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错了!本来因为微博上各种尴尬的情节,被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以为又是一部小成本粗劣的现偶剧,根本就不打算看的,结果被看过的平时还很比较挑剔的姐妹强烈安利。
好奇之下去看了眼,当看到男三进派出所的那个长镜头后,震撼了……..这种调度运镜,一般也就电影里出现,且屈指可数吧……………….
这不是小成本剧,制作团队有点东西啊….起码…..不穷也不缺钱……..后来看到场景后更确定了,能把重庆场景拍得那么好,把巫山市场拍出了电影质感,场景打光都打出了春光乍现感…….豪华…..
演员能做到全员不拉垮,这个简直了…在当下的环境,堪称奇迹……内娱演员+台湾演员+正经老演员+各种群众演员,能融合到这个地步,且不违和,制作团队是怎么样的神仙!佩服!
一直以来不管再怎么样的题材,只要掺进台湾演员,就各种水土不服各种违和的,是怎么能做到都不出戏的,那么妥帖,这个团队太厉害了(挨夸吧)
因为的确不了解主创团队,我跟朋友猜测,主创编剧们肯定都是女孩子吧?否则这种十几岁的小少女们的幻想,主创们怎么那么懂?体察得那么细腻?
最难能可贵的是全剧透露出的:尊重,那种感同身受,体恤,呵护。居然有的团队在做这么一个小众的女性题材,居然真的是有在认真!
让长期习惯了各种女性相关题材里,出现被俯视凝视情节的我们,一直在等什么时候出现批判嘲笑的情节和情绪,主创们对一部剧持认真还是嘲笑的态度,我们是能够感受到的。
这部剧真的好棒,真的做到了尊重两个字,感谢剧组团队每一个人,谢谢你们尊重这个女性题材。
在某些方面,你们制做的心理上的情节和文本,比很多心理剧都还要深入,女主爆发的时候说的每一句话都仿佛砸到了社恐人的心头上,感谢你们没有雌竞,没有降智,女孩和女孩之间真的有纯纯的友谊,讲义气,彼此扶持,谢谢!
从搞笑到突然get到,应该是在女主做梦,回到小学的班级,那么和煦的光线里面,学生们晨读的课文居然是女主的文章,那个瞬间突然不觉得好笑了,甚至鼻子有点酸,因为感受到了制作者们,都好温柔好温柔的在呵护这个女孩。
因为不断的重复,这个故事已经理所当然的比肩我们曾经听过的任何一个迪士尼童话
认真说起来,这剧还是有很多毛病的,比如看得出有很多台词是后面改的对不上嘴型(估计是大改才过的审),段水流和龙女这条线时长充分人物的情感变化却不充分,矛盾也转得很硬。
但是呢,但是。
这类型(算是沙雕小甜剧吗?)剧已经形成了两种成功的套路模式:一是S+项目把钱都花在流量明星和热搜上面,剧情什么的无所谓按头嗑就行了,配角都是推动剧情工具人,找几个戏骨拉动一下演技均值,刷一下观看数据就能自吹“爆剧”了,反正只要网友说有哪里不好,自然会有粉丝上去对线“你们全都黑子”,“我被感动了嘤嘤嘤”;二是B级项目用小成本去拼,金主爸爸指哪个十八线当主角合不合适那就是他/她了,实在不合适就改剧本,景啊光啊转场啊逻辑啊全都随便全都从简,万一运气好有点热度就是百分之一千的回报率,扑了也损失不大,一套布景服饰班底留在横店再做个项目就是了。
这部剧不仅设定古早味,连制作方式也很古早,混血王子和普通社畜居然真的按人物设定找演员,共赴巫山沙漠遗址居然真的跑去实地拍,古巴比伦的戏居然真的写楔形文讲阿卡德语,少女陈美如的小演员跟卜冠今长得几乎一样,姜蕙真是搞川剧的朱颜曼滋三秒钟把腿掰过头顶,九天龙女美艳绝伦许玮甯问你们谁不服气。从选角到拍摄整个就实诚。
抛开剧情之类不说,至少这个画面我能下得去饭。黄沙是黄沙,小镇是小镇,山城是山城,人脸上有斑有坑有痘有高光有沟壑,演员笑是笑哭是哭脸上每一块肌肉运动自如。还能从很多道具小细节上感觉到拍剧的人也是拍得很欢乐对剧中人物有喜爱对剧情有得意。段水流第一次登场,镜头跟着他,从下车进门招呼所有人,给火锅添水,嘴上台词不停镜头也不断,那种随便拍拍随便演演的剧绝对不会有这种戏的:室内长镜头,需要多名演员配合,主体对象一直运动中,台词多,设计、调度、拍摄都费劲。
日常的生活镜头,布光和角度也不敷衍。第8集随便截两张
其实我并不烦玛丽苏,只是个人不怎么看。但是在压力大气不顺焦躁又无可发泄的时候,有一个逃避现实问题和明日烦恼的幻想乐园得以休憩,一年我也会去个两三回。让我烦的是:资本家强行喂屎往我眼里揉沙子把我当傻子耍,还有那么一群被洗脑的傻X以喜爱吃屎自得还到处出警捂嘴不许差评。特么的,老娘因为对现实感到吃力想躲二次元放松一会儿,还不给我点美好清静余地,非把这世界有丑恶人群有多无望怼我眼前。
终于看到有质感的鲜活的美人们在屏幕上认真地表演,有懂摄影懂打光懂逻辑的人在屏幕后认真地制作,终于能舒心吃口饭了。前段时间被刷屏古偶丑男污染的眼球得到了净化。
这个故事就脑洞而言不能说新颖,“言灵”和纸片人成精,在漫画和日本轻小说里早见过。但是吧,具体到情节,玛丽苏幻想成真这个就离谱得来又很现实……别人是不晓得,反正我因为代入感太强一直被尬到发出恐怖的怪笑。尼玛,要是我12岁给自己写的幻想对象跑到现实生活中来做出我写的那些事情……我立刻从最近的窗户跳出去半秒钟都不带犹豫的。
幸好,我不会跟他共赴巫山,各种意义上的。
12岁的姜蕙真不知道“共赴巫山”的隐喻,以为就是一起去巫山(地理意义),12岁的陈美如却是知道的(不过她写日记的时候算下来是2007年,虽然电脑普及网络发达,但巫山镇上的乖巧少女应该还没啥渠道知道实操细节)。12年后,姜蕙真和自己的纸片人CP欧阳(我拒绝叫他文山)情到浓时翻云覆雨,而小黄文的作者陈美如跟她的王子四目相对就物理瞬移。问题大体是出在陈美如的心理上。作为职业鉴黄师,她看过的自然比姜蕙真吃过的要多,但是从小被“女流氓”三个字压到抬不起头,她选择自我心理阉割以求得到社会的认可。因为潜意识里不敢去那个巫山,所以身体才会瞬移到这个巫山。
以前偶像剧有那么些霸总恐水的恐幽闭的恐高的恐女的,都往极端里演绎搞成多特殊的心理障碍似的。陈美如恐性,倒是很普遍。我曾经亲眼见过,男同学的家长冲到学校当着全班的面骂女同学“发春”,“勾引”他们家宝贝儿子,小小年纪就是个骚货将来做鸡,女生后来就没来上课。男生则没事。“我们家是儿子,又不会吃亏喽”,就是现在,还经常会听到这种话。十几岁的男生发现班上有女生戴文胸,跑到她背后拉一把带子然后哈哈大笑,他只是顽皮,只是做了一般男人在青春期都会做的事。女生去拉男生内裤带子就是女流氓。不仅手不能动,心里想也不行。哪有好女孩想这些事情的,不纯洁不要脸。夫妻打离婚官司,真实的理由是性生活不和睦,但女方坚决不肯说到明面上,否则“丢全家人的脸”,哪有一家好姑娘会因为那方面不舒服就嫌弃丈夫的。
英国女人的性欲不满足曾经被视为病症——“歇斯底里”,在中国几乎从来就没什么人正经讨论女人的性欲,我们的女性割礼文明而安和。何况中国女人再是身心不满也不于至影响正常生活,这就要说到陈美如精神自宫的更深层原因:我们是在打压式的教育中长大的,习惯了被否定被惩罚被剥夺。不能反抗群体,不得质疑权威,善良就等同于牺牲,考虑自己的感受就是自私,他人的肯定和喜欢务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得到一点,不受集体欢迎就是失败,全都已经习惯了。
二舅妈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她关心陈美如内心里为她骄傲嘴上却总说反的(“她很普通”,“她没什么值得喜欢”),自觉待其严是为其好。二舅妈不知道陈美如具体做什么工作,但只要学习上是“文科尖子”去了大城市进了听名字很高科技的公司还是搞管理的,就足以证明她当年对美如的教育没有问题。她不知道陈美如真实的感情生活,但既然有了男朋友,还小火慢炖,也不把虾与南瓜同吃(这段台词写得好,符合二舅妈的职业身份和说话场合,点到即止,跟后面她跟龙女的跨服对话还有呼应),看起来交往得很好很正常,那她所担心的“教育后遗症”也就证明不存在。实在太典型了。
姜蕙真也很好。她在剧中存在的作用,既不是男女主的嗑糖代言人也不是为了推主CP线。她有自己的梦想,为之努力,而这个梦想里面有陈美如的一份。她们之间与其说闺蜜其实我更喜欢“死党”这个词。相互知道底细,知道痛处在哪里禁忌在哪里,用自己的方式去开解你但也不会勉强你按自己的意愿生活。陈美如以扫黄为己任,却没听她说教过姜蕙真的私生活,姜蕙真给陈美如办生日会,就算她真的不来也肯定不生气。
甚至陈美如的老板都不错。迷信,拜关公送“中邪”的员工去辟谷。惹事了把你骂到狗血淋头,事后还是小惩大戒想给你兜着点底,陈美如说要辞职干脆就装死听不见。是另外一种“关心你,为你好”的长辈,天天在微信朋友里转发养生秘诀的那种。
这个剧里没有完美的人,除了日记里的纸片人boss也没有坏人。大家都有点自己的毛病,心地却都是好的。有人情味,才会有生活气息,有了生活气息,这种离天大谱的剧情设定比起某些悬浮的“职场剧”反倒落地,荒诞归荒诞,好笑归好笑,并不滑稽。你上一秒还在掐自己“演这种剧情需要那么认真吗”下一秒突然想跟陈美如和九天龙女一起哭。
但有人说这个故事治愈,我倒不觉得。能够代入陈美如“我跟世界就是处不好,我只想一个人待着,我平时不高兴也不知道怎么高兴”的人(豆瓣用户profile么这不是),会有多喜欢自己吗?如果不是很喜欢自己,难道竟会喜欢陈美如?如果你们——我们——都不喜欢陈美如,慕容到底为什么爱她呢我们是能找到可说服自己的理由吗?就因为他是她想像创造出来给予她安全与自信的纸片人,所以这个设定就从开始持续到结束,那还是什么都没有解决。谁都没有被治好,只是从一个虚构的极为离谱的美梦中,得到了安慰。
我相信爱情,如同相信神明——这世上有比没有好,所以应该是有的,只是不降在我身上又比降在我身上要好。说无论是什么样子都不离不弃唯爱你一人的,99.99%都是骗子,0.01%在数学上叫做“奇迹”。陈美如得和幕容去一次那个巫山,然后BE掉,从一个小女孩的幻想降落到成人的世界,换一种心态去负担真实的否定、拒绝和失去,才能换一种方式对待世界。
其实陈美如已经挺好了。给自己和闺蜜创造的CP都很传统,最破格也不过就是共赴巫山。我唯一一个用第一人称挖的玛丽苏坑,其男主角就是,当当当当,下面这位:
我这是打小就没有赤子热忱。
PS:磨皮滤镜很影响代入感,五官磨平的人看着都很假。所以磨皮太重的剧,任凭怎么安利我都不看。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那为什么有些剧还一定要打这种滤镜呢,因为:人丑。如果一个人要戴美瞳才好看,磨皮才好看,有流海才好看,那这人就是难看。什么丑帅的丑萌的丑得高级的,其实就是丑,都简单点,生活里似是而非搅浑水还不够多吗,已经够累了。
PSS:个人建议演员还是不要纹眉毛,宁可麻烦点用画的。眉形一旦死,眼睛在镜头里就很难活。有点杂毛,眉尾有点松,眉弓不那么尖,颜色不那么一致,整张脸会更生动些。
“陈美如,我是你的王子”
“和我在一起,是你的宿命”
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会对一部台词如此玛丽苏的偶像剧上头。
这就是今天安利的网剧:
我的巴比伦恋人
女主叫陈美如,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老样子叫她小白。
12岁的小白在日记本里,写下心愿,希望自己在24岁的时候,混血王子会从天而降,与她沉浸在爱河中,尝尽快乐与痛楚。
转眼间小白到了24岁,小时候怀揣浪漫梦想的小白,长大后自然成为了一名——
职业鉴黄师
网络上所有稍微出格的内容,都会被我们小白处理,就连保安大叔的美女杂志,都不能幸免。
曾经向往真爱的少女,现在变成了一个严肃老练的成年人。
而今天刚好是小白的24岁生日,闺蜜姜惠真,简称小粉,正在为小白张罗生日会。
小粉跟小白截然不同,夜店女王,唱歌舞蹈样样不差。
如果说小白是社恐,小粉就是典型的社交牛x症了吧。
谁承想,在生日会快结束的时候,小白竟然美梦成真。
我们的男主破墙出现了,一堆骚话还来个强吻,把小白扛回了家。
在缓缓对小白说出一系列情话自报家门之后,小白想起来了,他是自己12岁时候日记里写下的混血王子——慕容杰伦。
慕容杰伦不仅肌肉发达、长相帅气,头脑还特别简单,除了小白,其他人都入不了他的眼。
还有脱口而出的抠地台词,让人好奇这编剧一顿饭几个玛丽苏小说啊?
接下来就是穿越剧的标配:啥也不懂的混血王子弄坏手机,打破电视,甚至沦落到蹲局子。
但就是这样憨憨的慕容杰伦也总在小白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出来解救她于水火。
小白在被慕容杰伦的帅脸迷住的时候,两人的进度可谓是“情到浓时共赴巫山”……
别想歪,他俩是真的去了巫山。
小白写日记还不忘带上好闺蜜,给闺蜜小粉也写了个官配——欧阳文山,我愿称之为富豪。
跟王子不一样,富豪对现代生活了如指掌,最重要还富可敌国。
一言不合就买山封街,连小粉身边的朋友都能笼络,情商简直秒杀慕容杰伦。
在小白想在巫山上摆脱慕容杰伦的时候,还能开着直升机带着小粉去解救小白,富豪直言钱花在小粉身上才有意义,撩妹技能爆表,还只撩你一个。
就连小白都吐槽,怎么她的情人就又穷又傻,富豪就有钱还啥都会。
少女的青春疼痛文学有王子,那怎么能没有情敌呢?
恶毒女二号:呼风唤雨、倾国倾城的九天龙女,简称龙姐。
龙姐能操纵风雨,虽然没有什么用,但不得不说,还是非常酷炫(中二)的。
我们龙姐有多爱慕容杰伦,就有多嫉妒小白。
一遇到心仪的对象,玛丽苏的话也是张口就来,有时候真的很佩服演员能忍住不笑场。
高贵美丽的龙姐,即使是富豪也不放在眼里。
原以为我们龙姐作为反派,应该是杀人放火下毒十恶不赦,没想到龙姐想吸引小黑的手段竟然是把自己腿砸断得到小白同款住院……
龙姐在追慕容杰伦的时候遇到了小白的同学段水流。
原来段水流小时候在看完小白日记后,就变成了龙姐的头号迷弟。
他在胸口还纹了九天龙女,还信誓旦旦地表明:喜欢龙姐和小白的日记没关系。
确实,我们段同学爱纸片人和他嫌弃作者有什么冲突吗?
这两对cp也非常有看头,各有各的精彩。
可是我看到最近的剧情,竟然甜中带虐?
富豪与慕容杰伦成功汇合后,让小白更加坚信是自己的日记成精,发生灵异事件,还请来了传说中的二舅驱邪,没想到二舅却说这不是灵异事件,是因为磁场带来的时空错乱。
好家伙,穿越剧还能用科学解释,不愧是你山城万磁王。
(莫名戳中笑点的一个片段)
正当我以为《我的巴比伦恋人》是一部纯搞笑的电视剧时,接下来的剧情,却又走向扑朔迷离。
原本应该被烧掉的日记,其实并没有化为灰烬,而日记因意外落入水中,随之而来王子富豪龙女同时晕倒,小白在梦境中看见的古代少女又有什么联系?
同时晕倒的除了这三位,还有一个神秘光头哥,感觉与这些离奇事件,也有着某种联系。
这场意外似乎并不是偶然,慕容杰伦偶尔的记忆回闪、古代的少女、神秘的光头哥、一直迟迟未解释的大反派,有一股子悬疑反转内味了。
总之,我承认这中二的人设和丰满的剧情,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但这部剧除了搞笑以外,立意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自嘲出厂设定不行,改成自定义的小白,其实小时候写的玛丽苏日记,给她带来的是深深的阴影。
那时小白不小心把自己的日记当成作业交了上去,被班主任责骂“伤风败俗”,要求她当着全班同学大声朗诵。
即使小白成年后,也经常做着全班学生齐读她日记内容的恶梦,这无疑对小白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青春期少女的美好幻想,就这样被一盆水当头浇灭。
以至于小白长大后,逃避恋爱,害怕社交。
观众由此就能了解,老师的行为会对一个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而罪魁祸首,当年小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小白的二舅妈,误会了龙姐和小白有禁忌之恋,却没有破口大骂指责,反而安慰龙姐放下,人设变得好笑又有些温馨,让人对二舅妈也恨不起来。
另外,小白在面对龙姐的时候,坦诚地说出了很多普通女生的心声:
能呼风唤雨、美丽大方的龙姐,是很多平凡女生梦想的样子。
在小白心里,成为龙姐这样被嫉妒的对象,甚至比被王子追求的愿望还要浓烈。
小白在和慕容杰伦被老板安排去辟谷时,饿到崩溃爆发的这一段,也让社畜很有共鸣。
成年人的世界,细思极苦。
小白带着哭腔说出来的话现实又扎心。
这些接地气的情节,都让这部玛丽苏剧的内核,变得有些不一样。
而除了青春疼痛文学,剧中很多表达爱恋的台词都太戳人。
慕容杰伦在面对辟谷爆发后的小白,说出“我替你喜欢这个世界”是我没想到的。
一个按照日记设定的纸片人,这一刻好像突然活了过来。
小白在慕容杰伦问“我和你都是笑话吗”的时候,脱口而出“因为你来了,所以我不再是个笑话”。
混血王子的到来抚平了小白的童年伤痛,我一个大直男看到这段也是眼眶含泪。
这才是真正的互相救赎吧。
《我的巴比伦恋人》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剧情出彩,剧组和演员,也透出满满的诚意。
从选角上就能看出,无论是普通女孩卜冠今、混血王子凤小岳、还是让众多网友感叹终于有绝世美女演绝世美女的许玮甯,外表都非常符合人设。
就连饰演小白小时候的小演员,都与小白很相似。
让我不禁想拉踩一下前段时间频频热搜的古偶帅哥们(打住)。
而本剧开场时的古巴比伦场景,居然是剧组特意去摩洛哥和法国取景,才有了剧中沙漠、地牢、古堡等媲美电影的宏大场景。
服化道的用心也一眼可见,慕容杰伦霸气英武,九天龙女高贵优雅,欧阳文山奢华有品位的现代装,都非常贴合人物。
P.S:偶然发现了龙姐伤痕累累的jio,居然是用道具打造的。
就连巫山的野猪灾,都是真实存在,符合当地实情。
细心的观众也能发现,从第一集开头,演员所说的古代语言,都是能对上口型的,剧组为此特意安排主创专门去学了阿卡德语。
所以我可以有底气地说,国内的偶像剧又将有一部精良之作。
但硬要说不足的地方,就是这部剧的宣传实在太!差!了!
最后送上一个小花絮~
是我们呼风唤雨倾国倾城的可爱公主九天龙女啦!
只要你给个赞,我用脚抠的芭比梦幻豪宅就不是笑话。
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神奇熊
无法受人瞩目的女人,非说自己喜欢孤独。 你看你这死样,不知道的的还以为你48岁本命年呢。 你觉得你这叫把控人生,其实你就是带发修行。 生日快乐,要是真的快乐才行。 所有人,全世界都在针对我,我讨厌全世界。 什么谦逊有礼,都是我装的,真实的我在十二岁以后就不见了。 我总假笑,我脾气很大,我看不上一切,我很容易烦,我就是个很糟糕的人,我跟这世界处不好。 你真觉得这世界和谐美好啊,人活着是很难的,我这种人就更难了 说了不要碰我,我有洁癖,我烦你,我烦所有人类,我就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我很差劲的,我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开心,也不知道怎样让别人开心。
要正视自己对感情的需求,我没有需求。
还是那句话,我希望你幸福,你别急着反驳我,也别急着说你幸福。十二岁的你,至少知道写那些让人摇曳的话语,那个时候的你更可爱。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去惩罚自己,这个世界上,别人的价值观没有那么重要。
就从那本天杀的日记开始,咱们有病治病,对抗他,打败他。
那是我的事,我不习惯别人替我做这些,太贴心了,你不需要为我做任何事,也不要对我有任何期待,我们之间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很多事情,我努力做好,只是因为不想让它变得更糟。我早就明白,人生不能期望太多。想的太好,最后只会发现不过如此。所以,在你和我之间,谁也不用努力。
我从很小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平庸。
对我而言,喜欢一个人是有罪的,幻想是错的,心有所爱会变成一桩丑事。
这才是大女主剧啊,它的叙述主体都是女性,关注的是女性的情感,主旨(之一)是 “女性可以有性幻想,性幻想不羞耻” 这个观点,妥妥的女权主义。而且越看到后面越清楚是讲女性情谊的,两个闺蜜在游乐园第一次讨论日记,彼此慰藉和鼓励,还有小时候一起哭一起写小说的场景看得我很感动,从在这点上花的镜头和音乐能看到这是导演的着重点。三个女主角各有各的魅力,包括龙女这个幻想角色,她后面主动提出来要工作,看到这里我心里大呼 "终于!有编剧看到女性是需要工作的!"(虽然这里编剧马上就搞笑了一下让她以为打麻将是一种工作)。三个男角色倒都是挺片面单一的角色,尤其是王子和侍卫(很符合一个女生日记里的性幻想对象的定位)。
还有这部剧是反对搞雌竞的,女主角和龙女这个”情敌“的身份设定本来是应该敌对的,但是编剧让两人在看守间里谈心,而且美如对龙女有真诚的赞美,说女人才更能欣赏女人的美,真是说到我心上了。而且龙女对美如的敌意也是小说里的强行设定,她自己有质疑,后面的剧情应该也会让这个人物冲破这种人设,两人之间是会有友谊的。
可惜台词后期配音明显改了一些词,和口型对不上(比如“鉴黄师”就改了),估计台词里本来也有“性幻想”但后期配音把“性”字去掉了,要不然可以更犀利一些的。
最后,编剧有在致敬李银河和王小波,就在闺蜜两人谈心的时候,两者都在台词中出现了(女权这个词也出现了),仔细想想,王小波写的《黄金时代》当初不就被出版社归为所谓的“黄色小说”嘛。
一开始看这个剧以为就是无脑小白玛丽苏,加之女主一开始审查员以及她一系列刻板形象导致的行动,让我差点吐槽弃剧。结果最后来了个中二反转——年少时候玛丽苏的梦,都是成年以后真金白银的债啊——让我好歹坚持下来,但是没想到却挖到了这部越品越有味的看似粗糙实则精巧的小神剧(因为创作和逻辑上确实有瑕疵,所以也不大吹特吹这剧有多完美)。可是比起剧里面借主角之口诉说成年人世界的无奈,内涵某些规矩、常识、制度可笑荒诞却又必不可少,让没有记忆的书中人带着李贽般的“童心”成为现实主人公们的镜子让他们重新发现自我找回本真来说,最打动我的是三个虚构人物(虽然后面开启了他们非虚构的线索)摆脱设定找到自我的部分。
其中,段水流与龙女关于生命以及生命价值的讨论确实震撼到了我,在这样一部快餐剧里,花了这样重的笔墨,让一个被虚构的角色接受自己的诞生,却又看清命运并非一味接受,本身就是把严肃文学放到轻小说那种吃力不讨好而且容易翻车的操作,可是主创们却把这个复杂的设定最终用电子宠物这么形象的指代物把这个问题重重的提起轻轻的放下,而且放得合情合理。然而这还不算最绝的,在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以后,龙女这个人物就开始飞一般的成长,到第16集龙女和sin的对话,可以看出,创作者并没有很突兀的在揭示日记秘密后就把这个讨论搁置,而是借由角色一直在埋线(包括养电子宠物),到合适的时机告诉观众也告诉剧中现实的人物生命本身和命运对于本人而言到底有何意义,自我的价值为何。
而最巧妙的是,在龙女觉醒这条线成熟的同时,穿插了王子知道“真相”(第一层),这个时候他的挣扎以及和女主的讨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女主和王子其实互为镜子,女主也借由王子对“我是谁”“我为什么(他对女主一系列行为以及自己内心情感是否被设定的思考)这么做这么想”,再次回答了段水流回答九天神女关于生命从何而来与生命的意义来源自身而非起源的讨论。
而至此,两个虚构人有了真实的“生命”,他们摆脱设定走向自我的存在。而这又为接下来“真相”(第二层)的揭示,他们其实确实并非虚构而是真正存在的人做了铺垫,让故事后面便于圆回来(还没播所以不立flag)。事实上,就算没有他们第二层的设定,他们作为真实的存在因为自我的觉醒已经可以立住了(参照失控玩家设定),但是这第二层设定也让故事更加丰富和有更多的想象。
另外说回现实世界的主角团。女主角的出场真的人设极差,工具人设定满格,加上各种现实中真实却让人愤怒的刻板印象加持,但是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她一层层脱掉这些枷锁,开始找到自我回归到“童心”,这个过程其实是现实迫于生存的我们每个人所日常面对和挣扎的,她的故事一开始让人讨厌后面又能让人共鸣,并不是因为中二玛丽苏的设定,而是她给观众一种勇气,告诉我们,就算是想象,就算是笑话,我们依然有保持自我的资格。女二和富豪这条线稍微平淡些,且富豪这个参照物并没展开,确实就没太多超套路的地方。最后,段水流,通过他与龙女的对话,特别是他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活着的意义的阐释,这简直就是这部戏沙雕外壳下真正的内核,也是推动后续剧情的关键,所以完全明白为什么日记一开始是他保管。正因为他是那个自始至终相信自我价值就是生命本身的人——人之所以成人,不在于他如何开始,而在于他如何选择,他在被创造之后相信什么、完成了什么。
小学时候爱看小妮子、郭妮的小说,经常沉浸在花花绿绿的封面,贵族校园式的故事背景里,觉得这个世界上理应存在公主和王子,也坚信着自己终将不凡。
我是在那个时候遇见玛丽苏的。她经常长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她的名字总是很长,里面的每个字都很美,她永远都是那么神秘,可能是某个遗落文明的公主,也可能是秘密财阀的大小姐,她的能力千奇百怪,有一件事却不会改变,那就是她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她永远是那个最特别的女孩。
而随着反玛丽苏文化的兴起,我渐渐明白了那是空谈,是做梦,于是我看起了反琼瑶、"现实向"的小说,说着玛丽苏的坏话,并拒绝承认我心里她存在过的痕迹。
是什么时候我和玛丽苏和解的呢?
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了,逐渐接受了平庸的自己,开始接受自己的一切,虽然我很平凡也有很多很多缺点,但我永远喜欢着这样的自己。
所以我和我自己和解了。
正如陈美如对九天龙女说的那样,玛丽苏的梦让她无视规则变得不平凡
但接受平庸并不可怕,我们因为平庸才会做梦,我们的幻想在那些因为学习、工作而忙碌的时间里闪烁着快乐的亮光,这就够了,我们女人做做梦怎么了?这是什么大事值得被嘲笑吗?我们做梦天经地义,女人有性幻想无罪!
陈美如对慕容王子说"你的存在令我羞耻令我尴尬"
因为她的性幻想曾被人否定,被人嘲笑。甚至到她24岁,还要为12岁时的少女春梦赎罪。
这些堂而皇之调侃她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们每一次玩笑都仿佛在说:
"这个女人居然有性欲诶!真好玩!"
这些嘲弄最终完成了对陈美如性欲的割礼。
陈美如长大后选择的职业也耐人寻味,网络监察员,也就是我们说的鉴黄师。
可以说,陈美如一直在为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赎罪。
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女生即使没有这样的经历,也很少有和朋友坦然聊起性幻想的时刻,谈起这些总会有似羞耻、似尴尬的情绪。
"你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陈美如在那一刻终于承认了"慕容杰伦"的存在
"你是我的人"
她勇敢的接受了自己曾经存在过的性幻想。
在那个瞬间我仿佛又看到了蒙着桌布扮公主的陈美如,她和闺蜜姜惠贞快乐的朗读着自己的日记,躺在床上构思着接下来缠绵悱恻的情节……
姜惠贞在游乐园里玩耍时对陈美如说:
"陈美如,能这样和你聊这本日记,真好,真的很好!"
玛丽苏,能这样和你握手言和,真好,真的很好!
喜剧的外壳,雷剧的噱头,悲剧的内核,轻巧实现的密集幽默,细思极痛的成人挽歌,女性与羞耻感的抗争,天真对压抑的互搏,都市男女寻找治愈的突破口,童年回忆向着现实的倾倒。
是好看的(演员们一本正经地搞笑),但还是弃了,朱颜曼滋那个角色为什么要用配音,假得不行(也有可能是她演技的问题)每次到她的part我尴尬得抠脚
只要是裤不看好分销出去的剧,就是保障啊朋友们!真的笑不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宫洺破产后下海当鸭即视感哈哈……剧设定挺有趣的,年少时写的玛丽苏小说男主慕容杰伦突然来到现实生活,还带着他富可敌国的基友欧阳文山……但别被它的沙雕和尴尬吓到,它就像枚洋葱,剥开中二外衣,里面藏着温软催泪的秘密。
女主日记里出来的人。第一对CP,破坏力如二哈只爱一人的满嘴情话的蛇精病慕容杰伦王子,单恋王子呼风唤雨的吃醋精傻美人儿九天龙女,王子不爱龙女却独爱陈美如,三人共赴巫山,还有个番外十二岁就爱上九天龙女的黄色产业链打工人舔狗断水流。第二对CP,富可敌国看啥买啥发誓用钱砸死女二真真的不是富二代的富豪,连女二剧团吃个火锅都要安排专人给他们打光我去,给流浪猫一留就是几万块我再去。砍手机杀电视,砸鱼缸,跪着给女主吐水洗脚,全员一本正经的中二。
这个荒诞奇怪的爱情故事真的挺好看的!!!
很聪明的本子,拍摄也不算糟,但整体完成度一般。P.S.谁敢把我十一二岁写的小作文翻出来成真那绝对是我会跟他同归于尽的节奏。
无病呻吟,有人还自己带入,人家24就小头头,你24也就刚本科毕业吧,人家聚会是酒吧主角还有一大堆人,你是找个餐馆再去个不点吃的KTV歌单你估计都抢不到。怎么就感同身受了?
离大谱了,一个人在客厅嘎嘎乐哈哈哈哈。龙女好美!!!但我希望资本明白:这部剧不是因为剧情离谱才好看,因为台词画面调度演技场景布置都非常好。
救!救命!!救命啊!!!这种羞耻恶心酸爽快乐的感觉,从地板抠到墙壁又抠回地板。谁要是看了我12岁的日记我跟伊拼命啊啊啊绝对不能留下这个活口!12岁的恋爱幻想如果照进现实……不如扯着自己的头发吊死算了。PS:凤小岳GJ啊挑这个剧本
我感觉打低分的短评都没理解这剧的设定以及可能不是90后。我虽然对写文这事不太感冒,但初中时班上超级多女生都写过属于自己的“小说”,还完小说接龙,连我当时的学霸闺蜜(小升初全市第一)都热衷写古风小说,尽管她的文风不对我口味hhh。
哈哈哈哈,笑不活了,真是绝了,好羞耻啊,不过挺有意思的!周游一出来瞬间就不尴尬了,这就是好演员好演技的魅力吧!看演员表和片头片尾感觉还挺高级的。
长大后我一直试图逃避中二时期的黑历史,现在却出现了一部剧,告诉我去拥抱曾经的赤诚。
被推荐去看了,感觉受骗了。这种剧居然这么多人叫好,理解不了
太中二了!尴尬的我抠出一座巴比伦!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前11集还是很有意思的,自我疗愈+反玛丽苏。后面的故事又落回到玛丽苏的圈套里了,很无趣了。
为什么是巴比伦恋人?应该叫我的巫山恋人,我的嘉陵江畔恋人啊!或者叫:我与重庆不得不说的那些糗事。
三星,多一星鼓励。不是够好的剧,甚至有很多缺憾,但贵在特别,围绕一本12岁女孩写的日记全程也散发着12岁女孩写故事的气质,赤诚、纯真,肉麻、傻气,就像二舅妈对陈美如日记本的评价,是不要脸的黄色文学又是数一数二的好文笔,狠狠数落你但又狠狠为你骄傲,仿佛马上拉胯的同时也在一点点渐入佳境,诸多稚嫩表达,却反思成人世界的议题,好多極端的特質在互相衝撞,全片似乎都在贯彻这个灵魂。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剧的完成度是极高的。创作的发心是我最喜欢的,袒露直面且珍视女生的幻想、欲望和情感的成长经验。情感线上,三对CP其实写的就是三个人,日記三人组其實就是現實三人的鏡子,对照立体完整;但是劇情又一再深挖沒有讓日記人變成真正的紙片人,成為現實三個人的附庸,他們也在越來越獨立,反哺现实。人物和表演都最喜欢九天龙女。
立意如果是85,完成度是65。
分割线 10集看完感想 1.10.21这是2021年,第一部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国产剧。虽然没有大牌明星,没有钱买热搜,可他很有诚意,剧本真诚,服化道用心,演员自然原声出演,一本正经的搞笑。剧组还去了摩洛哥拍摄,还原古巴比伦杰伦王子等。 国庆假期到了,希望他能带给大家一个快乐的假期。对了,剧本统筹,叫林美如。 ---------------更新至10.18 結局認真、純粹的講了一段小女孩用心意去撰寫的愛是值得珍視的故事一段跨越千年的愛他,救贖了她她,教會他愛劇有瑕疵,例如,一些台詞過不了審核配音了、剪輯不當硬剪輯成24集(片頭片尾10分鐘拉長)降低觀看體驗,節奏把握不好,12-18略顯無味。但,願意給這份純粹、認真5星。祝願內娛還有願意發夢又純粹的創作人,他們的作品能順利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