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潜水艇是如何引领现代动画的——乔希温斯坦没有翻译完,这是剩下的一点内容。
(本片的)艺术家和导演们使用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术。谁也想不到他们会这样将媒介运用在动画中:有这么一场戏,潜水艇从码头出发,一路快速穿过各种会动、活着的场景,包括有一个公园,一个军人雕塑骑着马,似乎在向你行脱帽礼——这些都是用明信片做成的。如果你暂停下来,能看到他们想到了多少精明的点子。
所以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在这我得补充一下背景故事了,因为这很重要,告诉了我们这些精明的点子是如何产生的。那是《辛普森一家》如何产生的,也是制作《黄色潜水艇》中发生的。这就是信任艺术家,让他们放手去做他们的事。这也叫做“我不知道这些苏豪区的嬉皮士们在弄什么鬼,但既然披头士都挂名了,那我想赚钱还是不成问题的吧”。我听说,这些艺术家的压力仅仅来自不想让披头士失望,因为他们都是披头士和披头士音乐的狂热粉丝。有这种压力还挺不错的。
同样,我感觉国王影片(制作本片的卡通公司)并不知道片子最终会是什么样。我认为甚至连披头士自己也不知道。当制作刚开始时,披头士唯一知道的,就是6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许多糟糕的动画。你知道,头大身体小的那种。他们讨厌那种动画,对这部也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只有当他们参观了工作室、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一切后才开始团结起来(为其献力)。(记住,披头士自己没有在本片配音。若干年后我知道这消息时也是震惊了。)
《黄色潜水艇》的制作预算很小。他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时刻——要么没时间、要么没钱去做一些更花哨的,更容易做的东西,所以不得已换一种新的方式。如果你有无数的时间和金钱,我不认为你能创作出伟大的艺术。而且你也肯定不会跟投资方紧密相连。有趣吧?那本会是一个理想的世界,但你没有各种压力来引导你通往伟大的艺术。而《黄色潜水艇》却是一部传递出关于制造理想世界的电影。它是动画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
借楼问一下,影片中那个叫Jeremy/Hilary/Boob的,会不会是影射Bob Dylan?列侬之前也嘲讽过迪伦太痴迷于押韵和费解的隐喻了,这部片子里Boob这个奇怪的生物也是出口成章,句句押韵。。。。(脑洞开大了的话不好意思)
这部片对于我就是题目里的体验。
十几年前,里面的每首歌就已经烂熟于心,但片子一直拖着没看。
直到今天看了这部片。
开始的时候,美丽的家园被坏人攻占,唯一的老船长乘坐祖先的黄色潜水艇惊险逃出的时候,主题曲响起——in the town where I was born, lived a man, who sailed to sea...天哪。。。原来那个“人”就是这位老船长。。。这歌并不是我原来感受到的其乐融融的场景,而是这样一场悲剧的开始(虽然也没怎么悲)
当他们四个遇到空白世界的知识博士时,原来他是那个nowhere man!我突然意识到身为一个宅,被四五十年前的人同情了,那种感觉真是五味杂陈。我想说这种形态到现代已经趋于正常化,不至于你们这么可怜我们。。。不,好吧,还是有点可怜的。
每首歌出来的时候,都值得鼓掌,欢呼。
Glove终将变成love,no终将变回know,破碎的手也将重新握在一起。坏蛋也会被爱和艺术感化。
——
BTW,四重奏、三重奏、二重奏、独奏,坚守pepperland的演奏家们坚持到了最后。这里尾田荣一郎拿去做了海贼王里Brook的剧情。
——
如果现实中的坏人,也这么害怕美妙的音乐和艺术就好了。
讲述了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在半梦半醒之间来到花椒国,这是一个讨厌音乐的地方,正遭遇蓝色恶魔的侵略,老船长弗莱德召集披头士成员一同乘坐黄色潜水艇共同保卫花椒披头士音乐贯穿整个影片中:影片开头用George Marti的弦乐描述祥和的花椒国,接着由Ringo Starr演唱的“黄色潜水艇”则象征着花椒人民的朝气蓬勃。然而好景不长,坏蛋蓝心恶魔开始破坏花椒国的快乐与宁静,老船长征召披头士成员“一起来吧”,联手抗击蓝心恶魔,披头士成员装扮成花椒军士在“帕伯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的音乐中击溃了敌人,维护了他们的信念——“你需要的就是爱”,拯救了花椒国。
加拿大动画导演George Garnett Dunning,披头士的波普视觉艺术
音乐、画面、色彩、造型、想象力全都无懈可击,披头士歌曲与波普艺术和动画的结合,空前绝后。
1. 太高级了!Michael Jackson的mv制作基本上可以看作好莱坞顶尖水平,编剧和歌词结合的非常好,每一个都可以看作制作精良的真人短片,beatles的这个片子野心就更大了,把几首歌用动画电影呈现出来了。画风经典,但剧情天马行空、从心所欲、为所欲为。要能够完全理解创作细节难度不小,艺术史、艺术流
似乎装进了世间所有的绚烂、奇诡、纯真和爱~
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没有音乐怎么能行?没有了音乐就没有了生命。Beatles一行为了拯救花椒王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美和音乐带回来了!60年代的Beatles引领了欧美摇滚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披头士法则"至今也是值得乐团或是其他行业学习的精神。
50周年纪念场,有老人全程跟唱。当摇滚还意味着用爱来对抗忧伤(blue)的时代。旅途一段还是挺有意思的。
它真的好打动我。60年代的美国,我们用音乐和爱来对抗这个纷扰、分立的世界。可以当作一音乐动画,也可以窥探那时的社会心理。还有,谁能给我讲讲什么叫波普艺术......?
He's a real Nowhere Man,Sitting in his Nowhere Land,Making all his nowhere plans for nobody......
一切都由你的思维控制 你要的是爱,最后大家一起唱。。。这要是没嗑药谁信啊
五十周年修复重映观看,气氛好到爆,结尾大家一起唱,还有好多小朋友。披头士真的有种神奇的魔力,他们让一些平时听上去飘渺遥远的甚至像空话套话的比如“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变得触手可及
《迷墙》是看了电影之后去听音乐,《黄色潜水艇》是听了音乐之后来看电影:相较于前者纯粹地迷幻晦涩的MV式表达,后者更像是一部有故事情节的影片里面穿插着音乐,所以比较通俗易懂一些,也因此音乐的部分比较薄弱一些。……都算是前卫的表达方式,自认为前者更牛逼一些。……惊现中文:現在大家一齊唱
卧槽太强了!真别怪每一代看下一代都像垃圾。7080人赶上了全球各个方面boom的好时代。现在除了无尽的、为了盈利铺天盖地的游戏和短视频、引导购物和消费,还有这种惊世之作吗?!
http://www.tudou.com/playlist/showPlayList.do?lid=694717&flush
嬉皮士们的孤心之旅。--短评《黄色潜水艇》『Tab』
很早就知道这部影片,起初以为和《初恋潜水艇》是姊妹篇,同样没看过不敢断定,不过竟然和看似更不沾边的比利亚雷亚尔足球队有关系。下周拍的人像被客户要求PS成波普风,查询关键词后决定一刷。结合去年在798看的安迪沃霍尔展览,又想起了小学时被姐姐安利的一本图画英语书,发现上面的人物也是这个风格。感觉后期要下一番功夫,计划人物抠出来和背景分开调色,高对比度总感觉颜色土炫土炫的,再加上粗糙颗粒感估计就是六十年代美国那味儿了。不是披头士粉丝,欣赏了一晚上音乐也是挺有意思;也不熟悉波普艺术的具体表达方式,似乎有一些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在里面;影片最终还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结尾使用多国文字表达同一个精神内核也很美好。可这美好的愿望似乎也伴随着越战的背景,显得单薄了些。好像不止在美国是这样吧……
神奇,真是最意境的动画,BEATLES果然还是为了和平而战!ROCK N ROLL CAN SAVE THE WORLD。
we all live in the yellow submarine~~yellow submarine~~~oh ~~yellow submarine~~~经典啊,波普视觉冲击颜色真是太明艳了~~~~
某些大开的脑洞印象…… 应该对瑞克和莫蒂有影响吧
all toghter now,all toghter now,all toghter now,all toghter now,all toghter now,all toghter now,all toghter now
老少咸宜的动画片应该是这样的:儿童的眼里看到童趣,成人的眼里看到隐喻,艺术家的眼里看到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