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父母吗?夏洛特·威尔斯 (Charlotte Wells ) 精湛而怀旧式的处女作——《晒后假日》(Aftersun)给出了思考以及答案。《晒后假日》无疑是过去不久的2022年最惊喜的电影,导演兼编剧的夏洛特·威尔斯从个人的家庭相册中找到灵感,讲述了一个即凄美又强大,近乎挽歌般的故事,反映了记忆中的内容、记忆之间的差距,以及记忆本身的本质。
《晒后假日》讲述了一个简单但具有“欺骗性”的家庭度假故事。影片的叙事视角以成年苏菲(Sophie)的个人回忆展开,而这段贯穿近乎一生的记忆被童年的一段DV录像所承载。通过影像记录的回忆,苏菲重温起了11岁时与父亲卡路姆(Calum)的最后一个假期。童年,11岁的苏菲与父亲卡路姆一起跟随巴士旅行来到位于土耳其的度假村度假。片中32岁的离异单身的父亲卡勒姆由96年的爱尔兰演员保罗·麦斯卡(Paul Mescal)饰演,因一张过显年轻的娃娃脸,在片中还是荧幕外都容易被误当作是苏菲的哥哥。
卡勒姆与淘气天真的女儿苏菲开启了在土耳其的度假胜地逗留的一周。时间和地点的细节一目了然,这个故事与过去息息相关:一大块的数码摄像机的像素化模糊、复古的时代陈设、摇滚乐队音乐(Blur、Queen&David Bowie)、无处不在的英国人、穿着马球衫的度假村代表、芬达汽水、街机游戏、玛卡莲娜舞,这里是90年代后期。在度假酒店里,父女俩一起在泳池边度过慵懒的时光、互相涂防嗮霜、一起游泳;父亲因手打石膏,在一旁观望女儿打桌游时又不免担忧女儿与年长的朋友玩,又一起享用美味的晚餐、一起登山、一起泡硫磺澡时谈论埃及艳后的传说——这是整部电影中最简单而温馨的部分:一张迷人、生动、细致的家庭假期肖像,一段苏菲开学前的暑期度假。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段轻松温馨的家庭旅行,然而整部影片的基调如同片中父亲的角色卡勒姆一样,是一座半浮出表面而底下淹没的冰山:水面之上的一切都意味着假象,水下看不见的部分才是无法触及的,看不见的浩瀚。
仔细体会剧情的细节,会发现这段原本父女一起愉快的时光上却始终笼罩着一种忧郁的感觉,导演夏洛特·威尔斯在电影中十分巧妙地运用DV录像这一影像载体,将过去和现在虚虚实实地交织在一起。影像的倒带、终止和启动的声音,从一开始就萦绕在电影中,并侵入到每个场景里,提醒观众所看到的可能恰恰是因为苏菲当时的记忆有所偏差,其熟练运用的视听语言,让故事在记忆场景和现实时刻之间来回穿梭,探索那段阳光下看似快乐的假期,其实是一段悄然深入骨髓的忧郁回忆。
随着安静、反思般的回忆叙事,我们跟着成年苏菲的视角拼凑起了回忆,这才在20多年后发觉——尽管当年父亲卡勒姆竭尽全力为苏菲度过一个完美的假期,但他似乎一直在焦虑和抑郁中苦苦挣扎,甚至试图自杀。
影片的开头,父女俩到达旅馆时发现他们的房间只有一张床,而卡勒姆当初预订的是两张。父女俩睡在一张双人床有什么大不了?卡勒姆似乎不这么认为。半夜,苏菲劳累地熟睡去后,他在一张小床上醒来,来到远处的阳台上。透过平板玻璃门可以看到卡勒姆因右臂上的石膏而挣扎着点烟,在吸完一口烟后,他的身姿开始有节奏地前后摇摆,手臂向外、向上和向下移动,这是如梦似幻般的太极动作。不太清楚他在思索什么,画面保持了疏离——这是父亲独属的孤独时刻,在孩子熟睡后才开始。
随后从父女俩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卡勒姆和苏菲的母亲已经不在一起了——他们显然在相对年轻时就有了苏菲,如今他移居英国,母女俩则留在了苏格兰,而这次父女俩难得的相聚的度假,实则是卡勒姆勉强负担得起的土耳其之行。苏菲的父母分居,她主要和母亲一起生活,卡勒姆谈到要找一个新地方,苏菲在那里会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也许还会和一个叫“Keith”的人合伙做生意,但从他谈论这一切的“语气”来看,很明显他对这段描绘的未来不太抱有信心。有“线索”表明他的人生并没有完全按照他希望的方式发展。他的年纪过轻到被误当作是苏菲的哥哥,显然他在年纪尚轻时就当了父亲,而过早的拥有孩子则打扰了他人生的规划,以至于今天还在职业上苦苦挣扎;旅途中他带着关于冥想和太极拳的书籍,通过阅读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打太极平复自己的焦虑,与其说这是他的终身爱好,不如说是一种避免焦虑的方式;他似乎没也有多少钱,一次潜水时苏菲没接住潜水眼镜,气氛随机紧张了起来,因为对卡勒姆来说潜水眼镜价值不菲,而这种焦虑压垮了他。
相较于忧郁的父亲,天真的女儿苏菲显示出了超过她年纪的敏锐和成熟。苏菲在小时候听到只言片语的“订婚”二字就感到高兴,因为她希望父母能够和好如初。而如今作为一个11岁的孩子,她没有了这样的期望,但她很难理解为什么她的父母即使不在一起了,也会依旧交换“我爱你”。她会在父亲打太极时翻白眼,并将之俏皮地形容为“像个忍者一样做着奇怪的慢动作”。在度假村,11岁的苏菲第一次迎来了性别意识的朦胧觉醒,并体验了青春期的意义。她偷听到青少年傍若无人地谈论着“性”,目睹着他们在泳池边肆意忘我地接吻,这是一个她未曾仔细看过的世界,她萌生了长大独立的想法,就像她遇到的那些青少年一样。她甚至在玩摩托车街机游戏时,遇到了一个同龄人,一个似乎对她有浪漫兴趣的男孩。
与此同时,父女俩的世界、爱与了解,又是这么近那么远。记忆承载了这份鸿沟,当录像暂停并再次启动时,某些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重复出现,一些看似平凡的动作、对话和场景都具有更大的意义。
苏菲与父亲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联系,能敏锐地察觉到了父亲的“不妙”,但当时 11 岁的她并没有完全意识到父亲的那些“时刻”,无法完全理解她父亲在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但她还是尽可能的凭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深刻的理解,来安慰着父亲。她能用优美的文字来描述空间与人的关系:只要共处于同一片蓝天之下、抬头仰望同一个太阳,即使我们不在一个空间里,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在“一起”的。这种独特的思维能够让苏菲与父亲分别的情况下依然感到安心,然而父亲却对这种文学般的语言和想象力感到困惑和不解,也许从他的角度看来,自我宽慰式的安心是短暂而虚假的,他见不到他的女儿、不能陪她长大、不能陪她玩耍、在她身边保护她、听她诉说小秘密,这种失去爱的痛苦才是“地久天长”。
苏菲认为他们能共享同一片天空真好,也许广阔而蔚蓝的天空才是真正将索菲和卡勒姆联系在一起的一切,而卡勒姆却体会不到这种文学上的语言和想象力。这个明显的鸿沟无疑是电影的核心,它暗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潜在的亲近和显然的距离。孩子是有洞察力的,能感知事物的,即使她不能用言语表达。同时,孩子的认知也是弹性的,她一边可能察觉到父母存在的焦虑,另一边也会为在街机游戏中结识新朋友而高兴,这两件事甚至可以同时发生,并在思维中同时进行,而成年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一次潜水游泳时,苏菲无意弄丢了潜水眼镜,父亲卡勒姆惊慌失措般转身朝着面具掉落的方向追寻,事后的苏菲敏锐地意识到了父亲这一情绪上的转变,先是进行了言语上的道歉,后是行动上的亲密示好,而父亲卡勒姆显然再一次对这一举动感到“惊慌失措”——因为女儿发现了他经济上的窘迫和情绪上的失落,而这两点他自认为隐藏得很好。
父女俩的另一点鸿沟,在于他们对于“年龄”的不同态度及诠释。正接近于青春期的苏菲,对超乎她年纪之外的事显示出异常的兴趣,她看着泳池边的青少年大肆地散发的青春荷尔蒙,好奇什么是吻、什么是触摸,她跟同龄男生第一次尝试了什么是“吻”,又对父亲帮擦防晒霜的平常之举显示出成熟后的抗拒。她会好奇吸水烟的夫妇在干什么,质疑成年们明明一边告诫孩子吸烟不好却一边明知故犯,她不明白为什么爸妈明明分开了却又互相表达“我爱你”。苏菲迫切地想要长大,像许多孩子一样,她认为成年比童年更加令人兴奋,她即将进入自我分离并成为“自己”人的年龄,年龄之于她是义无反顾的肆意青春。
而如果假设年龄是许多 30 多岁的人的自然恐惧,父亲卡勒姆似乎比同龄人更受此困扰。 他是一位年轻的父亲,也许从未真正打算在 20 多岁时生孩子,他因此被迫承担责任,人生时乖运拙。当卡勒姆回答他的前妻:"你是在检查我吗?",这是轻松的戏虐还是另有隐情?一次跟潜水教练的对话,他甚至提到无法想象自己能活到 40 岁,也对如今30多岁的自己感到惊讶,这是自我解嘲还是一种自我厌恶?对于卡勒姆来说,年龄有时是一种“特权”,有时也是一种诅咒,他甚至对年龄的敏感达到了一触即溃的程度。
电影中的一幕,苏菲拿着录像机采访父亲卡勒姆,询问他的11岁生日怎样度过,卡勒姆随即新心生不悦,用冰冷生硬的语气要求苏菲关掉录像机。苏菲在关闭了录像机后,再次发挥了超乎她这个年纪的聪慧,她说:我可以把它记录在我的小脑瓜(mind camera)里,父亲既而才道出当年11岁时残酷的生日过往:没人记得、敷衍了事。这一幕背后的残酷真相在于,成年后似乎没有多少人能记得童年的某一次生日,而卡勒姆记得却避而不谈,则是童年生日给他留下太过糟糕的回忆,生日只是一场幽暗的憾事。
电影中,苏菲几乎每一次与父亲的互动都有一种深深的忧郁,那么父亲卡勒姆是怎么变成如今的样子的?人生的痛苦到底是一种过程,还是瞬间的永恒?导演很巧妙地没有采用细致的叙事模式来描绘卡勒姆曾经遭受的痛苦,而是通过展示父女对话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对他遭受痛苦的原因有了一个粗略的认知。他的抑郁似乎始自一直被忽视的童年,成年后他离开了一路长大的家乡爱丁堡,搬去了伦敦,希望和他的商业伙伴在那开起一番事业,但他似乎对这个商业冒险的未来也不太肯定,爱丁堡也是他再也“回不去”的家乡,是个没有归属感、失去共鸣的地方。
卡勒姆的性格充满了挣扎和痛苦。他似乎难以在职业上的取得成功甚至稳定,他不断地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甚至提到目前考虑与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职业上的不顺也似乎导致了经济上的拮据,尽管如此,他试图掩饰自己的困难。面对丢失的潜水眼镜,他慌张不已,却又向女儿隐藏起了忧虑,作为父亲,他不希望苏菲因为经济拮据而看不起他。
卡勒姆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无根的。在谈及浪漫生活时,卡勒姆认为自己是失败的,自从与苏菲的母亲离婚后,他似乎已经放弃寻找爱情或者人生伴侣,如今他唯一拼命抓住的根就是女儿苏菲。而当苏菲不在身边时,他会绝望地哭泣,他尝试了一些方法来调解他的抑郁情绪,他在旅途中随身阅读关于冥想的书籍,闲暇时打打太极,而这些似乎都无法延缓他愈来愈深的抑郁情绪。
他开始漠视自己的生命。一次穿过街头,他全然不顾迎面而来鸣笛的大巴车;一天熹微清晨,他赤着脚站立在阳台栏上,大展双臂不知道在拥抱什么。明明经济拮据,对丢失的眼镜慌张、抽路边捡来的二手烟,却依旧斥巨资850英镑买下昂贵的地毯,而这一举动也可被视为许多精神紊乱的前兆——大肆乱买,挥霍财产。
影片的另一幕高潮展示了卡勒姆情绪上的失控。一个夜晚,度假村举办了家庭卡拉OK,苏菲以父亲的名义报了名,并劝说父亲一起上台,而父亲显然对上台唱歌一事充满了抗拒,甚至是严词厉色地拒绝。苏菲劝说未果只身上台后,再次示意父亲上场,而卡勒姆依旧无动于衷,坐视女儿怏怏地唱完一首歌。
随后卡勒姆表示只要女儿喜欢可以为她报声乐课,这笨拙的安慰点燃了苏菲的情绪,她生气地回答她的父亲不要承诺他做不到的事。
苏菲愤怒的情绪情有可原,一个再怎么成熟敏锐的孩子,也承受不住父亲突如其来的冷漠。而显然,苏菲的回答深深地刺痛了卡勒姆。这次不愉快的谈话后,卡勒姆为缓解尴尬提议一同离开,回到酒店。而当苏菲冷冷地拒绝后,卡勒姆并没有再三挽留,而是转身离开,放任女儿只身留在这个陌生又未知的境地。
卡勒姆接二连三的异常之举显然与他突如其来的抑郁情绪有关。他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与欢乐的气氛格格不入,在众人面前高歌,无异于进一步加剧他情绪上的失衡。卡勒姆“被动”地旁观并未延缓情绪的到来,女儿回来后的讥讽则是彻底击溃了他心中的防线,他的抑郁情绪开始赤裸地暴露,他急于逃离现场,以至于不管不顾地将女儿抛下。面对抑郁,他抵抗、妥协,最终落荒而逃。
正是在这次谈话之后,卡勒姆独自回到房间,若有所思地回看录像带试图转移注意力,然而终究还是坐立难安。他走上夜晚空荡荡的街道,抽起路边捡到的二手烟,一路绝望地走进幽暗的大海,走进淹没他所有的悲伤、忧郁的大海——这一刻他最显孤独。
而影片中的另一平淡、动人的一幕,背后又是父亲无尽的悲伤。父女俩跟随旅行团来到一处景点,当父亲爬向阶梯高处时,女儿悄然地在身后安排每位游客齐身为他唱生日快乐歌。而当众人的歌声响起时,卡勒姆面露的表情难以看出是真正由衷的快乐,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悲欣交集(happy-sad)。
下一幕便是卡勒姆赤身崩溃地哭泣。对于像卡鲁姆这样极其敏感的人来说,苏菲的善举和纯真的爱似乎超过了他的承受,他以往人生的挫折和失望似乎深受这种“善良”的影响,他曾期待过,又在一次次的期待中失望,最终心里一潭死水,生命以痛相吻,他却报之以悲歌。他开始放纵自己内心的孩子,女儿则表现出成年人的成熟,苏菲的贴心无疑给父亲心里留下一片涟漪,只是这到底是不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刻的留念?
褪去抑郁的底色,影片中一些细节也展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无论是精神上或身体上,他都很谨慎地在自己和成长中的女儿之间保持界限,他事先预订了两张单独的床,而住进一张床的房间后,他选择在窄小的婴儿床上辗转反侧。他会教女儿一些防卫的招式来保护她自己,他告诉女儿她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当苏菲与他分享前一天晚上亲吻一个男孩时,他表达了他多么希望苏菲能与他分享她生活的秘密——无论是她选择约会的男孩,还是她沉迷于服用的药物。他补充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让她重蹈覆辙,但她需要与他分享。而尽管这是一次倾心的对话,但在视觉上,角色之间依旧保持着距离,从这次谈话中,我们也感觉到卡勒姆曾经也拥有肆意的青春,但也许他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可以仰望的人、没有人可以分享他的秘密、也没有人给他建议,帮助他重回正轨,他想成为苏菲的“那个人”——一个她可以完全信任,指引她人生方向的人。
《晒后假日》是一部反映记忆的怀旧电影。电影中,记忆是唯一能够消弭时空鸿沟的东西,但同时也让距离感更难弥合,孤独感更加强烈。大卫·柯南伯格的实验性短片《 摄影机 》(Camera )中的一个角色说:“当你记录这一刻时,你记录的是这一刻的死亡”。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夏洛特·威尔斯的这部电影。《晒后假日》作为一个非常私人向的情绪电影,由记忆和想象的阴霾组成,电影的视听以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存在,那就是记忆、想象、潜在符号的语言。
成年的苏菲回顾她儿时和父亲的往事,零散的35mm镜头展现了苏菲和父亲卡勒姆真实的回忆,同时,镜头之外是事实与虚构之间的强烈联系,即记忆中的内容、记忆之间的差距,以及记忆本身的本质。
电影中苏菲与父亲互动的画面几乎都是明亮温暖的。本片的摄影指导 Gregory Oke 使用了一种柔和而丰富的色调、充满夏日气息和饱和度,来展现一种记忆之外,想象之中的美好色彩。苏菲与父亲的互动是游离在当时的索尼录像机之外的,而这种明亮饱和、温暖的色彩展现了成年苏菲原本记忆中的内容——她童年视角的温暖,与父亲在一起时的温馨时刻。
而父亲卡勒姆的单独画面,大多是昏暗冷峻的。这种高对比度、冷峻的色调,充满着一种忧郁的浓重氛围,这是成年苏菲的回忆视角,她现在可以看到小时候看不到的东西了。而冷峻的画面显然是电影表达的核心——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记忆不可靠的本质。
回顾你的童年,有多少是你能具体记住的?其中又有多少重要、深刻的片段是在事后多年回忆起来才感到细思极恐,让你领略到“啊哈时刻”(Aha moment)的?
儿时的苏菲拿着摄像机,父亲卡勒姆背对着她站在酒店的阳台上,脸上带着一种她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的表情,在那一刻,她见到了父亲永恒的奥秘,只不过要到成年时才能完全明白。这部电影的整体弧线是成年苏菲回顾并反思那段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通过成年苏菲观看家庭录像产生的回忆,使我们审视每一帧画面、寻找每一个线索,揭开一个个仍然难以捉摸的隐藏真相,将我们带入到记忆的最深处,成年的苏菲意识到了她父亲在那段时间一定经历了什么,她多么希望当时的自己能帮助到他。
与此同时,成年后的苏菲也出现在这种冷峻的画面中。从影片穿插的画面中了解到,成年后的苏菲也来到了父亲当年的年纪——她32岁了,此外,儿时性别意识懵懂的她长大后是一名Lesbian,并与另一位女人组建了一个家庭,甚至拥有了一个孩子。同时,她在这段家庭婚姻的内部关系中充当一名“父亲”的角色(“父亲”是一种性别属性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属性,同性恋家庭群体也难以离开这种社会属性),她开始了为人父母的旅程。为人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个性,卡勒姆在土耳其度假期间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挣扎,如今苏菲也可能面临着与父亲当年相似的心理斗争。因此,此时的苏菲能看到她小时候看不到的父亲的另一面,并意识到父亲的挣扎。一方面,她在录像带承载的美好时光中寻找慰藉的同时,逐渐理解卡勒姆的父母给他造成的创伤,也试图忽视或原谅曾经他父亲为人父母可能遇到的任何失败;另一方面,她或许也不希望她与孩子的关系会像她和父亲那样如出一辙。
电影中的另一幕采用了一暖一冷的色调,暖色的一边是苏菲在讲述童年的烦恼,冷色的另一边展示父亲难以言喻的心理肉体上的双重伤痛。
电影中也经常呈现偏离中心的画面、破坏稳定性的视角,通过卡勒姆透过的门缝,或者镜子和电视屏幕的反射,将情节中的对白远远转移。这种被移开的语言、刻意疏远的立场,让观众置身于稀疏的对话中和沉默的空间里、更加沉浸于影片忧郁的色彩,使一些诸如爱、喜悦甚至失落之类的情绪更加强烈和真实。
此外,电影中大量出现了90年代的热门摇滚歌曲,如REM 的“Losing My Religion”,Chumbawamba 的“Tubthumping”、All Saints 的“Never Ever”、Blur 的“Tender”、Catatonia 的“Road Rage”,来烘托怀旧的时代氛围。
影片最后的一幕高潮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吃完晚餐,父女二人寻着Queen&David Bowie的“Under Pressure”来到舞厅,此时,卡勒姆的情绪突然“癫狂”了起来,大胆地迈进舞厅并邀请女儿一起跳舞。
影片音乐的制作方 Pastel Productions 调整了现有的曲目,隔离了人声和原本的节奏,使得 Under Pressure 由原本的激昂向上的节奏情绪变成得低沉消极。(个人觉得电影中Under Pressure 版本更好,跟海子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异曲同工——表面是温暖欣喜,实则是无限的悲伤。可惜目前官方放出的ost并没有这个版本。)随着卡勒姆开始在狂欢中跳舞,Under Pressure 只剩下Bassline的intro——A和D的十二品,升一个八度后不断重复,屏幕开始交闪着舞厅的频闪灯和漆黑的轮廓光。
此刻电影中“超现实主义”的一幕开始出现——成年苏菲在不断交闪的画面中出现,Under Presusure 的整个节奏被有意拉慢,Bassline消失,牙叔&宝爷的人声被放慢、尾音被拉长,画面不断交闪着着成年苏菲撇见她的父亲、她走向他、却看不到他的全貌;她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开始向父亲怒吼。放慢的歌词人声 Why can't we give love that one more chance? Why can't w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伴随着童年苏菲推开父亲的拥抱,黑暗中的成年苏菲又试图拥抱他,然而父亲还是从她身边溜走了,苏菲目视着父亲坠落于黑暗中,无法抓住他;This is our last dance, This is ourselves……
这段情节与Queen&David Bowie的热门单曲 Under Presusure 完美契合,这首歌体现了卡勒姆内心所面临的迷惘,那些他隐藏在太极和虚假的热情背后前所未有的挣扎。而在画面上,明亮的阳光给人一种乐观的暗示,卡勒姆看似以他无忧无虑的舞蹈为舞池增光添彩,好似他的生命不止于此,而黑暗中闪烁的频闪灯暗示着希望即将耗尽,黑暗最终将卡勒姆吞噬。同时,这一幕也可看作是不同时期的苏菲对她父亲的两种视角——多年后的一个寻常夜里,我从睡梦中醒来,脚踩在当年那张地毯上的一刻,忽然间才明白十一岁的那个土耳其夏日里你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我多么想回到舞池里去拥抱你,可是已经来不及。
正如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导演的“假面舞会”,导演的处女作多少都带有个人的自传色彩。本片的导演兼编剧夏洛特·威尔斯在采访中坦言,电影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的翻阅家庭相册:“我意识到那一刻——不仅是智力上,而且在内心深处,当我的父母生下我时,他们是多么年轻。我看着一张父亲抱着两岁时的我的照片。当时他大约26岁,我凝视着他的脸,他年轻的曲线,他眼中的光芒,他握着我手的温柔方式,(主要是为了不让我把他的眼镜从他脸上拉下来)这让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时间在两端来回伸缩,我想到了 26 岁的自己,多么年轻和狂野。所以对我来说,他们曾经那么年轻,这似乎仍然令人难以置信,他真是个好爸爸,我很想问问他的生活。”
《晒后假日》独特魅力来自于它的“微妙”表达、在于它的“克制”:它没有解释卡勒姆抑郁背后的原因,甚至是影片的最后,卡勒姆到底有没有自杀。电影的最后一幕,卡勒姆在机场送别并拍摄苏菲飞回爱丁堡的画面。他站在栅栏后面,一只手拿着摄像机,另一只手挥手告别,目送苏菲离开后,他转身,打开并走进那扇门。
当然,种种迹象表明(如空无一人的机场,没盖章的明信片等),影片中的卡勒姆在这次旅行后不久就自杀了,这是苏菲最后一次见到她的父亲,这也是触使她回忆起这段记忆的原因之一。他可能因为一些自毁倾向而身死,或者他的精神状况糟糕到难以复加,以至于肉体消亡才是灵魂的唯一解脱;他也有可能不会自杀,因为这次旅行让他明白至少女儿苏菲还是他的Living hope,但他的生命仍然以令人心碎的方式结束。影视叙事上的“模凌两可”即影像艺术留白的方式,如果你喜欢大卫·林奇,那么你就会喜欢这种艺术上的“留白”——父亲没有死,他只是转身回到了那个舞池。
电影中的两位演员也贡献了卓越的表演。 在片中饰演苏菲的弗兰基·科里奥是一名儿童演员,每天只能在片场工作 4 个小时,演技依旧不失浑然天成。此外,片中当卡勒姆告诉苏菲停止拍摄时,苏菲的那句巧妙回应 “好吧,我会用我的脑袋瓜记录下来” 是小演员脱口而出的台词,原剧本中没有,导演觉得这是一句很棒的台词,她都没有想到,因此保留了下来。饰演父亲卡勒姆的保罗·麦斯卡,冉冉升起的好莱坞新星,一张深深抑郁的脸就是最自然的演技。
影片的一大亮点在于它通过展现一些人们日常平凡的时刻,从苏菲纯粹的记忆转向更抽象的困境,将看似简单的表现形式转向更确切的意义,通过一种非说教的方式为我们所有的人提供了一面镜子,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响、走出他们的困境或阴影,甚至恐惧有一天终要变成ta、恐惧有一天也有一个孩子看着变成ta那样的我。
因此,电影促使我们回顾以往许多像这样看似平凡的小时刻——有时细致的观察会打破原本寂静的时刻。记忆就像被影像记录下的画面,被保存了在琥珀中,时间变慢了却没有停止,以至于记忆慢慢发生了变质。真正的记忆是不断暴晒着我们的烈日,而这些看似美好的回忆则是一种晒后修复——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记忆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偏移,以达到一种我们想要的,想象中的美好“假日”。我们的回忆又是惆怅后渐合上的相册,美好的瞬间定格在画面的一侧,即将消逝的痛苦也变得不可磨灭,染上神秘、遗憾和诗意。
最后,影片中的卡勒姆也不仅仅只能被视作是“父亲”的定格形象,ta可以是父亲、可以是母亲,也可是长辈、朋友、恋人。It could be anyone. 这或许也是导演想传达的意思。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我弟弟在那个失去生命的夏日走出房屋时,应该说是平淡无奇,他千百次这样走出房屋。由于那次孙光明走出去后所出现的结局,我的记忆修改了当初的情景。当我的目光越过了漫长的回忆之路,重新看到孙光明时,他走出的已经不是房屋。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在细雨雨中呼喊》余华
消失在回忆里的跨时空的拥抱
电影我一共看了两遍。第一遍一直沉浸在电影带来的蓝色伤感氛围中很久都没有缓过劲来。第二遍用笔记录下了很多细节,但是当最后电影名字在漆黑的屏幕上亮起,我还是顿时失语了。电影的慢节奏,大量空镜的应用,给了无数解读的空间,也蕴藏着很多情绪。毫无疑问,《晒后假日》会成为我今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不知道在大家回忆里,童年时期的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在我的回忆里,只能大概记得一个一个的故事,不规则地根据联想出的情绪跳接着串联起来。至于假如要回忆起一次旅行,要完整地从头到尾回想实在是有些困难,中途一定会缺些什么到想到后面的故事才能回想起来。甚至翻阅自己旅途过程中在QQ空间里上传的说说和照片,还是会有一种新奇感。记忆是主观的,我们可能只会回忆起我们想要记住的东西,以及我们当时的心境,而可能忽略了当时客观存在的发生在身边的其他事。
《晒后假日》就是一部以成年Sophie的视角翻看11岁时和父亲旅行,用DV摄像机拍下的一个个录像,一段段的对话,零碎的情节,以及带有氛围感的空镜贯穿整个回忆过程的电影。所以电影并不是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客观地从头到尾记叙整个旅程,而是长大后的Sophie对自己这段回忆的一步步解析,去挖掘这段故事在当时被忽略的一面。
贯穿整部电影的是一台DV摄像机。这部古早的摄影机早已过时,模糊不清,但承载着时光机的作用,连接着现在与过去,主观回忆与客观现实。
电影的开头有一段DV机拍下的父亲起舞的录像。而到了电影最中段,这段录像的拍摄过程以第三视角被完整地呈现出来。
这段长镜头最主要的部分是由镜子,书籍,电视构成的画面。此时镜头是固定的,电视的屏幕上出现的是Sophie手中DV摄像机正在拍摄的画面,镜子里出现的是反射的画面。女儿声音出现,父亲身影出现在镜子和镜头中,镜头更多的是像我们展示人物和空间构成。
镜头的空间感得到了延伸,通过镜子和电视机可以看到了画面以外更多的事物。父亲拍女儿,女儿拍父亲,父亲与女儿在这样的镜头下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中,但两个人的身影几乎没有同时出现在镜子或者电视中在同一个镜头中,出现的两个人几乎分别被两个前景框框住。看似距离很贴近的两个人,内心其实相距很远。
“When you were 11 what did you think you would be doing now?”电影中女儿采访父亲的这个问题,出现在了这段录像中,而答案,则在DV机关闭后,记在女儿的“脑袋里”。
在父亲关闭DV机前两个人的身影在镜子的反射中出现了交集。此时电视机出现的漆黑屏幕倒映着父女二人的身影,而镜子里,则是父亲被电视机、书和镜子边框框住的脸。可见,父女两人虽然在共同享受着这趟夏日旅行,父亲压抑的情绪却一直潜藏于此。
11岁的Sophie在度假村里遇到了一些青少年伙伴。他们和Sophie一起打台球,一起游泳,但始终把她当作一个小孩。
Sophie透过锁孔,隐隐约约地窥探到了门外青少年们的世界。
门锁框住的世界外,是一个成年人的世界。男女之间的悸动在心里发芽,这些刚成熟一点点的小大人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所以在Sophie开门走出去后,两个正在聊天的青少年顿时停止了这个话题,并说着Sophie应该没有听到,Sophie应该听不懂。
在Sophie和一群青少年们玩桌球时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泳池边的亲吻,在Sophie的视角,被双臂或双手遮挡。这样的若即若离,模模糊糊的感觉,正是Sophie步入青春期前的状态。
以及在泳池里的镜头,有许多身体部位的特写。Sophie看到了一双双腿,一个个拥抱,在水中起伏。
Sophie喜欢黄色。她的假期充满着明亮温暖,以及渴望成熟。假日里表演节目的舞者们,都身着黄色短袖上衣。
在Sophie说喜欢黄色后,镜头里出现了前桌黄色裙子的姑娘在跟男生跳舞。
佯装成熟的Sophie总是跟着青少年朋友们一起玩耍,渴望与青少年们融为一体。对成长的初体验成为了她给这次假期留下的最深印象。
黄色的手环成为了Sophie打开通往成人世界大门锁孔的钥匙,她在泳池边的亲吻让她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父亲Calum带着一只受伤的右手参加旅行,女儿还跟他开玩笑,“聪明绝顶、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独臂的,Calum Aaron Patterson”。在旅行之初刚抵达酒店,夜晚大巴和酒店温暖的灯光下是父女两人对假期的印象。在室内的温暖黄色灯光下,是父女两人温馨的相处。
而在用空镜头拍摄大巴车外深色模糊的街景,以及女儿睡着后Calum起身走向阳台,穿着蓝色条纹上衣在阳台上吸烟,跳舞。此时镜头第一次给这只受伤的右手一个完整地展现出来。而Calum独处的夜晚,总是蓝色的。
在这次旅行的开始,Calum一直因为酒店给错了房间床型而表现出了尴尬和内疚。作为单亲父亲,Calum一直以自己的方法,弥补着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和女儿的成长。比如Calum有一次用着这只受伤的右手,教着女儿防身术。此时的黄色的暖光,Calum侧脸的特写展示了他对这间事情的严肃态度。
然而当他独自一人在洗手间拆下手上的绷带,蓝色的水桶、衣服、瓷砖,背景音是父女两人的闲聊,最后给了两人不在同一空间的远景,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出了Calum不在女儿身边不同的一面。黄色与蓝色的冲击,特别是父亲蓝色区域的狭窄压抑,更是印证了两人的距离。
其实Calum情感在电影后半段的爆发,在于提议给女儿报声乐班时女儿的误解,以及被女儿“明明身无分文却要抢着买单“这样无意的一句话击中。电影也在此时开始走向高潮。
而电影最后的一日游,父女两人坐在一条小船上,Calum希望女儿对他说出自己成长的心事,希望两人能够无话不谈。因为Calum听女儿说到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并不想错过女儿的成长。但此时远景的蓝天、远山、大海,以及两人所在的漂泊小船,镜头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种温馨,而是一种迷茫无助的氛围,带来了感伤。此时Calum已经觉得,虽然很想帮助女儿,但是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就像那只受伤的手,一直明里暗里表现着,刺痛着。Calum对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缺失也是如此反复地隐约刺痛着自己的心。
在旅途中,父女两人走进了一家当地的地毯店。“这里的每一块地毯都在讲述一个不同的故事“,店主对他们说,“每块地毯都不一样。“
电影仿佛时刻点醒着身份认同。每一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地毯,象征着世界上每个独一无二的人。
父女两人一直模仿着开头导游的自我介绍。其实也是不断地强化告诉自己是谁。在海上游玩时,船上的当地人告诉Calum,自己曾经周游世界,现在却安定了下来。Calum的回答却是“能活到30岁都是个惊喜了。”Calum其实不知道自己是“周游世界”还是“思乡心切”,镜头从他的脸上移开,开始随着船晃动,就像他似乎始终找不到自我与依靠。
再后来,Calum独自一人坐在地毯店里等待店主,却在接过店主的订单后将纸撕碎(大概率是因为没钱)(经豆友回复提醒应该是折叠好,但是他依旧是沉重的表情)。学着当地简单交流的语言,给女儿编上了头发……旅人们想融入当地的环境体验生活,认识更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但父亲在这样的过程中其实一直找不到自我,这样的崩溃到电影后半段到了极致。
Calum回答了自己十一岁生日的问题,印证着他内心的孤独无依。多次的独舞是情绪的释放,毛巾盖着的脸下沉重的呼吸声,独自一人张开双臂站在阳台的栏杆之上,出现的无数次有意无意的倒影,独自一人走向漆黑幽静仿佛带着厚重呼吸声的大海。以及在女儿邀请其他游客给他一起唱生日歌的时候,镜头淡入到一段插叙中,那晚在深蓝一片房间里的无助痛哭。生活中的打击让他一次又一次暴露出自己的脆弱和崩溃,真实的他已经失去了自我,却要在这样一个晒后假日强装作一个可依靠的大人。
同样,这块地毯出现在了成年Sophie的脚下,沟通了过去与现在。在噩梦中惊醒的Sophie突然理解父亲那场表面开心旅行下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是她找到了当初那个失去自我的父亲。
Sophie旅行结束的前一天的晚餐,父女两人一起拍了一张宝丽来。镜头记录下了照片从蓝底下逐渐显现的缓慢过程。就像这次“晒后假日”,缓慢地流过两人的生命中,最终留下印记。
这张宝丽来的显像,完全符合了电影缓慢的节奏。电影的慢节奏也不仅放在空镜和镜头间声音衔接上。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是父女两人在山顶一起打太极。这个长镜头是父女两人从大巴上走下来跟着其他游客走向山边。但通过让游客的向左移和镜头的向右移这样的场面调度,最终镜头停止在了两人独自在悬崖边打太极的远景上,缓慢得仿佛感受到了这样宁静的氛围和父女两人关系的紧密在这趟旅途中得到了无限的延续。
宝丽来的显像放在旅行终点,同样体现了希望假期能不要结束,依依不舍的这种无限延长。
电影花了大量篇幅去记叙着父女两人互相擦脸,擦防晒霜,躺在阳光下仰望大海似深沉的天空等等这样琐碎的小事件,但正是这样的小事构成了这个假期和对假期的印象,以及很久后的回忆。仿佛生命中的一切小事件,缓慢流过却一点点在生命里留下一点点记录。
电影中最神秘的,就是插叙在整部电影里有关舞池中的画面。从漆黑的屏幕中一闪而过的帧帧画面,带来了距离感,仿佛梦一般模糊不清,纠缠在眼前。其实镜头里突出的两个人是父亲和成年的女儿(对不起我手抖,闪太快了图根本截不到)。在假期最后,父女两人在酒店阳台拥抱着起舞,中途不断地穿插着这段虚构的舞池中成年Sophie拥抱童年回忆中的Calum的镜头。这是成长到和这段旅行时父亲年纪相同时,Sophie对过往的回忆与补偿。这是Sophie一个给过去的父亲跨时空的拥抱。
在父亲面前的Sophie表现出的是早熟、懂事的一面。其实Sophie在一通与母亲的电话里,母亲有问到父亲现状。当时的Sophie其实已经有意识到父亲的不对劲了,但是还是说着,父亲挺好。以及父亲生日那天,Sophie邀请游客们齐声给父亲唱生日歌。一个仰拍镜头吸引住目光的是背景天空大量的蓝色,父亲俯视的孤独身影,以及衔接着下一个镜头的叠化,父亲前一天晚上独自在酒店失声痛哭的背影。同样是深蓝色的光影,只不过一个是身在阳光之下,一个是处于黑暗之中;一个拍摄的是正面,另一个拍摄的是背影。两个镜头的连接是Calum在女儿面前的展现出的一面和被掩盖住的真实悲伤。
这个舞池拥抱的镜头,最后是主观视角闪过了Calum向下坠,然后是Sophie站立着向下凝视的镜头。所以Sophie好像最后,发现自己抱不住父亲了……
其实,这部电影有很多解读的空间,比如关于同性,关于Calum的结局等等。这部电影带有很强的导演私人性,创作的很大一部分基于导演Charlotte wells对童年的记忆。电影仿佛把我们带回了自己的童年,重新去发现我们的记忆中是否失去或忽略了什么。拥有不同经历的每个人,对这部电影都会带有自己私人经历的解读。但是我们似乎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共鸣,捕捉着相似的回忆。这就是电影的魅力,让一群人在黑暗中分享梦想。
《Aftersun》
享同一片蓝天,与你一起,真好
总有一段假期你忘不掉,总有一些人你来不及理解。好不容易长大过后,等到终于能与你感同身受,才发现再也回不去那个午后。断续失真的DV影像,画面质感虽然老旧模糊,早就将悲伤泪水销干抹净;录音质量尽管破败嘶沙,却过滤掉失声痛哭只留欢笑。这一切都好似明媚喧闹的细沙碧浪,尽是慵懒惬意,年幼的我怎能发现父亲不经意间泄漏的难过压抑。现在我组建了家庭,同样有个孩子,过去美好的点滴回忆猛然间蒙上伤感的滤镜,原来曾经享受过的无忧肆意,都有父亲你在背后的痛苦痕迹。最后,随着经典的一首Under Pressure,父亲的阴郁倦态一扫而空;伴着鼓点的一场Last Dance,父女的隔阂间隙逐层消解。他们紧紧拥抱,如此亲近,下一刻的别离或许是另一个夏天期待的开启。
晒伤的那个假期,总是异常开心,伤感难忘,庆幸我的记忆没有融化,仍然能够记起我们舞蹈相拥的模样。
【更新1】BJIFF 2023.4.20——18:30——中影国际影城(党史馆CINITY影院)——6排28座——我和CWF
开篇,假日video影像播放故障。就表明真实与想象的界限已经模糊。同时暗示父亲送机场景可能并未发生。
包括开篇,频闪舞蹈场景多次出现(4次?):依偎,拯救,诀别和死亡象征。黑场就是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缝隙和深渊,是记忆的留白,包括不愿勾起的强制性留白。
父亲即使在表达亲情爱意时,影像也是透过介质,并非直接呈现,表达真实父亲的隐蔽。童年的女儿并不理解父亲的抉择,但对其隐情有所感悟。
泳池中,透过水的介质,同样是迷离的父亲。
父亲捡起女游客扔掉的烟蒂。如此诡异的行为和影像可能并不真实,可能他走进夜幕下的海水寻求自我了断。
镜头暗示父亲抱有自我了断之心并非一次。父亲过马路时视驶过大巴如空气。明媚阳光下本应延续温馨,可父亲的迷离身影挥之不去。
又一次了断暗示:父亲于浴室内湿毛巾掩面寻求窒息感。
爆闪灯下,父女精神依偎和女儿心中对父亲的拯救。
父亲,抱紧我,再紧一点。这是最后一次了。与爆闪灯父女相拥影像反复切换,将影片推向高潮。
爆闪灯下,父女分开,父亲坠入黑暗,如果不是死亡意象,电影语言的模糊化也就失去了力量。 其实BGM选用皇后乐队与大卫鲍伊合作的《under pressure》,现在听来倒颇为励志,并没有增进影像悲怆。可能无声状态更显悲伤。这是皇后乐队的曲风所致,来自歌剧的高亢激昂将悲伤从灵魂深处释放并转化了。 电影语言告诉我们:父亲寻求自我了断并死亡是肯定的,即发生在捡烟蒂走向夜幕中的海那晚。当晚父亲身影消失于大海中后,有长达近50秒固定长镜头海滩空镜,已经非常明确其死亡讯息。但是无法推断发生在与索菲假日期间还是之后,因为假期日程时间可能前后颠倒碎片化而且部分失真,比如陌生人一起为父亲唱生日歌。
候机楼入闸口怎可能空无一人?走廊尽头再现爆闪黑场,父亲背影消失其中。幻象指数暴增。与开篇的呼应,再次暗示:父亲送机场景为想象。
父亲的影像虽然迷离,但是对女儿的精神引导塑造却是真实炽烈的。 苏格兰著名女性导演作家诗人Margaret Tait(1918-1999)的著作《诗歌,故事和写作》和父亲热爱的《太极》放在一起,最上面一本《如何冥想》。很难辨别这是女儿成年后的读物还是父亲的图书。无论影片如何模糊处理,精神的传承是真实的。这位苏格兰前辈甚至还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 Ancona Films ,一定是本片编导的偶像。
女儿的成长。暗示其拉拉潜质==lll。父亲是否困扰于同志情结呢?似毫无暗示?从女儿索菲口中得知,父母亲其实并无婚姻关系。关于父亲的gay情结有些轻微不明确暗示:和女儿对话中谈及他和keith(男子名)有新进展,两人在伦敦郊外共同租房,不过可能仅为了事业合作。
索菲的成长。再次暗示她的拉拉潜质。是否同时暗示父亲的同志情结呢?
近片尾,父亲可能寄自土耳其的明信片可能道出父女假日的缘由。“索菲,永远不要忘记我是那么爱你。爸爸。” 按照电影语言的规律,如果编导明示寄出地址为土耳其,明信片定会呈现土耳其标志性景观,显然镜头并没有如此表达。收件地址为苏格兰爱丁堡。KAYALAR,这串土耳其特色的地名或姓名给出不明确暗示。此画面后出现度假酒店海洋公园的空镜,推测KAYALAR为酒店名。 不,不,以上文字为幻觉。放在酒店床头的明信片其实并未寄出,因为没有邮戳。背景声伴有父亲的哭泣。 父亲的死亡如果发生在与索菲假日期间,那么象征苏菲刻骨悲恸的多次爆闪黑场,那些如孤独魂灵般迷离诡异影像和日程失真才找到了归宿。 即:父亲送机完全是索菲的想象。如此,电影语言就将索菲对父亲的深爱与思念推向了观众情感调动的新高度,其无境驰骋也最大化回归于主旨。
与迷离影像相对立,父女假日色彩明媚温柔,如同父亲凝视索菲的目光。真是梦幻般的土耳其。假日实际持续时间和日程顺序都如破碎的瓷瓶,无法拼贴还原。
与父亲的裸体意象相连。女儿已经成年并组建了拉拉家庭,昏暗中传来bb的啼哭。镜头暗示她承担父亲角色。她从上个画面中父亲卧床的位置坐起,双脚踏上当年和父亲在土耳其购买的地毯。她一定感受到了父亲的体温。(昂贵的地毯售价高达850英镑,估计花光了英国多地辗转而不得志的父亲所有的积蓄) 父亲的裸体俯卧镜头无论真实与否,倒是有些强烈的同志暗示。尽情留白吧! 父亲对索菲说,她将来可以选择任意的生活方式,任何话她都可以和他讲。让我们坚信索菲的未来充满自由和胆识。 如果父亲的死亡发生在假日之后,那么苏菲伴随video的回忆整体就呈现顺序叙事,那么幻境失真感、索菲的创痛和电影语言的魅力都将锐减。 即:编导只是非常有限地驾驭虚实无界的叙事。 在父亲裸镜和成年索菲双脚踏上地毯画面之间,再次出现爆闪黑场伴随父亲急促挣扎的身影和呼吸,并以救护车的鸣笛背景音效收场。再次暗示父亲那晚遁入夜海和爆闪黑场均为死亡象征。
本片的苏格兰女性编导35岁,持标准的三短一长(三部短片后编导第一部长片)电影作者成长路径,并无其他电影制作部门从业经历,在全球范围也是最快速的独立导演路径。如果故事来自她的亲历,那么她踏上影人道路也曾受父亲影响(一本书的暗示足够吗?)。 虚实无界,时空无界,甚至生死无界及留白多意是当下电影语言重要趋势,让观众产生更多思考。 半个多世纪前,给观众自主选择关注内容的长镜头中全景叙事方式流行发展,即让观众凝视影片主人公的状态,自主思考影片主旨,编导克制表达态度。 而当下和未来,留给观众的空间更广阔多元了。
从童年到青春期,有一个时间节点,即尴尬又充满了特权,因为两边都不靠着,也因为两边都靠着一点。
许多作家都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一点,这一刻,豪情万丈的想要步入人生广阔浩瀚的道路,另一方面,又充满了童真无邪,直觉天真。生命能量都大到惊人,人生的一点点微小的蝴蝶双翼都会造成人生的巨大震动,因为这个时间节点太早,所以一切的行为都显得那么的重大并且毫无挽回的余地。
在《赎罪》中,13岁的妹妹觉得自己少年老成而酿成姐姐姐夫的天人永别,甚至于连最起初的恋爱的甜蜜都没有品尝。
电影《亲密》中,两个亲密的男孩子,在小学毕业上初中的第一学期里,因为人生的各种细微的变化敏感做出了生命的调整,同样,一名小男孩也在浴室自杀。
多年以后,苏菲在自己生日的清晨起来,梦回到这个夏天,意识到了这个夏天的永恒,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身旁的婴儿哭啼,人生又是一个循环。
每一刻的时间都是独一的,因为时间的单向性,但总有一些时刻似乎是永远的烙印。
现在回想起来的那个夏天,自己的生命开始膨胀,跟男生,跟女生,跟成人,英国人在土耳其的海滨小镇上自成一体的世界。
似乎是一个明喻,度假似乎是逃避,但是也没有逃开自己的世界。
父亲的度假在经济上多少是勉力而为,只买了住宿而没有包伙食,经常的逃单,在购买地毯时候的兜兜转转。
最后父亲还是花了巨资(以他的经济实力和当年的消费水平)来看,买下了这个命运感十足的地毯,这种宿命感强烈的物品,因为他这要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地毯上的花纹独一无二,千万条密密麻麻的到道路,但属于自己的只有一条。
女儿的兴高采烈,更是和父亲的意兴阑珊相参差。女儿对于世界充满了健康的好奇,大方,有趣,热爱交际,表现自我,父亲则不得不在一旁勉强配合,暗自神伤。
多年之后,记忆似乎都已经模糊了。
如同《赎罪》中大家所争论的一样:虚构给了大家极其强烈的反转,这种虚构是建立在本身虚构的前提下。
文学化的表达,有别于当下剧情繁复曲折的强力输出,但是一旦嗅到其中的哀而不伤的味道,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浏览了下评论,大多从文本聊,我从导演角度聊聊。
纵观全片,观众应该有个最直观的感受,正反打对话镜头非常少,除了利用镜子或类镜子避免正反打突出情绪外,父女大部分对话场景主要两种方式,通过DV(增加观众代入感)和二人同框,为什么用二人同框的方式?谁在“看”?作为观众的我们和电影结尾处已经长大拿着DV的女儿,如果开场半马赛克的DV画面和结尾女儿拿着DV首尾呼应,是文学和电影的通用手法,那么二人同框是只属于电影的表达方式,即什么也没说也没解释,就给人一种关系的亲近感。另外,小女孩的演技为电影大大增色。
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在调度、构图、转场下足了功夫。文字转画面的能力较强且不甘平庸。
如需更加电影化可以这么处理,就不画分镜了,简单描述下:
整段画面是连续的大远景推至特写,最后再穿至车外的马路——1,黑夜中行驶的旅游车;2(画外音:导游开场白,女主和父亲对话);3,车内,女主和父亲;4,车外,马路。至于是从前车前到车后(回忆),还是车后到车前(旅途、回忆的开始),看转场需要。
这段可以优化如下:
快乐是当初的回忆,难受是现在(电影为倒叙)对于父亲进一步的思考和发现,或多或少体会到了父亲的痛苦。
总结,导演想法优于同类电影,技法上很有野心,部分尝试成功,总体上尚未娴熟到和自己想法以及电影本身同步的程度,放弃一些非必要的技法会使电影更加轻盈与自然。
禁止转载
温柔细腻、令人沉醉的处女作,年度十佳。1.片头的DV画面与一连串破碎、模糊的蒙太奇,恰似全片的预演,随即切入的黑暗舞厅中成年女主闭目&睁眼的特写,也将影片标记为一次对儿时记忆的重构之旅,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舞动空间也如穿透岁月雾墙、想象填补真空。2.碎片式的场景,配上精妙的转场、叠化、移焦,予人回忆与幻梦的特质,连绵又不无断裂。3.限制性视角、高饱和的色彩与低回忧伤恰到好处的配乐,使微末平常如电话亭、走廊道的事物都浸染上直戳人心的情感力量。4.或许,电影能够唤起的最弥足珍贵又绵延久远的,正是无可名状却无比广阔的情感、情绪氛围,曾新鲜暖融却尘封已久的生命体验,还有人人难免、后知后觉的怅恨与恍悟。5.大量镜面反照,借助电视、DV与镜子构建多重空间。6.安哲般的横摇长镜变换时空,穿透岁月的凝望与拥抱。(9.0/10)
保罗麦斯卡居然都能演爹了,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正常人》里青春靓丽的男高中生……夏天故事、回忆散文屡见不鲜,但能像导演的长片首作拍得如此具有层次感实在难得。影像、回忆、梦境、现实多重交织,破碎的意识和危险的幻想为影片着上一层忧郁的文学质感。尤其声音的渐变、叠化、舒展,处理得相当到位,犹如身临其境。十一岁的假期充满了牵绊、暧昧与困惑,所有陪伴的欢乐缠绕在摄影机录下的诀别一刻,回看时才发现原来开头就已悄悄奏响一支肝肠寸断的夏日终曲。
开头的录像带放映时电视倒影显现出成年的女主的视角,开始女孩童年与父亲的土耳其之旅,结尾再次从电视放映镜头慢摇回成年女主正面镜头形成完整的结构塑造,摄影机落幅通过剪接慢摇至另外一个时空的父亲手持DV镜头,完成作者私人性的连接。再说导演塑造的一个父亲形象是颠覆了传统的刻板印象:脆弱、被放大的抑郁症情绪的成年男人困境;一场裸背痛哭戏是最爱。私人性是因为作者藏了太多父亲具体故事线的叙述,添加了更多的无叙述的情绪戏,导致在观看过程中怀疑导演在各种细节里藏了父亲双性恋的秘密,但分析起来还是我的过度解读了。但父亲脱离故事「死亡」的暗示,倒是通过许多镜头展现:黑夜跑向大海、站在阳台栏杆上张开双臂以得到舒适的享受,过马路时不顾大货车的喇叭依旧若无其事的走过去等等都是对人物的塑造。
像濡湿了的纸巾,含满水:开始很轻,而后一点点舒展开来。
导演前途无量。在长片首作中就有如此饱满且自洽的表达,通过娴熟的视听技巧摸索出独属于自己的声音,角色的那些内心小情绪细腻又神秘,到最后我们或许对他们依然一无所知,但忧伤情绪早已不经意从35mm胶片上90年代末的夏日回忆里渗透而出。
年度最佳。视听明明很炫技,情感仍然很真挚。同样年纪去回望记忆里的父亲,才是最深情的女性凝视。
一部细腻而感伤的私电影,名字起的是真好,年幼的我可以肆意去感受海滩烈日的温暖,无视大人世界里的各种错杂,即便受伤自有父亲去抚平一切,当那绯红的晒斑褪去后所有的难过与痛苦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那段DV被记忆过滤的只剩下欢笑,经年之后回顾起来才想起背后的苦痛而失声痛哭。留白做的精彩,略去了各种缘由,那些哭泣和漫舞都充满想象,作为处女作处理的非常高级。
对保罗·麦斯卡的印象还停留在《正常人》,结果这就喜当爹了。像兄妹般的奇妙父女关系,女儿就像在追赶着父亲的脚步走进成人世界。看似无忧无虑的假期,只有在多年后从DV和回忆中才惊觉日光下的影。很难相信这是新人导演的处女作,去戏剧化的叙事和时空交汇的手法不明觉厉。电影打满了私人印记,可惜我无从求证...
片并不长但却是今年最漫长难熬的影院观影,屡屡觉得它该结束了结果后面还有。刻意埋藏戏剧性爆点却始终找不到合适机会引爆的憋闷,更不用说有画蛇添足之嫌的时间跨越回溯。可惜的是浪费了小女主天赋的表演才能和充沛细腻的情绪。
他真的,长了一副抑郁症很严重的脸。
如果说前面的舞池镜头是让我眼睛刺痛的同时重重地锤在我的心口上,那最后十分钟就好像银河哗啦一声,向我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2022最佳
看完我一直在想父亲之后发生了什么,导演并没有真的交代,但我想应该是自杀了,从电影里面一些父亲的镜头能看到他的抑郁和痛苦,而且这也是成为了导演想拍这部电影的动机吧,对于她的回忆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却是父亲最痛苦的时光,演员和剪辑都让人难以相信是电影,真实的就像是导演把脑子里的记忆灌入了每个观众的心里
把“小心翼翼”雕琢到毫厘之间,父亲始终在往下down,女儿一边小心托住他,用一种不符合孩子的早熟过早尝试领悟成年人的痛感。这种痛感同肉欲与灵魂相勾连,最终抵达一种突然的下坠(游泳池里撞进肉体的交缠),这样的快乐竟然会导致痛苦…父亲也在避免把死意扩散开来,他小心翼翼不坠落不淹没不流泪,却也依然不笑不唱不能做一个体面的父亲。整个电影就在这种脆弱的平衡和微妙的一点点的失重感中走完了一百多分钟,充满了生命的美好和过度美好的痛感。
看了四十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不能怪男主角演不入戏,这个人物就不合理。一个算不上中产的,精神bum(喜欢练太极,早育、离婚、单身,坐大巴出游),在看起来像80年代的欧洲花了850镑买了块土耳其地毯。electronic wabisabi的核心要义还得是有产阶级的空虚感啊。你无产阶级闹啥呢。前有sink or swim,后有索菲亚科波拉的那个父女同游,真的不必浪费钱拍这种东西了。
好强的处女作啊!看完后劲十足。导演试图以一些私影像的片段,将观众一起拉进记忆的海洋中,去寻找那些模糊的、散落四处的、关于主角父亲的记忆。这种模糊和不确定,反而成为影片的最大魅力。好像一场梦,有些哀伤,却带来无尽回忆。
夏天结束了。叙事藏的很深,全靠一些蛛丝马迹暗示,甚至直到结尾都不能确定那些日子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但这不就是我们对童年那些看似开心记忆的留存吗?父女之间的情感展现的太细腻了,很多细节在看完后越品劲越足,作为第一部长片,实在惊人
2022戛纳影评人周-法国文创协会选择奖。9分,初看有点平,不过后半小时力量起来就很有意思了,重看一下其实开头已经预叙了:女主角(只在很少的几个镜头出现)回忆起11岁和父亲在土耳其度假村的那个夏天,很多事情不去解释(如,父母是不是离婚了,是不是父亲去世了所以收到了当年拍的DV之类),通过大量细节来表现回忆的机制(film as brain),并以DV作为记忆的媒介装置(开头用电视看DV时女主角那个在屏幕上的倒影太棒了-“幽灵媒介”),最后细节堆积起来,非常感人。大概75分钟时候才把这个回忆挑明,和最后一支舞混剪的蹦迪戏(之前也出现过一次)大概是主观想象,而且蹦迪拍得实在是太有特点了(完全是瞬间印象式的影像),等到最后结尾那个告别和缝合在跨越时空的横摇长镜头的父女,就真的很让人感动了
又一部令人惊艳的电影,还是处女作!“本片的苏格兰女性编导35岁,持标准的三短一长(三部短片后编导第一部长片)电影作者成长路径,并无其他电影制作部门从业经历,在全球范围也是最快速的独立导演路径。” 本片为极个人化的童年回忆,11岁女儿随父亲的海边假日之旅,什么似乎都没有发生,什么又似乎都发生了,编导让你在尽情享受父女美好时光的同时,去探索人生与情感;过去的录像视频及35mm 拍摄的当下、未来、真实、幻觉混杂组合,尽显电影影像及视听组接之美、之迷!看后也阅读了一些豆友们的解读,各具特色,足见这部处女作的光彩。新技术设备使编导、演员、摄影从过去的技术控制中解放出来,未来的影视作者更可以像小说家一样自由地用“视听笔”去自书己见,自写其爱,自创风格喽!赞数字网络时代的新一代作者们!
“父亲也是人”,一旦在午夜梦回时悟到这一点,余生也就难得安宁。
《晒后假日》让我想到《捕香蕉鱼的好日子》。影片信息给得如此克制,但只要有过想死念头的人,看到那位父亲的第一眼,大概就能辨别出那种意志。对于一个真正决定自杀的人来说他爱的人是无法成为留住他的理由的,但在此之前是最有力的借口,《晒后假日》展现的就是女儿作为借口和父亲共同度过的一段温暖、轻缓但有沙砾般粗糙感和灼烧感的时光,只不过她当时意识不到,只有在多年后两人镜面般位置互换时才能从影像和回忆里一点点窥见父亲的心境碎片,才能理解那首生日歌的意义,舞蹈的意义,“无论如何我都爱你”里“无论如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