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编剧游晓颖:“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强调支持,而不是支配。”
导演殷若昕:“安然是一个强者,她不可能像姑妈那样走老路,因为已经是新的了,不再在一个套子里了。”
(舅舅、安然与舅舅的关系没来得及问,有些可惜)
Ifeng电影:姐姐的父母,并没有特别直接或大篇幅地进行展现,为什么决定这样设计?
编剧游晓颖:第一稿,父母有出来过两三场,但觉得写得也不是很透,把事件的延展性拉得太长了。
因为我跟导演都是学戏剧出身的,当时在聊《日出》里有个金八爷,他从头到尾没出过场,但是他的影响一直都在,所以最后决定让父母几乎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
其实有一场戏,讲了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对姐姐,后来拿掉了。因为如果是国人看的话,可能不需要去解释太多,比较能够理解。
导演殷若昕:国人真的不需要你再去强化,当你看到他们的时候,就能够明白家庭的氛围。比如父亲打小女孩的时候,妈妈抱着女儿哭,爸爸的打也会落在妈妈的身上。
他们都处于时代的局限性里、传统里,说“你让老汉没有面子”。父母可能都没想明白,我为什么非得这么弄?
Ifeng电影:父母有局限性,姐姐的局限性在哪?
殷若昕:这个我们讨论过,更愿意把它称作是一种矛盾性的统一,而不是局限。
姐姐表面上的那种硬和她内心的那种软,有一个反差。她内心那种情感藏得很深,需要被一层层剥开的。但有情感、有软肋不是一个局限。
游晓颖:姐姐是一个格格不入者,她的格格不入源于她心里面很深的情感矛盾。她必须不断地触碰外界,才能得到回应,才能确定自己想争取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她在探索的,是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Ifeng电影:情感的矛盾,指的是她对父母有特别深的爱和依恋,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同等给她吗?
游晓颖:我觉得是她对父母有特别大的遗憾。
Ifeng电影:“遗憾”是什么?
游晓颖:父母去世之后,她再也没有办法去求证,她是不是被爱的。
殷若昕:整个童年过程里,她对亲密关系和爱的那种需要、付出,很多是没有回应的。
我们也闪现了一些快乐的画面,一家三口骑自行车,一起学游泳,但下一瞬间就是父母离她远远的、非常冷漠的形象,这是姐姐不断求证的东西。那些快乐、甜蜜,妈妈给她洗头的时光,拥抱在一起的感觉到底存在过没有?
因为我觉得父母孩子是彼此需要,所以姐姐这部分一定是缺失的,但这个空洞永远就是遗憾,因为她没有办法再得到那个答案。
Ifeng电影:姐姐最后去墓地,有一段类似自我情感的告白,她说“其实我做了那么多,只是希望你们看到之后会说,我女儿还不错”。她父母竟然偷改了她的志愿,相当于摧毁了她的梦想,但她最终好像没什么恨意,甚至还非常示弱地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谅解、认可。
游晓颖:墓地这场戏,很多人问是不是姐姐原谅了,我认为她没有,也不只是示弱。但是她敢于敞开,在恨着的同时又渴望着被认同。
她说了很多的大话,表现得非常的硬气,我要挣脱这一切,但是到这一刻是没有办法的。她必须要承认,我没有办法忽视你们对我的态度。当她承认这一点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她可以放下枷锁和包袱,轻装上阵。
殷若昕:实际上从父母离世到墓地这段戏,仍然是一个极短的时间,安然她已经用了24年的时光,探索她和父母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此刻经历了一个巨大事件,她仍然在探索。
因为像我们这个年纪,周围的朋友也都30多了,可能原来上大学的时候,我都没有听过她家里的事情,这些年会听到越来越多。
我有个朋友是独生女,她的父亲渴望她是个男孩,对她有打骂、有忽略,甚至你的职业必须是我安排的,我不尊重你。直到这些年她才开始说出来,她恨、她痛苦,这些一直影响她现在的生活。
安然能够说出来,非常勇敢,完全不是弱者的姿态。好了,我承认了,我也不在那里刚着不交流了。这个对她自我探索和完整的一个部分,很重要!落点落在这,更像自我的过程,我们在这点上一致是统一的。
游晓颖:勇敢不是我在你面前竖起铜墙铁壁,一个人最大的勇敢,是我在你面前不设防。因为安然足够强大,才敢把内心里最深处的东西剖析出来。之前弟弟说想吃肉包子,她说没有,很激动,她不肯承认,她拒绝回忆。
我跟导演老是在探讨,现在大家拒绝情感、拒绝交流是容易的,但去交流、去表达是难的,所以安然其实是做了一件难的事情,完成了一个很勇敢的自我解脱。
Ifeng电影:安然一定要离开成都,是正面的情感更强一点,还是她讨厌这个地方,负面的情感更多一点?
殷若昕:在她的生命过程里,这是会变化的两种力量。
我觉得她要离开,更强的动力是她真的想掌握自己的人生,因为她这个诉求曾经被打破了,掌握人生是她真正的原动力。
Ifeng电影:一些观众认为弟弟的台词有些成熟,比如“你喜欢我”,“我只有你了”,不太像孩子。
游晓颖:有一场姐姐很生气,把衣服扔在弟弟身上,让他走。然后弟弟一下子把门关过来,说“你冷静一点”。刚开始我们也在探讨,后来有一次我记得导演跟我说她去儿童游乐园,突然背后就有一个小孩,对她妈妈是吧?
殷若昕:对周围的小朋友大喊,你冷静一点。
游晓颖:对,印证了这一点。之前真的有交流过,至少我观察到的一些小孩,说这种话太正常了。他有的时候是在学大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的时候他就是能够说出来。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孩,真的超越了我们对小孩的定义。
殷若昕:我原来在写剧本的时候还没孩子,也会问,这个话小孩会不会说出来?当你真的有了小孩,他说出的话会让你很惊讶。
比如说我的小孩今天早上跟我说了一句“妈妈我不要你变,你不再是昨天的妈妈了”。很奇特,她其实才只有两岁半。
而且小朋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观察能力很强,弟弟去舅舅那呆了几天,就学会了说脏话。
Ifeng电影:有一个说法,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落魄离谱的舅舅,我也有。
游晓颖:为什么都会有的,因为家里的儿子,特别是上一代的好像总是被偏爱、被宠爱,过分宠爱之后,就像舅舅说的“屁用都没有”。成人世界,没人宠着他,就会有一些失落。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Ifeng电影: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弟弟设定在其他年龄,会有不一样的走向和结局?比如他是个婴儿,或者已经上初中了。
游晓颖: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我希望看到弟弟跟姐姐之间的情感交流。婴儿的话,就是姐姐单方面的输出。
电影里有很多关系,确立姐弟关系的时候有一个关键词叫“相互”。因为姐姐成长过程中,“相互”的经历是比较少的。
然后6岁这点,当时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的小孩差不多是这个阶段。通过一些观察,尤其是对男孩子,觉得这个阶段就是天使和魔鬼混合的时刻,我觉得是比较能够去做人物关系的。
Ifeng电影:姐姐从舅舅那把弟弟接回去的时候,我自己以为故事就要结束了,但突然弟弟就掌握了主动权。
游晓颖:这就是“相互”的东西,前半段占主动的是姐姐,弟弟不断去靠近姐姐,但姐姐的态度有点琢磨不透。但把他再带回去,弟弟这边就落听了,然后他就会有一些主动的表达。
殷若昕:这是他们两个的回应时刻,姐姐想要的是什么?他其实懵懵懂懂,所以他要去确认,那个东西我可不可以为你做,我觉得这是很纯真、很纯粹的。
Ifeng电影:为什么弟弟从来没有问过姐姐,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北京,这好像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反应。
游晓颖:他问过“我们可以一起吗”,他甚至说过“你可不可以等等我”,这可能是一种小孩的表达。他不强调北京,他强调我们能不能在一起。
Ifeng电影:朱媛媛老师饰演的姑妈有一点俄罗斯经商的设定,这个是有原型人物,还是说有一些历史依据?
游晓颖:有原型的,是我身边的一个阿姨。当时她遭遇了下岗,想去俄罗斯做生意,到了莫斯科就接到了她小孩的电话,“妈妈我好想你”,一直在电话里面说,所以她最后回去了。
我把这个移植到姑妈的身上,只是会更残酷一点,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Ifeng电影:姑妈有一个特别美的镜头,她躺在椅子上看一盏漂亮但是蒙尘的灯,这个镜头当时是怎么创作的?
殷若昕:我想谈一谈我们主创的契合,大家都在吃透这个故事。姑妈家做美术陈设的时候,就说一定要看到姑妈家有一些审美的、趣味的部分,是跳脱开市井的。
这盏水晶灯,当时我走进现场,就跟美术指导说太棒了,水晶灯我一定要拍。姑妈忙乎完了家里面所有的事情以后,夜那么深了,她很累躺在躺椅上,看着那盏灯,可能就代表着她的过往,很璀璨,但是蒙尘了,就是她的人生。因为前面弟弟在看她年轻时的照片。
游晓颖:“我那个时候真年轻”,她说了一句这个话。水晶灯很美,但是又很易碎。
Ifeng电影:姑妈和姐姐是两代女性的代表,但是最终她们的选择好像是相似的,两位怎么看待这两代女性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游晓颖:首先可以探讨一下,她们最终的选择是否相似。这也涉及到观众很关心结局问题。
我本人的感觉,她们两个对于细腻情感、对于人的同理心,对于理解情感是共通的。结局,至少在我个人来说,姐姐一定不是和姑妈走向同一个结局。
落笔落在那,是想说姐姐在不拒绝爱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走自己的道路。至于怎么选,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支持,而不是一种支配。
Ifeng电影:这也是不给出明确结局的原因?
游晓颖:对,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是不公平的,因为你没有处在那个女性所处的位置上,你没有面对她的那些矛盾和艰难。
所有的女性,无论你是选左还是选右,都会有人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生活。
但我们从剧本到电影,我们都不是希望教女性应该怎么生活。
哪怕今天你坚强了99%,你有1%的软弱,我们接受。哪怕你软弱99%,你今天想要挣脱一切,我们也接受,我们想要支持。
所有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命运这种东西,不是说我拍一个爽剧就完了,生活总会伴随着很复杂的意味在里头。
殷若昕:关于姑妈和姐姐,在她们两个人对谈之后,姑妈说了,套娃不是要套在同一个套里。
姑妈的那一份转变是很迷人的,她不甘过,但她已经沉进生活里了。
安然不断追溯,其实也在问她,所以姑妈会说出那个话,她希望安然是不一样的。
这个套娃我自己看剧本的时候非常喜欢,最后就给了套娃一束光。
我们没有去苛责哪一代的选择,我们要相信每一个人是独立的个体。
安然是一个强者,她不可能像姑妈那样走老路,因为已经是新的了,不再在一个套子里了。
可能人生后来更艰难,但是安然一定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她不可能会放弃的,但是平衡点是什么?怎么会处理?我们是想传达给观众的。
游晓颖:所以其实是某些观众自己不相信,不相信姐姐安然可以做不一样的选择。
殷若昕:对,安然尤其勇敢的是,她敢于面对代际带来的仇恨与怨恨,她也敢于切断这种仇恨与怨愤。
*本文首发于Ifeng电影微信公众号
(首发于《Vista看天下》)
近来国产电影出现了不少与女性议题相关的作品。春节档大热的《你好,李焕英》讲“母亲”,到了《我的姐姐》,戏名更是直接揭晓了主要角色的身份。不但两部戏中的女性都涉及了家庭内的两种“角色”,而且巧合的是,两部戏的编导也皆为女性。
相比《你好,李焕英》喜剧的类型包装,及主打母女情的戏剧定位,《我的姐姐》则很不一样。无论从电影故事本身,还是从戏中所折射的社会性议题来看,它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女性主义”定位。
戏中由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在电影一开场就遭遇了父母丧生的变故,遗留下一个自己并不熟稔的弟弟。大家庭中的亲戚要求姐姐抚养弟弟,但姐姐却希望能一个人去北京读书,整部戏的戏剧性便是从这“左右为难”的选择、及姐姐和弟弟的关系变化当中延伸开来。
电影中为“安然”这个角色设置了相当多当代社会典型的女性困境:伦理上,父母和大家庭抱有着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观念,上一辈的姑妈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她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去成就自己的弟弟,而这一代的“安然”则同样遭受着这种“男尊女卑”观念的压迫,无法自如地选择自己的命运;情感上,积弱的男友也没有能力为“安然”争取自主的空间,他总是轻易地向长辈和社会现实低头;职场上,“安然”则要面对有权阶级的压力,不能单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应有的公允对待。
乍看下来整部戏其实有着非常浓厚的社会写实意味,而“安然”这个角色的内里确实也隐藏着某种女性的反抗性与自主性。只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只是这部电影在女性议题上面的包装,整部戏的价值核心其实仍旧是相当之保守和陈旧的;或者应该这么说,从确定了整部电影的主线关系是一对“姐弟”开始,整部戏就注定了内核一定是“保守”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戏剧发展的需要注定了这份“保守”。这对姐弟关系在原本的戏剧设置中是不熟悉的、冲突的。弟弟一开始总是处处与姐姐作对,而戏剧在慢慢的积累和发展后势必要带来变化,二人的相互理解和彼此之间产生的依赖、关怀是必然的。所以在故事的最后,姐姐选择没有签领养协议而是带走了弟弟,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正常稳妥的戏剧发展逻辑,也本该是一个十分温情的结局。
而吊诡之处却恰恰出现在了这个结局上。皆因电影在之前陈设了相当多的女性困境,而这些困境多数是归咎于人伦环境的压力;但这个结尾的处理,却令姐姐陷入了新一轮人伦情感的束缚之中,再一次用亲情绑架了姐姐的个人选择,这似乎也预示了她最终走向的,将是和她姑妈完全相同的命运。
这部戏的编导曾经阐述这个结局其实是具开放性的,安然仍是有强烈的自主性格,她绝不会重蹈上一代女性的厄运。但问题是,安然这个角色如此年轻(大学刚毕业),要完全独立生活已不容易,何况是要再养育一个弟弟;而安然希望去北京上学,在地理位置上天然也已经设置了另一道障碍;而安然的整个家族中,在剧情中也已经交代了在现实层面,确实无其他人可以真正照顾好弟弟。电影并没有交代安然在带走弟弟之后可能面对的更大困境,而编导完全不理角色的现实处境,轻而易举地形容她会“走上不一样的路”,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相当不负责任的说法;而这个所谓的开放式结局,只是给人物制造了更大的困境,也并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供她喘息的出口。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中对于人伦情感的善意描述,也注定了这部电影内核“保守”的必然性。电影一开端,似乎安然身边的许多人都不是正面角色:遵从传统伦理约束,懦弱的姑妈;成天游手好闲的舅舅;撞死安然父母,有酗酒嫌疑的钟勇;在医院中仗着家庭背景颐指气使的女医生;还有一开场已经死去,十分“重男轻女”的安然父母。但在戏剧的发展中,这些人物都会慢慢显现出善良、温情的一面,颠覆观众对他们的既定印象。这些设计在塑造人物上当然是有效的,能令到人物立体,我当然更不会怀疑这份善意的真心。
只不过,这种写法令这部戏又一次产生了吊诡的分裂。因为戏剧中所阐释的那份女性困境恰好就是被各类人伦情感所绑架;但在电影中,曾经令女性陷入困境中的每种情感却几乎都是善意的——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就算是出现在医院之中,最坏的那个要逼迫老婆生男孩的男人,谁又能知道他在家中是否也是一个慈父或孝子呢?所以电影中的设计几乎让我们原谅了所有人,但原谅之后呢?既然没有人有错,亲情又是温暖的,那女性们能怎么办呢?她们能选择的似乎只能是再一次为了各类情感,而陷入自我牺牲的桎梏之中。就像安然在听完姑妈的陈述之后,下一场戏就是去寺庙给全家人点了许愿灯,戏剧中透露出的那种用人伦情感覆盖掉自我的意识形态其实是非常清楚无疑的。
是故这部电影又呈现出了国产电影中常见的单纯“煽情卖惨”的局面。之所以说它是“卖惨”,是因为这些惨是没有控诉对象的:身边的人没有错,问题的制造者(父母)一早已经死亡,大环境更没有错(不能拍或不能说),每个人物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惨,也不知该向谁申诉,一切就像是一场不可控的“天灾”,最后只能自影自怜大哭一场了事。而戏中每逢女性角色遭遇困境,便配以大段大段的煽情音乐制造悲情,那份催泪的商业目的也已异常明确。而我怀疑的只是,戏中这样单纯展现女性困境除了一顿猛烈煽情让观众哭一把之外,真的有什么意义吗?如果困境只是单纯被展示就已经足够的话,那我们经常在社会新闻中看到的那些女性遭遇,哪个不比戏中这些煽情情节来得更深刻、更值得反思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本就是一部商业电影,煽情并非什么原罪。说到底,电影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分裂、自相矛盾的迹象,一切源头还是剧作的问题。
剧作在阐述女性议题之余,又想主打“姐弟情”的人伦温情,想面面俱到两边讨好的结果,就是在戏剧上顾此失彼和产生了议题上的自我矛盾。如果弟弟单纯做副线,主线集中讲姐姐和姑妈的关系,戏剧上的变化替换成两代女性从矛盾到最终完成和解,想必在温情之余也会更加扣紧“女性”这个母题,不会陷入如今这般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之中;又或者专注做“姐弟”关系,刻画好家庭关系之中的普世情感,不必非添加如此多女性议题,电影也会变得完整和纯粹许多。
而现在的剧作为了同时兼备人伦温情与女性主义,却令两个方向都失去了力量。女性主义变成了纯粹的话题式展示自不必说,另一边厢的“姐弟情”也处理得相当仓促。诸多观众反映弟弟的变化速度和成熟度太不合理,恰恰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戏剧篇幅去铺陈二人的关系转变。弟弟不是不可以成熟,只是戏剧上用了太多篇幅去刻画另一个主题,没有好好在二人关系上细心做铺垫,也没有好好刻画弟弟的性格轨迹,于是弟弟突然变得对姐姐充满情感,甚至于非常主动地打电话给领养人求领养,在戏剧上其实都欠缺了一些说服力。
剧作的这些问题当然也反映了电影本身贪婪的诉求。这部电影显然希望在商业元素上能够大小通吃:既想吃女性议题的红利,又想用人伦煽情来打动更多观众。但归根到底的问题是,究竟女性的困境、女性的自主是不是编导最想说的话?是不是她们最想表达,希望让观者关切到的地方?而现在电影出现了这些自我矛盾的问题,但票房成功,是不是编导就非常轻易地乐见其成?
这其实无关这部戏究竟是女性编导还是男性编导。无论编导是女性还是男性,如果他/她们的电影最后变得只剩下商业性的话,那对中国电影而言一定不会是一件好事。
个人观点。
影片前半段,太让人生气和窒息了,舅舅屁事不干就知道打麻将,混吃混喝爱贪小便宜。姑妈任劳任怨照顾半死不活丈夫,成天为全家人操碎了心还要强迫安然养弟弟。爸妈重男轻女,甚至连死了都一刀一刀地扎姐姐的心,警察验证安然身份的时候都说,爸妈手机里只有弟弟的照片。男朋友是个妈宝、窝囊废,遇到事情只会逃避(看到安然和别人吵架,这个男的就只会拉住安然我就生气!!)
安然在一瞬间中承受了太多,爸妈给她抛了一个生活的难题。是牺牲自己养弟弟还是把弟弟送养追求梦想?
姐弟的相处细节都过于真实,比方说弟弟不懂事,抓坏面包,大吵大闹,平常我和弟弟相处,也经常分分钟想把他扔出门。
又比方说,嫌他哭的太吵的时候,只要假装走掉,他一定会着急地赶紧跟上来,生怕丢了姐姐。
安然一个人无力地抵抗,拼命想要挣脱束缚她的牢笼,几乎没有人是真的支持她的。
但是电影的设置,姐弟两人在情感上是递进的。
当全世界都在为难姐姐的时候,只有弟弟是真正只在意她感受的人,姐弟两人通过相处成为彼此世界里唯一的暖光。
所以,如果是我,我也不会签协议,不是因为我是姐姐,而是因为我想和他相依为伴。
到了影片最后,弟弟对姐姐的意义 已经从爸妈重男轻女生下的“男孩” 转化成了“这个小孩 是我爱的小孩 我舍不得再也不见他”
还有一个打动我的点,就是安然和姑妈那么激烈的吵完架,过了两天,姑妈还是像没事儿人一样给姐弟俩送来吃的,收拾好家里,带走垃圾,当安然在医院被欺负的时候,她破口大骂,第一个站出来保护安然。
姑妈好像是每个中国式家庭里都有的女性,看到她我好像真的看到我的大姨大姑,为了弟弟妹妹读书牺牲自己,早早下工厂打工,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只操心家里的鸡毛蒜皮。
父权制社会的不断压迫下,让她的思维模式固定于:女性一定要为家庭付出,姐姐一定要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以至于忘了自己当年也是想要做生意闯荡俄罗斯的女孩。
如果说安然的形象是一个坚韧不屈,拼命和命运抗争到底的女性形象,那么姑妈,则是致敬了上一辈千千万万牺牲自己成全家庭的苦命女人。(另外我觉得姑妈角色的设定,就是在批判亲情绑架,就是在批判以往的固有思维,批判姐姐必须要养弟弟这件事情)
而影片的最后,导演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我们去哪儿呢”
对呀接下来去哪儿呢?影片没有给出答案。
但是影片从头至尾,塑造的安然的性格,表明她不会放弃自己的前途,她像顽强生长的野草,春风吹又生。
所以,换个角度想,就因为我们将安然定位成新时代独立女性,就要求她签下协议,送养弟弟,卖了房子,奔向北京,开启自己的人生,这不也是一种道德绑架吗。
女权,首先就是要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当笔握在安然的手里,怎么样的选择也是她的事情,并不是说,她不签这个协议,就一定要一辈子被弟弟束缚住。也不是说,签了这个协议,把弟弟送养了,在其他时候,就不会向命运屈服。
Ps 片名叫踢皮球不是更好吗?明明整个片子都是姐姐的视角,片名却非得用弟弟的视角。
有些情节确实设置的很刻意,和小红花一样的弊病,拍的有点碎片,刚开始有点难以入戏。
而且 感人的点基本在预告片里都知道了啊!!看之前期望值很高,看的时候感人的点基本上还是那几个咯(从电影的角度我会打三星 但是因为这个题材想多加一星)
——更新
谢谢大家的评论 其实我前面有说 导演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
我想说说我自己对结尾的理解
就算有感情 姐姐还是去准备签协议
是在对方要求 再也不能见弟弟之后
安然才犹豫了
然后感情驱使她带弟弟跑走
而且后面有一个 安然突然停下来 很迷茫甚至于有点难过的表情 我觉得她也在思考 到底去哪儿呢 这个问题
对于每个人对这个结局之后的想象 一定都是不一样的
没有人说安然一定会带着弟弟去北京 也没有人说安然一定会留在家里搭上自己的前途
错的是重男轻女的父母 不是安然也不是弟弟
因为预告片先入为主,一直以为讲述的是安然和安子恒的故事。后来在镜头对向套娃的时候,猛然醒悟“我的姐姐”原来还是姑妈。忽然又意识到,安然的舅舅,或许他也是安然母亲的弟弟,又是一位姐姐。
在看之前,我难以想象在姐弟这样一个亲情线的故事里。“重男轻女”的问题如何讲述与化解,女性的困境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样的矛盾该如何处理,也担心着剧情陷入姐姐因为亲情扶养弟弟妥协不考研的陈词滥调之中,我自己的想象力很难跳出出这个圈,哪怕是送养,面对我们固有的观念,亲情这个话题又如何体现呢?我担心着,却又好奇着。很惊喜,编剧的处理比较巧妙。而且能看出,整部电影很有野心。但觉得剧情走向还是有点零散,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有些地方的元素也没看太明白,比如寺庙的镜头?
写写一些自己的感受。
关于女性的困境。那场在医院的谈话,安然说出“小时候姑父偷看我洗澡。”姑妈是愣了一下,坏人无处不在。安然对着自己的姑妈能如此自然地说出来,已经足够勇敢,个人感觉也是后来两个姐姐之间关于“套娃”的一次铺垫。
依旧是在医院,安然对着关上的救护车门大喊:“你们这是谋杀。”在孕妇转院的走廊里,两个女儿跑在病床之后。我就明白了,他们想要个儿子。面对孕期子痫,医疗原则应该保大弃小。“我已经尽力了”“你问过本人的意愿吗?”是沉默。安然虽然辞职,依旧追出去,对着他们歇斯底里,她想救人。孕妇的老公说了一句:“她自己愿意生。”
细思极恐,恐而生畏。女性真得能够自己掌握生育权吗?“愿意”背后是多少个有形或无形的手掐着她的脖子,逼着她,像是施予给她的最高荣耀,而本人却没有拒绝的选项。
随后镜头扫过孕妇的两个大小女儿,在哭泣。那种哭泣更像是配合环境演出的效果,女孩们或许隐隐约约感受到她们会失去母亲,或者是因为责骂,她们没有意识到有了一个弟弟之后会如何长大,或者更糟糕的是没有母亲只有弟弟,又该如何自处。安然能够读懂,她不想让他们再重蹈覆辙。
包括去男朋家里吃饭时,依旧逃不脱,结婚生子的命运,这似乎是女性最应该去走得人生之路?
关于姐姐的困境。“因为你是姐姐。”所以很多事情就理所应当吗?姑妈和姐姐的对话的那个场景最为触动我,当镜头疑向“套娃”我突然意识到,姑妈何尝不是“我的姐姐”?她是“重男轻女”思想里,最完美的姐姐,最理所应当的姐姐。为了照顾弟妹的女儿,放弃做生意,只有一个上学机会,那只能是弟弟,哪怕是吃西瓜也在深夜里不能被姐姐知道……对于很多姐姐来讲,已经习惯了。但习惯了不代表是正确,也不能因此而言,所有的姐姐都要这样。“套娃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安然后来离开,姑妈念起俄语,这是她被迫放弃了的梦想。桌面上放着一半完全不同的套娃,被阳光笼罩着,我的姐姐—安然会不一样。
编剧对于剧情的设计太巧妙了,在第一次我以为弟弟要被领养的时候,恰恰没有,我以为这对夫妇和弟弟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弟弟和姐姐相处的越来越融洽,我以为剧情会走向姐姐和弟弟相依为命,努力奋斗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走向时,突然之间,弟弟过于懂事,主动联系了那对夫妇,为了然后他们收养他。这是姐弟情里,最让我动容的一段,尽管我在怀疑幼儿园的小男孩真得会这样懂事吗?但是小孩察言观色的能力,天生的敏感与灵性,我相信这样的走向合理,又格外心疼这么小的孩子如此懂事,再见面,互相试探的纠结万分,拒绝签字,安然还是叫住了安子恒,泪流满面,不顾一切,“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至于未来怎么样,以后再说吧。 我的姐姐,这次和以前的都不同。
安然和男朋友的悸动、亲吻,拥抱都发生在夏天,男朋友出现也永远是晴天,暂且说他也曾是安然的一道光。尽管还是分开了,但他离开时说得那句话,会让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爱过,这份力量就已足够,种种细节,他还是不适合她。
和朋友看电影时玩笑着说,至少她还被人如此热烈和专一的爱过。
像是我前不久听到的一个词“夏日情侣”,他与安然,像是黄昏时分伴着橘子花香味晚风,吹着暧昧模糊的晚霞。每天都有,但却转瞬即逝,像梦一般。抓不住的,镜头呈现给我的也是这般感受。
整部电影,泪点最戳我的是弟弟拨出的那个电话,我觉得不合理却又心甘情愿地觉得就是合理。还有表姐可可出嫁时,安然舅舅没去,但安然去送红包和拍照,可可笑着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而姐姐所体会到的那种不公,其实我更多的是愤怒与无奈,只会觉得自己真得足够幸运,作为独生女在无数个幸存者偏差中长大,独生政策下的女孩们也不都是宝贝,有一些也是特定环境下短暂地存在罢了。
最后的结局,怎么说呢,我希望它是我所希望的那样。
这电影看得我气鼓鼓!电影院在6楼,从影片结束到坐手扶电梯到一楼,我都没能把气给消完!
打两星,完全是冲着演员们的演技去的。 有些台词有些矫揉造作,其实我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编剧们有想说出来的金句,也是情有可原。 长辈们的老观念,远近亲戚的反应等等,也很生动真实。 但是!弟弟怎么就突然乖巧了?!为了推动姐姐对弟弟的感情,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就会这么乖巧?! 回到现实吧!看看身边那些上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从小被爹妈视作珍宝的,爸爸都舍不得打一下的,有几个可以每天早上痛痛快快起床、穿衣服、吃早饭?!且不说每天放学后的吃饭,玩耍需要陪伴的时间。而这些,对于备战考研的姐姐是多大的挑战!即便有姑妈的帮衬,但是一个小朋友所带来的生活的琐碎绝不是不会用筷子,早餐挑食想吃包子就能一笔带过的。不然,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助爸爸妈妈扶养一个孩子的情况了。省略了生活的所有的琐碎,过于淡化姐姐对于突然起来的抚养工作的不适应、时间上的冲突、期间的精疲力尽,只为突显弟弟对姐姐的需要,来证明“弟弟很好带,很乖”,是不可以的!没有了长姐如母的艰辛,会让姐姐的弃养显得铁石心肠。
好,即便说电影不是纪实片,可以有侧重。 那么,在电影的最后,编剧是不是太坏了!这是我最气愤的地方!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怎么就不愿意给两秒的镜头,来交代姐姐的出路?为什么电影的结尾停留在踢足球的草坪,依旧停留在亲情的需要,责任上面?俄罗斯套娃,不是没有找到另一半吗?姑妈不是赞成姐姐过自己的人生吗?思想上不舒服了,画面变成暖色调了,可是命运的归宿还是成为奉献的姐姐?!
为什么不可以给姐姐一条出路,一线希望?比如姐弟俩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我甚至粗略得算了一下,一套房子卖了100W,姐姐即便现在一分积蓄都没有,在北京租房子,让弟弟上小学,请阿姨帮忙接送和做饭,这样的生活过5年,姐弟俩50W怎么也够了吧。
电影名称是“我的姐姐”,现在来看,越发感觉讲的是姐姐的牺牲奉献,和父母、和童年、和亲戚的和解,并认了宿命,走回上一辈的路。
现在的结尾,让影片里那些关于个人感受的台词,“我的人生不只是你”,被完全推翻了。 可是,不可以啊!自我意识是需要被保留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有实现自我的需要和权利,当我们作出牺牲的时候,永远都不是理所应当,也不应该被当作理所应当!
所以,这个结局让我生气。它无视了姐姐为自己人生的所有的奋斗,并让旁观者可以轻易地说出一句:“是的,谁叫你是姐姐呢,没办法的。”
看完《我的姐姐》感到很气愤,总想找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片子给我的感受,搭地铁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到了,这是一部浮于表面而又缺乏真诚的片子。
导演和编剧都是女孩子,看得出她们对于女性议题的讨论欲望。
片子的立意不低,想要接触的社会问题是热门而又复杂的。
那些在网络上被议论的,甚至于贬低的,但又真实存在的“伏弟魔”们,像安然一样的女孩们,她们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她们能不能脱离这个困境?我想这是这个片子最想讨论的话题,但是导演处理不好这么复杂的题材,于是整个片子显得稀碎,人物七零八落。
从一开始就摆明了安然的困境,甚至是一种极端的困境:给安然安插了太多不如意,被父亲嫌弃、寄宿在姑姑家、被霸凌、被性骚扰(姑父偷看洗澡)、有一个只会赌钱的舅舅跟一个苦哈哈的姑妈、弟弟年纪太小、男朋友除了脾气好啥也没有......导演和编剧把一切不如意都放在了这个角色身上。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都在非常耐心地等待导演和编剧对于这种困境的回应。
然后呢?
没有然后。
本来是社会困境,是时代遗留问题,结果用爱粉饰太平。用爱和可爱的孩子煽情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吗?
一直期待安然会走掉,深知这种走掉是无情的,故事中的安然跟弟弟都会因为这个分别而痛苦,甚至于是会受到电影的观众指责,那也很好,至少比现在好。
因为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选择了爱自己而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会长久的悲痛下去,这种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无辜的安然跟弟弟双方都是破碎的,以更大的沉默的伤痛延续下去,都更能发人省醒。
但是整个片子,看不到一丁点的思考,好像用爱就能解决一切。
弟弟这么可爱,这么小,能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是跟他一起生活啦。
这算什么?
片子多是设计感,缺乏真诚的表达和思考。
在角色设计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姑妈跟安然的角色是一对相互映照的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程式化,安然是觉醒的姑妈,相恋五年的男朋友是没有用的只会添堵的工具人......整个片子真的非常的程式化。
子枫妹妹一直都是一个蛮好的演员,可是妹妹毕竟年纪不大,在本片中造型也有些问题。着实不能让人信服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总是看着太小了,无论是牵着弟弟一起走还是跟男朋友一起,都特别特别有违和感。
所以从一开始,电影在日常生活的营造上就显得七零八落。
整部片子看下来,就是一部披着社会热点跟女性问题外衣的无脑商业片。我从来不觉得文艺片与商业片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文艺工作者贵在真诚,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要做商业片做就是了,遵循那套运作逻辑,刺激观众爽点,也不失为非常优秀解压的作品,但是拿着社会话题作为幌子,看不到一点真诚的思考和努力,甚至连故事的真实性和日常生活都令人诟病,这种卖社会噱头无脑圈钱的商业运作,浪费了演员的好演技,也浪费了这个故事的好立意,同时披着社会热点的外衣以为自己是一部好电影,真的很令人生气。
【新更新】
1.根据评论区的专业小伙伴提醒,删掉了自己对于俄语看法的那一段。确实是自己在对于俄语语言认知方面的有误跟不深入,导致了对于影片的误会,在此删除,表示歉意。
2.非常认同评论区说的,故事虽然有欠缺,但是使得人们关注了这个问题。就这一点来说,这个片子做到了,大家为此争论不休,使得这个问题浮出水面,当然很好。但是这一点对我来说,不能够成为片子就非常不错的理由。从不认为电影要给任何人答案,但是电影也许可以展示和深挖每一种选择或是每一种无法选择的困境之后的,人的情感。就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没有做到。理由是:为姐姐安排的苦难非常程式化,前文所述并不是非要姐姐不养弟弟,去北京就好,而是,也许展示姐姐去了北京,但并非心安理得,姐姐和弟弟在各自的生活里并没有因为这种关系的摆脱而过的快乐,这样子是不是会更好呢?会不会更加引起人思考呢?这不是一部爽剧,电影的功能,尤其是试图关注社会问题的电影,不应该只是一部爽剧,去北京解决不了问题,不去北京同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所在。因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都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我觉得这才是这个电影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样能够给观众留下深思的地方。我之所以气愤,就在此处,这是一个沉重复杂的问题,那个温馨地一起踢球也许是梦境也许是真实的结局配不上这个立意,处理得过于简单的了,这才是我觉得这部影片浮于表面的地方。当然也有评论区的朋友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那么或者,也许安排成姐姐没有签字,把弟弟叫过来抱着弟弟哭泣结束,是不是也会更好呢?
3.以上都是提供一些可以讨论的可能性,欢迎所有有不同看法的小伙伴一起礼貌地讨论,确实在评论区学习到了很多,很多想法都是在改变和不断调整完善的,关于有的朋友说结局的开放性,也是我之前未曾思考到的,见仁见智吧。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
全片最震惊的一句话“从小被表哥当沙包,被姑父看洗澡”。
从强制一孩到开放二胎,历史的组合拳就这样无差别地打在姐姐们的身上。而当姐姐们转身想为自己的生活奋力回击时,却只绝望地发觉无处下手——因为往往并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人,让她们窒息的正是这充盈各处的厌女空气,以重男轻女之手,穿梭于日新月异的时空,如出一辙、驾轻就熟地扼住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咽喉。(姑妈送走安然后喃喃自语俄语单词的那一刻泪崩了😭
摄影很好很有设计感哦。女性电影,隐隐担心并非女权电影,我也分不清楚。跟《82年生》相比代入小男孩视角柔化了冲突,弟弟表演过于小大人了,台词写的也有点糟糕,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女性视角。一二幕搭建的特别好,第三幕有点拉胯了,每一场戏都煽情等于没一场煽情。仔细想想拍的太MV了,咔咔怼特写上音乐,何必呢。结尾很喜欢,好的电影应该带给观众思考而不是瞎给答案。今年是张子枫年。如果迷雾剧场能上就是肖大宝年。
作为有两个姐姐享受社会红利的弟弟,我一直对我的姐姐们抱有亏欠感,即使如此我也无法完全了解她们作为女性所遭受的困境。而《我的姐姐》则真实地将这种困境展现出来,女性就像套娃,一代代被装进重男轻女的男权社会套子中,压抑感和无力感充满我的胸膛,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除此之外,我还蛮喜欢这个结尾的,因为它展示了女性最强大的情感力量:爱与善良,影片通过姑妈鼓励年轻女性“套娃不必非得装在同一个套子里,自己的路自己走”,同时用这样的结尾告诉她们不要放弃爱与善良,因为女性独立和爱与善良从来都不是二选一。作为男性和弟弟,我们能为姐姐们做点什么?或许就从尊重她们的意志、了解她们的困境、支持她们的发声开始吧!男人要有内自省性。P.S.张子枫拿影后吧!PP.S小时候的安然是王圣迪(普普)演的,她未来也会拿影后的!
看到结尾我就知道,这片儿肯定要挨骂。很多人肯定觉得它不够女权,甚至是打着女权反女权,不然最后姐姐怎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我觉得吧,电影好坏先放一边,姐姐做任何选择都是可接受的,只要影片给足了理由和铺垫,以及只要这个选择是她自愿做出的就可以。我们说女权或说任何人的权利的时候,不是规定Ta一定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算是维护了自己的权利,而是看Ta是否自愿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后者才是Ta真正的权利,才是Ta真正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三星给演员们,结局让人太恶心了。典型的男权社会下的“政治正确”,女人就要牺牲,被亲情捆绑。就算不从情感角度出发,那大家理性思考一下,姐姐现在只是小姑娘,如何养育好一个娃,送出去给富裕的家庭养对两个人都好,弟弟还小不懂事,姐姐也不懂事吗?还要媚男到什么时候?
原剧本叫踢皮球一语三关,编剧设计了三组姐弟关系用女主产科护士的身份设定勾连起几代女性的困境,困境中细密编织了无数议题,扎实严肃,尽管琐碎但克制沉稳。人物之丰满,几乎每个角色都在最后翻转出来立住,被迫放弃念书的姑妈,不得已放弃孕妇的产科女医生。第二幕结尾连续两场震撼人心的和解与独立的大戏,对孕妇家属怒吼发问“你都有两个女儿了,为什么还要生儿子?”它讲的不是一位当姐姐的女性的个体遭遇,是强制引产上环计生政策到二胎政策放开被迫生子之下所有无法摆脱命运的女性,生育困境的背景笼罩于全片。最巧妙的是开放式结局,当所有人跟随导演的细微视角去体会她溺水般挣扎的困境,选择似乎不再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拍给所有人看的“知晓我命运”的故事。无论是社会意义,还是行业意义(有话语权的女编剧把女导演带了出来),都是典范。
可能还不够好,但它值得被看到。它所涉及的东西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都探讨得太少,而在这个时代也尤其需要,即使只是被提起。演员们真好,坚强的张子枫格外可爱;朱媛媛的角色让我想到很多身边的人,她像妈妈、像姑姑、像她们那个年代过来的很多女性的集合,你可以轻松地质问很多“你为什么不……”但最后她就是选了最难的一条路,出于本能、规训或者爱,但她本身终归是伟大的,但也不该被伟大绑架;肖央彻底改变我心里的印象,很有戏的人,层次全出来了。影片的节奏有问题,情感有多次的断点,转折强硬,太突出戏剧性了。很多生活化的段落太过“工整”,少了闲笔,流露出太强目的性;尤其是弟弟的台词,句句“一针见血”,没了孩子本性的天真,只有大人“睿智”的设计,就会让看的人识别出来,再难融入,好在小朋友太可爱了,所以依然抓人,哭了好几次
我其实不喜欢这个结局,如果在签字的地方就留白,可能会更好吧。这个故事没有解决实际性的问题,人物也不能算跟自己和解了,很难受,让我想起地久天长的那种难受
《感动中国》好歹还能做到——主题明确、态度明朗;本片,并不。从独立到奴隶,这是不敢动。
21世纪的女性回归自我了吗 没有
姐姐天生就是没有底座的套娃,是没有残障的瘸子,是挖掉了西瓜瓤的瓜皮,是装进了保温杯的咖啡。生育证明像与生俱来的一纸符咒,经文是女孩要被迫独立和牺牲。天生沾染了长女如母的气味,却跟弟弟拥有不同的爸爸。可尽管他是肉包子里的花椒,仍是姐姐要捐出的功德。她说从此经文她来诵,而功德都赠我。
坚持了47分钟,一边剧烈精神呕吐一边出来了。我以为我受得了这种题材,算了,放过我自己。没看完,不打分,不是受众,及时止损……(听说结局了,还好提前出来了,不然我可能会徒手拆了电影院)
最后安然带着安子恒跑出领养家庭的时候,忘了把银行卡带上,这个事儿让我很挂心。
垃圾结尾。结局是这样,这部电影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都喜欢讲四川话。
它本可以是《何以为家》,但它选择了《以家人之名》。
其实可以不要那么多刻意煽情,有些话从小朋友口中说出来就假了。好的是关注到了中国姐姐这个身份带来的苦难以及长久以来做出的牺牲,但结果是新时代追求个人价值的姐姐仍有可能选择老一辈的“苦难”,从被逼迫到自愿,这弧光不值得鼓励,无法展开的某些原因和结尾的亲情绑架让人叹气。张子枫的演技还是顶得住怼脸特写的。
我能理解喜欢这片的人,但我是很不喜欢的,甚至看不下去。因为几乎每个情节都在意料之中,大多数地方的拍法也全都提前猜到。哪里什么情绪,哪里该发火哪里该哭,观众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很有规划,但换句话说就是极其套路。所以,哪怕背后是非常好的真情实感,哪怕张子枫、肖央、朱媛媛都很精彩,也被套路给损耗了。这对新导演或者院线片来说也许算好事。但我只能刷手机了,尤其是这个弟弟,太假,那些台词都不是小孩说的,而且句句精准到位,编剧实在让我受不了。而且对主题和人物的表现方面,编剧也不用废笔,场场为他的目的服务,实在太刻意了,缺乏生活中真人的感觉。
看完最大感触:只有成为真正冷血无情的人,才有可能摆脱痛苦,这是儒家的诅咒,能破除的中国人寥寥无几。情节看似由急风骤雨般的冲突构成,实际上全是如履薄冰的斡旋。剪辑是加分的,几乎抹除了所有令人“生疑”的空隙,让这场风暴尽量逼真。
姑妈那条线 就是两代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