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嘉达

HD中字

主演:瓦德·穆罕默德,莉姆·阿卜杜拉,阿卜杜拉曼·勾汉尼,阿德,苏丹·阿萨夫,阿拉努·萨吉尼,拉法·萨尼,达娜·阿卜杜里拉,雷哈卜·阿迈德,诺芙·萨德,易卜拉欣·莫泽尔,穆罕默德·萨希尔,萨拉·贾比尔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瓦嘉达 剧照 NO.1瓦嘉达 剧照 NO.2瓦嘉达 剧照 NO.3瓦嘉达 剧照 NO.4瓦嘉达 剧照 NO.5瓦嘉达 剧照 NO.6瓦嘉达 剧照 NO.13瓦嘉达 剧照 NO.14瓦嘉达 剧照 NO.15瓦嘉达 剧照 NO.16瓦嘉达 剧照 NO.17瓦嘉达 剧照 NO.18瓦嘉达 剧照 NO.19瓦嘉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瓦嘉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活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郊区的十岁小女孩瓦嘉达(瓦德·穆罕默德 Waad Mohammed 饰),性格乐观开朗,活力四射。虽然她生活的环境传统保守,但小瓦嘉达不仅穿被老师明令禁止的牛仔裤板鞋,还热衷听摇滚乐。一日,瓦嘉达和邻家男孩阿布杜拉(Abdullrahman Al Gohani 饰)打了一架后,刚巧看见一辆崭新的绿色自行车正在售卖。从此,瓦嘉达满脑子都是这两漂亮洋气的自行车,梦想有一天能买下它跟阿布杜拉来一场比赛。然而瓦嘉达的妈妈(黎姆·阿杜拉 Reem Abdullah 饰)却极力反对这件事。因为根据瓦哈比派的教义,女性是不允许骑自行车的,特别是未婚少女。倔强的瓦嘉达只得偷偷的想办法自己筹钱。她在学校努力贩卖自制的小商品,又报名参加了自己一无所知的可兰经有奖背诵比赛。然而社会约束和宗教束缚却始终阻碍着瓦嘉达,难道她就只能屈服于现实么?冰血缉凶第一季落水狗锡人相爱相杀B计划幸福生活在招手逃避者西安大追捕迷离时空(原版)第一季马永贞之英雄血非常小特务:大决战呆瓜对对碰(普通话)笑林小子大话王爱人再生妖女迷行第五季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 第六季交战规则爱丽舍宫的女大厨女人不坏入侵脑细胞2捣婚计划赌霸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毛驴县令之歪打正着飞天侠一枝花与铁臂膊攻壳机动队2.0红颜容丽塔·莫雷诺:一个决定追逐梦想的女孩女王蜂假期请你原谅我 2011将军在上之时空恋人百变大咖秀 第五季冷血霹雳火葬礼上的死亡空手道绵羊第二季绣春伏魔传之大闹扶桑国毁灭之日(上)夜空第一季恩熙红门虎子时来运转国语拥有神之舌的男子腐花之雨水上人家

 长篇影评

 1 ) 她在丛中笑

【一】

之前中东电影基本看的都是伊朗的,因此对伊朗电影有相当的好感。但其它几个国家似乎没什么出品电影的能力,至今也未看到除伊朗外的优秀的中东电影。

在此之外对于沙特阿拉伯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君主专制、富豪王室、石油大国、沙漠绿洲、中东战争、清真大国、对女性严苛、转播体育比赛打马赛克……因为这些,不自觉的就自动屏蔽掉这个国家因为石油而跻身“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这个事实。

当看到他们也有拍电影并且还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奖项的时候,是忍不住要去看看这部电影讲了什么,且与伊朗电影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看完后感觉很不错,干净利落又暖心。这部电影拍摄模式、氛围和表演与伊朗电影大同小异,可能之前出名的伊朗电影大多都与儿童+贫困有关,所以看《瓦嘉达》时一开始瓦嘉达为了自行车一点一点存钱时,第一反应竟是她们家是“买不起自行车的”,看到后面时才恍然大悟是因为女性不准骑车才不给买的。

小学的教材里一直都包括着《社会》这样一本书籍,它属于边缘性课本,老师不会认真教,学生自然也不会认真看,但奇怪的是黄小姐偏偏最喜欢这一本书。每一年级、每一学年的都认认真真看完。印象很深的便是有一章节是介绍外国不同的文化,说近年来埃及的妇女可以骑摩托车,但是面上要罩着黑纱。

那时候还没有宗教的概念,对埃及模模糊糊的印象不过是法老金字塔之类的原始神教,不知道世界上会有那么一个对女性要求极其严厉的伊斯兰教,也不知道埃及早在中国唐朝时期就开始被绿化,所以看到书上特意强调的这一点感到十分不理解也摸不着头脑。

骑个车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后来一个亲戚把放了一辆自行车在我们家,很久都没来认领。我们便轮换着骑出去,在跌跌撞撞中总算学会掌控着它平稳穿过街道。而我们那里是处于西南地区很偏远的一个小镇——所以至少在我看来,在中国不能骑自行车只能是因为买不起,而不是因为你是女性。

【二】

电影里的利雅得看起来干净整洁漂亮,瓦嘉达家里有庭院,铺着华丽地毯,有大电视游戏机,父母都有工作——在沙特阿拉伯不知道算作中产还是普通家庭,总之跟贫穷毫无瓜葛。

瓦嘉达是一个12岁少女,聪明漂亮有主见有勇有谋。

她不愿遵循死板的校规,执着的穿着老师不喜欢的帆布鞋,听摇滚乐穿牛仔裤,戴了黑纱也不要蒙着面,东西被男生抢了也会去抢回来,看到男生骑自行车自己便存钱要去买,即使校长、母亲都强调过女性是不能骑自行车的,仍旧偷偷去学,听古兰经时走神,帮同学传递小纸条(那同学随后便与那男子私奔)……这些事情在阿拉伯世界、在利雅得、在瓦嘉达生活的环境里虽然不至于要遭刑法,但总归是长辈们所不喜欢的,于是瓦嘉达被老师打上离经叛道的标签——幸好瓦嘉达发现古兰经知识竞赛第一名的奖金能够买一辆自行车,在报名参赛后收敛了一段时间,这才没能让女校长有机会发作对她的不满。

瓦嘉达的父母都很疼爱她,但是父亲常常不在家,而母亲为了取悦父亲也时常心不在焉。两个大人好像是相爱的,但又存在着某种隔阂。

因为母亲没能生一个儿子,所以瓦嘉达的奶奶一直张罗着给父亲再找一位媳妇,父亲不承认也不否认,母亲表面装得满不在乎私下却和瓦嘉达去商店挑选漂亮的衣服想以此增添自己的魅力、认认真真做家务、小心翼翼照顾父亲及其朋友,想以此留住父亲。

女校长各种针对瓦嘉达,然而看到瓦嘉达对古兰经上心后态度也缓和下来;学校传闻她让情人装成小偷潜入家里,但她又对两位看杂志(好像在打闹中还相互把手伸进裙子摸了对方的腿还是怎么的)全校通报,说她们做了羞耻的事;当瓦嘉达获得第一名要拿奖金去买一辆自行车时,她又迅速恢复不近人情的模样私自将瓦嘉达的奖金捐去了巴勒斯坦。

影片里阿拉伯的男人们出现的镜头特别少,几乎都是在描述女人,瓦嘉达的母亲、母亲的朋友、瓦嘉达、瓦嘉达的同学、老师清一色的都是女性,她们大都遵循着阿拉伯世界的规矩,不敢逾矩半分,也限制其她女性逾矩。都不需要男性出现便可以维持她们世界的正常运转。

偏偏瓦嘉达是其中的一抹亮色。

她的不安分不传统来得坦坦荡荡大大方方。

她敢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穿衣服,敢去商店告诉老板说给她留一辆自行车,敢从阿卜杜拉手里抢回自己的头巾,也敢与阿卜杜拉单独在天台上玩耍谈心,敢把自己的名字贴在家族树上,敢在赢得第一名后大声地说出想要去买一辆自行车的愿望,最后更是敢于骑着自行车穿过利雅得大街小巷。

其中和自称是自己表哥但实则是男朋友的人私奔的女同学、让情人伪装成小偷偷偷见面的女校长、对司机感到不适只好换一个地方工作的母亲的朋友、想表现洒脱但又难以放手的母亲……她们或多或少都想要打破教规打破传统,可她们只敢悄悄的、私下的、小心翼翼的在边缘徘徊,不敢和瓦嘉达一样站在明面上抗争。

那么多人明明都不喜欢的东西,却不敢去挑战它打破它,因此才会一直被束缚被囚禁。

对比之下瓦嘉达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就显得尤其动人。

她开朗活泼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但她又能够温柔的小心的冷静的大方的去抗争。

又俗世又超然,相当可爱。

另外一点很好的是,影片描述的是抗争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克制的,也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能在这白描似的的叙述结构里感受到属于沙特阿拉伯、属于利雅得平常人家的真实之美。

愈是平淡愈是动人,愈是直白愈是真实。

【三】

最后想说的是伊斯兰教。

不可否认的是自伊斯兰教创立以来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贡献,统一阿拉伯世界,修建寺庙学校传播知识文化,作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打破了两边的固有认知,扩大版图的征战生涯中加深了各地文明的交流,曾经建造的智慧宫、发起的百年翻译运动、建立起的强大帝国都是极其伟大的。

一个宗教能够存在上千年且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他们重文化、重信仰,无论生活富裕或贫穷,都是这样。伊朗的很多电影也是因为刻画了这样的虔诚打动无数观影人的心。你要说每个社会都能发生这样暖心的故事,中东也不例外没什么稀奇。可加了伊斯兰教滤镜的,确实有细微差别,别有一番风味在里头。

所以黄小姐丝毫不怀疑伊斯兰教下的世界存有许多的美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女性权益这一点是真的不大行。

婚事由父母商定自己不能做主、要身着只露眼睛的黑袍、禁止与男性接触、未婚先孕可能会被打死、不准骑车、不准拍照、不准露脸……伊斯兰教本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去粗存精的极具生命力的宗教,在女性权益上不仅不进步反而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挺不好的。

这样一部在任何非穆斯林区基本毫无意义的电影,却因为诞生在阿拉伯国家而获得世界瞩目;仅仅是一个小女孩骑上了自行车我们就能感动不已。

我们不能够因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就接受那样的世界,私认为电影的意义是你要透过它描述的东西看到它背后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只希望女性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男女平权有新发展,因此希望那些地方能涌现更多的瓦嘉达以及一直支持着她们的阿拉伯罕小男子汉们。

 2 ) 阳光沙特小美女

剧情简介:沙特利雅得近郊的十岁女孩Wadjda(Waad Mohammed饰)的愿望是拥有一辆自行车,这样她便可以和邻家男孩Abdullah(Abdulrahman Al-Guhani饰)赛车了。但是她的妈妈(Reem Abdullah饰)并不同意,因为女性骑车在当地被视为禁忌。Wadjda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自己筹钱,无论是在学校努力贩卖自制的小商品,还是报名参加自己一无所知的可兰经有奖背诵比赛。可是社会约束和宗教束缚却始终对她如影随形。

        由沙特女导演Haifaa Al-Mansourz执导的《瓦嘉达》是第一部在沙特全程实景拍摄的电影长片。作为习俗保守的阿拉伯国家,沙特没有电影院也无相关产业。因此,这部反映沙特女性对自由向往的影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如此,《瓦嘉达》也是部贴近生活感人真挚的佳作,自2012年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起便引人瞩目并多次获奖。
       Wadjda(瓦嘉达)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十岁的她虽然生活在传统守旧的沙特首都利雅得,但其性格却十分乐观果敢。她不仅喜欢穿被老师禁止的帆布鞋,也爱听在当地被视为糜糜之音的摇滚乐。Wadjda在与邻家男孩小伙伴Abdullah的一次追打嬉戏后,望着他与其他男孩一起骑车畅游而去,顿生拥有一辆自行车和Abdullah赛车的念头。然而女性骑车是当地的禁忌,她的妈妈自然也没有答允。家长的赠送指望不上,独立聪颖的Wadjda便设法自己筹钱,影片的乐趣也由此递增。比如,她会先和售车老板套近乎以留住她喜欢的那款自行车,同时增产自制的小商品并加价在学校贩卖。
        无奈上得山多终遇虎,Wadjda的小生意还是被老师发现了。面对恪守传统的权威管制,她只好暂停赚钱买车的计划。在这条买车的主线里,Wadjda独自与社会约束和宗教束缚的周旋是自发不懈的。她甚至不惜参加宣传宗教思想的校际可兰经背诵比赛,因为丰厚的冠军奖金可以圆她的自行车梦。尽管她报名前对可兰经一窍不通,对唱诵更是完全外行,但自由自在地骑车已是她勇往直前的信仰。片中另有一条副线,是Wadjda的妈妈试图避免她爸爸为了要儿子而娶二妻的努力。爸爸是疼爱Wadjda的,但其传宗接代的思想也根深蒂固,还会与妻子冷战长期不归。一夫一妻是妈妈的理想,可惜主动权在爸爸的手中。与天真单纯的Wadjda相比,懂得人情世故的妈妈当然是现实的,已不再会飞蛾扑火。
       《瓦嘉达》的主题背景是压抑的,但基调却哀而不伤时有诙谐。勇敢灵气的Wadjda有如一缕春风,为这个沙漠中的国度带来了绿色的希望,也为银幕前的你我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文/一一,英国商报)

 3 ) 难得一见阿拉伯国家

第一次见识沙特影片,耳目一新。

认真观看了两遍。感想/感触不少,简述如下吧。

1、富得冒油。传说中因石油而富裕的阿拉伯国家之一,果然名不虚传。都不用费心寻找,只消看一眼片中女主瓦嘉达吃穿用度即可。

2、女性地位。与其经济发达程度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这些国家里面女性的地位(极低)。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其教育,以教义/规矩/道德形式,把那些禁锢女性条条框框灌输/洗脑你。让你从小就自觉/自愿地黑袍裹身,唯男性动物马首是瞻。女人不能独自出门,不能骑车,不能开车。总之,除了臣服于男人,好像啥都不行。我也是服了,啧啧。

3、男性独尊。在这个国家里,女人不是人,是男人的附属而已。女性各种不可以不允许时时红灯禁行,男人都行都可以处处绿灯任我行。男人不是人,那绝B是神一样的存在。男人可以名正言顺娶4房妻妾,享尽人生香艳声色。

4、女靓男帅。这个国家好像盛产美女帅哥,随便路遇一个男人,都帅得流油。更不用提那些帅出天际的王子们。片中瓦嘉达老爸,以及那个叫阿卜杜拉的小男生,都帅得没天理啊。女人也是,如果能有幸见识那黑袍之下真颜,绝对被惊艳到。瓦嘉达老妈/瓦嘉达本尊/女老师/女校长,甚至老妈那个叫莱拉的闺蜜,都堪称蜜汁爆款啊。那希腊雕塑般的脸蛋,那潭水般深邃无垠的眼神。天呢,简直不要太美。

难得一见,很是喜欢。给良好评价吧,7.8/10分。

 4 ) 太伟大的一部电影

瓦嘉达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她喜欢穿匡威牛仔裤,喜欢听摇滚乐,想要骑上单车和男孩比赛,但是这些统统都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她把匡威涂黑,为了攒钱偷偷编手链卖,甚至参加学校的古兰经诵读大赛,只为赢取高额奖金。

妈妈因为没能给爸爸生个儿子,不得不忍受爸爸长时间的离家,还未离婚却过着被迫分居的生活,她想买一条低胸的红裙子讨好爸爸留住自己的男人,却没有买。

瓦嘉达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却因为发表获奖感言时心直口快说出了自己想要买自行车的梦想,于是奖金被迫捐给了巴基斯坦。

拿着第一名的奖状回到家,看见了难得一见的爸爸,爸爸开心得笑了,祝贺瓦嘉达,瓦嘉达却留下了眼泪,爸爸不关心瓦嘉达的眼泪,他更加关心自己的家族,从来不允许瓦嘉达名字出现在爸爸家族的家族树上,因为她不是儿子。

最终爸爸还是要娶新老婆,妈妈一颗心已经死了,她不再需要去讨好男人了,决心跟女儿一起度过余生,她把希望传承给了女儿,打开门,点亮灯,瓦嘉达梦寐以求的自行车就在门后。

瓦嘉达骑着自行车飞驰在大路上,连男孩也比不过她,前方是更宽的路,更大的世界,更大的梦想。

在沙特这样一个电影本身就是违法的国度里,在这样一个女性没有权力独自出门打电话处处都需要男人监控的国度里,却出现这样伟大的一位女导演,她把镜头瞄准了沙特的女性,给世人们讲述了当下沙特女性的生活现状,她们依旧挣扎在男权和传统思想的淫威下(妈妈),却出现了新思潮,出现了像瓦嘉达这样勇敢自主的新女性,虽然她会面对很多失败和阻碍,但自由的火种却早已在她们的心里种下,世界大同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尽管这需要很多年很多代女性的共同努力和牺牲,但她们一定会迎来一个新世界,是她们的前辈们无法想象的新世界。

海报上的瓦嘉达,黑色的袍子随风飘起,像披风一样潇洒帅气,眼睛看着远方,充满了好奇。姑娘,你一定会走很远。

太伟大的一部电影,太伟大。

 5 ) 骑自行车的阿拉伯少女

乍一看,以为是西亚电影的套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黑板》等等的翻版:一个小女孩想买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妈妈起初不同意,小女孩自己开始攒钱,甚至参加《古兰经》背诵比赛,终于得了冠军赢了奖金却被校长捐出,一切希望落空;沮丧之际,妈妈把自行车作为礼物送给了女儿。如果这是一对父子故事,几可以看作是《小鞋子》的仿作。但在西亚背景下,一对母女的故事,则更具深意。少女骑自行车的禁忌,女子学校里的种种清规,因生瓦嘉达时难产而无法再生育被父亲抛弃的母亲,家谱中不可见的少女……每一处细节都传达着阿拉伯女性的困境与挣扎。
  结尾处,瓦嘉达终于获得心爱的自行车,并如愿与阿卜杜拉在大街上顶着众人的目光比赛骑车。与她两小无猜的阿卜杜拉甚至略带羞怯地说,“等我们长大了,我要娶你”;一切都很温馨甚至有些甜蜜蜜。但瓦嘉达的自行车是妈妈以被抛弃的痛苦换来的,而爸爸妈妈也曾经青梅竹马,甚至至今也两情相悦,但还是无法挣脱“传统”的藩篱。谁又能保证瓦嘉达与阿卜杜拉的未来不是爸爸妈妈悲剧的重演?
  

 6 ) 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瓦嘉达的勇气

沙特阿拉伯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里对人民要求最严格的——偶像崇拜不被允许,只能信奉真主;在公共场合,男女必须隔离,女性要穿黑袍、戴面纱;不可拍摄庙宇、居民住所等,拍摄妇女也是不礼貌的;禁止过度娱乐……种种约束下,沙特长期禁止电影院,想要拍摄电影也非常困难。

而2012年上映的《瓦嘉达》成为了第一部完整由沙特拍摄、制作的电影。女导演只敢躲在车里指导拍摄,女演员们也需要鼓足勇气才敢在公共场合演戏。

在沙特,女性不能骑自行车、摩托车,也不能开车。直到2013年,女性才被允许在出于娱乐目的和男性陪同的条件下骑车。到2018年,女性被允许开车,电影院也重新开放。

沙特阿拉伯作为“石油王国”十分富裕,很多居民的生活也很富庶。片中的小女孩瓦嘉达就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在一所女校读书。

瓦嘉达的梦想是沙特社会无法允许的:拥有一辆自行车。因此即便有钱,瓦嘉达也不能轻易地实现这个梦想。

围绕瓦嘉达如何获得一辆自行车,电影展开了一个现代世俗与宗教传统对抗的家庭故事。

瓦嘉达

女主角瓦嘉达是一个叛逆的女孩,她穿帆布鞋、听摇滚乐、不愿戴头纱。她敢于和刁难母亲的司机顶嘴,也敢捡起同学藏的指甲油给自己涂上。校长要求她穿常规的黑鞋,而瓦嘉达宁愿把帆布鞋的白边涂黑也不愿换鞋。

阿卜杜拉是瓦嘉达最好的玩伴。一天,他们追逐打闹时,阿卜杜拉因为骑着自行车而跑赢了瓦嘉达。瓦嘉达因此下定决心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看上杂货店里的绿色自行车后,她尝试让妈妈给她买下,但遭到了拒绝。

尽管如此,瓦嘉达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用一盒磁带“收买”了杂货店老板,让他为自己留住那辆自行车。

为了攒钱,她在学校偷偷卖自己编的手串,收费帮同学和堂哥传信,最后瞄准了巨额奖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古兰经知识大赛,成功拿到了第一名。

一个对《古兰经》一窍不通的叛逆女孩为了买自行车而赢得了比赛,可以说是十分讽刺了。

然而,因为在台上说出了真实想法,瓦嘉达的奖金被校长擅自捐赠。这个小小的举动,很好地影射了沙特社会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瓦嘉达从不乖乖顺从社会上的那些规则,她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有遵从内心的勇气。她能够无所谓他人的眼光,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可是,坚强的瓦嘉达还是在被剥夺奖金后哭了。对于自己日复一日得努力所换来的成果,她竟完全没有掌控权。

女校长

片中不难看出,女校里的教育,是为了让女孩们能够在将来快速适应和融入男权社会。女校长严格地监督着女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

可即使是这样一位恪守社会规则的女性,曾经也和瓦嘉达一样叛逆过,如今也偷偷往家里带过情人。

在社会对女性的“驯化”和对本性的压抑之下,女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瓦嘉达的母亲

瓦嘉达的母亲是一位传统沙特妇女,努力按着社会标准、按着丈夫喜欢的样子活着。

在沙特,女孩被父母包办婚姻十分常见。瓦嘉达母亲的话和瓦嘉达的同班小女孩被父母嫁给成年男子的事影射了这一点。

幸运的是,瓦嘉达的父母是青梅竹马,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婚。

但这段看似幸福的婚姻,依然经不起世俗观念的打击。不可否认瓦嘉达的父亲爱着妻子和女儿,可这也不影响他希望再娶一个能生男孩的妻子。瓦嘉达的母亲遵从宗教传统,却不能接受宗教所允许的一夫多妻制度。

瓦嘉达的母亲面对男权社会的牢笼终究是无力的。她所能做的最大的回击,不过是给瓦嘉达买下那辆女生不该拥有的自行车。

母亲自己已无力反抗社会,但瓦嘉达可以。这辆自行车寄托着母亲的希望。她希望瓦嘉达快乐,更是希望自己的悲剧不会在女儿身上重演。

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似乎是一个信任宗教传统和世俗观念的男孩,他知道女孩不能骑车,也相信大人们说为真主而死,上天堂能获得70个新娘。

但他可以为了瓦嘉达破例。他不仅是接受瓦嘉达想要骑自行车的想法,还把自己的自行车借给瓦嘉达,亲自教她骑车。他非常暖心地给自行车加上了辅助轮,但这样的举动却伤到了瓦嘉达的自尊。阿卜杜拉二话不说,就马上把轮子取下,想法子安慰瓦嘉达。他不愿看到瓦嘉达流泪。

在看到阿卜杜拉对着瓦嘉达说出“你知道等我们长大了,我会娶你的,对吗?”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很感动的。

我愿意相信童年的经历能让阿卜杜拉的观念不再那么的世俗,而是和瓦嘉达更加靠近。希望阿卜杜拉在长大后也能像小时候一样支持、爱护着瓦嘉达,一起收获真正的幸福。

影片的最后,瓦嘉达如约和阿卜杜拉比赛骑自行车。瓦嘉达赢了。更重要的,是她赢得了自由。

写在最后

虽然《瓦嘉达》是沙特的第一部电影,但无论是小演员还是大人的演技都十分自然和出彩,故事也讲得很完整。比起压抑,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也都较为立体,并不是非黑即白。再传统的女性也有不同意社会对女性的约束的时候;男性有完全不尊重女性的,也有默默帮助女性反抗的,还有像瓦嘉达的父亲这样即便再爱妻女也还是为世俗所困的。

《瓦嘉达》展现的,是一种温和的抗议。它提醒女性要学会在束缚中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也告诉我们平权不止需要女性的力量,还需要男性的支持。影片中的阿卜杜拉和杂货店老板就是这样的男性代表人物。

当然,抛开性别平等,《瓦嘉达》所传递的信息依然适用于所有人——

但愿有梦想的你能够打破旁人的偏见和质疑,成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短评

导演身为女性,因为不能太抛头露面,躲在车里用对讲机控制现场。这个国家第一个女导演。虽然我不在沙特阿拉伯,也没有在伊朗长大,但每次看见这样的剧本,就会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6分钟前
  • 薾苨
  • 力荐

一辆自行车,一部古兰经。

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4星半,沙特的申奥片特来猎奇,评价这么高本带着很高的期望值,结果非但没失望甚至高于期望。觉得不是沙特版的一次别离,而是沙特版的小鞋子,真心真纯~典型的容易拿奖的题材,但作者并没有重蹈此类题材容易用力过猛陷入情绪过度铺张的缺陷。最后母女在阳台上,还有和邻居家男孩的场景,看的又美好又动容。

8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一个普通女孩在男权社会里坚持了自己的小心愿,便如天光般光芒万丈,一个简单故事在宗教制度森严的国度展开,使那份亲情至真至切.女孩本不愿被宗教束缚,可为了自己心爱的单车,不得不颂咏宗教.妈妈本臣服于制度,可被身边的一切冷漠后,她开始背叛制度,一心只为女儿.里程碑一般的电影,意义非凡。

10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Petit conte d’enfant sous le signe de l’émancipation féminine dont la portée socioculturelle contrebalance la faiblesse esthétique. Un récit simple doté d’un scénario conventionnel réussit à nous captiver par son ancrage néoréaliste qui relève un paysage inédit

14分钟前
  • KUMA
  • 还行

。。。。。

15分钟前
  • 夏至
  • 较差

现实又诗意的镜头。配乐不错。故事以自行车为线索,传统却也不做作,常有动人之处。看报道,“沙特阿拉伯第一部在境内取景的影片”,“一个几乎没有电影院的国家的第一位女导演”,“全沙特阿拉伯演员班底”,似乎是影片的卖点。。。倒让人好奇起这位女导演的身份以及影片故事的真实性~嗯嗯

18分钟前
  • freyr
  • 推荐

片尾曲很棒

22分钟前
  • hc9910
  • 较差

小女孩演的挺好

23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因为真实 所以充满力量。相比起伊朗大神们的出神入化 来自近邻沙特的女导演显得青涩直接 但在更加困难的创作环境下 海法曼苏尔进行了对沙特社会现状一次深沉的直视 她让人产生的共鸣 是超越国界的

25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Wadjda,你知道我会娶你吧,以后." Wadjda回眸莞尔一笑.最传统的阿拉伯国家,一个争取自己权利的"叛逆"女孩儿,以小小的视角观察最普通的阿拉伯世界生活,没去过阿拉伯国家的会觉得不可思议,去过的会感叹这便是真实的极致。

28分钟前
  • Martin Conte
  • 力荐

不错

29分钟前
  • 小妖の七七
  • 推荐

尽管影片的政治诉求是明显而强烈的,但曼苏尔做到了展示,而不是讲述故事。不仅瓦嘉达明媚动人,所有的女性都再有故事中的故事。这是文化、宗教与未来的碰撞。相当可观。

3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可爱的小女孩为影片增色不少。影片想传递的东西都很直观,也不难理解。有特点的地方是男人基本缺失,束缚女人反而同样是女人。最后也更有觉醒的意味.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似乎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部电影,拍得相当不错,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展现沙特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压抑中不失幽默和乐观,小女孩的表演真棒。

3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沙國的第一位女性導演,從拍片的堅持和本片女性束縛細節的揭露,在在都能看出她極欲喚起當地女性自覺的強烈決心。本片流暢又充滿情感寓意的手法,令人相當驚艷,首部導演的作品十分成功,大量起用非專業演員的決定,更是讓本片相當自然且具說服力,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39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向来喜欢敢作敢为、聪敏勇敢的女性形象,母亲曾抱的幻想化作支持女儿的行动,这样的自省在大环境下或许还很微弱,但正如这部电影本身,已经足够让人惊喜;高起点的处女作,主题不乏深重,然风格明快,演技自然,光线极为熨帖,甚是好看!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沙特阿拉伯的第一部申奥片,也是一部让人大开眼界的电影,震撼更多的是源自社会环境和女性地位的展示。片中女性的日常活动空间和行为个性被传统的宗教守旧思想无限打压,故事的场景选择都是那些只限于女性出入的地方,电影却并没有抨击什么,只是在展示荒诞的当下,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温和的抗议

4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虽然有个性 有矛盾,但没认同也没感触

49分钟前
  • 忏聒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