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一个内心重叠了无数矛盾的可怜人
开端去要工钱,碰见女的在洗澡。。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是一个重要的铺垫。在坡坡心里对两个同样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义。
接下来有点接近于恐怖的氛围让人总觉得有那么点的不自在。他妈妈片段不时的出现意在表现她妈妈在他心里对他的影响,为了他上学去做发廊妹,爱,不论是什么形式,都是那么的沉甸甸的。坡坡懂得,所以他内心里深爱他的妈妈。发廊妹,这个在无数人眼里令人发指的职业,又让他的内心无比的痛苦。
爱与痛的挣扎,让他的心扭成了一个死结。
有人说那个大学生的出现是多余的,不尽然,大学生在坡坡心里是一个完美的形象,没有任何污点,不同于他的妈妈。
然而社会的地位认同感一下打落了他,他自卑,无助,一种孤独感让他茫然,不断的给自己找借口脱离周围的一切。。。
发廊妹甘秀的出现,改变了他。甘秀有太多他妈妈的影子,内心里对母亲的爱与思念让他不可能不与甘秀相遇。。追求
追求到了。。然后那?道德的枷锁又把他和他爸爸重叠在了一起。
看电影的时候我的内心很痛,他那?难道不同吗?那一定是撕心裂肺的痛。当他看到甘秀他们开玩笑的片段而窥全豹的时候。。
对发廊妹这个职业的痛恨就就然而生。。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然后他就生活在内疚中,希望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想他爸爸那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
命运的车轮无情的碾压了父子两代人。。而且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在这里留下的只有感伤。。。。。。。。
2 ) 纯爱VS聊斋
看了演员表我才知道女主是霍思燕,是漂亮,能挑战这个角色,说明还是敢想敢为,不矫揉造作的,不知我评论得对不对。
我喜欢南方的格调,尤其向往四川,但是南方那种潮湿、黏腻的感觉也像这部电影一样,总让我感觉到人的阴暗面。南国没有晴天,是给我最大的感觉。
坡坡一直交代甘秀要她假装是大学生,怕什么?怕面子么?不是,当 甘秀说出自己试发廊妹时的坦荡,也让坡坡把心里的结给解开了,但两个老乡应该难掩尴尬和失望,直接说赶紧赶路就上车骑走了。
这个故事有的地方让我感觉不舒服,比如事实和想象的区分,我一开始以为甘秀真的被强暴了,尤其那段山上小屋的戏,真的让我感觉到人类兽性的丑恶,不论男女,真的是男淫女娼,那股压抑劲儿啊,背景做的也相当到位,黑暗的废弃黑屋子,满地的青苔,湿润的地面,外边是瓢泼的大雨,三男一女,犯罪的大好时机。尤其男主出去找柴禾,还滑倒之后,就剩两个民工一样的,与女主第一次见面的男人,真的很让人浮想联翩,特别是那个年轻一点的民工,在之前女主去芦苇后嘘嘘时,都快扑上去看人家的美臀了。而当坡坡从外面回来后,看见的那一场景真的很像正在进行的去、强奸犯罪现场,加上那么多破碎的玻璃,一切都在向着方面暗示。
那时,我确定,我是被吓到了,也恶心到了。单丝心底又残存一股两个民工终于得逞的一股释然的怨念,原谅我把释然用到这个位置。难道这就是所谓人类的兽性?我也有……
再然后,坡坡回来,那个年轻一点的民工或许演技真是太好了,皮笑肉不笑的感觉让人看了就是没干好事,我也分不清了,是不是大家都分不清,我不知道。再然后,我确信是被导演的处理手法给唬到了,坡坡进来看见了甘秀没穿衣服在水池旁坐着,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女主的演技,真的不错,美艳的脸蛋加上敢露,很到位。
之后,剧情并没有在此就交代清楚女主跑出去,去哪儿了,只剩下坡坡坐在悬崖边,被两位老乡追上了。
受了刺激的坡坡在课堂上恐怕是又梦见了妈妈当初作为发廊妹被爸爸推进河里溺水的情境,才大喊出来,所以,每个行为古怪的人一定有他古怪的理由,我们都应该理解和宽容,不要把他们当做异类。
坡坡回到了山上的小屋,见到了甘秀,甘秀一直没有回城里,如果说,导演已经交代这是坡坡的臆想,那么,这个地方就已经值得怀疑了,我脑子短路,没思索对。一直没回城里,去哪儿吃饭睡觉啊?这不是幽灵是什么。其实是坡坡的想象了。但是,这想象之逼真,之后男女主角宽衣解带,赤身拥吻,这真是堪比《牡丹亭》的神交啊。坡坡把青涩的穷大学生演绎得除了有点呆之外,还可以吧。
两位老乡又来图书馆堵截坡坡,这次那年轻的民工看见了另一个真正的女大学生,演技又一次发挥优秀,真是perfect,他色迷心窍地说这个女大学生比甘秀还有气质,记得他第一次见甘秀时就是说甘秀真有气质,这又让我相信,至少是他强奸了甘秀。
在坡坡提醒女大学生提防着两个老乡遭到了藐视之后,甘秀来到了操场,这是一段怎样的人鬼情未了啊。看完之后的片子,才知道这时的甘秀已经是imagination了。
在脑海里的甘秀坐在后座,跟坡坡来派出所报案,真相才揭开了。这有点像《伤城》一样,一环套一环的,也想《幻想中的恋人》里的奥黛丽多杜一样,幻想,全是幻想。这不止是奥黛丽自作多情的幻想,也不是艾米丽脑子里对情人的渴望,而是深深的自责,并且与童年不幸联系到一起的深刻检讨吧。他也不希望自己重蹈父亲的覆辙。
被两位失业老乡打了之后,表叔又带我们回到了事发当天,重新捋顺了那情景。
原来,甘秀被强暴是假,只是两个老乡调戏了一把,表叔问甘秀一次多少钱,甘秀作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发廊妹,生气了,之后被什么滑倒了,年轻民工怕她摔倒,垫在底下当肉盾,唉,年轻的身体,赤裸的上半身,发达的肌肉,再加上甘秀躺在他身上,还有表叔去拉她起来,坡坡在雨中和碎玻璃间看到的支离破碎的片段并不属实。其间,两个老乡也并没喊“抓住她的手,别让她挠我”。之所以有这种幻想,坡坡回来抽了甘秀一巴掌,说她烂货,我想,还是出于对自己保护甘秀的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发廊妹行业本身的看不起。
坡坡追甘秀到悬崖边,争执中,甘秀不慎坠入江中,同为发廊妹的妈妈被父亲推入河中的景象又一次重现了,有如父亲又拿着扫帚照着头上又一记狠打,这种刺激让坡坡晕了过去。
一开始,在坡坡说有女友之后,表叔就给200块钱让他耍,这是不是也是暗示表叔是个好人的伏笔呢?
确实,现在的美容美发行业的男女都打扮得非常前卫,男人穿着紧身裤和修身衬衫,女人更是像甘秀一样在洗头、刮脸时露得也多,头发更是另类,按摩房都在看不见的里间或者楼上,难免让人浮想。但是,就像蒲松龄写《聊斋》的初衷,就是要告诉我们,人,不一定都是好人,而鬼也不都是恶鬼,人有其丑陋的一面,有时甚至还比不上妖。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最后,女大学生穿着低胸、热裤出来送别坡坡,能保守点么?导演你这不是很明显的性暗示么?
我表示对成都的过江缆车、城铁感兴趣。
坡坡对甘秀的这种纯纯之爱,还有没钱,骑自行车恋爱,喝杯星巴克都算奢侈的恋爱,死我向往的,没有铜臭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这一直是我的信条。
甘秀这种忠贞烈女,只卖手艺不卖身的性格也是我敬佩的。
坡坡对甘秀的爱,从一直站在发廊外看着她开始,还是甘秀主动搭理的他,我也欠这样被动吧。
其实我觉得这片子除了有点让我混乱之外,都还好,感觉还行,还是有点共鸣的。不至于分这么低吧……
3 ) 新京报:《迷城》,戛然而止的现实触碰
打着悬疑、惊悚、恐怖等旗号的小成本影片《迷城》正在热映中。近日,30位本报读者观看了此片,并给出平均67.5分的及格分(满分100)。对影片的评论也明显呈现出两极化倾向,不少观众认为,该片关注到了被社会忽视的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和迷茫的情感历程,这点值得鼓励;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无论是对现实的审视力度,还是在影片的叙事方式上,该片都存在明显的硬伤。
聚焦弱势群体,直指现实困境
由章家瑞执导的《迷城》讲述的是贫穷大学生赵坡因身份悬殊不敢对心仪的富家女殷琪示爱,转而与发廊妹甘秀相恋,后甘秀被凌辱意外落水死亡,自卑而患有脑病的赵坡开始寻找真相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影片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了社会变化与人性异化的关系上,把这种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或阴暗、或畸形的人性心理投置于社会灰暗地带,让贫困大学生、民工和发廊妹这一群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经受严酷的摧残和煎熬,令人震颤。
影片的场景和情节带有明显的符号特征,两代发廊妹的结局都是溺水死亡,临死挣扎的瞬间暗喻了她们在底层挣扎无助的一生,充满了悲剧的宿命感;那间与甘秀死亡密切相连的乡村老屋,充满废旧和荒凉的气息,渗透着喘不过气的无奈与绝望。
割裂叙事结构,削弱主题立意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给了观众一个惊喜,那么后半部分割裂的叙事结构让这种惊喜打了不少折扣。《迷城》的前半部分,两个打工者陪同赵坡和他女朋友甘秀出城游玩,当得知赵坡的女朋友不是女大学生,而是一名发廊妹后,两个打工者便淫心肆起,在避雨的废弃房屋内强暴了她。而内心自卑的赵坡始终没有勇气上前制止,最终,发廊妹溺水身亡。这个过程,将赵坡内心的那种因家庭贫困而自卑、懦弱的性格推向了极致。
甘秀死后若干天,赵坡迟迟没有报案,这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赵坡潜意识里歧视甘秀,因为她是一个发廊妹。这种揭露不可谓不深刻。然而影片在这之后话锋一转,直接将前半部分的逻辑全部推翻,让赵坡进入了潜意识的臆想状态,实际上也是告诉观众,前面所看到的悲剧都是不真实的,全片深入骨髓的现实穿透力就此瓦解。
文/夏言
原载于《新京报》2010年11月3日
4 )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迷城》是难得一见的好电影,看得让认人窒息,让人心绪难平,这值得我在深夜写下这些感触。
《红楼梦》中,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她又偏爱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贾珍、贾琏、贾蓉等好色之徒,对她颇为馋涎。但尤三姐不愿像姐姐那样遭人玩弄,她用泼辣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清白。她看中柳湘莲后,就一心一意等他。但因柳湘莲认为宁国府多好色之徒(贾珍贾蓉之流),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干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刚烈的尤三姐在奉还定礼时引剑自刎。
《迷城》中,甘秀是个漂亮清秀的发廊妹,与“穷大学生”赵坡互有好感。赵坡告诉他的两位农村哥们,甘秀是女大学生。在一次结伴游玩时,甘秀向大家说明了真相,遂即遭到两位农村哥们的轻薄,而幼年遭遇变故的赵坡看见当时情景,产生了臆想,误会甘秀是一个轻薄的女孩,受辱的甘秀在与赵坡的纠缠中失足落水,香消玉殒。。。。。。
初到大学,赵坡被同学请到星巴克喝咖啡,眼前的公子小姐是证券公司老总的儿子,是地产商的千金,是外企高管的子弟。。。赵坡喜欢的女孩问起他的家势,当他吞吞吐吐说出农民这个词后,场面陷入了尴尬的沉默……这是发展的成果,这是让一部分人暴富起来,让另一部分人永远穷下去的祖国花园里的花朵,不要相信小平哥,共同富裕只是个传说。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财富,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一个毛孔里都沾满了鲜血,没错,怎么样可以永享不劳而获的资本福利?没有看到苏联是怎么解体的吗?权贵们攫取国家财富后,迅速推动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变更,从而寻求自身财富和剥削的合法性,他们做到了。其实我们过不了自己,这个社会生态还处在圈地运动的时代。
当赵坡尝到拿铁的中药味后,同学才告诉他咖啡是要加糖的……这是一个怯生生的农村孩子在所谓的高级场合表现出的不适应综合症,穷人的孩子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伪贵族们在这里寻求心灵的归属,却只学得一些装腔作势的花架子,这里没有奔放的生命,没有自由和洒脱,人们却乐此不彼的在咀嚼着中世纪遗留的散发着腐烂气味的小资情调。
当寝室的同学去踢球去玩耍时,还不忘告诉他去给大家打开水……在当下普世的观念里,穷人就是低贱,别人就可以趾高气昂、吆五喝六的使唤你,甚至那些发廊妹也要拿他取笑。马丁路德×金希望有一天美国人是以的人的品质来评价一个人而不是肤色,他的梦想有一部分实现了,用了不到50年。孔子希望中国人以人的品质来评价一个人,这个愿望已经近3000年了,还没有丝毫进步的迹象,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个潦倒不堪,在街边倚门卖笑的风尘女终于找到了一个比她们更弱势的群体——穷大学生,以取笑他们获得心灵上的些许安慰,是谁告诉我们穷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内心的荒凉?你信吗?
认识了发廊妹,他要迫不及待地请她去星巴克,很懂行似的给她加糖,像城里的情侣一样放孔明灯、许愿……这是普通人内心的浪漫与虚荣
给哥们介绍女朋友的时候,只说发廊妹是女大学生,而发廊妹向大家坦诚自己的身份时,赵坡表情极其难堪;但哥们告诉他,发廊妹和他不合适的时候他又开始争论,辩解…… 这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心灵里世俗与纯真的纠结
在工棚里看到了女人的裸体,被问及时,害羞却又带着向往的神情……这是原始冲动与教化人伦给人的煎熬
赵坡的母亲早年为谋生做发廊女被父亲知晓,厮打过程中落水身亡,他自己被父亲抽打时遭遇脑伤,从此落下了臆想症……,赵坡的母亲在死前对丈夫说:”我还要为坡坡挣学费,有本事你也出去挣钱给我们花“。这是一个越发笑贫不笑娼的时代,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人们挣钱的冲动,所以东莞有40万失足妇女也就不足为奇,而各省刚刚走出中学、技校的女孩们已经随时做好了支援前线的准备,甚至越南、俄罗斯的女友人也发纷纷扬国际主义精神,前赴后继的开赴我国战场。为了心中的富裕梦,他们在所不惜,这难道仅仅是贫困所迫吗?当你打开QQ空间,睫毛弯弯、眼影浓重的非主流们嘟着粉嫩的嘴唇,扮出无辜的眼神,当你沉醉于她们幽蓝的美瞳下面那一双清澈美丽的少女的眼睛时,画面下方裸露的深深的乳沟又怎能不让你百感交集。
开学时,为漂亮富有的女同学殷琪搬行李,希望萌芽,赵坡道出家势后,在图书馆邀该女生看电影遭拒,萌芽瞬间幻灭……这是现实。《西厢记》、《灰姑娘》中的不同阶层的男女双方还会为爱情拼命挣扎,现世的青年人已不用舆论的重压、也不用父母的梗阻,他们已经早早地谙于门当户对的世故,向世俗妥协。中国人反封建反了几千年,打倒了骑士精神、磨灭了侠义豪情,却让市侩气在人们心里开花结果,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桃花揉碎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当我们为美丽善良的甘秀而深深惋惜,为赵坡这个失意的好学生纠结难平的时候,我更看到了人生的艰难、成长的痛苦与挣扎:一个年轻人要无数次的在放纵与克制、向往与失望、得到与失去、爱与恨、纯真与世故中经受煎熬,摇摆不定,最重要的是,赵坡们也根本无从选择。
莫非所有的凄凉都为了一个零结局?莫非只有凋残的心才能感受真正的美,才能承受生命中应有的重量?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5 ) 星巴克不坑爹
精神分裂,自卑感,贫富差距,星巴克,孔明灯,女主角很漂亮。
OK,看完迷城,凌晨3点半,我留下的就这么多。
豆瓣里有个人写了《去你妹的星巴克》。
电影里出现了2次星巴克,第一次里面有个穿得很有喜感的富家公子,背着更喜感的耐克包,一转身,大大的钩钩正对镜头,上来就问家境。然后就是一群孩子优雅地说自己爹妈的背景。
坡孩子说咱家是农民,我爹是耕地的。我顿时觉得这孩子是不该分裂的,起码敢正面承受。
去你妹的星巴克,有人回复他,说老是说人装逼的,其实才是最装的。
其实人把重心放在外面,才有了装逼和不装逼一说。倘若本来无一物,何处去装逼?
咖啡我只喜欢2种,一种是雀巢2和1,一种是雀巢不要伴侣。
那么如果中国的咖啡普及如成都的茶馆,我想我也会坐在阳光的竹椅上,慢慢喝上一下午的。
只有当喝星巴克的和不喝星巴克的人,重心都放在喝上。星巴克就不坑爹了。
回到迷城。
坡坡这娃是个可怜娃,电影将他的敏感和神经质刻画很到位了,那些没经历过这种压力的人不会懂得。
80%的城里娃不会介意跟农村娃做朋友,但是80%的农村娃会不自在。区别就在前者于其中根本不会有压力。所以介意的永远是那些弱势,敏感纠结的也永远是弱势。
本人一直在城乡交接部成长,童年让我迄今无比分裂。
运气好,城里农村娃都把我当自己人,前者觉得我淳朴,后者觉得我和蔼。
运气差点,城里农村都排挤我,前者觉得我土,后者觉得我装逼。
最后发现两头讨喜太难,索性都不迎合了。
你装,或者不装。
逼就在哪里。
不卑不亢……
我知道现在的学校里,一定还有很多赵坡,李坡,王婆婆的。
还有很多挣扎在自己残缺里的人。
企图遮掩、回避、或者隐藏。
我不建议你去正面你内心的懦弱和不堪。
但请将重心放在你优秀的地方,
让他们强大,便可自然战胜你那庞大的自卑感。
很多人都曾自卑,
这群人有的成了白岩松,有的成了精神分裂。
区别在于后者将重心放在残缺,前者却着眼于所长。
如果霍金把重心放在帕金森,而非大脑。那么他将终生作为一名帕金森患者,受人俯视。
赵坡是应该受到同情的,
但是他的行为,我在同情之余还是忍不住想要扇他俩耳刮子的。
请相信大部分自卑者都是优秀的。
因为你具备足够的敏感,来触碰感受这个世界。
星巴克从来没想过坑谁的爹,人家就一饮料店,只卖饮料不卖B。
6 ) 心中的“迷城”
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心里有泪,我们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也经历了大学的生活,现在成为了行色匆匆中路人的一员,可我们走出自己的“迷城”了吗?看到主人公的悲剧,我们想到自己了吗?对社会地位、财富的渴望、向往,我们做了什么?攀附权贵,趋炎附势,在浮躁的社会中追慕虚荣,我们真正满足过吗。真正的社会底层的群体有人正视他们吗?每个人都有体面活下去的尊严,没必要看别人的脸色,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要像男主人公迷失在这钢筋水泥铸成的冰冷城市,迷失在社会中。
我不认同给这部电影贴上灵异片的标签。那些幻觉是主人公精神的写照。也就是我有篇短评提的,“主人公的悲剧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为什么?有童年心理创伤经历,并且从未抚平伤疤,在一些情景下会有创伤情景的复现,成长环境缺乏亲情,社会地位边缘化,贫穷,但他也有对感情的需要,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如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满足自己卑微的虚荣心。
为什么我不认同是灵异片?有几个片段:甘秀都死后一周了, 为什么坡坡在避雨的屋舍里又见到甘秀?为什么带着甘秀去报警?我不认为是灵魂使然。因为用心理学完全能解释,甘秀的死,特别像他妈妈一样溺亡,对坡坡是巨大的心理创伤,产生了选择性遗忘,忘记了他打了甘秀,忘记了甘秀的死,他启用了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幻想甘秀还活着,幻想能与她延伸感情,幻想甘秀要让他报警,其实这都是坡坡的心理需要,但终究要回到冰冷的现实。
其实男主人公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幼时创伤处理好,不被其影响,形成健全人格,能按自己的本心做事,勇敢面对,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因为创伤经历,在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侮辱时无法直面解决。为什么会出手打了甘秀?有内心创伤、有社会角色的作用。为什么和甘秀走在一起,甘秀是“发廊妹”,坡坡是“大学生”,是地位的反差,给了他自尊,给了他安全感。
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我审视了自己,我走出“迷城”了吗?在这个强者为尊的社会,我是按照本心的轨迹在行走吗?
如果国人对这类题材的国产电影就表示看不懂,很垃圾的话,我想中国电影就只能如此了。我隐约看到愚人船的吉他手有客串,不知道认错人了没
搞了半天男主角是神经病啊...
上院线,用这种简陋的制作。后期怎么做的这是。
就算放开了审查,导演们,你们真的做好了面对市场的准备吗?
阴郁诡异
性工作者被人看不起;没钱的大学生被同学看不起,马加爵之类的事件正在被无数的富二代所激化!不想说片子演了什么,只是这个社会对人的重视有多少呢,我们的眼睛所能看见的就是一身的金钱欲望罢了
完全没搞懂葛思然在里面干啥呢
这电影我很喜欢。觉得那男主角的戏份真的很有挑战性~
又是一部力求真实而显得做作的影片。看的过程中一度以为两个老乡都是男主分裂出来的不同人格,结果虽不中,亦不算远。看到男主在发廊外紧盯女主时便想到莫米的诗:我那么关心兰兰(发廊妹)是为什么呢?我又不是梅毒,我又不是政府!
郭晓然演得真好,神情、打扮、步态,太真实了,大学的时候,你或多或少总认识这样的人。片子有点胸闷,但真不错,我觉得它在2010年国产电影里可以排名第一。我知道很多人不这么想,可是偌大个放映厅居然只有我们两个人,还是有点悲哀。
一切都有点太做作。
故事真的没有一点儿新的点。编剧可是邱刚健啊……剪辑也挺二的,废戏太多。
重庆真的好适合拍这种阴郁的片子啊。
剧本不错。演员表演非常到位。重庆话飚在山城的背景,真的太好了。
第二次看了,我觉得很好看啊!霍思燕很漂亮啊!
又早泻
故事一般 导演的功力很是不错 作为一部国产惊悚片 大大的超出我的预期
其实还不到五星。但豆瓣上某些人的素质及其打的分数让我实在无言以对,所以决定打高点,给这片子伸伸冤。生理所受的伤害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弗洛伊德强调的幼年经历。装逼的人终将死于冷漠。
我真的觉得拍的不太好。你要说发神经的电影吧,很多电影都有发神经,那些谜底揭晓的时候让人觉得不寒而栗。但我觉得这电影说到真相的时候,让人觉得:“嗯,是这样的,但有什么意思呢?”除了那个眼镜女大学生,我还真的没注意到有什么意思…
文艺片,还不错,不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