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20集,太少;
一集5分钟,太短;
一集梗太多,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想到原来短剧也可以这么短小精悍有意思。两位主演都是老戏骨,再加上剧里的其他演员的搭配,看起来完全不费力,梗多大我无法接住。
实名羡慕了,那就是以后我的退休生活了。
已经安利给身边的朋友了!
大妈的世界,以后就是我的世界!
国产剧总是絮絮叨叨的又臭又长,被安利这部《大妈的世界》简直是清流中的奇葩。
故事讲述樱桃社区以两位退休大妈为主的广场舞小队的邻里生活。作为新闻或网络视频中年神奇的存在,她们以别样的耀眼身姿纵横在广阔市场风潮涌动,也活跃在邻里村内八卦方寸间。她们有着旧时代留存的生活热情,也努力跟上新时代浪潮,于是新与旧的冲突隔阂最让我等承上启下的中年人看得大笑不止后带着点感同身受。
一集一个故事最适合下酒,电视中的喜剧以生活的无奈为内核,五分钟的铿锵是现实中骗子、带小孩矛盾、适应高科技、内卷等等的社会写实。作为资深老演员的两位大妈生动形象的把握住了工作停止生命不息的精神气,对这些写实现象以荒诞回击,五分钟刚好够抖个机灵。
《大妈的世界》如一道快餐,热量甜分够特别适合大口饱腹,但是吃过后又有些遗憾,因为但是不够回味。年轻时获得劳动优秀奖的王于田,还有和蔼活泼的杨大妈,她们的经历过往,以及她们生活中路过的缘分,在剧中只有标签和标语明亮闪烁着,而没有给与深入的链接表达。
但这样的剧在日益年轻话的国产剧市场总是开了好头,让我们在市场关注年轻人小甜剧的同事也留一分给另一类积极生活的大妈们。
人生总有不同阶段,而观剧总要有不同可能。
从20岁杯酒快意的人生,到马上30岁人间烟火的幸福,畅想即使有一天不再美丽不再年轻,但也依旧可以在养老院里找帅老头搭讪——心中少年不死。
打开《大妈的世界》,我看到的中老年生活,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刺激更有意思。
5分钟一集的剧集长度,密集的笑点和脑洞大开的情节,用了大妈们可能也不懂的语言,描述了大妈们的生活。无论是子女的生活上的代沟,还是大妈很多迷惑行为操作,都用了更为夸张和戏谑的方式表现。倒不是讽刺,我觉得是给了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一个沟通的桥梁。
第二集用大火的盲盒文化,和大妈们对于鸡蛋的热爱结合在一起,用一个未来世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父母辈的不理解,其实和父母亲对你的误解是一样的,都是对某一事物的过分热爱,只不过大家热爱的对象是不一样的。你热爱球鞋,而他们热爱鸡蛋。
面对保健品销售的骗局,大妈们不再是新闻里播报的弱势群体、受害群众,而是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周旋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行侠仗义”。
所以,有时候,我们根本无法界定,她们是新时代的弱势群体,还是新潮流的中流砥柱。
在当下青春题材、革命题材、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时,即使是女性题材,也很少有人完全聚焦在“大妈”这个群体。
“大妈”这个词,从来没有被赋予关于美貌、智慧、气质等正向词语的链接,更多的只是一个年龄概念的划分。虽然很少被看到,但却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我们都不愿意落入这个词语隐含的庸俗、固执、无助,我们总是奋力摆脱成为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我会在羽毛球场上遇见很多“大妈”,即使年纪和我妈差不多大,我也总是称其为“姐姐”。她们很尊重自己做的每件事情,会穿成套的运动服,亮眼的鞋子,爱拍照记录每一次相聚,会把打废的球编上美丽的绳子,变成好看的装饰品。我们的区别,大概只是,岁月赋予了她们更多的财富,在时代的洪流席卷过来的时候,我们都无一幸免,但她们似乎更加坦然和淡定。当我们在谈论乌克兰打不打仗,教育双减带来的影响时,她们只关心今天的菜价,和明天会不会降温。数十年如一日的嘱咐你要早睡,出门要记得带手机,要按时吃饭。当你抱怨她们总是在关注生活的琐碎,家长里短,三餐四季的时候,无意发现,她们曾在工作中严谨认真,也曾在少女时追求过诗和远方。
我们站在她们的肩膀上,看到了更广袤的世界,却忘记回头来和她们分享分享。我去朋友家喝酒的时候,她爸爸总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和我们分享他新买的投影设备,和我们聊了很多我们年轻人爱看的电影,但是还是很执着地给我们推荐大自然纪录片,然后很期待的问我们感觉怎么样?而他妈妈总是把他爸往外拽,说让年轻人们自己玩,别总是在这里添乱。
那天我和我妈看完电影,有点晚了,华灯初上,灯红酒绿的生活摇曳了起来。我搂着我妈说,走呀,我请你去酒吧喝一杯。我妈看了看自己的穿的抓绒衣,她说,你早说呀,早知道我就换一件衣服了,我穿这个怎么去酒吧。我说,你穿这个去酒吧才酷呢。
不要让这个社会的审美太过单调,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时代,让我们从不同地角度,去欣赏,去了解,去拥抱,去爱……
千万不要被它名字骗了!秒杀目前国内“流水线”现言古偶市场一大片!
两位女主演:李玲玉老师58岁,穆丽燕老师57岁(选角切合主题)
就从镜头滤镜真实程度,你能信这个片子滤镜能比现在古偶现言的滤镜还小😅阿姨们的皱纹毛孔都能看见!完全不搞那一套虚伪的“美化”。那是她们岁月光辉留下的痕迹,值得被尊重和看见!完全不需要让50+的女演员只禁锢在演妈妈、婆婆这些角色里,发挥工具人作用,甚至故意扮嫩演少女😅大方承认年龄,因为她们除了这些社会身份,她们也是女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怎么会没有自己年龄段的故事呢?有故事有温度,就可以拍,可以拍好!(市场是不断被开拓的被发现的)
特点:黑色幽默,节奏明快,热点与生活相结合(编剧的融梗能力和想象力真的很不错👍🏼)
一集5分钟,全季20集(似乎有安排下一季)想注水都很难😂 每一集都是独立故事,主题大到内卷鸡娃诈骗,小到减肥加班黑话,完全不与时代脱轨。但总体还是围绕大妈们的生活展开!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细节。是可以让你笑出声的那种🥰非常推荐大家下饭解压。
⚠️不想被剧透就止步于此,下面有剧情内容
做一个剧集主题指路,以及我很喜欢每一集结束那个收束语(附上)
第一集:共享小李(反套路+保健品推销)
第二集:野生追剧党(嗑CP追剧党现状+买了VIP该超点还是超点)✅次集有木子洋灵超客串
第三集:鸡蛋盲盒(盲盒风潮)✅这集运钞车那一段好好笑
第四集:锦鲤(高考状元楼+旅游团写实记录)✅朝浴缸扔硬币许愿是我没想到的哈哈哈哈哈
第五集:爱的烘焙(每个减肥人背后总有一个追着投喂的妈妈)
第六集:窃听风云(app算法+窃听,“潮流”是炒出来的还是口碑说话)✅巧思
第七集:网恋(网恋杀猪盘)
第八集:养生防沉迷 养生现象+(个人觉得)暗讽豫章书院类似戒瘾现象
第九集:带娃提案(甲方乙方+孩子周末去谁家
第十集:基金追星(追星乱象+割韭菜)基金人落泪
第十一集:篮球场争夺战(滥用运动场地+剧本鲨桌游)
第十二集:高情商 低情商(互联网黑话+高情商低情商话术+子女陪伴)
第十三集:神探王于田(家庭中的秘密) 个人觉得中间暗提了一分钟同qi
第十四集:地摊菁英(消费主义+浪费)
第十五集:广场舞内卷(反内卷)
第十六集:面馆(中老年人活动场所)
第十七集:网红先进工作者(流量+走红)
第十八集:带娃摸鱼(rt
第十九集:程序式老化(现代繁琐的手机程序)
第二十集:鸡妈(鸡娃+学区房+拼爹拼妈)✅次集有梁龙客串
看腾讯视频“十分剧场”的短剧《大妈的世界》。说实话,看之前对所谓短剧完全不抱希望,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了。但今天在微博上看了一集,晚上就带我妈一起看了半宿。
五分钟一集的体量,实在算不上负担,看一集小亮科普视频的功夫能看两集半这个剧。20集的整季也就看了半宿,给我妈乐的睡不着觉,连pdd直播都不看了。
每一集讲一个小故事,但人物关系始终不变,三句话就出一个包袱,这是典型的情景喜剧和肥皂剧模式。没有完整的故事线,就意味着没有剧终的一天,这部剧绝对会有无限可能。只不过整部剧的篇幅不长,只够快乐半宿,不过瘾啊!
虽然是“大妈”的形象,“世界”里却充满了年轻人的时下文化。追星、鸡娃、网恋、炒基金、网络诈骗、养生保健、职场恶习、网瘾治疗所、不良大厂没完没了的引导关注、看网剧充钱了也要看广告……放在现实题材剧里,这是生活的烦恼,看了就会心生焦虑。但把经历烦恼的主体换成了大妈,烦恼的过程就变得魔幻起来。主体和事件的不匹配让这种“客观”反映成了辛辣的讽刺,到有一些颇带喜感的针砭时弊和鞭辟入里了。
“大妈”本来只是个年龄段,谁都有成为大妈的那一天。此处的大妈,未尝就不是“Z世代”老了的样子。因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部剧可称之为“预言版”现实题材作品了。
老戏骨的加盟让剧更显得精致。李玲玉去女一,曾经演过玉兔精,唱跳俱佳,这么大岁数了功夫没撂下,有一集里仙风道骨,愣是金鸡独立地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动不动站了半分多钟,根本不是常人所及。穆丽燕的女二天天扎个丸子头(放30年后这不就是2020年的古早流行发型嘛),显得老太太可爱俏皮,十分生动。见到梁天,我妈挺惊喜,她讲话“他可老没出来了”。
难得的好剧,尤其还是短剧,有这样的精品力作,让大家见证到短剧市场的大有可为。市场也需要一些这样的好作品来一改大家对短剧小投资、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了。
剧名叫《大妈的世界》,但目标受众显然是年轻人而不是大妈,喷这剧不了解中国大妈的人要么是为了标榜自己有“独立思考”“与众不同”,要么是不懂网络热点,再要么就是没幽默感,也不想想为啥这剧放腾讯视频而不是中央八套。当年《我是大哥大》我也get不到,没看两集就弃剧,我只能说是我没那个欣赏水平,可不敢说是剧拍的不行。 我认为《大妈的世界》水平是相当高的,从大妈视角以夸张的剧情和形式来讽刺当下的一些社会现状。想要紧跟时代潮流,光把网络热词和社会热点搬上来是不够的,可以试想,如果该剧是2 30岁的演员来演是怎样的。正是因为要让年轻人(目标受众)觉得好玩,就不能从年轻人的视角来演,而是从我们觉得被时代淘汰的大妈们来演才行,你想想要是一个年轻演员演个大学生,演个白领,然后去喷内卷、喷追剧、喷盲盒、喷加班、喷复杂的手机操作,这还能是喜剧?这不成了正剧了吗?所以得让大妈来演,观众才能觉得有意思,这才是剧名叫《大妈的世界》的原因。不得不夸,在如此夸张的剧情和形式下,演员们的演技和编剧的剧本完全没让这剧看起来尴尬,反正我看的时候是感觉有共鸣,会心一笑的。
人设上的反差制造得很好,终于有出色的国产高概念喜剧了,片尾的一行字简直就是点睛之笔。应该叫《未来的大妈》,编剧非常会用夸张手法来达到幽默,后面几集不太好看,下一季如果还是停留在对大妈的想象,而一味追寻爆点热度,迎合年轻人,肯定会凉的,盲盒、网红、追剧、打call等话题都是今年火明年就过时的梗,最终只能沦为网红剧 。建议还是扎根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老年女性共同生活规律上,拍得就像一群人间富贵花们老了后的生活,同题材非常牛逼的还数《闲人马大姐》。
咱妈的故事确实有点意思,日常又有趣
短小精悍,嬉笑怒骂间仿佛看到了我的老年生活。又有脑洞又有讽刺又有风趣。
居然忘记标了!!编剧很厉害,解压下饭好物
给都会白领青年自娱自乐的特供小品,不光大爷大妈看不懂,小镇屌丝也看不懂。
哈哈哈哈哈哈好有意思 爱豆那集笑吐了
差那么点意思,却又有那么点意思。
一口气看完真是没把我给笑死,太喜欢了。每天看在网上看那么多负面信息,总是感觉血压不够用。终于有一点很单纯、很沙雕的快乐来让人轻松一下了。真是一部可爱的剧呢~
这是什么神仙剧,每集五分钟,每分钟都在爆笑。
嬉笑怒骂里,是新一代老年人颠覆刻板的生活,反诈骗老年保健品、鸡妈、广场舞之战、磕cp,有多少都是与时代里那一代老年人不相同的新一代年轻想要的老年生活。
要素过多结合热点笑死了,有几集挺好的,大多数集没什么意思。
哈哈哈,很有意思,期待下一季。个人觉得,第一集是神作,主要是不光搞笑,而且老年人也能看明白,能真的起到反诈骗的作用。其他集有的也挺搞笑,不过更多是年轻人自己玩梗了,老年人未必觉得有趣。只说搞笑程度的话,涉及互联网的那几集都不错,一个要求扫码下载APP否则不开门的自助超市,一个手机偷听大数据,哦还有一个高情商低情商。
短剧的形式掩饰了内容的空洞
笑不活了,导演编剧太秀了吧,全是热梗没有一丝“剧情”,剧是老年人演的剧,但面向的还是当下年轻人。五分多钟的时长,内容基本上做到了有梗可玩也有主题升华,短小精悍,还有老戏骨的加持,太精彩了,期待下一季!
陈妍希演的好突兀
封城期间打发无聊时间,忽然发现还挺好看的,配角还是陈妍希,陈意涵,徐洋,梁天。。下饭,就是太短了
剧名《大妈的世界》读作《魔幻的世界》,每一集看得都想拍大腿叫好!追剧,磕cp,基金经理,卖保健品,卖茶小妹……各种梗代入感太强了。不仅是大妈,全年龄层都能找到共鸣。
必须五星!太有趣了!用中国大妈这个极具代表性的市井文化符号的瓶,装了多少时下痛点热点爽点的酒。鸡娃、内卷、学区房、职场陋习、饭圈、没有边界感的中国催婚长辈、长视频网站的臭毛病、嗑cp、网红,大妈小伙抢广场的热点都有哈哈…有种痛痛快快帮各种意义上的社畜吐槽一通的爽快感~这剧让我看到了久违的“辛辣的讽刺是喜剧的特色之一”,真好!李玲玉真是时代的眼泪呀,当年也是大陆娱乐圈第一甜姐儿~每集结尾的输出太欠儿太精辟恨不得每一帧都截屏~ost太魔性了,又洗脑,又符合这个剧的调性~虽然是老年人做主角,但形式却young到不行,五分钟一集高密度快节奏输出的沙雕泡面番,yyds了属于是~下一季快点儿的吧!
《我和小姐妹的老年生活》
15秒短视频的等效加长版,通过密集的包袱和反转制造爽感。拍的是中老年人的伪生活,直击和讨好的却是年轻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