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关于Claire
今天看到挺有意思一句话:
你可以经营一段关系,但是你不可以经营一段感情。
恩,这句话把这部电影剧透光了。这片子主要讲了一件事:Sophie发现自己的亲密关系无法维护。而她又不经意间陷入另一人编织的情网。
我们也相信Sophie之前的感情是真的,但是,这样的感情,无法继续下去。时间面前,它只能脱水变成干巴巴的一段关系,最终,Sophie失去了经营它的心情。
反省了一下,我个人平时在措辞上还是比较注意的,我常用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这种词,而非感情(affection)。
——本科毕业论文的遗害?虽然我那个时候写的是attachment。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的核心问题其实不是Sophie姐姐,而是关于女配:Claire为什么可以这么坦然的回来找她的旧情人?
因为Claire曾经的婚姻,是一段通过经营和维护而存在的亲密关系,维系于双方对于preservation的意向和努力。
而Claire与旧情人,是不可经营的感情。
不止如此。
我同样知道,有些人(当然,还不是一般人)是不认同fall in love的说法的。他们认为 坠入爱情 这种说法,是不成熟的,是把人还原成小孩子的说法。——人们自认为在爱(其实是honeymoon阶段)中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这和他们在孩童时期的自大是一样的,想想两岁时候的自己吧。事实上,时间会戳破这个自以为是的谎言,用琐碎(trivial),无趣(dull),沉闷(stuffy)和扫兴(dismal)击败他们。
这样的爱是一种逃避和退缩。
因此,不该存在所谓的what if。
成熟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成熟的个体的基础上的。他们并不刻意追求,也不会为一种退回童年的感觉所enchanted。
但是,我们在这片子里,看到的,倒也还真是成熟的个体。
要不然,你觉得Claire为什么非要如此。
当我看到Claire勇敢的去敲每一家罗伦索的门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为爱情所迷惑,觉得为了爱情要走遍亚平宁翻遍整个Siena的青涩女孩——要不然,她怎么不心心念念着一早就来——我看到的是一个勇于追求个体幸福,勇于承担曾经过往,勇于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心的成熟女性。——其实far beyond那封letter from Juliet的意义。
而这让女配简直熠熠闪光。
所以这片子值5分。
多说几句:其实我一直想看的就是这种片子,有美女,但是不能太漂亮,有美景,但是不要太出世,有爱情,但是不要太天雷地火或者如火星撞地球。有好的台词,一定要恰到好处。
多年之后,当我们还能在女朋友面前引用这部电影里的那句"what" and "If" are two words as non-threatening as words can be. But put them together, side-by-side and they have the power to haunt you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如同我们可以引用Sonnets里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 day,可以引用 Jerry Maguire里的You had me at hello. 一样的时候,对于看过这样一部片子,还有何求呢。
给它4.5分,扣掉半分,因为太完美。
2 ) 抓住真爱的勇气
或许所有的感情都会归于宁静,轰轰烈烈的浓情都化为柴米油盐的淡意,所以每个人才那么的留恋爱情的感觉,也想法设法想要爱情的保鲜期尽可能的长一些,再长一些……
两个人心跳的频率不再契合的时候,渴望爱情的心已经开始漂流,苏菲的男友不是不爱她,不是不在乎她,相反他一定曾经很爱她。只是他以为他们订婚后要开始柴米油盐的征程,于是他只想着养家糊口,蜜月他们只是一致了开头,没有了甜蜜分享的过程,种下分道扬镳的果实。他也很难说有什么错,可是她错了么?爱情,无法理清。心跳不在,那就从容的离开吧。
有人一见钟情,有人日久生情,有人不打不相识。查理绝没有料到,陪祖母的不情愿成全了祖母也赐给了自己幸福。这就是爱情吧,说不清道不明。
有一点可以确定,每个人都渴望爱情,或者都曾经那么渴望爱情。
看看这段台词吧,希望每个人的渴望都能成真。
“‘怎样’和‘如果’是两个毫无伤害性的词语。但是如果放在一起,同时出现就会产生困扰你一生的力量。假如那又怎么样?假如那又怎么样?我不知道你故事的解决,但如果你事后依然有感觉,那就是真爱,并且永远不会太晚。如果当时感觉是真的,何不现在去实现呢?你需要的仅仅是勇气,要遵从你的心声。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朱丽叶的爱,生死离别之爱,远隔重洋之爱,但我相信,如果我曾感受真爱,我就会有勇气抓住真爱。而克莱尔,如果你还没有抓住,我希望有一天你可以!献上我的爱”---。 朱丽叶
3 ) 《给朱丽叶的信》:温婉浪漫与锅碗瓢盆
女主人公Sophie写给老奶奶Claire的那封回信中的经典台词:
“what”and “if” are two words as non-threatening as words can be.But put them together,side by side,and they have the power to haunt you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What if? what if? I don't know how your story ended, but if what you felt then was true love , then it's never too late.If it wsa ture then,why wouldn't it be true now?You need only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I don't konw what a love like Juliet's feels like,a love to leave loved ones for ,a love to cross ocean for,but I'd like to be believe,if I ever were to feel it,that I'd have the courage to seize it.And,Claire, if you didn't,I hope one day that you will.
意大利的维罗纳,罗密欧和朱丽叶初次邂逅的地方。
这是电影《给朱丽叶的信》的一句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浪漫爱情故事大致相当于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在年轻人的口中,当他们远赴欧洲旅游或度蜜月时,经常发出。我们又重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大概没人会说:我们就像梁山伯和祝英台,那是神圣而且无可替代的爱之巅峰的象征。
初次看见如此熟悉却显得与我们现在的年代像个深远的场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难道导演是要将莎士比亚的巨作重新搬上舞台,演绎一出具有现代效应的类似张艺谋般《图兰朵》的视觉饕餮。
在看过预报片后,我才发现我原来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他们只是在按图索骥的走一遍两个人的浪漫长征路,找找两个人迷失在历史烟雨迷蒙里的情调,以此来弥补整天窝在灰色石头水泥森林里憋屈的无法释放的郁闷。可以理解,一件事如果你做得很出色,很受众人瞩目,那么,相信不久,它就会火起来。而且,足以掀起燎原般的大飓风。像剧中甜蜜的小情侣做如此浪漫举动的人还不乏少数。
电影预告字幕透露:维罗纳的年轻人有一个传统,他们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让鸿雁遥传自己的情话。为了解决这成千上万来信的回复问题,一批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代替“朱丽叶”给这些有情人回信。
如此来说,罗密欧和朱丽叶已经成为了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信仰,只因为爱的如此刻骨铭心,惊心动魄,举世闻名,所以,当之无愧的成为众情侣首推的榜样代表。朝奉者会心怀坦诚的在纸上郑重其事的写下心愿,于是,另一些好心的人觉得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一片痴心,于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交流方式就这样一拍即合。
剧中的男女主角如此充当了回信者,回了一封1951年的信,意想不到的是,写纸条的女主人竟然闻信赴来维罗纳,还带了她的孙子,于是,一场为老人寻爱的意大利之旅演变成了两个年轻人的浪漫之旅。
如实说,此剧中环环相扣的精彩剧情安排着实令人吃惊,本无新意的话题,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巧设,一步步带你身临其境,当你心乱怦怦跳的游历完这部电影,估计什么也不必说了,心中自有答案。
风光旖旎的欧洲乡村、质朴善良的维罗纳人民、纯情真诚的善男信女、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意大利老男人和悔恨曾经错失良缘的坚韧女人,还有新一代美国甜妞阿曼达·塞弗里德迷人的金发和腼腆的笑靥,两段堪称传奇色彩的爱情,一场关于现实与浪漫的感性纠结,影片《给朱丽叶的信》就是这样一部纯爱电影。爱情这事情向来可遇不可求,但并不妨碍笃信爱情的人借着生日许愿,或者在旅途之中见佛就拜,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碰上一段好姻缘。
拥有缠绵的爱情基调,本片却故意撇除了一些已经俗套的深刻含义。以影片的观点,所谓爱情,就要紧紧抓出内心所愿,在该选择的时候做出抉择,爱情本是情由心生。虽然我一开始就会为片中苏菲·霍尔(阿曼达·塞弗里德 饰)的未婚夫维克多叫屈,但我却没办法去阻止这样的悲剧。我知道,长久的凑合还不如一刹那的相知,一个不知浪漫的工作狂,一个为厨师大业心驰神往的创业青年,一定会被才思烂漫的女朋友抛弃。而影片还得将这故事刻画的像是这未婚夫自找的,所以,我问了一下身边的爱人。为什么这么上进的小伙就敌不过那些浪漫公子呢?爱人语出惊人,言曰:现实世界已经够现实,工作、睡觉、吃饭、拉屎,哪一样不现实?现实已经够现实了,难道就不能浪漫一次?听完,我倒有些恍然大悟。
现实的确很残酷,所以我们才会去通过电影找寻别样的浪漫。导演强化了浪漫的氛围,将整个故事处理得轻松而温馨,不论从形象设计还是拍摄技巧还有取景地点,其目的是成就一部轻松愉悦的心灵甜品,好让在场的观众度过一个甜蜜愉悦的约会之夜。片中的故事出现几个拐点,开场部分以一对貌似恩爱的小青年开场,苏菲身为杂志撰稿人,需要遍地采风,未婚夫中意大厨梦想,二人一同来到了维罗纳,本是各取所需,此处可算拐点之一。到维罗纳之后,苏菲见到很多女人给“朱丽叶(一副雕像)”写信,或者祈求庇佑自己的爱情,或者排解内心不安的情愫。苏菲见到了很多的“朱丽叶(一个由大龄女性组成的回信团体)”。莫非这影片又要讲心灵救赎?非也,此处为拐点之二。苏菲好奇得回了一封五十年前的信,不想还真的有了回应,影片出现第三个拐点,这也是本片剧情拐得最大的一次,影片引来了一段夕阳恋,而且还浓墨重彩的刻画了几段寻找过程。夕阳恋的女主角有个帅气的孙子,此处必然又是一处拐点,因为未婚夫一定得悲剧,未婚妻一定又要变心了。
影片重点刻画了寻找夕阳恋的过程,并饶有兴致的展示了各地的人文风情,跟年过花甲的老太太相比,女主角苏菲反倒有点像是配角了。影片在选角上很成功,剧中克莱尔的扮演者瓦妮莎·雷德格瑞夫非常抢戏,年迈的瓦妮莎处处散发着一种贵族气,和蔼而祥和,平静而内敛,心怀一种坚韧的态度,以超脱之心寻找五十年前的爱人,这一定也会感染在场的年轻人的。五十年的岁月,何其漫长,多年之后,这两位老人家还能重结连理,我们只会快乐得去感受其中的温馨和隽永,谁还有时间去思考他们五十年从不联络的现实与离奇?
相对于夕阳恋,年轻人的爱情永远伴随着冲动。影片在交代苏菲与未婚夫的内心纠结时,有些刻意,刻意得将她的未婚夫弄成一个迷恋事业的工作狂,而且还貌似找了个美籍印度人扮演,一看就是不靠谱的面相组合,这未婚夫也就是打酱油的,真正吃爱情大餐的还是那位风流倜傥的英伦帅哥。话说这英伦帅哥本来也是一个超级现实主义者,但是在遇到真爱之后,一下子就变得温婉浪漫起来。片中对苏菲与英伦帅哥的爱情描述有些稀少,这也显得这段感情太过速成。这也难怪,真爱来得太突然,就算是错觉,也会像飞蛾扑火一般执着。末尾那段模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全都是刻意安排的喜剧情调,这种模仿有些山寨,有些雷人,但是非常奏效。我还是挂不住脸上的笑容,心里美滋滋的再次感受了一次“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悲剧的未婚夫,就让他守着他的锅碗瓢盆过日子去吧。
4 ) 相忘于江湖 还是相濡以沫
七年了
分开整整七年了
我们
还爱着么?
我
还在爱
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了50年前“青涩”的爱情,带着孙子,渡过海峡,来到美丽的意大利。整部电影,留给我最深影响的,是阳光。西班牙的阳光,带给每个人不同的光谱色彩,给这个国家造就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家,远销海外的橄榄油。意大利的阳光,给这里的小麦披上华丽的金色披风,以意大利面的形式,让他们飘扬在世界的舞台上;意大利的阳光,也令这里的葡萄酿造出最醇正的舌尖体会。同时,美丽的意大利,造就了阳光下令人晕眩,让人着迷的爱情。
女主角随已经订婚1年的未婚夫来到意大利进行蜜月预演,她憧憬着美好时光,与爱人共同沉浸爱河。而未婚夫却只把这次旅行当作为自己的餐厅寻找供货商的考察。陪着你穿梭在葡萄架,乳酪架之间,她的心一点点落空。看着眼前的你,真的是我当初想下嫁的男人么?真的觉得这些奶酪,红酒比眼前散发着爱情的我,还要跟珍贵么?
她知道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当你描述美味的时候,眼睛里发出的光芒,灼伤了她。她来到朱丽叶的许愿墙,看到了事与愿违的景象。大多人都是游客,他们和铜像拍照留念,速速离开,不曾停住脚步,感受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感人爱情。而留下来的,坐在那里写着信,大多数的人也只是怀抱着给自己的旅行留下点什么的想法,太多痕迹。当她坐在那里,无从下笔的时候,她看见一名意大利的妇女把墙上花花绿绿的留言信件摘下,放在竹编的篮子里, 一个转身,消失在街角。她忙不迭地追上去,像是小偷一样跟在她身后,想一探究竟这些写给朱丽叶的信中就是被谁看了去,却发现四名妇女,自称是朱丽叶的秘书,通过各自的视野回复来访者的留言。
机缘巧合之下,她留下来帮这些意大利的朱丽叶秘书回复信件。就在一天去留言墙收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留言时,一封石缝里,50年前的信,让她有了提笔恢复的冲动。更神奇的是,一个星期之后,当年写下这封信的主人公随自己的孙子来到这个小镇,为了寻找曾经的纯真。
直道这时,真正的故事才开始展开。孙子是一名律师,带着特有的职业敏感,看待这位回复自己外婆50年前的信的报社记者,想着这美国女孩必定想从中得到好处。她却不依不挠地想加入花甲老人的寻找失散爱人之旅。一路上,他对她恶言相向,不停挖苦。而她却始终站在花甲老人的这边,想尽办法,竟然最后开始一个个排摸当地同名同姓的老人。她信,花甲老人也信,这个世界上的爱情可以只存在于一瞬间。再短暂的爱情,只要爱存在,总为时不晚。爱情存在的介质,不是一枚戒指,也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彼此的心。就算身边的人和自己孕育后代,曾经在意大利的天空下绽放的绚丽爱情,让自己今生难忘。
他们一路寻找,穿梭在意大利的乡间,飞扬的尘土,欢快的音乐,忐忑的心情,矛盾的心静。如果他不认识我了,怎么办? 如果他已经不再这个世界上了,怎么办?如果。。。如果。。。?
她握紧花甲老人的手,告诉她要有信念。她的执著,不知不觉打动了和她一直恶言相向的他。他放下身段,告诉她我想送你走回房间。绅士的进攻,慢慢融化她的防备。gelato的对话,她知道他也有丧至亲的悲惨经历。他阅读她的初稿,不能自拔,也讶异于她的文笔,惊闻天人。他们终于化敌为友,却在寻找到一座坟之后,将这一切刚刚建立的友谊化为乌有。他和她再次恶言相向,咆哮着说,你怎么能够明白丧亲之痛?在外婆的调解下,终于真正坦诚相待。看着满天的繁星,在意大利的星空下,试探着,找到了彼此的唇,探索着对方的心。
而这一切都在花甲老人掌握之中。命运,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花甲老人见证了初萌的爱情,她自己也收获了等待了50年的重逢。在他们折返的途中,花甲老人撇过车窗外葡萄园里年轻的小伙子,熟悉的感觉让她浑身振颤,她见到了50年前他的影子!是你么?原来和你着相同的名字,而这个小伙子的父亲也有着相同的名字。
花甲老人似乎知道,我找到了。但是她,更加害怕不希望的结果出现,她说,我们走吧。她怕见到50年前自己爱的死去活来的那个他。远处的马蹄声,渐渐近了,他未骑白马,但是良驹上坐着的,是花甲老人思念了50年的那个爱人。他们紧紧相拥,感概万千。
我是个不管情节怎么感人都很少哭得出来的人,却在那个瞬间,热泪盈眶了。他们看到彼此眼中年轻时的自己,他们不仅看到爱情,也看到青春,更看到了希望。
他们重逢后,女主角却不安心了。那个星空下,草地上的吻,让她心如鹿撞,她是个有署名的人,她不应该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她的未婚夫怎么办?她选择了逃避,选择了伪装,她回到了未婚夫的身边,他虽然一路追来,在看到他们相拥之后,选择默默离开,也选择了逃避。
但是,月老的红线,绑得有点紧。花甲老人决定和挚爱重节连理,她从纽约赶来参加婚礼。为了和心目中的他表明心意,她选择和未婚夫摊牌,不是你的错,是我变了。到达婚礼现场,在人群中搜索他的身影,却看到他和前女友复合。婚礼上,被念到自己曾经的回信,
“爱情只关乎存在与否,你需要的只是勇气和鼓励”
这句自己曾经写给花甲老人的鼓励之辞,却被自己忘记的一干二净,自己需要的不正是一点勇气么?她离开了酒席。可是有勇气又怎么样?我们回不去了不是么?他和自己的前女友复合,自己没有机会了。伤心欲绝之时,他追了出来。她忍不住内心澎湃的心情,向他表白,他告诉她,所谓的“前女友”,其实是自己的表妹,两人同名而已。喜极而泣的她,跟他索吻,他太激动,从窗台上掉下去。最终,两人相拥。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曾在窗台上互诉衷肠,所幸的是,这次的结局皆大欢喜。
这部温暖人心的作品,让我知道,与其相忘于江湖,还是相濡以沫来的好。不管感情多深,爱人能够陪在身边,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5 ) 寻爱之旅
要有多坚强 才可以勇敢的去追寻自己的爱
so many years,50年了,岁月都已苍老了容颜,可真爱仍在。Claire在50年后收到了这封Juliet迟来的回信,于是她鼓起勇气出发去寻找了她的真爱。
Dear Claire,
'what' and 'if' are two words as non-threatening as words can be. But put them together, side by side, and they have the power to haunt you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What if? What if? What if?
I don't know how your story ended, but if what you felt then was true love, then it's never too late.
If it was true then, why wouldn't it be true now? You need only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I don't know what a love like Juliet's feels like. A love to leave loved ones for, a love to cross oceans for, but I'd like to believe, if I ever were to feel it, that I's have courage to seize it.
And, Claire, if you didn't, I hope one day that you will.
All my love,
Juliet
一次次的启程,一次次的失望,可就在想要放弃的时候找到了他。
我想我可以理解她在距离真爱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却步了,她害怕他们之间的爱已经不似往昔,她希望不相见至少可以让自己的梦仍然完整。
事实上,时间的阻隔是虚无的。真爱,永恒。
Sophie和她的fiance刚一出场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you deserve a better one.当Charlie和她情不自禁地在花园里kiss的时候,我觉得,就是他了。
世界之大,真爱难寻。
命运所能做的,只是让两个人相遇,可结果如何,终究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两个人从最初相遇的吵吵闹闹走到最后的心动实在不易。可直到分别的时刻来临,两个人却还是无法开口说出心意。
Claire对Chalie说,How many Sophie do you think there are on this planet?是啊,这个世界上能有多少个Sophie可以让他错过。
于是Charlie驱车千里,可看到的却是自己心爱的人与别人相拥,所以他落寞地离开了。
当Sophie舍弃一切,两人再度相遇,可她却误会他身边有了别人。幸而,最终的最终,破除一切误解,两人以最浪漫的方式互道I love you.
这个世界上,让你深爱的人,永远只有一个。There's only one Sophie.
电影里出现的最高频的词汇,是late,但是Lorenzo说的对,When we are speaking about the love, it's never too late.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故事贯穿始终,导演在这个片中大有向莎翁致意的意味在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在TAYLOR的歌里走向了完美结局。
无论是白发苍苍还是青春年华,真爱,永恒。
6 ) 爱情套路
典型的美式爱情片的套路,大美女如此美好的套路还是始终让人喜欢,使观众都对爱情再次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阿曼达的大眼睛和金头发也使女主角间的如此美好!
平平小溫馨。
看完的感覺是:能相信愛情還是美好的。
意大利的风景真是美死了。
【给朱丽叶的信】就像与纯爱电影结合的都市爱情故事,包含着岁月的沧桑和激动人心的爱情,好在爱情也没有被杂七杂八的商业元素拐走。这里有偶像,有美景,有美食,有笑声,还很有爱,更难得的是一切都被合理的组合在一起,这绝对是一部很称职的爱情喜剧。 ★★★
上映第二周了还全部坐满! 好想去意大利了哦。啊啊啊啊。有爱不在年高。
不晓得男主女主最后会不会因为在一起久了,没有激情,再遇见新的人,再发现爱情....所以童话故事永远结尾都是,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到底幸福生活是什么呢?!
故事没有太多新意,聪明独立的女主偶遇“英俊可爱”的男主,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彼此相爱,女主离开了不在乎自己的前男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貌似最近看的爱情轻喜剧都是这个套路,但加上了朱丽叶和罗密欧这样经典的爱情故事做背景,顿时故事也就清爽动人了许多。女主很好看,男主有点不搭啊。
浪漫死我了。威廉·莎士比亚伟大的意大利人。
When we are speaking about love, it's never too late.
女主角真他妈美死了
how many sophies do you think there are on this planet.
被小眼傲嬌英倫帥鍋戳中萌點怎麼辦TAT
“如果你感觉那是真爱,那就永远不会晚,你只需要勇气,去追随你的内心。”认识Amanda Seyfried是在《Mamma Mia!》,当时觉得这个女孩好灵。美妙的意大利风景,美妙的音乐,美好的爱情,让人沉浸其中。经常泡在这种浪漫爱情电影里会觉得视觉疲劳,但偶然一看绝对会无限向往。★★★
偷情人終成眷屬
Amanda好漂亮。即使有抬头纹也超美。对这种电影完全不免疫。
What if……冲着精彩的意大利ost加一分,granny太美了,美景美人……
寻找的那段过程让我想起漫长的婚约。
意大利的无敌阳光和美景~
人物过于脸谱,感动是有,但远不及法国人那样什么都不说。去Lago di Garda时错过维罗纳,后来《窥看欧洲》满足了一点,这次终于看究竟,更没想到,我还能再回到西亚那那个贝壳型广场,也算意外之得。爬地葡萄藤、带路的摩托车,眼里皆回忆,无关乎爱情。
其实我不喜欢这个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