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是生活的麻药”麻药不治病,让你暂时忘了疼。仔细想想好像是这真的,短暂性逃避不开心也可以说是治愈吧但总有突然幡醒的时候还是躲不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当成治愈但不能一直逃避还是要去解决问题。 🍦“边走边想,走起来才知道方向”有时候心理想很多都不如去体验一下才知道其中的真实,因为有时候人类的想法总是美好的但现实会有很多因素。人的行为轨迹是不固定的思想也是发散的。所以去走吧,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
最近追《脱口秀大会 第四季》,一周花两三个小时从头到尾看这个综艺,连片头片尾的广告也不跳过,再加上幕后纪录片《某某与我》。
看脱口秀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我都是面无表情,非常偶尔能get笑点,甚至笑出声来。这并不耽误追更,而且算是近一年多来,自己最大的几个变化之一,因为以前我很回避搞笑类综艺,甚至对此嗤之以鼻。这完全继承自原生家庭,玩游戏、看娱乐、追明星等被归入“低级趣味”,谈及古装历史剧更会招致鄙夷和嘲讽,我爸的原话说是“脑残行为”。
当然,我现在意识到此般想法非常没有包容性、很恶心,也羞于自己曾经被洗脑且虚伪地装“清高”二十多年。如今,看综艺我还是笑不太出来,但摆脱了笑不出来尴尬的心理负担,和“comedy shaming”后(瞎掰的词),宽慰了许多。
越发清晰地意识到我离“大众审美”是有些距离,自己的笑点高且奇怪,但这称不上好也不算坏,仅仅是一个事实罢了。之前的朋友喜欢看《吐槽大会》,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看过一回,我完全笑不出来,只觉得尴尬。当时节目的观感有点像,借三次元明星之口念热门网络段子,以及名人间没有底线的相互言语攻击。之后便只留他一个人独自欣赏,偶尔听见他的爆笑声隔着门传出来,当年我暗自在心里用“低级趣味”tag他,并凭此佐证我们“三观不合”。对此,我有点抱歉,不应该用我爸伤害我的方式来伤害别人;又没那么抱歉,毕竟我们到底是合不来,后悔认识他不假。
而相对于《脱口秀大会》,其完全不是用来搞笑的幕后纪录片反倒在心里停留得更久一点。脱口秀演员为了寻找“笑点”而焦虑,跟每一个打工人一样承受深深的工作压力,为了生存而忍受生活,顶着“搞笑大王”的头衔抑郁。我很关注这种台前幕后的反差,看到以调侃自己颜值为卖点的演员对“外貌焦虑”理解得通透,看到无厘头的one-liner背后其实有理论、逻辑和大量训练,看到他们在谈及自己的脱口秀启蒙人时一脸憧憬。
虽然这些纪录和访谈不一定百分百无脚本,但就跟台面上挖苦自己的搞笑段子一样,背后辛酸源自现实。只能说不太不容易了,可以想见舞台宽广,但聚光灯只能照亮一处,太多禁忌的话题,他们戴着镣铐跳舞。于是我跟着笑,A.这不失为疫情期间化解无聊、压力的办法,B.对于艺术也好、民俗也好,放宽心笑一笑远胜过AT力场、心灵隔离。
孟川
“我知道那些二三线城市的演员们都特别难。我特别难的时候,我爸跟我说过一句话,有些时候就是咬牙挺住就行了,如果每一个坎儿都绕过去的话,那人生也太没有意思了。”
谁影响了你的喜剧创作
周星驰,郭德纲,Antony Jeselnik
采访叙述
小时候那种小卖部,放个DVD在门口给大家放电影,吸引大家买零食。那时候看了好多周星驰的电影,第二天就给同学讲。 这是第一次见到什么是口碑传播,第二天(放电影的)这个小卖部人就多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周星驰)这人有一种欠揍的感觉。《唐伯虎点秋香》用了好多动漫的手法,“还我漂漂拳”之类的,都是很动漫的表现手法。
小时候看书看的多,脑子里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在学校,农村的土破操场,看见一块刻着龙鳞的石头。然后我脑子就抽了,就传说咱们学校有龙脉。那时候有自由活动,一学校的学生就在那挖操场,把操场挖的特别乱。因为那一块石头是独地的,就那一块,(有学生)就来问我,我就说,一定是哪震断的,咱们接着挖肯定还有。校长知道了,就把我爸叫去了,然后就被训了一顿。
我的农村童年和他们的农村童年差太多了,学校离(市)中心特别远,又能看见玉米山,又能看见彩虹,那种浪漫是描绘不出来的。到了夏天,大家都在街上乘凉,学历最高的大学生负责给我们这帮孩子讲故事。故事都是有来由的,我后来看过一本书,马伯庸还推荐过,一个女作者整理的民间故事(找了一下应该是《长脖子女人》),好多就是我小时候听过的。画面都太真实了,讲一个妖怪,吃人的手指头跟吃胡萝卜似的… 而且特别山东,说把妖怪吊起来,底下支火放一个摊煎饼的那个… 明显就是山东文学,它跑不了别的地方(笑)。对我影响还挺大的,我有一个(段子)底,讲一个人被两个吸血鬼追到家里,跑不了了,他就扔了两个罐子到吸血鬼头上,吸血鬼就死了,因为他扔的是蒜蓉辣酱…文化烙印就带着山东那些东西。
以前我写小说,做的最大的训练,就是所有的东西都用文字表达。声音也好,画面也好,你是要用文字传递给你的读者的。好多东西能演的话其实传递是会更快的,但我的第一反应还是文字表达。
Antony Jeselnik,安东尼他的名字翻到中国是安东尼折寿孽,都 “折寿” 了,你就知道这人讲东西多狠。看安东尼的东西会有一种错觉,觉得他行我也行,然后你上去讲一堆劲儿特别大的,就知道他行你不行(笑)。题材越沉重的东西需要的处理技巧越高,死亡元素稍微高一点的我都处理不好。
我最想接近的状态是洞察。洞察跟观察不一样,观察是观察到一个动作,一个行为。洞察就是,比如我说过一个,因为黄牛,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可以用钱打破的公平。这不能算一个特别好的洞察,但它是一个洞察。(洞察)能看到一个事情后面的东西。
有很多的写作技巧就是小事儿往大里写,大事儿往轻里写。
我以后可能想写个小说,或者电影剧本,更奢望的话可能当导演之类的,那样可以把我脑海里完整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一个五分钟太难呈现一些东西了。
一个小说,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设定,是可以生长成一个世界的。
现实题材会引起讨论和争议,而它的核心主题就会淹没在争议当中,失去原来的那些能量。所以还是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写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面去承载一些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现在说是碎片化的时代,大家看短视频,微博,都很短。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在看长的东西的。享受一个15秒的笑点,其实是没有回味的。但当你沉浸在一个故事中,为它花了好多时间,跟着这个人去经历他所经历的东西,然后从那本书里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1.Rock:《阴阳魔界》里的脱口秀演员讲关于他生命中的任何事情,只要讲出来得到了巨大的反响,就会在他生命中消失,比如家中的小狗。
2.橙色预警:学漫才先看《银魂》。
3.杨波:黄子华专场里“那段时间拍电影没人找我,当你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没人找的时候,你就会有一个错觉,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生前是得不到别人认可的,但是我比别的伟大的艺术家还要伟大,因为我知道我死后也得不到别人认可”。/模仿安东尼。/杨波的思维好飞,假的从他嘴里说出来也真的很。
4.鸟鸟:拥有语言技巧的同时存在着巨大的知识空白。
5.孟川:享受15秒的一个笑点,是没有回味的。/我的灵感总会找到一块乌托邦的,那里既能实现我的理想抱负又不犯法。
6.呼兰:感到羞耻是一件好的事情,如果还拿着几年前的东西在洋洋得意,那你这几年在干嘛呢?/千万不要把解决问题当成你的使命,我们能解决一些是最好,但你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话,你会幻灭的。/笑是生活的麻药,不是解药。/你走起来才知道方向,不能停留在原地找意义。
呼兰
谁影响了你的喜剧创作
张艺谋,郭德纲,Bob Dylan
采访叙述
经常在采访的时候碰到这些问题,你小时候在东北的经历,留学的经历,做互联网公司的经历对你影响大吗?每一段经历(影响)都大,都必不可少,每一部分经历的影响都融在你的骨子里面,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会成为你现在这么一个人。而且没有办法去假设少了哪一部分,你现在会成为什么样子。
所以我很少会去想如果在曾经的某一个节点,我如果怎么样,后来会怎么样,没用这件事。所以我很少会坐在这里后悔某个事情,或者庆幸某个事情,都不会。更多的是去解决某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很多艺术家在成名之后还在孜孜不倦的创作跟表演这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上海Bob Dylan展有一面墙,上面有他整个巡演的年份和地点,即使到2000年以后,这个年纪,我粗略估计他可能每年还是演一百场这样,创作是没有止境的。看到一个能力极强,天赋极高的人,也在这样孜孜不倦的创作和表演,这个事情是感人的。
之前在录《仅三天可见》的时候跟胡军聊过这个,我每年比赛之前,会看一遍08年奥运会张艺谋的纪录片。你会觉得以张艺谋这种能力和才华,可能拍奥运会开幕式前三个月,拍板,定,忙忙忙,这个show就这么起来了。其实不是的,一年之前就开始准备,每天推倒无数的方案,全国最好的艺术家都在,所有人一起在那磨,不断推翻,不断解决任何一个细节的问题。你就会感动,人家都是这么做的,你有人家才华天赋高吗,踏踏实实做吧。
看一些人被创作所驱动,活在创作里。而且创作是会让人发光的,这个东西是很影响我的。
我现在尽可能拒绝掉一些采访,觉得很多事情说的解释的太多,自己做的东西不值得被那么大量的去解释。一遍遍说为什么这么去演,做脱口秀的意义是什么。创作的作品,和解释作品的时间都已经达到1:1的时候,这个事情很荒谬。
如果把解决问题当成(说脱口秀)的使命你是会幻灭的,就会觉得做这个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变好一点就可以了。之前说笑是生活的解药,不见得。我觉得笑是生活的麻药,生活像你开刀,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就是让你麻那么一个小时,醒了再继续工作。醒了还是疼,麻药不治病,能让你(暂时)忘了疼,也不过如此。
我没有过破灭,然后需要养伤这么一个过程。我没有停下来过,就是边走边想,走起来才知道方向对不对。万晓利的一首歌,歌词里说“你可以向左转,你可以朝前走,但不能停留“。就是这样的,走起来才知道方向,千万不要停。很多人会站在原地去问意义,不行的,要走起来自己去找意义。前两天听《达摩流浪者》的时候眼泪刷的就下来了,想到很多很有天赋很有才华,但又喜欢刨根问底的朋友,还在疗伤。
赋予意义这个事情是可大可小的,是跟着你做的事的动态来的,但什么都不做,就根本不存在意义。你要问我做脱口秀是为了啥,我只会扯一些非常宏观的东西,说我为了给大家带来欢乐,但快乐又是什么呢。所有的东西刨根问到底都是空的,是解释不了的。但我收到私信,有人说,呼兰看了你的脱口秀让我化疗的病痛减轻了一些,我的病痛没有那么痛了。这个是实实在在的,我觉得这个是意义所在。
前两天一个做企业的朋友,给我讲企业里面一个做farming还是hunting的逻辑。Farming就是种地,旱涝保收,种下去就会有一定的收成。Hunting就是打猎,今天可能啥也打不着,还得出去打,三天打不着可能就饿死。他们(企业)希望有farming这种逻辑,就可以把地盘做的很坚实。但创作就是打猎的逻辑,我们不会饿死,但是可能会一天啥也打不着,但不能后悔说“早知道不出来了“。还是得每天打, 祈祷有一天能打着,但打着了的第二天还是得接着出来打。
我比较喜欢取材于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我对这些事情是有看法,有情绪的。它是有热乎劲儿的。这是跟我一个做美食的朋友学到的一个词,刚端上来一盘菜,说赶紧吃第一口,因为有锅气儿。这样(的段子)肯定跟打磨很长时间的东西是有差别的,但是我接受这种瑕疵,这个就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很多段子都是上台前一直在改,甚至上台前一天还要大改30%-50%,很危险,但是我喜欢这种新鲜劲。
我想过写一段科幻脱口秀,比如有一天AI可以写段子了,或者脑机接口发达了,可以直接刺激脑神经让你有听了段子的感觉,甚至让你直接获得快乐。再往前推一推的话,可以想象我们现在写的这些段子,都是为了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的素材,成为他们取代我们的子弹。有朝一日机器人控制了一切,就会逼着脱口秀演员不断写,然后它们不断进化,可以写出各种好玩的段子。想听杨波,周奇墨,就按他们的风格给你讲。真的细想,脑机接口实现了的话,还用这么复杂让人开心吗。人都可以直接开心,用不了多久就麻木了,正常的开心就刺激不到他了。反正就是一个走向毁灭的过程。
技巧。所谓脱口秀的技巧很多都是用来倒推的,一个段子写出来之后你说它遵循了什么(技巧),都成立。但技巧是不能帮你正着写段子的。当你写出来,你都感觉巧妙,电光石火,再想一次都想不出来了。你觉得是好东西,观众跟你的感觉肯定是一样的。其实观众的审美很高,跟你是一样(高度)的。
谁影响了做喜剧。周星驰,赵本山,郭德纲,老罗,韩寒。那些人其实是影响了一代人。现在写东西,或者跟同龄的编剧一起聊天,还想引用赵本山的话,但是你知道观众其实已经忘了这些东西。我自己无数次想引用 “房子装修的再好,但只是个临时住所,那个小盒才是你永远的家“。去年总决赛的时候,第一篇在写如何用无常对抗无常,说走在路上很有可能一个小行星”咣“把你砸在一个大坑里面,预料不到嘛。我就说”什么什么再好都是白费,反正那个大坑才是我永远的家“,他们就说听不懂,就没讲这个。
我看很多国外脱口秀专场就是觉得不好笑。不要说什么文化差异啊环境啊,不好笑就是不好笑。《老友记》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就是好笑,好东西就是共通的。像Chris Rock,Dave Chappelle这些都挺好的,乔治卡林之前有点看不了,这两年看了还觉得不错。Russell Peters我特别喜欢,很多人都是看他中国人买货和印度爸爸打小孩这两段。
我喜欢中文脱口秀是因为中文有内在巧妙的语言上的美感。比如讲消费的那一段,说有爱好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坚持,因为贵在坚持。虽然可以说是谐音或者谐意的梗,但它是有一些中文的美感在的。这个不是自我吹捧,但是仔细品品挺好玩的,看了会笑,然后会有一种对于汉语和文字的互相认同感。
前两天看崔健,六十岁了还出新专辑,还在愤怒,还在写歌,我非常羡慕。我希望我六十岁还能写东西,还能愤怒。
Rock
谁影响了你的喜剧创作
王朔,Louis CK, 井上雄彦
采访叙述
今年特别羡慕庞博的表演状态,不光是松弛,还可以很快跟观众打成一片,这个我觉得是比松弛还要难的一个东西,我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做到。
我经常很惊叹于周奇墨,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词来形容,他像是一种标准,一种标尺一样,我看见他就觉得脱口秀应该就是这样的。有一种纠正的作用。
今年讲东西就经常落到自己现在的状态上,可能是一种中年危机吧。(中年危机)可能跟现场观众没有什么共鸣,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段子都要靠共鸣的,不是我的受众,如果我的文本足够好,表演足够好,仍然是会有效的。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表演状态不够好,很难把人带进去。
在台上展露自己的脆弱很危险,我过于的把自己的血淋淋的东西放在这,可能观感确实不够好。之所以喜欢这一类往暗黑方向走的风格,去展现自己的不好,展现人性中坏的东西,可能跟以前叛逆,表达途径少有关系。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舞台有很大的安全感,站上去可以畅所欲言,很多跟亲近的人,好朋友都不会说的话,会在这种形式的包裹下把它说出来。
脱口秀就是你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试很多的东西。
上台之前在北京看了一年的线下,很喜欢,就开始找资料学,看演出。刚入行的时候就想找最老,最权威,最泰斗的那些去看,看了就会发现距离非常远。看了感觉好像懂了很多,还模仿,但各方面技巧都不在,也根本驾驭不了那些话题,玩不了那些态度。
脱口秀演员最关键的是要特别,不一样。我很讨厌大家重复相似的话题。老生常谈是最可怕的。如果要讲也要把它挖到一个新的深度,新的角度。
有一个叫《阴阳魔界》的片子,就是一个脱口秀演员,所有他的段子,特别好的,得到巨大认可的,只要讲出来得到了特别好的反应,这个东西就会从他生命中消失。他讲他们家小狗的事儿,回家之后,小狗就消失了,他的妻子和身边所有的人都说从来没有过这个小狗。他讲所有生命中的东西,都一件一件的消失。
我最喜欢的是一位国外颇具争议的演员,暗黑风格。最早看到他在台上展示自己的经历,展示自己的脆弱,那种弱小的地方,最容易被伤害的地方。这种东西就特别容易戳到我,我会觉得那种东西特别好,是(脱口秀)除了笑以外我最想得到的。
----
”懒跟抑郁症的区别, 就是懒人躺在床上,脸上是有笑容的。“
不要在原地追问意义,走起来,在路上寻找。
可以看到很多调度上的单薄,但是更显得真实可敬
听台上非得逗乐你的脱口秀选手一本正经跟你讲点什么。有的人台上台下感觉差不多,都很亲切随和但又暗暗绷着一股劲儿,比如程璐;有的人台上好像只在聊家长里短其实是个很有抱负很有少年心的小镇青年,比如孟川;有的人台上就能看出认真劲儿其实台下更认真更有原则,比如庞博;有的人还没调适好台上台下的状态,比如Rock;有的人看似躺赢其实是无敌努力上进的人,比如徐志胜~短短的节目帮助大家了解脱口秀演员的另一面,喜欢《脱口秀大会》的朋友们都可以看一看~
哇,这个可以~更加了解这些脱口秀者~
谁影响了你的脱口秀创作?对感兴趣去了解stand-up comedy的观众或新人有由点及面的作用。
对喜剧演员产生影响的不一定是同行,也可以是写严肃文学的作家。
喜欢呼兰
太短太散了,其实看不出个什么东西来,好像从一集好节目里剪出的一段段预告片。(PS,Rock说的那个争议演员应该是路易·C·K)
摄像同学业务能力太弱了
不够丰富,但挺有趣。
过了好几年,发现自己还是最喜欢程璐。
内容不错,就是焦点老虚!
这一季喜欢的新人太多了。。。
看完更爱孟川了,比我想象得更有才华。
看完所有之后,对鸟鸟,杨波,童漠男,孟川有了很大的好感。鸟鸟和我喜欢一样的喜剧演员,杨波和我一样认为电影是庄重的要认真对待,孟川和我一样认为短视频无法给予人们足够的营养需要长篇内容才能足够回味。
算是脱口秀大会的衍生,其实也是笑果自己的宣传。腾讯上只有十集,但是B站的笑果官方号上还有更多。目前还是喜欢几个老人,孟川,庞博,呼兰。
可以时间再长再深度点
这部访谈类的纪录片“在看”状态呆了好久,周末终于刷完了,一直停在周漠男和杨波这儿追不动了。按之前的几期演员的水平,最多三星,多一星,完完全全是给倒数第二期呼兰这期加的,输出的太到位了,言之有物,逻辑自恰,内心正向,思考有深度,表达清晰,通俗易懂,感觉就是活得很谦逊、认真、开阔的人,谈话间有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而且他一直不太直面镜头,感觉对镜头有些抵触,但每次回避镜头的下意识,又让我觉得他很真诚。水平次之的,个人觉得是徐志胜这期,他的言谈举止,完全让我信服他没有容貌焦虑,给人感觉也是非常有想法且自恰。其他的话,相对都差点意思,个人觉得鸟鸟和孟川这两人的采访,也挺舒服的。
呼兰的部分最好看,呼兰和李诞的底色真的非常像,都是不长跑的村上春树。。鸟鸟和童漠男那两期也好看。鸟鸟的表达和思维都是文学性很强的,童漠男太典型的北京老实孩子了,有一种蔫儿坏的狡黠。
我还跑到B站把复兴公园拍的那几期也看了看,还看到了长驻思南路入口的老大喵)熟悉的公园,熟悉的街区,熟悉的氛围,不仅是脱口秀演员群体的描绘,也是上海晃悠青年/中年的描绘