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片花,感觉有点像权游,然后就去看《维京:王者之战》。
看完以后觉得片名改成《海上牧云记》更靠谱,维京人真心比不上佩切涅格人(中亚草原八部),光是听到名字就令人望风而逃。海盗怎么跟人比弓马骑射啊,尽管他们在陆地上也用船进攻,那得感谢导演给他们那场大雨,每次大战后导演总要切换到天空云朵,意思风云变幻,我看懂了。
男主弗拉基米尔(普京也有这名字吧,难怪这么推崇)有着詹姆的容貌,蓝礼的排行,琼恩的身世,攸伦的经历…… 他还有着刘备的RP值,刘备的武力值,刘备的技能,刘备的结盟。三国能拍成这样就好看了!三国时候的佩切涅格人在干嘛呢?有兴趣去查查这段历史。
二哥死了(还没结婚),大哥死了(孩子在肚子里),老三上位,两位都没有后人给报仇,只有大哥的部下找了帮佩切涅格人呛呛~
男主看上了大哥的女人~绿袍女,想起一首老歌《安娜》“你没有介绍自己,要我猜猜你的名字~ ”。得不到这个安娜就想得到另一个安娜(罗马公主)。为了得到这个神之礼物,信仰立马从旧神变成了淹神,转变之神速都不带一点犹豫的,首先是因为对旧神没好感;其次我想还是因为那个她,安娜说:“每次下雨的时候你都要想我。”莫非她是淹神派来滴?
所以说男主还是个攸伦,攸伦要去迎娶女王丹尼莉丝,男主要去迎娶罗马公主安娜。攸伦他哥巴隆是从桥上掉下去的,男主他二哥是从桥上被人挤下去的,交通拥堵~
还有印象深刻的就是维京人的狂战士,喝了不知道什么奇怪的酒后怒气值爆发,穿上套装就能以一当百,游戏?
(不能剧透太多)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希望每个人头顶上顶着自个儿的名字,真是脱了马甲就不认识了。看完回来看美剧觉得很亲切,好歹能听懂几句啊。
第一次看俄罗斯的古代电影,还是二刷。最吸引我的还是维京人的战争,野蛮,冲撞,粗暴,血腥,直率。所有的的杀戮来的都是那么的突然与粗暴,来不及准备刀剑就已吻过头颅,每场战争都有其原因,但不容你慢慢辩解和思虑,这就是维京人的痛快和野蛮。
其中穿插的感情线和宗教的信仰,就像是给原本赤裸裸刀片加上了把手,把人和冷兵器结合了一起来,也把感情和杀戮结合了起来。
就整体而言,感觉最终是大王妃的胜利,引导了费拉基米尔取得胜利,也成功传播了基督教。
乌克兰一格里夫纳的正面就印的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弗拉基米尔。
只不过乌克兰货币上的主人公略显呆萌。没有电影里面霸气十足的感觉。
其实主人公也出现在了俄罗斯5卢布上面!只是不那么好发现而已。
五卢布的正面的建筑是位于诺夫哥德的千年纪念碑,从千年纪念碑正中间的留克里雕塑目光向左移动的第一个人就是电影里的主人公。
乌克兰一格里夫纳的背面是主人公营造的以他命名的城堡。
关于这个建筑可以百度。
电影中男主角的儿子出现在了乌克兰的二格里夫纳。
乌克兰二格里夫纳的背面是有其棺椁的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不是俄罗斯五卢布正面那个圣索菲亚大教堂,更不是土耳其那个圣索菲亚大教堂,当然也不是哈尔滨那个圣索菲亚大教堂。她们几个只是名字一样罢了)
很巧的是在俄罗斯联邦的1000卢布上也有主人公儿子的雕塑,只不过这次是他的纪念碑。
电影中男主角的老婆,也就是乌克兰二格里夫纳和俄罗斯一千卢布正面印的他儿子的亲妈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印在了瑞典王国的20克朗的背面。
瑞典20克朗的背面是瑞典王国的思科纳省,正是电影中女主角生活过的地方。 20克朗背面的情景是出自唯一一个儿童文学获奖的诺贝尓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夫(20克朗的正面印刷人物)笔下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至于电影中的女主角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中世纪的欧洲,挪威王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温塞特(500挪威克朗正面印刷人物)笔下的《神娘、主人、十字架》里面描写的淋漓尽致。
5星,真实历史题材,俄罗斯就是维京人后裔,“罗斯”在维京语里就是“船手”的意思。中世纪早期一批维京人沿大河向内陆迁徙,或航海绕道地中海来到了黑海附近。一个维京部落“瓦格良”部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到本片主角时已经发展成了东欧第一大国,并正式皈依基督教。但不久之后基辅罗斯国被蒙古大军灭了。罗斯人残部退守莫斯科,而故地被叫做“诺克兰”,意思是老区,也就是现在的乌克兰。
《维京:王者之战》一上映就兴匆匆的跑去看了,朋友们都以为我对「王者~~」一类的电影茗有迷之好感2333 当然不是,主要是因为看到俄罗斯电影,很是好奇 話說前些天看完后本想直接给评,思来想去还是先做了些小功课,了解一下历史背景,虽然不会用在此次影评上,但满足了我考据强迫症的习惯 若要简短给这部电影评价,我认为:本片很吃观众口味,有亮点有硬商,因此无法形成良好口碑非常合理。 以下就是我认为的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叙事: 男主角的情感描述虽然前期已有铺陈但在结尾处的转变过猛稍显尴尬,整体观看下来就是95%战斗+5%的宗教,其中结尾处的宗教意味就包含了4.9%,使得全片叙述破碎甚至突兀。 人物刻划: 同样是尴尬,本片三王子弗拉基米尔可说是男主角/唯一主角,次角则包含了他的家臣、两位女性(他的妻子、大嫂),家臣另提,情感发展上虽不完美但相对完整,但男主角与两位女角在刻划上硬伤无数。 1.男主角:弗拉基米尔出场设置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个多数电影会出场的伟光正男主角,他爱面子、脾气冲、滥情、本性不坏。 通篇并未提及这位身世遭人唾弃的三王子何以聚拢人心,毕竟打打打杀杀杀并且还能击退敌人,这就够了,但一对上两位女角就很尬,并且是三位角色一起尬。 2.女一:首先是这位正室,这位金发姑娘罗格涅达一出场同样得我好感,她直来直往不掩饰情绪,开始她与弗拉基米尔的对手戏我看的蛮开心的,难得可以看见一位(凭喜好)主导自己婚姻的公主。不过大家都知道不听命主角的大多运势不好,罗格涅达公主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国家、包括父母,她年幼的弟弟形同人质,这意味着公主为着幼弟的安全而屈从于弗拉基米尔之下……上面这样的陈述听起来没啥问题,不过人物性格的转变就显得奇怪,电影给了这位金发妹子意味深长的镜头,包括她对弗拉基米尔的怨恨、深情款款、与大嫂的争宠、听壁角得知丈夫又要娶妻时的惊恐,这些镜头可以当作是为了丰富罗格涅达而设计,但转变毫无来由,且镜头误导了观众去猜测这位女性对于接下来的剧情转折占有重大意义──并没有,就是纯粹的给了这位美人镜头,我们可从其中推测她或许对丈夫又爱又恨,但讯息依然单薄,显得鸡肋可惜。 3.女二:接着是小三……弗拉基米尔的大嫂,史书称「可能叫尤莉雅,一位拜占庭修女」。拿现代人眼光去判定娶自己亡兄妻子是对是错毫无意义,这其中不只情.欲还包含了权力继承、安抚兄长旧部,影视作品用爱情去美化这个过程也并非不可以,但就像前面提到的,尴尬。 这位尤莉雅一出场就跟罗格涅达走完全不同的路线,知性、优雅,同时还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这个设置为电影的结尾埋伏笔,虽然撑起这个伏笔的理由有点不足。不管如何,最开始她被弗拉基米尔所俘,在与丈夫重逢时两人的互动没有恋爱酸臭味,但也可以看出他们互信互重。或许尤莉雅相信弗拉基米尔不是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或许她仁慈得出场设置让她决定原谅这位小叔。可随着剧情中段给了她分外多的美丽镜头我就发现不妙了,尤莉雅毫无来由的就跟弗拉基米尔发展出了暧昧,且超乎大嫂小叔的心灵相依情谊。 弗拉基米尔要多找几个女人没问题,历史就是这样写,权力博弈下,贵族多找小王、小三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弗拉基米尔当时对罗马使节霸气一句「我不要黄金,我要安妮」──他要迎娶拜占庭、当时已知世界最高贵的女性,这非常合理,也让这个富有野心的人物更添魅力。而他要搞儿女情长也可以,强娶第一美人、勾搭大嫂,历史也是这样写,电影想要美化、不至于伤风败俗去掉强.奸设定是情有可原,可惜就败在那描写不利的的儿女情长上。 说到这里好像我非常不喜欢这一部电影,正好相反,虽然我是女性,但偏好看战争片,也很喜歡這部片。 《维京:王者之战》险些要跨入R级,镜头并未带观众直面断肢、血肉模糊的场景,不过光靠战斗场面、原始的战前仪式、烧杀掳掠,同样可以让我感受到满屏幕的贺尔蒙味与厮杀的酣畅感,这种几个镜头就营造出的原始、迷信富有力度且深得我心,让我觉得自己正在看伯纳德康威尔《亞瑟王》、《萨克逊编年史》,这是权游、斯巴达克斯都不能给我的享受。 最后,话外提几个槽点,关于男主角的颜: 1.有些角度他好像囧.雪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人脸辨识有问题 2.男主角的鼻梁歪的有点明显啊,不错不错,这样才有时常参与械斗的真实感2333
入夜时分,打开电脑看了一部16年的俄罗斯大片《维京:王者之战》。电影是按照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来,沉郁厚重的画面,残忍的搏斗,英雄传奇人物面临绝境的几次起死回生,更有美艳如花的绝代佳人。遥远异域的传说,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自有它独特的魅力。 两个小时的电影,凝缩了一段古罗斯帝国的开国史。翻阅了一下相关资料,弗拉基米尔一世是上个千年末古罗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东斯拉夫民族引进西方基督教做出了巨大贡献。故事的开头,就如翻开一部血腥的野蛮人争斗史,杀戮贯穿了整个电影,直至最后镜头投向宗教的浸礼,一片祥和结束。印象深刻的地方不仅仅是东斯拉夫民族在战场上的凶悍,也处处透着儿女情长的温柔场面。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只不过是该片英雄主义的一个衬托。聪明智慧的导演,并没有将故事引入到勾心斗角的阴暗面。浓烈的啤酒花背后,是广袤的原野,是金黄的斜阳,是碧波荡漾的海水,也是那皑皑白雪上的不灭火光。 残酷的自然环境,没有使人们放弃对美好的向往。距离的美,不只是存在个体之间,更是闪光在群体的欢呼与渴望中,更是跨越千年对于久远往事的一种美好想象。看完这部电影,感觉整部片子对历史的美化是具体的,对宗教的虔诚是发自内心的。 个人印象里,这些年来,除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外,很少能再想起其他优秀的俄罗斯电影。有点遗憾的是,现在看到的维京之王,约莫的有了一些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影子。也许,这个世界正在走向同一化,市场的开拓才是影片更重要的任务。借用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看电影如此,文化传播也是这样。观者的眼光,会由于五光十色而疲劳,也会因为过于单调而困扰。长久的专注于某一件事物,总会有一些乏味的感觉在,如是,需要抬起头来,打开窗户,去呼吸一些冬日里特有的清冷空气了。
还以为是烂片....没想到能勉强到及格线。拍的有模有样的,尤其造型、场景美术方面,好几场戏的视听也可圈可点。俄罗斯票房年冠,工业程度可一窥。不过无可奈何的乱世枭雄式剧本写的较为笨拙陈旧,人物也都较为脸谱无趣,可以说是很多流水史诗的通病了....
一部还算不错的第三罗马性自我催眠 维京人代表的丰饶之力 愚昧但朴素的斯拉夫异教 脸谱化严重的内亚游牧民 以及代表秩序文明的拜占庭 在扭曲历史现实之余 赋予更多史诗色彩。奇怪的片名带来噱头 如果叫《弗拉基米尔》或者《罗斯受洗前传》 都要妥当很多 不过当真那般 可能也就不会引进叻
科普一下,战斗民族不是称赞俄罗斯人骁勇善战,事实上老毛子战绩差到极致,从公国到苏联,只有忽悠炮灰和欺负弱小的本事。不是靠天气和境内远古水平的道路建设,已经被亡无数次了。战斗民族是称赞北极熊人民非常中二,类似咱北方话彪乎乎。说到电影。。。人造脸盲我只服这部电影。还有一部是绝命海拔
以为是战斗民族建国史,原来只是蛮族基督教化史……想起加缪讲古希腊向基督教文明转变过程最重要一点是涅墨西斯-报应女神和复仇女神的消亡。后者永远在大地上追逐血亲相弑者……颇类中国春秋大复仇观。而基督教只需面对上帝及其代理人忏悔即可免除罪孽,成为“圣徒”。没有因果,取而代之末日审判……
杀,杀,杀,有战略眼光
作为个俄五毛,对毛片总是满怀期望,这些年却一次次失望。文艺和商业皆让人伤心。关于基辅罗斯和毛子民族及其信仰的兴起,该片拍的莫名其妙乱七八糟,就像彼得堡冬天雪地里常见那些醉鬼,胡言乱语胡乱挥打。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有了酒狂般的诗兴。
本来好奇俄罗斯人怎么拍这个题材,查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个牛人的存在:他集合了维京人为自己的俄罗斯服务。如果按照美剧的布景等等来做标准,这个剧好像在布景跟道具上做了很多努力。
维京人还是请看《维京传奇》。不是说这个不好看,动作画面很有权力的游戏的感觉,还是很血腥很爽的。但是记老毛子的名字太难了,你让我怎么入戏!
第一次看俄国片,制作非常精良。场面恢宏大气,历史主题明确。极具爱国注意教育的精神,挺棒的!
嗑药男强奸嘴贱女后,以正义之名设计鸿门宴杀死哥哥,勾搭嫂子,然后利用嫂子妄图成为罗马大帝的女婿,破城后看见金子发了狂,放下了屠刀,喝了另一盆迷幻剂,幻觉出一大群白衣人在河里洗澡,圣洁的光辉照大地。完。
人名真的是记不住啊,人脸也没记住几个,一打仗就不知道是哪两边为啥打,不是电影的错,文化差异啊…
难怪俄罗斯是个战斗民族,原来维京人就是他们。最后的净化我就不吐槽了,上帝原谅我想吐槽的心。。。是不是我们国家打战比较会动点脑子讲究下战术啥的,而不是像他们依靠蛮力怪力神力啥的,不过也是,我们亚洲人这身板子还不动点脑,分分钟就被这些维京人秒灭了。。
一个很怂的私生子王子,因为身份,反复经历效忠、背叛、抛弃,从一个暴躁又无能的性欲野兽,变成一个脑残又伪善的虔教徒。这里面体现的不是宗教的力量,而是编剧为了艺术效果,对历史的篡改。除了服装,道具还不错
维京人的冷兵器之战,战斗民族的杀与操之歌。终于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俄罗斯语的俄罗斯片(可惜之前的《他是龙》在大陆上映只有英语配音)。战斗民族的古代战争戏简直和阿三的古代战争戏一样精彩彪悍!!Irina太美了~~!!!感觉比弗拉基美尔的妻子还要美~。
叙事有点老套,算是及格之作。战斗种族就是直爽,丝毫不避讳弗拉基米尔大公做过的杀兄抢妻诸多恶事。古代罗斯的大战简直没法看,粗糙简陋如乡间部族殴斗。普京大帝说得二刷,是对脸盲患者说的吧!人名复杂,人物诸多,脸盲患者能看哭!
看得我全程脸盲症发作。片子还好,相当直男的片子,战争场面不错,血腥暴力,道具细节也很好。可惜男主设定太怪了,单纯到傻一样,多亏兄弟们厉害。另外,结尾走向非常神奇。
基辅罗斯帝国的崛起。
近年俄罗斯制作的历史片真是越来越大场面了,是哪个寡头买了相关产业咩?弗拉基米尔王子逆袭与带领罗斯人民受东正教洗礼的故事....男人看应该可以打四星
战斗民族版冰与火之歌,完全浪费了维京海盗这么好的题材,全片透着一股浓浓的山寨感和廉价感,主题一度跑偏。唯一看点在于演员,这种题材战斗民族基本不用费太大劲化妆,拿把剑就能直接上。
大型基督教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