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娜塔莎

HD中字

主演:娜塔利娅·别列日纳娅,吕克·布热,奥尔加·什卡巴尼亚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2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3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4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5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6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3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4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5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6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7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8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19列夫·朗道:娜塔莎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艺术”两个字是最好的保护伞吗?

昨天个人首页被一部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影片刷屏-《列夫.朗道:娜塔莎.DAU.Natasha》。很多公众号都觉得这是一部冲击电影史的影片,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关乎于艺术边界与伦理道德的不同声音。 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自然无权对它评头论足,但是在查找了相关背景资料之后,还是想写一篇小记。 “DAU到底是什么?是电影?不。是戏剧?不是。是艺术?也不是。这是一个唯一的,未公开的体验。”Ruth Mackenzie 当一个作品带着先验性并试图打破所有的边框时,他就注定要伴随着争议。有人称这是“斯大林式的楚门秀”,一场平行世界中的社会实验。他携带者历史的幽灵而来,观者完全被奥威尔式的极权主义所震撼。楚门的世界是媒体时代的隐喻与批判,《娜塔莎》则在全世界范围招募了400名固定演员,超过10000名临时演员,他们生活1938-1968年的模拟前苏联社会里,所有的演员对于“真实”的认知自然与楚门不同。虽然他们拥有随时喊停的权利,但是针对创作伦理还是成为了萦绕在我心上的一个问题。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宣扬的关于真实的导向性原则引述如下: (1)表现对象的真实—如实展现事物原貌的“透明性”暧昧性和影片题材的直接现实性。 (2)时间空间的真实-电影应当包括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现实纵深。 (3)叙事结构的真实—就整体而言,这是一种“本体论上的平等从根本上打破了戏剧范畴”的结构,是“事件完整性受到尊重”的结构。 安德烈.巴赞的真实性原则自然是对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而言,他也旗帜鲜明的宣扬电影的特殊使命与道德价值,希望电影能以神奇的方式穿越文化,政治,艺术的界域,点燃人的内心激情,他希望电影是“高尚”的最后的避难之地。对于这部具有争议性的作品,我们不能在一个静态的框架结构中去讨论,诚然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艺术也是多维度,多面向的。 电影或者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吗?当臭名昭著的《巴黎最后的探戈》打破道德警戒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去评判这些电影。艺术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如何看待艺术的边界呢? 从柏拉图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到莱辛的《拉奥孔》,当艺术审美从“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律法,他们在表现痛苦中避免丑过渡到对痛苦的审美中。九蛇缠身的拉奥孔忍受着最激烈的痛苦,全身上的每一条筋肉都现出痛感,但是他并不像维吉尔的诗里那样发出惨痛的哀嚎,他所发出的毋宁是一种节制住的焦急的叹息。关于什么是电影,什么是艺术,关于审美的视野一直都被拓宽,可是当这一切涉及创作伦理的时候呢?艺术两个字真的是最好的保护伞吗? 《斯坦福监狱实验》,《浪潮》,《楚门的世界》这些电影本身或者内构的意义自然与这部片子有某种互文。当摄影机在拍摄时,“真实”的边界模糊是这部片子区别于其他电影的重要特征,这些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可是他们也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它介于纪律片和虚构情节类电影之间,我们喜欢《教父》,喜欢昆汀的暴力美学,那是因为我们只在一个安全的电影假定空间里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可是当我们看到银幕上的暴力一刻意味着摄影机前演员同样的暴力体验时,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呢?

 2 ) 对待极端“艺术”的态度

看完dau.natasha 我在想 许多人喜欢用“艺术“的名下揭露 放大人性 手段真的分很多种 以至于有时候会激发一些人身上本一辈子都不该出现的feature 然而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人性的阴暗面 极端性 善与恶 难道我们还没有概念吗?艺术非常多元化 追求它的人也是来自各种出发点 但艺术本身就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界限 许多人借机拓展及实施自己的那些极度不符合普世价值观的兴趣/观念 当然 这挺好的 这个世界如果没那么多元化 会失去很多色彩。然而 因为本身“艺术”这个词就是中性偏褒义的 加上怪诞的行为想法在不极端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归入艺术这个栏目 所以很多人认为去发展 放大自己的所有想法是好的 就因为它是“艺术”但我不认为所有艺术都值得去被发扬 而且最主要的是 我认为他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是没有了解到艺术这个词真正的含义 纯粹是在拓展自己的兴趣的 而不是就因为自己的怪诞 就把它定义成艺术 借这个词褒义的机认为自己在做十分正确 甚至是正能量的事 我认为这个一直没有被关注到 但在我的想法里 艺术可以有很多种 但不得不说 有些只对个体有意义 且对他人伤害过大的事不值得去做 去支持 如果一定要把那称作为艺术 那我会把它定义成艺术的漏洞带来的downside。最重要的是 我认为人们有必要开始意识到 许多个人角度出发的project 它存在挺好的 它也许也带着很强的艺术色彩 但人们不应该只因为自己在做类似的project 就把它当作一种很值得推崇 positive的艺术作品 因为出发点应该是pursue personal will 这离值得被发扬很远 而通常人们不会去思考太多 而是认为慎重思考过及大胆表现出来的作品 挺值得推崇的 我觉得这样未免有点本末倒置。我也是真的很希望人们去评判极端艺术作品的时候 摘掉“艺术”这个词本身带来的光环 以及它赦免各种怪诞行为的能力 用公正的眼光来评判它的价值

 3 ) 「女人必须时刻保持最美的状态」

在不了解这个电影的拍摄背后故事 甚至连简介都没看的情况下 看完了

(大量剧透)

一个精致的中年女人

没有爱人(在我看来)

每天只有长时间的工作(唯一的消遣可能也就是下班之后的吃饭时间 “偷偷” 喝些酒来发泄自己的内心情绪)

并且天天面对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同事 自怨自艾的以为每个人都像她一样

然而

恰恰年轻这一点正是她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的

在这种环境下 她依旧愿意相信爱 等着那个 “爱人” 的出现

所以在她遇到光头男人

她发现居然有一个男人也觉得爱情至上 她以为这就是她一直等待的 “爱” 也准备付出这份感情的时候

光头男人却呼呼大睡 根本不知道这个女人会对他产生感情

甚至中午来吃饭时候连话也没跟她说 甚至连看都没看她一眼

她只不过是想要「happiness」

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所以她被 “审讯”

在胖男人得到自己想要的文件之后 她的生活又回到了最初

如果她还有下一次 “审讯”

就希望她还能像最初时候一样

 4 ) 怎样在DAU《列夫·朗道》里重建“真相”

我们整理了选角助理分享的创作经历,供大家参考交流。

多少人记得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扎米亚金小说《我们》中的世界?在联众国里没有个体只有集体,所有人用编号表示,幸福也在精密计算后被分配,包括配偶。

《我们》对自由和身份的关系进行发问。一名新女性的出现打乱了主人公预设的精神世界,让他产生和对自由的设想。小说以第一视角,通过主角歌颂国家的日记,记录他在集权世界里的体验和思想变化。 近日在柏林电影节首映,俄国《列夫·朗道》(DAU) 系列影片重现了苏联集权社会的生存状态。由传记片转为巨型社会实验,《列夫·朗道》项目在建于乌克兰的模拟苏联科研机构的场地里进行,片场布满了摄像录音设备。暴力的施行与承受,将真实演绎逼到极限,通过镜头无死角展示,也渗透到出演者的个人生活。 对真相的窥探,在这场影视产业里的狂野实验里,对于观者无疑是一种消费。我们整理了选角助理分享的创作经历,供大家参考交流。

剧照

剧照

《列夫·朗道》选角助理阿宾娜·科瓦廖娃的讲述 2006年,我作为选角助理加入DAU。他们跟我说,为了做到真实可信,电影需要招非常多的非职业演员。分配给我的任务非常不明确。他们只是说,要找看起来像是生活在前苏联时期的人。 于是,我走遍了莫斯科的博物馆、大学,给在那里工作的人拍照。我还去了马戏团,甚至跑去孤儿院。这就是我的主要工作——说服路人让我拍照。在莫斯科,人们很抵制拍照,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了很多疯狂的事情,所以 2006年左右,大家对于媒体很排斥。就算只是说服他们拍照,留电话号码,就已经很难了。人们会说,“这是什么电影啊,我又不想演电影。你到底在做什么?你究竟是谁?” 他们警惕性很高。后来,我们建起了巨大的非职业演员的数据库,收集了很多人的大头照和侧面照,并记录下姓名、工作情况和电话号码。撒网式的调研似乎看不到尽头。我真是跑了好多个单位,也不太清楚究竟他们想怎么选角,参与者会经历什么。总之,整个过程挺诡异的。

其实 DAU 的创作过程是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的。最初,这的确是一个电影项目。虽然剧本严格保密,但起码是有剧本的。原编剧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索罗金(Vladimir Sorokine)。在 DAU工作的一年间,我受项目影响很深,所以到2007年就退出了。后来我听说从2007年到2016年,这个项目已经超出了电影的范畴。在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Kharkiv),他们建造了巨型拍摄场地。“演员”们在其中过着平常的生活,科学家们到实验室做实验,去会议室开会。DAU也逐渐变成在这个非同寻常的环境中的生活观察。场景重构了前苏联的世界,但又并非完全复制苏联的样子,而是进行了艺术加工。影片跨度是从 1936 到 1968 年。那么随着政权局势变化,(布景、服装等的)风格也相应地改变。

2016年的时候,我算是又重新回到项目上,采访了50-60个参与者,每次聊一两个小时,总共获得了近100个小时的素材,从而了解了项目的不同侧面。我发现有些做法的确是出格了。当然,情况的确比较复杂。他们告知参与者,这个项目的规则很灵活,可能会有不愉快的体验,比如暴力、审讯、心理施压等等。尽管提前告知,但参与者依旧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做出日常生活中完全不会做的事情。虽然项目也推崇这一点,所谓给予演员一定的自由,但有时过犹不及。某些参与者会觉得日常生活受限制太多,所以他们就放飞了自我。但这同时暴露了人性的黑暗面,或者使人成为黑暗面的受害者。

此外,无论经历是好是坏,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可是,包括动物、孩子、心理疾病的患者等等弱势群体也参与了项目,他们是没有自行选择的权力的。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不管是作为记者,还是普通人,这让我产生了很多道德层面的问题。比如,在一个场景中,有几个患唐氏综合征的婴儿被关在笼子里,后来他们被送去实验室当“小白鼠”。虽然,DAU声称孩子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可是作为年轻的母亲,我依旧很不好受。这些孩子本身是孤儿啊。在乌克兰,谁又能为孤儿发声呢?就算孤儿院同意了,我还是觉得不对劲。这件事让我很不舒服,大家试图找借口,把我觉得很糟糕的事情正常化。

这让我不得不离开项目,因为在这样的环境对我来说很艰难。我的直觉明明告诉我这样做是不对的,他们却硬要扳成对的。

对于 DAU,我知道媒体反映有好有坏,但如果只看俄罗斯内部的反应,很有意思,是和西方不同的。西方的评价大多很批判,但我并没看到俄罗斯官方给出什么批判性的评论。俄罗斯国内的媒体都在说这个项目的艺术性多完整,能这 样细致地再现有多难得。虽然 DAU 起初是一个俄罗斯的项目,但现在看来,俄罗斯的审查法律一年比一年更严格,影片里面的很多内容让它无法在国内上映。比如,其中有部电影关于同性爱情,非常露骨,肯定没法在俄罗斯放。

我并不认为 DAU是因为批判了前苏联,所以不能在俄罗斯上映,而主要是因为项目里的很多元素在俄罗斯可能被算非法的。同时,只把DAU看作对苏联的批判,我认为过于简单。它的确深度展现了苏联某些方面是怎样运作的,比如权力的运作机制。里面有类似于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他们用什么策略,人们会怎么反应,有些人可能会出卖朋友。当然视觉 上很像是置身于苏联,但我觉得这个项目不只是关于苏联,而是再现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苏联,也可以是别的什么,具体是哪个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觉得,DAU变成了一种对权力的研究:怎样招聚一群人而且控制他们?如果你这里放松一些管控,或者那里增加一些压力会怎样?当你改变权力结构,让它更自由,会怎样?当你引入一群新来的人,做出一个残暴的结尾,又会怎样?我认为这个项目在测试不同群体的影响力。它更像一个社会实验,而不是苏联的再现。很多人误以为这个项目真的是关于苏联的,但我不这么想。我认为通过创造一个苏联的环境,从不同的方面去影响里面的人物,融入很多和苏联完全无关的东西,再加上参与者都是来自于当代,你得到的是很不一样的结果。

不过,DAU 里有一样是和当下的俄罗斯戚戚相关的,那便是:没有什么是真实的,所以你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真相”。这就是俄罗斯所谓假新闻或者后真相时代的策略。这件事或许是这样的,又或许是那样的。

注:编译自 //www.youtube.com/watch?v=r0gvG6rSY7k(为便于理解,对叙述顺序有适当调整)

编译 :米拉檬、王三羊、罗怡清、Ann、Yolie

编辑 :阿狮玛

 5 ) 这个震惊世界的电影计划,究竟有多疯狂

2020年的柏林电影节在开幕伊始显得有些冷清,除了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大多数影迷无心文艺之外,入围的片单中可以叫得上号的“大导演“也寥寥无几。怎料进程到一半就出现了年度爆款《温蒂妮》。

而当影迷们都还没有从佩措尔德导演《温蒂妮》的惊爆中回过神来,另一枚引得万众期待的爆款又横空出世——《列夫·朗道:娜塔莎》(DAU.Natasha)。

其实,说它横空出世着实是小瞧人家了,《列夫·朗道:娜塔莎》作为“DAU计划”电影项目的一部,早在2011年就引起艺术界的普遍关注。除原本的影像拍摄地乌克兰外,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Ilya Khrzhanovksy)还将影片场景复制到伦敦、巴黎、柏林作为沉浸式艺术装置项目的系列联展。

而在今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除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列夫·朗道:娜塔莎》之外,还有另一部时长355分钟(近6个小时)的《列夫·朗道:退变》也进行了特别展映,同样震撼。

电影《列夫·朗道:娜塔莎》剧组在柏林,最左为导演

从史无前例的电影项目,到备受争议的沉浸式艺术装置,再回归到多达14部电影的序列影像作品。俄罗斯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从2009就开始创作,为这个影史上最复杂、最宏大的电影项目煞费苦心。

该项目最初是拍摄前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的传记片(“DAU”是列夫·朗道名字后三个字母),后延展为持续三年的不间断拍摄,地点均位于乌克兰东部小镇哈尔科夫郊区,占地12000多平方米,对前苏联机密研究所进行了原样复刻。400名核心工作人员在整整三年时间里,开展这项无剧本的电影创作,重现前苏联体制下的“生活证据”。

这个项目统称为“DAU”,头尾长达700个小时的35毫米胶片素材,4万套服装,前后超过1万名的临时演员,呈现出1938-1968年间一所位于莫斯科的前苏联研究所的社会状态,最终被制作成14部电影长片。社会性质、权力波动、人类情感,以及暴力等主题,都借由影像散布在视觉复刻的记述中。

DAU 14部电影长片如下:

1.DAU. Brave People 2:26:41

2.DAU. Nora Mother 1:22:27

3.DAU. The Empire 3:38:19

4.DAU. Katya Tanya 1:36:20

5.DAU. The Conformists 2:52:25

6.DAU. Three Days 1:36:20

7.DAU. Sasha Valera 1:51:10

8.DAU. Nikita Tanya 1:27:26

9.DAU. String Theory 2:52:25

10.DAU. New Man 1:33:27

11.DAU. Nora Son 1:28:18

12.DAU. Natasha 2:23:49

13.DAU. Degeneration 6:01:46

14.DAU. Regeneration 2:05:00

对于这样一个恢弘而史无前例的电影项目,任何个人体验都只属于观看者本身,他人终究难以体会,这也注定了其巨大的争议性。而在此之前,我们翻译了一篇文章以及导演访谈,希望可以通过《DAU》的项目设计、拍摄以及思考等多方面,帮助影迷们在后续的观影中拥有更为深入的沉浸式体验。

【斯大林式的楚门世界】

作者:Steve Rose

译者:小飞侠

来源:英国《卫报》

第一次听说DAU是在五年前,从那以后一直好奇地打听,却没有任何消息。直到两周前,DAU的大门向我敞开。我被邀请到伦敦皮卡迪利大街的一栋大楼里,在一扇漆黑的门后面,横陈着另一个世界。大厅昏暗,色调艳丽,犹如一个大卫·林奇的电影场景。一名穿着上世纪40年代风格的男士站在那里,拉开窗帘偷看街道,结果原来只是一个佯装偷窥的演员。

带俄罗斯口音的秃顶保安给我登记拍照。随后穿过迷宫般黑红色的走廊,餐厅供应格鲁吉亚菜肴,还有一间1940年代风格的活动室。狗吠声传遍了走廊,是不是真的狗呢?将信将疑。

DAU为人所知的是个电影项目,至少是从一部电影开始的,直到现在,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准确描述它,姑且称为“斯大林式的楚门”,一场严肃的人类学实验,有人戏称其为苏联社会真人秀。也有人认为这是乌烟瘴气的大型拍摄失控现场。同样的人类学社会学实验,历史上有很多大学都尝试过,最有名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虚拟社会模型下的权力滥用。该实验仅进行了6天就赶紧叫停,而DAU的实验则足足持续三年。

DAU计划始于俄罗斯科学家列夫·朗道的传记。朗道曾经与尼尔斯·玻尔等量子物理学家合作,参与过苏联的原子武器计划,并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对性、毒品的态度,与其科研精神保持一致,认为婚姻不应阻碍性自由。

希腊演员Maria Nafpliotou饰演列夫·朗道的前情人玛丽亚

与其说DAU是一个电影场景,不如说是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停留在上世纪中叶的迷你苏维埃社会,与现代隔绝。DAU中的数百位演员,也可以称为“项目参与者”,无一不忠实地维持着苏联公民的日常生活。时代重构下的真实与虚拟,每一个细节都令人着迷不已。

“研究所”唯一的流通货币是卢布(道具)

DAU参与者,是从制片人编制的海选数据库中挑选出来的。试镜的数量超过21万人次。这些角色来自于现实从业者,包括清洁工、女服务员、学者、官员、萨满祭司、艺术家、新纳粹分子等。甚至有不少慕名或受邀参与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大卫·格罗斯、神经科学家詹姆斯·法伦、哈佛数学教授丘成桐、戏剧导演彼得·塞拉斯、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以及卡斯滕·赫勒。

影片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通过无数固定摄像机拍摄,真正的摄影师于尔根·俞格斯只带着一个三人摄制组,扛着摄影机在街上溜达。事实上,这都是社会模拟实验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参与者们都是在镜头“严密监视”下过着苏维埃式生活。

苏格兰制片人埃迪·迪克在2011年参与项目拍摄时第一次尝到这种生活。据他透露,入职过程是一丝不苟的。团队都会事先收到一份“DAU”世界的实时事件纪要,所有人都要换成年代服装,剪短发,换眼镜镜框,获得新“护照”和一些仿真钞票。在布景入口处,警卫会给他们办理入境手续。

放眼处,人们各司其职。路上行人到咖啡馆里吃饭,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电磁枪实验,记者正在准备当天的采访,建筑师在研究一个未来城区规划,一切就像真的活在60年代一样。在朗道的公寓里,能看到他的妻子诺拉,默默地喝了半个小时的茶。她自始至终都活在角色当中。

诺拉,影片中列夫·朗道的妻子

每个人和每件事都保持着这种奇异的步调。没有人违反过规则,甚至没有人使用现代语言。进入其中的人们会发现自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然后顺应其自然,而每个细节都会被无处不在的镜头记录下来。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

从现有开放的电影部分来看,这些影像既令人振奋又颇为单调。影片中有冗长的对话,几乎没有进行剪辑。但影片中绝无仅有的真实感和强烈的冲击,仿佛能直接嗅到人体上的荷尔蒙气息,这种体验更像是在看一部纪录片,或者就像拉斯·冯·提尔的道格玛95影像。

这些仅有的影像材料便让人兴奋不已:巨大的人群效应,20世纪30年代的街道场景,巨大的苏联螺旋桨飞机复制品。还有无数令人震惊的画面:一场疯狂的化妆舞会,一口教堂大钟坠落在地,成堆的腐烂卷心菜,女人们在生产线上。

扮演1952年商店售货员的临时演员

除此之外,在巴黎的展览上,参观者还可以在数字屏幕上搜索特定区域的镜头截帧,像一个实验数据库。屏幕被分为16个网格的子屏幕,每个子屏幕播放一个随机的场景,就像一组监控摄像头。点击其中一个设为全屏,任何场景中的每个角色都可以获得补充信息:生平、照片、证件和信件等数据材料。

影片中‘1956’的截帧

参观者像是进入了机密数据库一般:看着阿布拉莫维奇身穿50年代的服装,接受萨满祭司的宗教净化;学者法伦在晚宴上讨论资本主义;朗道站在一对做爱的男女旁边;一名狱吏在牢房严刑逼供裸体的女人,强行灌酒,将酒瓶口塞入阴道,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

这样大型且复杂的项目,背后资金来源当然也非同寻常。DAU项目主要资金来自于俄罗斯著名寡头谢尔盖·阿多涅夫,于2008年正式入籍保加利亚。保守估计其财富为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俄罗斯的电信业务。他还资助俄罗斯反对派的报刊《新报》,同时也是一位热爱文化和哲学的富豪。

如果要问这个项目有没有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方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个艺术项目,在导演伊利亚创造的暧昧时空里,所有的表演者包括观看者在参与其中的同时,也投射出内心的恐惧、焦虑、自负和欲望。这是生活最基本的一部分。可以说这个作品激活了人身体的每一部分,无论是痛苦、勇气、愉悦还是沮丧,其实本就属于你自己。

在许多看似暴力恐怖的场景中,譬如上文提到的狱卒用酒瓶虐待女囚,事实上决定权还是在这个女演员身上。电影项目毕竟是电影项目,演戏毕竟是演戏。演员可以停下来,如果演员提出“我处理不了这件事”,所有人都会停下来。但事实上是她让自己完成了这场“凌辱”。

出于项目中大量“出格”演绎的考虑,在选取表现类似镜头的演员时,剧组都会偏向于选用性工作者或者观念相对开放的表演者。这一选角原则,也从侧面揭示了“DAU”的现实主义质感是如何形成的,譬如片中萨沙和瓦莱拉这对同性恋人,以前都是无家可归的边缘同性恋者,他们每晚都做同样的事情。而片中劳拉的母亲,其实也是演员真实生活中的母亲。

与男主演Teodor Currentzis的通话,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这种“演绎”。“关键是如何既做你自己,又不做同一时刻的你。”他说,“那是处在心知肚明的状态中,这就只是一个游戏而已,要用真实的人格和性情去玩儿这个游戏,不然它就不会起任何作用。”

他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拍摄这部电影,然后断断续续在“研究所”里住了两年的时间。在那里生活、睡觉和吃饭,一天24小时,有时住几天,有时住几星期,不会有人催你去回邮件。

当他和其他项目参与者真正要离开“研究所”时,“有时会突然惊觉怎么还穿着那个年代的衣服!睡觉醒来后的日常生活居然还是‘研究所’模式。当我们重新回到现实时,仿佛真实的世界才是电影场景。“Teodor说,在实验结束之后,许多人还是会继续住在“DAU”。“我认识好些人,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会情愿留在‘DAU’的时空里。”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DAU”项目和伊利亚那么满意,许多前DAU工作人员根本不愿意谈及项目经历。有的则直接指责导演伊利亚自大得让人讨厌,认为他根本不懂电影,也没看过多少电影。对待工作人员都当奴仆使唤,每个人都像伺候皇帝那样服侍着。他指东别人不能指西,对帮过他的人忘恩负义。

除此之外,DAU项目实施至今还是有很多虚虚实实的丑闻。包括导演本人试镜女演员时的潜规则,又或是项目中纳粹扮演者马克西姆·马辛凯维奇,被指控在拍摄期间多次对一位美国艺术家进行攻击。

当“DAU”项目开始初期,关于狂野的、有灵感的、天才的艺术家神话依旧受电影界追捧。而15年后,在这些真假难辨的丑闻当中,如果对于伊利亚的指控属实,那恐怕现今流行的“MeToo”运动,会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一面。

跨学科的史诗式艺术项目

采访:Jonathan Romney

译者:小飞侠

来源:Film Comment

虽然俄罗斯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的“DAU”项目是一系列电影,但事实上承载了非常丰厚的内容。正如宣传所说的,它其实是“一个多学科史诗项目”,存在于电影、科学、哲学、表演、灵性、社科、艺术实验、文学和建筑的交汇处。

DAU项目以其恢弘浩大而让人趋之若慕,它创造了一个完整闭合的独立宇宙,不得不让人想起查理·考夫曼拍的那部电影《纽约提喻法》。为此,Film Comment对《DAU》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进行了采访,以探讨其背后的创作意图。

Q:在你看来,“DAU”项目形成的电影,充其量只是这个艺术项目的预告片是吗?

A:这系列电影本身就是艺术母体的预告片,更多是人物和故事的介绍。对于这个“活动”,我们需要一个空间,让观众在观影前后有足够的物理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去思考,并在电影之中充分体验。

Q: 看了“DAU”的电影后,我意识到观影并不是为了拼凑一个故事,更多在于探索其背后的世界。

A: 它们大多都有电影的形态,但对我来说,保持原始感觉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在建的剧院。一个生命已经结束,另一个生命还没有开始。这就是原始状态,不会既漂亮又舒适,它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

Q:DAU的早期设想是要创作一部“常规”电影吗?后来怎么变成另一些形式了?

A:那种“常规”电影迟一点也会与大众见面。会有的,但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种。我想谈的是当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走出当下。我选择了一个想象中的、过去的、属于苏联人特有的记忆伤痕。也许不能叫伤痕,而是对世界的特殊感知。当一个庞大的国家突然消失,这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们出生在不复存在的城市,比如列宁格勒。

我真正的想法是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当然,现在创造的也是一种幻想。苏联在我15岁时就解体了,但我仍然认为自己依然是一个“苏联人”。当我来到英国时,在海关填表格时,上面写着‘你出生在哪里?我写的是“苏联”。

Q:你的处女作《4》包含了很多奇幻元素,而这里几乎没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

A:也许只是你没发现而已。还是有很多疯狂的、超现实的设计,但很难去打破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不仅艺术上,政治和科技上也是如此。有什么能比量子物理更超现实呢?如果你脑中的世界是个非线性世界,那你眼前的一切都是非现实的。

Q:在某些方面,这一系列电影中的戏剧性,其实感觉比电影更接近戏剧。

A:戏剧其实更接近于生活。电影是什么?现在每个人都是摄影师,每个人都可以用手机拍东西。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做电影吗?你可以说是,因为我有拍摄的行为,而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也是电影创作。那这是戏剧吗?在你进入表演的那一刻,当然是戏剧。是表演吗?是的!是当代艺术吗?可能是吧。我就从来没定义过这是什么领域,在万物之间吧。

Q:你是怎么让非职业演员放下心理包袱的?尤其是性场面。

A:这是一个以人际互动作为实验的生存空间,他们只需要相互反应。一部分是生理需要,一部分是智力对话,一部分是日常生活。“性”占比不超过整体素材的10%。

而且全都是用35毫米拍摄的,没有针孔摄像机,没有偷偷摸摸的录音,绝对没有。现场有相机,有调焦装置,有吊杆操作员……我很高兴大家都感觉到真实,强暴是真实的,折磨是真实的,情绪是真实的,它在这个世界里也是真实的。

起初我想启用演员,但是演员只能在心理层面上表演。后来我开始邀请具有不同社会结构的人来表演时,我试图将不同的个性背景融合在一起。有些人,当你和他们交谈时,你知道他们已经失去活力了。这些人可能很成功、很风趣、很幸运,但你可以感觉到他们身上的某些部分已经死了。个性鲜明的人会有差异很大的反应,带着不可预测性。

Q:为什么要开展复刻苏联社会这样一个项目呢?

A:“DAU”与其说是重现苏联,不如说是研究当今社会吧。你看到的苏联人民和“DAU”项目参与者会绝对服从统治。但很少人会意识到,今天的社会也有很多控制我们生活的东西,譬如资本,譬如技术。像iPhone手机,我们会说太棒了,我买了台新iPhone之类的。你只是买了台更轻易就能控制你的东西。这东西了解我们自身吗?可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Q:你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吗?

A:实际上还真有一个计划,我想要建一座来自世界各地有5000人口的实验城市,记录那里发生的一切,公开透明的。

编译|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列夫·朗道:娜塔莎》:DAU到底是什么?

2009年起,著名的的数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开始聚集在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

这些人里面有菲尔茨奖获得者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意大利量子引力物理学家卡洛·罗威利Carlo Rovelli、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舞台导演彼得·塞拉斯Peter Sellars、莫斯科指导修道祭司Danil Ichmatov、秘鲁萨满Guillermo Arévalo……

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参加列夫·朗道研究所(DAU Institute) ,这个项目名取自前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Lev Landau)名字的最后三个字母。列夫·朗道在1962年因其“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DAU这个项目看重的不是列夫·朗道的科学成就,而是他对性和婚姻独特观点以及他古怪的性格。

《列夫·朗道》首支预告片_腾讯视频

DAU项目由俄罗斯导演、艺术家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Ilya Khrjanovsky)发起,2006年在鹿特丹电影艺术中心启动,在这之前,他只拍摄过一部电影《4》。赫尔扎诺夫斯基原本只想拍 “一部普通而复杂的艺术片” ,临开机前一周推倒重来,真正的DAU自此开始。

赫尔扎诺夫斯基决定不要演员,而与真正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一起完成这个项目。他在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郊区1:1搭建了一座苏联城镇, 重现了1950年代苏联社会风貌,他邀请了400位“演员”参与进来,不是表演,而是生活。他们全职生活在现场,与外界隔绝,即使在没有摄像机的情况下也遵从这里的生活方式。而且被邀人员全都免费出演。

DAU抛弃了剧本,但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参与者在进入前必须舍弃任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物品,签订保密协议。他们有社会等级,有分工,使用当时的货币,穿着当时的衣服说着当时的语言,如果出现不属于这里的东西将会被罚款。总之,参与者像是穿越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苏联。

“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公共机构要组织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里满是醉酒的、被强奸的女性——而且主要是妓女。”——Madeline Da Silva

赞助这个项目的人是俄罗斯富豪谢尔·阿多涅夫(Sergei Adoniev)。赫尔扎诺夫斯基在2007年遇到了阿多涅夫,阿多涅夫在过去13年里为这个项目提供了资金,数额巨大,但这位投资人从不干涉赫尔扎诺夫斯基的拍摄。最初这位富豪并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DAU关的任何名单里,经由赫尔扎诺夫斯基劝说,阿多涅夫最终成了制片人,而共同导演 叶卡特琳娜·奥特尔Jekaterina Oertel最初是项目造型师。

DAU在2011年宣布杀青,一共有35万人参与到了这个项目当中,拍了700多个小时的镜头。如今它不单是电影,已经涵盖多个领域。长期以来,DAU都因其真实存在的性虐待和暴力场面饱受指责,比如演员被酒瓶捅入下体,导演的回应是“她本来就是一个妓女。”

“你会在电影中看到更多挑衅性和侵略性的画面,当你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时候它会给你完全不同的体验。”——Ilya Khrjanovsky

这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列夫·朗道:娜塔莎》是这个项目的第一部电影,另一部长达分钟的《列夫·朗道:退变将在柏林电影节特别影展单元放映,除此之外,这个系列还有多部电影正在制作当中,整个项目可能包括15部,最后一部是被称之为 ‘mother movie’ 的母电影。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放映后反响强烈,很多人不安于它生动的细节,当想到这些是真实的时候就难以忍受。有媒体称它呈现了一个堪称典范的极权主义制度,观众同参与者一起变成了偷窥者。无论对它如何评价,它已经写进了电影史。

DAU全系列条目:DAU

DAU官网: http://www.dau.com/

DAU相关报道:

LEMONDE:A Paris, " DAU " sème le trouble et les roubles

QG:The Movie Set That Ate Itself

SCERRNDAILY:‘DAU. Natasha’ director defends abuse scene, talks four more DAU features (exclusive)

THEGUARDIAN:DAU. Natasha review – an exquisitely sinister study of Soviet oppression

VARIETY:‘Dau’ Director Defends Controversial Russian Competition Film: ‘It’s Not Hollywood’

 短评

一部后劲大过前戏的影片 避开所有预设和背景去看的 反而没有了解后面庞大项目来的震撼 个人觉得就“电影”自身来说充其量可以算是好的戏剧台本 甚至可以找到很多同类的纪录片 话题性和反思度都不比这个低 但是当知道“实验”使得剧本排演和真实纪录本身的界限被模糊后 才是真的感受到阴风阵阵 这也使得本片到底算纪录片还是剧情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需要拿出来讨论 比较好奇的是这种标榜自愿的例外状态难道逃得过实施过程中变成斯坦福监狱实验与现代集中营吗 并不是什么道德卫士 但还是觉得这个“实验”本身值得商榷

9分钟前
  • 十二
  • 推荐

#Berlinale#第10场,真实的苏维埃极权再造场景,高潮在最后三十分钟,洗脑、剥离羞耻感到绝对服从的过程,DAU的三点是不可被忽视的:准确还原历史、性剥削以及真实的体验感。过程像做科学实验,在“真人秀”里把人性的弱点放大到极致。柏林今年太实验了 真是越看越上头,幸运得坐在了主演的后两排

13分钟前
  • Ducournau
  • 推荐

我只想说,看完电影后我用了一个小时来平复心理创伤,而这跟制作背景啥的都无关,仅仅是电影本身带给我的,乔治·奥威尔式极权压迫的暴力蹂躏。

1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看完之后觉得营销号真是虚头巴脑地瞎吹。电影背后道德审查的界限到底在哪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8分钟前
  • Chemtrails
  • 还行

设定大于作品。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一向坚决反对通过快进或倍速看电影,但这是第一部让我实在忍受不了而快进了若干次的作品……把前2/3的部分全都剪掉,也几乎不会对审讯戏有任何影响。而且审讯戏本身也没有一点新意。镜头语言更是杂乱无章,毫无思想。至于电影的制作背景和方法,无论你再怎么模拟所谓历史上的真实时空,都不可能完全消灭或抑制非职业演员自己的当下绵延。对演员来说,亲自参演电影已经是一个前设,声称的纯现实概念原本就是虚构的幻象。本片再一次证明了:越想完全复制现实,越会陷入虚假之中。真实的生成不可能通过这种极端虚伪造作的手段达成。(4.0/10)

2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较差

好的概念和好的电影是两回事。

32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有些失望 噱头大于内容 没有好的文本怎么支撑起大段的对话 形式上所追求的其实就是道格玛95的那些概念;散场时有不小的嘘声

36分钟前
  • 在云端的Scotty
  • 还行

吃,喝,脱衣服,性交。然后被迫吃,喝,脱衣服,性交。这一部看上去是系统的元回路,同时是即兴的以及反即兴的,剧场的和反剧场的。在审讯中,看似无边际的生活被强制性地凝视,所有体验如Orgone一般被机械复制和强化,快速耗尽自由。餐厅如同Cafe Muller,Natasha对于Mop The Floor的坚持是一种近于“明天戈多会来”的消极抵抗,重启一次沙盘推演,也是DAU的元比喻。

41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虚构永远超越于复制现实。

46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I don't need sex. My government fucks me everyday.

49分钟前
  • Ms.Uncertainty
  • 推荐

不知道幕后故事的话,这就是一部看似松散的拉斯·冯·提尔电影,太像窦玛95宣言的片子了,知道这是一次大型的社会实验之后,这些影像又多了一份猎奇色彩。影像的纪实风格很强,但关系镜头偶尔还挺精准的,还有那么多准确的机位和景别,让人很好奇现场是什么样的拍法,有几台摄影机,拍了多少素材。电影在全方位去展示人物的生活状态,这片子在这种状态上极其出色,演员表演真实到让人不适,大部分时间展示的就是这种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状态,最后一切又服务于它的主题表达,创作思考非常清晰了,这一切简直太疯狂了!这部DAU宇宙的电影只是局限在娜塔莎工作的餐厅,让人很好奇这个空间之外的DAU宇宙日常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可能继续看下去就会有解答吧。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没有Safeword的集体SM

56分钟前
  • 牛肝菌杀手
  • 还行

“真实”但从不真诚,pornographic而非erotic,看上去“自然”(自然主义)实则是反现实主义,空有细节却毫无世界可言,秘密更是不存在的;全片非常聪明地使用了一种醉酒式的逻辑来招摇过市,骗取观众的信任,是啊,谁不会在这迷茫的狂欢时刻跟着笑几声,然后便将其错认为是沉浸感,实则这只不过是醉酒式逻辑下的幻象,一种以为自己在抒发情感实则什么也没说的状态,阿克曼要是知道有人拿这样的作品跟其去比较,估计得气活过来。

1小时前
  • TWY
  • 较差

烂片无疑,矫揉造作,荒唐怪诞不等于好电影,而这部是不折不扣的烂片,抄袭一部描述纳粹的禁片,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来抹黑,就妄想能被当成讽刺时事的清高?一部彻头彻尾的,有政治目的的烂片

1小时前
  • 北洛
  • 很差

Berlinale 13# 柏林喜欢政治为先,它能入选并不惊讶。这当然不会是电影的最高形态更不会重新书写电影史。创作者打算在一部剧情片中加入极强的纪实感 甚至模糊和混淆fiction&documentary 的界限,其实这都没问题 实质上应达到的还是一种“欺骗”效果。可它又是一个项目,现在它就像一个畸形的产物,它到底是个概念先行的剧情片,还是个伪纪录片,还是压根就不是电影了,该怎么定义它?那这种社会实验 还原的又是哪种“真实”?是作为什么媒介的真实?电影本是欺骗的话 那么这部片中表演的“再现”还能不能被归纳进电影表演的系统中去?而它对演员们(参与者)是不是也是某种施害呢?它的种种“实验”特质已经使原本应为电影的基底变质了。要是纯粹做社会实验就别假借电影的名义吧。

1小时前
  • 红酒与谋杀
  • 较差

经朋友提醒才知道,竟然里面演员都不是专业演员。如此强度展现俄族人癫狂醉态,实在是令观众过于煎熬,但也展现了导演压倒性能力。几乎是今天柏林最有话题的电影了,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系列是否会给电影界来一个大地震。老衲已经感到了土地在松动!!!

1小时前
  • 剃刀头
  • 推荐

流畅的运镜和表演,真实得可怕,所有的戏都真枪实弹导致力道惊人,导致后四十分钟的压抑无法抒发,观感极为不适。单拿这一部来说,称不上伟大的电影,但可以想象系列电影全集的体量应是鸿篇巨制。但缺点也在此,电影虽“惊人”,但概念之下片子本身的艺术性值得质疑:电影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还原真实。片子的底线亦值得商讨(默默想起《老大哥》真人秀里那个被强奸的姑娘)。但女主的贡献是无敌了。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不知素人演员们在实验环境中精神是否受到摧磨,亦或是面对摄影机而出现状态失调,总觉得他们离预期效果相距甚远,可以说是集体失控,表演的痕迹颇为浓重。另外遗憾的是官方上线版为减少争议而做了很多删减,那段被前线花式吹捧的审讯戏,竟然快得如同走过场般,一溜烟的套路就结束了,也令上下文近乎失效。简单的镜像对应、虚实嵌套,所有设计都直白给出,也没什么好解读的。倒是审讯之前足量的纵声酒色戏让人能瞥见出各种概念之外,DAU并非是还原、而是“再造”出另一个从不存在过的苏联时空的野心。单独看这部挺无感,但还是对系列其他的抱有期待,毕竟编年史作品还是要摆在整体中才能最终评价高低。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有些人说 不要没看过就打一星 那为啥有人没看过就打五星呢?

1小时前
  • Dr.爲誰鈡情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