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在头条上,看到贾樟柯导演的这个访谈节目,出于好奇便点了进来,以为访谈贾导会讲很多,也许是太短的缘故,只是聊了五条人的一些经历,并没有深入太多。在我看来,这个主题,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下面我来说说我要说的话吧!
第一次知道贾樟柯导演,并不是通过电影,而是通过贾樟柯导演写的书《贾想》,在大学期间,因为这本书,我看了更多的书与更多的电影。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导演的成长、一个导演的思考,一个导演的职责与使命。
那个时候,我便知道,所有的艺术都必须经由思考而产生,都必须是智慧的产物,否则只会随着时代被新鲜的东西替代。即使到今天,我们看贾樟柯的电影,依旧会被其中的故事、情节、画面所感染和打动,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导演并非诉说那个时代、那些故事和那些人,而是在其中,升华为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人生的命题,是每个个体都无法逃避的话题与问题!
对于五条人,我是第一次知道,并不了解他们,即使是看完访谈,也并没有加深了解。想要了解一个歌手的最好方式,便是去聆听他们的音乐。我听得第一首歌是《阿珍爱上了阿强》,和所有的艺术创作者一样,他们也不是在说一段爱情故事,而是在诉说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对于过往、对生活的全部理解。
艺术对我来说,是探索内心、探索世界、探索真实的一种方式。
公交车上的访谈,五条人讲述他们过往的故事
公交车上的对谈,贾樟柯提到自己过去喜欢坐公交车到处乱逛,从一个地方上车,没有目的地去到另一个地方,最后在那个地方转转再回来。我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我喜欢坐在公车上,什么也不想,只是坐着,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在这其中,我得到了一种在社群中无法获取的自由,我不需要关心他人与自己,我只是开心的与自己相处,而没有人打扰。
离开故乡以后才发现,那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离开,无法遗忘的地方。
贾樟柯和五条人的相似之处,也许就是他们作品中随处可见的乡音了。贾樟柯的汾阳与五条人的海丰,我想,都对他们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的特质以及他们身上的特质就可以看出来了。离开故乡以后才发现,那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离开,无法遗忘的地方。我们成长的养分来自哪里?也许就是故乡的那段童年,那个老友,那条河流,那颗柿子树,那堆陈旧的稻草,那座已经荒废的学校,以及故乡它所具有的一切与一切。
过往岁月的累积,日后才发现都变成了财富。
此刻就是我的少年时期,我觉醒在17岁的那一年,可是随着这种觉醒,带给我更多的是对生命意义的存在的质疑与思考,我在大学里,读了一些书、看了一些电影、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可是对我来说,却并不快乐。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成长,我依旧像过去一样,像个孩子一样,遇到困难只会放弃。
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工作上的不断碰壁,让我开始真正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以及自己该如何面对自己和生活?即使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不过一切却慢慢靠近了。此时此刻,我是快乐且自由的,我承担着过往的因果,心甘情愿地落在出租屋的椅子上,继续寻找。找来找去,我找的只有自己,以及在寻找的过程中,得到的勇气,让我有信心去面对现实的生活与真实的自己。
五条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其实我们也是。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正在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就像五条人走出海丰县城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会走向中国,成为一支知名乐队;也像贾樟柯导演一样,走出汾阳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世界闻名的电影导演。当下的一切,当下的每个瞬间,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无意义的内耗或者摆烂式的躺平,而是在当下选择清醒,选择快乐,选择承担苦难与烦恼,选择拥抱生活与美好。
一段对话的结束,也像是一段故事的结尾,总得交代点什么,五条人的音乐在继续,贾樟柯的电影也在继续,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的人生也在继续……
“我在逃荒路上,首先想起了老贾,因为老贾三天前就饿死了,我比老贾多活了三天,我赚到了。”这是刘震云在第一期节目里讲的一个有趣的例子。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关,即使这些难关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只是岁月里的一粒灰尘,但在当时当下看来也是足以让我们苦恼很久的困难。 可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生活上的各种不顺,我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笑对。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无能为力,只能竭尽全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享受珍贵人生中的有限精彩;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我们更应该用幽默的心态去面对,相信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困难不会自己在那无端的出现也不会无端的消失,只有我们用持之以恒勇敢无畏的心去面对才能有解决的可能。 我很能理解刘震云所表达的东西,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选择了幽默,而是生活所迫,我们不得不去用幽默的心态去过每一天。毕竟苦恼着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生活看起来是一部喜剧,但其实正如节目当中刘震云与贾樟柯所探讨的那样,谁又能说喜剧的内核不是一场悲剧呢?
一直期待这个节目的播出,像这样简单高品质的访谈节目不多了,希望贾导更多的电影上映。李宇春 许知远李宇春张继科刘震云等等名人卡斯还是强大的,海报品质真的是爱了爱了爱了爱了,果然是贾导连海报都是高品质呀,最期待的就是李宇春这期!好久没看到李宇春参加谈话类节目啦,据说有些片段拍的非常唯美,一整个大期待!张继科的后运动员生涯,也非常值得期待
在邬建安小时候,他家里面有一本绘本的《山海经》,里面有刑天蚩尤等对小孩来说既新奇又害怕的人物。虽然吓人,但是小时候的邬建安还是忍不住被其深深吸引,小时候的他甚至认为存放《山海经》的格子里面住着一些光怪陆离的人物。
后来当邬建安要考研究生的时候又读到《山海经》,才知道原来那些形象都是这个文本里面出来的东西,他会越来越觉得这里面说的事情大概率是真的,不是古时候人们知识不够迷信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只是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没法去拿更实的实话去说了。
是啊,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山海经》里面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人物——那些身上有个洞还能活;死了之后就会变成另一个形态,然后出现在另外一个别的地方继续活着的东西。邬建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山海经》讲的就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甚至是某种病毒附着到上面的不死形态呢?
好在今天的技术已经带着我们越来越走近《山海经》里面的那些未解之谜,它们就像是一种被唤醒的记忆。
艺术绝不仅仅只有向前走一种固有的发展形势,有时候往后看反而会有不一样的灵感。就像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一味往前走的时候也需要去关注过去,关注传统,反而会有惊喜的突破。
一直以来,文艺片导演在我心中总像是蒙上一种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像贾樟柯这种低调的导演,即使他的电影已经代表着中国电影走向远方,走向世界,但是他本人的形象在观众心中却一直都很遥远,而本次在他首档访谈综艺中,他实现了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第一步。
从小众的电影走向大众的访谈艺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对贾樟柯这样一位优秀的电影创作者来说,这一步跨越的似乎不是那么艰难。那是因为即使贾樟柯拍摄出的文艺电影十分小众,但是再小众的电影拍的也是大众的故事,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贾樟柯电影中的大众角色,而如今终于有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们看到走近大众的贾樟柯导演本人。 看得出来作为一名电影创作者,贾樟柯导演和我们一样,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也有着自己的思想与焦虑,他一直在顺应时代变化作出新的发现和突破,不拘泥于过去,勇敢迎接挑战走向未来;而在生活中,面对种种挑战与困难,贾樟柯导演也有着与我们一样的思想,那就是做自己,因为他坚信只有时刻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才能创作出有思想的作品。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是别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甲乙丙丁,但是即使是甲乙丙丁也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贾樟柯导演如此,我们更应该如此。
作为一个刚入坑五条人的粉丝来说,看这期《贾乙丙丁》真是非常感动。 虽然之前已经了解过五条人的音乐经历,但是现在在节目里又过了一遍之后还是觉得十分激动。这一趟公交车载着贾樟柯与五条人,把五条人立足世界,放眼海丰的这一路通通都走了一遍,他们在车厢里自由地谈天说地,聊梦想,聊音乐,畅快淋漓的不仅是公交车里的他们,也是屏幕面前的我。
看节目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五条人谈论起音乐的时候时间都静止了的感受。 仁科说,五条人刚刚组成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有计划,有憧憬的乐队,它仅仅是类似于一个组织,并不像现在的几个年轻人在一起说组成一个乐队去干嘛干嘛,五条人是自由的。
那时候积累了很多现在五条人唱片里的歌,比如《县城记》和《一些风景》。 那个时期的五条人完全不需要去想别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状态,只要吃饱喝足,剩下的就全部是自己玩创作,即使那时候没有规划、在“瞎玩”、在野蛮生长,但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一段时期的经历对于五条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正因为有对音乐的热爱,正因为有野蛮生长的那几年,我们才能看到现在的仁科和阿茂。而野蛮生长时期的音乐,更有着五条人追梦初期的纯粹与动人。 请相信,追梦路上每一段时期的经历都不是浪费,那些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仁科公交车拿把吉他为贾樟柯演唱处女作收获一声牛逼那是技惊四座,我同样如此操作能收获几声傻逼叫鸡惊四唾。
第一期和刘震云老师的访谈感觉贾导问的和刘老师答的不是一个事儿。第二期开头有意思,中间我睡着了。我那么喜欢五条人。。第三期听到他说,他和春春是很久不见的老朋友,我深深被李小姐的交友圈的圈层给震撼了。但是其实挺遗憾的,因为问的东西如果是春春的粉丝,基本都算耳熟能详,没有挖出新的东西。
很少看到这么絮絮地像日常一般谈论作品,谈论思路,谈论影响,谈论人群。有意思,但也有商业,阶层,大环境,时代性;整体还是很值得了解和思考的,即使是很熟悉的名人或事件,也能有不同面向和深度的解读,娱乐终于也有了文化。
贾导讲创作,内容很棒!和五条人坐公交车上聊创作,提到坐公交看风景听歌,当什么都不想时,往往自动浮现很多不错的想法(原来大家都一样hh)。和刘震云讲主要拍自己的剧本,少文学改编的原因。目前看来,唯一缺点,就是太短了,想一次看全集。
贾樟柯导演,我们这些你的电影粉丝,期待你的在清朝,双雄会,西游记 。你和刘震云 老师的对话可以改名为一个村庄的哲学!
「彪悍的背后是任性和对信念的笃定」——贾樟柯
文化访谈节目应该更深度一点,28分钟左右能获取的信息太少了,尤其是五条人那期太水,头条系的内容就这么追求短平快吗,文化访谈题材大可不必
对谈刘震云那期还有些启发,五条人那期可太水了点。。。
我的感觉,这不是访谈,是实验,是贾樟柯用自己的电影画面来和采访者的作品进行碰撞,看能产生怎样化学反应。贾樟柯不用去引导,甚至不用把控节奏,因为一切都自然发生才足够有趣。
立足世界,放眼海丰
访谈节目镜头能这么美的也只有贾科长了
忍不住还是会把这个和十三邀进行比较。可能许知远算不上是一个好的思考者、写作者,但他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的采访者。许知远在进入对谈前,会带有一套先在的观念,这套观念支撑着对话之下的思想的张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撞,而不仅是分享,一种理念与一种理念的交锋,在这种剧烈的对抗感和言说的紧迫感中,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将自身最赤裸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显然贾樟柯不是这样的人,包容在日常生活里算得上是优点,但对于一个对话者来说是缺点。我感受不到立场的交互,而仅是一种聆听与被聆听的关系,对话在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进行下去,没有任何思考的潜在可能被激发出来,一切都感觉是老调重弹。
喜欢
刘震云真诚质素,熙熙然肺腑之言;五条人飞扬夺目,泼剌剌野马无缰。只可惜时长还是太短,总觉隔靴搔痒差那么一点。但看得出科长的双子属性依然夺目,迫不及待、焦灼地,但又亲和开放地,愿意接纳一切新的事物。
连起来看,这就是科长的电影🎬
就是太短了,下一季干货一小时以上好不好
还挺想看点和创作有关的东西,了解一下思路以及很多创作者的心境
“我们始终要保持一种方法跟世界沟通”,前段时间贾樟柯的这句话火了,在没有电影上映的日子,希望他能用这个节目,谈谈艺术,保持和世界沟通。
正在看,贾科长有意思,几个嘉宾也很有意思。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