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摇曳、风景怡人的大片稻草田中央竖立着一家充满温馨的老人院。可惜里头年纪最大的两位活宝贝——林丹(林耀明饰)和财叔(覃业水饰)总爱话当年、比较谁的孩子最有出息。身边的老人们都听得厌倦,甚至起义要他们拿出证据。于是两老决定秘密潜逃至吉隆坡寻找证据。可惜潜逃当晚,财叔因发生意外而无法与林丹一同偷上邻居阿福(林德荣饰)的罗里,搭顺风车去吉隆坡。
阿福的母亲由于腰伤而必须在吉隆坡求医,唯暂住表妹多好(尹汇雰饰)家。以卖煤气为生的阿福因此常常驾着残旧的罗里上吉隆坡探望母亲,却遇上正在潜逃的林丹,唯有无奈的顺便载他到吉隆坡。有次表妹为了替阿福霸车位却弄丢了患有老人痴呆的福妈。
抵达吉隆坡后的林丹经阿福协助找到财叔的儿子林效舜(颜江翰饰),却发现效舜原来是个虚伪的不孝子。同时林丹也发现自己的孩子林凤娇(卓卉勤饰)和林志颖(陈志康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风光,但依然与孩子共渡了愉快的一周,带着满足的心情回到玻璃市老人院。此时,林效舜竟然出现老人院,揭破一个大谎言……
Two fathers, Uncle Lim and Uncle Lam live in an old folks’ home. Uncle Lim is Hokkien while Uncle Lam is Cantonese. Apart from integral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dialects (e.g. fighting over WLT and HHD), they always argue about whose children has done better and how filial piety they have been. While Uncle Lim thinks that he may have gotten cancer and don’t have much opportunities to see his children again, and aggravated by an argument, the two men decided to escape from the old folk’s home to find their children and bring back evidence so that the rest of their friends can judge whose children is better. While trying to escape, Uncle Lam hurt his leg leaving Uncle Lim to continue his journey alone......
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因为李馨巧,因为《激战》而喜欢上了这个荧幕上乖巧可爱懂事的小女孩。最后看完也没有让我后悔看这部电影。尽管有人评论说,她在里面的表演做作,但我想她始终还是个孩子,不妨碍我喜欢她。 电影也很好,制作不精良,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缺点,但这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里的一开始出现了一大片田野,田野里坐落着一幢有着红屋顶抽象派风格墙面的安老院。这个安老院太不一样,从它的建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有个设计师经常设计一些奇怪的衣服,可以帮助抓痒的衣服,可以变脸的衣服,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他像在逗老人开心,又像只是在替老人打发无聊的时间。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老人们快乐的样子,有3D电视可以看,有老朋友们陪着,虽然还是会有儿女不在身边的失落。
嗯,不像电影的电影,特别特别温情,笑中带着泪的看完了,里面的话语总是能说到心坎里。
终于似乎明白为何隔代亲,因为都是弥补和所需;小孩不明白什么是孤独,而老人不喜欢孤独,他们都需要陪伴,恰巧他们在一起孤独感减少了,老人对小孩,弥补了对自己子女曾经年幼时光缺少的陪伴;而小孩围绕着老人,寻找到了在身边的安全感;而卡在中间既是女儿又是父母的我们,不是不想陪伴,也不是不明白,而是为了生活奔波也被迫无奈,所以总是这么循环着。我们都经历过童年,现在正经历曾经父母的拼搏,父母正在经历他们父母的曾经,未来的孩子都将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一直循环,也就是这样的循环,才让我们每到一个阶段才会懂得不易。
记得片中阿公对子女说:“社会就是这样子的啦,有的吃,有的穿,开心就好咯,我们是一家人,好坏一定要说出来,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人想办法。”没错,中国式的家庭,太多的自我承受,家庭情感捆绑和缺乏沟通,每个人都有个强大的内心不外露,为的都是不给家人带去麻烦,不知何时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客气、越来越不想劳烦、似乎心里都逐渐开始隔起了屏障,而之所以是家,不是该轻松温馨嘛?
最后结尾那一段歌词很喜欢,特别特别喜欢,无原因,大过年的把我看哭了;生活的起初本就该是那样,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就像那句:一句白开水,也可以很清甜。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家庭生活,却忘了自己的也被别人羡慕着,阿公说也对,事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好了;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取景于马来西亚,说话却是港台腔,真的很好很温情,把亲情、友情、爱情都点的很到位。
推荐。
且让这部电影,成为一种带动吧。带动我们,激发大家都有的恻隐之心、感恩心、爱心和孝心。诚如卓卉勤在访谈中说,现代的儿女,确实对父母很冷漠,但他们不是不爱父母,也谈不上他们不孝,这种感觉微妙但无法言喻。 且让这部作品,成为普罗大众的话题吧。它是一种良性的探讨,知性的研究,感性的觉察。这是一种来自内心的触动,它反映人性的美,也让我们看到父母即伟大又平凡的爱。我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是珍贵的;毕竟这部电影带出了值得大家探讨的一面,值得我们反省的一面,以及深思的一面
且让这部《天天好天》成为一种效应吧。就叫做《天天》效应?这部戏是一把推手,对一些人(当中包括了自己)来说,它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或许做得不够,抑或我们只有在戏院里心动、感动,在网络上高谈阔论;但还依然没有真正去行动,去实践 林孝顺老师说:子欲养而亲不在。做而言不如起而行。多谈未必无益,但是行动才是最实际的。
晴天,雨天, 都是好天。
很感动
如果生个不孝儿子,还不如生块叉烧---- 大马天空下华人的传统孝观念。全剧的演员都和影片淡淡乡土的气息很搭,唯独那个小女孩除外,做作,表演习气太重,是影片的败笔。
支持本地电影~
晴天雨天,都是好天。。。很感人的伦理剧,虽然没有帅哥美女,但是情节很深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简单温馨
很温馨的电影。演员演技比较生硬,情节的安排上不是特别新颖。但是胜在细节动人,墙上的10+1+1看着让人鼻子酸酸的。语言混杂让片子充满欢乐,总之很喜欢~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10+1+1
晴天 雨天 都是好天
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
简单温情的电影最打动人。事情换个角度看,就会好了,晴天、雨天,都是好天。逃离安老院的亲情修复之路,有点飞越老人院+天伦之旅的意思,不要等到失去才去后悔,能做的就是珍惜和家人的每一刻,用心陪伴。p.s.闽南话对粤语感觉莫名萌。
10+1+1
一枝一叶总关情
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
一部不错的本地创作,有诚意,至少我被感动了。。。。
很不错的电影,充满了鲜活的大马风味。
典型东南亚亲情华语电影。语言总是亮点。
1.阴晴,都是好天;祸福,此生有幸。2.凡有华人处,便讲孝亲。
大马版《天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