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后来
茜茜和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故事随着电影《茜茜》的传播为人所共知,一般人注意的是他们如何相爱到结婚的美丽童话,两人后来的故事更加真实而饶有意味。
当年到适婚年龄的约瑟夫为活泼可爱的表妹茜茜所吸引,托姨妈征询她的意见时,茜茜毫不犹豫地说:“谁不会喜欢他那样的人呢?”而后又加了一句,“如果他不是皇帝的话!”一语成讖。喜欢是个人感情,身份角色是社会现实。结婚就是理想落幕,现实登场。
年轻的皇后马上知道她在无拘无束环境下长大的性格和宫廷的繁文缛节不适应,约瑟夫的母亲在成功把儿子培养成皇帝后致力把儿媳塑造成她心目中的皇后。茜茜的宫廷生活抑郁而沮丧,缺乏安全感。她逃离维也纳,以治疗为名到国外漫游,收获众人对其美丽的赞美和培养自信,积累力量在十年后终于以离婚相要挟得到了“养育孩子的所有权利”和“处理个人事物的自主权”。
在婚姻之外两人都有各自的异性知己。皇后的对象是魅力非凡的匈牙利贵族安德拉希,她劝说丈夫给了匈牙利相当的自主权,安德拉希成为第一任首相,约瑟夫保留匈牙利皇帝的名分。工作原因让两个家庭紧密关联,茜茜开始发现安德拉希更看重事业和民族大业,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逐渐消失。关于安德拉希和茜茜的流言到处蔓延,包括他可能是茜茜最小女儿的父亲。
为了保持身材和容颜茜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包括每天早起,吃很少的东西,数小时的运动和皮肤护理,晚餐是她一天唯一能见到丈夫的时间。感到孤独和隔离的约瑟夫开始了和女演员卡塔琳娜.施拉特的交往,茜茜得知后不仅没有嫉妒反而着手促进二人的关系,因她知道她不能给皇帝丈夫应有的安慰和体贴。约瑟夫是个小心翼翼而富有责任感的人,他和施拉特的长久关系可能只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毕竟,奥国不是法国,维也纳不是巴黎。
茜茜五十岁的时候,他们的独子鲁道夫自杀,约瑟夫一向为人称道的自制力几乎崩溃。茜茜把施拉特请到宫中,对她说:“你必须和他在一起,我已经无能为力,请你一定帮帮他。”
一年后安德拉希故去,悲伤而自闭的茜茜着黑衣独自穿行在欧洲大陆,在日内瓦遇刺身亡。特知消息的约瑟夫喃喃自语,“没有人知道我是多么地爱她。”
没有人,也包括他自己吗?
几年后,年老的约瑟夫写信给施拉特:“我现在处在孤独中,得不到任何慰籍,只感到无尽的悲伤。”
茜茜和约瑟夫的故事以童话开始,以孤独收场。如果用舞蹈作比喻这段关系,婚前是古典芭蕾,华丽而优雅;婚后是现代舞,充满人性的力量和人生的无奈。
一百多年过去了,类似的故事以更现代的版本演绎。原来的那种缠绵和温情只能追忆,精神恋爱更被视为伪善和扼杀人性,每个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
曾经也被视为美丽童话的戴安娜和查尔斯离婚了,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戴和新男友死在路上,卡米拉和查尔斯结婚,却摆脱不了戴的阴影。从现代到了后现代,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样的无可奈何。
2 ) 电影中美丽的公主和现实中孤独的皇后
好像是在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从此迷恋上茜茜美丽的笑容,蓝色的眼睛,以及与弗兰茨之间真诚的爱情。从此,这部电影一直伴随着我,在爱情甜蜜时看她,感情失意时也看她。
渐渐的,开始关注现实中的茜茜公主,这位奥地利的皇后,可是在搜集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原来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真的很远,历史上的奥地利皇后虽然之前和皇帝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是因为和皇太后关系一直不合,最后也波及到夫妻关系(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的种种原因),她后来基本上和皇帝分居了,在欧洲各国周游,而且确实和电影中的安德拉希伯爵有亲密的接触。电影中茜茜公主的哥哥娶了一个戏子,现实中是茜茜唯一的儿子爱上了一个戏子,并因为得不到认同而自杀,这也是茜茜和皇帝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后来的王储是弗兰茨皇帝的侄子,也就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中被刺杀的那位奥地利王储。茜茜自己也在周游世界时在日内瓦被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刺杀,结束了她孤独的一生。
由此看来,“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只是在童话故事里的结局啊。
3 ) 王子与公主
最爱的系列电影之一,也是我每几年都会回忆的一部电影,她开启我对欧洲王室的兴趣,翻看了其中涉及人物的传记。
很喜欢电影中的音乐,有奥地利乡间的音乐淳朴,有王室音乐的华丽,还有啤酒馆音乐的俏皮,每一首乐曲都很经典。
喜欢电影中的风景,sissi的家就是一个乡间的乐园,第一部没有王室的生活,主要是男女主的相知相爱,他们的爱情是甜蜜的,皇帝不顾母亲的反对娶了那个“疯丫头”,皇帝是勇敢的,盛大的婚礼真的很壮观,当我们的小公主成为皇后时,我是激动的,她婚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天真无邪的公主嫁入规矩森严的奥地利王室,是悲剧还是甜蜜,明天回忆年轻的皇后。
推荐所有人看!罗密.施耐德的演绎太出神入化了,看完她演绎的茜茜,脑海里的历史人物就是她的样子,皇帝实在是太帅了太帅了,配音老师也很好,完全入戏加分。
4 ) 嫁入皇室的不幸才是这部经典的灵魂,结局一早注定!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1955年的《茜茜公主》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承载了许多人的公主梦,里面美轮美奂的公主裙让无数少女为之倾倒。
而罗密·施奈德饰演的茜茜公主,即使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依旧美得发光。
茜茜从小在远离世事的巴伐利亚乡村长大,父亲是天性爱自由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母亲则是循规蹈矩的卢德维卡公主。
茜茜的性格更像父亲,受父亲影响,茜茜对野性的大自然充满了热爱。
她养了很多动物,亲自照顾它们,跟它们说话,她最喜欢骑马,跟着父亲上山打猎。
16岁时,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卡尔海因茨·伯姆 饰)对她一见钟情,也是因为茜茜的活泼和野性。
茜茜随意坐在山头抚琴,这样无拘自在,让饱受宫廷礼仪和政治生涯禁锢的约瑟夫眼前一亮,心头一动,立下誓言非茜茜不娶。
而他的母亲,有“霍夫堡宫内唯一的男人”之称的索菲公主原本看上的是茜茜的姐姐,娴静的海伦公主(乌塔·弗朗茨 饰)。
独断专行的索菲姨妈认为茜茜是个没有教养的野丫头,而茜茜从没有受过束缚,加上太年轻,对索菲姨妈,她未来的婆婆,也不知进退,公然强硬顶撞,在一开始便埋下了婚后不幸的种子。
而茜茜的人生之所以被奥地利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拍成《茜茜公主》三部曲,又成为影史经典,一大部分原因在于:
茜茜的天性爱自由和皇宫的繁文缛节格格不入,人性与规矩相互撕扯,既毁了她的人生,也成就了她的传奇。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活泼灵动的天使最后疾病缠身么?
像是和奥地利皇宫八字不合,茜茜一回到宫里健康状况便急剧下降,后来甚至终生被重度忧郁症缠绕。
她的婆婆,索菲公主,调教她不成,和她的矛盾日益尖锐,而曾经发誓非她不娶的皇帝也和她渐行渐远......
索菲公主甚至擅自夺走了茜茜对大女儿的抚养权。
另一方面,茜茜被诞下皇室继承人的重任压得喘不过气来,她甚至收到过一段疑似来自婆婆的讽刺和斥责:
简而言之,茜茜诞下儿子,就该收起涉足政治的野心,专心相夫教子,如果没有诞下儿子,那她在政治上的涉足就是一场阴谋。
很明显,茜茜不是那种甘居于后宫,安分守己的妇人,她在政治上的野心是她不幸的另一根源。
她撮合奥地利和匈牙利,诞生了奥匈帝国,她游历各国,是为满足政治野心,也是为争夺抚养权和自主权积蓄力量。
墨绿色的裙子,忧郁的心,日渐成熟的茜茜再也没有了少女时的神采。
茜茜的一生是为自由抗争的一生,只是她一早就误入了皇家,一步错,满盘皆输。
茜茜是属于大自然的。
当年,她和父亲在山上漫步,父亲指着远山告诉她: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谁知长大以后的茜茜竟会被囚在牢笼里一生......
这个牢笼还是裹着蜜的,哄着你进去。当初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浪漫求爱,茜茜在动心之余也不免为未来担心。
但她终究无法抵挡爱人的深情和婚礼的美好气氛,不知不觉走向万劫不复......
“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很多时候只是童话。
因为这个童话,多少公主葬送了自己的一生,比如著名的戴安娜王妃。
无法适应皇室沉闷的戴妃被注重稳定的英国皇室视为威胁,她最后香消玉殒在一起异常惨烈又匪夷所思的车祸中。
又比如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曾经风靡好莱坞一时,是希区柯克的御用女演员,却在演艺生涯鼎盛时期嫁给了摩纳哥国王雷尼尔三世。
婚后,格蕾丝甚至想重回影坛,但最终仍旧未能实现。
饶有意味的是,格蕾丝最终也死于车祸,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必然。
2014年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摩纳哥王妃》讲格蕾丝在人生关键期的艰难与成长,虽然格蕾丝王妃的结局比戴安娜王妃好得多,但仍能看到身在皇室的种种不易。
华服美饰再养眼,茜茜公主的不幸才是《茜茜公主》三部曲的灵魂。
时隔大半个世纪,天使掉落泥尘依旧令人无限惋惜,遭禁锢的金丝雀在笼中撞得头破血流,又使人无限伤感。
重温经典,便也明白了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人世间从无新鲜事,一切不过是反复轮回,罢了。
5 ) 真正美丽的女人
最早知道“公主”这个词并不是在童话故事里,而是在这部电影中,小时候并没看懂剧情,只是被漂亮的衣服、宫殿、音乐、舞蹈所吸引,而在多年之后我却是为那样一个快乐的家庭、奥地利的自然风光,美好的爱情、更为了活泼、善良、美丽、自尊、博爱、坚强、智慧的茜茜而被永远的吸引!虽然有报导说历史上真正的茜茜公主并非如此,但那又如何,只爱电影里有她就足够了!
6 ) 如果你感到忧愁,就到树林里去
希茜出生在斯坦贝格湖边,巴伐利亚的蔚蓝天空下面...陈丹燕说巴伐利亚有世界上最蓝的天空,也有全国最低的自杀率.因为总有人舍不得这样的天空而放弃自杀.
在那里,爸爸对她说如果你感到忧愁,就到树林里去.
希茜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骑着马,神采飞扬地从玫瑰花丛上跃过.我记得她帽沿的丝带轻快飞舞的样子,也赞叹过她穿长裙子骑马时双腿靠在马背同一侧的姿势.
这样的希茜,带着乡野健康纯洁的气息,在一片欢呼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来到奥地利的宫廷,也来到国王陛下和我们的心里...
尽管包括历史老师在内的很多人都教育过我,这是一部不怎么符合史实的,甚至是肤浅的电影.故事被讲的尽量完美,尽量不伤害到任何愿望.矛盾和对立被淡化为美满结局前必须暂时经历的过程...
可是它正出现在我们初次梦想外面世界的年龄,懵懂的向往开始小心翼翼地蓬勃生长,希茜成为每天期盼穿新衣服长大的我们的偶像.
她那些层叠着蕾丝的大裙子,有天鹅绒,丝绸的...装饰在头发里花朵形状的珍珠,贵妇手中轻轻摇晃的羽毛扇子,精致而又热闹的舞会,装饰着白色蜡烛和天蓝色帷幔的巴洛克宫殿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她的故事恰好满足了那个贫乏年代的所有热切期待.
就像电影片头的音乐,充满抒情的梦幻,如同每个童话故事的开场白——long long ago,once upon a time...
我也喜欢丁建华的声音,干净的,天真的,倔强的,坚定的.
每一次总能让我想起刚刚成为王后的希茜公主,她坐在天鹅绒椅子里,笑容坚定而优雅,依然坚持着当她还是巴伐利亚公主时所相信的自由和真理.
弗兰茨对她说,你的聪明才智和魅力胜过了我的军队和我的元帅.
我知道,真正的希茜并不是那么完美的.她的童话在嫁给弗兰茨·约瑟夫之后就结束了.
维也纳宫廷里对她有意见的人远远不止皇太后苏菲一个人,贵族们根本轻视她的存在,她也没有抚养孩子的权利,整天郁郁寡欢.而弗兰茨对于这些全部视而不见.
他们的女儿在匈牙利夭折之后,唯一的儿子鲁道夫王储,就是电影里苏菲皇太后所说的如果生个男孩就叫鲁道夫的那个王子,因为无法长期忍受抑郁而自杀...
而希茜死于1898年的一次无政府主义者的刺杀.那一天她结束了漫长的旅途和对孩子们的想念,安静地倒在远离故乡的湖边.
在她下葬前,弗兰茨剪下她一绺头发保存起来.他还是爱她的,可是他太累了.逐渐没落的哈布斯堡王朝消耗了他全部的精力,他从小接受的正统皇室教育告诉他随时准备着为了王室和江山牺牲掉个人的幸福.
所以电影里的希茜不止一次地对弗兰茨说,如果你不是皇帝,那该有多好啊...童话一般的出生,反而成了他们最大的悲剧根源.
继鲁道夫之后,弗兰茨的侄子费迪南成为了他的王储.可是他在萨拉热窝被刺的事件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哈布斯堡王朝也因此被终结了600年的统治.
现在我们的希茜,和弗兰茨以及鲁道夫安息在维也纳皇室墓地.在那里有一间只属于他们的墓室,经历了诸多的不幸和灾难,这个家庭终于能够躲开所有打扰,永远地在一起.
扮演希茜的演员,罗密施奈德已经去世了,这个童话也在历史课上慢慢露出残酷的真相...而电影里那些十全十美的画面得以永远保存下来,让我继续理直气壮地相信那个遥远而美好的世界...
就像在伊什尔的皇家狩猎场,希茜第一次告诉弗兰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骑马,最喜欢的的花是红玫瑰,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苹果饼.
就像中学里的某个假期,我坐在广场的音乐喷泉旁边,看朋友学着电影里舞步的样子...那是希茜和我们的15岁.
小时候以为这就是结局,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长大后才发现我错了。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现实婆媳剧,少女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强势的婆婆,以及不跟自己一条心、无比顺从母亲的老公,是不会幸福的,哪怕一开始的爱情十分美好。不要相信童话编制的happy ending了,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现实比童话残酷百倍。
Hitler's Heroines-stardom and womanhood in Nazi cinema. P276-279
比较老套的童话爱情故事,罗密施耐德把茜茜公主的纯真、可爱、活泼演绎的非常到位。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公主和国王结婚了,至此,童话落幕,现实登场。在电影以外的世界里,她并不是很幸福,他也并不那么爱她。
童年的回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温一遍。真是一段非常浪漫的故事。弗兰兹很帅,茜茜很美很有气质~里面的服饰简直太漂亮了,小时候公主梦的萌芽~
看网友说是德国还珠,好搞笑,不过确实有点偶像剧了。当然查过历史就会知道姐妹错位,一见钟情等桥段是真的,倒能接受了。笑点穿插有趣,复原的古典韵味很棒,考虑到百年之隔,如今日复原溥仪的故事,便知不易。罗密很美,带着不需要表演的天真烂漫。但最让我铭记的镜头,一是宣布喜讯后,男二茫然继而走开,姐姐抱着妈妈哭,说我不怪她,但我装不了没事。这是美好爱情背后都有的另一面。二是茜茜放生,她很清楚到来的命运。角色演员多相似之处,同长于乡下,性格自由,早早进入名利圈,却经历了一次次失望和失败,最终英年早逝。看似巧合,实为同性格同命运。另外我还想到了婉容、戴安娜、雅子等皇室女性,都是因为独立自由,与众不同被看上,以爱情的名义被留下,却又因此失去了翅膀,再想到当时的笑容与甜蜜,也不胜唏嘘。ps:母女俩戏外也是母女
当时舅舅家有2套,每次来客人了都会得意洋洋的放给大家看,后来舅舅舅妈离婚了,不知道这碟是不是各自1套,记得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非常好看,除了完美的爱情还有那些漂亮的裙子,还听大人们说这女主角拍完这剧没多久9去世了..
谁小时候没看过几遍茜茜公主啊!!!长大后知道她的绯闻和死讯还很是伤心了一段。中国人接受的外国面孔代表。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补标经典,以前买DVD收藏现在还会重温的老片。公主美,皇帝帅,配角也都很棒!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茜茜公主说在皮鞋上吐唾沫可以把皮鞋擦得更亮
我想知道这片子经典在哪...
美得心碎,几乎是在茜茜每次的点头“是的,我爱他,我非常爱他”中感到莫大悲哀。爱情来临之际,总是想到他们之间的种种不和谐,弗兰茨说:“我无法忍受将她让给别人”,得到以后却成为爱情悲剧的开始。你被王位束缚,便用爱情去束缚她,热爱纯真的人最后必亲手毁掉纯真。
罗密演得可爱,其余的有个原型在那儿故事就只能占个完整吧。但是拍摄好牛啊,宴会、婚礼的排场也太大了,正统的皇室范儿,拍个电影倾举国之力的感觉。后面都不算是戏了,纯粹就是皇室婚礼展示,看宏伟的马加什教堂(后来查的)+庞大的贵族们列队+红衣教主们等元素叠加在一起时的效果有点惊呆了
永远永远的Sissi公主,因为这个我一直都喜欢看古欧洲的戏。。。
这个剧本写的不错用爸妈不同的性格来代表两个不同的女儿但保安队长这条线没有引发更大的冲突这么简单的一个片儿就成了经典虽然讲述了奥地利婚礼的全过程 但反对繁文缛节 向往田园生活这才是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吧爱情跟皇室是冲突的河边钓鱼 钓到了国王 —— 太tm浪漫了她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没睡 只是做了个梦 —— 台词也好棒啊打猎还得偷偷摸摸说话 可太适合谈情说爱了国王不忍心杀掉大学生和艺术家 公主不忍心杀掉小鹿国王的领子和袜子是绿色的 跟公主的琴袋子同色
三部曲中这一部最嗲了。。多美的Sissi多美的Romy Schneider。。比公主更公主。。
当你知道历史的真相之后,就会发现电影表现的只是个童话~~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自然,你能从每棵树,每朵花,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