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配音来看片的……
小孩看的话、那个大蛇眼睛、地穴啥的画风有丢丢可怕、但比之一些日漫的黑暗画风、本片可能造成的心理会阴影面积小很多。
乍一看,差点以为是纯特效非真人饰演,后来才发现原来人是真的人。少年真瘦……
印象深刻的高潮片段:
1. 决断狼孩能否留在狼群的那场赛跑。在这场比赛中,狼孩突然变得非常机智,利用自身优势各种抄近道,第一个冲向终点,结果冲线的紧要关头被黑豹撞开了。黑豹是比赛中的随机关卡,会在途中“公正地”干扰所有狼(人)。这段音乐也很激情,节奏也快,很吸睛。[……叨逼叨:看完这段就直接转台吧……]
2. 狼孩掉入陷阱、被大象救。这象鼻子太太太长了吧。
3. 狼孩被猴子劫走,在老虎要对狼孩下手的霎那前,黑熊和黑豹赶到。黑熊黑豹战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快不行了的时候,巨蟒出场救下狼孩。这段虽然也很紧凑,但这情节套路实在是太没意思了= =、
温情/触动片段:
1. 狼王狼后第一次见到狼孩,收留狼孩,
2. 众狼会议,决定狼孩去留
3. 狼孩被老虎袭击,黑熊黑豹拼死相救
4. 小白狼在狼孩输了比赛后安慰他,结果被怼
5.狼孩盗火救群狼
6.黑豹看望劝慰关在笼中的狼孩,人豹说再见
7.人类小姐姐给狼孩洗澡穿鞋
8. 狼孩看到小白狼的标本、救过狼孩的大象的半截象牙,怒从心生,想杀了熟睡中的人类大叔,但最终没动手;偷走了象牙,还给了给大象。
吐槽:
回归人类社会过后的片段有点跳,有点儿人设崩塌的感觉。
狼孩与常人的不同还是体现出来,除了一开始的警惕人类、走路时手脚并用、吃生肉,也有比别的孩子更强的运动能力,但他融入人类社会也太快了吧,一会儿就会了走路跑步瞬间就会了握刀用刀。
还有就是做人了就立马忘本了吗,狼爹狼妈有难,竟然这么干脆拒绝出手相救、没有一丝犹豫(觉得狼孩这么爱狼群,肯定不会第一反应就是拒绝额、……黑豹还心存对人类的感激、狼孩没一点感恩不可能吧,尽管后来还是去杀老虎了,难道狼孩也好面子?……)。
再有人类小孩对狼孩态度转变也太大太快了吧,从一开始戏弄狼孩到后来一起玩儿 还把狼孩抛得高高的,就因为狼孩砸了个果子给其中一个小孩?
反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
感恩与回报;
记恨报仇与原谅;
生气时的口不择言可能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
森林法则,竞争、胜者为王、适者生存。
……
看完就想说 还是狮子王好看。
其实一开始实在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两年前迪士尼刚大卖的Jungle Book,Netflix/华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竟然敢翻拍,但是看完后发觉这个版本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迪士尼版以美萌的画风和精良的制作取胜,满屏的萌物们(可爱的小男主,毛茸茸的黑熊,帅帅的黑豹和高颜值的狼群,就连大反派看着也是漂亮的)以正能量和小笑点外加大团圆结局征服了观众。
这次华纳版却完全放弃了画风,你甚至还会觉得动物们和主角都很丑(除了Mowgli婴儿时期)。但是华纳版更加注重剧情,有更多暗黑的成分(因为迪士尼的黑白很分明,这里却有灰色),适众年龄需要跟大一些,看完会让你停下来想一想。每个角色的塑造也都很到位,特别是Mowgli每一阶段成长的心理变化,直到他最后“长大成人”。当然该煽情的地方还是很煽情的,特别是小白狼那一段(看到小白狼在猎人的内室里出现时,我的嘴好几秒钟没有合拢),这也是故事里的一个大转折。
除了剧情当然还要夸一下这次的配音大咔们!简直都是太专业了,我是误打误撞看的这部电影,实在是没有听出来Blanchett,Cumberbatch,和Bale是配音员,这只能用专业来形容了!
当然也不是说这次翻拍就没有弱项,如果没有心里准备的话看了前30分钟也许你就会想要转台了,我觉得把这套戏分类在剧情片会比较恰当。但是如果你耐心看完了,也许会对这部戏有不同的想法。
1)老虎破坏丛林法则
2)母狼发现人类小孩
3)母狼决定收留人类小孩,并和公狼讨论
4)母狼决定请求狼群大会来讨论
5)狼群大会被狼群反对
6)母狼公狼坚持收留
7)狼群有人支持,但是争执不下
8)老虎来要人类小孩,老虎占上风
9)狼群同仇敌忾,赶走老虎
10)狼群决定收留小孩
总结
1)要有想象力:母狼原本也可以是和公狼以小家庭的方式生活,并不是狼群总是在一起的,只有需要重要事情的时候,狼群才会开大会讨论
2)引入内部敌人:一开始的公狼,后来的狼群内部的反对声音,都是内部敌人
3)引入外部敌人:如果内部的矛盾无法解决,引入外部的共同敌人是最好的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
1)狼群首领在捕猎中失手,渐渐老去
2)老虎提出,根据狼群规则,打败头狼的狼可以当头狼
3)老头狼在战斗中渐渐落在下风
4)人类小孩知道动物怕火,所以去找来火,赶走了老虎和竞争狼
5)头狼居然提出让小孩离开,因为他已经举起了人类的武器来对准森林
人类小孩:Why am I different to the other wolves?
老狼:You are not different, you are special.
第一幕
1)豹子告诉孩子,他就是一匹狼
2)熊告诉孩子森林法则,需要惧怕人类,不要去捕杀人类的动物
3)熊对孩子进行训练,让他掌握森林中的生存技能
4)意外:森林法则被破坏了,人类的一头牛被杀死在森林,虽然是老虎干的,但是森林法则被破坏了
5)整部戏的目标就是我们关心人类小孩的命运,观众由于同是人类这一物种而产生共鸣
第二幕
面对森林法则被破坏,动物们会如何行动?
1)狼群再次召开大会,认为是人类小孩带来的灾难,以后还会带来更多灾难,有人就提议把小孩交给老虎
2)狼王决定留下孩子,并要保护孩子,保护他的方法就是让他被接纳为狼群的一员,所以熊需要训练孩子,让他跑的和狼一样快
3)小孩意外和老虎遭遇战,被陷阱和大象所救后逃离
4)豹子告诉小孩森林已经不安全,让小孩去人类那里,小孩拒绝
5)豹子说小孩一定要通过跑步测试才可以留在狼群,如果通不过,小孩一定要去人群
6)测试中,小孩有了一个必须赢的理由,豹子有了一个必须让小孩输的理由。
7)小孩被豹子逼输了,认为测试不公平,负气而走,遇到危险
8)豹子和熊和解,和蟒蛇一起救了小孩
9)孩子去问蛇救自己的原因,蛇告诉他,蛇和大象救他的原因都在于,他是森林从来没有过的存在,非狼非人,整个森林都在看着他未来的发展
10)小孩在使用人类武器被老狼王赶走后,来到人类的村子
11)豹子告诉被关起来的孩子说让他应得人类的信任,因为豹子以前也是人类皇宫的娱乐宠物,他就是靠赢得人类的信任活下来的
12)孩子融入了人群,白狼好朋友去找他,告诉他们已经被老虎推翻,被逼到了森林的边缘,需要小孩的帮助,小孩拒绝,说自己被赶走的时候为什么不需要帮助
13)小孩看到猎人猎杀了自己的白狼好朋友,对猎人产生恨意,又看到了大象的象牙
14)小孩到森林里找到大象,让大象帮忙围杀老虎,交换条件是告诉大象猎人是谁
15)猎人在猎杀老虎的时候被大象杀死,大象复仇了
15)孩子追杀老虎,被老虎反击。老狼救下孩子和老虎战斗,战死。居然对孩子认错,接受了孩子不完全是人,是属于森林的,并把森林托付给他
16)老虎彻底死了,大象和众动物接受了孩子
第三幕
1)老虎和猎人都不在了,孩子既不是狼也不是人,或者说既是狼和是人,是人与自然和解的象征
1)小孩融入人群后拒绝帮助狼群,难道养育之恩就不如一次生气被赶走?
2)白狼好朋友来找孩子帮助,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他们真的爱孩子,不会找他帮助。另外,找他就是意味着找人类,不是更加危险?所以这个情节设定有问题。
3)小孩居然和大象交换利益,自己杀老虎,大象杀猎人,这个太扯了。大象居然懂利益的交换,小孩一下子失去了真性情,变成真正的人。用人类的武器不是变成人的标志,用人类的思想才是,精于算计更是不一般的人
4)老狼救下孩子和老虎战斗,战死。居然对孩子认错,接受了孩子不完全是人,是属于森林的,并把森林托付给他,太扯了。前面分析,孩子太像一个人,而且不是简单的人。老狼认错,是眼瞎了吗?
5)大象杀了猎人,孩子杀了老虎后,大象让孩子坐在自己身上,接受了孩子,太扯了,太牵强了。
6)孩子的象征意义太牵强,太不可接受,可以说,在孩子做出计划和利益交换的时候,孩子的天真纯自然的人设已经坍塌了,无法再成为任何完美的象征了。
7)蛇最后是认可孩子了吗?认可也怪,不认可也怪。
有点不懂为什么同个题材的迪士尼《奇幻森林》大卖的前提下,网飞要接这个盘,还把观众定位在成人。
《奇幻森林》虽然拍得一般,但在迪士尼的大招牌下还是大卖了一笔。《森林之子毛克利》的导演安迪·瑟金斯(魔戒里的咕噜咕噜,猩球崛起中的凯撒)通过偏暗的调色,更加深刻的主题(人与动物的生存矛盾)和人物性格,试图建筑一个同IP下的“成人童话”,不过从成片的效果来看成效不是很好。
此片处在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尴尬地位,首先,文本天生的缺陷使得剧情无法深入到可以让成人觉得大呼小跳的水平。它终究是个孩子拯救森林的故事,尤其在本片中毛克利的扮演者演技还不是很好,许多地方显得僵硬,相比《奇幻森林》主角的天生灵气,差远了。在打败老虎拯救森林的过程中,毛克利受到了熊朋友、黑豹朋友、蛇朋友、象朋友、狼朋友们的帮助,顺便发现了猎人人类的阴谋,这是个很难让成年人称赞不绝的故事设置。固然,可以看出安迪·瑟金斯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譬如真实再现动物原貌,拟人化的动物性格(试图给予它们复杂的性格),和众多人类小角色的加入。我没有用“丑化”这个词,是因为《奇幻森林》在我看来是在为了还原IP,过度美化动物角色,相比之下,这部影片只是在试图让人看起来“真实”,毕竟在真正的丛林中,物竞天择才是第一,每天族群内外都在发生各种争斗,还能整天笑嘻嘻地教毛克利做快乐狼孩?不太可能的。
于是我们看到毛克利在成为“救世主”之前遭遇的种种困境。夹在人和狼的身份认同之间,无法被狼群认同(“同龄”只有一位小白狼朋友,还被猎人做成标本了),也是人类村庄中的异类(扑过去生吃肉,猎人满脸嫌弃地递给他一把刀教他人类的做法)。当然,即使是想讨论人与动物共享同一片平原,发生生存冲突的困境,毛克利始终偏向动物一方,为了表现这一点影片给予了观众很多提示,譬如动物即使是对捕猎对象,显得更加“仁慈”,猎人把“战利品”做成动物标本,毛克利试图在猎人睡着时暗杀他,却因为意外发现大象朋友断裂的象牙而终止。
它当然没有评论家们讲的那么烂,但也很难作为一个“佳片”去欣赏,顶多算及格。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音阵容,十分豪华。大反派老虎(Shere Khan)的声音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与《魔戒》史矛革不同,老虎的情绪更加丰满,语调起伏更大,因为老虎性格弱点很明显,冷血残酷,但并非无人能敌,还只有一个豺狼小跟班。黑豹(Bagheera)配音演员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可以说是无比传神了,黑豹性格内敛稳重,跟贝尔日常扮演的角色的性格也很像,说话的时候有时真让人感觉是人家一个活人趴在那里呢……另外,凯特布兰切特给大蛇(Kaa)配音,也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大蛇声音性感而危险。大熊巴鲁(Baloo)是导演安迪·瑟金斯自己配的,这只娇憨又凶猛的大熊估计是导演喜欢的角色。
基本上,看过开头就能明白为什么会被甩锅给Netflix,看完节奏不温不火的全片更是毫无疑问。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主题,在成人和儿童之间摇摆的尴尬故事,甚至微妙地不人不兽的尴尬动物形象……整部电影一直在突出尴尬二字,最后一点甚至可以说是表情捕捉运用的反面典型,而这对于靠动捕成名的安迪·瑟金斯来说,实在是不应该。
这部《毛克利》能很好地对比出两年前的《奇幻森林》高明在哪里。后者知道观众想要什么,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在一个清晰的定位下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拍得圆熟完满;前者却心有余力不足,终究落入故作深沉的境地。也难怪,乔恩·费儒毕竟已经经过好几部电影的锤炼,而安迪瑟金斯至少暂时还只是停留在演而优则导的地步。
丢给Netflix还好,至少可以在票房上遮羞一点。如果硬上院线,怕不是更全面的溃败。
60/100。
**《森林之子毛克利》片名Mowgli / Jungle Book: Origins / The Jungle Book (2018),别名丛林之书:起源 / 森林王子 / 毛克利 / 毛克利:魔森丛现(港) / 莫格利。
华纳出品的奇幻影片,和2016年迪斯尼的《奇幻森林》题材完全相同,都是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的童话故事《丛林之书》。迪斯尼在1967年还拍过一次老版动画片《森林王子》。
剧情方面几部影片保持一致,都是小主人公毛克利在历经磨难后认清自我身份,实现成长。
但从影片画面来看,这两部相隔时间不长的影片真的可以算是珠玉在前,木椟在后。
在《奇幻森林》中,渲染时间号称花费了5000小时,只有小演员尼尔·塞西Neel Sethi 饰演的毛克利是真的,其余的所有全是特效做出来的,别说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了,连成千上万的树叶、泛着水花的水流都是CG。都说《奇幻森林》是迪斯尼拿来给2019年的《狮子王》练手的,看到这样的品质,还真挺让人放心的。
《森林之子毛克利》则更加强调动作捕捉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一定要把人类的表情惟妙惟肖地反映在动物的脸上。从影片效果来看,动物们的表情的确很丰富,一颦一笑之间十分传神,只是看起来会让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就是把人脸扣下来贴在动物身子上。
迪斯尼的电影适合全年龄观看,《奇幻森林》也就没有什么令人纠结的角色,要么好要么坏。《森林之子毛克利》则不这么玩,号称打造黑暗版《奇幻森林》,一定要让角色在各方阵营中之间摇摆一番才过瘾,华纳果然是黑暗系列的簇拥。
《森林之子毛克利》更加强调体现毛克利在动物阵营中的角色认同和在人类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想要突出种族差异性,以期产生对撞的火花,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从成片效果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而是互利互惠、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只是合作关系,不是竞争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影片在根本立意上立歪了,自然拍出的故事也就不能达到效果。
想拍得黑暗点,结果没有选准黑暗点,这是影片最大的败笔。与其这样,倒不如像迪士尼一样拍得阳光点,大大方方地比拼技术。说实话,《森林之子毛克利》的特效比《奇幻森林》还是差很大一点。
影片正片找不出特别的亮点,最后只能在配音演员方面找亮点。就这样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克里斯蒂安·贝尔、凯特·布兰切特的配音都成了亮点。并不是说他们配的不好,只是这样一部主打特效的影片最后的亮点落在配音上,实在显得很尴尬。
同类翻拍珠玉在前,
黑暗不成木椟在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跟奇幻森林相比,多了人类的剧情,猎人亦正亦邪
理想的局面是让猎人和老虎单挑
挺黑暗的一部电影。也可以看得出安迪瑟金斯真的努力了。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动物的行为举止和脸部怎么都那么的像人?
相比于动物形象上做得不够好,小男孩的表演才是最影响本片观感的因素。大咖们的声音表现力不用多说,本片和Jungle Book走的路线不一样,吃亏在出来的时间靠后,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故事线又浅尝辄止,小马修的猎人角色没有更好的开发非常可惜。
「When you were a cub, I looked you in the eye and saw no fear. I believed that one day you would bring peace to the jungle. But you have become a man now. → I'm not a man. But neither am I a wolf.」「Mowgli, man and wolf, both and neither.」
前半部分和《奇幻森林》几乎一模一样,后半部分别开生面,有了另一番景象。印度文化背景下的毛孩还是很独特的。结局比较血腥残酷,过程也不是很儿童向,想和孩子一起看的可以看另一部。
人入丛林这类题材实在是太乏善可陈了,二十年有一部就行了,泰山完了接着 Jungle Book 都有点乏味,这部就更是没什么存在意义,剧情用脚趾都想得出来。小孩演员也一点都不讨喜。动物面部造型和表情拟人到可怕。人统治地球是因为社会性和智慧,结果跑步时候敷衍带过,剩下只是自大无来由的万物来朝。卖给 Netflix 或许是最好的归宿了。白瞎配音阵容。
完全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差,动物形象还行,特效说实话是一般,但是还行,剧本就是结尾处理得不够好,其他时候都很不错,特别是人类村庄的段落处理得非常好,这段剧情好过奇幻森林。
蠻黑暗的前面蠻好的,可惜結尾好奇怪而且太倉促。大象還是牛逼啊
动物的特效做的过于拟人,小男孩演的不算好,剧情缺乏节奏推进感,虽然想探讨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矛盾,但不论深浅度都不是这样一部电影能表达的。可以一看,没有一些评论说的那么糟糕
评分低估的电影。
这片子的遭遇好惨啊…… (Khan一说话仿佛在听四毛哥😂
故事从简,回归本源。有点浪费卡司阵容。
3.5+ 好看!好多戳点啊!虽然剧本有点问题,结尾太崩了= = 但拍得蛮不错的很大气!动物斗殴场面搞得史诗片一样!爽!毛格利回归人类那段甚至让我想起《新世界》惹!残酷和暗黑更是惊喜。这种片在电脑电视上看难道不是浪费吗...咱们黑豹先生做得太像本人了吧XD声音性感到酥掉浑身鸡皮疙瘩!它抬起头给毛格利看项圈印子的时候老子腿一软,心都要化了....
两星半。网飞真·接盘侠,不过这部卖给网飞应该也属于“贱卖”了(不然按这成片来看放院线估计亏得更惨),其实迪士尼早前的那部《奇幻森林》本就非常一般,这部当然也没啥亮点,但人迪士尼兵强马壮宣发无敌,所以这事儿吧压根不是争抢IP、上映顺序的问题,历史案例证明同一个题材甚至同个IP优先上映让给你,财大气粗的迪士尼照样能大卖无压力。(评论里真是,时不时都会有蠢蛋理解能力差还喜欢跳出来秀智商。)
其实从知道有这部电影时就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拍……这一版更加黑暗吧,但是剧本实在是没有亮点啊,而且所有角色都无比的丑……这么强大的配音卡司太可惜了,勉强给个及格分。
虽然配音卡司与《奇幻森林》有一拼,于我甚至更胜一筹,但故事的编排却看得我有打差评的冲动,动物造型也是满意不足、嫌弃有余,尤其是《森林王子》里让我喜爱有加的大熊巴鲁在本片中额头上那堆褶皱,实在丑得让我接受无能(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导致很多动物都有人脸的样子,看着实在怪异)。特效与拿下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的《奇幻森林》比较也是相形见绌,蛮多人造自然布景的虚假削弱了真实度和美观度。
这特效真的输了 但是故事比之前那部好一点 至少有点想表达的东西 bc的配音有点过了
对比迪士尼,越发觉得华纳这个“毒瘤”的重要性,小白狼的头一出来给我惊的,你能看得到瑟金斯有多爱动作捕捉,只是挺为难小孩在这么高强度特效的电影里表演(顺便问一下热评第二名是没看过一部电影叫时间的褶皱吗)
和迪士尼版《奇幻森林》侧重点不同,少了些童话,多了些黑暗和身份认同,其中毛克利从狼群返回人类以及后面从人类返回狼群部分情感宣泄特别炽烈。只是最大的不同是这版的森林里真的布满了蚊子苍蝇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