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讲述了一个文化战士坎坷的半生,思想性高于艺术性,也是历史背景下特有的思想启蒙教育类的影片。
情节跌宕起伏,玲玉决定演话剧-八年抗战的艰难话剧生涯-战后结婚归家-不满表哥行为搬家-写稿揭露表哥行为-雨夜晕倒路上,用玲玉一对夫妇的经历表现国家和社会的面貌。人物刻画花了不少心思,表现玲玉夫妇二人嬉笑的婚前场景现在看来也很甜,高先生在屋顶拉小提琴的一段尤为动人,表哥对玲玉一直以来特别的关心从开头二人的对话和动作就可以表现。诸如此类的场景和细节很多,花了不少心思。但人物弧光不明显,人物缺乏成长,正面人物几乎一直在做对的事,反面人物一直在做错的事(只是表兄最后才和玲玉撕破脸)人物不够立体,更多的不是让人共情而是作为教材和范本引人思考吧。人物的存在有时只是为了剧情,缺乏生活化的细节。多人场景中,没有台词的演员就像塑像一样,没有多余的动作和声音发出,彷佛只是在等着主要人物表演,比如开头玲玉和亲戚的对话、围观玩把戏的段落、凑钱给玲玉手术的段落,当然这也有表演的问题,使影片间离感更强,可能是为了鼓励观众更多去思考影片主题。影片主要采用女主视点,利用坚韧、独立、勇敢的人格特质和爱情亲情战友情等为观众建立移情的基础,使我们认同女主参演、结婚、搬家、写稿的一系列决定,突出表现了女性人物的闪光点。开放性的结局令人深思,但略有偷懒之嫌,人物交代不足。
表演上,用现在的眼光看当然略显夸张,不够真实。除了前文提到的群戏的问题外,还有情绪变化较为突然,缺乏渐变的节奏,如队长突然感叹生活艰辛的独白,设计感太强,情绪铺垫不足,像是在背课文。大段的台词过多,情绪固然连续饱满,但缺乏对抗感,一方说话时另一方好像变成哑巴一样,尤其在玲玉和表哥的争执段落中,大段漂亮的台词从玲玉口中说出,表哥除了后退没有别的反应,批判性有余,真实感不足,段落中还出现了越轴镜头,更让人混乱,玲玉直面摄像机的镜头增加了台词的冲击力,但这种设定使观众处于表哥视点,令人不适。很多对话的段落,视线关系颇为奇怪,在一方不愿面对时,总是以偏向镜头而不是对方的方向对话,不符合习惯。怀孕的段落表演形体动作夸张,也存在歧义,让人看不出是喜是忧。同时,有些表演节拍奇怪,抗战胜利的宣告等到读完大家才一起开始庆祝,读消息的人情绪缺乏起伏,围在旁边看的人也没有及时的反应,有种慢半拍的感觉,表哥在婚礼上找玲玉的段落也有类似的问题。
镜头上以长镜头为主,强调场面调度,多以缓慢的摇移来跟随人物的动作。对话多用关系镜头表现,而没有用正反打,更利于观众进入情景,但画面略显单一。特写运用较少,对女性人物的特写采用了柔光,富有美感。高先生拉小提琴的片段空镜头和人物动作的剪接和音乐相映,极具东方之美。周先生寻找玲玉的片段中叠印的使用妙极,既有抒情作用又相当养眼。但这段剪接的画面节奏和音乐不太匹配,平行剪辑只有玲玉的两个镜头和周先生相互交叉,镜头较长,缺乏张力,更多依靠音乐渲染气氛。配乐超棒,变化和情节相映。仍然有配音和背景音的处理问题,尤其抗战段落队伍在屋外整理东西时的鸟鸣声过大,不太自然。
主题上许多台词单拎出来现在看也仍然令人深思,尤其是玲玉的台词“我是一个新闻记者,我有我的责任,我有我的良心,我该说的话也是一样要说的。这个世界,都像你们这样搞下去,还成世界?明敲暗诈,强夺霸占,人人切齿痛恨你们。人家被逼了,稍微发几句牢骚,你们就把什么帽子套在人家头上,常常一个一个的人不知道被你们拖到哪里去了!你们就不想一想,你们欺侮了人家,还不许人家诉一声苦,是多么野蛮、残酷的事,这简直连人性都没有了!你居然嘴上也挂着‘民主’、‘自由’,你简直在糟蹋这两个词。”有不少政论的色彩。
1947 导演史东山 联华影艺社成立后第一部影片。以史诗的风格讲述了一个时代,两个阶级的两种生活。
以抗战初期到战后初期为历史背景,以写实的风格讲述了江玲玉和高礼彬的经历。
艺术处理上很有特色
具有很强的纪实风格,是抗战期间成为时尚的纪实性美学观念的承续和发展。
还穿插了战后上海街景的纪实镜头
有幸在学校标准放映厅看了。
现在看都觉得很超前和深刻。战争中唤起民众抗战意识,为捍卫土地和反殖民付出的人连看病的钱都没有,生活困顿,得不到尊重,还因为颠沛流离而贫病交加。而发国难财,无视人民的奸商一直过着奢靡的生活,战争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虽然表演体系不同,他们的表演现在看上去有些夸张和可笑。但毫不影响叙事的效果。无奈,悲凉,又觉得真实。
有的画外音非常多余,有的镜头是可以省略的,或者调整一下景别会好些,表演也有些刻意和做作,但瑕不掩瑜,片子的思想内涵还是非常丰富值得回味的。
前段演剧队抗日宣传流水账,后段尖锐批判发国难财和战后的腐化堕落、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等弊端,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猛烈交锋。说教太重,让白杨对着镜头喊出“这是人的世界呀,永远不把别人当人,永远人吃人,这个世界是不会太平的”,直接字幕质问观众的责任。但那些批判、抨击,今天依电影本身有不轻的意识形态先行和教育意义,但很多对物价啊民主啊贫富不均啊机会均等啊的吐槽,七十年后看依旧有效。故事饱满,演员出彩,尤其那段阁楼提琴,云开月明,比《一》不足比《十》绰绰有余。结尾处理有些做作了,去掉那个添足的结语会更好一些一小时,正和片名一样,“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太想以这一对爱人为锁链,串联一出贯穿中国八年抗战直至解放的史诗。但是因为拖得太长,元素拉杂太多元,最后节奏没法掌控了。结尾收得很潦草。可惜了。原本应该震撼人心的高潮始终没有出现。
“我们这八年的苦真的是白吃了吗?抗战八年,我们忍受着一切牺牲,无非想胜利以后,中国的一切会进步起来,我们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意思。可是,现在,你看,这一切的一切,都叫我们不能不伤心。”这一段告白,是本片的题眼。这些简单纯粹质朴的知识分子,凭着一腔热血,以为奉献牺牲燃烧了自己,就能照亮这个昏暗的世界;然而,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在接收大员的映照下,一切的价值和意义都变得那么虚无可笑。
抗战八年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看似狼狈不堪其实苦中有乐,看似绝望却从不缺少希望,是“记忆的时空”。抗战胜利后的“今日之中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正在发生并讲述着的时空”。两年后成立的新中国,就像那个刚出生的孩子,代表着生机和希望,是一个“未来的时空”。当然,随着电影的不断被赏析,其后还有一个个“重新阅读和阐释的时空”。当穿越这些时空,再去看待这一段“八千里路云和月”,就会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思考。
一个理想主义者家庭的困局。生个孩子多好玩啊……
关于社会环境的褒贬时弊,老一辈的导演是如此地忧心社会
教育片,结尾实在是令人吐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囤积居奇,抬高物价,扰乱金融,破坏抗战,都是你。你的罪名和汉奸一样的。别人在抗战里,出钱又出力。只有你,整天地在钱上打主意。想一想你自己,死要钱做什么,到头来,你一个钱也带不进棺材里。你这个坏东西!真是该枪毙!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一江春水向东流》差太多了,意识露骨,说教严重,剧作结构单一且涣散,人物命运起伏性不强有小打小闹之嫌。
情景剧史诗,战后纪实风格代表作,战时艰苦抗战与发战争财、战后贫困潦倒与富有显赫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国统区的统治黑暗。
昆仑影业公司 出品 从个人命运也家庭关系切入,叙述人生,探讨现实,深刻揭示社会矛盾与本质,具有透视社会历史史诗风格,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审美表现力,推动电影历史的创新,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好nb
前一个小时剧本几乎没有任何矛盾点,后一个小时渐入佳境。结尾的那个问号直到今天看来依然敲打着每个人们的头颅。其实政治,千年来都不过一首单曲循环的歌曲。
史东山的特色是出色的场面调度。不过,我所以为佳的部分全在前一个小时。至于后面一小时,正和片名一样,“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太想以这一对爱人为锁链,串联一出贯穿中国八年抗战直至解放的史诗。但是因为拖得太长,元素拉杂太多元,最后节奏没法掌控了。结尾收得很潦草。可惜了。原本应该震撼人心的高潮始终没有出现。
其实片子刚开始还有段戏中戏的设计呢,要是真把戏中戏的结构一直贯穿全片,这电影就真是碉堡了。故事内容跟当今时代还真是呼应啊,好多当时的弊病现在又死灰复燃了。表哥按今天某些女生的说法,也算是个持之以恒的痴情人了,都成人妻了还追求不息。不知怎么得这片子让我想起《南海十三郎》。
白杨大妈说着说着,就直接对镜头喊话了,中间还各种卖眼骚……前面还OK,中途打开天窗拉小提琴的也可以。可惜,结尾弱爆了。
这么说教真的好吗?
15th SIFF闭幕日6.24,特意所着的旗袍正合身。电影本身有不轻的意识形态先行和教育意义,但很多对物价啊民主啊贫富不均啊机会均等啊的吐槽,七十年后看依旧有效。故事饱满,演员出彩,尤其那段阁楼提琴,云开月明,比《一》不足比《十》绰绰有余。结尾处理有些做作了,去掉那个添足的结语会更好一些。
看了此片,体会到了当时的知识青年和劳苦大众是以何种心情期盼和迎接新社会的来临;可是再看看当下,无语
太多独白以及表演太过话剧腔,进步倒是满进步(只差明说演剧团就是共产党了),小市民阶层也很善良。基本属于女性视角,就观视结构而言,直面摄影机的大段激昂台词倒是在突破“第四堵墙”。特写较少,运动不甚得章法。言而总之电影化程度不算高,过场戏略好一些。音乐只用作转场。
开镜很赞的战争剪影,后面剧团辗转南方各省积极宣演的串场剪辑,都表现出史东山不俗的导演功力。可一进入角色互动主剧情,影片就陷入到即使不以今日眼光也很难消受的各种技术缺陷之中,特别是那个几十年前侯宝林相声就吐槽过的糟糕“国语念白”。批评的总体来说没错,却又不可一概而论。公平地说,应该是:老演员比年轻演员好,男演员比女演员好,女演员在情绪激动时(白杨痛斥表哥无德)要比平常说话情事撒娇时更好。再说剧情部分。与同期的一江春水和万家灯火相比,本片的格局企图要更大,弱化了“命苦”,突出了“气节”。可问题是导演自身的历史社会视角就极其有限,观点阐释既不可避免地流于肤浅,更由于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而显得尬尴。影片最好的一场戏,白杨失踪陶金焦虑上楼幻影,恰恰是因为终于舍大去议扬长避短回归到了自己更擅长的苦戏中……
日本国立电影资料馆 大问号一出来 日本观众笑场了
66年后,大光明依旧人头攒动。人生如梦,白云苍狗。
看的黑白版本,两个小时的。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