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将故事设定在一列通勤列车上,一位十年如一日乘坐列车上下班的商界人士麦考利(连姆·尼森 饰),偶遇一位主动搭讪的“神秘乘客”乔安娜(维拉·法米加 饰)。乔安娜为麦考利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性的任务——找出车上的一位乘客,即可获得一笔巨额现金作为回报。但在寻找的过程中,麦考利逐渐发现自己卷入到一场致命的危险处境中。
他是否能够从这辆“恐怖列车”中成功逃脱,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阴谋。随着列车不断加速,真相逐一揭开......
《通勤营救》:不可泯灭良知
刘强爱电影
《通勤营救》的名字起的不好,为了蹭“飓风营救”的热点,虽然同为连姆·尼森主演,但真不是一个路子的电影。营救,给人的感觉是知道要救谁,然后一步一步地将目标人物救出险境。这部片子情节的首要悬念就是主角不知道要去救谁,而且一开始也不是要救,反倒是为了十万美金去害那个人。这是《通勤营救》跳出类似题材的一大亮点,甚至拍出了阿加莎的悬疑感,很不错。
第二个亮点就是连姆·尼森的变化。五十多岁的连姆·尼森在《飓风营救》系列中打来打去打不死,还有些可信性,毕竟人家确实保养得不错,但六十五岁“高龄”还能跟二三十岁的小伙子那样三下五除二地打,就有些假了。连姆·尼森在《通勤营救》中服老了,将角色年龄“提高”到了六十岁,而且是一个久疏战阵的前警察,于是本片中的打戏可能会让喜欢连姆·尼森的朋友看得有些心疼,把把都落得下风,次次都是惨胜,运气成份也大幅上升。有一场他跟假吉他手在车厢的恶斗,影片用一个伪长镜头表现,打得是拳拳到肉,看得人心惊胆战。
总之,《通勤营救》中连姆·尼森饰演的迈克尔,迥异于他之前塑造的英雄角色,没那么专业,没那么自信,更没那么凶狠,就是一个六十岁的前警察,平凡无奇的普通人。后来和他一起勇斗恶势力的也是凡夫俗子,列车长、工人、白领、学生、生意人等等。反观恶势力呢,超级强大,可不是什么人口贩卖团伙、黑社会或恐怖极端组织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玩意儿,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够一手遮天的社会权贵。表面上看,正义一方几无胜算,影片也的确如此,最后被抓被收拾的仅仅是些喽啰,那些权贵连影子都没闪现,更不用说扳倒他们了,可看完电影,并不会让人气馁,因为它表现出了人内心良知的巨大力量。这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我相信当你看到一个个普通人面对枪口勇敢挺身而出的那场戏时,也会跟我一样热血沸腾,起立鼓掌!
人类社会说起来非常复杂也非常简单,无外乎两拨人,建设这个社会的人和破坏这个社会的人。其实,无论哪个阶层和领域,都存在这两拨人,不必污名化具体哪个职业,比如官员或者资本家。自人类出现以来,这两拨人之间的抗衡便没有停息过,非常时期的热战冷战、和平时期的打击犯罪,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注意,但个体在生活中面对大大小小恶行时的斗争,才是这场“战争”的主流,决定着人类社会,当然也包括你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一个人人良知泯灭的社会,是注定要毁灭的。
做对的事情。
连姆·尼森主演的“营救系列”目前已有5部,分别为《飓风营救》1、2、3,《空中营救》,《通勤营救》。数量虽多,但能够吸引观众的套路是一以贯之的,可以概括为“营救系列”的三要素:追踪破案的悬疑,霸气侧漏的打斗,悉心呵护的亲情。 这三个要素并不能孤立地、天马行空地肆意发挥,必须前呼后应,有机糅合,才会带给观众逻辑一致、同时又畅快淋漓的观影感受。而这首先,就要符合故事的基础人设,即主角的身份、立场、诉求。
先来看看《飓风营救》系列与《通勤营救》在基础人设上的不同之处。
《飓风营救》系列:“我要救” 《飓风营救》系列中主角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第一部救女儿,第二部救前妻,第三部救自己,动机强烈,行动迅速。前特工的职业设定赋予主角一身开挂技能。犹记得那句经典的最后警告:“I will find you, and I will kill you.”瞬间燃爆!感受下连姆·尼森杀气逼人的眼神。
《通勤营救》:“要我救” 《通勤营救》中主角非常被动,想搞清楚自己的处境都很费劲。就因为这条线乘坐了十年又当过警察就直接派任务了?本来只是想捞点外快,结果有一车人等着救,真的是飞来横祸。如果没被辞退,当场就卖他们保险,销售业绩杠杠滴。感受下连姆·尼森委屈的表情。
因为“我要救”与“要我救”、主动与被动的基础人设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部作品的剧情走向。
1、“悬疑”要素对比
《飓风营救1》中主角主动出击,仅靠一段录音,抽丝剥茧,通过情景还原、照片解析、窃听追踪等多重手段找到绑匪,让观众跟随主角推理破案,斗智斗勇,非常过瘾。《飓风营救3》中影片开始不久,即将与主角破镜重圆的前妻就领了盒饭,主角又被当做在逃嫌弃犯,让人惊掉下巴的开局,吊足胃口。 而《通勤营救》中主角一开始被不知在何方、不知是何人、不知有何事的敌人耍得团团转,成功吊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虽然之后毫无章法,见谁逮谁,用排除法把所有错误人选试了一遍,但也让悬念留到了最后,看主角如何完成从“歹徒”到英雄的洗白。 所以,在悬疑方面,《飓风营救》系列与《通勤营救》旗鼓相当。
2、“打斗”要素对比
打斗比拼的不仅是动作,更是气场。《飓风营救》1和2中,主角面对绑匪的心态是这样的:是的我老了,也退休了,也不想争斗了,但对付你们几个小瘪三还是绰绰有余。小瘪三指的是绑架贩毒卖淫一条龙,连警察都不想去惹的黑帮大家庭。连姆·尼森老迈、顾家的形象增添了他在打斗时的独特魅力,面对家人时的温情脉脉,更加反衬出他面对黑帮时的霸气侧漏,一种犯我者虽远必诛的霸气。 而《通勤营救》中主角则是拿了黑钱、受了威胁才办事的,而车上的人看着都很无辜。如果这时候身手炫酷、出手狠绝,就不符合主角有情有义的人设,后面的冒死营救也就没了逻辑依据。不但揍人不能狠,还得被人揍,几场掐架过后,主角拖着老迈沉重、身残志坚的步伐穿梭于车厢间,倒是博得一些同情分。 所以,在打斗方面,《飓风营救》系列略好。
3、“亲情”要素对比
亲情是《飓风营救》系列中的一条连续线索,虽然主角家庭破裂,但一家人的关系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这也构成了主角积极去战斗、去保护的充分理由。虽然这个套路很常规很传统,但一向能够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 而《通勤营救》中就没有那么让人同情了,虽然刚刚失业,但主角一家好歹也是中产阶级,远没有穷到揭不开锅,去贪陌生人的便宜是难以令人同情的。编剧应该也是发现了这一点,到后面又增加了主角家人被绑架的戏码,把前边打烂的亲情牌补救一下。 所以,在亲情方面,《飓风营救》系列表现得更好。
综上,《飓风营救》系列更加出彩。
①自打2008《飓风营救》,尼叔马不停蹄拍动作片已经十年啦!单枪匹马拉高了美国人对爱尔兰口音的敬畏值,如果我是爱尔兰黑帮,一定砸钱投资他再拍十年。
②这是导演跟尼叔第四次合作,前三次是《不明身份》、《空中营救 》和《暗夜逐仇》,换人不换套(咦)的身份悬念+硬派动作+破坏交通工具,拍到第四次简直皮得飞起,把之前各种小聪明改头换面塞进地铁开搞,大小套路轻车熟路,上下忙活你死我活。
③公平地说,这故事前一个多小时算得上悬念抓人节奏娴熟,有硬伤也几乎顾不上理,还挺享受。可等大反派一暴露全线雪崩,疲软得让人抓心挠肺:这么香甜可口的谜面,端出来这么变质发馊的谜底,智力上的落差仿佛从《少年包青年》秒变《走近科学》。
④尼叔系“老年动作片”,主要看点不是打打杀杀,而是“文戏武拍”带来的紧张感:先抛个大悬念给文戏铺路,用动作节奏拍文戏,时不时打一场释放紧张,这样此起彼伏撑足90分钟。虽然尼叔日趋高龄,打的环节一再缩水,但看目前的架势,再挺十年问题不大。
⑤电影的教育意义很直白,千万不要招惹一个忍了10年早晚高峰地铁的人,那憋屈一爆发比小宇宙还猛,老爷子花甲高龄揍几个后生不在话下,跟火车比腿脚也是妥妥完胜。
⑥说起来作为演员的尼叔也是有火的,被人吐槽好几年打架靠剪辑(尤其是诚实预告那帮不要脸大实话的还搞计数),这次咬碎假牙憋出睾裂来了两段长镜头:谁说老子不能打,看我这一套陈氏太极下来KO小黑哥多流畅硬朗,泰森来了照样一个野马分鬃搞定!
⑦这电影很川普:前十分钟告诉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到六十,一朝被辞退,两眼泪汪汪,房贷社保一家老小没着落。结局接着黑,年纪一把当回小警察,领死工资朝不保夕全看造化,还乐得呢——美国白人中产都这么苦逼,你非法移民来了那不是地狱模式。
⑧尼叔在办公室的第一个镜头,差点以为进了《古墓丽影》的场。
本片戳中我的不是正义与英雄的选择,而是那位自视高人一等的高盛先生,高声打电话时被身边女孩提醒“能别这么大声吗”,立即回击一句“你能别喷这么多廉价香水吗”;迈克尔与他套近乎说想请投资代理人时,他无情指出我不可能当你的代理人,看你的衣服、鞋子和手表,你就是个混得很惨的保险经纪而已。人到中老年,一眼被别人看穿自己的身价(尤其是那么低廉的身价),不要说别人看不起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很不幸,我就属迈克尔这类人,想打肿脸充胖子都不可能。毒辣眼光与毒舌的人根本不给你伪装的机会。
再说连姆•尼森。1952年生人,二十多年前拍《辛德勒的名单》时,正是他人生的黄金时期吧,那么风度翩翩,那么温文尔雅。后来他就十年如一日地陷入各种营救风暴中,以致现在六十六岁的人了,还要拍剧烈的动作片,真是生命不息,打斗不止,可敬可佩。
但是切换到影片中那个真实的迈克尔,如果他不是前警察,如果他没有一身好功夫,他就是个活到六十岁突然被炒了鱿鱼的老人,家中无存款,还要供孩子上大学,还要还两笔贷款,他的人生要如何为继?他也没有突然天上掉十万美元只需要找一个人的差事,他更没有机会成为保护目击证人的英雄,他就是个穷困潦倒日渐衰老的男人,他要如何强打精神面对妻子和孩子,如何继续维持那个看起来很美满的家庭?
哪位导演愿意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当然,估计也没几个观众愿意看这样一个几乎一丧到底的片子。我,也只是说说而已。
是的,刚看了个开头就差点哭出声,一个60岁小老头,干了小半辈子警察受不了体制内气氛辞职卖保险,微薄的薪水勉强维系家庭,0存款,中年得子正赶上孩子要上大学,供着远郊的房子每天得乘坐通勤列车上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好嘛,忽然公司就把他给开除了,老婆打电话来让想办法交学费还得强颜欢笑,下班喝个小酒解愁遇上已经高升的前同事眉梢眼角全是羞辱,紧跑快赶挤上回家的列车手机又被偷了……
这正戏特么还没上演呢,也太丧了吧,我都能看到几十年后的自己是啥样了,太真实了!
随着梦想拯救世界的愤青时代逐渐远去,我也停止跟进好莱坞动作片很久了。所以,对《通勤营救》的部分结论可能有些落伍。
影片的开端有种先声夺人的气势,这是一段表现男主角每日清晨行动的快剪,集合了起床、早饭、与妻子孩子扯淡、搭通勤列车上班的一系列生活细节。这个开场段落着重使用了重复手法,即每一个场景都反复编排三次以上,再搭配快节奏的音乐,一位兢兢业业为公、勤勤恳恳为家的社会螺丝钉大叔形象被很快地建立起来。
开场对主角的铺垫是类似动作片的贯例段落,首要目的是引发观众足够的共情。有一个从游戏界引申出来的词汇叫做“立Flag”,指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打完这场仗我就回老家结婚”的设计。我们同样可以此片开场视作一个“Flag”——主角的家庭生活越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后面可能倒霉地越惨。不同电影里,“立Flag”的过程有高下之分,比如《飓风营救》对父女关系的铺陈就较能调动观众同情,而《英伦对决》就比较保守套路化。至于《通勤营救》对“Flag”的设计,我认为还是高明的。这不单单因为它使用比较新鲜而有效率的方式传达信息,还在于其中若隐若现地社会批判精神:
建立在大量贷款和缺少存款的基础上,男主角的生活既优渥又脆弱。所以他被辞退时,宛如一切后路被人为断绝,这场“失业戏”使我不得不联想到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其后他步入服务条件堪比我国绿皮车厢的列车,镜头给到一位位挤在其中的各色乘客,这些和主角一样挣命生存的人物群像,又让我恍惚有了一种在看国产灾难片的感觉。不管怎么说,这种气氛在好莱坞商业片里真的少见。从片头——到男主接受晴天霹雳的打击——再到步入回家列车,电影处理的干脆有特色,我还以为自己“捡到宝”了。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份惊喜也一点点地被剧情消磨殆尽,本文的题目也正是影片后半段的观感中形成。
打连姆大叔从神秘女领任务开始,编剧就陷入了“神展开”的节奏中不能自拔。每当需要给观众打一针强心剂时,电影就会适时出现一处转折。对于刺激观众荷尔蒙的动作片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当剧情进展60%而大叔依旧被各式具体麻烦摆弄的焦头烂额时,我们就应该警惕编剧自圆其说的能力。尤其是在100分钟的商业片体系下,假如没有拍续集的打算,那么编剧的回旋余地就更少了。铺设悬念的精彩固然可贵,但揭晓悬念的过程,才是真正决定一部悬疑动作片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很遗憾的是这部电影里的“解谜”环节既老套又不能令人信服,它没劲到我甚至不愿再去回想。男主角的遭遇可以用“权贵阴谋论”来笼统地概括,而且是丝毫与现实没有联系的阴谋论。比起《飓风营救》中连姆尼森与跨国人口贩卖组织的搏斗,《通勤营救》里主角更像是与假想敌在做斗争。现在21世纪已经过了17年,就算是民主灯塔的美国,每年新鲜出炉的各式负面新闻有很多,然而主创们还拿着上世纪90年代的老梗来填坑,这难道不是一种原地踏步?
更可惜的是,“机械降神”的谜底抹消了电影前期难能可贵的多义性,还记得男主角对那位经济人说出的提气台词吗:“我替全美中产透你娘!”但当男主的危机仅仅是因为政治阴谋或朋友背叛,那这和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又有什么相关呢?因为这明明是一小撮反动份子和主角遇人不淑导致的。
再提一句影片的视觉效果,重头戏是列车超速脱轨。这场极度依赖CG特效的戏被安排在黑夜,本来就是一种露怯,匀称的光线与精细的模型还是不能给人足够的真实感。另有一场戏是连姆大叔的长镜头搏斗,无论是大叔还是年轻的反派,都打得很笨重。年轻人体现不出拳怕少壮,老年人体现不出江湖经验。若按动作设计分类,属于较低等的“攻守转换”式设计——我忍你几下你再忍我几下。总得来说,不太使人满意,起码比起十年前的《飓风营救》,没有进步。
这是一部成本为3000万美金的中等制作,虽然和好莱坞遍地可见、动辄过亿的大片不可同日而语,但也称不上是很低。尤其是近年来北美频频有以小搏大的作品问世,与它们相比,这3000万美金的开销,不能算是漂亮。
节奏和气氛都不错,算是连姆.尼森近几年可以看的动作片;只可惜细节上的漏洞难以让人忽略。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在看《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感觉...
捉鬼夫妻搞腐败
救苦救难观世音连尼森= =
《招魂》的通灵夫妇安排《飓风营救》的大叔在《源代码》里调查乘客。
豆瓣的文艺青年真的是太惜分了,一定要几年出一部的那种巨制才肯给个四五星,电影能拍成这样,观众票钱就不白花,连姆尼六十岁被花式吊打有那么一瞬仿佛看到我基努里维斯在John Wick里的被虐的残弱身影,但身残志坚,永不放弃,最终还是能happy ending 看完充满希望 挺好的
逻辑千疮百孔。这么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组织,居然好意思反复问who is Prin?不太合适吧。
一句话剧透:《招魂》系列里忙着捉鬼、驱魔的帕特里克·威尔森、维拉·法米加夫妇,联手栽赃暗害前警察、现落魄保险推销员连姆·尼森老大爷,结果被一网打尽,大爷富贵险中求,意外恢复了警察身份!
六十多了还得拼成这样,人生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么大岁数了,连叔还要这么拼,心疼。
虽然略俗气,但仍然好过<东方快车谋杀案>(2017)。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下岗工人再就业励志故事#
1.连姆尼森一辈子都在救别人,马特达蒙一辈子都在被别人救,他俩应该合作拍部电影,让连姆尼森来救马特达蒙。2.期待电瓶车营救、共享单车营救、拖拉机营救、挖掘机营救、火三轮营救、过山车营救、航空母舰营救、宇宙飞船营救……祝早日把所有交通工具营救完!3.男主跑得比火车还快,他该跑步去上班。
十年卖保险,不过是警察生涯的间隔年。
本质上这是一个占小便宜就会吃大亏的故事,只不过是男主以家庭为名义去占了小便宜,最后贴上了“英雄”标签。 以此教育我们,千万别拿身上最后一百去炸金花。
又到了一年一度连大爷教你谁才是你大爷的时候了
60岁的连姆尼森可能打不过60岁的成龙 但60岁连姆尼森的悬疑片至少比成龙的高出两颗星。
救女儿、救老婆、救全家、救飞机、救儿子之后又救了火车,无视次生灾害只管救人系列第六部……Liam Neeson的妻子在2009年一次滑雪事故中去世,拼命接拍动作片算是麻痹自己的一种方式吧,支持叔,祝福叔。
节奏感一流,但故事不如《空中营救》,做局者和入局者开场安排的有些刻意,但随后如过山车般的精彩。大叔从退休警察变成了上班族,大概近期电影被揍得最惨的一次,但他每次用低沉口音说出“我保证你会没事的”,才是最熟悉且安心地方。结尾是危情时速+王牌对王牌,整体还是很娱乐化的
Vera的蓝眼睛在屏幕上闪呀闪的时候,我以为爱家护家一万年的男主角终于要出轨一次了!结果男主角没出轨,火车出轨了。
最后每个乘客都站起来说“我才是白兰”,我看到了坚强不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