赵薇暌违大银幕三年的演出作品。虽然只是配角,也足够让影迷期待。今次她交出的这份答卷,还是挺惊艳的。表情、语气、节奏,都很好。一个女人在感情中经历的失望、怀恋、愈合,细微又到位,漂亮又极致。若不够好,一张巨大脸孔,一段漫长对白,一出独角演出,将会是灾难性的。赵薇所饰演的女演员周原,当然有她本人的影子。岁月让她们的面孔不再年轻,却让她们获得时间的沉淀和奖赏。一个女演员的大好时光,不该随着青春结束。期待赵薇这样的影坛大花旦,未来仍有更多表演可供观赏。
只可惜,周原与张成功的情感脉络是影片矫揉造作的另一个证明。当赵薇演唱的片尾曲《可以》响起,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这部电影的导演既要在一部喜剧里升华关于人性的主题,又要强行植入中年人的此情可待成追忆;既要欢快贺岁,又要隐喻现实。可什么都没做好,什么都没留下。就像那些优美的台词,说着为你轻拂,为你飘洒,说着我爱过你,祝你幸福,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像我们从头看到尾,实在也弄不清,为什么影片名字非要叫“两只老虎”不可。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在小孩子眼里,世界具有绝对的纯粹性,要么欢乐,要么悲伤。很显然,《两只老虎》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就被划分为前者。然而对于一个历尽沧桑的成年人来说,这首童谣绝非那么简单,“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这字里行间分明裹挟着某种悲怆的意味,正如《两只老虎》导演李非所说,这是一首旋律欢快歌词又有些残酷的歌谣。
与其欢快与残酷并存的特性如出一辙,即将正式上映的荒诞喜剧《两只老虎》也是个标准的矛盾共同体。明明是以绑架案开场,却在讲“解绑”的故事;乍看像个喜剧,却时时显露出荒诞悲凉的腔调。最典型的还是张成功这个人物,看上去是个登上了财富杂志封面的千万富豪,内心却充满了对过往的悔恨甚至选择轻生。这让我联想到前两天还和朋友聊过,平时越是搞笑不羁的人,实质上越是一个悲伤的人,这仿佛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质。
《两只老虎》的故事线并不复杂,在我看来有点像《触不可及》+《遗愿清单》的共生体。故事从一场绑架开始,绑匪余凯旋和人质张成功在言语对峙中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从对立到相互理解、陪伴再到彼此拯救。既有《触不可及》的人物阶级对立,又有《遗愿清单》中帮助对方完成心愿的相似章节。而《两只老虎》这首童谣则以多种变调贯穿电影始终,以弦乐、合成器、童谣、男女声独吟等多种风格,串联起电影本身的情绪基调。
基本上,看到葛优、乔杉、范伟、闫妮、潘斌龙的名字,你就可以断定这是一部假一赔万的喜剧片。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电影前半段的基调是轻松诙谐的,张成功和余凯旋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博弈之间也制造出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笑料。然而随着故事和人物背景的交待逐渐深入,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内核并没有那么简单。
北野武在他的随笔集《北野武的小酒馆》中说,人生而平等根本就是一句屁话。有人家族显贵,几代人都无需做出什么努力,就能拥有名画跑车豪宅。也有人出身贫寒,别说上学,连正常的一日三餐都无法保障,又谈什么逆风而起改变人生。余凯旋便是后者的代表,上学时被欺负,工作后又各种不顺,33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好不容易谈个恋爱吧,女朋友还跟别人跑了。气急败坏的他选择了所谓的捷径,也就是犯罪。绑架个有钱人,要上个100万,就此逆天改命。
好巧不巧,他绑架的有钱人却是个不怕死的,“冒牌绑匪”一下子现了原形,甚至还答应人质张成刚要帮其完成三个愿望。而这三个愿望,恰好代表着张成功在爱情、友情、亲情中的心结,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主轴。在帮助张成功完成愿望的过程中,余凯旋逐渐发现这个所谓的有钱人,也不过是个为七情六欲所惑的凡人罢了。在第一个愿望中,他知道有钱人也会爱上另一个人,也会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而失去自己所爱的人;在第二个愿望中,他知道有钱人也会因为自己往日面对兄弟的错误悔恨多年,甚至内疚到夙夜难眠;在第三个愿望中,他知道有钱人的过去并非都是光鲜亮丽的,他一样可能出身于某个僻壤的小山村,并且有着难以释怀的惨痛回忆。
余凯旋一路马不停蹄的帮助张成功完成最后的心愿,最终得到了张成功留下的200万人民币,但结尾他到底拿没拿这200万,我先留一个悬念,总之:成功想送给他的,他已经得到了。
张成功交给余凯旋完成的三个愿望,不仅是对自己的救赎,更是对余凯旋的拯救。他希望这个处于堕落边缘的年轻人能发现,自己也曾经赢过、输过、赚过、赔过,也背负着同样的彷徨、愤怒、不甘和悔恨,生活并没有对不起某一个人,它的操蛋也并非因人而异,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们有时候也只能得过且过。
这便是张成功真正想送给余凯旋的,比金钱更珍贵的“礼物”,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之一。
得过且过,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成年人生活中聊以度日的铠甲。最近身边朋友总是说“太难了”,虽说只是玩笑话,但又不乏几分苦于现实的酸涩。确实,自从我们长大,要面对的琐事就像血盆大口一样朝着我们猛扑而来。再加上身边父母、朋友以及各种成功学不断向我们灌输类似“只要你肯努力,你也可以做到”的毒鸡汤,害我们慢慢的忘了变通、忘了如何放过自己。但事实是,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我们从不可能事事顺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板,如果什么事都要钻牛角尖,那纯粹是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候,我们就应该心大一点,这条路不通就换一条走,实在太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上理想中的大人物,但谁又能咬定做一个尝尽生活酸甜苦的小人物,就一定是失败的人生呢?
就拿我们的主人公余凯旋来说,虽然他一没钱二没工作三没女朋友,但至少还有一副健全的身体,这就足以让他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性。好在最后,他终于在张成功的指引下与自己的人生达成和解。电影的尾声,正准备重新出发的余凯旋仿佛回到了孩子般的状态,八音盒里的《两只老虎》也变回了熟悉的欢快音调。我想他应该已经明白,世界上并不是只存在“有钱”和“没钱”两种人,而是存在与世界总人数相等的76亿种人,过往的种种经历都是经验,只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才是与世界顽抗到底的唯一方法。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就像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里所说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切莫慌张心急,只要保持平常心,事情早晚都会过去。
周五晚上八点五十的场次,影厅里没几个人。大家集中在中间的一片区域,笑和哭都特别明显。
片子不长,讲的是乔杉饰演的绑匪余凯旋绑架了葛优饰演的富商张成功,没想到却被精明的富商轻松利诱,于是铁憨憨绑匪成为了人质的手下,答应替他做三件事。三件事分成了三个小片段,说的是爱情、友情、亲情中的遗憾与和解,大概也是导演想要放进故事里让人咂摸的人间冷暖。
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
赵薇饰演的周原在戏中戏里有一段台词,“来生,不一定有来生,如果还有来生,我希望自己做一条狗,做一只鸟,做一片云,做一场雨,为你而叫,为你而鸣,为你轻拂,为你飘洒”,后来余凯旋在酒吧里念这段词,简单质朴,像背课文似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却莫名地念进了人心里。
爱情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相爱过最终变成陌生人。起初我们热烈地相爱,用尽全力纠缠在一起,恨不能朝朝暮暮,后来又变成两条冷漠的平行线,不再相交,各自向前。
相爱过,一个“过”字,道出无尽心酸。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承载最多美好的是爱,带来最深遗憾的也是爱。
如果能重来一次呢?
古巨基在《爱与诚》里唱,"别再做情人,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 ,做只宠物至少可爱迷人,和你不瞅不睬最终只会成为敌人”。
天底下的感叹都是共通的。是不是真的,做一只猫,做一只狗,做你身边习以为常的物事,就能够天长地久,不留遗憾了?怕也不尽然。
故事的最后周原改口,说和张成功在一起的时光,是她记忆中最好的时光,说她永远爱他。她最终还是肯定了他们的爱情,即便是有遗憾,也终是甘愿。
有朋自远方来,一笔勾销
因为想要弥补多年前对老战友的亏欠,张成功带着余凯旋去到了战友开的盲人按摩店。战友婉拒了张成功的金钱投资,却在按摩的最后说了一句“多吃点,还是那么瘦”。他没有接受张成功说对不起的华丽方式,但他传达给张成功一个朴素的信息:我不计较了。
片子里的张成功无言泪崩,片子外的观众也不自觉地跟着掉眼泪。
有时候和朋友的和解其实没有那么难,只是需要主动地迈出那一步。
常常觉得我们人很奇怪,容易为爱情低头,对朋友的歉疚却很难说出口。觉得不好意思,觉得尴尬丢脸,觉得没事儿啊,过几天就好了吧,然后埋下一个结,根植在心里。也许不痛不痒地将就了,也许哪一天突然爆发,也许就这样渐行渐远了。多可惜。
那些微笑着站在我们身旁给予我们力量的朋友啊,长长的路我们要一起慢慢地走啊,深深的歉意我们可以浅浅地说,不要等到曲终人散场的时候才觉得那么遗憾。
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失去父亲的孩子,心里会有多难受?
片子里没有说,只是说了张成功自父亲离世后便再没有回去过,即便村里有他喜欢的姑娘。
我想他一定觉得天塌了,十几岁的少年余生再没有父亲相伴。往后的几年都在努力把父亲从自己的生活中剥离,粘连着血肉,哪儿哪儿都疼,还要强忍着闷不吭声。再往后的几十年,看到别家父慈子孝,又会有不知道多少绵密的针扎进他愈合不了的心口里。
他需要救援。
从十几岁到五十几岁,白云苍狗,父亲离世的遗憾却从未消减半分。直到余凯旋在悬崖上迎风唱完《两只老虎》,张成功才算是真正地告别了父亲吧。这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但幸好,他完成了这场告别。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话虽冷静残酷,还带着宿命和无奈感,但大略可以用来劝慰生离死别的遗憾吧。
整个影片是用荒诞的外壳包裹着治愈的内核,三个小故事都埋着一些引人感慨的点。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想要说一句,人生苦短,别教遗憾太长。
《两只老虎》还没看的时候,口碑反差就很大,有的说是今年最好看的电影,有的说是葛大爷最差的电影。这样也好,不抱着希望看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失望到难过。 《两只老虎》前期吸引我的第一点是葛大爷,不,现在应该叫优优哥哥,我就记着他介绍采访的时候说,这个戏的男主角是乔杉。就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男主角确实应该是乔杉,可优优哥哥确实是一番。 第二点是新裤子的音乐,影片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响起,眼里立马湿润了,湿润的同时我真想起来蹦两下,这就是摇滚乐的魅力吧!永远感同身受,永远热泪盈眶! 第三点就是乔杉了,喜剧咖在我心里就是沈腾徐峥乔杉。而从《缝纫机乐队》开始就对乔杉格外喜爱。 言归正传说到电影,全程一个半小时。笑点集中在第二个事儿(包括完成的和未完成的)。成功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十几个耳刮子打在史剑的脸上让人舒服极了。时间是能让人长大的,有的稳步增长,有的迅速发展。史剑没有反抗直接反悔的桥段,我也是喜欢的。因为确实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年少时都犯过错,都伤害过人。如果我伤害的那个人现在抽我几个耳光,我也认了。范师傅的那句“我怕还不上”,让我觉得是我当初没借他那5000块钱,成功承受了两倍的疼痛硬硬忍了下来,这事不知道在他心里积压了多久,但我知道这事可能一辈子都放不下。所以啊,别人对你好你就需要加倍的还回去,不是无私,而是千万不要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牛排,红酒,雪茄。这不是资本,这是现实。如果当我足够有钱的时候,这三样可能也就是日常吧。所以我不同意说这部电影拜金,说拜金的可能是因为你和我一样穷吧,不怪你。
女演员部分我认为篇幅有些过长,这就是少了一个星的原因。也许是电影里没有点爱情就无法成型吧!缺乏安全感严重了跟抑郁症没啥区别,总觉得所有人或事都是虚的,不敢相信任何人,只能自己与自己作伴,自言自语自娱自乐。想与世界为伍却身边空无一人。特别是最后女演员说的话和凯旋之前骗成功的话一模一样时,我有些懵逼了。直到后来看了一篇影评,我有些懂了,一切都是幻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翻译成四个字就是 “能过且过”。
总之,电影值得一看。一部看完之后可以反复咀嚼的电影。
(三星半,然后加感情分半颗)
今天中午去看了李非的《两只老虎》,高于期待。
在不了解电影时,觉得两只老虎这样的片名也太不严肃了,颇有点宁浩那拨人的意思,但看完后发现,比宁的东西要真情实感多了,骨子里,李非是个文艺青年,甚至说是个文学青年。
电影里有几场戏很有意思,对符号的使用非常诚恳,没有把解构推向油腻或疯狂,很可贵。这几年国内好几部类似的戏,其实都有些过火,无名之辈不错,但也不如这个做得好,剧本九曲回环,刻意程度让真实大打折扣。回到《两只老虎》,剧本设计相当精彩,结构明确,几个章节有所互文但又不干涉故事的发展。A\B故事的节奏也把握得不错,尤其是最后那封信让AB线交汇,还真有点意想不到,反类型了一下。(A故事,乔杉绑架能否得到钱 B 葛优的救赎,或者说互相救赎的完成)
第一场精彩的戏,赵薇和乔杉的几个来回。
1、赵薇和港星的拍戏桥段,港星的粤语太逗了,赵薇饰演的虚假也很明确的被观众拿到了,这场戏对当下仙剑武侠片和一些导演恶心行为的批评,直接干脆,当我以为这只是个过场人物交代时,后面却吃了一惊。2、乔杉和赵薇的第一场对话,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赵薇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人物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产生了分割,观众对乔杉啥时候能问出问题,也开始着急了。3、赵薇心理波动后回来重新和港星对戏,同样的烂俗台词,被加入感情后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情感力量,赵薇的演技让他对葛优的感情完全变得可信,这次的剪切主要给了赵薇。我确实没想到这场戏杀回到拍摄现场,其实也很符合赵薇饰演的人物片场逻辑。4、乔杉和赵薇第二场对话,仍旧是铺垫,让两个人建立一个信任度,让观众有时间对赵薇能真正投入感情。不过这场对话也有个亮点,乔杉背狗血台词掉泪,不经意间坦露了绑架的动机——“对前女友的爱恨交加” 5、乔杉赵薇第三场对话,天台上赵薇说出了对葛优的看法,补一句,时间让赵薇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演员,难度很高的对白,非常打动人,甚至有点让我想到话唠片爱在系列了。这时候你不会觉得葛优是老板,赵薇是演员,你会觉得这就是两个相爱却因为各种原因分开的人。6、乔杉和葛优的对话,乔杉篡改了赵薇的词,这个挺妙,相爱的人会说气话,听的人(大部分观众)觉得肉麻好笑,真正懂的人(人物葛优)却两行鼻涕直往下流。7、我确实没想到这场戏还有两个回马枪,第一个,葛优其实知道乔杉篡改了内容,这么一想,前面葛优那个哭就更意味深长了。第二个,葛优跑了后,乔杉重新请赵薇吃饭,赵薇对着镜头又说了一遍心里话,和前面乔杉篡改的“故意”一样了。此处观众不会觉得刻意,一是因为表演,一是因为故事结构和对赵薇角色的心理洞察,这个艺术化处理在可接受范围。
这么分析下来,可能不止一场戏了,这一组人物关系的描述真的很妙,也算是理解了——为啥赵薇看完故事就十分喜欢,一定要帮李非监制,可谓贵人和知己了。
第二场很精彩的戏就是“诗人”被打。由于我写诗十几年了,所以对于影视剧中出现的诗人概念,一面会很苛刻(技术上),一面又挺包容(情感上)。电影中对“诗人”这个词汇的解读和围绕着它设计的桥段蛮高明,图一乐的观众可以笑开花,懂的人却又能看懂深一层,知道这么多年,是谁在打诗人嘴巴子,是什么让这个词变得羞于提及。从老一代写诗的葛优爸爸,到新一代可能会写诗的乔杉,诗人或者说艺术到底触犯了什么?同样也来分析一下吧。
1、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后,乔杉跪着说被打的往事——说明这个事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了,究竟一个诗人是不是被打没的,我不知道,但乔杉说自己想当诗人时候的表情和葛优第一次听到的表情,值得玩味。这个词出现在院线片中,确实产生了奇怪的效果。 2、KTV 打史剑的戏,史剑很惨,但总让我想到王小波笔下的军代表们,这类人从来不会消失,一边被打一边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点荒诞,此诗虽然会被以为很俗,但其实很好,为了大众和剧情,用它没问题,普希金最好的就是他的单纯,他有一首小诗叫墓志铭,多好啊——“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和爱神结伴,慵懒的度过欢快的一生,/他没做过什么善事,然而凭良心起誓,/谢天谢地,他却是一个好人”。这场戏最妙的是乔杉仍然不敢打人,动手的是一个商人。此处应有掌声,混蛋们对诗人(哪怕是假诗人)犯得错,却要商人们帮忙讨回公道,这时代,是“文艺青年”懦弱呢,还是“商人“强势呢? 3、葛优揭秘了自个老爹其实也是诗人,文革时候跳下去了,诗人这个符号,在片子中有了合法性,死者为大,乔杉和悬崖上多年前跳下去的葛优老爹前后呼应,诗人这个符号显得不那么空洞。
整个部分最厉害的是,直面了诗人这个概念,同时还兼顾了普通观众的观影习惯,做到了幽默,不容易。
第三场精彩的戏就是葛优见范伟。妙在空间和人物设计上。
1、先说人物的错位。都看到的是乔杉和葛优的错位,老板司机反过来(此处对北京的投资圈反讽,值得一笑)。另一个错位是瞎子和正常人的错位,范伟虽然瞎,但心里明白,这个错位通过两个事完成,其一,范伟摸出来了葛优,但不点破,陪你玩。物理上乔杉和葛优其实输给了盲人了。 其二,范伟拒绝了投资,不信那一套,心理上,葛优乔杉又输了一层。2、空间双层设置,一层二层之间无形之中有了一个舞台幕布,乔杉被按的时候,等待的葛优在楼下,通过声音感受紧张,氛围不错; 同时,隔着一层也让葛优一会上楼被按,变得出其不意。然后就是按摩床上下的设计,给了好几组圆孔下的面孔,喜剧效果足够,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压迫感。人的脸是不会撒谎的,但这一面一般看不到——所以接下来的小孩发挥了作用,蹲下来看到了葛优的眼泪,也就是真实的面目。
看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场,插科打诨的部分难免有,但还好。还有两个事值得一提,其一,很少在荧幕上看到真实的北京,这个被满足了,整个电影的摄影美术没有喧宾夺主,尽力在故事架空的前提下做到场景真实,MV段落也极少。其二,闫妮演春心荡漾的村妇还真是令人过目不忘,很有戏。
电影的问题,对我来说主要是故事不真实,设置比较戏剧化。不过导演在这个大前提下,把每场戏拍得又很诚恳,表达得又很可信,所以也不算啥大毛病。可能遗憾的是,电影在视听语言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和趣味点,主要靠剧本和表演推动,就这一点来说,宁浩更厉害。
电影上映之前,正午发了一篇文章,李非在自述中把自己谈得比较卑微,能看出,这种卑微是对艺术本身的敬畏,一个人热爱一件事久了,对成功其实有点恐惧的,毕竟成功有太多之外的东西,是不可控的,做好东西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
我喜欢李非,希望他下一部片更好。
故事主线和主题都非常直白,穷小子绑架成功人士,为了拿到更高的赎金,反而被动地且极不情愿地帮着人质做了三件事(准确来说,应该是四件事)。在第一件事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大概知道导演想要构建的故事框架是怎么样的了。
隐藏在“救赎和和解”主题下,是强烈的“重来一次”,全片都充斥着葛优扮演的张成功想要重来一次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推进,那些关于“重复”的元素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两只老虎》定位的不仅是喜剧,还是魔幻主义,所以在很多元素应用上,能够发挥的空间和形式就会变得多样起来。一些略显荒诞的元素和处理,配合“重来”的故事框架,又显得有那么一些意思,反而无意之中成为了电影的闪光点。
这段台词来来回回出现至少三次(印象中是有四次的,但忘了第四次是在哪里出现了),台词内容本身,如果有来世,就是一个关于“重来”的故事,重复使用的形式也是在响应着这个主题。
第一次由和周原(赵薇饰)演对手戏的广东无名男演员说出来的(超跳戏),目的很明确:纯粹是为了增强喜剧效果,也确实制造了本片第一个笑点。
第二次是周原在完全不一样的情绪之后表演了出来,用了一种“重来”主题所应带有的情绪来演绎这段台词。但可惜这段在时间安排上太前了,虽然会和前面男演员的表演形成即时的对比,重复感增强,观众还没有了解清楚周原和张成功之间的爱情故事之前,是很难入戏的。如果安排在这一段故事的最后,观众的代入感应该会更强,冲击力会更加大。
第三次则是在和余凯旋喝酒的时候说的,这一段更多的是在暗示那个被伤害的人(周原)其实已经不在乎,伤害已经造成,再来问为什么,讲一些“如果可以重来”又有什么意思。
同样一段台词的三次演绎,在形式是呼应了重复的大主题,也成为了角色情绪变化的固定载体。
周原解释说自己第一遍拍得不好是因为情绪不到位,要再酝酿一下,导演(电影导演李非客串)回了一句说:你知道重拍要花多多少成本吗(大概是这个意思),又再一次暗示了“重来”不可逆转的代价(同时也提供了第二个笑点)。
周原故事结束的时候,她说了一大段话来吐槽张成功,余凯旋于心不忍自己改了一段话说给张成功听(提取了核心词汇“强势”)。但在电影最后,周原对过去恋情的坦白,用的却又是余凯旋当初瞎编的那一段话。
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它是假的;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却变成了真的。
张成功听的时候,它是个谎言,但这个谎言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谎言;余凯旋觉得这段话是假的(因为就是他自己编的),张成功也知道它是谎言但像真的一样接受了它;而事实上它又是真的,因为这是周原最后的心声。
兜兜转转,这段话又回归到了它本来应该存在的位置。
和之前那个同一文本同一主体传达不同情绪的处理手法不同,这里用的是不同主体重复使用同一文本完成了一个真假循环,张成功和周原的故事,在这里才算是真正的告一段落。
而这种闭合循环,又和最后的两只老虎音乐盒做了一个呼应。
范志刚(范伟饰)这一段还蛮感人的。
张成功的军中好友范志刚因伤入院需要钱,已经小有成就的张成功怕他还不起钱拒绝借钱的要求。后来想要补偿的时候,范志刚也用同样的理由婉拒了。
一个是不借拿不回来的钱,一个是不要已失去意义的人情,同样是还不起,究竟是金钱重要还是朋友情谊重要?
张成功和范志刚都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背诗这一段也很好笑,充斥着大量的重复元素,余凯旋小时候被霸陵要求不断地写诗,后来霸陵者又被张成功逼着重复好几遍背诵普希金那一首“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在这一段里,是通过制造诗文不断重复的场景来实现对“重来”主题的呼应的。
而诗又是在电影里重复使用到的一个元素,余凯旋想要做诗人,张成功的父亲也是一个诗人,同样被生活暴击的两个人,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如果纯粹是因为两个主角都是虎年、用DOUBLE文本上的直白指代,这个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意思。
有意思的是,片尾主角余凯旋(乔杉饰)收到的礼物,是一个首尾相追的两只老虎的音乐盒。不是一前一后,而是一个循环的闭环。
这对应了前面所说的救赎和重来的主题侧重,无限重来的分量重了,批判的意味陡然上升。一个犯了重大错误、伤害他人的人,无限循环的人生绝对不是一个恩赐,而是上天给予的一个诅咒。2009年小众片《恐怖游轮》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以无限循环作为主题的极具批判意味的恐怖片。
救赎和重来的区别在于,救赎是有明显正能量的,而重来则未必了,重来的人生或许还会再做一次错误的决定,甚至在无限循环的不得救赎。
电影以张成功和余凯旋的身份对掉结束,另外一个循环开始。最后张成功得到救赎了吗?见人见智吧。
------- 一个分割线 --------------
诸如上面的象征元素,电影里用得非常多,巧妙但也相对保守。导演如果能够在魔幻风格上走得更坚定一些,即使在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上,也是可以玩出花的。
赵薇范伟闫妮三个小片段其实都挺好的,但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电影,人物动机诡异,电影风格诡异,总之很奇怪。但是赵薇天台上那段长镜头真是太好看了,啊我的薇薇为什么不演文艺片呢。
很作,不是黑色幽默的风格,只是在刻意向这个方向靠,几乎没有什么戏,全部都是段子拼接起来。看起来完成爱情亲情友情的救赎,实际上都很空。感觉导演还局限在写台词里,影像表达很差,浪费这么多好演员。
生活欺骗我就算了,你们还写短评打高分骗我,我了解写枪稿赚钱快,可讽刺的是这部电影讲的是,有的事,再缺钱也不能干。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李非没有才华,毫无电影技术可言,正反打打得我难受;其次,电影细节很糙,根本看不出他编剧的优点,甚至这次他没有好好讲一个故事;最后,真的浪费各位演员,和便宜了乔杉。总结两字:才不配位
2.5星,演员撑起来的作品,本身乏善可陈。被绑的身心,伪装的身段,扮演他人,对过去忏悔与自我救赎,立意鲜明。但叙事拖沓,角色动机不足,很简单的那种心灵鸡汤。导演有些想法,但能力有限,在前作《命运速递》里就能体现,所以只能把话语权交给演员。电影有多么平庸,演员就有多么精彩,哪怕看葛大爷和乔保健聊天,看赵薇念白,也是亮点。
感觉看了一个《这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大电影,段落拼贴段落。
青年导演身份与社会老灵魂的有趣碰撞。“年轻时有了一百万就想有两百万,有了两百万就想有一千万,有了一千万就想有一个亿,后来你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钱解决。”片中的葛大爷和乔杉,就像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人生阶段,他绑架自己,剖析自己,逼迫自己去解决那些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什么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呢?比如冲动的爱恋,道德的负疚,生命的突逝。想起葛大爷那句四十岁才有起色,不知“大器晚成”的青年导演李非是否融入了个人心路历程?特别喜欢范伟老师那段,幽默又心酸。像葛优和范伟这样的戏骨,真是能为剧本再添一份彩。这是一个《公民张成功》的故事,两只老虎是他心底的玫瑰花蕾。葛大爷穿西装太帅了,他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完全不必羞于领衔主演的名号。开头剪辑节奏还可以再好一点,越往后越好看。
反类型,完全独角戏,题目标榜的双人和解于是并不成立,甚至情绪上都是排他而相当自我的。影像风格算得上沉稳,口琴大多数时候也很好听。可是为什么中年大哥的孤独自省总要以物质成功后的自我感动完成呢,不觉得老气横秋了吗?您们一起喝杯红酒再继续痛说革命家史好了。看理想@英皇
终于赶在最后看到了。有小意思,没有大惊喜。几段试图走心的小故事,但又都没真正进去。闫妮现在状态倒是挺好的。
泳池可以没有水,老虎可以没有尾,但坠落的悬崖不能没有水,扮虎的花猫不能没有心。被爱情刺伤的时候,我能转世成风雨飘摇,却忘不掉一段孽缘。被金钱绑架的时候,我得到的越多,却亏欠的越多。被生活欺骗的时候,我以为能过则过,却始终被往事所累。我放弃了眼睛耳朵尾巴,再没能变作一只成功的老虎。
严重怀疑这个导演作弊,葛优+乔杉+范伟+闫妮,这四个人随便站着说一个半小时都是一台戏啊。这么烂的剧情,全靠这几个人了!
有幸参加超前观影会。说实话,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尬演,尬聊,尬笑。今年第三部类似影片。
葛优的气场是蔫儿坏,撑不起霸道总裁。乔杉就更不成了,换章宇来演差不多。这片子起承转合看着动作都很标准,就是没灵气,所有想象力和细节没有一点超出大众刻板印象的地方,属于没什么惊喜看过就忘的那种平庸之作。
假如电影欺骗了你,想大喊一声还我票钱!俩编剧名字加一起组个“悲”字,可完全在片中看不到对于角色的悲悯关切,还不如上部处女作呢……
剧本实在太差了,没有铺垫的感情戏不会有感情,凭空悟出再深刻的真谛,也不能打动观众。电影最忌讳的就是故事都放在对白里,又不是电台 FM,能多拍些画面吗?人物动机情感变化都没说服力,讲一些鸡汤就能让绑匪放弃200万我是不信的,即便你跟我说他一开始就没多想要,那这样的设定就没有拍的必要。感觉就像里面讲粤普的演员对自己的角色毫不相信一样,情节的安排没办法让人相信角色会那样做。只能说是一出胡乱堆砌的闹剧,笑点又老又无聊,全在预料之中。虽说后面的转折是出人意料,也能补充完善人物动机,但这样的作用放在高潮太晚了。好的地方差不多就只有范伟那场冲突戏。原本以为这会是一部讽刺现实的黑色幽默片,结果却只是一碗乱放调料的鸡汤,连鸡肉都咬不动那种。
现实脱缰,荒诞不足,水平有限,可惜了一帮好卡司。故事太弱了,摄影和剪辑都是电视剧水平,对着个人脸拍演员念台词,偶尔来点音乐MV风,而且台词镜头毫无张力。结果就是,整体冗长无聊…
结构架的好,节奏也就跟着比较流畅。荒诞现实主义,更多的是本子还不错。导演能力有限,但架不住演员好啊。
映后交流会,导演来了,乔杉来了,可我脑海中始终是赵薇。现在的她,在电影里沧桑而且美,台词念白的口气也非常让我喜欢和感到舒服。时光也会厚赠一个女演员。
低于预期,很失望,与走出影院的观众聊这个电影,共同的观点是为治愈而治愈,喜剧成了硬生生对着观众抓痒痒。赵薇自从被中央电视台点名批评在股市上违法圈钱后,在艺术上不够专注了,利欲熏心,已经不够纯粹了。
3星。这种阵容弄出这种鬼东西?1.《摆渡人》之于梁朝伟大抵就是本片之于葛优。2.当年的四小花旦中,如果说周迅是骨子里灵气散尽,那赵薇就是眼神中灵气散尽。3.剧本充满经不起推敲的主线和偶尔大明宫词一样文绉绉的台词,全线崩盘,话剧感极重,为了一个刻意的谜底揭晓,尬铺90分钟。4.唯二的亮点:范伟撑起全场的演技和葛优按摩床下的一串眼泪。5.你以为是喜剧,其实人家是文艺片,这种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