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片子,又把所有影评看了一遍,的确,在制作上有不足,有些台词没声音,但是我觉得我很主观的说,我从未看过这样的电影,想起了最早在杭州看过一个美院导演拍的,用电影反电影的短片,以黑场字幕视频来反抗电影。导演的一种表达,说自己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困境,很多主观的表达,心中的想法,散文式的日记,一种用电影无声的呐喊。
多少年前,中国足球队还被称为“亚洲强队”的时候,许多人为这个14亿人口的国家欠缺11个会踢球的人而痛心疾首。当时央视体育频道几乎就这个问题从所有角度进行了分析。“缺乏基层足球人口”“联赛职业化不足”“足协腐败”“市场太小”等被认为是症结所在。于是许多俱乐部开始下沉基层成立少年队,许多房地产的、游戏界的、互联网的大佬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投下重金。反腐风暴席卷足协,诸多蛀虫被拿下。政府和民间可以说是多管齐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20年过去,中国国家足球队连“亚洲强队”都算不上了。
中国影视的投资环境就是这么个情况。可以说,还有关于各大平台的骚操作还没提。估计碍着发行要依仗诸位,编导就没提。中国影视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文化土壤和市场,硬件、软件具备,同样也不缺国家的殷切期望。
可20年过去了……
原因在电影里只说了一半,不专业的投资、不专业的市场和评价体系,不专业的监管。但还有另一半,就是充斥着市场的“电影之子”们。
一句话我是要先说的:我理解导演用这股怨气作为开头的动机可能不是他的初衷。
首先,这部片子充满了对岸的影子,初看时还以为是《大佛+》。这是中国电影走到今天的畸形生态。在众多有情怀的电影人投告无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转向对岸的电影节。对岸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他们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建立了国际影视发行渠道,利用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号。把中国底层电影人当“人猿泰山”一样包装出去。前有贾樟柯、娄烨后有毕赣。他们利用金马奖这个平台,从创投、制作、发行、评奖一条龙的把中国电影人包装起来,同时为台湾影视人找到了一条曲线掘金的道路。中国电影人就像白猴子一样,被他们一路吹到国际上,利用中国电影人的身份,却出的他们的名。如是借此为跳板,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蜚声国际的电影无疑都有对岸的影子。
说回电影。片子里常有提问“什么是电影?”我始终觉得不是塔可夫斯基、戈达尔、费里尼等人叫电影,好莱坞就不叫电影。不是你拿个镜头晃着拍、长镜头才叫他妈艺术,正反打就是boring。同样的,不是说,赚钱的电影都不是好电影,赔钱的电影就都是艺术片。这是中国一些电影骗子编出来假装清高的借口。电影说到底是一个贩卖梦想的生意。在苦难的岁月里,人们靠它渡过了漫漫长夜。在富足的日子里,人们靠它体验情感。他运用镜头语言和演员来向观众表达,寄希望于触动观众,而不是你个人的事,拍个人的想法的片子叫VLOG。王小帅曾说过,“电影不是骂‘入肉你妈的,社会‘就行了。’’”
不是没钱就拍不了电影。很多导演总觉得要有钱才能拍,为什么?租器材、打光、收声、演员、录音、场记、后期,都是钱。废话!有钱谁还用你呢?有一部电影叫《王牌制片人》,里面讲述2个小镇青年自己拍怪物电影的故事。这可不是搞笑,大卫林奇最近就说过,最好的光就是自然光。《橙色》是用iphone5s拍的。新浪潮电影的特点就是非专业的演员。不是说没钱你就拍不出电影,说的是这股子心气,喜欢电影就别想着去哪找钱,就想着怎么没钱把电影拍了。有趣的是,中国国际获奖的这些电影导演,真的给他们钱,他们反而不会用,纷纷都倒在了钱太多的问题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就做不出大盘子。
本片有太多对岸电影的元素,让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大陆电影,反而更像是导演被骑劫的一部空壳电影,类似《地球最后的夜晚》。看不到导演的意图,就是现实好难过、梦境真美好的交替。梦境的隐喻场景还大半来自老塔的电影。可以算是标准的影视专业毕业作品,但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电影。
去年和一个影视公司的策划聊天。她指点江山了很久,为中国影视的前途而扼腕叹息,为影视质量和影视人员的傻逼而愤慨。但最后她说,“我可不要当编剧,编剧掉头发。”提人谁都会,戈达尔、费里尼、雷内、黑泽明、卡赞,一提一大把,《电影手册》百大经典电影没看过还可以背名字。电影最后,导演开始了苟且的生活,我不觉得他能拍出什么好东西,能拍好东西的人在哪里都能拍出好东西,拍不出好东西的人,拿多少奖也还是那个样。
电影在实践中崇高,在时间的拷问下伟大
电影艺术的未来属于那些孤独的年轻人, 他们哪怕只剩下一个子儿也要拍片, 他们蔑视职业圈的一切陈规陋俗。 ——罗伯特·布列松
对,《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这部电影的片名有些奇怪、也有些愤世嫉俗,在某些人看来还有些装X,但我看过之后心里却有些复杂与神伤。
一般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很容易引起骂点,因为他是隐喻的、自洽的、不迎合的、甚至是有过多哲学和文学性的。
很多观众由于不完全理解一部电影创作过程和表达目的,就会产生单一且利己的判断,就是:视听上好不好,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不是迎合我这个花费时间成本的人。
一个受众接受困难、觉得自己的认知被冒犯、打破固有的欣赏习惯,都会产生要大骂一场不吐不快的冲动。绘画、音乐、雕塑、电影等等都是这样。
但对于电影艺术创作者来说,或者是一个迷影的沉沦者来说,这部电影又是能产生共鸣和共情的。
《擦…》讲述的是晨风作为一个落魄的电影导演,费尽心力推销着自己用5年时间酝酿的电影剧本和构想,期间遇到过很多的投资者,但都无疾而终,晨风在心里一遍遍骂着这个畸形“电影盛世”的同时,一边降低了自己的梦想门槛,与自己慢慢和解。
片中的男主角晨风,就是本片导演陈锋,他在这部电影中出演了自己。所以,这部电影是一个导演的自我告白,也是陈锋意识和身体的一部分。在片中,他拿着烛火,用这部电影完成了自己对偶像——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献祭。
在这部长片处女作之前,陈锋曾在2015年制作了一部《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Demo》的短视频,作为自己同名电影长片的商业计划书,也作为一个独立短视频作品,得到了某平台和一些影评人的推举,也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期待。
但晨风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资金支持。一切如石沉大海。
在2015年高速发展的中国银幕下,少有人看得上一部投资200万的电影,因为陈锋不算圈里人,既没有经过学院式的电影教育,也没有行业内的人脉关系。他是个完全靠对电影热爱自学而成的民间导演。这没有错,也非行业里的形单影只,但就成了项目推进的桎梏。
一晃五年过去,在今年的疫情中,曾经的“电影盛世”被一举击败,在影视圈一片悄无声息的荒芜之中,陈锋免费放出了《擦…》的影片资源,以“晨风”的遭遇饲迷影之人,也用免费传播的行为践行了自己“用燃烧的头颅照亮希望”的理想。
影片中为拍摄资金奔波的晨风,就是导演陈锋在这五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独立电影圈之中,这些怀着赤子之心的工作者们的图景。
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它就是剧情片,虽然拍摄不算精致,同时融入了导演自己的真实经历,但并不是对现实的记录。用心阅读电影的观众,都能分辨出现实和虚构的区别。
不可否认,片子不算成熟,有什么缺点导演自己也很清楚。但同时也足够自圆其说。
寻求投资的过程中,晨风遇到很多投资人,而这些投资人无不被塑造成垂涎于女演员的“绅士”,试图巧夺项目为己有的“笑面虎”,愚昧外行的网大团队,看中资本运作但无视电影本身的金融公司,等等。他的朋友描绘了彼时影视圈的现状,你要做一个好的销售,要投其所好,会忽悠,老板不会听你的梦,只想知道你能带来多少回报。
即便现在,影视圈也是投资圈的一种,投资和电影无法彻底割裂。晨风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符号,很抗拒,始终不能接受电影不被完全尊重的事实。
晨风,或者说现实中的陈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制片人来帮他运作项目,这是国内独立导演的一个普遍困境,他们只能自己身兼数职,既要做导演、演员、摄影、剪辑、后期,还要有足够的阿谀和迎合来为自己的资金找出路。出于面向独立电影制片工作团队的缺失,这是现状落魄且畸形的。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经常把娱乐圈和电影圈混为一谈,拍电影、演电影、制作电影的人,永远都被描述成挥金如土、声色犬马的一群堕落之徒。不否认有这种可能性,但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害群之马,都有不敬业之人存在,也同样都有真正专注和怀揣理想的人,电影圈也一样,并无区别。
而追逐电影的人,更是有着靠爱发电的“良好”素养,并不会完全的受制于名利,更多的是靠一种对行业的热爱和奉献,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不管是创作上游,还是院线下游,都有这样的一种氛围。否则某些导演也就不会落泪台上,某些打工者也不会在行业因疫情不能正常运转的窘境下,不离不弃不肯转行。
电影有争议某种意义上是好事,至少证明了一部作品的价值,总比在沉默中灭亡要好。
骂这部电影的观众,无非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晨风一直为资金奔波,5年什么也没做成,还欠了一屁股债,透支了6张信用卡、8个借贷app。所以他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傻X。没有正经作品,电影拍得不怎么样,还想要200万的投资,是天方夜谭。
事实也许是这样,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且不论晨风这五年都是靠什么来生存的,200万对一部希望能追求一点点美术和视觉效果的电影来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很正常,普通观众对电影的成本没有概念,现在网大都要40万起步,连一千万成本的大银幕电影在电影院的排片都没有竞争力,200万预算的电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钱对投资者来说是小意思,但问题就在于艺术电影他们都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海外和网络发行,更无法用庸俗社会学和数据去分析,这个电影挣不挣钱。所以项目不成,也是必然,晨风没有遇上对的人。
2019年之前,大家都在仿照好莱坞的模式操作,加大预算,加大流量明星的比重,加大投资额,试图赚“大钱”。典型的失败案例如2018年的《阿修罗》,预算7.5亿,并没有大导演大编剧来背书,硬是靠着制片人的一腔忽悠,搞来了千人团队和好莱坞技术。虽然以失败告终,却依然是个成型的电影项目。
虽然大银幕电影的技术指标可高可低,但绝不可以用拍抖音、短视频的思考方式来拍电影。
晨风不是啥也没干,他也能拍广告,接乱七八糟的活儿,来生活,来还账。他不是个只会吹牛的懦夫,只不过自诩为一个有金棕榈包袱的导演,确实会招黑。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有类似的境遇。不成功便成扶不起的阿斗,很多时候只能沉默。
这又有什么呢,谁不是在挣扎中生活吗,只不过有梦想的人,总会被没有的人羡慕嫉妒恨,他们看不惯你比他们多长一双未发育的翅膀,觉得那是畸形的特征,需要被切除,殊不知人是不同的,不然,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缘何催人泪点?同样的道理放到电影里就不行了呢?
很多人评价说他没有才华,凭什么在电影中这么把自己吹爆。
陈锋当然有才华,至少比那些动口不动手的人有才华的多。
他已经出版过三本小说,也拍过两部短片,还凭借短片《入画》(2011年)入围豆瓣鑫像奖年度容易忽视佳作、纽约数码短片展、(北京)新人电影节、法国昂热电影节、奥地利国际短片电影节等,短片竞赛。《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也入选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第19届南方影展。
虽然很难讲陈锋是否能够功成名就,但这并不是无病呻吟。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晨风太自大,说自己是电影之子,是电影信徒,痴迷塔可夫斯基和一众影史大咖。
这其实是导演的自我嘲讽,只不过没有用喜剧的方式表现罢了。观众看不出来,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导演狂妄。但也不怪观众。毕竟电影在观众眼里必须是大众的,没有学习成本的,若因为没有研习过、思考过造成不理解,那就你是不对。
人们始终对电影有偏见,被乡土性的权力结构绑架了观念,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早有论述。人们忽视了电影的艺术属性,依然认为电影一定要娱乐、必须要娱乐、娱乐至死。画家可以自恋,音乐家可以自恋,文学家可以自恋,但导演就是不能。
没有一个艺术家是不自恋的。不自恋的不叫艺术家,叫工作者。
抛开陈锋的态度,从影片本身来看,实际上他设置了两层叙事,一个是开头和结尾的当下现实,也就是晨风找到自己的朋友,陈述自己这些年的构思,抽烟的时候打不着火,朋友告诉他不如加一块钱买个防风打火机,到此为止。再转到结尾前,他又在朋友那里继续陈述想法,告诉朋友我就是不愿用防风的打火机,打算用30万来实现自己的电影,妥协了、推翻了自己之前因自大的遭遇。
对于纠结于叙事和三观的朋友,这还不够么?这部电影既没有道德前提的偏差,也没有体裁上的政治错误,喷点在哪里呢。我都替导演可怜而不平。
所以陈锋没有回应电影局于这部电影的修改意见,放弃了龙标。他依旧想把电影还给电影,这样的执迷,和常人眼里的不悟,电影给陈锋的温暖,以及陈锋给我的温暖,让我一度几乎落泪,也让我在社交的隔绝中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情节中的这一头一尾间,都是这五年来,他遇到的挫折和彷徨。所以,才会有那些招黑的辞藻、自呓、痛骂、争执、自恋,这些都是陈锋的成长历程和生命符号,不是他在这部电影里要表达的终点。但那团理想的火焰并不会因此熄灭。
所以,晨风最后不得已,只能求助家人,想用奶奶的房子抵押借钱来完成这部电影,虽然父母默许了,但依然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
我们看到的电影结局,是这部梦想中的电影无疾而终。但这部《擦…》像一面镜子一样被完成了,也就是观众现在看到的这部电影。这是种电影结构,也是种充满迷惑性的视听装置。
擦是面对镜子的行为。
镜子里有塔可夫斯基,有乡愁。乡愁里有霞飞路。霞飞路边有部20万字的剧本。
观者都在这句矫情的片名下,被考验着;考验能不能理解这篇“阅读理解题”,想让你回答什么,你回答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昭然若揭,许多既得知识者被侵犯了。老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管天赋异禀还是愚钝如泥,电影观众当然也有素养高低之分别。
读过《雕刻时光》的朋友,你一定记得给塔可夫斯基写信的俄罗斯观众,是如何审慎向他提问的。
我不敢确定,如果塔老师能活在当代,是否会被“网络智人”臭骂成“没有故事、情节平淡、自我陶醉”,而布列松会被说成“不懂叙事、不懂表演、装X”。
《擦…》不是娱乐商品,也不是类型电影,而是作者电影。它完成了导演的自我表达和实验目的。也通过古典的、电影式的哲学理念,不自觉地筛选了电影受众。
正如片中,与晨风开会的网大团队中两个编剧一样,他们自信地批判着晨风的不自量力,却不知道奥斯卡之外还有金棕榈;分不清王家卫和侯孝贤,却只知道穿越剧。
到底谁是道貌岸然者?
当静物代替了听众,坐塌竖起了耳朵,导演万岁的梦想才脱口而出。
当艺术阵地一个个的失守,电影应该被还给电影。
相比而言,陈锋是坚强而现实的,胡波是脆弱而理想的,毕赣则是恰当而幸运的。
也许,晨风再帅一点就好了。
end.
先用尊敬的前苏联伟大的塔可夫斯基导演的一段话镇楼:
“没有什么比「寻求」更不适用于艺术了,它掩饰了无能、内在的空虚、缺乏真正的创作意识以及卑贱的虚荣。「一个正在寻找的艺术家」——这些字眼只能作为半吊子的人接受劣作的掩饰。”
当你拍了一个像Vlog一样的纪录片时,就别再拿着它当电影宣传。
关于讲述导演拍电影的故事,我只觉得《灾难艺术家》讲好了。本片着重点是陈导找投资的故事,并掺杂他个人找不到投资后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不理解和吐槽,没有全面调查的深度,不像电影简介写得那么高大上。
只有白痴才会把日记本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用摄像机再写一遍。如果认为电影就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临摹,不必设计桥段,也不必设计对白,作者的创作意图就能自然呈现在影片里——那恐怕电影的门槛也太低了,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就已经把电影艺术和文学艺术混在了一起。想写日记就好好用笔,想拍电影就别拿笔拍东西。一个人的日记写得好不好不是看他自己在日记本上掉了多少泪,而是读到这本日记的人掉了多少。
“操·他·妈艺术哪有那么多伟大的创作初衷,和为了表达什么什么,那都是后来展开,或者杜撰附会才有的事。所谓艺术,就是当天我很下流,又单纯地看到楼下两个姑娘走过,觉得这个画面很美,很吸引我,然后想拍一部电影。”(来自电影开头)
这话我震惊了,原来凭一个场景,一个瞬间的情绪竟然也够填充一部电影了。后来我才知道,哦,原来开头这个灵光一现的瞬间的作用就是在街边和刘阳聊天的镜头。又嘲讽像刘阳这样的人都能拉到投资——然而陈大导演自己在和刘阳谈投资时,主动暗示刘总自己手里有女演员的资料,什么20多个女角色云云。后来谈崩了,打电话的时候反倒吐槽刘总急着要看“ 傻逼女演员的ppt ”,excuse me?
陈导果然在电话里给刘阳硬上了一课。
作为一个导演,本身就是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不懂投资也应该具有与之交往的能力。动不动骂别人傻逼不懂你,面对他人对剧本的质疑,永远是拿其他成功电影举例,洋洋洒洒堆砌一大堆辞藻,什么镜头只分讨巧不讨巧,王家卫怎么拍,北野武怎么拍,人物边走边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怎么拍,从不试图用自己的独特艺术理解来让人信服。
陈导:“因为你是导演,所以可以被原谅。” 自己的电影被甲方以不赚钱拒绝投资,就想象对方跪在地上喊自己电影名字,啧啧。别忘了塔可夫斯基还说了一句话,“导演拥有的权力可能使他萌生幻觉,自以为是无所不能造物主,由于他的职业便有着各种重大的诱惑,往往使他身入歧途无法自拔。” 在30多岁的年轻人——陈大导演的幻觉里,要么你必须尊重我的想法,要么我对电影的认知你不懂。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典型文青,嘴上头头是道,热衷于用电影给人上课,整段影像都是作者,作者,作者,何不直接把自己塞进摄像机里呢? 诚如歌德所言,如果你想得到睿智的回答,你必须提出睿智的问题。他指责别人群魔乱舞、把电影当娱乐,但是在这个纪录片里,我们发现他之所以吃闭门羹,除了自己写的BP(商业策划书)不够专业之外,和艺术电影本来就不赚钱的固有品质也有关系。疯狂骂投资方唯利是图我也笑了,陈大导演该不会以为电影是慈善事业吧?
像陈大导演这样絮絮叨叨,企图把一整套文学理念摁进电影,还在片尾对观众进行长达20分钟说教,更擅长的可能是电影评论或电影批评吧~
两倍速都无法忍受看完的垃圾影片。这种自诩有才,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世人皆醉我独醒,全世界都SB就自己最厉害的自我感觉良好是怎么来的?
一直以来总有这么一些人动辄满口电影梦想,打着电影的旗号给自己标榜一身道貌岸然的内容。我们所佩服的是认清生活真相并继续保持百折不挠的努力的人,同时也要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而不是这么自傲自狂。
原封不动的记录,压几个书法字体的字幕,加上那么让人难以忍受的言谈举止间每一个呼吸都在装B的导演,全程的优越感,哪里来的优越感?任何人要做成任何事,首先要自我反思:有什么,凭什么,为什么?很佩服漂流在横店的一个兄弟,自己拍摄的项目亏了,想方设法把自己沉浸到生活底层,不惜一切代价去赚钱,开餐馆,自己亲自下厨去做饭,这才是能屈能伸,这才是脚踏实地,像影片中这个导演,用一个全是图片堆砌起来的所谓DEMO和自己吧啦吧啦的讲述就想要找到投资人?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凭什么投资给你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垃圾影像。
25:08"S那个投资人那么中肯的话:“要有耐性,要有沟通素质,要尊重眼前的人,达成共识,有共同的理解,这是对双方都好,这个没让你改变自己吧,年轻人,说话慢一点,不要着急……”
人家有耐心跟你讲这些真的是当兄弟了,一般人面对你这样的人直接骂一句神经病吧就不搭理你了,还自以为很了不起。
52:19"S,“你的BP很不专业啊,现在市场紧缩,投资人越来越谨慎,电影是团队合作的艺术,任何一部电影想要成功,首先要想到的是双赢,共赢,多赢……”
55:15"s:影片投资价值,投资回报,投资周期?晨风导演一脸懵逼一无所知,这是你自己的项目啊。
这很中肯啊。关键是,作为一个所谓的有才、跑项目的导演,除了满口WC、TMD的脏话之外,连对标影片、参照影片都不知道,也敢出去跑项目?哪里来的底气开口跟人要投资?
57:33"S的时候,这个五毛愤青小导演开始喷:那些SB投资人对电影没有半点尊重,在他们眼里电影就是娱乐,赚钱的工具,连大众文化范畴都不是……各种吧啦吧啦。
沧海一粟su还说成li,不知是故意而为之还是本来就肤浅至此,说人家对电影没有半点尊重,你自己本身对电影尊重了吗?对投资人尊重了吗?电影本就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产物,缺一不可,自认为自己的作品是艺术片,知道什么是艺术片吗?整天塔可夫斯基《乡愁》挂嘴边你就艺术了?
59:04"S别人好心劝导:要懂人情世故,人家是甲方爸爸,那个愤青导演就酸臭十足的说:不好意思我是电影之子!OU~~~
影片最后有一个对导演的评价很是贴切呢:穷B导演,不合时宜的胸怀大志,一边人模狗样的初入各大商务楼,更多的还是一个愤青五毛小导演的骂骂咧咧……
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垃圾人,总愤青的不行不行的,骂天骂地骂空气,全世界都瞎了,都不认识这样所谓这么有才的导演,写了一个自以为感觉良好超越很多大师级别的电影的剧本,就开始各种抑郁不得志颓废范儿,仿佛抽烟酗酒长发+发箍+人字拖成了所谓三十八线名导的标配,同时还各种嫌弃当下所生活的国家、环境、人文生态等,呵,没有这太平盛世,这种人连坐下来抽烟喝酒满嘴乱喷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恩之心,自以为恃才傲物其实啥也不是。
被称为剧作圣经的《故事》这本书开篇扉页上就有这么一句话:电影是什么?故事,故事,还是故事。连一个基本故事都没有的所谓影片,根本不足以撑起电影两个字。
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所谓年轻人,不要动不动就自诩电影人、电影梦想,先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生活,把自己生活搞好了,物质基础打好了,才有能力去做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不变的真理。
导演好歹有自知之明,在片名中就说明了自己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我不想去聊这个片子的内容,不管是电影批评的角度还是影迷情怀的角度。
当然,在我认真的看完整部电影以及看了导演的所有自述之后,我觉得任何批评和夸奖对导演都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他的自我沉湎已经是经历过谦卑,认可,否定,自卑,不服,自傲,自我怜惜的所有阶段了。他已经为自己所能得到的一切都做好了心里的准备,我佩服这种孤勇的气度。
影片中罗列了一批卑劣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概念一再中伤者导演的情怀,没错,我也遇到过无数次,这且算是一个年轻导演的自我修行的上半部,那我来给导演说说下半部。
你把你的撕心裂肺抛之于众,颇有一副壮士割腕宁死不屈的感觉。接下来,你会面对以下三类人:
1,无情的告诉你,这个世界不美好是真,这部影片没有体现出你的半点儿天赋也是真;
2,加油吧!带着我们所有人的梦想,继续下一部;
3,我们有空约着喝个茶,我很想认识你。
第一种人主要以两类人为主:纯粹的影迷和有自我要求的电影从业者;
第二种人也以两类人为主:善良的折衷主义者和平庸的电影从业者;
第三类人最有趣,他们可能是电影学者,中国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电影评论员,自我陶醉于理想主义的伪理想主义者等。
这三类人里,第一类最为讨厌,因为他们无情的打击着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卑劣之极;第二类最为无情,他们用饱富深情的自我感动去营造了一个有梦就会实现的假象;第三类人最为可怕,因为他们会让你觉得你与成功只有一线之隔。
你会屏蔽第一类人的所有信息,这毫无意外,这是人性;你会感激第二类人的感动身受,这是善良对善良的回应;你会激动的与第三类人交换信息,并且怀着巨大的希望与他们交流着你的理念,你的故事,你的计划,他们会奉承你,会认可你,会鼓励你,但话题永远在谈到物质支持的时候不欢而散,那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世上恐怕除了深爱着你并无条件支持你的父母以外的每个人,都无比的卑鄙无耻下流傻逼。
有人说,中国独立电影是被资本破坏了,但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资本游戏。
爱迪生是个发明家,他在电影史上最大的成功却是推进了电影第一个反垄断条例。
有人说,那个中国青年导演(出于尊重,我在此隐去导演的名字)已经用死亡来为中国独立电影吹响了反抗的号角,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个事故,导致那部片子本身被赋予了原有影像之外的灵韵。
中国人看电影太复杂了,他们总是被电影之外的东西所影响,他们不是用审美评价一部电影,而是用一部电影去推崇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崇高与牛逼。
最后,你看,我也十分卑劣,因为对外写了个评论,所以我把最初的一星改成了两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觉得另外一个星是祭给自己的善良而已。
“我?我不是电影工作者,也不是电影从业者,我是电影之子。”“傻逼。”
整体看了以后感觉还是比较差,毫无电影感,也说不上是电影,恶搞也不专业,就是一堆矫情事和矫情话,我觉得这种片子拍最多5万,其他钱到底花在哪了,很让人迷惑。主人公也是这个畸形行业浪潮的畸形产物,出口就开始装逼,有点不尊重女性,各种看就异性就春心荡漾,还当创作灵感,还把女性用做交易资源,实在是恶臭。电影是奢侈的艺术,别人不会为你的伪艺术买单,你知道大师不代表你就是大师,你只是附庸风雅的跟风狗🐶。空洞,讽刺流于表面,流水账,但还是体谅导演的不容易。
不耐到同情。前一个小时,心想又是年轻电影人面对“艺术vs商业”的陈词滥调,充斥着小资文青的清高和感叹,对互联网和网红的不屑,仿佛看到伊能静在夜总会读张爱玲,看见谁都觉得是俗人。看到后半,转念很同情。很多人的怀才不遇,可能是无才可遇。这片子是绝大多数挣扎却平庸的电影青年发泄出口,他们从学院毕业,受到各国新浪潮的感动,将戈达尔和塔可夫斯基视为明灯,满脑子“电影是24格真理”,意图成为中国的xxx,化身中国电影美学的一阵新风。自诩蒙尘明珠,却不自觉被电影节逻辑所裹挟。哀叹生不逢时,渴望完全自由表达,又对所处创作环境感到压抑。整部片满满抑郁不得志,到处都是“明明我比这些人更明白电影是什么”。那自己对电影表达的思考呢。对了,阿巴斯也是拍了100多部广告片后受到赏识的,才真正踏入伊朗电影界的。
没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去看这片,看到最后还真踏马有点感动,甚至做出了点卞之琳《断章》的诗意。不觉得是行为艺术,也不觉得粗制滥造,肯定有一部分猎奇元素,但也没有在讽刺或抨击电影节体系。是绝对经不起拉片的电影,毛边海了去了,但是听导演在片中讲话,还是有好多瞬间被情感充盈。那种感动是对电影的狂热,是《艾德伍德》或者《灾难艺术家》。但身在其中的蝉鸣知了,拍出的显然是《忽男忽女》或者《房间》。影迷之上,工业之下,一个普通导演,一个自以为是但可能没有才华的导演,是如何坚持完成这件事的——不管成没成,这事儿听起来就挺牛逼的。那些尴尬的自吹自擂和自鸣得意,最后慢慢在电影之子到电影外围的自嘲中被消解。一部献给影迷更献给自己的处女作,谁又不是这样傻逼呵呵地爱着电影呢?
导演是在讽刺自己吗?“满腹经纶”(嘴里、桌子上、墙上各种大师)?“道貌岸然”(说着想拍一部自己的电影,却拍出来这么个鬼,急切地放出影片想当网红,引来关注)?我觉得在没有天才的情况下,与其这样,不如行动起来,学点东西。比如tvb编剧贾伟南,看他的微博,他出门就辗转各地看歌舞伎、音乐剧、戏曲、电影、展览,在家就古今中外各种读书。反观这部电影,与其说“革命尚未成功”,不如说“同志尚未努力”。
纠正导演几个错误读音:沧海一粟(音素),不是粒。句读(音逗),不是毒。嘈嘈(音曹)切切,不是造。有点黑色幽默,有点荒诞,这是既是盛世,又是“盛世”。一个人不应该想太多,拍电影就拍电影。道不同本来就不相为谋,做了妓女就不要想着立贞节牌坊。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资本操纵市场的环境下,电影创作者寸步难行,这种怪圈真的太感动身受了。不过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执拗自己是“电影之子”,嘴上说着为电影奉献一切却连一点变通都不肯,这也是片子拖了五年的原因。当然这里存在纯粹性的问题,晨导觉得如果我变通我拍得就不是电影,我无话可说,作为家境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你想做电影,在中国,通常要懂得委屈,懂得隐忍,懂得世故,懂得展露,然后媳妇儿熬成婆才能有机会,注:也只是有机会而已,毕竟普通人也不是家里在上海有房子的条件。晨导是真能死磕,也不敬佩也不鄙夷,人生只有这么数十载的光景,如何实现梦想很重要,磕能磕出来就去磕,磕不出来只能绕一下。但喜欢电影的人会永远喜欢电影,哪怕他放弃了。四星支持一下作者的不吐不快,这种声音十分可贵了。
《上戏毕业的人在干什么》?其实还是蛮可爱的,唾弃商业片的豆瓣迷影愤青,满嘴老塔达内,连做梦都是《乡愁》的电影「之子」。坚决划分界限的清高,也自嘲度日的窘迫。寒冬的上海,飞雪扑在戛纳金棕榈的美梦之中。我们的电影行业,有这般心气的影人是不是还需要多一些呢?
总觉得、现世欠电影一个公道,希望能、把电影还给电影。
我笑伤了 类型上不加喜剧吗 有理解但惊讶导演怎么会把内心想法这样和盘托出 完全是“擦一擦我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还有什么影评能抵上这样躺平任嘲的自我解剖//赤诚 愚蠢 一根筋 不专业 自视甚高 顾影自怜 蔑视他人 嘲笑艺术电影之外的一切 沉重的金棕榈包袱 和永远筹不到的资金 这些都眼熟得不行//拍电影太难了且满腹光影视听经论百无一用 确实好气又好笑可怜又可悲 太难过了导演//观影太多看书太少//其实是我能活下去我的电影才能活下去 也总觉得我会陷落到这样没有出路的终极迷宫里 并且对此刻的自己毫无信心//只是迷影也挺好的//说是作者属性的《逐梦演艺圈》挺对的
大一学生作业的视听语言能力和剧作能力,频频出错的迷影梗,这些都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看評論下面的豆瓣文青一個個急的,你們不是也構成了電影的一部分。
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这部电影够现实。数字影像的质感观感上更像索德伯格的《高飞鸟》《失心病狂》,看着人们的脸,吃饭的脸,讲话的脸,满是僵硬的表情。当然离塔可夫斯基够远的,但老塔一开始不也只是苏联体制内的导演,翻拍一些作家的科幻小说和现实小说,但其诗意的风格让他文学改编的电影在全世界获得了关注,一个国际知名更放飞自我的作者诞生了。“物质和精神”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矛盾,但电影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表现,也跳不出将精神生产为一种产品的循环,即使是戛纳,它培养了一群导演和一群有独立精神的创作,最后只是把戛纳的品牌继续做强做好,吸引赞助商的眼球。它也不是一个“唯情怀”的圣地。一个有情怀的创作者最终无法忍受如此物质的时代,用电影表达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可贵的立场。电影是表达立场的媒介,蝉鸣知了加油!
祝电影之子早日手捧金棕榈
对我个人而言最感动的瞬间是影片中短暂出现了两次的空镜头 那个被挂在晾衣绳上的戛纳帆布包 想起每年戛纳过去之后 同学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背着最新的戛纳包去学校 或者在地铁上看到有人背着 就知道这个人是做电影的 这是每一个做电影 想做电影的人的那一点小小的傲娇
分了三次才看完。矫情有度,自恋难道就可以无度么……导演出来解释影片结构和视听构思那段的自指性还是有些意思的,从那一刻起片子才算变得可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两次实在是看到忍不住要关(顺便说[乡愁]里送蜡烛的是诗人……我真的不知道是导演故意的还是没看明白还是在自嘲)。所以影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一个完全是喜剧的题材搞得这么无趣,当然可以不是喜剧,但问题就是调性一直在大范围地摇摆。就不说[灾难艺术家]了,关于偏执和坚持,导演看过[昨天]吗?
这么有趣的电影还得口舌之战4小时也没选入主竞赛,某节那些难看的电影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认真就输了。整部电影如果采用反讽的姿态,可以加五颗星。
很欣赏这种对当下现状“伤敌趋于0,自损接近无穷”的反套路式反讽自嘲语调,直接就把我给“带进去”了。整个片子基本是靠旁白引领、“伪纪录短视频”架构,所有东西也都袒露在面前。有趣、流畅、实诚,当下国内独立小片可称作“美德”的特质还真是整了个一应俱全。但如果更严格点,只是有趣、堆砌情怀,还是不大够,不过相信导演自己早已罗列出本片的上百缺点了,我就不来添砖加瓦了。
昨才看完上海蝉鸣知了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查看了豆瓣评分才5.9分,很意外,不至于这么低,我打 7.5分。片子很多方面比我厉害,比如台词功底,节奏把控,声音和摄影不用说,我片子太粗糙。观众看一个片子的评论和反馈常根据自己口味,成长背景,从事行业等相关,题材可能不如我片子讨巧。我个人觉得观赏性很强,可能本片道出近几年电影行业现状和生态,这也有可能跟我曾拍过一部剧情片《矮婆》,遭遇了部分跟本片主人公一样的遭遇,所以很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