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没想到观众这么少。 表面上,是个家庭喜剧,讲寻找藏钱的床垫子。 其实电影说的一直都是生活本身的无可奈何,和床垫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把床垫子的部分拆掉,就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片名[Life's a breeze]直译过来就是"生活是微风" 从十几岁到八十岁,各种年龄段的种种真实的不幸。 所以电影里萝莉问了婆婆好几次,“如果生命能重来,你想怎么样?你想成为谁?” “你相信有地狱吗?” 婆婆的回答都是些可怕的【生活真相】 电影从争论里开始,在吵闹里结束。 整部电影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被父母搪塞敷衍,中午只能啃面包就香蕉。 中年人没能获得体面有尊严,富裕充实的生活,只能靠啃老领救济金,彼此推诿,互相嘲笑……这样去生活。 老年人更是没人重视,被视为多余的、没用的、占着房子痴呆犯傻的“老东西” 电视广播一造谣,人民群众就往前冲。 91%的人表示,,如果找到会把钱还给老太太,简直笑死,原来世界上只有9%的人保持了诚实。 每个欢乐的高潮之后都是令人尴尬的时刻。 彩票梗、生日聚会梗、上电视成名梗、萝莉成为关注中心梗……最后都留下一个生活的黑洞。。。 小萝莉就看着这群长辈因为披萨费、脱衣舞男的费用尴尬的摊手,就好像他们面对生活的时候,总是说一句"什么?你开玩笑吗?"然后指望别人来解决问题,或者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这妹子演的真好,清澈的眼睛里,蒙着一层失望的阴影。 老太太精明缄默,对这群儿女的想法心知肚明。唯一失算,就是没想到他们能把房间给收拾了,顺便把一百万给扔了。 在找床垫的过程里,老太太展现了足智多谋的一面。她深知人心底的贪婪,所以让傻儿子开车跟踪,也知道电视曝光后,儿女中没有人相信她,所以找小萝莉一起寻找。 两个人在垃圾场聊天,聊出了生活的真相。 “你不会想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光是听到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够糟糕了。” 是啊,这就是生活。 所以“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不是对的事。” 最后小萝莉把床垫找到,一家人欢乐相聚的梗,我不喜欢,我更倾向于她和奶奶两个人把这笔钱一次性痛快花光,一毛钱也不给那些把老太太当累赘的儿女!对!一毛钱都不给他们! 唉,不过生活就是按别人的剧本上演,谁管你喜不喜欢。
这是一个家庭寻找老母亲藏有百万欧元的旧床垫的故事。几个靠救济的子女破天荒为老母亲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全部换成了新的,才知道旧床垫中藏着母亲50多年攒下来的百万欧元。这个消息通过媒体很快传遍全国,无数人开始寻找那个百万床垫。床垫找到后只有600多欧元,老太太被所有人怀疑老糊涂了。但是老太太发现找到的床垫并不是自己那个,于是拉着温顺的外孙女继续寻找,并在小孙女怀疑自己记错时大发雷霆。最终小美女按自己的思路找到了床垫。
整个电影的基调比较平淡,像是一篇散文徐徐展开,是以小美女的视角来发展的。我在想这个电影到底想告诉我们啥呢?好像都是很平淡的生活,一个老人年老时的不被重视,愚蠢且相处并不愉快的儿子,对去世老伴带有一丝内疚,被认为老糊涂?小美女眼里的父母,亲戚和姥姥的生活及关系?人生该怎样度过的思考和困惑?一个普通中下层民众家庭的生活?好像都是,从小萝莉到老人各个人生阶段的片段和不堪。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底色,带有一丝悲凉。
垃圾场一段祖孙俩的对话可能点中了主题,老太太作为过来人,不会想要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因为已经说出来的就已经够糟糕了。如果生命重来,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即使是不对的事。
生活原本无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为无聊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和动力。
很久没看过电视了,所以我很欣喜能在长久以来第一次看电视时看到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当老太太那被不成器的子女丢掉的床垫赝品被发现时,我是狂喜的。确实,我讨厌她子女的嘴脸。我甚至不希望真正的床垫被找到,我觉得剧情到最后老太太也是不想再看见这个床垫了,但是,她可爱可敬的外孙女找到了床垫,并把功劳让给了最不成器的小儿子。于是,一家人由贫转富,显得其乐融融。
这样的结局似乎和这位蕴藏了一生智慧的老太太不太符合,但我又觉得需要理解老太太。可能就是因为她太过智慧,才早早发现自己的子女们是如此的不可理喻。她穷尽一生藏下的几十万欧元,也许就是作为一位母亲最后的爱。在生前她分文不取,在死后公布真相希望这钱能养活儿女。只是没想到儿女们愚蠢的行为打乱了她周密的计划。
但这个意外恰恰使得老太太最重要的财富得以传承——她毕生的处世智慧,生存真谛全都传给了可爱可敬的外孙女。
也许这就是爱尔兰人的浪漫,他们希望期盼是真实存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因此那被遗弃的床垫里确实装满了欧元而不是丝棉。
看完电影我想起了爷爷的家庭。
我爷爷的一生和这位老太太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他有着更多的子女,却没有近百万的存款。所以他维系不了支离破碎的家庭。但他做到了自己该做的。在那个吃不起饭的年代,他养活了十一个子女,他的子女每个都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以至于人人觉得他是多余的而把他推来让去。
我爷爷有些重男轻女,而在我这一辈人里,他又最喜欢我。在他还能行动时,去哪都要叫上我,因此自然给我买过不少好吃好玩的。我的叔伯们觉得这是偏心,可我觉得不是。
感情是相互的,爷爷喜欢我是因为我也喜欢爷爷。我的奶奶去世得早,平日里,总是我跑去爷爷那幽暗的小屋,为他端茶递药,打水送巾,聊天解闷。而我那些堂兄们甚至不曾想过去看看他。
因为子女不孝,互相还勾心斗角,所以在行动不便以后,在四周无人时,他终日坐在太阳地里流泪。我犹记得在他去世前几天,他坐在那里抹泪,他最小的两岁的孙子给他递上一块湿毛巾,他擦擦脸,笑道:“行,娃子(堂弟小名)都指望得上了。”
几天后,他那不知怎么良心发现的二儿子从电线杆上看到了一个治哮喘的偏方,于是给他买了两瓶。他只喝了一口,便没喘过气来。其实不能怪我二伯,二伯也是好心,是爷爷他身子太过虚弱了。这样也好。所以当他的子女都哭得死去活来时,我竟想笑——那时我只有三年级。并不是因为我早熟,可能是我和他太亲密,所以太了解他。
如果他生前你不愿意陪他,他死后你的泪水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多想爷爷在临死前说一句:“其实我藏了一些东西,就在……”然后再咽气啊。可我爷爷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他的子女,即使有估计他也不愿意用这种方式折磨他们。
爷爷有积累一生的智慧,他的子女没能继承,而那时我又太小无法领会。所以我将不幸或者有幸自己去探索人生。
而关于他是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电影整体基调有点淡淡的忧伤,冷冷的温暖,小女主Emma侧面像赫敏,笑起来像Carol里的Therese。
电影里两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Emma和外婆在垃圾场里谈心的一幕让人暖心,结尾Emma坐在屋外看着车流淡然一笑的样子让人心疼。垃圾场那一幕,外婆和Emma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外婆让她好好的做自己,结尾那一幕,年少的Emma看尽了人情冷暖,却仍然选择微笑面对。
和年龄不相符的忧郁眼神或许是因为她过早洞察了人情冷暖吧,尽管这样,她仍在同学嘲笑她的笑声中露出暖暖的笑容;在拿回本就属于自家的床垫时,不忘记给流浪汉留下一笔钱;在外婆问她在哪找到床垫时,她说是舅舅找到的,只为了不让外婆为一无是处的舅舅失望;在看到家人聒噪的商量怎么瓜分外婆的积蓄,一个人默默的坐在屋外,眼里虽有泪光,却仍然淡淡一笑,那一刻,她还是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吧~
罗曼罗兰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这么一位知世故却仍然保持善良的可爱女孩,我们都想陪她长大,看看她会成长为多么好的一个人。
ps:更喜欢另一个译名“生活如清风”,有波澜,无风浪,Life’s a breeze
电影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儿女们虽然各自有自己的算计,但是也确实都面临着生活的艰难困苦,在老母亲的生日中也真心在为老母亲祝寿,希望母亲能够开心。所以要说坏,其实也不是那种绝对的坏,还是有真心让母亲开心的心意的,只是到了付钱的时候,需要和兄弟姐妹分担的部分,就泾渭分明了。
面对孝,孔子也说色难,电影中,子女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听老人说话的人都没有,态度上有的更是没有尊重。以至于老人后来为了引起关注,撒谎说床垫里面有百万欧元。不由得让人心生同情。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在周围都不认可自己的情况下,还能够很好的坚持自我吗?回到老人所处的位置上,子女们除了在老人生日的时候,平时都没有人听她的意见,听她说话,她即使说了也会被质疑。但是电影里,老人的认识是那么准确,见地是那么独到,那么优秀的她在面对子女们对自己的持续怀疑中,也会真实的怀疑自己,也会放弃对床垫的持续寻找,遑论普罗大众呢。
只来得及看了影片的后半段,看影评想象前半段。是一部很细腻的片子,去中心化的表达反而很深入人心。
“我们不是英雄,只是广大时代的负荷者”,生活是一阵微风,没有波澜壮阔,石破天惊,有的只是风拂过后淡淡的凉意,失望,低下头后想了想,决定还是要爱生活。女孩的眼睛像一面湖,也只有淡淡的涟漪而已。生活是时时刻刻一个个跳蚤小心翼翼的嗫咬。
生活正是如此的,没有悲壮,就没有英雄的心情。说起来她的家人们庸俗、势力、贪财、推诿,讽刺虽然是有的,但又算不上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他们毕竟还有着很深的亲情,在欢快时刻的自然流露,他们没有人是罪犯、精神病、抑郁症和暴徒,也没有人与家庭关系决裂。中年无成、老年失去权力和尊严,青年无人照拂和贴心关爱,而他们只是万千普通家庭中的一个投影罢了,没有人会为此而深恶痛绝,决心改变,那样就该是另外的人生和故事了。生活的苦味就在于让你有些难受却又没有创口值得言说,只能不幸而不争地努力活着。影片的最后他们找回了垫子,一起欢呼,进而又为金钱和琐事争吵。女孩子眼里看到这些,有些无奈,继续决定维护这个不可能完整纯粹的家庭的关系。这就是事实,是未来几十年的常态,并不会因为一个装着几十万欧元的床垫而翻覆。
印象最深的是老太太在和女孩找寻无果后,回忆起了年轻的时候,和她的丈夫在荒凉的岛屿的蜜月“他在风中喊我,我知道他喊得可能只是我们该回去了,但我希望他喊得是他爱我。”生活中布满了不值得展示的小小遗憾,失望、无奈,然后理解,慢慢养成小黑洞,理想与渴望连同那些可能性一点点消失了。
愿景和生活之间,差一个早已消失的床垫,日复一日,人们枕着微风一般的遗憾入眠。
人性复杂阿
我一直很喜欢这类以小见大的电影。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小城风貌,贫穷家庭的生活插曲,有点讽刺和荒诞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回归家庭的温情与美好。角色与故事的设定,总能让人联想到《内布拉斯加》,但后者更为荒凉破败。
1.太早洞察人情冷暖是件痛苦的事情吧,结尾最后小女主人公艾玛在思虑之后露出一抹温暖的微笑或许是导演的一丝善意,终归这是一出喜剧;2.一百万欧元引发的垃圾场观光旅游团令人忍俊不禁,城市的落败一隅在艾玛的涉足后得以窥视;3.艾玛是个善良的姑娘,让人如同她的外婆一样,希望看到她长大后的模样。
小女主很美很动人,摄影也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应该不能算是一部家庭温情喜剧,也说不上有多治愈,但这部电影的那种感觉却完全地抓住了我,那种感觉是冰冷的温暖,是无谓的美好。就像是你终于得到了你所追求的东西之后对自己内心的那句疑问——“然后呢?这就是我想要的吗?”,结尾小女主独自坐在屋外望着车流的那种难以名状的心情,于我,无限共鸣。
挺冷的故事
看到最后也无法去感受到片子里的亲情温暖 一个个见利忘义六亲不认的子女 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 如同电视上找到了假床垫嫌弃里面没钱的那个人一样让人生厌 终究还是过不了信任这一关 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家人相亲相爱的家庭 虽然我们没有那几十万 但也很幸福。想爷爷奶奶了。小女孩太美 加一星。
我给这个电影打“英国”标签是不是要被揍。不过为了归类简单吧。这个电影对于现在的我已经是难以下咽的地步了。平静的纪实电影。啧。也不至于说它差。就是,没意思。让我想起阿尔•帕西诺的《曼戈霍恩》。
所以成年人的快乐和齐心协力都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的么?小姑娘真的好看,帽子也好可爱啊!
CCTV6国配版,悲喜剧,剧本精妙发人深省。由寻找床垫里的巨款引发的一出啼笑皆非的闹剧,凸显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爱尔兰(乃至全世界)对养老问题的忽视。故事有些《钦差大臣》的讽刺意味,整体效果却温和许多(特别是小孙女的清新表演让人顿觉治愈),人们就像中彩票一样轰轰烈烈开始“寻宝”,到中段急转直下泼冷水式的互相埋怨,再到峰回路转最后皆大欢喜的收尾,其实更多的还是让人思考——为什么钱可以有这么大的魔力?独居老人应该如何安度晚年?家人之间为何尊重和理解是这样困难?为什么子女和年迈的父母渐行渐远以至于要互相摆脱?究竟是钱重要还是亲情重要……所以最后的“合家欢”理应不是导演的目的,最后钱能否找到其实也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实实在在待解的生活难题才是最该让人深思的。
老人和子女的角色关系及真伪莫辨的“寻宝”主题让人联想到『内布拉斯加』,但从配乐,色调到整个气质都是浓浓的爱尔兰风情,对经济困境下家庭和亲情的表现带着清爽,现实而暖心的美。在垃圾场寻找百万欧元的设定似乎是再直白不过的隐喻,电影却可以在轻松中回味良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破旧床垫可以一夜间换新,破损亲情却需要时间去修复。小女孩意外走进废墟的片段宛如塔可夫斯基附体,也是最喜欢的一段摄影。配乐轻松诙谐,剧情短小精悍,“人生就是一缕轻风”。
是悲剧啊
所有的矛盾并没有解决,第一,打扫卫生像是一次不动产清算,一种精神胁迫;第二,一家人的亲密度是建立在一百万欧元遗产的前提下,最后的合家欢反倒让人脊背发凉;第三,大儿子并无悔悟之心,只不过孙女给了一个机会下台。综上所述,别指望养儿防老,有钱就要花掉,实在钱有多,用钱换取尊重,也无妨。
我说实话我喜欢这种电影,因为我能感觉到真实的生活感觉,家庭成员相互认为对方是笨蛋,但又爱着对方,愿意为之付出,每个个体都又有着自己的困扰和孤独……
吉他配乐大亮点. 刚开场女主赫敏既视感.
“386本犯罪小说 46本电话簿 22年的报纸 挂历 生日卡片……7百万张中国菜外卖单 8百万张巴士票 从1954年的第一本教科书到1996年的最后一张毕业证书 全部这种垃圾 全都送回回收站了”我也爱收藏一些东西,一些我妈认为是垃圾,但是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的东西,比如说满满两箱子的纸条、日记、星星、千纸鹤、几幅画和几本课本,还有发卡、手链、珠子、小瓶子、手工、娃娃等等,我把它们当成我生命的痕迹,它们有着故事,搬了两次家一个都没有弄丢过。钱很重要,但是有一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人美心善外孙女最后一笑意味深长,人不会轻易改变,人生重新再来,也未必会有区别
如果再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那是错的。
Emma是个善良的姑娘,让人如同她的外婆一样,希望看到她长大后的模样。看到艾玛最后思虑下露出一抹温暖的微笑,在结尾的吉他配乐中泪眼汪汪
喜剧包裹的冷漠故事,或许对于有钱和没钱,各个文化都有一样的心思算计。展开一些,虽然小女孩作为纯真的代表,但周围亲人全是另一副模样,谁知道孩子成年后会不会也成为那个样子?要知道大人们也是从纯真走来。片子节奏较慢,适合喜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