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分。
我一直在想,你会怎么看我的故事,‘她只关心自己,而我们其他人只是她身后留下的残片’。我写这些,只是为了表达一些东西,一种感觉,并不是对你的准确描述......我们解构了一切,却从未聊过我们无法在一起的原因,我觉得这事我对此作出的反馈”。
这段弗朗西斯写给波比的邮件中,基本上可以概括这部剧就萨利鲁尼,抑或说不止她而言的所有作家们,之所以要通过小说来表达和反馈一些,是身处于事件的当事者们无法可以掌握事情走向,总会发生在理解和想象的错位的微妙情感。
这也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像潘凯克,27岁就自杀,只给这世上留下一本他写的小说《三叶草与其他故事》,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生活这东西,就是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临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控制事情的发展和走向,只能在要嘛压抑自己的情感,要嘛不欺骗自己的感觉做出决定,然后去抱有希望”。
整部剧给我的感觉除了真诚就是诚实,没有弄虚,没有作假;没有虚荣,没有矫情;没有鼓弄,没有玄虚......就是即便已经如此真诚面对,也仍然无法逃脱扑面而来的生活。既然已经扑面而来,没理由不去拥抱。
但在这里面写的毕竟都是作家们的生活,他们如果都不能真诚去写作(生活),那他们便无法安放自己是生活,无法安放小说家是讲故事这个身份,无法有本事让我们可以逃到他们文字里去栖息。他们逃离生活的方式是到生活的肉身里去,我们逃离生活的方式是逃到他们文字里去,然后都是相同的在来回间反复横跳......
我们的每一段关系都不是游戏,都不该将其当作一场游戏来对待。
PS:很nice阿尔文。(总觉着用阿尔文这样的耀眼形象,去配对无论从外表而言还是举手投足,都和时尚、流行、时代精英、精巧精致女性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普通女性,有故意选角来推广宣传新时代进步主义精神思想的新女性的意思。
时间仓促,简略写一些。
整体有些无聊,一直在讲男女主之间的相处。
男女主都让人看不太懂,看了下别的评论,也许是书中的心理活动难以表现出来吧。
从剧中的侧面表现能看出来女主在文学方面极有天赋,并且文学正是她所热爱的,好幸运。
只看了前几集的时候,很生气,觉得男主是渣男。看完之后,觉得人性太复杂了,太广泛又太深刻。人总是很难被了解被理解被读懂。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这样做,更不要说是别人。
高潮部分爆发冲突,Bobbi发现了Frances的短篇小说,Melisa知道了Frances和自己丈夫的婚外情,他们一致觉得Frances是自恋的人。她不怎么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一点我有些像她,有时会主动压抑自己的情感不表露。
剧集不推荐,有机会读读原著吧。
另外,隐约能看到一些normal people的风格。女主倒是选得很灵。
看完更想去爱尔兰了哈哈。
这期节目是一个深度的自我剖析。我和【聊天记录】里面的Frances和Nick一样,需要直面内心的脆弱面,来谈我和我之间,我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一个稍稍冗长,且困惑的讨论。讨论结束时,并没有到达某一个终点,而是有可能绕回到起点或者原点。但我们都是画着同心圆长大的。
链接:
聊天记录小说
聊天记录剧集
Ep12 成为“正常人”,要付出多少代价
选曲:
全部来自郑秀文的歌曲:
*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 万物有时
* 十诚(禁忌的游戏)
* 隔着玻璃
* 亲密关系
* 交换温柔
* 终身美丽
嘉宾:Chris
制作:Shor
首先看好豆瓣评分下探到6分左右的潜力。这个故事的欣赏门槛实在是太高了。大部分豆瓣网友绝对not ready for it. 我几乎在看完前两集就意识到了这件事。 这个故事本身的观赏过程的确有些excruciating。因为本质上,这是一个女主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故事。她要做的事情,想要达成的目标,天生和自己的性格是完全相冲突的。有一点不可能的任务的意思。她其实自己一直也都心知肚明,但还偏要去做,这种痛苦和折磨,对于她自己,以及观众,都会是非常夸张的。 而且如果从一个解构的角度去看,我也不认为Frances和Nick是可以长久走在一起的:两个人太像了,并且都非常不擅长除文学写作之外的语言交流方法。(当然Nick的文采如何是未知数)这导致两个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太多真正坦诚、深层次的交流。(最后两集才开始有一点)这必然会导致这段关系根深蒂固的不可维持性。 我们参考一下Normal People就明白了:Connell其实是内向的、不会说话的那一个,而Marianne则是非常“伶牙俐齿”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那一个。她虽然在Connell面前也会害羞和不自信,但是她有非常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Bobbi就是另一个版本的Marianne,所以才能够勉强和Frances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 所以观看过程中,我有些感觉是苍蝇撞墙:这是一个无解的故事,看似也是一个无解的情节死胡同。两个人激情-遇到波折-糟糕的沟通-两个人疏离-然后又不得不遇到对方-再一次激情,然后重复这个循环。这也一度导致我觉得很多人肯定看着看着就弃剧了。 但是这正好意味着你必须看到最后。不看到最后,就等于完全没看。这个故事本身的结构太challenging了。完全不是一个常规的、符合三幕剧格式的、拥有完美起承转合的故事。这个故事像是将观众突然扔进了一个没头没尾的洞穴。你只有坚持走到底才能看清全貌。 比如其实几乎前面10集,都没有多少对于几个主要人物过往背景的正式的、详细的介绍。我们顶多只是能看到一点只言片语,然后去猜测。所有人物的行为动机都仅仅基于常识、当时的情形、和作者告诉我们的非常有限的信息。所以看着也有非常强烈的窒息感。 直到最后两集,才稍微多了一些背景的补充。感觉像是作者试图在回过头去解释前面的剧情一样。这个其实不太符合叙事的常规。并且前面过长的“信息限制”绝对会让很多观众对故事失去兴趣。 但是基于人物的性格,作者又仿佛只能这样安排。这个其实是作者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一个dilemma,其实还挺神奇的。它是一个既合理又不合常规的叙事结构和序列。我也一时半会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最后两三集,Nick、Frances和Melissa,这三个通常都非常posed的人物,都有了一些非常激烈的爆发。首先这样做效果非常好。因为前面真的压抑太久了,稍微激烈一些,对观众的冲击都会非常大。其次,很多语言上的设计,仿佛就是在替观众去评价角色。我相信也是说出了很多观众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但实际上,这些角色之间的互相指责,又很奇怪地不带有非常强烈的道德评价色彩。(至少最后的效果让我不这么觉得)也比较神奇。 我没看原著,也特意不在看剧之前看原著。我庆幸我没有提前看。 最后捎带说几点制作上的: Frances的选角非常成功,表演也非常好。Lenny看女主几乎没有走眼过。单纯从选角上来讲,甚至超越了Normal People的Marianne。因为Daisy还是太漂亮了,真的有点不符合原著的人物设定。但是这次的Frances,就非常合适,甚至都可以匹配到Marianne这个角色。演员的表演也非常传神,把她本质上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全表现得非常自然。 Melissa-Jemima太适合Melissa了,也是神级选角。而且感觉Jemima也特别会挑戏,只演自己适合的part。Jemima演这个Melissa is like a cat playing with its food:不费吹灰之力,天然的。 Bobbi我觉得也ok,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不够出彩。 最失败的果然是脚爱闻。实话说,本身我以为脚爱闻应该蛮适合这个角色的。角色本身的内向和他本人的楚楚动人是能耦合的。但是1. 他的形象,比比利林恩那时候还是变化太大了,不得不说丧失了很大一部分魅力…… 2. 他的表演真的是有问题。他看Frances的方式和眼神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太有距离感了,太毕恭毕敬相敬如宾了。Frances看他是充满着渴望,他看Frances像是大堂经理接待VIP富婆。这个表演的失误太致命了,并且持续了整个剧!特别是第11集开头,他跟Frances见面诉说自己的过往。大部分是自说自话。自说自话的段落,表演完全没问题,仿佛回到了那个敏感可怜的比利林恩,一颦一簇都是戏。但是一旦开始对手戏的部分,感觉就完全没有了。也怪不得比利林恩他能演好,那个片几乎没有两性情感戏份,都是自己的独角戏。 有想到的再来补充,感觉又可以做播客来和朋友们聊聊了。
前阵子刷到Joe的GQ采访,内容是他十件离不开的好物。Sally Rooney的新书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突兀地出现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一次剧宣,聊天记录要开播了。从Normal people开始认识Sally Rooney, 去年夏天读了聊天记录原著,冬天看了她的新书,没有很期待聊天记录或者是她的新书改编成剧,不是怕觉得不好,是书和剧各有各的好处。Beautiful World的偶数章节是两个女主之间的通信,是长文版“聊天记录”,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用文字的形式诉说,仿佛是Rooney很擅长的一件事情,我很享受读他们的印刷文字,不知道变成剧里面两个人活生生的对话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聊天记录的剧版,在开始的几集我很难集中注意力,直到中间Frances晕倒Bobbi照顾她,直到她俩在聚会的间隙接吻,直到她们又重新在一起,才慢慢能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情欲和互相吸引,至于Joe,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不懂怎么评判演技,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妆发造型不合适,总之不太对劲。他和Frances做爱时候的性张力,甚至不如他在派对和Melissa新书发布会上总是忍不住看向Frances的时候。
倒数第一集和倒数第二集快结束的时候,都响起了Phoebe Bridge的音乐——姐(Taylor S)的好朋友,Joe目前为止更大声量的身份是姐夫,《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和《宠儿》这两部的他出演过的著名作品,似乎还无法附着在他的身上。《聊天记录》也同样,看的时候能让人共情的,大多是女性之间的相处瞬间,Bobbi和Frances不用多说了,Frances打电话质问Melissa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小说给Bobbi看的时候,两个人先是拿出极其锋利的语言伤害对方,在看到对方并不好过的时候又开始心疼彼此理解彼此,这里的氛围像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互相慰问,都快要忘了她们之所以这样是睡了同一个男人。Frances的妈妈,是这部剧中笔墨不多的女性角色,很让人羡慕,在得知Frances有可能是怀孕导致的出血后第一反应是带她去医院,而不是责怪,没有多余的质问,告诉Frances她的父亲曾经也是很好的人,并非一直是醉汉。守护孩子心里的美好,这是很多父母没有的,甚至要通过破坏美好去树立自己的权威。
在这部剧里,阶层议题比起Normal People和原著有一定的弱化,前者的男主因为没钱在暑假租房和富裕家庭的女主产生误会,还动辄就在老家的便利店里打工,甚至他们能认识的原因是男主妈妈在女主家里做小时工。后者里有一个情节是Nick得知Frances一段时间负债时直接给了她钱(如果我记错了欢迎指正),在剧里,Frances暂时的贫困很快被卖小说的收入覆盖。也许是很难演绎吧,Bobbi在Frances没钱的时候说I pay you, 写到这里有一些奇怪。跟朋友借钱或者接受朋友暂时的资助,想起来比接受恋人的资助更容易一些,钱的往来会让关系变得更复杂。 从这个角度看,Nick和Frances的关系好难去描述,他们之间总是较着一股劲。如果说Joe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能就是在帅的同时让人相信他不是一个渣男,他对Frances是真爱,他是真的担心自己是不被喜欢不被选择的那个。
三星对于聊天记录,是一个中肯评价,无论是从小说改编剧的角度出发,还是和从Normal People比较的角度出发,的确没那么让人满意,不过我知道无论好不好我都会看完,Beautiful World要是改编也会看,剧的优势在于可以把爱尔兰风光容纳进去,现在哪都去不了,就当作旅游小片来看了。我们不会因为一部作品技术上完美就喜欢,同样也不会因为技术上的缺失就不喜欢,行文,情节,甚至人物都会忘记,只有那股子气质一直在心里围绕,我喜欢Sally Rooney小说改编剧里清冷的阳光和风,我常常想起Normal People女主去瑞典留学时候坐在电脑前给男主写邮件的那个画面,昏沉冷寂的灯光下一个穿着毛衣的女生敲着键盘,想着另一个被她改变也改变着她的人。我们时常孤独,见缝插针地又或者是郑重其事地想一下这一些人,写一些想对他们说的话,这是我想要的静默。
人都是各取所需但也随波逐流,建议看原著,警惕总在文学作品里提伟光正的三观的人,别杠内核,看情绪就好了。
影视改编我只看了两三集。控封在家,浅谈一下。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弗朗西斯,都是尼克。去年看完原著就在等hulu上线,期待了一整年。
在原著里狠狠共情
首先,经典短篇《boring people》,不能同意更多,
两人自遇见之后便默默产生强烈吸引关联,像F这样高敏感的人,影视翻拍完全不能体现原著里细腻有难以启齿的一些小情绪。看小说中两人的互动,有让人的脸血液循环加速的能力,互相的试探总是带来轻微罪恶感但让人上瘾的刺激。
比如我最喜欢的,他们暧昧阶段的各种信息,两人都绝顶聪明的语焉不详,你来我往的聊天记录和相互打趣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似乎尼克实际上在说的是:你思考和感受的方式很美,或者你体验世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很美。收到邮件后的几天里,我都在反复回想这句话。想到它时我会不由自主的微笑,仿佛记起了一个秘而不宣的笑话”
“写信给尼克很轻松,但也有竞技感,令人兴奋,像一场乒乓球比赛,我们对彼此总是轻率无礼.....他是自波比以来我遇到的第一个让我享受聊天的人,这种愉悦是非理性的感官享受,类似我对咖啡和大声放音乐的喜爱,他逗我笑...”
而影视改编里,尼克除了尴尬的断续聊天,没有展现任何这种魅力,一闪而过的短信也都味如嚼蜡,完全没有偷情的礼仪。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两人在梅丽莎生日的,坐在杂物间的洗衣机上第一次接吻,无限火花。
“不好意思,他说。我太嗨了,眼睛都看不清楚。
我嫉妒你。
我把背靠上冰箱,拿手轻轻在脸旁扇风。他举起啤酒瓶,拿它碰我的脸颊。玻璃冰凉湿润到极点,我下意识地猛抽口气。
爽吗?他问。
嗯,不可思议。放在这里怎么样?
我把裙子一边的肩带放下来,他把瓶子抵在我的锁骨上。一滴凝结的冰凉水珠滚过我的肌肤,我打了个寒颤。
太爽了,我说。
他什么也没说。他的耳朵红了,我发现。
放在我大腿背面,我说。
他把瓶子换到另一只手上,拿瓶子靠上我的大腿背面。他冰凉的指尖划过我的皮肤。
像这样?他问。
再紧点。
我们在调情吗?
我亲了他。他默许了。他的嘴里很烫,他把空出的手放在我的腰上,仿佛他想要碰我。我想要他想得不行了,觉得自己蠢透了,什么也没法说,什么也没法做。
几秒后他从我身侧抽走,擦了擦嘴,动作很轻,好像他要确认那个吻还在那儿。
我们大概不该在这里做那个,他说。
我咽了一口口水。我说:我该走了。然后我离开了杂物间,用手指夹着下嘴唇,试图不在脸上流露出任何表情。”
尼克富有魅力谈笑风生,在人群散去和F单独在狭小燥热的空间里用冰啤酒瓶调情一直是我难以忘怀的画面,充满了性张力,而影视改编里,尼克不仅社恐,在聚会上独自躲着忧郁,啤酒瓶情结也是一笔带过,暧昧是有的,但是完全没有磕到。。我尬住了
性张力不够啊不够
羡慕这样自由创作的氛围,警惕总在文学作品里提伟光正的三观的人,别杠内核,看情绪就好了
选角色大多都是素人,F也是圣三一的学生,素颜试镜得到了角色,天然去雕饰
日常羡慕,真好。
只看了两集,因为喜欢原著,不忍心给打低分,希望后面几集好起来求求啦
(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围笑。。
为什么女主憨憨的(原著女主吸引到nick的重要点之一就是她很聪明…)…nick和Frances初识的精神默契的火花没有体现出来,感觉变成了两个社恐结巴的互相体认。第一集Frances在原著中维持住的社交体面在剧集中也变成了明显的冒失和青涩。Nick也是。nick虽然是一个偏内倾被动的人但好像也不等于这样生硬羞涩……他的熟稔的幽默感完全没展现出来。很喜欢的照相的那个情节没有拍下来。两人很频繁的邮件也没有提到。观感就是两人进展有点快得迷惑,中间缺了很多有力支撑,改编得七零八落流水账。
对比起《正常人》几乎如同“璞玉/白纸”的两位主演所迸发的火花(以及随后带来的所有惊喜),这部明显背负赞誉的回归偶尔在行进时流露出“盛名难副”的压力——原著时就不太能想象Joe 真能诠释“Nick”,Sasha和Jemima也已在别的影视剧有更出众的表演与更大的空间,至多仅是让Alison Oliver一人前进(还好很惊喜)。但,它的最基本着迷点是,观众在打开之后得以摒弃某种“包袱”,全然投身于这之下的所有戏剧章节——错误里迷醉,黑暗里看她舔舐伤口,更允许于痛苦中沉沦,感知着众人的爱欲交错以及挣扎拉扯。第四和第五集恍若对“桃片”的平行时空,交叠着夏季情动,一秒记起所有,实属高光;第九集的片尾曲,让人很难不泪流。痛不能自愈,但爱、成长、时间、“真我”都可以。
伦敦的埃莱娜
今天hulu刚上线,看了两集生肉,虽说书里的高敏感内心独白很难展现….暧昧有一点似曾相识,但是说好的性张力呢?我没看出来啊,可能我一直代入玛丽安的脸lol希望后面能好一点
Frances和Bobbi选角气质真的不太符合。。。(Frances应该是清瘦型,Bobbi应该是寸头白女)Jemima是惊喜 Joe还可以吧 ////从第一集来看很不到位改得七零八落,流水账没剧情没细节,不要说点到为止连扫都没扫到
还是怀念《正常人》的不正常
感情真的好复杂,感觉是描述了一种多元的爱情,一段爱情里不止只有两个人,都commit to someone else in a certain way,也许常规看来无法接受,但就是存在。
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这部剧很无聊,因为它12集反反复复就在讲一个东西,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节却很淡化,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那么无聊。你爱她,她爱她,她爱他,他爱她,你们破碎了,她们又连结了,但你自始自终也不能摆脱任何一段关系,whatever。我觉得Joe把一个’sensitive bore’和一个抑郁症者演的很好,因为抑郁症确实就是让人会变得很无聊,很没劲,很温吞。此外这部剧也很不适合深深相信monogamy的人看,估计是不会懂那种身缠在众多关系中的无力,和能受到每段关系滋养的鲜活。ps. Bobbi全剧最attractive应该没人反驳吧,我的观点基本都让她给说完了。
这剧的氛围真的太好了!暧昧夹杂着丝丝脆弱的气息….. 海边和绿荫当背景. 仿佛回到了当年看Call me by ur name的感觉…
EP3 ✅ Frances的选角出乎意料得好,完全没有书里看起来婊气;质感也还不错,情感之间的微妙气氛传达得比较到位,以及作为一个E人不得不承认,如果拍电视剧还是看I人之间暧昧更有气氛,如果是Bobbi那对les的故事大概一集就足够从暗送秋波拍到颠鸾倒凤了
只有我能get到Joe么?他一说话我就心动啊hahhh
原著党看了前三集,Frances和Nick的火花🈚️(明明书里把这个过程写得so hot),Bobbi和Frances的火花🈚️,Melissa和Bobbi的火花也🈚️,人物关系的推进都铺垫得不够,大量细节缺失让人物情绪来得莫名其妙,没看过原著的估计都会以为Frances是个端着的矫情B了吧。观望下后面人物之间的情感张力能不能挽回些吧
看完大部分短评只觉得中国网友不配观看复杂的感情故事。
很INS的电视剧,支撑我看下去的是主创杰出的音乐品味。男主的选角是彻底的最大的致命的失败!人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里里外外都是一个废物,毫无魅力和性吸引力。
其实这部更理想的影视化应该是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那样。但不知道是Sally Rooney话语权太大还是团队太信任这个本子,原著的第一人称原封不动保留,其余三人毫无展开,几乎是逐字逐句照本翻拍,没有任何溢出的内容。尤其在选角并不那么让人代入的情况下(用胡子催熟也没法让人信服这是一对年龄差十来岁的男女),说得好听点是中规中矩,其实就是畏手畏脚。
萨莉鲁尼的遣词造句简直对英文三级水平者都是友好型,莫名想起《祖与占》,情感内核早几十年前新浪潮都玩过了,但经不住导演拍吃饭拍聊天拍洗澡拍走路拍乡间的夏天拍眼神交汇的瞬间,再加上流淌的bgm,就算再复刻几十部“《Frances的生活》我想我都不会腻
主要觉得男主很普通 并没有很帅 完全不心动 很没有说服力了
读过原著。从原著来说《聊天记录》就比《正常人》稍微逊色。原著里除了一些陈词滥调的现代性、都市化症候等分析之外,更重要在呈现新世代通过手机(聊天)来表达情感甚至经营亲密关系的变迁。剧一直比较平,到结尾11和12集突然爆发了,开始展现聊天经营情感的问题:那些你不该错过的现实交锋,都被现代人隐去了。结尾开始交代他们两人为何相爱。手机表达言不及义的部分之外被假设为不会发生的,每个人都以为没有发生,那些缄默的部分却掷地有声,真正触及了生活的内核。导演真有耐心,一直到结尾处才爆发。好剧,期待第二季。
四个角色也就Mellisa好点。Frances讲话时经常轻微晃头,非常像在赶耳边的蚊子。。Nick每次出场say hi,嗓音像咽炎有痰,而且经常莫名呆滞微笑,仿佛在说看我多帅啊。。Bobbi举手投足都是:哎呀,我真聪明。。演员诠释的角色都好呆板啊,人物之间没有性张力,白瞎了这么多床戏。更是白瞎了sally rooney的小说。
这部剧简直是INFP才能共情的剧,看似单调乏味的聊天其实内部暗潮汹涌的情绪之浓烈或许只有内敛而含蓄的高敏感人群才能体味。我从来没有想过像我自己这种人竟然能在影视作品中被百分百完美还原般的呈现出来,必须要致敬导演,作者及演员共同呈现出一部这么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