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往事2018

已完结

主演:左小青,刘以豪,简嫚书,张书豪,程予希,侯彦西,黄薇渟,施名帅,武子璇,尹昭德,钱磊,柴尧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2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3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4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5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6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3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4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5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6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7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8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19台湾往事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台湾往事2018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日据时期台湾新竹中学三位少年周绍祯、庄是耕、林清文相继在 “皇民化运动”中遭受殖民当局的打击迫害被迫离开校园。他们在为生计奔波摔打历练中思想逐渐成长,在饱尝战时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底层人民强征暴敛野蛮管制后民族主义意识逐步觉醒,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分头迈向不同的道路。周绍祯辗转深入内地抗战,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后经中共协助加入台湾义勇队为民族抗战倾尽全力。庄是耕考取帝国大学,却被日军强行征召派往战场,后逃离日军。林清文在岛内地下办学传授国学,在家乡保存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火种。1945年日军投降,三人重聚家乡携手建设崭新台湾的过程中林清文选择去往厦门寻找新思想新出路,周绍祯和庄是耕则投身岛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中。可战争又随之而来,三兄弟被迫隔海分离。经历数十年的相望相念后,终在祖国大陆得以重逢。搜神记胡迪尼邪恶力量第十二季姻缘大人请留步魔界奇谭第一季金臂小子寻梦历险记恶老板2追爱计中计再见先生国语烈火战车2023捣婚计划你情我愿1986三角窗外是黑夜广府春秋第一季:山海之间新常态华沙间谍爱情神话冒险游戏澳门“食”光希望与荣耀卡兰克神偷军团性、毒品和摇滚乐第一季洗浴之王直击弯心采得百花成蜜后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夏2022王者杰克近距离2015编舟记老婆大人是80后毡匠和他的女儿实习女生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我的僵尸女友怪物先生(粤语版)布希维克大地龙种左耳恰好是少年

 长篇影评

 1 ) 深夜睡不着觉,看剧而发,嗝~

一开始只是电视台上的一晃而过,被林家阿爸给儿子捉鱼做鱼丸吃感动到了,电视上瞥到的第二眼是林清文一心想要参军抗日直接被吸引,然后开始一集一集看。

看到现在,整部剧最让我气的就是警察署的松村了。松村是心理不平衡吧,自家儿子出生就没了娘,林家儿子却是在家庭和睦中成长,所以故意不让林家人好过。林家阿公痛喊国仇家恨的时候,我真的超级难受。林家阿爸为了不让儿子参军,选择了自我了结(这一段看得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阿文回家后一直回忆阿爸的时候眼泪也是哗哗下流啊。

上一部看过的讲台湾地区的抗日的片子是赛德克巴莱,讲的大概是原著居民的抗日。其实,大陆人很少有了解到那个时候,处在日据时期的台湾人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剧中的林家人是清河衍派(对于不了解这个的我来说,大概就是交代了一下林家人是大陆某家族在台湾的一个分支,不是原住民)。日据时代,台湾的国人都是下等民,日本人是上等民,什么都是日本人说了算,殖民地区的人真的过得太艰难了。

一部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们的剧,感觉得到的关注真的很少。看到很多人的观后感受都是勿忘国耻,但是除了勿忘国耻之外,我更希望的是两岸关系更加和谐,能够有更多的事将我们联系起来。

 2 ) 不红不是没有原因的

看到第四集,溜了溜了。

首先,不喜欢拍摄乱用长镜头,还有那个……为了突出人物,镜头360度旋转对着演员拍摄的(专业说法不懂),看着头是晕的(具体见张书豪去到台北发现他哥哥不在银行工作然后和他哥哥吵架的那个情节)。所有人物近景的画面感也很不好,人头占了二分之一,美感度很低。打光也没有美感,比如说老宅子里吃饭,民国时期的旧宅子,不能像现代剧家里装吊灯一样的用光。这部剧里吃饭的那个情节,大晚上的,要么四面都是光亮得晃眼,要么顶头得光照得头发颜色都变了。

故事推进得不和情理的慢,情节没有轻重缓急。看故事概要主要是刻画三位男主在动荡时代的命运变迁,演到第四集觉得左小青才是主角。再者,人物性格也很不立体。

滥用背景音乐,45分钟的一集剧中,40分钟时刻都有背景乐,如果背景乐能推进剧集的发展尚可,并没有。不但没有,和着音乐听演员读台词,很出戏。

我没有在剧中看到台湾风貌,日据的台北的街景像极了上海影视城的棚景;台湾的南部的风土人貌和江南水乡完全无差异。

阿美族呐,高山族呐,本土的台湾人不是国民党时期去到的那一批,他们根本不会讲普通话(国语),就算新文化运动在民国后迅速普及,根据左小青的人设,她是不会穿着旗袍和皮鞋在家里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的(具体请参考张书豪杨谨华另一部台湾抗日电影);

很直白的说,这不过是一部贴了台湾情节的抗日神剧罢了。

 3 ) 还不错的年代剧

快将近一个月,我终于把台湾往事看完了。

这部题材新颖,号称是直面日治历史的年代剧,有蛮多深刻的场景给我留下印象。

让我比较欣慰的一点是,很少会有内地年代剧会选用台湾本土新生代演员。(我今年真的看了不下三部有嫚书和书豪参演的戏剧,予希和彦西也都是第二次看作品了,只有以豪是我从来没有了解过 ,但人也很熟悉)冲着这个强大的阵容,和我完全放心的故事梗概看了下去。(不得不说选角还蛮成功的,这几个角色的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剧中从一个家庭出发,到整个大背景下的台湾,最后是大陆。从江口,台北,上海,泾城再到厦门,一行少年的成长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被日寇玩弄的家破人亡对他们痛恨不已,到意识到只有奔赴前线才能救国,才能让中国人站起来。这个思想上以小见大的转变,暗含了中华儿女为了找回民族尊严而浴血奋战的历史往事,蕴藏着曾经许多人的奋斗与希望。 不论是农民,学生亦或是国军和游击队员,每一个人满腔热血、奋不顾身的心态都是有迹可循而且清楚明了的。

但是这部剧在拍摄手法上,运用了很多长镜头和空镜,导致让人觉得冗长,而不够专业,总的来说给我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但也正因为空镜,淡化了战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虽然也有很多情节,像是林清文如何出逃的部分,很杂乱,也没有交代清楚,但总体上还是过得去,(总是让我觉得前面部分拍的很台湾,后半部分拍的很大陆神剧)某些地方还是很触动的(不排除我年纪的因素啊)。

我身边看了这部作品的人都拿它和《一把青》比较,我是觉得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啦,两部要表达的东西很不一样。一个重在家国情怀,一个重在英雄民族的壮哉。同样类型戏份可能是《一把青》更胜一筹,但我觉得《台湾往事》的立场也是蛮中肯值得鼓励的。

这部作品,很触动、虐心和揪心的地方也是不少。比如芸华在婚礼上因为炮火去世的场景,看得我真的很难受。和绍祯出生入死,最后却只能阴阳相隔。即使靠思念也无法在乱世中弥补遗憾。(其实还有强暴的那段 ,但和其他相同题材的前辈比 ,少了一丝丝动容 ,不过也很厉害了!)以及清文再回家,一时间惆怅和思念全部消逝,给母亲一个难忘的拥抱。(建议全程1.5倍速,节奏真的很慢很慢)

我的思绪也在最后去往大陆的船上夏然而止,随着风飘荡在海峡上。

最后双美和清文两岸相隔,似乎也暗示了什么......

历史,无论如何发生,都需要我们去铭记,居安思危。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4 ) 动荡年代下台湾人的情怀

历史题材的剧其实并不少见,不过以台湾为视角的确实很少有。这部剧从台湾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将几个台湾人融入中国历史的大潮,从而产生的独特情节和情怀是最大的看点。
      从第一集林家传统的中国祠堂,其实就暗示台湾永远存在的中国血统。而后续剧中不断展开的亲情,友情,爱情,民族情和家国情,是台湾的情怀也是中国的情怀。历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同的便在于从几个台湾人的视角来看这部剧,台湾和台湾人也同样是历史的参与者和书写者,他们也和所有当时的中国人一样满怀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参与并创造了中国历史,这一点没有什么不同。而台湾从日本的殖民地到最后与大陆分离,台湾看似和大陆割裂,然而却依然还是拥有斩不断的纽带。当经过历史大潮的洗礼,剧中几个台湾人的友情,亲情,爱情,家国民族情的归属,又是怎样产生的微妙的变化。多年后,或许当年的青年重逢,再话往事,其实我的家还是我的家,我的国还是我的国,台湾其实一直都是中国。
      这部剧剧情紧凑,看似是讲历史,其实并不单纯是描写波澜壮阔的历史和风起云涌的年代,反而进一步以独特的情节和视角,讲起打磨,突出人的情感和情怀,在一种大背景下以台湾人这样一种独特身份参与到中国历史当中,演绎出独特的家国情怀,以这样的一种身份和背景,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正是这种情怀冲淡了历史本身的严肃,也使得人物更加饱满,情感丰富。而在这种主打的人物的情怀中,穿插的确实一种正义,一种责任和一种理想。而这部剧新颖的视角,也填充了现代人对于那段历史台湾的一些空白。剧中以当时台湾青年的成长和经历为线索,其实对于很多年轻人都有很好的带入感和启发,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青年的激励。
      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而这部剧更是联系两岸的一种尝试和纽带,是对台湾的很好的了解。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也是中国的历史,台湾的往事也是中国的往事。而这样的故事,其实剧中几个台湾人的经历是台湾更是中国,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这群人的台湾情怀跌宕起伏,而这样的台湾情怀,亦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情怀。

 5 ) 是历史,民族,理想还有连接两岸的纽带

我是第一次看到以台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其实对那边知之甚少。两岸本就同祖同源,若要重新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于台湾不能不了解,了解她的过去发生了什么。这部剧从几个年轻人的视角,讲述海峡两岸几十年的时代变迁和历史大潮,然而在剧变的时代里,海峡的分割下,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斩断,特殊的时代,特殊的人,他们扮演的不同身份所演绎的故事格外精彩。

历史
      作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段时间台湾的历史,我们其实并不了解。而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然是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这部剧其实在这一点上其实填补了很大的留白,也会让很多人更加了解台湾和台湾的往事。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后来军阀割据,日本入侵东北,那个时代是动荡的时代,而台湾也同样经历着,也参与者,只不过我们并不了解从台湾的视角,历史是怎样的,又给台湾带来怎样的巨变。剧中讲述的历史,是一样的历史,却又是不一样的历史,而更加重要的事情是,这部剧可以给一样的历史和不一样的历史连接起来,呈现给人们。

民族
      从第一集开始一直其实是在打民族牌,这让我不由想起王晶的追龙。甲午战争以后,台湾已经是殖民地,而在日本人的地图里,台湾已经是日本的版图了。剧情的发展其实一直在刺激一种民族的情绪,引出后来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这里不得不说剧里将日本人的民族心态表现的很生动,日本人的民族意识真的是超强,自认为大和民族高贵,强悍,并且高人一等,这种自尊心态已经变成一种变态的自尊,认为大和民族就是比其他人高人一等,和大和民族相比,他们都是下等人。日本人也是注重礼仪,在他们彬彬有礼,鞠躬低头的外表下,是极强的民族自尊心,而且在他们内心深处绝对不会将任何民族放在和大和民族平等的位置。而中国当时,清廷倒台以后,新文化运动其实也是给很多青年带来思想的解放,加上各种殖民欺凌,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随着日本侵华,民族矛盾就格外激烈。从民族意识来看,虽然日本那种变态的民族自尊要不得,不过必要的民族自尊绝对不能没有。作为中国人,我们拿什么来体现自己民族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怎样才能立于世界,殖民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再次发生?当然靠实力,而时至今日,民族的气节和自尊依然举足轻重,民族的气节和脊梁也是靠每一个个人的实干和坚定支撑起来的。落后就要挨打,虽然近代百年屈辱已经过去,但是历史不能被忘怀,历史带来的教训也不能被忘怀。

理想
      其实我有时候很羡慕那个年代的青年,因为我觉得那个年代的青年是有理想的青年,不像现在。时局动荡,国家积贫积弱,外强虎视眈眈,没有强大的政府,这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青年,都满怀着改变国家命运的理想。所以那个年代的青年敢于去相信什么,敢于去认定崇高的理想是存在的,敢于为了他们相信的东西无悔的付出一切。那个年代的青年的精气神是我们这个年代的青年所缺失的,在那个时代里,太多这样的青年敢于献身家国,投身战争或是革命,不管他们信仰什么,方向对不对,但都敢于为了国家做出自己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片赤诚。反观当代的年轻人,这样的理想情节,这种精神和责任感是缺失的,而剧中这种浓墨重彩的渲染和表达,也在很好的将这种主题思想表达出来,激励并填充当代青年的心灵。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是新青年的理想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是这些新青年,试图扛起并也去努力扛起摇摇欲坠的国家。

纽带
      海峡两岸同族同源,一个中国,因为历史的原因只能暂时分离,而剧中主要人物也分割,历经变迁之后再重逢,连接的纽带其实一直没有断。其实这部剧,也算是一次台湾和大陆的对话吧,看简介有几个主角再次重逢的情节,设想,经理世事变迁,多年以后再次重逢,回过头很多事情已经只能说是往事了,可以用来回首,并不会影响什么,而我们还是当年的我们。不论历史如何变迁,你我都是中国人,这一点永远不会变,所以我们终有重逢,那时所有的一切也都会成为往事。

 6 ) 《台湾往事》让我肃然起敬

众所周知,在这个抗日雷剧频出的年月,如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凌空拦火车等桥段已经让无数国人在迷惑,真实的历史剧还能否拍得出来?七十多年前的那场华夏劫难,是否还能够让当下文艺界的编剧正视民族使命?我原是不抱希望的了。但是看了《台湾往事》前四集,我发现这是一部具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扎实的史料考证,有深度,有逻辑,有正确三观的优秀国产剧。起码我这种历史挖掘机尚无挖到槽点,于是力荐之。 首先剧本好。情节生动有看点,情感朴实不矫造。懂得剧本创作的人都明白,电视剧的好看在于矛盾冲突。越是离奇易反转的情节和激烈又猛烈的冲突越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所以很多制片人为了追求视觉效应,一个劲捣鼓大场面、大动作戏。而本剧第一集,种族矛盾扑面而来,却是平铺直叙不夸张,依然具有象征性。 当时是1919年,台湾一所西医院的妇产科同时迎来两位产妇,一位是本院的主治医师林汉仁的妻子,一位是日本军官松村的家属。由于日本军官不信任中国医生的接生技术,强烈要求喝醉了的日本医生来处理手术。以至于自己的妻子难产而死。同日出生的林家儿子林清文与日本军官的儿子松村武夫,一亮相就注定了他们之间不可化解的敌对性。后来少年林清文与少年松村武夫二次相见,一出手就是打群架。待到青年阶段,不是上课的时候辩论,就是下课了继续争执。虽然双方家庭都教育过他们仁勇义礼,但是中日的结构性矛盾注定了彼此之间的暗暗提防、心生对立——简直是中日两国的象征。 其次吻合史实。大事不虚、细节亦然。林清文的出生是在五四运动发生的那一年,正值日本殖民台湾的武官总督时期。日本政府在美丽宝岛上,开始建造各项如电力、公路、铁路、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准备将台湾彻底改造成他们的殖民地。台湾人民心怀怨恨,暗流涌动,伺机待发。在此之前,台湾人民已经多次举行过抗日行动。比如“台湾民主国”抗拒日军接收的乙未战争;“台湾民主国”之后的前期抗日游击战;1907年的“北埔事件”;1913年,罗福兴领导的“苗栗事件”,到1915年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日本殖民政府为了镇压台湾人民的起义,实行了集体大屠杀。于是,台湾反日运动转为维护汉文化的非武力形式。比如书房(私塾)与不收学费的义塾在民间悄悄兴起,迅速蔓延。许多家长把孩子带到这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政府除了继续以严刑峻罚的高压控制,对台湾人民实行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民族歧视。同时对台湾民众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向他们灌输天皇制意识形态、推行奴化教育政策等。 在第二集里,林清文所就读的学校讲的是日文,接受的是日本教师传授的内容,无论台湾学生还是日本学生都要听。但是日本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是否真实呢?比如他论及“中日开战,日本士兵与中国士兵对阵该当如何”?日本教师肆意羞辱中国军队缺少战斗力,士兵们均是被雇佣而来,遇到战火就会“朝天开枪”……林清文不服,起身反驳。他反驳得慷慨激昂,似乎有理,实际上,日本教师的言辞虽有夸张,却没说错国民党的军队实力。 因为在日本侵华时期,中国的官方政府国民党军队最严重的缺点之一就是军官团的素质差。美国在华高级军官艾伯特·C.魏德迈,曾把国民党军官们描述为“无能,愚蠢,缺乏训练,偏狭……全然不称职”。即使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高级军官,也非常缺乏军事领导所需要的素质。除了陈诚、李宗仁、白崇禧和孙立人等极少数智慧,廉洁,具有军事才能而出类拔萃的高级将领,大部分都是自负而能力平庸之辈。论及基层军人,多由征兵组成。民国所有男子,凡在18—45岁之间——除去学生、独生子和严重疾患者——均得服从征召。按照法令,他们以抽签的方式公平地被挑选。在此背景之下,有钱有势的人逃避征召,无钱无势的国民被强征入伍。征兵的军官们往往连抽签的手续都不顾,把田里劳作的农民抓去充数。他们作战能力差,以至于在对日作战中难创佳绩。 那些在国民党军队里服兵役的士兵比在乡下种田或在工厂里当包身工更加悲惨。如果部队里缺少运输车辆,新兵常常行军数百英里到他们被指定的部队——军队有意远离新兵家乡,以减少士兵开小差的诱惑。新兵们常常被绳索套住他们的脖颈,绑缚在一起。夜里,他们可能被剥光衣服,以防私逃。就食物而言,征兵的军官们为了一己私利,惯常“克扣”给养士兵的米粮。有些新兵饮水甚至需要去路边的泥水坑里喝。生活待遇差,医疗条件差,导致国民党的士兵们的作战士气更是低迷。在八年抗战期间,忍受不了残酷生活而伤病死去的新兵据说超过100万。 此外令人刮目的是“黄金大米”一梗。日本人研发的新型水稻“黄金大米”,因传闻亩产量惊人且成熟期短,被台湾农户大量购入并纷纷种植。后因不耐雨淋而全部死去。一时之间,民心惶惶。日本政府贴出告示,要求收购土地种植甘蔗,经济受损的百姓可以成为政府雇佣农户,以此解决经济危机。这实际是在巧取豪夺台湾人民的土地。此情节吻合历史不需。当时的日本为了将台湾变成有利于本国发展的殖民地,一度以专卖形式将稻米、糖等台湾特产转移给日本商人发财。在对日输出的最高年份,台湾的稻米约占日本输入米量的四分之一(余由朝鲜供应),糖则几占日本国内消费量的90%。为了增加台湾的糖米产量并将其牢牢控制,日本殖民当局对农民强行采取三年轮作制度,要求必须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甘蔗,以保证日本在台独占制糖企业的原料供应。蔗农们因不满于甘蔗的垄断收购价格过低而多次抗争,均遭野蛮弹压。台湾人民所受的苦难因此可见一斑。

 短评

越来越爱看家国情怀的片子了台湾腔一分、日语一分、关于台湾一分其他两分

9分钟前
  • 咿呀撒撒
  • 力荐

看了两集就想给好评,构图和风景很美。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故事。

13分钟前
  • 七寻
  • 力荐

看了3集,从目前剧情来看目测还可以。最起码演员几乎都是原声,包括演日本人的演员在内;画面构图不错,特别是风景和阿文家的老宅;女演员化妆也比较淡,左小青穿旗袍看着很温柔端庄;几个台湾演员演得也不错,台湾腔听着不腻味。就怕后面剧情崩了,目前还是会继续追的。

14分钟前
  • 五十弦
  • 推荐

難得看到有以台灣為背景的正劇真的還不錯 演員的原音也表現很好

19分钟前
  • 河堤上的貓
  • 推荐

题材原本不错,不过编剧,剪辑都有问题。

20分钟前
  • 佬猿
  • 还行

听那口台湾腔和日语还以为是台湾拍的呢,两个男孩角色长大变丑了

22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第一次看到青春热血和家国情怀能结合得这么好的剧。

26分钟前
  • 北望
  • 力荐

调台的时候看到唐凌才停下来看的。。。看了一会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没有渲染战争,而是讲述三个青年的成长,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没有用配音,台湾演员的湾湾口音让这部剧更真实了

29分钟前
  • 林深时见潮颈鹿
  • 推荐

题材新 摄影也不错 颜值也够 台湾腔挺可爱的?

34分钟前
  • CoastalFantasy
  • 推荐

题材很吸引人,故事的背景我很喜欢,看了几集符合我心中的期待!也许是这样的背景,让他们有着悲伤的命运,诉说的故事即使是温暖的也都透露着哀伤,值得继续期待

38分钟前
  • PaulineW
  • 还行

且不论演技或编剧,单单台湾青年演员来参演这类掺杂政治的大陆剧,已是进步。

40分钟前
  • 木木
  • 还行

口音地道

43分钟前
  • Yeah明珠
  • 推荐

口音听得我普通话都要说不准了,这点好评啦。剧情挺有意思的。

48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前两集感觉各方面观感还可以,大陆演员配音,台湾演员用的原音所以整体都是相对和谐的台湾腔,不会出戏。作为上星剧来讲,有这么大段大段的日语台词也还是难得了。只要后面稳住了,应该不错看。ps:大陆拍台湾比台湾拍大陆大气多了

52分钟前
  • 中路财神
  • 推荐

台湾题材的少见,全剧宣扬的中国传统文化那段挺喜欢,演员台湾腔但不作

57分钟前
  • 潜水的猫
  • 推荐

整体来说还不错,节奏也不拖沓。台湾腔跟日语都听着很舒服。演员也还行。

1小时前
  • 请叫我Homeroad
  • 推荐

看到了《一把青》和《天黑请闭眼》的演员 期待一下

1小时前
  • 只風吹星光颤
  • 还行

嗯,看了两集挺不错,想继续看看,三星观望!

1小时前
  • 七七
  • 还行

把视角放在台湾史诗很新颖,剧情节奏可以,主角的口音跟剧名很配。好久没有看到左小青主演的剧了,一直觉得她的剧都挺好看的,演技也蛮不错的。

1小时前
  • 纤指十三
  • 推荐

左小青演技不错。

1小时前
  • 李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