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地概括下,《血战钢锯岭》讲的是一个非主流英雄的诞生的故事。在战争渐渐远离公众视野的年代,一部优秀的战争片能让人们重温血与火的灼热,亲临那个枪林弹雨,尸横遍野的悲壮现场,从而前所未有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反对战争的再次发动。《血战钢锯岭》正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奥斯卡金像奖导演梅尔·吉布森堪称这个时代最适合执导它的天才创作者,用仅为4200w美元的小成本拍出了上亿投资的大片质感。战争场面血腥惨烈,救人情节动魄揪心,《血战钢锯岭》带给观众是无比震撼的观影体验。久违银幕的男性热血,回眸历史的沧桑厚重,与时代浮沉的大气恢弘,都精准而完美地浓缩在了这部电影中,令人叹为观止。
不玩结构,不秀技巧,在开头短暂地对战场进行慢镜头呈现后,导演遵循人物成长经历,从童年生活开始对男主角戴斯蒙德·道斯展开了介绍。误伤亲兄弟,陷入了深深忏悔;情窦初开,和女友互许终身;穿上戎装,在军营中接受磨炼。直到这里,剧情仍十分常规,但马上迎来了分界点:戴斯蒙德拒绝拿枪,而他因此遇上了被排挤,开除,乃至被起诉的一系列麻烦。
这时,影片对戴斯蒙德家庭的铺垫便派上了用场。他的父亲是一战老兵,在家中却是一个冲动的醉鬼,戴斯蒙德曾目睹父亲伶仃大醉后举枪对准母亲的危险行为。于是,影片提出了第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父亲是一个好军人,是国家表彰的英雄,但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爸爸。他把战争对他造成的伤害转移到了妻子和孩子身上。为国家牺牲至此是值得提倡的吗?自身的遭遇令戴斯蒙德下定决心,绝不拿起枪。这个看似幼稚和赌气的行为,在常人眼中简直不能算是一件事情,正如女友所劝:你就不能装模作样地拿一下吗?但他毫不让步,这是他不能妥协的原则。
然而,戴斯蒙德的固执让他陷入了危机。军队要求绝对服从,缺乏对待少数派的包容机制,这让他成为例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怀着做一名医疗兵的目标不仅没有实现,还被视为异端,管理者想方设法地要把他赶出军队。此时他的战争已经到来,即对抗纪律。他要为自己争取不拿枪的自由。如何在纪律森严而不近人情的军队中获得自己坚持想要的自由,这是影片的第二个争议话题。
为了解救戴斯蒙德,身为老兵的父亲再度登场。此时我有一种错觉,父亲在出于父爱搭救儿子的同时,还仿佛在搭救年轻时的自己。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尽管在战争中活了下来并荣归故里,但父亲生活得分外浑噩与潦倒,根本不像是个英雄。得知一个儿子没经过商量就去参军后,父亲明显不赞成。我想,父亲害怕的无疑是儿子们即便活着归来,也会变成自己这样。后者和死亡,都是他不愿看到的。当父亲发现儿子执拗到这般地步,心中何尝没有闪过一丝欣慰,因为至少他不会重蹈自己的覆辙。
回到戴斯蒙德为自己争取不拿枪的自由上来。军队机械化管理的必然恶果,是将每一个人能改造成上好发条就精准无误运行的机器。但个性泯灭的同时,人性还剩下多少呢?因此,不拿枪只是件小事,但关系到戴斯蒙德对自我精神完整的捍卫。而这是军人们往往失去的东西,而致命的是,他们难以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正是这种自由的失去,让他们一辈子被困在了战场。
某种角度而言,他们已经死在了战场上,当戴斯蒙德的父亲行尸走肉般地回到家,余生便在战场和对战场的痛苦回忆中蹉跎和消磨,走不出去了。说的严重一点,他们毫不犹豫地杀人的时候,就已经自杀了。父亲作为反例,旨在说明战争使人异化,以及戴斯蒙德为了抵抗这种异化所做的努力。
从累赘眼中钉,到无害化,再到新英雄,影片以戴斯蒙德在战友眼中的改变为线索,组织了后半部分的剧情。《血战钢锯岭》最为催泪的部分,是戴斯蒙德在体力透支时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线开始生死未卜的救援。这是他的独有的傻与痴。因为他的敌人,是死神。
有人曾试图教会他“聪明”一点,用“别救了,自身难保;别救了,反正他也活不下来”等话劝他。但他一次又一次不自量力地回到炼狱般的战场上,背回一个又一个战友,顾不上去做这种得失判断和利弊分析。
哪怕是一个孩子都知道,有些事情因为概率之小是不值得冒险一试的,尤其是用生命去冒险,但戴斯蒙德学不会,也不想学会这样的计算。这便是他可贵可敬之处了。因为,他战胜的不是死神,亦不是概率,而是人类在二者之前的畏惧和退缩。
戴斯蒙德是惨绝人寰的战争为数不多的真正幸存者,因为他目睹死亡,知道其残酷的同时没有成为其帮手,而是凭一己之力,在它手中抢夺生命,和他争分夺秒地赛跑,他甚至还救了几个日本士兵。他的善良,宽容,爱都在他身上健康地活着,没有因为战争死去,而他,也成功救活了他战友身上这些已经奄奄一息的美好情感。正因它们的存在,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免于荒芜。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理解戴斯蒙德的这份信念,影片还花不小的篇幅展现了了宗教元素。如戴斯蒙德手握圣经祷告;战场救援归来后,洗去身上的血污,宛如化身上帝,成为了全队的精神支柱;而在负伤后被抬上担架往下运送时,远方光芒穿破云层,仿佛神明降临,当然这可能是个人的幻觉。戴斯蒙德毕竟不是神,除了自己,他没法做到让任何一个人不去杀人;但救回了生命的那一刻,他离上帝最近。
《血战钢锯岭》改编自真人真事,主人公戴斯蒙德在历史上确有原型,靠着自己的双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救回75个人壮举(这不是具体数目,究竟救了多少人,当事人也记不清了)。曾经为难他的队长,在片尾的采访中流着眼泪说,没想到是他救了我;当错看,误会都被解决开,戴斯蒙德依旧是一个腼腆,青涩,平凡而不计前嫌的大男孩。萨姆·沃辛顿扮演的军官对他说:我不知道你的信仰是什么,但我知道你的信仰如此坚定。一个非主流英雄的形象在影片中诞生了。
但个人认为,生命得救其实不是影片最感人之处。最打动我的,是一个非主流在对其不友好的社会里,找到了容身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一席之地。在《血战钢锯岭》中,主流曾经想要扼杀,说得客气一点,收编非主流戴斯蒙德,但最终承认了这种做法的错误和荒谬,并为非主流献上了赞美和认同,心悦诚服地,心怀愧疚地,充满尊敬地接纳了它。
通过这场战争,人们意识到了非主流看似格格不入,处处和主流唱反调;但却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对主流的超越。大部分人做到的,他做不到;但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这一次,主流认输了;但人们全都同意,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败北。
《血战钢锯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非主流与主流共存同时感化主流的案例,但同时应注意:它具有偶然性。如果男主的父亲没有托老战友大领导写那一封信,这个勇敢但并不被人所理解的士兵是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的。正是他的稀有令我们得以反思主流社会的层层筛选机制,其看似稳妥与保险的做法背后,是过滤掉被视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认同的异己,最终得到了一群平庸的最大公约数,显然,戴斯蒙德是不能被它整除的。
一个社会更需要公倍数,而不是公约数来团结,同样地,一个军队也是。最后,成了作战队伍的精神支柱的戴斯蒙德正是如此。他曾因拒绝拿枪而被质疑为懦夫和精神失常,但事实证明,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傻瓜;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正是这样的选择,拯救了我们。那时我们将多么庆幸,我们保留了他们犯傻的自由。
只有一种单一价值观被认同的世界是可怕的,因为那里人人精明,深谙明哲保身,做出理性无比同时也难免冷血的一致选择。戴斯蒙德做了那个不识抬举的反对者,在营救的那一刻,他心中只剩下单纯的一句话“上帝,让我再救一个”,这时的他多么像是愚公,徒手在地狱和人间搬运生命。只不过,这不是一个神明最后显灵的童话,但他最终让一种上帝般崇高与博大的情感在战士们心中复明。
我们总是把奖章送给死者和先烈,歌颂他们为国家和后人做出的牺牲。但我们是否曾想过,战士们其实最想要的嘉奖,是活着看到和平与胜利到来的那一天,而不是成为一具被缅怀的冰冷尸体。为国家而战和为自己而战并不矛盾,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相反,活着却难得多,而救活一个人,则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何一个战地医生如此打动人们的原因。他不仅减轻了士兵对死亡的恐惧,更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勇敢和忠诚。
戴斯蒙德曾在军事法庭上说,有人因为体检不合格不能入伍而自杀了。这是一个非主流的极端案例,因为不能融入主流,所以选择毁灭。这是令人害怕的。我们主张社会应该多元的时候,总是难以避免对那些边缘人心存芥蒂;所谓主流的权力不能过大,至少不能大到驯化个人,那就变成洗脑了;维系社会和人心是不能靠暴力训诫的,至少从某一个角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主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主流的支持,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支持方式,这是我心中文明社会最高级的形式。战争摧毁了文明,而戴斯蒙德让文明在战场上重建。这是他真正英雄之处所在。(作者知乎ID:赵未青)
我竟然没有一点点防备,被《血战钢锯岭》硬生生捅哭了3次!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贴切的评价。对于我这个小老司机的山东爷们,太罕见了!上一次看电影抹眼泪,还是《肖申克的救赎》的最后,安迪在雨中重获自由的那一声呐喊。
在观看之前,祥子对这部电影期望值做了很大保留。首先是呆萌略帅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能否表现出我们认为的美国大兵形象?
可实际上,我给加菲跪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演技颠覆了我对加菲的认识!
另一个原因,是在预告片中反复出现男主道哥从小长大的经历和谈情说爱的镜头。
战争片最忌讳拖泥带水的情感戏,也很担心《血战》会重蹈《珍珠港》覆辙,因为生硬的三角恋爱毁了一部好题材。
也多虑了。
这些参军之前的情节,都是为了服务这个一根筋轴的、能把钢钳崩出豁牙的医务兵。
小时候打架干不过,一起之气抡起板砖就砸向兄弟脑袋,差点闹出人命。
看见漂亮妹子,也毫不害臊的直勾勾盯着姑娘。还不知道妹子是啥想法就宣示“麻麻我要那姑娘给我生崽子”。
第二次见面就很霸道总裁范的强吻人家,姑娘一巴掌呼过来,道哥反倒蒙圈了:我以为你会喜欢呢!
乖乖!要是把妹都能这样,我天朝3000多万单身汉岂不是在看完电影后,拉住身边的妹子来个壁咚就能妥妥告别单身啦!
而妹子竟然真和这个在任何时候都面带微笑的直男好上了!
而这个性格一直延续到参军、战场。
道哥因为耶稣的一句“不要杀戮”,拒绝持枪上战场。他认为,参军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救人。
宁愿冒着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延误婚期也不改初衷。
硬的像块臭石头!
在被长官讽刺“千万不要指望道哥在战场上救你们”后,道哥硬是凭着“再救一个”的坚强信念,一己之力救出了75个战友。
也许是由于道哥的虔诚真的感动了耶稣,子弹也跟长了眼一样,绕开道哥飞一会,生怕碰到这块“臭石头”,自己就变成了豆腐花。
事后还有一个日本狙击手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跟见鬼了一样子弹会卡壳。
也由于道哥的信念,整个军队被感动了,把生死置之度外,甘愿再次跳入钢锯岭这个火葬场。
绝大多数影迷在看完《血战钢锯岭》后的第一反应是,超燃!
但何止是燃,简直是燃到残暴的地步!
总菊的情绪肯定是先被感染了,给我们做了一次完美的表率:不足30s的删节。这可是逆天的表现啊!
因为《血战》的战场,充满着“肝肠与炮弹齐飞,脑浆与子弹共舞”的血腥画面。大屏幕就赤裸裸的将残肢断腿、心肝脾肺在你面前生掏,就像自己在战地收尸。这电影要是用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拍摄方法展现,会让诸多影迷跟士兵一样,留下战后阴影。
而实景拍摄极为逼真的爆炸场景直撞眼球,比任何电脑特技都来的实在。加上震撼的环绕立体重低音,如身临其境般,代入感超强。
尤其是在被道哥激励、最后一次奔赴钢锯岭决战时,每个士兵面刻不屑死神的表情,雄赳赳气昂昂的把大杀四方的气势倒灌到每个观者的脑神经。
双手握拳,汗毛直立。
但这种燃,却不是我们通常看的战争片:
眼看胜利在望,三军将士怒目圆睁,就等一声浑厚嘹亮的冲锋号,杀入阵中、刺刀见红的去捍卫胜利的激愤。
不是那种忍不住想钻入屏幕、跳入战斗,同仇敌忾杀人的情绪。
而是当我们看见士兵目睹战争时那种恐惧的眼神,跟他们一样,不论情绪还是行动,都像被焊枪定住了一般,不听使唤。
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坚强的大心脏,看见鬼门关就在下一步,也会恐惧要不要继续。
真实的燃,过后就是一团灰。
这种燃,也不单纯是肾上腺激素冲破重重关卡,汇入血液直顶脑门引发的冲动,
更多的是道哥“再救一个”精神感染每个观者,触发的情绪迅速在心中集聚,就等一颗炮弹落地,瞬间点燃。
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过瘾,更是心里强有力的震撼!
眼眶干了又湿。
这也是祥子继《肖申克的救赎》后,再一次认识到信念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竟真的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如果你也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千万不要吝惜你的“卧槽”,
因为这两个字在这影院太常见了。
而更多“卧槽”,也是对这部电影,最高的评价!
看完之后不敢相信,觉得好莱坞主旋律真敢吹啊……
上网一查,发现这片子居然大多数都是真的,而且历史上的戴斯蒙·道斯这人比电影更神,真英雄,也可以说是真二杆子……
道哥这人是标准红脖子,农民、拜上帝、估计投票只投共和党。他们家信的是个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aventists, 根据‘不悔’的回帖修改)的小教会。他确实不肯用武器,但除了第六诫之外更多是因为童年阴影,他爹喝醉了差点毙了他舅舅,道哥看着老爹被警察带走,发誓绝不碰枪。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道哥是船厂工人,确实有资格留在后方,但他还是入伍了;入伍后他确实拒绝碰枪,因为信(shen)仰(jing)被军法处置,他被定为“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后来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荣誉勋章的拒服兵役者。(2016-12-09编辑:勋章名字根据评论更正。)
钢锯岭的确是个400尺(一百多米)高的峭壁,美军登陆后确实在上面挂了个下船用的绳网当楼梯,电影里没演的是,那绳网是包括道哥在内的三个志愿者挂上去的。我猜他们本来想过把这段放在电影里的,所以之前拍了些道哥爬山的片段。
不过这不是最扯的,最扯的部分导演不敢拍。
当时美军攻上去后被日本人打了下去,电影里那段人海战术A过去拍得精彩,但其实太小看日本人。根据战报,日本人在山腹里构建了蜘蛛网一样的暗道和工事,放美国人上来然后立刻发动,美军其实是立足未稳、被日本人用火力拍垮的。
全军溃退后道哥不走,独自留下救人,开始无敌状态的表演。包括在火线上包扎、提血浆输血,从距离日军阵地只有不到十米的地方拖回来一个伤员。
最扯的是,他竟然在枪林弹雨里忙活了十几个小时而毫发无伤。事后还有自称狙击手的日本俘虏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子弹都会卡壳。
当时一片混乱,道哥救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他们营长要报一百,道哥自己谦虚说也就五十来个,双方最后妥协报了七十五人。
第二次攻打钢锯岭前他确实获准读经(因为是星期六,我试过理解他们那个教派非要在星期六做礼拜,结果发现自己英文其实不怎么样)。而这次美军成功拿下了钢锯岭,道哥忘了开挂、被手榴弹炸飞。也可能是星期六上班,他们教派的上帝生气了。
道哥被炸飞之后电影就算结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哥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在被担架抬下去的路上,道哥自己滚下担架,因为发现了另一个伤员,他要把担架让给战友,然后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时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块弹片,路上还被日军狙击手打了一枪。
不过,尽管梅尔吉布森各种打折收敛低调处理(天哪想不到我居然有一天会这么说梅尔吉布森),电影和现实的最大的不同仍(yong)然(yuan)是脸。
真实的道哥当然不是蜘蛛侠,他的画风是这样的……
不过道嫂长得还真不错,最难得的是人好:二战结束后伤兵满地走,伤残补助不高,道哥重伤后在医院进出了几年,之后一直无法全职工作,道嫂去考了护士牌养家(电影里这段是虚构的,其实两人是在教堂认识的)。
2016-12-08 补充:
关于野史中日本狙击手卡壳多少次的掰扯:
看完后其实一直挺惋惜的,好好的故事为啥就不够劲呢?想了一天,大概明白了:也许这部电影并没有想做成与《拯救大兵瑞恩》一样的人文层次,甚至也没想做到《勇敢的心》的层面。光从电影名就能推断出一二了。上述两部,再加上《战马》《爱国者》,没有一个是直接体现战争,而这部电影则干脆以阵地或战役名命名。也许,它是想参考《硫磺岛家书》,但还是从电影名上看,“家书”一下子让硫磺岛战役有了厚重的人文依托,不仅是一场惨烈的战役而已---每个士兵不是简单的杀人机器,一封封家书让士兵回归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钢锯岭》则不仅没有以Doss命名,更连“家书”都没有,中文译名更直白《血战钢锯岭》---这本身就是在强调或突出这部电影的精髓乃在于描绘战场的惨烈了,就直接扔掉了人文深度的可能。而看影片短评里观众的话---“热血”、“燃”等👴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如果仅仅突出战场的惨烈,那跟游戏、跟血浆片又有多大区别呢?所以Doss的故事必不可少,这是全片唯一的人文基础。所以电影花了一个小时描述其参军前的生活,其中又有一半在描述他如何追到妻子。这个手笔之明显,只要受过小学语文的训练都能看出来:前半部的美好对比后半部的惨烈。但这电影也就止步于此了。
这本来是一个好故事。即便从宗教出发,这个故事能比《阿米什人》更能震撼心灵;从战争出发,也能比《拯救大兵瑞恩》更能引发更深刻的思索;从剧情或传记出发,也能比虚构人物的《阿甘正传》更能有力度。可惜这个电影的重点放错了地方,决定了它只能作为众多战争电影中还算不错的一个了。
《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能引发思考,不在于其开头近半小时的惨烈,而在于小队各人的观点和经历;而这些又都牢牢地浓缩在了米勒上尉临终前对瑞恩的叮嘱中:“Earn this…”。《战马》能赚足眼泪,也不是因为其刻画的一战战场的阴云,或跟美如画的田园生活的对比,但这些却铺垫出了主人公男孩和马各自经历种种后、相遇时刻“Where you been…”感情的迸发。
如果以Doss战场营救的故事为重点,达到真实主人公本身的故事带来的张力和思考点,那么这部电影有些地方可以砍去:比如战场最后日军军官的自杀、Doss如何追到妻子。那么空出来的时间则该用来讲述Doss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电影中Doss的抉择太突兀、太单薄了,基于目前的剧本估计连汤姆汉克斯来演也会无能为力,更何况是个小生呢?一脸傻笑总让人觉得Doss可能就是个“二杆子”。但即便真像阿甘一样是个“二竿子”也需要各种铺垫交代清楚啊,更何况Doss并非一根筋的无脑男呢?所以不论Doss的信念来自信仰还是性格,都应该好好交待的。从电影来看,Doss信念的养成是两个阶段:首先是儿时打架差点把兄弟打死,“不可杀人”的信仰影响凸显出来,长大后在父母冲突中差点开枪打死父亲,则进一步促进了“不可杀人”的信仰特化为坚决不再碰枪。先不论这两个故事是否是体现其信念形成的最佳例子,但就电影现在的安排顺序上就没达到效果---它不应该被分段讲述,而应一气呵成,这样才会使Doss在新兵训练中坚决不持枪、乃至被软硬兼施地逼走都不走显得合理,也才能使影片这第一个高潮达到其应有的力度。可惜因着电影拆开讲Doss理念的形成的策略,就使得新兵训练这第一个高潮必须得增加虚构被延误婚礼、父亲找关系闯法庭说情的佐料才呈现出冲突效果。拆开后讲差点枪杀父亲稀释了这第一高潮的根基,后者添加虚构情节则消解了Doss理念坚持的可贵性。
结构上失误的另一点则是战场描绘与Doss救人的失衡。应该后者是重点,前者是舞台。战场喧宾夺主,造成了Doss救人没有达到还有的震撼,以至于很多观众第一印象是这不可能,“开挂”似的。实际上不管剧本如何写,既然这个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我们认真一想就能体会到一点Doss的不容易:且不说枪林弹雨下穿梭战场能活下来是个奇迹,一个一直吃素的“玉米秆”如何能连夜救下七八十个比他粗壮的战友呢?光累也得累死啊,这肯定是靠信念才能达成;这一点没有合适的铺垫,光几个“one more”祷告的镜头,实在乏力。
另外一个冲突点则是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Doss不持枪的信念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挣扎?这一点影片仅仅以一个噩梦和几乎是突然成为好友的大个儿的死来表达,实在太过肤浅了。
唉,总而言之,从整体布局结构到细节运用,各需要的元素有陈列而无没起倒“化学反应”,有对比却无效果,有顺序却欠缺逻辑。
医务兵道斯被担架缓缓放下,他正抓着战友冒死为他找来的《圣经》,突然天空变得透亮,担架开始上升,影片结束在一个如此有寓言意味的镜头里。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在最后走到了和他的《耶稣受难记》相同的一边,一个男人在接受了血腥现实的洗礼后终于来到了信仰至上的天国。
这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故事:来自小镇的青年满怀热情奔赴战场,在战争中成长。梅尔·吉布森在“反犹”风波被好莱坞封杀后用来自自己故乡的投资拍摄了一部纯正的美式主旋律电影(本性难移的梅尔·吉布森依然在影片中借助军官之口对一个波兰犹太士兵冷嘲热讽)。当然,其中不变的是大量血腥残酷的肉体之苦,唯有超越肉体的苦痛,信仰的故事才能圆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尔·吉布森的暴力只是一种手段,通过修辞学层面上的辞格来传达出力量,如果说在美学层面的暴力所构筑的真实是带有真理的客观属性的话,那么修辞学意义上的暴力也最终只能被结构化为符号本身。《血战钢锯岭》的开篇就是火焰喷射器扫射的火龙,这段闪回刚好结束于道斯受伤被抬上担架,一前一后形成的受难到升华、弱者到英雄的封闭圆环,《勇敢的心》中的冷兵器、《耶稣受难记》中的木钉和十字架、《启示》中的毒箭,是自由、博爱与尊严在支撑着华莱士、耶稣和玛雅战士战胜这一切。《血战钢锯岭》中的道斯选择不拿枪,他的双手只能救赎不能杀戮,对信仰的坚守让他超越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在影片中导演简单地将道斯的父亲作为了其信仰的对立面。被战争的阴影困扰的父亲酗酒、家暴,让道斯在童年在恐惧中度过。道斯在“生父”与“天父”之间的选择并未经历太多戏剧性的时刻,他能用责任、爱国主义的世俗价值观和生父和解,也能用严守信条和祈祷来接受天父的祝福。在因为不遵守上级命令被关入牢房时,房间上方的窗户框如十字架般散发着光芒,道斯的挣扎真的就如同耶稣在受刑前的最后一刻,而圣母玛利亚会来安慰他。
钢锯岭只是整个冲绳战役的最后收尾阶段,在1945年日本战败已经无可挽回之时,美军对冲绳的战争关系到能否尽快攻入日本的本土。在前期海战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日本“神风”特工队在空中对美军造成了阶段性困难,但美军很快靠米彻尔航空母舰群重新掌握了局势,这时就只剩下冲绳岛南部的钢锯岭了。日军由于失去了空中和海中的主动权,所以只能利用冲绳的特殊地形做地面防御。冲绳南部不再是茂密的丛林和密集的渔村,而是布满了石灰石的贫瘠之地。日军利用石灰石筑建了密布的地下隧道,就像他们在硫磺岛所做的一样。美军显然过分自信了,他们在拥有了海空优势的同时,陆上3个陆战师军队也比日军的残兵败将有优势。但事实是残酷的,美军两个陆战师的进攻接连被瓦解,就像《血战钢锯岭》中道斯刚到冲绳时所面对的画面,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血战钢锯岭》是部断裂的电影,前半部分的闪回显得过于冗长,像是《珍珠港》的翻拍版本,伊斯特伍德的《硫磺岛的来信》在处理战时生活的手法显然更加高明。提到《硫磺岛的来信》就能想到战争电影常说的“视角”问题,是战胜方的视角还是战败国的视角?伊斯特伍德在《硫磺岛的来信》和《父辈的旗帜》中的实践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我们发现其中的日本人仍然是构建在某种想象性质的图景之上,这与陆川在《南京,南京》中所犯的错误一样。他受天皇思想洗脑到内心残存的对家人的爱,这种爱击溃了这看似坚固的信仰,但事实真能是这样么?梅尔·吉布森全然的战胜者视角下,包括日军指挥官牛岛在内的任何一个日本人的名字甚至没有出现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道斯为日本兵处理伤口,这与其说是站场上的人道主义还不如说是道斯基督教信仰的展现。在影片结尾出现的一组交叉蒙太奇中,道斯手持《圣经》得到拯救,牛岛却不得不破腹自尽,基督教信仰击败了武士道精神,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梅尔·吉布森对战争场面的处理明显“老派”,虽然其中不乏他喜欢的血腥和暴力。梅尔·吉布森放大了“突然性”,你不会知道子弹何时何地在哪里出现,人物被击中都是突然性的。《血战钢锯岭》中的战争重新回到了传统好莱坞叙事上,就像斯皮尔伯格们所做的一样。镜头和剪辑都如同教科书般的工整。回想下近年来伊战主题的电影,大部分战争场面都是用手持跟拍长镜头来完成的,观众视角和士兵的视角重合,音轨中传来厚重的呼吸声,我们对他们的恐惧感同身受。在德·帕尔马的《节选修订》中导演甚至在士兵头盔上安装摄像镜头,然后将这些录像片段剪辑成一部电影。但《血战钢锯岭》中的视角重合镜头非常少,在第二次进攻中出现了少量几个但也是一闪而过。影片中道斯和战友联手打掉狙击手的桥段也是标准的美式幽默,几乎是所有好莱坞战争电影的标配。梅尔·吉布森用保守的方式来拍摄战争场面反而更加有力地衬托了道斯的传统价值观。在影片中那些残酷的杀戮镜头中同样也穿插着诗意慢镜头和特写镜头,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马利克的《细细的红线》,梅尔·吉布森的诗意是关于战靴跨过尸体、老鼠肆虐和恐惧的眼睛,而不是树木、花草和诗歌本身。这与其说是特汉柔情不如说是战争暴力的另一种释放,火焰喷射器在钢锯岭最后的战役中对摧毁日军坚强的防御阵地功效巨大,其巨大的火焰在吞噬着生命和罪恶,犹如《圣经》中被烧掉的罪恶之城索多玛,上帝的荣耀终将降临于此。
在“视角”之外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血战钢锯岭》究竟是一部“好战电影”还是一部“反战电影”?在梅尔·吉布森之前的作品中都传达出战争必要性的态度来,虽然战争残酷,但不经过战争就无法获得自由。道斯拒绝拿枪看似是反战主题的获胜,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斯信仰的树立或者说建立的基础是在暴力性之上的。每个人都有拥有自己信仰的自由,在当今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下,人们愈发感觉到这是个自我中心的陷阱。道斯手持《圣经》和牛岛手握短刀是否都是某种尊严与信仰的体现?好莱坞电影经常告诉我们,战争中的杀戮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亲人和我们坚守的价值观。这种模式下的叙事要跳出“好战电影”的批判就必须借助情感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拯救大兵瑞恩》里牺牲战友生命拯救这个家庭仅存的儿子以及《血战钢锯岭》前半部分的情感主线,但《血战钢锯岭》中家庭个体的牺牲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却相较前者被淡化了许多,意识形态上的自我救赎进一步得到彰显。在《硫磺岛的来信》中,小部分日本军队不可理喻地野蛮、未开化现象也许暴露了伊斯特伍德自己身为美国人的优越姿态,但本质仍然没有溢出现实的边界,同样《血战钢锯岭》中的牛岛和他的军队只是得到了一种片段化的“展示”,似如无血肉的木偶,战争场面中观众也感觉日本人似乎永远杀不完,但美国军队在战争刚刚开始就已经成片倒下,实际情况是在冲绳战役中日美军队损失总数是11:5,美军死亡1.25万人,这是美军太平洋战争中的最高作战损失。
牛岛和他的军队如果不放弃防御战略(日本人认为战争中只采取防御战略是可耻的),美军也许更难攻破钢锯岭,电影中日本兵如同一个个鬼魅般游荡,夺取人的生命,道斯的梦境在现实主义的框架内反映了他对死亡的恐惧,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恐惧而怀疑信仰,救出的75条生命都在佐证着道斯对信仰的坚守。梅尔·吉布森的电影总是以男性主人公最终与信仰世界和谐共存作为结束,无论其挣扎的过程是多么的血腥与冷酷,这些足以让观众窒息甚至避之不及,但最后他还是会伸出双手来拥抱现实世界。单就战争本身来说,《血战钢锯岭》在呈现残忍的杀戮时却没有在个人救赎之外给予战争更多的反思,在敌我阵线分明,主人公“不死”前提的引导下残忍的杀戮也变成了和平年代过剩的男性英雄主义的谵妄,但和平不能单靠信仰来维护,战争的批判也不能仅局限在“非正义”层面,任何对人性善的歌颂都不能忽略掉恶的另一面,否则道斯从钢锯岭黑暗地道中离开后见到那神启般的光明也不过是一片幻影。
青少年时期及父辈们的经历,永远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看外国老一辈导演们的“老派”作品,当然有着强烈的共鸣与认同感,同时也为自己一代人由于时代的限制,在创作上的无语和失职而感伤。
打仗真不需要120帧
队伍配置中奶妈的重要性
这部片子最牛逼的,把钢锯岭拍成了寂静岭,把鬼子拍成了鬼。第一次被一部战争片的恐怖场面吓到,感同身受于士兵的恐惧。
有个印象很深的片段,首战第一晚他与战友两人坐在战壕里,战友开了一个罐头问他怎么不吃。满脸黑漆漆战灰的道斯笑着摆了摆手说:我不吃肉。多么可敬的人啊,他的信仰无法改变战争,而战争却拿他看似最普通的信仰也无可奈何。
真实故事非常值得尊敬,但是这种满屏飞肠子的宗教狂热/主旋律的抗日神片风格实在不能认同。槽点多到数不过来,加菲主角光环大到可以徒手接手榴弹,队友捡回来的圣经可以直接穿越成入党申请书,日军智商战斗力全程不在线,没烧悬崖边的绳索,也不知道往下扔炸药包,啊…还有那迷之展开的感情戏…
以我有限的观影经验,优秀的战争片不会美化战场,不会粉饰死亡,不会矮化敌人,不会无视常识,最重要的,不会宣扬战争。这个片子基本都做到了。
1.战争场面确实不错,子弹穿透头颅以及被炸毁的半个身子。2.感情线的设定有一种豁出去的庸俗。
李安想告诉我们英雄是会软弱会迷茫的平凡人,梅尔吉布森告诉我们英雄都是神一样的人。但是这部片的好处是,同样是展现人的神化,它可比手撕鬼子的剧真实多了。大概是因为真正的神从来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常人难以企及,他只是谦卑地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克制是最大的美德。
这部电影工整的格局,宏大的场面和充沛的感情都足以让人重拾久违的心潮澎湃,尤其是战争题材才能带来的那种感动。宝刀不老的梅尔.吉普森用这份“老派”的扎实再次诠释了“勇敢的心”:真正的勇敢并非骁勇善战,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并秉持自己始终不会放弃的那份纯粹。
3.5 前半小时和爱情戏俗得发指,从入伍开始才走上正轨,上战场就很好看了,虽然时不时出现的槽点还是会让人出戏,但最后成功被煽到。Bromance基友的存在感和感人程度抵十个女主告诉我不是一个人。对加菲的印象也大有改观。
谁告诉我加菲猫的哥哥最后去哪了?
“每个人的信仰都值得尊重,这就是最真实的我们” 我操,好久没看到如此热血经典范儿的电影了!复古老派,却看得老泪纵横。继上一部导演作品《启示》后,阔别十年的梅尔·吉布森依然出手不凡!恍惚在看2016的《地心引力》《勇敢的心》《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短评也得老干部一点
救人75命,胜造525级浮屠。
特别老派的热血直男片,甚至觉得叙事目的性强烈到有些直白。然而,就是好看。前半部分就是压制观众情绪,后面的战争就是帮主角和观者释放,去证明主角。战争场面太硬了,血腥可怕,看到紧张,如炼狱一般。我认同他的那些信仰?胡开尔啊!真正让人激动的,还是见证普通人创造的奇迹,因为这是真的。
无需多做评价,最好的评价就是开篇的字幕——a true story
看完觉得吹牛啊,结果片尾出现正主时震惊了,再一查历史,真实道哥居然比电影里还开挂,真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下好莱坞难得一见的右派电影,梅尔吉布森甩掉了神神叨叨,拿出宗教信仰和残酷战场,战争场景真实血腥,令人发指的牛逼 #这战争场景要是3D高清估计得看吐了#
观众纷纷表示:前一个小时简直昏昏欲睡。你看,不管是屏幕内外,大家关心的、想看的都只是流血、战争与死亡,没有人关心你的选择和信仰
没有真人真事加持,你真会觉得,梅尔·吉布森是一枚假天主之名的神棍。当真实不可思议到某一个程度,你就会觉得,它怎么可以比电影还假啊。但这么老派的关乎个人信仰的电影,傻纯真的故事,看起来还是令人动容。电影是《全金属外壳》的两段式结构,大段的平静和抗争后,突然进入手撕鬼子的地狱模式。
枪林弹雨过,片叶不沾身。信仰没能改变战争,但也没让战争改变自己。梅尔·吉布森的宗教狂热病和个人英雄主义都让我想BB,但因为有本命在闭着眼睛也要给五星啊~(只有加菲才能这么一脸阳光的面对杀戮和暴力,五好青年的笑容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