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ched在故事一开始伪造了自己的身份,编排了不存在的面试,并且通过巧妙地设计让她得到了一个本来不属于她的职位。这一系列的代价是什么,失去工作的女护士,血压过低差点休克的老人,受她蛊惑而自杀的拉丁裔男子,还有被她欺骗遭到强制手术的神父。
她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救她的弟弟Edmund。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她可以继续施行她的计谋,杀手被她整死,医生被她控制,州长秘书被她迷住,富婆要以她为突破口杀掉医生。医生给了Ratched一个精准的描述,Scheming Bitch。
Ratched的过去是什么样的?母亲整日酗酒,她幼年被抛弃,辗转被多个家庭收养,虐待,被迫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发生性关系等等。当Ratched这一系列悲惨的过去被揭露之后,她整个人的形象从之前的Scheming Bitch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受害者,你会发现她的行为可以被原谅,她会赚得你所有的同情。但这是不是全部?Ratched曾经以讲述自己过去被抛弃的经历来诱导那个拉丁裔自杀,通过自己儿童时期妈妈给她的笔记本来欺骗牧师。类似的故事背后她传递的也是她受害者的一面,看似情真意切的故事是真是假,无人可知。
Edmund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他的母亲在做修女时被神父强暴然后有了他,母亲后来沦为妓女,所以就有了他在成年后会杀了神父。他在更早的时候为了报复也杀了他的养父母。Edmund的故事是连贯的,他成年后的暴力可以在早些时候找到他受害的根源以及他暴力初现的行为。Ratched在成年后无数次利用心计控制他人的事情,是她女性暴力的象征,在她的故事中可以找到她童年受害的根源,但故事里完全没有任何暴力初现的苗头。
Edmund在第一次让女护士手淫之后,Ratched去看他,Edmund拉着Ratched的手嬉皮笑脸让Ratched给他手淫,说跟过去一样。所以在Ratched讲述他们过去被迫的性行为表演之前,我们已经猜到他们以前发生过性行为。但是按照Rachted的叙述,他们都是被逼迫的,都是非常不情愿的而且痛苦的,那作为同是受害者的Edmund却可以以此时打趣,完全没有不情愿或者痛苦的意味,所以可能他们之间早年的性行为不只是故事里的那样。
在Edmund第二次被抓获,Ratched说Edmund毁了她的计划,后来在以前收养所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她也觉得Edmund该受到惩罚。但那个人说了什么,Edmund的过往以及他杀了几个神父,这对于Ratched而言都是已知信息,换言之,不涉及到让她改变念头的信息。
Edmund在小时候杀养父母时,让Ratched快走。这跟他跟Dolly被包围时让Dolly留在室内的意味一样,他想保护对方。当后来Dolly冲出来的时候他是极力地想阻止。假设Dolly没有冲出来,这个事情的本质就跟他以前救Ratched的本质一样,他会因此记恨Dolly而要杀掉她吗?不会,因为他的本质是要保护对方。所以这不是他要杀掉Ratched的出发点。
医生在剧中说富婆的儿子喜欢用针扎人是在模仿性行为。全剧中除了枪杀的人外,其余死亡的人或者被砸死,打死,用刀子的话或者是自杀,或者是被割喉。只有Ratched在梦里的时候是被Edmund用刀子刺向了她。针扎人是性行为,比针更明显的刀子做出同样的行为那性的意味就更明显。所以Ratched与Edmund的关系要比她描述的更复杂,性的意味更浓烈。
Ratched问Edmund说,你为什么可以爱Dolly,但不能爱我。以Ratched作为女同性恋来讲,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以作为领养的姐姐而言,去和弟弟的恋人比较他爱谁是不伦的。在Ratched出现在Dolly给Edmund手淫之后,Edmund说就跟以前一样……你为什么不让我去爱。这说明他曾经与Ratched的性行为不只是描述的那么简单,而且Ratched曾经控制他或者阻止他不能去爱别人。他们之间是有类似甚至超越恋人的过往。
Ratched在之前要救Edmund出来的时候计划过他们以后永远不分开,也向富婆要过高额报酬来支持他们之后的生活。但她之后放弃救Edmund出来,也许她意识到即使救他出来,他们也不可能一起,因为Edmund已经爱上了别人。换言之,被救出来的Edmund也会去找别人,也不可能跟她一直在一起,她无法控制Edmund,所以她放弃了救他出来的念头。所以他们之间的性关系,以及Ratched去满足Edmund,拯救他是Ratched企图他们可以亲密到永远不分开的手段。
Ratched与Edmund是姐弟,恋人,战友,敌人,他们密不可分,他们纠葛的关系背后其实是他们异常亲密,几乎像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故事的最后Ratched对Edmund说不是你来找我,我要害怕,而是我要去找你,你要害怕。也预示着第二季的故事可能就是要讲他们的相爱相杀。
一鼓作气地在一天之内看完了这部剧。超乎料想地好看!看预告片时还肤浅地以为这又是一个中年深柜女觉醒的故事,没想到剧中包含了那么多层layers,聚焦了上世纪美国精神病院的残酷现实,一边口口声声强调着“humane treatment” “correction, not penalty”, 一边却在用螺丝刀和榔头企图改造病人的大脑。
诚然,精神病患者被树立为他者无法排除政治利益的影响:从狡猾的Governor一开始想通过war on mental illness 来吸引选民关注到最后亲手按下电击凳来惩罚一个杀童凶手,让人不得不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是那个政治作秀。在这里,精神病院这一场域奇妙地连接了福柯笔下古典时代作为公开景观(spectacular)的惩罚和现代监狱的规训效用。任何有违“常态”的行为和状态都被认作是亟待通过解剖学来整治并修正的,尽管事实上这些被认为abnormal的行为举止不过是社会病态(i.e. racism, sexual abuse) 导致的结果罢了。 这种对“不正常”行为的病理化,通过聚焦于个体生理学的剖析上,unwittingly地回避并且转移了社会结构性的责任。
让人唏嘘的是,Doctor Hanover 引以为傲的 lobotomy从未成功治疗过一个病人,反而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在荒诞、血腥、暴力的裹挟下,Mildred和Gwendolyn之间的这段sapphic relationship反而没有显得多么引人注目,却也足够tender,触碰人心。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黄四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记得电影神作《飞越疯人院》吗?
这部于1975年诞生的经典电影,曾在奥斯卡上斩获了骄人的“大满贯”(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影帝、影后五项大奖全部包揽)。
片中尖锐的社会批判,让其在全世界拥有大批拥趸。
四十五年来,它一直经久不衰。
最近,网飞将目光瞄准了这部影史经典,开发出了它的衍生美剧。
片中那位不苟言笑,却偏偏令人胆寒不已的护士长拉契特,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故事。
>>>>《飞越疯人院》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家精神病院内,住着17个病人。 他们在护士长拉契特井井有条的治理下,过着平静的生活。 某天,一位新病人的到来,打破了久违的安宁。 他名叫麦克墨菲,是个屡教不改的社会痞子。 进了几次监狱都无济于事,警方便觉得他精神有问题,索性就送来了这里。
可谁都不会想到,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第18个病人,会将这座精神病院搞得天翻地覆。 他多次做出越界举动,公然挑衅精神病院里的既定规则。
恩威并施,却屡教不改,医护人员伤透了脑筋,恨他恨得牙痒痒。 可奇怪的是,医护人员有多恨他,相比之下,其它病人就有多爱他。 渐渐的,他们扫清了脸上的阴霾,欢声笑语布满了整座医院。 《飞越疯人院》意在用这样的故事,向观众提出疑问: 为何相较于“规则”,反而一个放浪不羁的刺头,更能给一座精神病院带来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故事也朝着悲剧性的结尾急转直下。 面对着守序者的层层逼迫,麦克墨菲败了,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好莱坞殿堂级演员杰克·尼科尔森,凭借着对麦克墨菲的精彩演绎,毫无悬念的摘得了奥斯卡影帝的桂冠。
但本片中还有另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那就是由路易丝·弗莱彻饰演的护士长——米尔德里德·拉契特。
作为镶入影史的经典反派,拉契特的魅力不在于杀了多少人,或干了多少坏事。 恰恰相反,她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处处为病人着想,充满了博爱的医者关怀。 但恰恰是这位道德上的完人,无形中,让治下的病人沦为了行尸走肉。 这也正是拉契特的魅力,历经数十年岁月却不衰之所在—— 我们生活中很难碰到连环杀手,但像拉契特这样的“秩序”代言人,却一定遇到过。 他们掌控着权力,内心却迂腐守旧,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了教条主义的帮凶。
只可惜,《飞越疯人院》虽然精彩的塑造了拉契特,却碍于篇幅,没有呈现她过去的故事。 拉契特缘何会成为如今这样令人胆寒的卫道士? 是什么样的遭遇,让她变成了片中的这般模样? 于是,《拉契特》这部《飞越疯人院》的前传剧集就此诞生。 在这里,拉契特的神秘面纱将被层层揭开,带给我们一部全新视角的“经典反派养成记”。
>>>>《拉契特》 《拉契特》的故事,从1947年,美国加州的一个雨夜开始。 四位极富盛名的天主教牧师,在结束了一场盛大的弥撒后,来到一处乡间别墅寻欢作乐。 一个名叫埃德蒙的青年男子,以汽车抛锚为由,成功混进了这里。
昏黄的灯光下,埃德蒙露出了杀气腾腾的微笑。 他干脆利落的杀掉了四名牧师,且手段十分残忍。 有的被拖进浴室中割喉,有的被生生撞碎了头颅,有的胸口连中数刀,活活捅死。
但在杀死年纪最老的牧师前,埃德蒙说明了来意。 “你是我的生父,而我的母亲是一名修女。她被你抛弃后,沦落风尘成了妓女,后来被秘密毒杀,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你。” 说罢,埃德蒙尖刀刺下,肆意宣泄着复仇的怒火……
一晃,半年过去了。 别墅屠杀惨案后,警方逮捕了埃德蒙,将他押至地牢候审。 地牢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露西娅精神病院,由于此案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轰动,每天都有大批民众在医院门前示威,欲将埃德蒙杀之而后快。 此时,一辆轿车无视拥挤的人群,缓缓驶进了医院。
车子的驾驶者,正是本剧的主角——拉契特。 二战时,她曾在太平洋战场担任医护工作,战后退伍的她,此番来到露西娅精神病院,应聘护士一职。
但此番不请自来,也让这里的护士长懵圈了: “我们没有招聘计划啊,你从哪来回哪去吧!” 可拉契特不依不挠,坚持要与负责人汉诺威医生达成会面。 尽管拉契特凭借强大的气场、出色的口才,让汉诺威医生刮目相看,可后者还是以医院预算不足为由,拒绝了拉契特的求职。
面对回绝,拉契特并没有死缠烂打,而是回到了旅馆,展现出了自己的城府。 她威胁了其中的一名护士,逼她借故休假后,成功上位顶替。 还在州长前来医院视察当天,自导自演了一出医疗事故,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出色善后,博得了所有人的信任。 汉诺威对她十分满意,正式聘请她成为了医院的护士。
这正是《拉契特》第一集的剧情。 表面看似平淡,实则暗流汹涌。 而看到这里,观众都会产生一个疑问: 以拉契特的能力,无论在哪所医院都能出人头地,为什么非要死磕在露西娅精神病院,且不惜动用肮脏的手段呢? 就在这时,本集的最后一场戏,终于揭晓了谜团: 深夜,拉契特偷偷潜入地牢,见到了关押许久的埃德蒙。 “弟弟,我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的。”拉契特如是说。
本剧接下来的主线故事,将会围绕着这对姐弟展开。 关于后续内容,四郎就不剧透了,欢迎大家到剧中寻找答案。 《拉契特》的主创阵容,异常豪华。 导演瑞恩·墨菲,是网飞的台柱子,毫无争议的美剧一哥。 他曾一手策划了《美国恐怖故事》系列剧集,而《拉契特》奇丧吊诡的画风,也与前者的风格不谋而合,故而被戏称为“美恐番外篇”。
女主拉契特的扮演者,则是瑞恩·墨菲的老搭档——“香蕉姐”莎拉·保罗森。 她是电影美剧双栖巨星,是中生代实力派女星中的扛旗人物。
而香蕉姐与《拉契特》这一题材,也颇有些渊源。 当年的她,正是凭借《美国恐怖故事2:精神病院》一举成名,正式进入明星行列。 就连她的外号“香蕉姐”,也是由片中角色的名字戏称得来。 有过先前的成功经验,香蕉姐对于拉契特的诠释自然得心应手,似乎她命中注定就要演绎这一角色。
除了导演和主演,本剧的监制迈克尔·道格拉斯也不得不提。 许多观众熟知他,或许是因为其对漫威宇宙中初代蚁人汉克·皮姆博士的精彩演绎。
但鲜为人知的是,四十五年前,年轻的道格拉斯也正是《飞越疯人院》的监制之一。 可以见得,此番力邀道格拉斯出山,正是为了表明《拉契特》血统的纯正。
开播前,网飞就对本剧怀有极大信心,一口气签约了两季。 而导演瑞恩·墨菲曾在采访中表示,《拉契特》拟定制作四季。 虽说第一季仅仅聚焦拉契特本身,并没有与《飞越疯人院》产生过多的联动,但后续几季,并不排除让原作中的经典人物亮相本剧的可能。 甚至瑞恩·墨菲还爆出了一个惊天猛料: 他们打算在第四季,让原作男主麦克·墨菲作为拉契特的对手直接亮相!
难道《拉契特》的第四季,将会直接拍出剧版的《飞越疯人院》吗? 作为原作的超级粉丝,四郎只得表示拭目以待了。 那么,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拉契特》,成色究竟如何?
四郎认为,无论是视觉演技,还是文本内核,《拉契特》都真心不错。 首先要说的,是香蕉姐的表演。 由于《飞越疯人院》中,路易丝·弗莱彻的演绎太过经典,相较之下,观众难免会先入为主,厚古薄今。 但不得不说,香蕉姐对这一角色的诠释,同样堪称精彩。
外形上,香蕉姐骨相奇特,面容修长消瘦,往那一站,就能给人生性凉薄之感。 内在上,她也出色演出了拉契特极深的城府,以及平静语气中暗含的那丝歹毒。 剧中,拉契特曾因一个桃子的归属问题,与护士长产生了争执。 这本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小事,护士长也觉得她小题大做了。 可不成想,吵着吵着,拉契特突然停下,一声不吭的注视着护士长的脸。 护士长疑惑不解,这时,拉契特挤出的每一个字,都令人胆寒: “我在思考,思考报复你的种种手段。”
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还有丝微笑。 只此一个镜头,就把拉契特的毒妇风采,给演绎了出来。 《拉契特》的美术设计,更是极尽唯美之能事。 即使不细品剧情人物,仅仅当作一部“视觉系美剧”去看,本剧也依然是优秀的。 《拉契特》的视觉招牌,是它各种高饱和的色彩搭配: 红色地毯、淡黄色走廊、蓝色墙面、绿色护士服,都极具复古艺术感。
更不用说,拉契特那一套套的礼服,赏心悦目,堪称变装大秀。
而《拉契特》中的色彩,不光运用在服化道的设计上。 对于剧中情绪的渲染,色彩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每当出现情欲暧昧,或者危险刺激的桥段时,纯红色就会逐渐显现。 而人性阴暗面暴露时,纯绿色又会充斥荧屏,同样起着心理暗示作用。 红色和绿色是一对互补色,一热一冷。 交替使用,能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画面冲击力。
以上两点,其实都是对前作《飞越疯人院》的翻新—— 香蕉姐的演技,是对老版拉契特的模仿沿袭; 色彩的使用,也是对前作全程素白色的升级。
但在文本内核上,《拉契特》却与《飞越疯人院》进行了大胆的悖离。 《飞越疯人院》的内核,其实是写意的。 我们可以把其中的疯人院,看作是一座社会模型。 无论是反叛者麦克墨菲、守序者拉契特,还是各色病人、医护,他们都是某种社会形象的映射。 它的伟大在于,这是一部寓言电影,通过疯人院里的荒唐事以小见大,去隐喻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所在。
它意在抛出论据,引出论点: 从来如此的规则,便对吗? 什么样的自由是自由,什么样的秩序是秩序? 在现实生活中,你又像这座疯人院里的哪一类人呢? 而社会,又何尝不是一座大的疯人院。
与之相比,《拉契特》的内核却极度写实。 瑞恩·墨菲深谙前作的社会隐喻依然做到了极致,故而在本剧创作中,有意避开了这一点。 剧里除了描述拉契特的成长经历外,也将浓重的笔墨放在了对1947年社会背景的描绘上。 《拉契特》用了极为真实的笔触,去展现当时尚不先进的精神治疗理念,以及那时人们对待少数群体的态度。
第二集,汉诺威医生基于前额叶切除手术,首创了“冰锥疗法”。 简而言之,就是用锥子透过人眼眶内的一层薄薄的骨膜,对人的前额叶造成损伤,以此治疗精神疾病。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十分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过重。 《飞越疯人院》结尾,麦克墨菲正是被绑去做了这个手术后,才变成了傻子。 可现在看来,如此惨无人道的手术,在当年却极为盛行。 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劳永逸的方法。
当年,冰锥疗法被广泛用于政治迫害,以及对性少数群体的“纠正”当中。 哪怕一个不听话的孩子,都可能被父母拉去做这样的手术,终身变成一个木讷的废人。 总的来说,这是人类漫长的精神治疗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因无知而产生的悲剧。
但这样的无知,哪怕在当下还少吗? 有多少人,觉得心理疾病无关痛痒,即使得了,却也羞于启齿? 又有多少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将孩子送进了杨永信的电疗室? 从这点来说,《拉契特》也何尝不是一出社会寓言。 好的年代剧就在于此—— 故事呈现过去,内核指向当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拉契特》都无愧一部好剧。 四郎真心推荐给每个人:抽出闲暇时间,沉浸在光影世界里,走进另一个年代,去触摸,去感受。
而借此机会,四郎更要为心理健康奔走疾呼。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压力丛生,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但这并不羞耻。 解决问题的前提,往往是正视问题。 只有先客观的看待它,才能一步步驱散心中的阴霾。
文/黄四郎
香蕉姐携一串儿老辣阿姨们大展演技、大献姬情来啦!
深秋小屋 | 影视
文/整理:深秋小屋配图:谷歌豆瓣 注:文中“☞”可点击到另一篇相关联的小屋推文。 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ladyscn
☞《拉契特》第一季(Ratched Season 1)最近看了吗?
网飞在9月18日一次性放出全季(8集)!
在☞《美恐》主创团队的创作下,该剧依然“重口味”,却比《美恐》又增添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目前《拉契特》第一季在豆瓣上的评分是8.1分。
1947年
故事背景从1947的美国加州开始。
事实上编剧选择这个年份颇有寓意。
翻翻历史,1947的美国,出现了很多重大的悬疑事件。
1947年,美国罗斯维尔发生外星人飞碟坠毁事件(三十年后,真相是美国的高空气球试验)
1947年,美国洛杉矶黑色大理花悬案,被称为是二战之后美国加州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夺命惨案,此案件至今尚未破案因而成为悬案。
1947年,美国德克萨斯城灾难,它是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硝酸铵工业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非核爆炸。
1947年,泛美航空923号班机空难,这起事故的真相至今仍是个谜团。
1947年,跳高行动,是美军一次大型南极探测行动,出动了4700人和13艘船舰,包含潜艇、航母等,跳高行动长期以来被飞碟爱好者赋予各种传言,比如外星人、纳粹秘密城市、地底世界之类……
所以,选择在这个年份展开精神病院的故事,无疑增加了剧情的悬念和人物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
观众也能强烈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在大环境背景下所受的创伤。
香蕉姐和辛西娅的姬情
这条情感线,在变态杀人、精神错乱的病态行径的剧情下,犹如注入了一剂浪漫主义情怀试剂,令人温馨。
40年代的美国同志群体,深柜、形婚、亲戚家人的不理解、恐同、毫无科学依据的野蛮治疗。
跟如今跨入21世纪的国内同志群体的遭遇大体没差距。
香蕉姐和辛西娅阿姨演的这一对CP,从一开始的举棋不定,到彼此接纳,再到迈出厮守的一步,都与现在国内很多人相似。
拉契特这一角色,有网友点评说,非常像☞《甄嬛传》里的“钮祜禄·甄嬛”的性格。
有着复仇而杀伐决断的冷酷无情,却在真爱与善良面前,依然保持初心。
而两位女演员☞香蕉姐(Sarah Paulson)和☞辛西娅·尼克松(Cynthia Nixon)在真实生活里,也都是公开出柜的。
能在剧中看到两位饰演情侣,更是难得。
据说,香蕉姐不仅仅是这部剧的女一号,更是制片人之一。
不难看出,此剧播出后,女演员们(阿姨们)都(乖乖)跟着香蕉姐在做宣传。
Cynthia VS Gwendolyn
辛西娅·尼克松(Cynthia Nixon)扮演的Gwendolyn Briggs,很像她本人的经历。
当年她意识到自己更爱女人,与丈夫离异。
在刚和女友克里斯汀·玛丽诺尼谈恋爱的时候,不幸患了乳腺癌,而女友悉心照顾她抗癌,让辛西娅深受感动。
治愈后,两人便正式结合了。
和本剧情几乎一样,都属于共患难的爱情。
苏菲·奥康内多挑战多人格分裂
51岁的英国话剧女演员苏菲·奥康内多(Sophie Okonedo)饰演患有人格分裂的Charlotte Wells。
演精神病人对一个演员来说并不难,难就难在演多人格的分裂表现。
既要让观众看出对方的不正常,又能表现出和“疯子”不同的“正常人行为”;
能瞬间从语调、音色、神情、举止等转换成另一个人;
并且还要应和这部剧的风格——黑色幽默。
可以看到,苏菲·奥康内多在镜头前的演技大爆发。
她承载了整部剧最精彩的部分,这个角色到第二季应该会有更多看点。
朱迪·戴维斯演技精湛
Nurse Betsy Bucket。
一个有私欲,话多,有时甚至为了个人目的不折手段,看似傻白甜却又大智若愚的护士。
就这样神经兮兮的出现在精神病院里。
她对前来矫正性取向的“病患”毫无怜悯心。
用高温烫得她们半死,还恶言相向。
但是,当她获得拉契特的帮助,成为自己梦寐以求的护士长时,又变得通情达理,还跑去墨西哥拜访拉契特和她的爱人。
所以,其实在她心里,同性恋并不是她厌恶的对象。
她的一切行为,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获得某些权益时变得更合理。
Nurse Betsy Bucket这个角色在本剧中戏份占比挺重,但给她的剧情并没有其他几位演员出彩。
然而,65岁的澳大利亚女演员☞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演技精湛,让这个角色有了灵魂。
每次和香蕉姐飙戏的时候,甚至都能看出香蕉姐眼中闪烁着内心深处对她的敬仰和喜悦。
其实早在1995年,☞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就在影片《沉默的服务:玛格丽瑟·卡梅米尔的故事》出演过les,饰演☞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的女友。
朱迪·戴维斯本人其实是一个内敛的女演员。
饰演的NurseBetsy Bucket和她本人反差很大,面对采访时,还有点呆萌。
“富婆”莎朗·斯通
曾经的☞莎朗·斯通(Sharon Stone)可谓绝色嘉人。
一部《本能》简直是早期影视剧中“双性恋”美人的鼻祖。
在《拉契特》里,莎朗·斯通演了一个对儿子有极度控制欲的强势母亲。
2008年因不当言论,莎朗·斯通被内地封杀,她所有在中国区的代言和发行的影碟全面下架。
如日中天的性感女神就此消失。
尽管之后她公开向国内观众道歉,但已于事无补。
有趣的是,在本剧中,莎朗·斯通家里的佣人全是亚裔,包括她本人,也有身穿中国服饰的造型。
最后,她被家里的亚裔佣人用大叉子从背后刺死一幕,颇具讽刺意味。
Ratched和Edmund的姐弟恋
Ratched在精神病院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解救失散多年的非血亲关系的弟弟Edmund。
但事实是否真如此?
用心的观众可以看到,从一开始出场,到第一季季终,两人之间有太多隐藏未解的秘密。
这份秘密的暧昧,在两人之间的对话里,无不透露着。
所以,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是否真是Ratched所描绘的那样,也是她一面之词。
从Ratched探望关在牢中的Edmund,Edmund表示还想如以前那样,让姐姐给他“DIY”这一幕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发生的“亲密关系”绝对不是被养父母逼迫那么简单。
有一个Ratched的梦境,出现了她分别与成年的弟弟以及Gwendolyn模样的女子接吻的画面,便暗示着这两人在她内心深处不一般的位置。
最后一集,Ratched一心希望Edmund安乐死,并急于要和爱她的Gwendolyn一起私奔去墨西哥。
可以看出,Ratched想离开目前的生活,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开始。
所以,Ratched(or Edmund)到底还隐瞒了什么?
本剧导演瑞恩·墨菲
似乎没有人比☞瑞恩·墨菲(Ryan Murphy)更懂同志题材的电视剧了,尤其是les的。
瑞恩·墨菲执导的大部分影视剧,或多或少都会有同志情节。
比如,定档在12月11日上映的歌舞喜剧片《The Prom》,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也是一部有拉拉情节的影片。
演员阵容强大,两位☞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和☞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一位☞金球奖影后☞奥卡菲娜(Awkwafina)都有参演。
今年,瑞恩·墨菲作为制片人,还出品了一部纪录片《隐秘的爱》,拍摄了一对相爱近70年的女同情侣。
他本人也是公开出柜的一名导演。
瑞恩·墨菲和丈夫大卫·米勒(David Miller)、大儿子洛根·米勒(Logan Miller)二儿子福特(Ford Miller)的合影。
▼
今年8月18日,他们又迎来了第三个儿子格里芬·沙利文·米勒·墨菲(Griffin Sullivan Miller Murphy)的诞生。
▼
看点那么多,小屋就不再一一剧透了。
还没看《拉契特》的小伙伴们,看起来吧~
-END-
讲述了精神病院护士米尔德里德·拉契特的背景故事。1947 年,米尔德里德就职于北加州一所顶尖的精神病院。那里开始了令人不安的人类大脑新实验。在一项秘密任务中,米尔德里德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护士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打入了精神保健系统内部。米尔德里德时髦的外表下隐藏着潜伏已久的黑暗,这种黑暗在她的内心日益滋长,表明了真正的怪物是后天制造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创作《拉契特》的,是曾操刀《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剧集的导演瑞恩·墨菲。不过,走到第九季,2019年的《美国恐怖故事》,口碑已大不如前,而最新一季的《美国恐怖故事》,也得等到明年播出。所以不少人,把《拉契特》看作是《美国恐怖故事》的番外篇。
实际上,在《拉契特》的故事,发生将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患者的医护人员,也谈不上了解有多全面。这个特殊行业的医、患,就像被蒙上面纱,不被近距离了解和靠近。
《拉契特》它没有扁平化某一个群体。作为剧集后面几集,的确,画风转变有些突兀,几乎每个角色,都忽然给出一个背后故事,彰显“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也难怪,网友大呼:被骗了,还以为是真恐怖片,结果直接变成“温情片”。
深夜看完拉契特,一共八集但是感觉就像看了一部电影一样,太好看了,剧情推动、人物刻画、每个人的死亡时刻都很突然,大概是失去双手双脚的男人杀了他妈妈的时刻,也许是那个医生死的时刻,也许是最后boss居然是多重人格我以为很可怜的夏洛特的剧情…总之太好看了!期待第二期女主去迎接弟弟复仇的剧情!还有最后女主还是和格温还是在一起了呜呜,并且病情也好转了真的很爱❤️
谁懂那个疯痞老弟埃德蒙和阿米莉亚真的配一脸啊,他们真的能在一块的如果护士没死的话,弟弟真的很爱小动物!
说真的院长虽然帮助病人的方法有点可怕,切割额叶手术、医坏人…但是是真心想为精神病人做事的,到最后夏洛特双重人格那么恐怖,还是带着她一起走想帮助她医好。。。一切就差那么一点,但还是被惨杀😅嗐
瑞恩墨菲real美国于正。
看了前两集,光影服化道满分!就看剧情怎么发展了,目前可以给8.5分。看完更新:整季大放血,把有台词的人物基本都安排了,编剧你挺狠!这一季某种程度上说,就姐姐救弟弟“越狱”一般的故事,所有利益相关的都要利用好。女主这眼泪真是说来就来,弟弟鸡都不舍得杀却杀人不眨眼尤其是他认为的该死的;小蹄子让警察突突了;这是发生在医院的故事,所有人无一例外生理心理都有病!
感觉是《飞越疯人院》的前传,解释了为何医院没有医生只有护士。整部剧情节很节凑,每个人都有一股势力,此起彼伏,一波三折,赢家不断换人。第一季大多数场景是医院,有一种压迫感。第二季看样子要有大量外景,故事要朝外发展,有点期待,别搞砸了。
I'm a savage, classy, bougie, ratchet. 色调服装场景剧情都挺好!花钱了!
每集都不同,可以看出每个编剧和导演的差距。但,演员是相同!SP真的很不错!!!第7集大卫林奇女儿拍的十分差,而且剧本也差差差,但sp硬是顶住了整集。Cynthia Nixon好久没出来演戏,有几集极好,最重要的一集因为剧本烂很难评。Ryan Murphy总体还是不错的。等下一季!中女年主群戏少,见一个支持一个啊!
米兰达喂香蕉姐吃生蚝………我的天哪
期待Adele...啊不,水果姐...啊不...香蕉姐的新片
导演你……怎么想的?什么都好,就是你不会讲故事
我觉得剧本的问题莫名其妙被演员很有信念感的表演给掩盖了… 演的煞有其事的样子?为什么要表现女主好像很无辜的样子…杀人犯是炸药桶,可她是去点别人心里炸药桶的那个啊…简直是心理健康系统的癌细胞
有几场戏实在太精彩了,吃生蚝,夜访精神病院,木偶戏……但从整体来看确实弱了点,一慢下来就让人昏昏欲睡,一拧油门就各种逻辑崩溃,瑞恩墨菲一贯的毛病了。
虽说有点烂尾了 shit 这卡司简直是香蕉姐选妃大会 好姬好爱
太精彩了!!比美恐任何一季都要精彩,希望最新一季的美恐能比肩。
看了两集,“桃子”又要引发另类讨论,开场杀人如麻,御用男主芬·维特洛克成杀人狂代名词了,不过还是墨菲的风格,权利争夺和性向张力是标配,色调调制和场景布置精良,香蕉姐依旧气势如虹,但节奏缓慢和人物众多,容易让人云里雾里,保守观望吧,毕竟“美恐”当年也弃过好几季…
我不管,看了第一集我就是给五星,光是看见小少爷我就走不动路了…
摄影运镜美术一流,节奏氛围音乐恰到好处,故事也很简单,腹黑又善于蛊惑人心的女主角进入精神病院当护士救杀人狂弟弟,导演几部美恐下来,对于这种惊悚题材,复古外壳,基本闭着眼睛拍都不会出错,不过同时这也是很大的弊端,不管是风格还是演员表演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新鲜感,美恐味十足。比较喜欢的几个点是在女主角暗黑复杂的人设下前期还有善良的感情流露,在性向的觉醒上处理也很惊喜,还有每当人物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时随之转变的红绿滤镜,设计很巧妙。
从前的香蕉已经死了,现在是 钮祜禄•拉契特•蕉。
色彩与情绪的碰撞很悦目,前半段和后半段应该不是一个编剧写的。木偶剧那集太精彩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扶弟魔的下场……
编剧结构可给四颗星,属于优秀的剧本。演员更不在话下,个个都是老戏骨,这部剧年轻演员用的较少。此剧也再一次证明了香蕉姐的演技实力,不再是美恐式恐怖大嘴嚎叫,眼泪珠儿说滚下来就滚下来,终于,看到香蕉姐和辛西娅世纪之吻了,生活中两个实打实出柜的les演员,荧幕前饰演一对情侣。给les观众福利待遇太好了!想着还有第二季,就忍不住激动呀!
作为电影《飞越疯人院》的前传剧集,故事年代设定于1947年,讲述女主角米尔德里德·拉契特如何由一名护士转变为影片中的冷酷无情的狠角色,聚焦她在精神病院的犯罪过程。
香蕉姐优雅的气质和独特的绝望带着怜悯的眼神是我永远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